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解剖与生理 / 宫颈 / 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及其制备方法

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199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置于 宫颈 口处的防治宫颈糜烂的 宫颈帽 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由从宫颈口伸入的置入部和与置入部底部连接的包覆部构成,包覆部包覆在宫颈口的外侧,其以 生物 相容性 材料为基体材料,混以防治宫颈糜烂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为甲壳低聚糖/碘配合物,使宫颈帽内含碘量为80~90mg碘/g宫颈帽,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 柠檬酸 0.5%~1%、明胶6%~8%、透明质酸钠0.2%~0.5%、羧甲基壳聚糖6%~8%、乳化剂0.1%~0.3%、壳聚糖碘溶液25%~35%、其余为去离子 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方法。本发明直接 接触 子宫颈外口,既保护了宫颈粘膜不受外来病毒 微生物 的侵害,又杀病毒、抗菌杀菌功能。,下面是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由从宫颈口伸入的置入部和与置入部底部连接的包覆部构成,包覆部包覆在宫颈口的外侧,其以生物相容性材料为基体材料,混以防治宫颈糜烂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为甲壳低聚糖/碘配合物,使宫颈帽内含碘量为
80~90mg碘/g宫颈帽,所述宫颈帽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
柠檬酸 0.5%~1%
明胶 6%~8%
透明质酸钠 0.2%~0.5%
羧甲基壳聚糖 6%~8%
乳化剂 0.1%~0.3%
壳聚糖碘溶液 25%~35%
其余为去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宫颈帽的饱和吸水比为1: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宫颈帽的包覆部呈球面形状,并与宫颈口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与置入部之间构成的夹为45°~8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与置入部之间构成的夹角为65°~7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的外沿为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将柠檬酸、明胶、透明质酸钠、羧甲基壳聚糖、乳化剂、壳聚糖碘溶液按下述重量百分比称重:
柠檬酸 0.5%~1%
明胶 6%~8%
透明质酸钠 0.2%~0.5%
羧甲基壳聚糖 6%~8%
乳化剂 0.1%~0.3%
壳聚糖碘溶液 25%~35%
其余为去离子水,将上述各组份混合,在具宫颈帽形状内腔的模具中采用冷冻真空干燥法成型制得。

说明书全文

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宫颈帽,尤其是一种置于宫颈口处的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市面上有一种宫颈帽,由从宫颈口伸入的置入部和与置入部底部连接的包覆部构成,将这种膜片至于宫颈口处,通过宫颈口处的肌肉张定位,可以有效地防治宫颈糜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杀菌效果良好,杀菌持续时间长的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由从宫颈口伸入的置入部和与置入部底部连接的包覆部构成,包覆部包覆在宫颈口的外侧,其以生物相容性材料为基体材料,混以防治宫颈糜烂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为甲壳低聚糖/碘配合物,使宫颈帽内含碘量为80~90mg碘/g宫颈帽,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
[0006] 柠檬酸 0.5%~1%
[0007] 明胶 6%~8%
[0008] 透明质酸钠 0.2%~0.5%
[0009] 羧甲基壳聚糖 6%~8%
[0010] 乳化剂 0.1%~0.3%
[0011] 壳聚糖碘溶液 25%~35%
[0012] 其他为去离子或其他溶剂等。
[0013] 各组份中,柠檬酸0.5%、0.6%、0.7%、0.8%、0.9%或1%之间任意值;明胶6%、7%或8%之间任意值;透明质酸钠0.2%、0.3%、0.4%或0.5%之间任意值;羧甲基壳聚糖
6%、7%或8%之间任意值;乳化剂0.1%、0.2%或0.3%之间任意值;壳聚糖碘溶液25%、
30%或35%之间任意值。
[0014] 应该说明:本发明产品碘过敏者忌用。
[001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宫颈帽的饱和吸水比为1∶10~12。
[0016]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宫颈帽的包覆部呈球面形状,并与宫颈口紧密贴合,保证在宫颈的张力下,宫颈帽不会脱落,同时加大的接触面积可提高防治宫颈糜烂的效果。
[0017]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供包覆部的贴合效果,所述包覆部与置入部之间构成的夹为45°~85°。
[0018]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包覆部与置入部之间构成的夹角优选为65°~75°[0019]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减小该宫颈帽在使用过程中对宫颈口的刺痛和磨损,所述包覆部的外沿为圆弧过度。
[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的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的制备方法,将柠檬酸、明胶、透明质酸钠、羧甲基壳聚糖、乳化剂、壳聚糖碘溶液按上述配方混合,在具宫颈帽形状内腔的模具中采用冷冻真空干燥法成型制得。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壳聚糖在阴道弱酸性环境中能很快很好地溶解,宫颈帽直接接触子宫颈外口,既保护了宫颈粘膜不受外来病毒微生物的侵害,又杀灭粘膜表面的病毒微生物,实现彻底抗菌杀菌功能;
[0023] 而宫颈帽的外型很好地结合女性子宫颈结构特点。附图说明
[0024] 图1本发明宫颈帽在模具内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中标号说明
[0026] 1-模具
[0027] 2-宫颈帽膜片 21-置入部
[0028] 22-包覆部 221-外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一种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由从宫颈口伸入的置入部和与置入部底部连接的包覆部构成,包覆部包覆在宫颈口的外侧,其以生物相容性材料为基体材料,混以防治宫颈糜烂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为甲壳低聚糖/碘配合物,使宫颈帽内含碘量为80~90mg碘/g宫颈帽,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
[0030] 柠檬酸 0.5%
[0031] 明胶 6%
[0032] 透明质酸钠 0.25%
[0033] 羧甲基壳聚糖 6%
[0034] 乳化剂 0.1%
[0035] 壳聚糖碘溶液 30%
[0036] 其他为去离子水。
[0037] 制备方法为:将柠檬酸、明胶、透明质酸钠、羧甲基壳聚糖、乳化剂、壳聚糖碘溶液按上述配方混合,在具宫颈帽形状内腔的模具中采用冷冻真空干燥法制成。
[0038]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宫颈帽在模具内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宫颈帽2由从宫颈口伸入的置入部21和与置入部21底部连接的包覆部22构成。所述的包覆部22与置入部21之间构成的夹角为68°,呈球面形状的包覆部22包覆在宫颈口的外侧,并与宫颈口紧密贴合,所述包覆部22的外沿221为圆弧过度。
[0039] 宫颈帽2在与之形状匹配的模具1中成型,在置入部21内侧形成有孔。
[0040] 产品宫颈帽呈黄色或白色,无明显杂质,体型完整,直径为25~35mm,高度不大于20mm,重量不小于150mg,饱和吸水比不小于1∶8。
[0041] 以下为对本发明的试验研究:本发明批号为2005042001。
[0042] 1.防治宫颈糜烂的宫颈帽体外杀菌试验研究
[0043] 1.1研究目的
[0044] 测定防治宫颈糜烂宫颈帽的有效成分最低杀菌浓度(MBC)及持续时间杀菌效果。
[0045] 1.2材料与方法
[0046] 1.2.1材料
[0047] 1.2.1.1受试药物
[0048] 防治宫颈糜烂宫颈帽有效成分为甲壳低聚糖/碘配合物,棕红色软固体,含有效碘85mg碘/g宫颈帽,批号20050321,由嘉兴市舒福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验使用蒸馏水溶解。
[0049] 1.2.1.2试验菌株
[0050]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粪肠球菌、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淋球菌7株菌种各10株临床分离菌,由杭州市中医院检验科从病人中分离鉴定。
[0051] 1.2.1.3标准菌株
[0052] 大肠埃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由本实验室保存。
[0053] 1.2.1.4培养基
[0054] MH琼脂、肉汤培养基、淋病奈瑟氏菌培养基、沙保罗氏琼脂、肉汤培养基,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0055] 1.2.2方法
[0056] 采用试管稀释法。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徐叔等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三版第1647~1661页相关方法进行。
[0057] 1.2.2.1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
[0058] 试验前从保存的各菌种斜面上分别取少量菌苔,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接种在MH肉汤培养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淋球菌分别接种在0.5%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白色念珠菌接种在沙保罗氏肉汤培养基中。以上均于37℃培养16~18h,作为试验菌原液,然后用相应肉汤培养基将细菌稀释成约107CFU/mL备用。在1.8mL含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600、700和800)壳聚糖衍生物的肉汤培养管(对照管加
1.8mL肉汤培养基)中分别接种上述各备用菌液0.2mL,于37℃培养18h~24h后观察结果,以无菌生长的培养管中吸取0.1mL,接种于对应的肉汤培养基中,再于37℃培养18h~
24h观察结果。以无菌生长的最低受试药物浓度为最低杀菌浓度(MBC)。
[0059] 1.2.2.2时间-杀菌效果观察
[0060] 根据时间-杀菌曲线法(KCs),取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白色念珠菌ATCC10231菌株各一株,在MH肉汤培养基和沙保罗氏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6~18h,然后以相应肉汤培养基将细菌稀释成107CFU/mL备用。取无菌试管,分别标记试验管和对照管,试验管中分别加入1.8mL含不同浓度壳聚糖衍生物的肉汤培养基,对照管加1.8ml肉汤培养基,分别接种上述各备用菌液
6
0.2ml(终浓度约10CFU/ml),于37℃培养0、4h、8h和24h后,各取0.1ml,经适当稀释后接种到MH和沙保罗氏琼脂平板上,用L型玻棒均匀涂布接种。37℃培养18h~24h计算菌落数。
[0061] 1.3研究结果
[0062] 壳聚糖衍生物经对7株菌种(70株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杀菌浓度试验,结果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和淋球菌(MBC90均为200mg/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MBC90均为400mg/L)、肺炎克雷伯菌(MBC90均为600mg/L)、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MBC90均为700mg/L),详见表1。
[0063] 壳聚糖衍生物对4株标准菌不同时间(0、4h、8h、24h)的杀菌效果表明,壳聚糖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大杀菌时间均为8小时;对大肠埃氏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大杀菌时间均为4小时。
[0064] 表1、防治宫颈糜烂宫颈帽对各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MBC)
[0065]
[0066] 1.4研究结论
[0067]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批号为20050321的“防治宫颈糜烂宫颈帽”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其杀菌时间在4~8小时内。
[0068] 2.防治宫颈糜烂宫颈帽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
[0069] 2.1试验目的
[0070] 观察动物皮肤重复接触受试物后集体免疫系统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
[0071] 2.2试验动物
[0072] 健康Hartley豚鼠,全白色毛,50只,体重为300~400g,♀♂兼用,由上海申旺实验动物养殖场供应,动物质量合格证:SCHK(沪)2002-0011。
[0073] 2.3饲养管理
[0074] 饲养与清洁明亮,温度22~24℃,相对湿度50~60%,自然光照,同分高的动物实验室内。喂饲全价营养颗粒饲料,由浙江省实验动物饲料生产供应基地供应。饮水为城市自来水用净水器过滤后装入消毒过的饮水盆内让其自由饮用。
[0075] 2.4受试物
[0076] 2.4.1防治宫颈糜烂宫颈帽
[0077] 棕红色膏状,溶于水,有效碘含量:80mg碘/g宫颈帽,室温干燥保存,批号:2005042001,由嘉兴市舒福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时以去离子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0078] 2.4.2去离子水
[0079] 用RO-MB-20D型反渗透高纯水机制备,由本实验室临时自制。
[0080] 2.4.3 2,4-二硝基氯苯
[0081] 浅黄色粉末,批号2000-01-01,由上海试剂一厂生产,临用时以70%的乙醇溶液配制。
[0082] 2.5剂量分组
[0083] 高剂量组 致敏 3.00%受试物溶液 0.2ml/(只.次)×3次[0084] 激发 0.30%受试物溶液 0.2ml/(只.次)×1次[0085] 中剂量组 致敏 1.00%受试物溶液 0.2ml/(只.次)×3次[0086] 激发 0.10%受试物溶液 0.2ml/(只.次)×1次[0087] 低剂量组 致敏 0.30%受试物溶液 0.2ml/(只.次)×3次[0088] 激发 0.03%受试物溶液 0.2ml/(只.次)×1次[0089] 阳性对照 致敏 1.00%2,4-二硝基氯苯 0.2ml/(只.次)×3次[0090] 激发 0.10%2,4-二硝基氯苯 0.2ml/(只.次)×1次[0091] 阴性对照 致敏 去离子水 0.2ml/(只.次)×3次[0092] 激发 去离子水 0.2ml/(只.次)×1次[0093] 2.6剂量确定
[0094] 根据受试物临床试用制剂最高浓度为有效碘含量是0.3%的水溶液。
[0095] 2.7试验方法
[0096] 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本室制定的《皮肤过敏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NLDSERZJ-CZ19-01)》的方法要求进行。
[0097] 取健康无伤豚鼠50只,雌雄兼用,按体重随机分成五组,即受试物高剂量试验组、中剂量试验组、低剂量试验组、2,4-二硝基氯苯阳性对照组和去离子水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试验前24h用holysword电动剃毛刀将豚鼠背部左侧毛剃净,去毛区范围约3cm×3cm。致敏时,取受试物溶液0.2ml涂抹于受试组豚鼠左侧脱毛区,后用二层纱布(2.5cm×2.5cm)和一层玻璃纸覆盖给药区并用无刺激胶带固定,贴敷6h后去除贴敷物,用温水洗去残留药物。首次致敏后7d和14d分别以同样方法重复,共计三次。在每次致敏后1和24h观察皮肤红斑、水肿等异常反应情况。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动物以同样方法进行致敏。
[0098] 末次给药致敏后14d,以上各组豚鼠分别在右侧进行去毛,去毛区范围约3cm×3cm。并在去毛区分别涂抹以上相应激发剂,即取受试物溶液、0.1%2,4-二硝基氯代苯阳性和去离子水,纱布贴敷6h后去除贴敷物,用温水洗去残留药物,分别于洗净后24和
48h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情况。并按表2对红斑和水肿进行评分,计算出反应平均值,反应平均值=(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合计动物数。根据表3的国民发生率判断受试物的过敏反应发生程度,其中过敏发生率的计算时将出现皮肤红斑或水肿(不论程度轻重)的动物例数除以受试物总数。同时在首次致敏、末次致敏和激发时观察动物的体重变化。
[0099] 表2皮肤过敏性反应评分标准
[0100]
[0101] 表3皮肤过敏性评价标准
[0102]
[0103] 2.8试验结果
[0104] 健康豚鼠左侧脱毛区每隔7天一次,连续3次分别涂抹3%、1%、0.3%受试物溶液、1%的2,4-硝基氯苯及去离子水0.2ml(只.次)致敏,每次帖敷6h后去除受试物观察,除阳性对照物2.4-二硝氯苯剂量组豚鼠于第2次和第3次致敏后均有2鼠出现轻微红斑现象,其余各组每次给药后豚鼠皮肤均出现任何异常现象,也末出现其他异常反应。末次致敏后14天在豚鼠的右侧脱毛区分别涂抹0.3%、0.1%、0.03%受试物溶液、0.1%的2,4-二硝基氯苯和去离子水(0.2ml/只)进行激发,在去掉受试物后24h和48h观察,受试物各剂量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豚鼠试验区域皮肤均未见红斑和水肿等现象,按表1对红斑和水肿进行评分,计算出以上四组各时间点皮肤过敏反应平均值均为0.而2.4-二硝基氯苯阳性对照组在激发后24h和48h有5只豚鼠皮肤实验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其中有3只出现轻度水肿,按表1标准评分,24h红斑总分为7粪(1分为2只,2分为3只),水肿总分为3分(3只均为1分),其各时间段的皮肤过敏反应平均值分别为1.1和1.3,详见附表4。
[0105] 受试物三个剂量组及2,4-二硝基氯苯阳性对照组在整个试验期间对豚鼠的体重增长均无明显影响,其体重均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长,并首次致敏、末次致敏和激发时各组的平均体重与相应时间的去离子水阴性对照组鼠相似(P>0.05)。详见附表5。
[0106] 表4、受试物皮肤过敏反应试验结果表
[0107]
[0108] 表5、受试物皮肤过敏反应对豚鼠体重影响的结果表
[0109]组别 首次过敏 末次致敏 激发
高剂量组 325±18 338±19 369±22
中剂量组 319±13 331±15 357±26
低剂量组 321±21 337±25 369±35
阳性对照 317±11 334±15 368±22
阴性对照 319±12 321±17 370±22
[0110] 2.9试验结果
[0111]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剂量条件下,批号2005042001的受试物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反应。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宫颈锥切器 2020-05-11 739
宫颈大小测量仪 2020-05-12 728
宫颈癌疫苗 2020-05-11 560
宫颈钳 2020-05-11 354
宫颈扩张监视器 2020-05-12 278
宫颈辐射器 2020-05-12 976
新式宫颈钳 2020-05-11 56
子宫颈刷 2020-05-11 683
一种宫颈投药器 2020-05-12 523
一种宫颈活检器 2020-05-13 84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