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假肢 / 助听器 / 耳背式助听器 / 仿生式耳背助听器

仿生式助听器

阅读:144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仿生式助听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涉及能够与人体 耳 背弧面完全吻合的仿生式耳背 助听器 ,它包括 耳背式助听器 ,所述耳背式助听器壳的背面为人体耳背的仿生面。优点:一是实现了耳背式助听器背面与人体耳背面完全吻合的目的,使耳背式助听器佩戴者在走动中、谈话动不会随着人身体的走动、头部的晃动而晃动,从而不会导致非音频 信号 的放大、导入人耳,不仅确保了高灵敏度、高保真的助听器的助听功能,而且使助听效果倍增;二是隐蔽好,由于耳背式助听器完合嵌在人体耳朵的背面,因此不仅佩戴舒适,而且隐蔽性好。,下面是仿生式助听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仿生式助听器,它包括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是:所述耳背式助听器壳的背面为人体耳背的仿生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式耳背助听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仿生面为凹凸结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式耳背助听器,其特征是:所述耳背的仿生面长度为
15--19mm。

说明书全文

仿生式助听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涉及能够与人体耳背弧面完全吻合的仿生式耳背助听器,属助听器制作工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CN101895808A、名称“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包括喇叭,在所述喇叭上通过软管连接有气导管,所述气导管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本实用新型的助听器解决信号传递到耳膜时信号衰减的问题,在保证使用者佩戴舒适性的前提下,将传统的提高信号的质量来提高使用者的接收声音的方式,改变为通过改变结构,增加气管道的方式来使声音信号从外耳道直接传递到耳膜,从而使用者可获得较高的功率效果,提高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功率20%以上。
[0003] CN201418147Y、名称“一种数字耳背式助听器”, 包括耳背式主体和外接授话器,耳背式主体和外接授话器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耳背式主体内设置有助听器芯片、麦克、电感线圈、程序切换按钮、编程接口、线路板和电池仓,外接授话器包括授话器、授话器保护腔、外接授话器耳塞或者外接授话器外壳。将助听器的麦克风与授话器分成不同的腔体内,所述耳背式助听器的麦克风置于耳背式主体内,而授话器外置于患者的耳道,拉大了助听器麦克风与授话器之间的距离,消除声反馈;同时因为助听器的麦克风与授话器分开,导致助听器耳背式主体的体积变小。
[0004] 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助听器是一种灵敏度非常高的扩大器,它将能将微小振动进行有效地放大,然后通过喇叭传递到人体的耳道中,使听障者能够听到声音。而该背景技术中耳背式助听器外壳的背面弧度与每个助听器使用个体的耳背弧面不相吻合,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晃动,该晃动所产生的噪声直接通过助听器放大、传递到人体的耳内,不仅影响助听器使用者的聆听效果,而且造成助听器分辩率下降。实用新型内容
[0005]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与人体耳背弧面完全吻合的仿生式耳背助听器。
[0006]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耳背式助听器壳的背面为仿生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人体耳背的形状因人而异,而助听器质量的好坏,不仅在于助听器线路的构成及元器件的质量,而在于助听器佩戴后能否达到与人体耳背完合吻合,这是关系到助听器助听综合指标的关键所在。因为任何事物它都存在两面性,质量上乘的耳背式助听器,无论是电路的设计、线路布局,还是元器件的选择都本着一个目标,将所拾到音频最大限度地、最小失真度地、最灵敏地传输给听者,但是,正是由于这种高灵敏度、高保真的助听器它在放大、传递音频信号的同时,也将其本身佩戴中所产生的晃动的声音经过放大、毫不失真地同时传递到人体的耳内,造成非音频信号干扰,从而使高品质的助听器的功效大打折扣;而本申请将耳背式助听器壳的背面按照人体耳背面的仿生制造,由于该仿生的面即为人体耳背的面,因此它能够与人体耳背面完全吻合,在佩戴走动中不会产生晃动,不会非音频信号的导入,不仅确保了高灵敏度、高保真的助听器的助听功能,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耳背助听器与人体耳背面不吻合的缺陷
[0007] 技术方案:一种仿生式耳背助听器,它包括耳背式助听器,所述耳背式助听器壳的背面为人体耳背的仿生面。
[0008]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实现了耳背式助听器背面与人体耳背面完全吻合的目的,使耳背式助听器佩戴者在走动中、谈话动不会随着人身体的走动、头部的晃动而晃动,从而不会导致非音频信号的放大、导入人耳,不仅确保了高灵敏度、高保真的助听器的助听功能,而且使助听效果倍增;二是隐蔽好,由于耳背式助听器完合嵌在人体耳朵的背面,因此不仅佩戴舒适,而且隐蔽性好。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仿生式耳背助听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仿生式耳背助听器制作方法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仿生式耳背助听器,它包括耳背式助听器1,所述耳背式助听器壳的背面为人体耳背的仿生面2,该仿生面能够与人体耳背的背沟面形成完全的吻合。所述的仿生面为凹凸结合面。所述耳背的仿生面长度为15--19mm。其制造方法:⑴取耳印模:用打样膏在耳背上取一耳印模;⑵切割耳印模:保持耳样耳廓面的耳背面不变,沿耳背面顶端凹点垂直于耳背面切割耳印模顶端,截取耳印模,其截取长度大于8mm;⑶打磨耳印模:将各个切面打磨圆滑;⑷挂蜡:将处理好的耳印模模挂一层蜡;⑸浇铸阴模:将上过蜡的印模放入合适的套模圈中且耳印模底部沾一点蜡加以固定,将琼脂加热成液态,待琼脂冷却到50℃左右时倒入圈内,淹没整个耳印模;待琼脂冷却后,将耳印模取出,阴模浇铸完成;⑹外壳制作:将光固化外壳材料倒入阴模中,用遮光盖盖住阴模且采用紫外线固化2-5分钟,然后拿掉遮光盖倒出没固化的外壳材料,即可从阴模中取出固化成形的外壳,再采用紫外线光固化,待完全固化变硬后取出外壳;将外壳底部切割平整,然后制作进声孔和授话器接口;⑺安装:将面板上的机芯装入外壳,接授话器后,用听筒听测声音没问题后,用光固化材料将面板和外壳粘接好;⑻切割:切割掉多余的面板;⑼打磨:将切割面打磨光滑;抛光:将打磨处上光,采用紫外线光照至光漆固化后取出再机身整体抛光。所述耳印模截取范围为耳印模顶端“U”凹点至截取点的直线长度为 17mm。
[0012] 例如:耳背式助听器制作:
[0013] 1、取耳印模:用打样膏在耳背上取一耳印模,切记不要挤压使耳廓变形
[0014] 2、耳印模处理:
[0015] ⑴切割耳印模:
[0016] i. 保持耳样耳廓面和耳背面不变;
[0017] ii. 沿耳背面顶端“U”凹点垂直于耳背面切割耳印模顶端;
[0018] iii. 截取长度为17mm(耳印模顶端“U”凹点至截取点的直线长度)耳印模,截取切面平行于顶端切面;
[0019] iv. 用游标卡尺分别量出顶端和底端切面的4mm、9.5mm的长度,将多余部分除(保留耳印模上面弧面的高度);
[0020] v. 将耳印模对耳廓面切平;
[0021] ⑵打磨耳印模:将各个切面打磨圆滑。
[0022] 3、挂蜡:将处理好的耳印模模挂一层蜡。
[0023] 4、浇铸阴模:⑴将上过蜡的印模放入合适的套圈中如图所示,底部沾一点蜡加以固定。⑵在常温下为胶状固体,加热能溶化成液体。用微波炉或琼脂炉将其加热成液态,待琼脂冷却到50℃左右时倒入圈内,淹没整个耳印模。⑶待琼脂冷却后,将耳印模取出,阴模浇铸完成。
[0024] 5、外壳制作:⑴将光固化外壳材料倒入阴模中,用遮光盖盖住阴模放入紫外线关机内固化;⑵拿掉遮光盖倒出没固化的外壳材料,从阴模中取出固化成形的外壳,再放入紫外线光机内固化,待完全固化变硬后取出外壳;⑶将外壳底部切割平整;⑷制作进声孔和授话器接口。
[0025] 6、安装:将面板上的机芯装入外壳,接授话器后,用听筒听测声音没问题后,用光固化材料将面板和外壳粘接好。
[0026] 7、切割:切割掉多余的面板。
[0027] 8、打磨:将切割面打磨光滑。
[0028] 9、抛光:将打磨处上光,放入紫外线光机光照至光漆固化后取出再机身整体抛光。
[0029] 10、检测:自检合格后送品管部出厂性能检测包装
[0030]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