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涡轮机 / 新鲜蒸汽 / 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氨系统

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系统

阅读:4发布:2020-06-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 氨 系统,属于污 水 处理 技术领域。设备主要包括提升及 循环 泵 、换热器、推流 增压 风 机、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氨塔。流程中氨氮 废水 经换热后进入塔体,通过推流增压 蒸汽 及 新鲜蒸汽 汽提 脱氨;同时含氨蒸汽被循环 硫酸 铵及循环稀硫酸吸收为硫酸铵溶液, 净化 后的蒸汽推流增压塔釜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效率高,蒸汽耗量低,占地空间小的氨氮废水处理设备与工艺。,下面是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内流塔、硫酸铵罐以及稀硫酸罐,所述内流塔包括塔体,塔体内间隔设置有S型复合筛孔塔板以及阻流器,塔体内分为蒸汽脱氨段和硫酸铵循环吸收段,所述废水蒸汽脱氨段近底端另设有生蒸汽进入管道,氨氮废水管道连接废水蒸汽脱氨段中部,内流塔底端塔釜设置有脱氨废水管道,所述氨氮废水管道、脱氨废水管道均通过板式换热器,所述氨氮废水管道、脱氨废水管道均设置有抽水,所述硫酸铵罐、稀硫酸罐均设置循环管道连接内流塔,循环管道进液管均设置于硫酸铵循环吸收段,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硫酸铵循环吸收段顶端设置有增压循环管道连接废水蒸汽脱氨段近底端,所述增压循环管道上设有增压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稀硫酸罐循环管道进液管另设有管道连接硫酸铵罐。

说明书全文

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分离设备制作领域,具体是一种涉及通过采用一塔式蒸汽推流增压及内嵌式双流质的工艺处理技术,达到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同时进行以及利用循环热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氨氮污染主要是当水体中氨氮浓度增高时,会导致水体富营养性,使得水中生物大量生长。当这些生物死亡后,被水中的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从而使水体严重缺氧,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腐败的水质又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水体浑浊、恶臭,严重污染水体。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正式对外公布。《规划》提出,我国“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是: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降低8%,氨氮排放总量降低1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8%,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10%。其中氨氮作为“十二五” 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2015年的排放总量要从2010年的264.4万吨下降10%,达到238.0万吨的目标。氨氮已超过化学需氧量成为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在化肥、农药、发泡剂、催化剂以及纺织印染等行业会产生大量氨氮废水。这些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减排压
[0003] 国内外氨氮废水处理的各种技术与工艺过程,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由于不同废水性质上的差异,还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能处理所有的氨氮废水。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工业过程的废水性质,以及废水所含的成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选择和确定处理技术及工艺。目前,生物脱氮法主要用于含有机物的低氨氮浓度化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该法技术可靠,处理效果好。对于中、高浓度氨氮废水主要采用吹脱法或蒸汽汽提法,吹脱法是将废水调节至性,然后在汽提塔中通入空气或蒸汽,通过气液接触将废水中的游离氨吹脱至大气或蒸汽中,使氨氮从液相转移到气象。通入蒸汽,可升高废水温度,从而提高一定pH值时被吹脱的氨的比率。用该法处理氨时,需考虑排放的游离氨总量应符合氨的大气排放标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低浓度废水通常在常温下用空气吹脱,而炼、石油化工、化肥、有机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高浓度废水则常用蒸汽进行吹脱。但是现有吹脱工艺却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设备占地面积大和能耗非常高等,特别在蒸汽单耗方面尤为突出,导致氨氮废水处理成本很高,致使企业不愿或无力承担其处理费用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结构工艺简单,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氨系统。
[0005]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氨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内流塔、硫酸铵罐以及稀硫酸罐,所述内流塔包括塔体,塔体内间隔设置有S型复合筛孔塔板以及阻流器,塔体内分为废水蒸汽脱氨段和硫酸铵循环吸收段,所述废水蒸汽脱氨段近底端另设有生蒸汽进入管道,氨氮废水管道连接废水蒸汽脱氨段中部,内流塔底端塔釜设置有脱氨废水管道,所述氨氮废水管道、脱氨废水管道均通过板式换热器,所述氨氮废水管道、脱氨废水管道均设置有抽水,所述硫酸铵罐、稀硫酸罐均设置循环管道连接内流塔,循环管道进液管均设置于硫酸铵循环吸收段,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0006] 作为优选,硫酸铵循环吸收段顶端设置有增压循环管道连接废水蒸汽脱氨段近底端,所述增压循环管道上设有增压机。
[0007] 作为优选,稀硫酸罐循环管道进液管另设有管道连接硫酸铵罐。
[0008] 以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由废水提升泵将氨氮废水经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后,使氨氮废水预热至设定温度后进入内流塔废水蒸汽脱氨段;其次,废水进入塔器内部后,自上而下经过“一种S型高效导向复合筛孔塔板”的专利技术的S型复合筛孔塔板,通过塔底上升的新鲜蒸汽和循环蒸汽逆流接触进行质量交换,废水中的氨由液相进入气相,被高效分离出来。脱氨后的废水由塔釜出水泵经过板式换热器与提升泵的原氨氮废水换热后排出;废水蒸汽脱氨段的含氨蒸汽经过旋流板硫酸铵循环吸收段,同时经过“一种S型高效导向复合筛孔塔板”的专利技术塔板先由酸性硫酸铵循环吸收,而后少量的残留含氨蒸汽由稀硫酸循环吸收,净化后的蒸汽由推流增压风机送回内流塔塔釜循环利用。硫酸铵循环吸收段的酸性硫酸铵循环吸收氨产生硫酸铵溶液,由硫酸铵循环泵将硫酸铵罐中的硫酸铵溶液一部分继续进行循环吸收,另一部分分流产出;稀硫酸循环吸收剩余蒸汽中的氨,由稀硫酸循环泵将稀硫酸罐中的稀硫酸一部分保证蒸汽的洁净度,另一部分通过对硫酸铵循环中pH精确控制分流入硫酸铵罐。在上述工艺方法中,根据系统整体能量优化和实施现场的空间已经工业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并根据实际处理氨氮废水中氨氮含量的多少确定蒸汽耗量、设备塔板层数已经高度大小、稀硫酸及硫酸铵循环量等。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处理氨氮废水蒸汽消耗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实际所消耗的蒸汽仅仅为补充脱氨水换热以及硫酸铵循环中带出的少量热量,以及系统散热损失。另外,本工艺在保证氨氮去除率的前提下,利用氨气和硫酸的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通过推流增压后加以利用,达到节约新鲜蒸汽的目的。同时对常规氨吸收装置进行补充设计,精确控制酸加入方式和投加量,合理布局气液接触传质部件,节约吸收段设备处理能力低的问题。最后将“一种S型高效导向复合筛孔塔板”专利技术与一塔式蒸汽推流增压及内嵌式双流质的工艺处理技术结合达到合理设计布局每段塔径和高度,解决设备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并且大大降低废水处理费用。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一种内嵌式双流质高效节能脱氨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001、内流塔002、硫酸铵罐003以及稀硫酸罐004,所述内流塔002包括塔体,塔体内间隔设置有S型复合筛孔塔板021以及阻流器022,塔体内分为废水蒸汽脱氨段023和硫酸铵循环吸收段024,所述废水蒸汽脱氨段023近底端另设有生蒸汽进入管道005,氨氮废水管道006连接废水蒸汽脱氨段023中部,内流塔底端塔釜设置有脱氨废水管道007,所述氨氮废水管道006、脱氨废水管道007均通过板式换热器001,所述氨氮废水管道006、脱氨废水管道007均设置有抽水泵
008,所述硫酸铵罐003、稀硫酸罐004均设置循环管道009连接内流塔002,循环管道009进液管091均设置于硫酸铵循环吸收段024,所述循环管道009上设置有循环泵092。硫酸铵循环吸收段024顶端设置有增压循环管道010连接废水蒸汽脱氨段023近底端,所述增压循环管道010上设有增压风机011。稀硫酸罐004循环管道进液管091另设有管道092连接硫酸铵罐003。
[0012] 实施例1:
[0013] 采用本实用新型处理氨氮废水进口氨氮浓度3500mg/L,处理量5t/h。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方法分析,处理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为12mg/L。蒸汽消耗量为35kg/t。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