首页 / 专利库 / 药理 / 他汀类药物 / 一种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一种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阅读:845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他汀类药物 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以化合物II为起始原料,通过环 氧 化反应形成化合物III,随后与氰化 试剂 反应生成化合物IV,再通过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中间体I。本发明通过卤素置换反应,环氧化反应,以及相转移催化剂的使用,加快反应速率,缓和反应条件,提高了反应收率,更利于他汀类药物中间体I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下面是一种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后步骤:
1)以化合物II为原料,在金属碘化物和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II;
2)所述的化合物III在相转移催化剂和氰化试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V;
3)在甲苯磺酸的作用下,所述的化合物IV与2,2-二甲基丙烷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所用的溶剂为为DMF、DMSO、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0~1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碘化物为NaI或KI中的一种,化合物II与金属碘化物的摩尔比为1:0.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碱为1,8-二氮杂二环十一-7-烯、KOH、Ca(OH)2或EDA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II与碱的摩尔比为1: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相转移催化剂为Bu4N+Br-、18-冠醚-6或环糊精中的至少一种;氰化试剂为氰化钠、氰化、氢化锂或氰化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0~10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化合物II与相转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1;化合物II与氰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0~100℃。

说明书全文

一种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他汀类药物中间体I(4R-cis)-6-氰甲基-2,2-二甲基-1,3-二六环-4-乙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能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是最为经典、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0003] 化合物I所示(4R-cis)-6-氰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乙酸叔丁酯是制备他汀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0004] 专利US 6344569B1提供了两种中间体I的制备路线,方法如下:
[0005] 方法一:
[0006]
[0007] 上述路线通过一步亲核取代得到了目标产物,但该法制备过程中,制备反应需要100℃搅拌30h,且收率只有11%。
[0008] 方法二:
[0009]
[0010] 上述路线采用先取代,后缩合的方法制备中间体I,加热反应时间相对减少,但仍需要80℃搅拌反应,依然存在反应温度高,收率低缺点。
[0011] 综上,关于中间体I的制备报道较少。报道专利US 6344569 B1的两种方法中,均存在反应温度高,收率低等缺点。又鉴于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重要性,因此开发一种反应温和,收率较高,更利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备中间体I的新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12]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他汀类药物中间体制备条件不适当,产品的收率低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收率高的他汀类药物中间体I(4R-cis)-6-氰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乙酸叔丁酯制备方法。
[0013]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4] 一种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0015]
[0016] 上述他汀类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后步骤:
[0017] 第一步:以化合物II为原料,在金属碘化物和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II;
[0018]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反应所用的溶剂为DMF、DMSO、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0~100℃;所述金属碘化物为NaI或KI中的一种,化合物II与金属碘化物的摩尔比为1:0.1~1;所述碱为1,8-二氮杂二环十一-7-烯(DBU)、KOH、Ca(OH)2或EDA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II与碱的摩尔比为1:1~5。
[0019] 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反应所用的溶剂为DMF,金属碘化物为KI,所述碱为DBU,反应温度为35~45℃,化合物II与金属碘化物的摩尔比为1:0.1~0.2,化合物II与碱的摩尔比为1:1~2.5。
[0020] 第二步:所述的化合物III在相转移催化剂和氰化试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V;
[0021]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相转移催化剂为Bu4N+Br-、18-冠醚-6或环糊精中的至少一种;氰化试剂为氰化钠、氰化、氢化锂或氰化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II与相转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1;化合物II与氰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5;反应温度为0~100℃。
[0022] 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相转移催化剂为Bu4N+Br,氰化试剂为氰化钠,化合物II与相转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5,化合物II与氰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45~65℃。
[0023] 第三步:在甲苯磺酸的作用下,所述的化合物IV与2,2-二甲氧基丙烷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
[0024]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反应温度为0~100℃。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6] (1)本发明中,由化合物II转化为化合物III过程中利用卤素置换反应与环氧化反应相结合的合成路线,随后化合物III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开环加成,最后缩合得到中间体I。
[0027] (2)本发明中,利用卤素置换,提高了环氧化反应的活性,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有效的解决了因氯离子离去性较差而导致的反应温度高,收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中相转移催化剂的使用,有效的解决了反应体系浑浊,反应时间长的问题。与已有报道相比较,该制备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好。更利于中间体I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29] 实施例1:
[0030]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II(10mmol),将其溶于DMF(20ml)中,依次向体系中加入碘化钾(2mmol),DBU(20mmol),升温至45℃,搅拌反应5h。TLC点板,原料完全反应。降至室温。减压蒸干反应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溶解,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
3)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III,反应产物直接用于下一步。
[0031] 将上步制备化合物III溶于DMF(20ml)中,依次加入Bu4N+Br-(5mmol),氰化钠(20mmol),升温至60℃,搅拌混合反应3h。TLC点板,原料完全反应。减压蒸干反应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溶解,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IV(8.0mmol),从化合物II开始收率为80%。
[0032]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IV(8.0mmol),将其溶于丙(40ml)中,升温至30℃,向体系中加入对甲苯磺酸(0.25mmol)和2,2-二甲氧基丙烷(20mmol),搅拌反应2h,得到目标化合物中间体I。TLC点板,原料完全反应。减压蒸干反应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溶解,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I(7.12mmol),收率89%,化学纯为99%,光学纯为99.6%。
[0033] 实施例2:
[0034]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II(10mmol),将其溶于DMSO(20ml)中,依次向体系中加入KI(1.5mmol),DBU(25mmol),升温至40℃,搅拌反应5h。TLC点板,原料完全反应。降至室温。减压蒸干反应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溶解,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
3)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III,反应产物直接用于下一步。
[0035] 将上步制备化合物III溶于DMSO(20ml)中,依次加入18-冠醚-6(4mmol),氢化锂(16mmol),升温至55℃,搅拌混合反应2h。TLC点板,原料完全反应。减压蒸干反应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溶解,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IV(7.9mmol),从化合物II开始收率为79%。
[0036]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IV(7mmol),将其溶于丙酮(40ml)中,升温至40℃,向体系中加入对甲苯磺酸(0.25mmol)和2,2-二甲氧基丙烷(20mmol),搅拌反应2h,得到目标化合物中间体I。TLC点板,原料完全反应。减压蒸干反应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溶解,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I(6.3mmol),收率90%,化学纯为99.2%,光学纯为99.4%。。
[0037] 实施例3:
[0038]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II(10mmol),将其溶于乙醇(20ml)中,依次向体系中加入碘化钾(1mmol),DBU(15mmol),升温至35℃,搅拌反应5h。TLC点板,原料完全反应。降至室温。减压蒸干反应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溶解,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III,反应产物直接用于下一步。
[0039] 将上步制备化合物III溶于乙醇(20ml)中,依次加入环糊精(2mmol),氰化铜(14mmol),升温至50℃,搅拌混合反应2h。TLC点板,原料完全反应。减压蒸干反应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溶解,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IV(7.8mmol),从化合物II开始收率为78%。
[0040]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IV(6.0mmol),将其溶于丙酮(30ml)中,保持温度为20℃,向体系中加入对甲苯磺酸(0.20mmol)和2,2-二甲氧基丙烷(15mmol),搅拌反应3h,得到目标化合物中间体I。TLC点板,原料完全反应。减压蒸干反应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溶解,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I(5.28mmol),收率88%,化学纯为98.8%,光学纯为99.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