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预制袋真空包装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袋 真空 包装 机,包括 工作台 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储袋机构、上袋机构、夹袋转盘机构和真空转盘机构;工作台上还设有控制所有机构运行的控制箱,夹袋转盘机构周围对应工位设有打码装置、加料机构、配合使用的上开袋机构和下开袋机构以及在加料机构和上开袋机构之间来回摆动的撑袋机构,撑袋机构下方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回位升降机构,夹袋转盘机构和真空转盘机构之间设有移袋装置,真空转盘机构的真空转盘外圆周均布设有多个真空单元分别对应工作台的上袋、闭合、抽真空、真空 热封 、排气热封和输出工位。解决了现有 真空 包装机 包装速率低、设备可靠性差及设备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下面是一种预制袋真空包装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6)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6)上的储袋机构(1)、上袋机构(2)、夹袋转盘机构(9)和真空转盘机构(14);所述工作台(16)上还设有控制所有机构运行的控制箱(3),所述夹袋转盘机构(9)周围对应工位设有打码装置(4)、加料机构(7)、配合使用的上开袋机构(5)和下开袋机构(6)以及在加料机构(7)和上开袋机构(5)之间来回摆动的撑袋机构(8),所述撑袋机构(8)下方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回位升降机构(19),所述夹袋转盘机构(9)和真空转盘机构(14)之间设有移袋装置(11),所述真空转盘机构(14)的真空转盘(14-5)外圆周均布设有多个真空单元(13)分别对应工作台的上袋、闭合、抽真空、真空热封、排气热封和输出工位,所述输出工位的下方安装有输出装置(12);所述储袋机构(1)包括用于卡住包装袋的挡板(1-1)以及设置在挡板下方的多个吸盘(1-4);所述上袋机构(2)包括给袋部件、取袋部件以及用于将包装袋(18)夹取至夹袋转盘机构(9)的上袋摆杆机构,所述给袋部件包括臂杆II(2-4)、一对摆动拉簧(2-1)、与摆动拉簧(2-1)配合使用的给袋凸轮(2-2)以及与臂杆II(2-4)连接的下摆杆(2-11),所述取袋部件包括与一对上袋拉簧(2-21)连接的臂杆I(2-5)、与上袋拉簧(2-21)配合使用的取袋凸轮(2-3)以及与臂杆I(2-5)另一端连接的大链轮(2-8),所述臂杆II(2-4)通过上袋转轴(2-
20)与下摆杆(2-11)连接,所述臂杆I(2-5)通过旋转轴套(2-6)与大链轮(2-8)连接,所述大链轮(2-8)通过链条(2-9)与小链轮(2-12)相连,所述小链轮(2-12)通过小链轮轴(2-13)带动上袋摆杆机构来回摆动,所述上袋摆杆机构包括与小链轮轴(2-13)活动连接的上袋摆杆(2-14)、设置在上袋摆杆(2-14)上的上袋气缸(2-15)以及设置在上袋摆杆(2-14)末端且分别与前夹齿轮(2-19)和后夹齿轮(2-18)配合使用的前夹子(2-17)和后夹子(2-16);所述回位升降机构(19)通过带动轴(8-1)与撑袋机构(8)连接,所述回位升降机构(19)包括回位拉杆(19-4)、升降臂(19-7)、回位拉簧(19-8)以及与传动轴(19-1)固定连接的回位凸轮(19-
3)和升降凸轮(19-2),所述回位拉杆(19-4)一端与回位摆臂I(19-5)连接,另一端与回位摆臂II(19-10)相连,所述回位摆臂II(19-10)另一端与带动轴(8-1)连接,所述升降臂(19-7)一端与升降拉簧(19-6)相连,另一端与带动轴轴颈(8-11)连接;所述夹袋转盘机构(9)包括夹袋组件、松夹组件和转盘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袋机构(5)包括上开袋支座(5-1)、上开袋支杆(5-2)、设置在上开袋支杆(5-2)上的两个上齿条座(5-9)以及分别活动设于两个上齿条座(5-9)上的两个反向齿条(5-4),其中一反向齿条与上开袋气缸(5-6)连接,所述上齿条座(5-9)之间设有与反向齿条(5-4)啮合的上开袋齿轮(5-7),所述两个反向齿条(5-4)均连接有一上开袋吸杆(5-3),所述上开袋吸杆(5-3)末端设有上吸盘(5-10),所述上开袋支杆(5-2)上还安装有吹气杆(5-8);所述下开袋机构(6)包括下开袋底座以及设置在下开袋底座上的两个下齿条座(6-1),所述下齿条座(6-1)之间设有与两个下反向齿条啮合的下开袋齿轮(6-4),其中一下反向齿条与下开袋气缸(6-3)连接,所述上吸盘(5-10)的正下方、下反向齿条的末端设有下吸盘(6-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件包括空心转轴(9-12)、套设在空心转轴(9-12)上的转轴套(9-7)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转盘底座(9-4),所述空心转轴(9-12)的顶部安装有转盘(9-1),底部设有转盘齿轮(9-6),所述转轴套(9-7)穿过工作台的一端设有摆臂(9-5),另一端设有大凸轮(9-3),所述大凸轮(9-3)设于转盘(9-
1)下方,所述转盘(9-1)上安装有若干限位螺钉(9-2),所述摆臂(9-5)上设有转盘拉簧座(9-11),所述摆臂(9-5)通过拉杆销轴(9-8)与转盘拉杆(9-13)相连,所述转盘拉杆(9-13)的另一端与大凸轮摆臂(9-9)相连;夹袋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转盘(9-1)上的左机夹(9-14)和右机夹(9-15),所述左机夹(9-14)包括左机夹座(914.2)以及与左机夹座(914.2)连接的左夹板座(914.4),所述左夹板座(914.4)的另一端设有左夹板及设于左夹板底部的左夹板滚轮(914.6),所述左夹板座(914.4)内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左夹板上还设有左导杆(914.5),所述左机夹座(914.2)上设有与转盘连接的连接杆(914.3),且端部设有左摆动滚轮(914.1);所述右机夹(9-15)包括右机夹座(154)以及与右机夹座(154)连接的右夹板座(153),所述右机夹座(154)上设有与转盘连接的撑袋定位导杆(155)以及与限位螺钉(9-2)接触的紧固螺钉(156),所述右机夹座(154)端部设有右摆动滚轮(157),所述右夹板座(153)端部设有右夹板以及设于右夹板底部的右夹板滚轮(151),右夹板座(153)内安装有回位弹簧,所述右夹板上设有右导杆(15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7)包括加料凸轮(7-7)、支撑竖杆(7-3)、第二导杆(7-11)、安装于工作台上表面的安装底座(7-4)、安装于工作台下表面的加料摆臂座(7-6)以及设于工作台下板(16-2)上的导杆座(7-1),所述支撑竖杆(7-3)一端连接横杆(7-5),另一端延伸出安装底座与连接拉杆(7-12)相连,所述支撑竖杆(7-3)上套设有保护套管(7-10),所述支撑竖杆(7-3)通过摆臂II(7-9)与连接拉杆(7-
12)相连,所述连接拉杆(7-12)与摆臂I(7-8)连接,所述摆臂I(7-8)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加料摆臂座(7-6)上,另一端与拉簧(7-14)连接;所述支撑竖杆(7-3)延伸端安装有导块(7-
2),所述第二导杆(7-11)一端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导块与导杆座(7-1)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袋装置(11)包括固定机夹(11-18)、活动机夹(11-17)、移动摆臂(11-6)以及用于安装第一伺服电机(11-2)的电机安装座(11-1),所述移动摆臂(11-6)上设有相互啮合的底座齿轮(11-5)和微调齿轮(11-
7),所述移动摆臂(11-6)一端通过底座齿轮(11-5)与随动底板(11-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1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移动摆臂(11-6)底部两侧设有限位挡块(11-15);所述固定机夹(11-18)固定在随动底板(11-4)上,所述活动机夹(11-17)通过安装板(11-16)固定在转轴(11-14)上,所述转轴(11-14)平行于随动底板(11-4),所述转轴(11-14)的轴端设有曲块(11-13),所述随动底板(11-4)通过曲块(11-13)与伸缩气缸(11-11)相连,所述微调齿轮(11-7)通过移动拉杆(11-3)与电机安装座(11-1)相连,所述电机安装座(11-1)的背面设有限位螺钉座(11-8),所述限位螺钉座(11-8)上设有可调限位螺钉(11-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转盘机构(14)包括真空传动机构以及设于真空传动机构上的配电机构(15)和配气机构;所述真空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4-1)、安装于工作台下表面的伺服电机安装座(14-2)及设于工作台上表面的小齿轮安装座(14-3)和空心底座(14-1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1)的输出端设有与电机传动齿轮(14-11)啮合的输出齿轮,所述电机传动齿轮(14-11)输出端为小齿轮(14-4),所述小齿轮(14-4)与设置在空心底座(14-10)上的大齿轮(14-9)啮合,所述大齿轮(14-9)上端安装有真空转盘座(14-8),所述真空转盘座(14-8)上固定安装真空转盘(14-5),所述真空转盘(14-5)上安装有配气机构;所述配气机构包括配气盘(14-14)、随动盘(14-12)及设于配气盘底部的固定接气盘(14-15),所述随动盘(14-12)通过导向杆(14-13)与固定设置在真空转盘(14-5)上的随动盘支撑杆(14-6)连接,随动盘(14-12)的下表面与配气盘(14-14)的上表面滑动接触,随动盘(14-12)上设有多个真空室接孔(14-16)和多个热封气缸接孔(14-17),每个真空室接孔与一个真空室接通,每个热封气缸接孔与一个热封气缸的进气孔接通,所述随动盘(14-12)通过旋转空心轴(15-2)与配电机构(15)相连;所述配电机构(15)包括固定空心轴(15-1)、绝缘底盘(15-4)及设置在底盘上的导体环(15-6),所述旋转空心轴(15-2)套设在固定空心轴(15-1)上,所述固定空心轴(15-1)一端安装在绝缘底盘(15-4)下表面的通孔内,另一端与配气盘(14-14)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底盘(15-4)下表面设有电极端子I(15-5),上表面设有绝缘底座(15-8),所述电极端子I(15-5)与固定空心轴(15-1)外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绝缘底座(15-8)通过螺栓与固定空心轴(15-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电极端子II(15-7),所述电极端子II(15-7)与导体环(15-6)滑动接触,所述导体环(15-6)由若干金属弧段(15-9)构成,相邻金属弧段之间设有绝缘块(15-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单元(13)包括可调夹装机构、设于真空单元背面的开盖机构以及设置在真空室内的热封组件和夹袋装置;所述热封组件包括设置在真空盖(13-1)内的接线柱(13-18)、接线端子(13-21)、与接线柱(13-
18)电连接的加热条(13-20)以及安装于真空室底座(13-9)内的垫条(13-2),所述接线柱(13-18)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接线柱与电极端子I(15-5)连接,另一个接线柱与金属弧段(15-9)相连;所述夹袋装置包括竖杆(13-5)及与竖杆(13-5)连接的摆动夹杆(13-4),所述垫条(13-2)下方设有垫条底座(13-3),所述竖杆(13-5)延伸出真空室的杆头与可调夹装机构连接;所述可调夹装机构件包括曲柄(13-7)、开夹凸轮(13-17)、顶杆(13-16)和开夹气缸(13-15),曲柄(13-7)与竖杆(13-5)的杆头固定连接,曲柄(13-7)上安装滚轮(13-6)和拉簧座(13-13),拉簧座(13-13)上安装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钩接在相邻拉簧座(13-14)上,开夹凸轮(13-17)设置在输出工位,顶杆(13-16)设置在上袋工位,在开夹动作时,滚轮(13-6)沿着开夹凸轮(13-17)滚动;开盖机构包括设置在真空盖(13-1)上的盖壁夹持部(13-11)以及与盖壁夹持部(13-11)连接的开盖拉杆(13-10),所述开盖拉杆(13-10)上套设有导轨座(13-22),所述开盖拉杆(13-10)的下端设有滑动滚轮(13-8),所述滑动滚轮(13-8)沿着凸轮盘(14-18)的弧线滚动,带动开盖拉杆(13-10)拉开真空盖真空盖(13-1),所述导轨座(13-22)为筒状,其外表面设有与转盘边缘固连的连接部(13-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码装置(4)包括推动气缸(4-1)、打码底座(4-7)以及设置在打码底座(4-7)上的打码机(4-5),所述推动气缸(4-1)的推杆穿过打码底座(4-7)的侧壁与垫块(4-8)相连,所述垫块(4-8)与打码机(4-5)之间留有的间距为移动道(4-9),所述打码机(4-5)上和打码底座(4-7)的侧壁均设有引导片(4-
3),所述打码底座(4-7)的底部设有打码支座(4-4)和调整座(4-6),所述推动气缸(4-1)的两侧设有固定在打码底座(4-7)侧壁上的第一导杆(4-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转盘(14-5)的外圆周均布设有八个真空室单元,抽真空工位由真空一、真空二和真空三工位组成,配气机构包括配气盘(14-14)、随动盘(14-12)及设于配气盘底部的固定接气盘(14-15),配气盘(14-14)和固定接气盘(14-15)固定连接,配气盘(14-14)在圆周方向上被等分为与工作台一一对应的八个工位,分别为上袋、闭合、真空一、真空二、真空三、真空热封、排气热封和输出工位,随动盘(14-12)上设有对应的八个真空室接孔(14-16)与和八个热封气缸接孔(14-17),所述固定接气盘(14-15)上设有与第一真空孔、第二真空孔、进气孔和排气孔相接的第一真空管、第二真空管、进气管和排气管;在真空一工位,所述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一方槽I(141)与第一真空孔相通,在真空二工位,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四方槽I(148)与第二真空孔相通,在真空三工位,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二方槽I(142)与第二真空孔相通,在排气热封工位,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三方槽I(143)与排气孔相通,在随动盘(14-12)相对配气盘(14-14)转动时,八个真空室接孔依次从第一方槽I(141)、第四方槽I(148)、第二方槽I(142)和第三方槽I(143)上方经过并进行相应的接通;在输出、上袋、闭合、真空一、真空二和真空三工位,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一环槽I(144)与第一真空孔相通,在真空热封工位和排气热封工位之间,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二环槽I(145)与进气孔相通,在排气热封工位和输出工位之间,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三环槽I(146)与排气孔相通,在随动盘(14-12)相对配气盘(14-14)转动时,八个热封气缸接孔依次从第一、第二和第三环槽I上方经过并进行相应的接通;所述固定接气盘(14-15)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底槽I(147)对应第一真空孔,设有第二底槽I(1410)对应第二真空孔,设有第三底槽I(1411)对应进气孔,设有第四底槽I(149)对应排气孔,第一方槽I(141)、第一环槽I(144)与第一底槽I(147)相通,第二方槽I(142)和第四方槽I(148)均与第二底槽I(1410)相通,第三环槽I(146)与第四底槽I(149)相通,第二环槽I(145)与第三底槽I(1411)相通。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袋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转盘(14-5)的外圆周均布设有十个真空室单元,抽真空工位由真空一、真空二、真空三、真空四和真空五组成,所述配气机构包括配气盘(14-14)、随动盘(14-12)及设于配气盘底部的固定接气盘(14-
15),配气盘(14-14)和固定接气盘(14-15)固定连接,配气盘(14-14)在圆周方向上被等分为与工作台一一对应的十个工位,分别为上袋、闭合、真空一、真空二、真空三、真空四、真空五、真空热封、排气热封和输出工位,随动盘(14-12)上设有对应的十个真空室接孔(14-16)和十个热封气缸接孔(14-17),固定接气盘(14-15)上设有第一真空孔孔、第二真空孔、进气孔和排气孔分别相接第一真空管、第二真空管、进气管和排气管;在真空一工位,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一方槽(14.1)与第一真空孔相通,在真空二工位,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二方槽(14.2)与第一真空孔相通,第一方槽(14.1)和第二方槽(14.2)由在配气盘上表面设置的凹槽进行接通,在真空三、真空四和真空五工位,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三方槽(14.3)、第四方槽(14.5)和第五方槽(14.6)与第二真空孔相通,第三方槽(14.3)、第四方槽(14.5)和第五方槽(14.6)由在配气盘上表面设置的凹槽进行接通,在排气热封工位,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六方槽(14.7)与排气孔相通,在随动盘(14-12)相对配气盘(14-14)转动时,十个真空室接孔依次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方槽上方经过并进行相应的接通;在输出、上袋、闭合、真空一、真空二、真空三、真空四至真空五工位,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一环槽(14.8)与第一真空孔和第二真空孔相通,在真空热封工位和排气热封工位之间,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二环槽(14.9)与进气孔相通,在排气热封工位和输出工位之间,配气盘(14-14)上表面设有第三环槽(14.4)与排气孔相通,在随动盘(14-12)相对配气盘(14-14)转动时,十个热封气缸接孔依次从第一、第二和第三环槽上方经过并进行相应的接通;所述固定接气盘(14-15)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底槽(14.11)对应第一真空孔,设有第三底槽(14.12)对应第二真空孔,第四底槽(14.13)对应进气孔,第一底槽(14.10)对应排气孔,第一方槽(14.1)、第二方槽(14.2)、第一环槽(14.8)与第二底槽(14.11)相通,第三方槽(14.3)、第四方槽(14.5)和第五方槽(14.6)与第三底槽(14.12)相通,第二环槽(14.9)与第四底槽(14.13)相通,第三环槽(14.4)与第一底槽(14.10)相通。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一种云数据中心物理主机装机方法及相关装置 | 2020-05-14 | 149 |
后桥衬套压装机 | 2020-05-11 | 1017 |
后装机放射源传动装置 | 2020-05-11 | 433 |
后装机放射源传动装置 | 2020-05-11 | 100 |
连杆总成-后悬架胶套压装机 | 2020-05-13 | 346 |
一种后装机放射源到位精度的测量装置 | 2020-05-14 | 441 |
曲轴后油封压装机 | 2020-05-12 | 77 |
后桥衬套压装机 | 2020-05-12 | 344 |
一种减振器后减接头压装机 | 2020-05-13 | 895 |
一种汽车后纵梁压装机 | 2020-05-12 | 384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