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车轮和轮胎 / 橡胶 / 海绵橡胶 /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

阅读:676发布:2023-01-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 压板 ,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一侧设有 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一号滑杆与二号滑杆,所述二号滑 杆底 端设有 工作腔 ,所述工作腔内部设有 活塞 ,所述活塞底面上固连有板体,所述二号滑杆端部设有空气 泵 ,所述空气泵通过气管与活塞顶端的工作腔腔室相通;本发明通过在板体一侧设置工作台与工作腔,使得板体能够灵活的调节与稳定的工作,减少脑压板在人为因素下发生的晃动或施 力 不均而导致的脑组织受损;且本发明通过在板体与活塞内部设置连通的吸液槽与海绵体,能够有效的减少脑组织处的血液与 脑脊液 对手术所造成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脑压板工作时的高效性与实用性。,下面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一侧设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中部两端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顶端连接有一号滑杆(22),所述一号滑杆(22)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号套环(23),所述一号套环(23)侧面上固连有二号滑杆(24),所述二号滑杆(24)靠近一号套环(23)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底端与工作台(2)顶面接触贴合,所述二号滑杆(24)侧面上滑动连接有二号套环(26),所述二号套环(26)底端固连有工作杆(27),所述工作杆(27)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环(28),所述转环(28)底面上转动连接有工作腔(3),所述工作腔(3)内部滑动连接有橡胶活塞(31),所述活塞(31)底面上固连有板体(1);所述工作腔(3)底端侧面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2);所述二号滑杆(24)端部设有空气(4),所述空气泵(4)通过气管(41)与活塞(31)顶端的工作腔(3)腔室相通;所述工作台(2)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脑压板的自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与活塞(31)中部设置有连通的吸液槽(33),所述吸液槽(33)内部设有海绵体(34),所述海绵体(34)顶端伸出至活塞(31)上表面并连接有储液(35),所述海绵体(34)底端伸出至吸液槽(33)底端的开口外端,所述吸液槽(33)一侧的活塞(31)顶面上转动连接有挡板(36),所述挡板(36)另一端连接有挤压板(37),所述挤压板(37)底端的活塞(31)顶面上设置有储液槽(38),所述储液槽(38)侧壁上连接有滤网(39),所述储液棉(35)位于储液槽(38)内部的滤网(39)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38)所对应的工作腔(3)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5),所述出液口(5)外端转动连接有封堵盖(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38)底面形状设置成由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的形状,所述出液口(5)顶端的工作腔(3)内壁上连接有限位(6),所述活塞(31)顶面与限位块(6)底面相接触时,所述储液槽(38)的底面外端与出液口(5)底面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1)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7),所述密封槽(7)内部套设有环形的密封圈(71),所述密封圈(71)侧壁与工作腔(3)内壁接触挤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弹性膜(8),且板体(1)底端的弹性膜(8)厚度高于海绵体(34)伸出至吸液槽(33)开口外端的长度。

说明书全文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

背景技术

[0002] 当进行脑部手术时常常需要脑压板协助显露手术视野,此时用手扶持脑压板时需要用均匀,时松时紧很容易造成受压区域的脑挫伤和脑出血,同时也不能用脑压板强行推压脑组织并将用力点集中在脑压板的尖端,否则极易造成受压脑组织的挫伤,由此看出手持脑压板进行工作时不仅容易造成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脑组织受损,还会使得因手术时间较长导致的手部疲劳与操作变形,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0003]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能够使得板体进行灵活的调节与稳定的工作,减少脑压板在人为因素下发生的晃动或施力不均而导致的脑组织受损,还能有效的减少操作者的手部疲劳,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能够使得板体进行灵活的调节与稳定的工作,减少脑压板在人为因素下发生的晃动或施力不均而导致的脑组织受损,还能有效的减少操作者的手部疲劳,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一侧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部两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连接有一号滑杆,所述一号滑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号套环,所述一号套环侧面上固连有二号滑杆,所述二号滑杆靠近一号套环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与工作台顶面接触贴合,所述二号滑杆侧面上滑动连接有二号套环,所述二号套环底端固连有工作杆,所述工作杆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底面上转动连接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橡胶活塞,所述活塞底面上固连有板体;所述工作腔底端侧面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二号滑杆端部设有空气,所述空气泵通过气管与活塞顶端的工作腔腔室相通;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脑压板的自动运行;工作时,当进行脑部手术时常常需要脑压板协助显露手术视野,此时用手扶持脑压板时需要用力均匀,时松时紧很容易造成受压区域的脑挫伤和脑出血,同时也不能用脑压板强行推压脑组织并将用力点集中在脑压板的尖端,否则极易造成受压脑组织的挫伤,由此看出手持脑压板进行工作时不仅容易造成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脑组织受损,还会使得因手术时间较长导致的手部疲劳与操作变形,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而本发明中的脑压板在工作时,首先根据患者头部手术的位置对板体进行预调节,此时通过滑动一号套环使之在一号滑杆上滑动的同时带动一侧的二号滑杆进行纵向上的滑动,此时设置的支撑杆能够在二号滑杆滑动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撑与固定,增强了二号滑杆滑动时的稳定性,随后通过对二号套环施加作用力,使其在二号滑杆上滑动的同时带动底端的工作杆进行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使的工作杆底端的板体运动至手术位置的正上方,且通过在将工作腔与工作杆设置成转动连接的形式,使得操作者能够通过转动工作腔带动底端的板体转动至与脑组织相对应的方向与位置,且能通过转动工作杆底端的转环,使得转环能够带动板体进行径向的度调节,从而增强了板体工作时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当板体调整好工作角度后,此时控制器控制空气泵通过气管对工作腔进行充气,使得工作腔内部气体增多并对底端的活塞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活塞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底端的板体从工作腔内部滑出,且通过拧紧紧固螺栓使之端部对伸出的板体侧壁进行固定,随后通过调节工作腔的位置与角度使之带动板体对脑组织进行推压与工作,不仅减少脑压板在人为因素下导致的晃动或挤压受力不均导致的脑组织受损,还能有效的减少操作者的手部疲劳,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且能通过控制空气泵的工作对板体的工作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大大增强了脑压板临床使用时的灵活性与适用性。
[0006] 优选的,所述板体与活塞中部设置有连通的吸液槽,所述吸液槽内部设有海绵体,所述海绵体顶端伸出至活塞上表面并连接有储液,所述海绵体底端伸出至吸液槽底端的开口外端,所述吸液槽一侧的活塞顶面上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另一端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底端的活塞顶面上设置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侧壁上连接有滤网,所述储液棉位于储液槽内部的滤网顶面上;工作时,当空气泵通过气管向活塞顶端的工作腔腔室内进行充气时,此时挡板在该腔室气压的作用下转动闭合在吸液槽顶端的开口处,从而使得该腔室形成密闭的空间且不影响板体的滑动,当板体调节完成并被紧固螺栓所固定时,此时设置在吸液槽内部的海绵体底端能够对脑部手术处的血液与脑脊液进行吸收并将液体传递到顶端的储液棉处,此时通过空气泵对活塞顶端的腔室进行间歇性的抽气与充气,使得挡板在该腔室气压的作用下持续从吸液槽开口处打开与闭合,且在此过程中,挡板带动端部的挤压板对其底端与过滤网之间的储液棉进行挤压拍打,使得保存在储液棉内部的血液与脑脊液被挤压进底部的储液槽内并储存,进而使得海绵体底端能够持续对脑组织处流出的液体进行吸收并传递储存在储液棉与其底端的储液槽内部,减少脑组织处的血液与脑脊液对手术视野与操作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脑压板工作时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0007] 优选的,所述储液槽所对应的工作腔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外端转动连接有封堵盖;工作时,当活塞顶部的腔室在工作时,通过转动封堵盖使之对出液口进行封堵密封,在不影响板体正常工作的同时,减少外界杂质流入至工作腔内部所造成的污染,当脑部手术完成并需要对储液槽内部的血液与脑脊液进行收集与回收时,此时通过拧动紧固螺栓使之不再对板体进行固定,随后通过对吸液槽底端进行封堵使得活塞顶部的腔室进行密封,此时通过空气泵对该腔室进行抽气使得活塞带动储液槽内部储存的液体向上运动至出液口处,此时将封堵盖转动打开使之不再对出液口进行封堵,使得储液槽内部储存的血液与脑脊液能够通过出液口进行方便快捷的回收,从而使得储液槽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工作,增强了脑压板工作时的便捷性与稳定性。
[0008] 优选的,所述储液槽底面形状设置成由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的形状,所述出液口顶端的工作腔内壁上连接有限位,所述活塞顶面与限位块底面相接触时,所述储液槽的底面外端与出液口底面相齐平;工作时,通过在出液口顶端的工作腔内壁上设置限位块,当活塞顶面与限位块底面相接触时,储液槽的底面外端与出液口底面相齐平,从而使得储液槽能够稳定准确的与出液口充分连通,方便储液槽内部液体的流出与收集,且通过设置储液槽的底面形状,使得储液槽运动至出液口一侧时能够更充分与快速的将其内部储存的液体倒出,提高了脑压板工作时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0009] 优选的,所述活塞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部套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侧壁与工作腔内壁接触挤压;工作时,通过在活塞侧壁上设置密封槽与密封圈,使得密封圈侧壁与工作腔内壁在充分的接触挤压时能够对活塞顶端的腔室进行密封,有效的减少储液槽内部储存的血液与脑脊液从活塞侧壁与工作腔内壁之间流出,提高了储液槽的储存效果,且设置的密封圈也能提高活塞顶端腔室气体的密封性,减少气体泄露导致空气泵对活塞的作用失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脑压板工作时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0010] 优选的,所述板体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弹性膜,且板体底端的弹性膜厚度高于海绵体伸出至吸液槽开口外端的长度;工作时,传统的脑压板通常为一条金属片,且脑压板边缘较硬,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划伤脑部组织,且当脑压板表面受损或出现毛刺时,此时脑压板直接与脑组织接触挤压容易对脑组织造成二次伤害,此时通过在板体外表面包裹一层弹性膜,使得脑压板通过外表面的弹性膜与脑组织接触并施加作用力,同时柔性的弹性膜能够与脑组织更加贴合,增加脑压板的使用效果,且通过设置板体底端的弹性膜厚度,使得弹性膜能够在海绵体底端与脑组织之间形成一道防护间隙,减少海绵体对血液与脑脊液吸收时对底端脑组织的接触挤压而造成的伤害,从而增强了脑压板工作时的安全性。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 1.本发明通过在板体一侧设置工作台与工作腔,使得板体能够灵活的调节与稳定的工作,减少脑压板在人为因素下发生的晃动或施力不均而导致的脑组织受损,还能有效的减少操作者的手部疲劳,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
[0013] 2.本发明通过在板体与活塞内部设置连通的吸液槽与海绵体,使得海绵体底端能够持续对手术处的血液与脑脊液进行吸收并传递储存在储液棉与其底端的储液槽内部,减少脑组织处的血液与脑脊液对手术视野与操作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脑压板工作时的高效性与实用性。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8]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19] 图中:板体1、工作台2、支撑板21、一号滑杆22、一号套环23、二号滑杆24、支撑杆25、二号套环26、工作杆27、转环28、工作腔3、活塞31、紧固螺栓32、吸液槽33、海绵体34、储液棉35、挡板36、挤压板37、储液槽38、滤网39、空气泵4、气管41、出液口5、封堵盖51、限位块
6、密封槽7、密封圈71、弹性膜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脑压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一侧设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中部两端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顶端连接有一号滑杆22,所述一号滑杆22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号套环23,所述一号套环23侧面上固连有二号滑杆24,所述二号滑杆24靠近一号套环23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底端与工作台2顶面接触贴合,所述二号滑杆24侧面上滑动连接有二号套环26,所述二号套环26底端固连有工作杆27,所述工作杆27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环28,所述转环28底面上转动连接有工作腔3,所述工作腔3内部滑动连接有橡胶活塞31,所述活塞31底面上固连有板体1;所述工作腔3底端侧面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2;所述二号滑杆24端部设有空气泵4,所述空气泵4通过气管41与活塞31顶端的工作腔3腔室相通;所述工作台2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脑压板的自动运行;工作时,当进行脑部手术时常常需要脑压板协助显露手术视野,此时用手扶持脑压板时需要用力均匀,时松时紧很容易造成受压区域的脑挫伤和脑出血,同时也不能用脑压板强行推压脑组织并将用力点集中在脑压板的尖端,否则极易造成受压脑组织的挫伤,由此看出手持脑压板进行工作时不仅容易造成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脑组织受损,还会使得因手术时间较长导致的手部疲劳与操作变形,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而本发明中的脑压板在工作时,首先根据患者头部手术的位置对板体1进行预调节,此时通过滑动一号套环23使之在一号滑杆22上滑动的同时带动一侧的二号滑杆24进行纵向上的滑动,此时设置的支撑杆25能够在二号滑杆24滑动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撑与固定,增强了二号滑杆24滑动时的稳定性,随后通过对二号套环26施加作用力,使其在二号滑杆24上滑动的同时带动底端的工作杆27进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使的工作杆27底端的板体
1运动至手术位置的正上方,且通过在将工作腔3与工作杆27设置成转动连接的形式,使得操作者能够通过转动工作腔3带动底端的板体1转动至与脑组织相对应的方向与位置,且能通过转动工作杆27底端的转环28,使得转环28能够带动板体1进行径向的角度调节,从而增强了板体1工作时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当板体1调整好工作角度后,此时控制器控制空气泵4通过气管41对工作腔3进行充气,使得工作腔3内部气体增多并对底端的活塞31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活塞31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底端的板体1从工作腔3内部滑出,且通过拧紧紧固螺栓32使之端部对伸出的板体1侧壁进行固定,随后通过调节工作腔3的位置与角度使之带动板体1对脑组织进行推压与工作,不仅减少脑压板在人为因素下导致的晃动或挤压受力不均导致的脑组织受损,还能有效的减少操作者的手部疲劳,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且能通过控制空气泵4的工作对板体1的工作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大大增强了脑压板临床使用时的灵活性与适用性。
[00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板体1与活塞31中部设置有连通的吸液槽33,所述吸液槽33内部设有海绵体34,所述海绵体34顶端伸出至活塞31上表面并连接有储液棉35,所述海绵体34底端伸出至吸液槽33底端的开口外端,所述吸液槽33一侧的活塞31顶面上转动连接有挡板36,所述挡板36另一端连接有挤压板37,所述挤压板37底端的活塞31顶面上设置有储液槽38,所述储液槽38侧壁上连接有滤网39,所述储液棉35位于储液槽38内部的滤网39顶面上;工作时,当空气泵4通过气管41向活塞31顶端的工作腔3腔室内进行充气时,此时挡板36在该腔室气压的作用下转动闭合在吸液槽33顶端的开口处,从而使得该腔室形成密闭的空间且不影响板体1的滑动,当板体1调节完成并被紧固螺栓32所固定时,此时设置在吸液槽33内部的海绵体34底端能够对脑部手术处的血液与脑脊液进行吸收并将液体传递到顶端的储液棉35处,此时通过空气泵4对活塞31顶端的腔室进行间歇性的抽气与充气,使得挡板36在该腔室气压的作用下持续从吸液槽33开口处打开与闭合,且在此过程中,挡板36带动端部的挤压板37对其底端与过滤网39之间的储液棉35进行挤压拍打,使得保存在储液棉35内部的血液与脑脊液被挤压进底部的储液槽38内并储存,进而使得海绵体34底端能够持续对脑组织处流出的液体进行吸收并传递储存在储液棉35与其底端的储液槽38内部,减少脑组织处的血液与脑脊液对手术视野与操作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脑压板工作时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002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液槽38所对应的工作腔3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5,所述出液口5外端转动连接有封堵盖51;工作时,当活塞31顶部的腔室在工作时,通过转动封堵盖51使之对出液口5进行封堵密封,在不影响板体1正常工作的同时,减少外界杂质流入至工作腔3内部所造成的污染,当脑部手术完成并需要对储液槽38内部的血液与脑脊液进行收集与回收时,此时通过拧动紧固螺栓32使之不再对板体1进行固定,随后通过对吸液槽33底端进行封堵使得活塞31顶部的腔室进行密封,此时通过空气泵4对该腔室进行抽气使得活塞31带动储液槽38内部储存的液体向上运动至出液口5处,此时将封堵盖51转动打开使之不再对出液口5进行封堵,使得储液槽38内部储存的血液与脑脊液能够通过出液口5进行方便快捷的回收,从而使得储液槽38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工作,增强了脑压板工作时的便捷性与稳定性。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液槽38底面形状设置成由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的形状,所述出液口5顶端的工作腔3内壁上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活塞31顶面与限位块6底面相接触时,所述储液槽38的底面外端与出液口5底面相齐平;工作时,通过在出液口5顶端的工作腔3内壁上设置限位块6,当活塞31顶面与限位块6底面相接触时,储液槽38的底面外端与出液口5底面相齐平,从而使得储液槽38能够稳定准确的与出液口5充分连通,方便储液槽38内部液体的流出与收集,且通过设置储液槽38的底面形状,使得储液槽38运动至出液口5一侧时能够更充分与快速的将其内部储存的液体倒出,提高了脑压板工作时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00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活塞31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7,所述密封槽7内部套设有环形的密封圈71,所述密封圈71侧壁与工作腔3内壁接触挤压;工作时,通过在活塞31侧壁上设置密封槽7与密封圈71,使得密封圈71侧壁与工作腔3内壁在充分的接触挤压时能够对活塞31顶端的腔室进行密封,有效的减少储液槽38内部储存的血液与脑脊液从活塞31侧壁与工作腔3内壁之间流出,提高了储液槽38的储存效果,且设置的密封圈71也能提高活塞31顶端腔室气体的密封性,减少气体泄露导致空气泵4对活塞31的作用失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脑压板工作时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002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板体1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弹性膜8,且板体1底端的弹性膜8厚度高于海绵体34伸出至吸液槽33开口外端的长度;工作时,传统的脑压板通常为一条金属片,且脑压板边缘较硬,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划伤脑部组织,且当脑压板表面受损或出现毛刺时,此时脑压板直接与脑组织接触挤压容易对脑组织造成二次伤害,此时通过在板体1外表面包裹一层弹性膜8,使得脑压板通过外表面的弹性膜8与脑组织接触并施加作用力,同时柔性的弹性膜8能够与脑组织更加贴合,增加脑压板的使用效果,且通过设置板体1底端的弹性膜8厚度,使得弹性膜8能够在海绵体34底端与脑组织之间形成一道防护间隙,减少海绵体34对血液与脑脊液吸收时对底端脑组织的接触挤压而造成的伤害,从而增强了脑压板工作时的安全性。
[0027] 工作时,首先根据患者头部手术的位置对板体1进行预调节,此时通过滑动一号套环23使之在一号滑杆22上滑动的同时带动一侧的二号滑杆24进行纵向上的滑动,此时设置的支撑杆25能够在二号滑杆24滑动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撑与固定,增强了二号滑杆24滑动时的稳定性,随后通过对二号套环26施加作用力,使其在二号滑杆24上滑动的同时带动底端的工作杆27进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使的工作杆27底端的板体1运动至手术位置的正上方,且通过在将工作腔3与工作杆27设置成转动连接的形式,使得操作者能够通过转动工作腔3带动底端的板体1转动至与脑组织相对应的方向与位置,且能通过转动工作杆27底端的转环28,使得转环28能够带动板体1进行径向的角度调节,从而增强了板体1工作时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当板体1调整好工作角度后,此时控制器控制空气泵4通过气管41对工作腔3进行充气,使得工作腔3内部气体增多并对底端的活塞31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活塞31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底端的板体1从工作腔3内部滑出,且通过拧紧紧固螺栓32使之端部对伸出的板体1侧壁进行固定,随后通过调节工作腔3的位置与角度使之带动板体1对脑组织进行推压与工作,不仅减少脑压板在人为因素下导致的晃动或挤压受力不均导致的脑组织受损,还能有效的减少操作者的手部疲劳,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且能通过控制空气泵4的工作对板体1的工作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大大增强了脑压板临床使用时的灵活性与适用性。
[002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