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假肢 / 助听器 / 耳背式助听器 / 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

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

阅读:894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耳 内授话耳背式 助听器 (6),包括喇叭(5),在所述喇叭(5)上通过软管(2)连接有气 导管 (1),所述气导管(1)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本发明的助听器解决 信号 传递到耳膜时信号衰减的问题,在保证使用者佩戴舒适性的前提下,将传统的提高信号的 质量 来提高使用者的接收声音的方式,改变为通过改变结构,增加气管道(1)的方式来使 声音信号 从外耳道直接传递到耳膜,从而使用者可获得较高的功率效果,提高耳内授话 耳背式助听器 功率20%以上。,下面是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包括喇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喇叭(5)上连接有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装置,所述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装置为一气导管(1),所述气导管(1)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长为5mm~20mm,内径为0.2mm~10mm,外径为1.0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截面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耳道(4)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为单孔或多孔;气导管(1)为多孔时,其气孔为均匀或非均匀孔径,并按均匀或非均匀方式排列;所述孔可以是圆或非圆型,其孔径为0.05mm~6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沿耳道(4)长度方向的结构弯曲刚度连续或非连续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通过过度配合冷或热套、胶粘结、机械耦合等方式与喇叭内部或外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的材料是硬度在20-80之间的单一或混合高分子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橡胶、聚酯、氯酊橡胶或塑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的管内壁光滑度在 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上设置有耳塞(3),所述耳塞(3)置于气导管(1)的端部或中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与耳塞(3)的材料与所组成结构系统的自然频率在8000Hz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沿耳道方向为直线型或是根据耳道的弯曲形状预成型的。

说明书全文

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耳内授话喇叭功率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耳内授话耳背式(BTE)助听器,所述助听器通过结构改进来强化耳内授话。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生产助听器的厂家大多都在提高助听器的输出信号、抑制环境噪声、声音反射信号等方面做文章,用来保证输出信号质量。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使输出的信号的质量很好,但是使用者接收到的部分很少,使用者也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例如申请号为200810089520.9的中国专利申请、美国专利US2004/0190734,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质量较高的输出信号。
[0003] 市场上的助听器有耳挂式(即耳背式,BTE)和耳塞式(CIC)两种。如图1所示,耳道一般分为外耳道101、中耳道102、深耳道104和耳膜103,耳背式助听器而言,耳内授话喇叭通常只是放置在外耳道101入口处,距中耳道102和耳膜103尚有相当距离,而且,喇叭外边的固定塞必须留有空气流通缝隙。因此,即使喇叭功率很强,喇叭功率也就是助听器功率,将会损失高达30%,降低了使用效果。许多重度听损失患者抱怨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功率小。当喇叭距离耳膜过近时,又极易产生共鸣现象。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增加助听器的电池、喇叭、和系统功率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可提高助听器功率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
[0005]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包括喇叭,在所述喇叭上连接有强化耳内授话喇叭功率的装置,所述强化耳内授话喇叭功率的装置为一气导管,所述气导管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处,从而将助听器声音信号直接输送到接近中耳鼓室和鼓膜和听小骨。
[0006] 所述气导管长为5mm~20mm,这样气导管便可靠近中耳咽鼓管,另外其内径可设置为0.2mm~10mm,外径可设置为1.0mm~15mm。
[0007] 所述气导管截面的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耳道形状,气导管内或外尺寸,从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是均匀、逐渐变大或缩小。
[0008] 所述气导管为单孔或多孔;气导管为多孔时,其气孔为均匀或非均匀孔径,并按均匀或非均匀方式排列。所述孔可以是圆或非圆型,孔径为0.05mm~6mm。这样的气导管结构不仅增强了其支撑强度,即便在气导管产生一定的形变时,其也可以保证畅通。
[0009] 为便于助听器置放到指定位置和取出,有利于固定在耳道内,所述气导管沿耳道长度方向的结构刚度连续或非连续变化,刚度变化可以通过材料配对或接构形状和尺寸变化而实现。
[0010] 所述气导管通过过度配合冷或热套、胶粘结、机械耦合等方式与喇叭内部或外部连接。
[0011] 为保证气导管有一定的柔韧度,所述气导管的材料是硬度在20-80之间的单一或混合高分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可以为橡胶、聚酯、氯酊橡胶或塑料。
[0012] 为了减少声波传递过程的阻尼效应,所述气导管的管内壁光滑度在 之间。为减少声波传递过程的阻尼效应,气导管管内壁也可以进行特殊表面处理
[0013] 所述气导管上设置有耳塞,所述耳塞置于气导管的端部或中部。气导管与耳塞的材料与所组成的结构系统的自然频率在8000Hz以上。
[0014] 所述气导管沿耳道方向为直线型或是根据耳道的弯曲形状预成型的。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助听器解决信号传递到耳膜时信号衰减的问题,在保证使用者佩戴舒适性的前提下,将传统的提高信号的质量来提高使用者的接收声音的方式,改变为通过改变结构,增加气管道的方式来使声音信号从外耳道直接传递到耳膜,从而使用者可获得较高的功率效果,提高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功率20%以上。同时本发明易于置放和取出。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图1为耳朵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本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强化耳内授话喇叭功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耳道的长度示意图。
[0021] 图5为多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2] 图6为三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3] 图7为四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4] 图8为五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5] 图9为七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6] 图10为耳孔形状截面示意图。
[0027] 图11为气导管延长度方向实现不同弯曲刚度的第一种方式的剖视图。
[0028] 图12为气导管延长度方向实现不同弯曲刚度的第二种方式的剖视图。
[0029] 图13为气导管延长度方向实现不同弯曲刚度的第三种方式的剖视图。
[0030] 图14为气导管延长度方向实现不同弯曲刚度的第四种方式的剖视图。
[0031] 图15为本发明的助听器置于耳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如图2所示,一种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包括喇叭5,在所述喇叭5上通过软管2(如图3所示)连接有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装置,所述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装置为一气导管1,所述气导管1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处,从而将助听器声音信号直接输送到接近中耳鼓室和鼓膜和听小骨。
[0033] 为防止沿周边的声压泄漏;提供靠近耳道中心附近的空气流通道以防止闭塞效应;支撑和固定喇叭和气导管1,防止松动或脱位、防止震动和共振;柔软和佩戴舒服;便于更换或清理耳垢等;易于置放和取出,气导管1上设置有耳塞3,所述耳塞3置于气导管1的端部或中部。耳塞可以是单极、双级、或多极,均匀或非均匀分布在气导管端部、中部或是其他部位。
[0034] 美国专利US7092543B1介绍了受听力影响的人群中耳道4长度,如图4所示,其耳道4的长度在23mm-34mm之间,其中左耳的耳道4平均长度为28.31mm,右耳的耳道4平均长度为28.27mm,得出耳道4的平均长度为28.29mm。因此,所述气导管1长为5mm~20mm,这样气导管1便可靠近中耳咽鼓管,另外其内径可设置为0.2mm~10mm,外径可设置为1.0mm~15mm。
[0035] 气导管1可以为为单孔或多孔;图5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多孔的截面示意图。气导管1为多孔时,其气孔为均匀或非均匀孔径,并按均匀或非均匀方式排列。这样的气导管1结构不仅增强了其支撑强度,即便在气导管1产生一定的形变时,其也可以保证畅通。
[0036] 图6至图9所示的为具有多孔的气导管的实施例,其中,图6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三孔的截面示意图;图7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四孔的截面示意图;图8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五孔的截面示意图;图9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七孔的截面示意图。所述孔可以是圆或非圆型,孔径为0.05mm~6mm。
[0037] 气导管1截面的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耳道形状,气导管1内或外尺寸,从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是均匀、逐渐变大或缩小。图10所示的为耳道4的截面示意图,其形状为近似椭圆形。
[0038] 为便于助听器置放到指定位置和取出,有利于固定在耳道内,所述气导管1沿耳道长度方向的结构弯曲刚度连续或非连续变化,弯曲刚度变化可以通过材料配对或接构形状和尺寸变化而实现,其弯曲刚度变化可以是连续变化或者是阶梯变化。
[0039] 图11、图12所示的是弯曲刚度连续变化的气导管的剖面示意图;图13所示的是弯曲刚度阶梯变化的气导管的剖面示意图;图14所示的是弯曲刚度通过材料变化的气导管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气导管的第一部分7、第二部分8和第三部分9采用不同的材料。
[0040] 气导管1可以通过过度配合冷或热套、胶粘结、机械耦合等方式与喇叭5的内部或外部连接。
[0041] 气导管1上可设置有耳塞3,所述耳塞3置于气导管的端部或中部。气导管1与耳塞3材料的自然频率在8000Hz以上,避免自身由于声音信号传播可能引起的振动或共振。同时,所用材料有一定的柔软性,易于置放和取出,佩戴舒服。
[0042] 气导管1沿耳道方向可以为直线型或是根据耳道4的弯曲形状为预成型的,如图7所示的为本发明的助听器置于耳道4的示意图,其在耳道4内呈弯曲形状。
[0043] 为保证气导管1有一定的柔韧度可以顺利推入放置到指定的深耳道4位置而不产生失稳或扭曲变形,气导管1的材料采用硬度在20-80之间的单一或混合高分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可以为硅橡胶、聚氨酯、氯酊橡胶或塑料。
[0044] 为了减少声波传递过程的阻尼效应,所述气导管1的管内壁光滑度在之间。为减少声波传递过程的阻尼效应,气导管1管内壁也可以进行特殊表面处理,比如 涂 ETFE、PTFE、Parylene、Parylin,、Parylast,、Polyurethane,、Polyethylenimin,Polyimide、聚氨酯等。
[0045]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