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服务 / 即时检验 / 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方法及其系统

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方法及其系统

阅读:494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方法及其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建立 即时通信 关系的方法以及一种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系统。其中所述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方法包括: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即时通信客户端;检验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在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的情况下,建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本发明提高了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成功率。另外,本发明不需要用户查找合适的即时通信用户,因此,本发明还缩短了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时间,提高了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效率。,下面是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方法及其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即时通信客户端;
所述第二用户的即时通信客户端检验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
在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显示给第二用户,并收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的选择时,建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设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和/或,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提交给服务器;和/或,
更新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和/或,
设置所述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器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即时通信客户端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服务器下载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载采用对等连接P2P的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具有发布标志位;
在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即时通信客户端之前进一步包括检查所述发布标志位是否为开启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提交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更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设置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的发布标志位为开启、第一用户登录或者第一用户从离线状态改变为上线状态、隐身状态之后,直接执行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即时通信客户端的步骤。
7.一种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用于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
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用于检验所述第一用户的相关信息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并在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显示给第二用户,并收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的选择时,建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和/或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提交到所述服务器、和/或更新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即时通信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上传给P2P服务器;
P2P服务器,用于以P2P方式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所述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即时通信(IM)技术领域,特别是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用户也越来越多。广大互联网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相互沟通,例如利用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等软件工具相互发送信息从而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其中,即时通信工具由于其实时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倍受广大互联网用户的青睐。
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其他用户添加为联系人,然后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与各联系人互相发送即时通信消息,进行即时的聊天
现有的大多数即时通信工具都是由用户主动查找用户资料信息满足所期望条件的其他用户,然后将查找得到的用户添加为联系人。这里的用户资料信息包括用户标识、昵称、性别、年龄、职业、所在地区、是否具有摄像头等。举例来说,用户登录后,通过指定性别、年龄等信息,发送查找请求到即时通信服务器;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查找条件,返回满足该查找条件的搜索结果,即满足该条件的用户标识,也可以包括其他的资料信息;该用户根据即时通信服务器返回的搜索结果,进一步查看所搜索到的用户标识的其他信息,选择确定要添加为联系人的用户,并向即时通信服务器发起请求,请求添加所选择的用户为联系人;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请求转发给被请求方;被请求方接收到上述请求后,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进一步,被请求方还可以通过即时通信服务器请求添加上述请求方为联系人。
现有添加联系人的方法虽然可以满足用户的一般需求,但是该方法需要用户手动查找、选择,整个过程对用户来说比较复杂。另外,用户利用该方法添加联系人的成功率较低,根据统计,用户成功添加联系人的次数占所发起添加联系人请求的次数的10%左右。也就是说,利用该方法添加联系人的成功率大概为10%。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使用该方法时,大多数的失败原因是,请求方的资料信息与被请求方所期望的条件不匹配,即被请求方不满意请求方的资料信息。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让所期望条件与请求方的用户资料信息相匹配的用户添加请求方为联系人的技术方案,来提高添加联系人的成功率及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方法、以及一种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系统,用以提高在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成功率。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方法,包括:
服务器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即时通信客户端;
所述第二用户的即时通信客户端检验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
在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显示给第二用户,并收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的选择时,建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系统,包括:
服务器,用于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
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用于检验所述第一用户的相关信息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并在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显示给第二用户,并收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的选择时,建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并由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检验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是否符合第二过滤条件,然后在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的情况下,建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例如第二用户加第一用户为联系人或者发起与第一用户的即时通信会话,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与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不匹配而导致建立即时通信关系成功率较低的情况,提高了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成功率。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用户查找合适的即时通信用户,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缩短了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时间,提高了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为了清楚的目的,在下面的叙述中,以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区别请求方和被请求方,并且以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和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来区别请求方和被请求方的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建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主要是指下列情形中的至少一种:一方将另一方添加为联系人;双方均将对方添加为联系人;一方向另一方发送即时通信消息;双方互发即时通信消息,进行会话。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第一用户在其所使用的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中设置自己的用户相关信息,例如设置自己的昵称、性别、年龄、职业、所在地区、是否具有摄像头以及个性信息等用户相关信息,这些用户相关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相关联。
举例来说,第一用户设置自己的用户相关信息为“性别:男;年龄:18;有无摄像头:有;个性信息:期望与年龄相仿的男孩一起学习英语”。需要注意的是,用户不必设置用户相关信息中的全部项目,可以只设置其中的一部分。
步骤S102,第一用户设置完自己的用户相关信息后,通过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上的确定或应用等确认按钮确认。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在第一用户确认之后,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提交到即时通信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为用户相关信息提供一个发布标志位,用来表示是否公开该用户相关信息。如果用户相关信息的发布标志位被设置为表示开启,则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该用户相关信息向其他用户公开;如果用户相关信息的发布标志位被设置为表示关闭,则即时通信服务器不会将该用户相关信息向其他用户公开。
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2是用户设置并提交个人相关信息的过程。用户更新个人相关信息的过程与上述设置过程相似,不同的是,设置过程是在没有用户相关信息的情况下设置全新的用户相关信息并提交给即时通信服务器,而更新过程是在已经存在用户相关信息的情况下更改用户相关信息并将更改后的相关信息提交给即时通信服务器。
步骤S103,即时通信服务器在第一用户提交用户相关信息、第一用户更新用户相关信息、第一用户开启发布标志位、第一用户登录或者第一用户从离线状态改变为上线状态、隐身状态等情况下,检查该用户相关信息的发布标志位是否为开启,如果是开启,则执行步骤S104及其后续步骤,否则结束本流程。
另外,如果用户相关信息没有上述发布标志位,那么即时通信服务器在第一用户提交用户相关信息、第一用户更新用户相关信息、第一用户开启发布标志位、第一用户登录或者第一用户从离线状态改变为上线状态、隐身状态等情况发生后,不用执行步骤S103,而是直接执行下面的步骤S104及其后续步骤。
步骤S104,即时通信服务器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上传到对等连接(Peer to Peer,P2P)服务器。进一步,在上传之前,即时通信服务器可以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打包,以方便上传。
步骤S105,P2P服务器收到即时通信服务器发来的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后,立即通知其它即时通信客户端、或者定时通知其它即时通信客户端,以提醒其它即时通信客户端下载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
另外,也可以由即时通信客户端检查P2P服务器上是否有新的用户相关信息,如果检查到P2P服务器上有新的用户相关信息,则该即时通信客户端准备下载所述用户相关信息。
下面以第二用户的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106,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将P2P服务器上新的用户相关信息加入到下载队列中,成为下载队列中的待下载项目。如果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中的下载队列已满,则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不再对P2P服务器上新的用户相关信息进行响应,直到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上的下载队列中待下载项目减少为止。
步骤S107,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根据下载队列中的待下载项目,下载相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于某个用户相关信息,如果下载成功,则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保存所下载的用户相关信息,并更新本地的下载队列,即删除该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待下载项目,并在检查到P2P服务器上有新的用户相关信息时,则将其加入下载队列中;如果下载失败,例如丢包、或者校验失败等,则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丢弃所下载的内容,并更新本地的下载队列,即删除该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待下载项目,并在检查到P2P服务器上有新的用户相关信息时,则将其加入下载队列中。
步骤S108,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根据第二用户设置的过滤条件,对所下载的每个用户相关信息进行检验,检验每个用户相关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则执行步骤S109及其后续步骤,如果不符合要求,则丢弃该用户相关信息。
例如,第二用户设置的过滤条件为“性别:男;年龄:16-20”。那么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收到第一用户的上述用户相关信息后,对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进行检验,其中的“性别:男;年龄:18”符合第二用户设置的过滤条件“性别:男;年龄:16-20”,因此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得以通过检验。
步骤S109,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将通过检验的用户相关信息排入显示列表。在显示列表中用户相关信息的数量达到显示列表最大数量时,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暂时停止下载新的用户相关信息,然后在显示列表中用户相关信息的数量小于显示列表最大数量时,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恢复下载新的用户相关信息。
步骤S110,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根据显示队列,将显示队列中的用户相关信息显示给第二用户。
在这里,第二用户可以对显示方式进行设置。例如:第二用户可以设置最大可显示数量,即最多可以同时显示多少个用户相关信息;第二用户可以设置用户相关信息的显示时间;第二用户可以设置用户相关信息的显示次数,等等。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根据所设置的显示方式显示排在显示队列中的用户相关信息。
例如,设置的显示方式是:同时显示10用户相关信息,每个用户相关信息显示10秒。那么,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为每个显示的用户相关信息设置一个10秒钟定时器,按照显示队列中的顺序显示用户相关信息。另外,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可以将每个用户相关信息显示为“漂流瓶”的形式,在预先设定的显示区域内移动,从而增加趣味性。当其中一个“漂流瓶”已经显示了10秒时,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将该“漂流瓶”移动到边界,结束对该“漂流瓶”的显示,并检查显示队列中是否还有用户相关信息,如果有,则显示下一个用户相关信息。
步骤S111,第二用户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选择正在显示的一个用户相关信息,不妨假设所选择的是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例如用户将鼠标移动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上。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根据第二用户的选择,在界面上显示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的内容,并暂停计时。
第二用户在查看了所选择的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的内容之后,如果确定要与第一用户建立即时通信关系,例如要将对应的第一用户添加为联系人、或者发起与第一用户的即时通信会话,则执行步骤S112及其后续步骤;如果第二用户不作操作,并通过输入设备释放所选择的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则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继续对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进行计时,并进行相应的后续操作。
步骤S112,第二用户通过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建立与所选择的第一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
举例来说,如果第二用户要添加第一用户为联系人,则第二用户按照现有技术的流程向即时通信服务器发起请求,请求添加第一用户为联系人,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请求转发给第一用户。第一用户接收到请求后,可以接受该请求,进一步还可以通过即时通信服务器请求添加第二用户为联系人。
如果第二用户要发起与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则第二用户按照现有技术的流程向第一用户发送即时通信消息,第一用户收到第二用户发来的即时通信消息后,可以回复即时通信消息。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与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不匹配而导致建立即时通信关系成功率较低的情况,提高了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成功率。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用户查找合适的即时通信用户,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缩短了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时间,提高了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效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多个即时通信客户端,这里仅以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和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服务器除了即时通信服务器的常规功能以外,主要用于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如果用户相关信息存在公布标志位,则服务器还进一步检查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的公布标志位是否表示开启,如果是,则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的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否则不传送。
这里的传送主要包括服务器通知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下载、或者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主动检查服务器后发现需要下载,然后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下载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
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除了即时通信客户端的常规功能以外,主要用于设置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并将第一用户相关信息提交给服务器。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还可以用来更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
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除了即时通信客户端的常规功能以外,主要用于检验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并在是的情况下,建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
具体而言,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将P2P服务器上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加入到下载队列中,成为下载队列中的待下载项目,并根据下载队列中的待下载项目,下载相应的用户相关信息。
然后,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根据第二用户设置的过滤条件,对所下载的每个用户相关信息进行检验,检验每个用户相关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则丢弃该用户相关信息;如果符合要求,则将通过检验的用户相关信息排入显示列表。在此过程中,如果显示列表中用户相关信息的数量达到显示列表最大数量,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暂时停止下载新的用户相关信息,然后在显示列表中用户相关信息的数量小于显示列表最大数量时,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恢复下载新的用户相关信息。
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根据显示队列,将显示队列中的用户相关信息显示给第二用户。在第二用户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选择正在显示的一个用户相关信息,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在界面上显示所选择的用户相关信息的内容。如果第二用户确定要与所选择的第一用户建立即时通信关系,例如要将对应的第一用户添加为联系人、或者发起与第一用户的即时通信会话,则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根据用户的指示建立与所选择的第一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关系。
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还可以用于设置第二用户的过滤条件。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还可以用于设置对所述用户相关信息进行显示的方式。
另外,在图2所示的建立即时通信关系的系统中,每个即时通信客户端可以只具有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的功能,也可以只具有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的功能,但是通常情况下,即时通通信系统中的每个即时通信客户端都会同时具有上述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和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的功能。
如图2所示,所述服务器可以包括即时通信服务器和P2P服务器。其中,即时通信服务器主要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发送给P2P服务器。如果用户相关信息存在公布标志位,则即时通信服务器还进一步检查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的公布标志位是否表示开启,如果是,则将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上传给P2P服务器,否则不上传给P2P服务器。
图2所示服务器中的P2P服务器主要利用P2P方式将上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传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具体而言,P2P服务器收到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后,立即通知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或者定时通知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以提醒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下载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然后由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以P2P方式下载第一用户的用户相关信息;或者,由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检查P2P服务器上是否有新的用户相关信息,如果检查到P2P服务器上有新的用户相关信息,则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以P2P方式下载所述用户相关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