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解剖与生理 / 全血 / 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阅读:0发布:2020-12-29

专利汇可以提供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多种 近红外 II区 荧光 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包括高分子 聚合物 微球和包埋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的多种近红外II区 荧光染料 。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包埋于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通过不同染料结构和分子量相互掺杂,降低分子间的有序排列,进而显著降低H聚集和J聚集,增强荧光强度,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将本发明荧光微球共价偶联检测 抗体 得到的荧光探针应用于免疫检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是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和包埋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的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
所述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如下结构的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
其中,Y为如下任一结构:
为如下任一结构:
R1-R13为下式中任意一项:
n为0-18中任意数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包括羧基化聚苯乙烯球、基化聚苯乙烯球、基化聚苯乙烯球或磺酸根化聚苯乙烯球;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为50-500nm,变异系数小于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相;
(2)将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分散于溶液中,超声,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微球水溶液;
(3)向高分子聚合物微球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溶液A;
(4)将有机相和溶液A快速混合均匀,加热并持续搅拌;
(5)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产物离心、清洗,保存于超纯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相中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浓度为1-50mg/mL;
所述溶液A中高分子聚合物微球浓度为10-500mg/m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20mg/mL;
所述有机相和所述溶液A体积比为1:(5-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与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的质量比为(0.1-10):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苯甲醇、乙二醇、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或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乙二胺聚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曲拉通X-405、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或通过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制备得到的荧光微球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或通过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制备得到的荧光微球在检测全血样本中目标分析物中的应用。
9.一种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依次相连的样品区、检测区和吸附区;
所述样品区内含有与检测抗体偶联的荧光微球,所述检测抗体可与目标分析物特异性结合;所述荧光微球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微球;
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喷涂有捕获抗体,可与目标分析物特异性结合;所述质控线喷涂有抗所述检测抗体的二抗,可与所述检测抗体特异性结合。
10.一种确定全血样本中目标分析物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全血样本,用缓冲液稀释2-100倍,得到上样液;
(2)取上样液加入到权利要求9所述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样品区内;
(3)定量测定检测区的荧光强度;
(4)通过测定的荧光强度定量分析全血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

说明书全文

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纳米医学生物技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免疫层析检测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基于荧光微球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是以抗原抗体间特异性识别为基础,以荧光微球作为信号标签,通过荧光信号与目标分析物浓度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对待测样本中目标分析物实现精准和快速定量的一种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0003] 目前应用于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的荧光微球主要是基于传统有机染料制备的荧光微球,其发射光均在可见光区域,发射峰值小于780nm,在测定过程中,外部环境会显著影响该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和穿透深度,且无法降低生物样本带来的背景荧光信号;同时,传统有机染料stokes位移小,激发和发光峰值靠近,必须要通过高性能的滤光片才能实现有效的分离。因此开发一种能抵抗外部环境变化、降低生物荧光背景并具有较大stokes位移的荧光微球具有重大意义。
[0004] 发射波长大于1000nm的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stokes位移大,穿透深度强,分辨率较高,因此,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发射峰值在1050nm处含有Br元素的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将其制备成荧光探针用于免疫层析试纸条测定血清样本。但其所使用的荧光染料含重原子,易造成荧光淬灭,并且包埋具有平面构型的同一种染料分子易形成H聚集和J聚集,两种聚集态可显著降低荧光强度,从而降低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0005] 因此,如何降低生物血液样本干扰,提高免疫检测灵敏度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公开了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包埋于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通过不同染料结构和分子量相互掺杂,降低分子间的有序排列,进而显著降低H聚集和J聚集,增强荧光强度,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和包埋于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的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
[0009] 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如下结构的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
[0010]
[0011] 其中,Y为如下任一结构:
[0012]
[0013] 为如下任一结构:
[0014]
[0015] R1-R13为下式中任意一项:
[0016] n为0-18中任意数字。
[0017] 本发明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不含有重原子,避免因自身含有重原子而发生荧光淬灭的问题,在显著提高包埋浓度的同时还可显著增加荧光强度,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光稳定性
[0018] 荧光微球中包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通过不同染料结构和分子量相互掺杂,降低分子间的有序排列,可以显著降低H聚集和J聚集,显著增强荧光强度。
[0019] 优选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包括羧基化聚苯乙烯球、基化聚苯乙烯球、基化聚苯乙烯球或磺酸根化聚苯乙烯球;高分子聚合物微球表面带有电荷,可以在溶液中提供稳定存在的条件,同时也便于后续检测抗体的偶联。
[0020] 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为50-500nm,变异系数小于5%。均匀的粒径可以显著减小测试样本的误差,同时不同粒径的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可以为不同的检测项目提供不同荧光强度的荧光微球。
[0021] 上述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 (1)将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相;
[0023] (2)将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分散于水溶液中,超声,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微球水溶液;
[0024] (3)向高分子聚合物微球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0025] (4)将有机相和溶液A快速混合均匀,加热并持续搅拌;
[0026] (5)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产物离心、清洗,保存于超纯水中。
[0027] 有机相和溶液A混合同时立即进行震荡,并进行加热和搅拌,有机溶剂逐渐挥发,使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成功进入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得到高亮的荧光微球。
[0028] 优选地,有机相中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浓度为1-50mg/mL;高浓度的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可显著增加包埋浓度,进而增加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
[0029] 溶液A中高分子聚合物微球浓度为10-500mg/m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20mg/mL;高浓度的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可以显著提高包埋效率,进而提高荧光染料的负载量。
[0030] 有机相和溶液A体积比为1:(5-25)。
[0031] 优选地,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与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的质量比为(0.1-10):10。每个高分子聚合物微球中能够包埋数百万至千万个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分子,极大增强荧光强度,进而增加检测灵敏度。
[0032] 优选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苯甲醇、乙二醇、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或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3] 进一步优选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0034] 优选地,表面活性剂为乙二胺聚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曲拉通X-405、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5] 表面活性剂提高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的分散性,同时保证在反应结束后多余的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可以被离心分离,不会残留在高分子聚合物微球表面。
[0036] 进一步优选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0037] 优选地,步骤(4)有机相和溶液A混合后于25-110℃下搅拌1-10h。反应过程中稳定持续增加反应温度,可使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在有机溶剂的作用下充分溶胀,随着反应持续进行,温度越来越高,有机溶剂浓度降低,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浓度进一步增加,进而保证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充分填充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中。
[0038] 上述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或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荧光微球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0039] 上述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或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荧光微球在检测全血样本中目标分析物中的应用。
[0040] 进一步地,上述多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或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荧光微球在制备检测全血样本中目标分析物的产品中的应用。
[0041] 进一步地,将获得的荧光微球通过共价偶联方式偶联上检测抗体得到荧光探针,将该荧光探针喷涂在样品区,同时在检测区喷涂捕获抗体和二抗,得到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准确性强的免疫层析试纸条。
[0042] 一种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依次相连的样品区、检测区和吸附区;
[0043] 样品区内含有与检测抗体偶联的荧光微球,检测抗体可与目标分析物特异性结合;荧光微球为上述荧光微球;
[0044] 检测区内设置有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检测线喷涂有捕获抗体,可与目标分析物特异性结合;质控线喷涂有抗检测抗体的二抗,可与检测抗体特异性结合。
[0045] 一种确定全血样本中目标分析物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6] (1)取全血样本,用缓冲液稀释2-100倍,得到上样液;
[0047] (2)取上样液加入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样品区内;
[0048] (3)定量测定检测区的荧光强度;
[0049] (4)通过测定的荧光强度定量分析全血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
[0050] 进一步地,缓冲液为甘氨酸–盐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氢氧化钠缓冲液、Tris–盐酸缓冲液、酸–硼砂缓冲液、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PBS缓冲液或MES缓冲液中的一种。
[0051] 优选地,缓冲液为PBS缓冲液、MES缓冲液缓冲液、Tris–盐酸缓冲液和硼酸–硼砂缓冲液中的一种。
[0052] 进一步优选地,缓冲液中还添加有0.01%-1%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20,吐温80,Thesit,曲拉通x-405,曲拉通x-100或Emulgen B66;优选为Thesit。
[0053] 进一步地,先通过目标分析物校准品浓度以及T线、C线荧光强度的比值建立标准曲线,然后再定量分析未知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含量。
[0054] 综上,本发明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装载入高分子聚合物微球中,降低了分子间的有序排列,可显著降低H聚集和J聚集,增强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并且本发明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不含有重原子,可避免荧光淬灭的问题。将本发明荧光微球共价偶联检测抗体即可得到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荧光发射可控、荧光信号均一的荧光探针,生物标记过程简单,解决了发射光在可见光区域的荧光微球面临的stokes位移小、外部环境干扰大、背景荧光信号强等问题,进而大幅度提高免疫检测技术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准确度,在纳米医学生物技术检测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
[0055]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羧基聚苯乙烯球的SEM图;
[0056]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不同掺杂比例所得荧光微球的荧光光谱图;
[0057] 图中曲线由上至下依次为6:4、7:3、5:5、4:6、3:7;
[0058]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羧基聚苯乙烯球包埋荧光染料前后的实物图;
[0059] 图左为包埋前,图右为包埋后;
[0060]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SEM图;
[0061] 图5所示为本发明对比例1包埋一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荧光微球的荧光光谱图;
[0062] 其中,a.包埋荧光染料A,图中由上至下荧光染料A用量依次为30、35、25、20、15mg;
[0063] b.包埋荧光染料B,图中由上至下荧光染料A用量依次为30、35、25、20、15mg;
[0064] 图6所示为发明对比例1包埋一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荧光微球的SEM图;
[0065] 其中,a.包埋30mg荧光染料A,b.包埋30mg荧光染料B;
[0066] 图7所示为包埋一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荧光微球与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比较;
[0067] 图8所示为本发明制备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安装示意图;
[0068] 图9所示为实施例2全血PCT检测标准曲线;
[0069] 其中,a.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检测结果;
[0070] b.包埋荧光染料A荧光微球组检测结果;
[0071] c.包埋荧光染料B荧光微球组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72]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73] 实施例1: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制备
[0074] 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包括羧基聚苯乙烯球和包埋于羧基聚苯乙烯球内部的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
[0075] 羧基聚苯乙烯球的粒径为300nm。
[0076] 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包括荧光染料A和荧光染料B。
[0077] 荧光染料A,结构如下:
[0078]
[0079] 荧光染料B,结构如下:
[0080]
[0081] 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具体制备步骤为:
[0082] 1.分别取30mg混合荧光染料(荧光染料A:荧光染料B=3:7、4:6、5:5、6:4或7:3,W/W)分散于10mL四氢呋喃溶液中,形成有机相;
[0083] 2.取1g 300nm羧基聚苯乙烯球(5个平行)离心,除去合成过程中的表面活性剂,复溶到50mL超纯水中,充分超声,形成羧基聚苯乙烯球水溶液,扫描电镜图见图1。
[0084] 3.向羧基聚苯乙烯球水溶液中加入2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0%乙二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各1mL,并放入2mL磁搅拌子,搅拌得到溶液A;
[0085] 4.将有机相迅速加入溶液A中,然后逐渐升温到50℃,持续搅拌10h;
[0086] 5.步骤4反应完成得到荧光微球,离心除去多余的荧光染料,再分别用超纯水和乙醇清洗两次,并保存于超纯水中,避光放于常温下备用。
[0087] 检测上述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如图2所示,随着荧光染料A:荧光染料B比例从3:7增加到6:4,荧光强度逐渐增加,继续增加比例,荧光强度有所下降;荧光染料A:荧光染料B=6:4,荧光强度最高。
[0088] 如图3所示,没有包埋染料前的羧基聚苯乙烯球为白色,包埋完成后其染色为蓝色,表明荧光染料成功包埋到羧基聚苯乙烯球中。如图4所示,包埋染料后得到的荧光微球形貌大小均匀。
[0089] 进一步地,可将荧光染料A和荧光染料B替换下表中的荧光染料,表中R1-R13为下式中任意一项:
[0090]
[0091] 表1
[0092]
[0093] 续表1.
[0094]
[0095] 续表1.
[0096]
[0097] 对比例1:包埋一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荧光微球的制备
[0098] 包埋一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荧光微球,包括羧基聚苯乙烯球和包埋于羧基聚苯乙烯球内部的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
[0099] 羧基聚苯乙烯球的粒径为300nm。
[0100] 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为荧光染料A或荧光染料B。荧光染料A、B如实施例1。
[0101] 包埋一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荧光微球具体制备步骤为:
[0102] 1.将不同量荧光染料A或荧光染料B(15、20、25、30、35mg)分散于10mL四氢呋喃溶液中,形成有机相;
[0103] 2.取1g 300nm羧基聚苯乙烯球(5个平行)离心,除去合成过程中的表面活性剂,复溶到50mL超纯水中,充分超声,形成羧基聚苯乙烯球水溶液。
[0104] 3.向羧基聚苯乙烯球水溶液中加入2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0%乙二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各1mL,并放入2mL磁力搅拌子,搅拌得到溶液A;
[0105] 4.将有机相迅速加入溶液A中,然后逐渐升温到50℃,持续搅拌10h;
[0106] 5.步骤4反应完成得到荧光微球,离心除去多余的荧光染料,再分别用超纯水和乙醇清洗两次,并保存于超纯水中,避光放于常温下备用。
[0107] 检测上述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包埋荧光染料A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如图5a,包埋荧光染料B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如图5b;包埋30mg荧光染料A的荧光微球的SEM图如图6a,包埋30mg荧光染料B的荧光微球的SEM图如图6b。
[0108] 进一步地,比较实施例1包埋30mg混合荧光染料(荧光染料A:荧光染料B=6:4,W/W)的荧光微球,与对比例1包埋30mg荧光染料A或荧光染料B的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如图7所示,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包埋一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表明本发明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掺杂能防止H聚集和J聚集,显著提高荧光强度。
[0109] 实施例2: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的应用
[0110] 将实施例1制备好的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应用于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全血中的降素原(PCT)。
[0111] 1.分别将检测抗体PCT-Ab1与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荧光微球和包埋一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荧光微球偶联制备荧光探针
[0112] 1)分别取100mg实施例1包埋30mg混合荧光染料(荧光染料A:荧光染料B=6:4,W/W)的荧光微球、对比例1包埋30mg荧光染料A的荧光微球、对比例1包埋30mg荧光染料B的荧光微球,离心,复溶到18mL pH7.4的BBS缓冲液中,充分超声使其分散均匀,得到分散体系。
[0113] 2)向分散体系中分别加入10mgEDC和5mgNHSS,室温下反应2小时。
[0114] 3)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复溶到10mL pH7.4的BBS缓冲液中,向其中加入5mg PCT-Ab1型单克隆抗体(南京京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室温下反应4小时。
[0115] 4)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复溶到10mL pH7.4的BBS缓冲液中,向其中加入100mg BSA,室温下反应2小时。
[0116] 5)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复溶到10mL pH7.4的BBS缓冲液中,4℃保存备用。
[0117] 2.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0118] 1)PCT免疫层析试纸条NC膜的制备:
[0119] 使用PBS缓冲液(添加有1%BSA,1%蔗糖,50mM NaCl和0.5%TWEEN 20)分别将PCT抗原的捕获抗体(PCT-Ab2,南京京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驴抗鼠IgG分别以1mg/mL和1mg/mL的浓度且以8mm的间隔,用划膜仪划于硝酸纤维素膜上,放于37℃过夜烘干。
[0120] 2)PCT免疫层析试纸条样品垫的制备:
[0121] 分别取制备好的荧光探针,离心处理,用喷膜缓冲液(1%BSA,1%蔗糖)复溶为16.5mg/mL,通过喷膜仪将荧光探针以1.2μL/cm的速度喷于玻璃纤维上,并于37℃烘烤过夜。
[0122] 3)PCT免疫层析试纸条试纸条的组装:
[0123] 在白色PVC底板上依次相互交错3mm地贴上步骤2)制备的样品垫(标记了PCT-Ab1型单克隆抗体的荧光微球的玻璃纤维),步骤1)制备的NC膜(划有PCT-Ab2的T线和驴抗鼠IgG的C线),最后贴上吸水纸,其结构如图8所示。接着将组装好的层析板通过高速斩切机切割成3.8mm宽的试纸条,然后再用配套的上下两个塑料卡壳固定试纸条,即得到免疫层析试纸条。
[0124] 3.全血样本中PCT标准曲线的建立
[0125] 1)用全血将PCT抗原储备液稀释为不同浓度的全血PCT抗原溶液,浓度分别为0ng/mL、0.0625ng/mL、0.125ng/mL、0.25ng/mL、0.5ng/mL、1ng/mL、2.5ng/mL、5ng/mL、10ng/mL和50ng/mL。
[0126] 2)分别取20μL全血PCT抗原溶液加入到80μLPBS缓冲液中(含有1%BSA、0.1%SDS和0.1%Thesit),并充分混合。
[0127] 3)将混合均匀的100μL混合液加入到免疫层析试纸条加样孔(塑料卡壳上对应加样区的位置)处,液体会通过毛细作用依次通过样品区、检测区和吸水区。检测样本中含有目标分析物(抗原)时,抗原首先与样品区的荧光探针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随着液体泳动到T线与PCT-Ab2形成夹心免疫复合物,多余的荧光探针则泳动到C线与驴抗鼠二抗结合。而当检测样本中没有抗原时,则会带动免疫荧光探针直接泳动到C线与驴抗鼠二抗结合。
[0128] 图9所示为基于两种近红外II区荧光染料共掺制备的荧光微球(a),基于染料A制备的荧光微球(b),和基于染料B(c)制备的荧光微球的检测效果。
[0129]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3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