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

阅读:187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涡旋压缩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压缩机 ,包括:固定涡旋盘,其具有固定涡卷部;旋转涡旋盘,其具有与所述固定涡卷部咬合并形成压缩室的旋转涡卷部;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具有不规则的涡卷部曲线。在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 侧壁 面,至少形成一个在所述固定涡旋盘的中心和所述旋转涡旋盘的中心一致的状态下涡卷部间的间隔比旋转半径大的干涉避免部或者比旋转半径小的间隙补偿部。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因涡卷部间干涉而产生的摩擦损失或磨耗,或者因涡卷部间间隙而产生的制冷剂泄露。,下面是涡旋压缩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涡旋盘,具有固定涡卷部,
旋转涡旋盘,具有与所述固定涡卷部咬合并形成压缩室的旋转涡卷部;
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所述旋转涡卷部具有不规则的涡卷部曲线,
在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侧壁面,形成有在所述固定涡旋盘的中心和所述旋转涡旋盘的中心一致的状态下涡卷部间的间隔比旋转半径大的干涉避免部和比旋转半径小的间隙补偿部,该干涉避免部和该间隙补偿部至少各一个;
所述干涉避免部和所述间隙补偿部形成为在所述状态下位于彼此不同的旋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具有连接直径及原点相互不同的多个圆弧的形态,在连接所述直径及所述原点相互不同的圆弧的部位形成有所述干涉避免部和所述间隙补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以连接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外廓端的起始点和各涡旋盘的中心的直线为基准,在某一侧的区域,形成有所述干涉避免部和所述间隙补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涉避免部和所述间隙补偿部以所述直线为基准,形成在所述固定涡卷部的末端所在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涉避免部以槽部的形状形成在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侧壁面,所述间隙补偿部以凸部的形状形成在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侧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和所述凸部形成为各区间的最大干涉高度的50%以上或最大间隙高度的
5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和所述凸部在涡卷部的高度方向上以相同的截面积形成。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涡旋盘形成为用于使其旋转的旋转轴的偏心部与所述旋转涡卷部以在半径方向上重叠的方式结合。
9.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动部,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
框架,固定结合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
固定涡旋盘,与所述框架固定结合,具有固定涡卷部,
旋转涡旋盘,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固定涡旋盘之间,以与所述固定涡卷部咬合并形成压缩室的方式具有旋转涡卷部,
十字环,与所述旋转涡旋盘之间具有公差间隙并以滑动的方式结合,防止所述旋转涡旋盘自转,
旋转轴,与所述旋转涡旋盘结合,具有与所述旋转涡旋盘偏心结合的偏心部,所述偏心部与所述旋转涡卷部在半径方向上重叠;
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形成有具有比沿各涡卷部的卷绕方向设置的旋转半径小的旋转半径的区间和具有比该旋转半径大的旋转半径的区间,具有比该旋转半径小的旋转半径的区间和具有比该旋转半径大的旋转半径的区间至少各形成一个;
具有比该旋转半径小的旋转半径的区间和具有比该旋转半径大的旋转半径的区间形成为,在所述固定涡旋盘的中心和所述旋转涡旋盘的中心一致的状态下位于彼此不同的旋转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侧面形成有凸起和槽,
所述凸起形成在具有比沿各涡卷部的卷绕方向设置的旋转半径小的旋转半径的区间,所述槽形成在具有比沿各涡卷部的卷绕方向设置的旋转半径大的旋转半径的区间。

说明书全文

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涡旋压缩机,尤其涉及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情况下,涡旋压缩机与其它类型的压缩机相比,具有相对高的压缩比,并且能够使制冷剂的吸入、压缩、排出行程顺畅地衔接,从而得到稳定的矩。正因为具有这样的优点,涡旋压缩机在空气调节装置等中为了压缩制冷剂而广泛地被使用。
[0003] 固定涡旋盘的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旋盘的旋转涡卷部的形状决定涡旋压缩机的动作特性。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可以具有任意形状,但通常具有容易加工的渐开线的形状。所述渐开线是指,相当于解开缠绕在具有任意半径的基础圆的周围上的线时线的端部所描绘的轨迹的曲线。在利用这样的渐开线的情况下,涡卷部的厚度恒定且体积变化率也恒定,因此为了得到充分的压缩比,需增加涡卷部的圈数。但是,若涡卷部的圈数增加,则相应地压缩机的大小也变大。
[0004] 另外,所述涡旋压缩机在旋转涡旋盘与支撑该旋转涡旋盘的框架或固定涡旋盘之间设置有如十字环的自转防止构件,从而防止所述旋转涡旋盘的自转,并且诱导旋转运动。
[0005]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涡旋压缩机中设置有十字环的情况下,随着在该十字环和旋转涡旋盘之间的键与键槽之间形成间隙,在运转中所述旋转涡旋盘产生短暂的自转或逆自转。如果所述旋转涡旋盘产生自转或逆自转,则在形成于所述旋转涡卷部外侧的压缩室(以下,称为第一压缩室)和形成于旋转涡卷部内侧的压缩室(以下,称为第二压缩室)中,沿曲柄在旋转涡卷部和固定涡卷部之间产生干涉或间隙。这是因为,所述旋转涡旋盘的旋转半径在该旋转涡旋盘进行自转或逆自转时不能保持相同而发生变化,在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的涡卷部曲线沿涡卷部卷绕的方向具有恒定形状的渐开线或对数螺线上微妙地产生所述干涉或间隙。但是,在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的涡卷部曲线沿涡卷部缠绕方向具有形状不恒定的不规则形态的涡旋压缩机中,可以产生大的所述间隙和干涉。如上所述,如果所述旋转涡旋盘的旋转涡卷部和固定涡旋盘的固定涡卷部之间的特定部位产生干涉或间隙,则存在因涡卷部间干涉而产生磨耗或因涡卷部间间隙而产生压缩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其避免在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之间产生的涡卷部间干涉或间隙,从而能够防止涡卷部间磨耗或涡卷部间制冷剂泄露。
[0007]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固定涡旋盘,具有固定涡卷部,旋转涡旋盘,具有与所述固定涡卷部咬合并形成压缩室的旋转涡卷部;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所述旋转涡卷部的涡卷部曲线具有不规则形状,在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侧壁面,至少形成一个在所述固定涡旋盘的中心和所述旋转涡旋盘的中心一致的状态下涡卷部间的间隔比旋转半径大的干涉避免部或者比旋转半径小的间隙补偿部。
[0008] 其中,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具有连接直径及原点相互不同的多个圆弧的形态,在连接所述直径及所述原点相互不同的圆弧的部位形成有所述干涉避免部或所述间隙补偿部。
[0009] 其中,以连接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外廓端的起始点和各涡旋盘的中心的直线为基准,在某一侧的区域,形成有所述干涉避免部和所述间隙补偿部。
[0010] 其中,所述干涉避免部和所述间隙补偿部以所述直线为基准,形成在所述固定涡卷部的末端所在的区域。
[0011] 其中,所述干涉避免部以槽部的形状形成在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侧壁面,所述间隙补偿部以凸部的形状形成在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的侧壁面。
[0012] 其中,所述槽部或所述凸部形成为各区间的最大干涉高度的50%以上或最大间隙高度的50%以上。
[0013] 其中,所述槽部或所述凸部在涡卷部的高度方向上以相同的截面积形成。
[0014] 其中,所述旋转涡旋盘形成为用于使其旋转的旋转轴的偏心部与所述旋转涡卷部以在半径方向上重叠的方式结合。
[0015]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电动部,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框架,固定结合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固定涡旋盘,与所述框架固定结合,具有固定涡卷部;旋转涡旋盘,设置在所述框架和固定涡旋盘之间,以与所述固定涡卷部咬合并形成压缩室的方式具有旋转涡卷部;十字环,与所述旋转涡旋盘之间具有公差间隙并以滑动的方式结合,防止所述旋转涡旋盘自转;旋转轴,与所述旋转涡旋盘结合,具有与所述旋转涡旋盘偏心结合的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和所述旋转涡卷部在半径方向重叠;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所述旋转涡卷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区间,该区间具有比沿各涡卷部的缠绕方向设置的旋转半径小或大的旋转半径。
[0016] 其中,在所述固定涡卷部或旋转涡卷部的侧面形成有凸起或槽,所述凸起或所述槽形成在具有比沿各涡卷部的缠绕方向设置的旋转半径小或大的旋转半径的区间。
[0017] 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在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中产生干涉的区间形成用于避免干涉的槽部,在产生间隙的区间形成用于补偿间隙的凸部,因此,避免涡卷部间干涉,补偿涡卷部间间隙,从而能够防止因涡卷部间摩擦损失或磨耗,或者能够防止因涡卷部间隔开而产生制冷剂泄露。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压缩机的一例的纵向剖面图。
[0019] 图2是将图1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压缩机中的压缩部放大示出的纵向剖面图。
[0020] 图3是示出在图1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压缩机中十字环与旋转涡旋盘结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1] 图4是示出由不规则形状的涡卷部曲线形成的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的一例的俯视图。
[0022] 图5是对图4中的A轨迹分析的间隙区间的旋转半径的位移的曲线图。
[0023] 图6是对图4中的B轨迹分析的间隙区间的旋转半径的位移的曲线图。
[0024] 图7是为了说明在构成A轨迹和B轨迹的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之间避免干涉及间隙的结构而将B轨迹作为代表例示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涡旋压缩机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6]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压缩机在壳体1的内部空间1a设置有用于产生旋转力的电动部2,并且在所述电动部2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电动部2的旋转力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部3。
[0027] 所述壳体1由圆筒壳11、上部壳12、下部壳13构成。其中,所述圆筒壳11用于构成密闭容器,所述上部壳12用于覆盖所述圆筒壳11的上部并与所述圆筒壳11一同构成密闭容器,所述下部壳13用于覆盖所述圆筒壳11的下部并与所述圆筒壳11一同构成密闭容器的同时形成储油空间1b。
[0028] 制冷剂吸入管15贯通所述圆筒壳11的侧面直接与所述压缩部3的吸入室连通,在所述上部壳12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空间1a连通的制冷剂排出管16。所述制冷剂排出管16相当于从压缩部3向壳体1的内部空间1a排出的被压缩的制冷剂向外部排出的通道,用于分离混入排出的制冷剂中的油的油分离器(未图示)可以与所述制冷剂排出管16连接。
[0029] 在所述壳体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构成电动部2的定子21,在所述定子2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旋转的转子22,该转子22用于与所述定子21一同构成所述电动部2,并且通过与所述定子21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旋转。
[0030] 在所述定子21的内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槽(未标注附图标记)该多个槽用来卷绕线圈25,所述定子21的外周面以D形(D-cut)被切割而在所述定子21的外周面与圆筒壳1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使制冷剂或油通过的通道26。
[0031] 在所述定子21的下侧,用于构成压缩部3的主框架31可固定结合在壳体1的下部,所述定子21与所述主框架31隔开规定间隔。在所述主框架31的底面,隔着与后述的旋转轴5偏心结合的旋转涡旋盘(以下,与第二涡旋盘混用)33,固定设置有固定涡旋盘(以下,与第一涡旋盘混用)32。所述旋转涡旋盘33设置为在所述主框架31和固定涡旋盘32之间能够旋转。所述旋转涡旋盘33可一边进行旋转运动,一边与所述固定涡旋盘32一同形成由吸入室、中间压室、排出室构成的两个成对的压缩室S1。当然,所述固定涡旋盘32可以以能够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与主框架31结合。
[0032] 所述主框架31的外周面可以通过热装或焊接与所述圆筒壳11的内周面固定结合。并且,在所述主框架31的中心可以沿轴向贯通形成有第一轴承孔311,第一轴承部即旋转轴
5的主轴承部5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并支撑在该第一轴承孔311。并且,在所述主框架31的底面可形成有背压室S2,该背压室S2与所述固定涡旋盘32和旋转涡旋盘33一同形成空间,通过该空间的压力来支撑所述旋转涡旋盘33。
[0033] 所述固定涡旋盘32的镜板部321大致呈圆形,在所述镜板部321的上表面可形成有与后述的旋转涡卷部33咬合而构成压缩室S1的固定涡卷部322。并且,在所述固定涡卷部322的一侧可形成有与制冷剂吸入管15连接的吸入口323,在所述镜板部321可形成有与所述排出室连通并使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口324。
[0034] 所述排出口324朝向下部壳13形成,在所述固定涡旋盘32的底面可以结合有用于收容排出的制冷剂并向后述的制冷剂流路引导的排出盖34。所述排出盖34以能够使制冷剂的排出流路(未标注附图标记)和储油空间1b分离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涡旋盘32的底面密封结合。
[0035] 并且,所述排出盖34的内部空间收容所述排出口324的同时,还收容制冷剂流路PG的入口,所述制冷剂流路PG的入口贯通所述固定涡旋盘32和主框架31,将从压缩室S1向排出盖34的内部空间排出的制冷剂向壳体1的上侧内部空间1a引导。在所述排出盖34可以形成有贯通孔341,该贯通孔341中贯通有与第二轴承部即后述的旋转轴5的副轴承部52结合且浸泡在所述壳体1的储油空间1b的供油器6。
[0036] 并且,在所述固定涡旋盘32的镜板部321的中心部可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轴承孔325,后述的旋转轴5的副轴承部52与所述第二轴承孔325贯通结合,在所述第二轴承孔325的内周面以沿轴向支撑所述副轴承部52的下端的方式突出形成有推力轴承部326。
[0037] 所述旋转涡旋盘33的镜板部331大致呈圆形,在所述镜板部331的底面可以形成有与固定涡卷部322咬合而构成压缩室的旋转涡卷部332。并且,在所述镜板部331的中心部沿轴向贯通形成有旋转轴结合部333,后述的旋转轴5的偏心部5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并结合于该旋转轴结合部333。所述旋转轴结合部333的外周部的作用在于,与所述旋转涡卷部332连接,在压缩过程中与所述固定涡卷部322一同形成压缩室S1。
[0038] 并且,在所述旋转轴结合部333插入有后述的旋转轴5的偏心部53,该偏心部53可以与所述旋转涡卷部332或固定涡卷部322以在压缩机的半径方向上重叠的方式结合。因此,在压缩时,制冷剂的斥力施加在所述固定涡卷部322和旋转涡卷部332上,在旋转轴结合部333和偏心部53之间施加作为上述斥力的反作用力的压缩力。如上所述,在旋转轴5的偏心部53贯通旋转涡旋盘33的镜板部331,并且与旋转涡卷部332在半径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制冷剂的斥力和压缩力以镜板部为基准施加在同一平面上而相互抵消。由此,能够防止因压缩力和斥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旋转涡旋盘33的倾斜。
[0039] 另外,所述旋转轴5的上部压入并结合于转子22的中心,而下部与压缩部3结合,并在半径方向上被支撑。因此,所述旋转轴5将电动部2的旋转力传递到压缩部3的旋转涡旋盘33。于是,与所述旋转轴5偏心结合的旋转涡旋盘33相对固定涡旋盘32进行旋转运动。
[0040] 在所述旋转轴5的下半部以插入所述主框架31的第一轴承孔311并在半径方向上被支撑的方式形成有主轴承部51,在所述主轴承部51的下侧以插入所述固定涡旋盘32的第二轴承孔325并在半径方向上被支撑的方式形成有副轴承部52。并且,在所述主轴承部51和副轴承部52之间,以插入所述旋转涡旋盘33的旋转轴结合部333并结合的方式形成有偏心部53。所述主轴承部51和副轴承部52以具有同一轴心的方式形成在同轴线上,所述偏心部53可以相对主轴承部51或副轴承部52在半径方向上偏心地形成。所述副轴承部52也可以相对主轴承部51偏心地形成。
[0041] 所述偏心部53的外径比所述主轴承部51的外径小,比所述副轴承部52的外径大,这样有利于使所述旋转轴5通过每个轴承孔311、325和旋转轴结合部333而结合。但是,在所述偏心部53不与旋转轴5一体形成,而是利用单独的轴承来形成的情况下,所述副轴承部52的外径不比偏心部53的外径小也能插入旋转轴5而结合。
[0042] 并且,在所述旋转轴5的内部可以形成有用于向所述各轴承部和偏心部供油的油路5a。所述油路5a可根据压缩部3位于比电动部2靠近下侧的位置,以开槽的方式从所述旋转轴5的下端形成到大致定子21的下端或中间高度,或者比所述主轴承部31的上端高的位置。
[0043] 并且,在所述旋转轴5的下端,即在所述副轴承部52的下端可以结合有用于抽吸填满在所述储油空间1b的油的供油器6。所述供油器6可以由插入在旋转轴5的油路5a而结合的供油管61和以插入所述供油管61的内部向上抽吸油方式形成为螺旋桨的油抽吸构件62构成。所述供油管61可以通过所述排出盖34的贯通孔341浸泡在储油空间1b中。
[0044] 在附图中未说明的符号35是十字环,351是十字环的键,335是旋转涡旋盘的键槽,551、553、556都是供油孔。
[0045]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按照如下方式运作。
[0046] 在所述电动部2上接通电源而产生旋转力时,与该电动部2的转子结合的旋转轴5旋转。这时,与所述旋转轴5的偏心部53结合的旋转涡旋盘33进行旋转运动,在所述旋转涡卷部332和固定涡卷部322之间连续地形成有由吸入室、中间压室、排出室构成的两个成对的压缩室S1。所述压缩室S1朝向中心方向以体积逐渐缩小的方式连续地分多个阶段形成。
[0047] 这时,从所述壳体1的外部,通过吸入管15供给的制冷剂直接流入压缩室S1,所述制冷剂通过旋转涡旋盘33的旋转运动向压缩室的排出室方向移动并被压缩之后,再从排出室通过固定涡旋盘32的排出口324向排出盖34的内部空间排出。
[0048] 这时,向所述排出盖34的内部空间排出的被压缩的制冷剂反复进行如下过程:通过在固定涡旋盘32和主框架31上连续形成的排出流路PG,向壳体1的内部空间排出之后,再通过排出管16向壳体1的外部排出。
[0049] 在这里,随着所述十字环35在所述主框架31和旋转涡旋盘33之间结合,防止所述旋转涡旋盘33自转,而相对所述主框架31或固定涡旋盘32进行旋转运动。但是,所述十字环35和旋转涡旋盘33之间通过如图2和图3所示的键351和键槽335来结合,在所述键351和键槽335之间以使所述旋转涡旋盘33能够圆滑地滑动而进行旋转运动的方式大致隔开20~
100μm左右的公差间隙δ1。利用该公差间隙,旋转涡旋盘33在运转中产生自转力矩或逆自转力矩的同时,如图4所示,在所述旋转涡卷部332和固定涡卷部322之间产生干涉区间④或间隙区间①、②、③、⑤、⑥。
[0050] 如上所述的干涉区间和间隙区间在所述固定涡卷部322和旋转涡卷部332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情况下产生。换言之,与涡卷部曲线具有如同渐开曲线或对数螺线那样恒定规则的规则形状不同,在没有任何规则地形成的不规则形状的情况下产生。图4是示出由不规则形状的涡卷部曲线形成的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的一例的俯视图。
[0051] 如图4所示的固定涡卷部322和旋转涡卷部332具有连接直径及原点相互不同的多个圆弧的形态,最外廓的曲线是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大致椭圆形。并且,在所述旋转涡卷部332的中央侧以与旋转涡卷部在半径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形成有旋转轴结合部333,在所述旋转轴结合部333的外周部形成有凹部333a,在与所述凹部对应的固定涡卷部322的末端形成有凸起部322a。
[0052] 在具有如上所述形态的固定涡卷部322和旋转涡卷部332的情况下,在直径及原点相互不同的圆弧连接的部位形成不自然的连接,从而形成如上所述的干涉区间④或间隙区间①、②、③、⑤、⑥,尤其,如图4所示,以将所述固定涡卷部322或所述旋转涡卷部332的外廓端的起始点A和各涡旋盘中心O的直线为基准,在固定涡卷部322的末端B所在的区域可以形成有所述干涉区间④和间隙区间①、②、③、⑤、⑥。
[0053] 图5和图6是对于构成A轨迹和B轨迹的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之间的干涉区间和间隙区间,为了说明旋转半径位移而以间隙区间为代表例的曲线图。图5是对图4中的A轨迹的间隙区间的旋转半径位移进行分析的曲线图,图6是对图4中的B轨迹的间隙区间的旋转半径位移进行分析的曲线图。在这里,“0”是指没有干涉和间隙的状态,“+”是指干涉状态,“-”是指间隙状态。
[0054] 如图5所示,参照在所述固定涡卷部的内侧面形成的第一压缩室(以下,与A轨迹混用),在以曲柄角为基准的200度附近,产生最大12μm左右的间隙,然后,间隙逐渐减小,在320度附近时旋转半径位移为0(零)。然后在恒定区间内没有干涉和间隙的状态的旋转半径位移维持零,然后在大致540度至600度的区间产生最大6μm左右的干涉,重新在大致600度至660度的区间产生最大8μm左右的间隙。之后,到大致900度附近为止,旋转半径位移重新变为零之后,到大致980度附近为止产生最大6μm左右的干涉,之后到1000度附近为止产生最大8μm左右的间隙之后,到吸入始点的1260度附近为止旋转半径位移维持0状态。
[0055] 此外,如图6所示,参照在所述旋转涡卷部的内侧面形成的第二压缩室(以下,与B轨迹混用),在以曲柄角基准的105度至大致200度的区间产生最大18μm左右的干涉之后,重新在大致200度至300度的区间产生最大13.5μm左右的间隙。之后,到540度附近为止旋转半径位移维持0(零)状态之后,在540度至大致500度的区间产生最大7μm左右的干涉之后,重新在大致580度至660度的区间上产生最大8.5μm左右的间隙。之后,到大致903度附近为止旋转半径位移重新维持旋转半径位移为0的状态。在这里,在图4至图6中,省略了不满2μm的干涉和间隙。
[0056] 因此,在所述A轨迹和B轨迹的产生干涉和间隙的位置形成干涉避免部或间隙补偿部,用于抵消涡卷部间干涉和间隙,从而能够防止因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之间的干涉而产生的摩擦损失或磨耗,还能防止因间隙而产生的制冷剂泄露。作为参考,所述干涉避免部在使所述固定涡旋盘的中心和所述旋转涡旋盘的中心一致的状态下,使涡卷部间的间隔形成为比旋转半径大,因此,所述间隙补偿部在使所述固定涡旋盘的中心和所述旋转涡旋盘的中心一致的状态下,使涡卷部间的间隔形成为比旋转半径小。
[0057] 图7是为了说明构成A轨迹和B轨迹的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之间的干涉避免部及间隙补偿部,以B轨迹为代表例示出的俯视图。
[0058] 如图所示,在旋转涡卷部的以曲柄角为基准产生干涉的区间(106度至大致200度附近及540度至大致580度,在图7中仅公开了106度至大致200度),分别形成有用于避免各个干涉的槽部301,在产生间隙的区间(大致200度至300度及大致580度至660度),形成有用于补偿各个间隙的凸部302。由此,在形成所述槽部的区间,所述旋转半径r1比原来的旋转半径r0大,在形成所述凸部的区间,所述旋转半径r2比原来的旋转半径r0小。
[0059] 因此,在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旋转涡卷部之间,产生干涉的区间避免干涉,并且产生间隙的区间补偿间隙,从而能够防止涡卷部间摩擦损失或磨耗,或者能够防止因涡卷部间的隔开而产生的制冷剂泄露。
[0060] 在这里,优选地,用于构成所述干涉避免部的槽部301的最大深度和用于构成所述间隙补偿部的凸部302的最大高度形成为与各区间的最大干涉高度或最大间隙高度相同或至少50%以上,这样能够发挥避免干涉效果和补偿间隙效果。
[0061] 并且,优选地,所述槽部301和所述凸部302形成为在涡卷部的轴向上具有相同截面积,使得缩小涡卷部间的缝隙。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涡旋压缩机 2020-05-11 175
涡旋压缩机 2020-05-12 84
涡旋压缩机 2020-05-12 366
涡旋压缩机 2020-05-13 187
涡旋压缩机 2020-05-13 898
涡旋压缩机 2020-05-14 773
涡旋压缩机 2020-05-11 768
涡旋压缩机 2020-05-12 309
涡旋压缩机 2020-05-13 931
电动涡旋压缩机 2020-05-11 20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