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呼吸支持 / 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阅读:303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 呼吸支持 设备,所述呼吸支持设备包括第一通气管路、第二通气管路、第三通气管路、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依次相连的过滤单元、空气压缩单元、制 氧 单元、第一电控 阀 、管路切换单元和湿化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相连的患者 接口 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制氧单元、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和所述湿化单元的主控单元,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还通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相连。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呼吸支持设备功能更多、 费用 更低且体验感更好。,下面是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呼吸支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支持设备包括第一通气管路、第二通气管路、第三通气管路、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依次相连的过滤单元、空气压缩单元、制单元、第一电控、管路切换单元和湿化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相连的患者接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制氧单元、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和所述湿化单元的主控单元,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还通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支持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控阀、第四通气管路,所述第二电控阀位于所述制氧单元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之间并通过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和所述制氧单元相连,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单元,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四通气管路的位于所述第二电控阀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之间的一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网和位于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空气压缩单元一侧的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单元为涡轮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单元为分子筛式制氧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电控阀均为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单元为加湿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为单片机
9.一种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还包括: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氧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输送至所述制氧单元,由所述制氧单元转换为高浓度氧气后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正压通气治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由所述第三通气管路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支持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控阀、第四通气管路,所述第二电控阀位于所述制氧单元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之间并通过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和所述制氧单元相连,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单元,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四通气管路的位于所述第二电控阀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之间的一段,
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还包括: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氧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电控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输送至所述制氧单元,由所述制氧单元转换为高浓度氧气后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正压通气治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电控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四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第四通气管路并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高流量氧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控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四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一部分压缩空气由所述制氧单元转换成高浓度氧气后进入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另一部分压缩空气经所述第三通气管路进入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并与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内的高浓度氧气形成空气混合气体,然后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说明书全文

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长期低状态会造成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使用呼吸支持设备进行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往往需要进行吸氧治疗,以改善缺氧症状,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目前吸氧治疗大都在医院通过集中供氧或氧气瓶供氧的方式进行,氧疗地点的局限性较大,而且氧气瓶的使用也造成了氧疗的不连续性和高成本性。虽然市场上的制氧机越来越多,且可以输出5L/min左右的氧输出流量,患者的吸入氧浓度约为35%,可以满足患者在家中吸氧的需求。但对患者而言,当需要正压通气和吸氧治疗时,需同时购买呼吸支持设备和制氧设备,不仅费用高,而且不同治疗方式之间的操作也比较复杂,体验感较差。从而相关技术中的呼吸支持设备存在功能单一、费用高且体验感较差的不足。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费用低且体验感好的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支持设备,所述呼吸支持设备包括第一通气管路、第二通气管路、第三通气管路、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依次相连的过滤单元、空气压缩单元、制氧单元、第一电控、管路切换单元和湿化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相连的患者接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制氧单元、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和所述湿化单元的主控单元,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还通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相连。
[0006] 优选的,所述呼吸支持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控阀、第四通气管路,所述第二电控阀位于所述制氧单元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之间并通过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和所述制氧单元相连,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单元,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四通气管路的位于所述第二电控阀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之间的一段。
[0007] 优选的,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网和位于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空气压缩单元一侧的过滤
[0008] 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单元为涡轮机。
[0009] 优选的,所述制氧单元为分子筛式制氧机。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电控阀均为电磁阀
[0011] 优选的,所述湿化单元为加湿盒。
[0012] 优选的,所述主控单元为单片机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其提供一种呼吸支持设备,所述呼吸支持设备包括第一通气管路、第二通气管路、第三通气管路、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依次相连的过滤单元、空气压缩单元、制氧单元、第一电控阀、管路切换单元和湿化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相连的患者接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制氧单元、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和所述湿化单元的主控单元,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还通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相连,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还包括:
[0014]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氧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输送至所述制氧单元,由所述制氧单元转换为高浓度氧气后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0015]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正压通气治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由所述第三通气管路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0016] 优选的,所述呼吸支持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控阀、第四通气管路,所述第二电控阀位于所述制氧单元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之间并通过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和所述制氧单元相连,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单元,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四通气管路的位于所述第二电控阀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之间的一段,[0017] 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还包括:
[0018]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氧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电控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输送至所述制氧单元,由所述制氧单元转换为高浓度氧气后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0019]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正压通气治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电控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四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第四通气管路并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0020]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高流量氧疗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控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四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为压缩空气后,一部分压缩空气由所述制氧单元转换成高浓度氧气后进入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另一部分压缩空气经所述第三通气管路进入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并与所述第四通气管路内的高浓度氧气形成空气混合气体,然后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输出。
[0021]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依次相连的过滤单元、空气压缩单元、制氧单元、第一电控阀、管路切换单元和湿化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相连的患者接口,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还通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相连,从而结合所述第一电控阀对所述第一通气管路内气体流通的开关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的管路切换控制,将氧疗和正压通气治疗融合到了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上,无需分别购置多台设备,功能更加多样,费用更低;也无需分别使用多台设备,操作简便,体验感更好。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呼吸支持设备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虽然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4]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支持设备,包括第一通气管路 91、第二通气管路92、第三通气管路93、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依次相连的过滤单元2、空气压缩单元3、制氧单元4、第一电控阀51、管路切换单元6和湿化单元7、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路92与所述湿化单元7相连的患者接口8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制氧单元4、所述第一电控阀51、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和所述湿化单元7的主控单元1,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还通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93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 6相连。
[0025] 所述过滤单元2用于过滤进入所述呼吸支持设备内的外部空气中的杂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单元2包括过滤网(未图示)和位于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一侧的过滤棉(未图示)。当然,所述过滤单元还可由其它过滤结构组成,具体到本发明的所述过滤单元,还可包括更多层的过滤结构或者单层的过滤结构,如由单层过滤棉组成的过滤单元,或者一层过滤网加一层过滤棉和一层过滤网这样的三层结构等。
[0026] 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用于将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后的空气转换为压缩气体,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为涡轮风机。
[0027] 所述制氧单元4用于将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转换的压缩气体转换成高浓度氧气,所述高浓度氧气指氧气浓度在50%以上的气体,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浓度氧气的氧气浓度为93%±3%,具体的,所述制氧单元4为分子筛式制氧机。
[0028] 所述第一电控阀51用于控制位于所述制氧单元4和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之间的所述第一通气管路91的导通和关闭。
[0029] 所述湿化单元7用于为进入其内的气体加湿,以便所述呼吸支持设备输出湿润气体,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湿化单元7为加湿水盒。
[003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单元1为单片机。
[003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支持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控阀52、第四通气管路94,所述第二电控阀52位于所述制氧单元4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之间并通过所述第四通气管路4分别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 和所述制氧单元4相连,所述第三通气管路93一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四通气管路94的位于所述第二电控阀52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之间的一段。
[0032] 所述第二电控阀52用于控制位于所述制氧单元4和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之间的所述第四通气管路94的导通和关闭。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控阀51和所述第二电控阀52组成电控阀组5,两电控阀均为电磁阀。
[003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先提供一种呼吸支持设备,包括第一通气管路91、第二通气管路92、第三通气管路93、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依次相连的过滤单元2、空气压缩单元3、制氧单元4、第一电控阀51、管路切换单元6和湿化单元7、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路92与所述湿化单元7相连的患者接口8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制氧单元4、所述第一电控阀51、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和所述湿化单元7的主控单元1,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还通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93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相连。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还包括:
[0034]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氧疗时,所述主控单元1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51处于打开状态,所述主控单元1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路91与所述湿化单元7,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2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91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 3转换为压缩空气后输送至所述制氧单元4,由所述制氧单元4转换为高浓度氧气后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7,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8输出;
[0035]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正压通气治疗时,所述主控单元1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5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主控单元1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连通所述第三通气管路93与所述湿化单元,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2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91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转换为压缩空气后由所述第三通气管路93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7,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8输出。
[0036]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支持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控阀52、第四通气管路94,所述第二电控阀52位于所述制氧单元4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之间并通过所述第四通气管路94分别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 6和所述制氧单元4相连,所述第三通气管路93一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四通气管路94的位于所述第二电控阀52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之间的一段,
[0037] 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使用方法还包括:
[0038]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氧疗时,所述主控单元1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51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电控阀52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主控单元1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路91 与所述湿化单元7,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2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91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转换为压缩空气后输送至所述制氧单元4,由所述制氧单元4转换为高浓度氧气后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7,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8输出;
[0039]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正压通气治疗时,所述主控单元1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51和所述第二电控阀52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主控单元1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连通所述第四通气管路94与所述湿化单元7,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2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91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转换为压缩空气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93、第四通气管路94并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7,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8输出;
[0040] 当需所述呼吸支持设备提供高流量氧疗时,所述主控单元1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5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控阀52处于打开状态,所述主控单元1通过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6连通所述第四通气管路 94与所述湿化单元7,外部空气经所述过滤单元2过滤,再沿所述第一通气管路91经所述空气压缩单元3转换为压缩空气后,一部分压缩空气由所述制氧单元4转换成高浓度氧气后进入所述第四通气管路94,另一部分压缩空气经所述第三通气管路93进入所述第四通气管路94并与所述第四通气管路94内的高浓度氧气形成空气混合气体,然后输送至所述湿化单元7,最后通过所述患者接口8输出。
[0041]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所述呼吸支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依次相连的过滤单元、空气压缩单元、制氧单元、第一电控阀、管路切换单元和湿化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与所述湿化单元相连的患者接口,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还通过所述第三通气管路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相连,从而结合所述第一电控阀对所述第一通气管路内气体流通的开关控制、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的管路切换控制,将氧疗和正压通气治疗融合到了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上,无需分别购置多台设备,功能更加多样,费用更低;也无需分别使用多台设备,操作简便,体验感更好。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