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地支架

阅读:2发布:2021-10-27

专利汇可以提供着地支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挂车 着地 支架 的操纵系统包括一个 气动 马 达,该支架具有固定在挂车上的一个上部和一个下部,该下部可垂向位移以增、减支架长度。空气以一方向通过气动马达以抬升支架,而以另一方向通过气动马达以降下支架。快泄 阀 连接于马达的两侧。空气可通过任一阀流向马达,但是从马达到达任一阀的空气都排向大气。抬升支架用的空气当挂车连于 牵引车 时取自挂车的紧急 制动 线。降下支架的空气当将挂车与牵引车脱开时可自动或手动地取自与紧急制动线相连的紧急制动器气罐。,下面是着地支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挂车着地支架,它包括一个上部,该上部具有用于将其 安装在挂车上的装置;一个下部,该下部可相对于所述上部移 动,从而增、减所述着地支架的长度;一个气动达,该气动马达 具有用于将其接入一条空气管线的第一和第二孔,从而使以任一 方向通过所述空气管线的空气流过所述气动马达;接入所述空气 管线的空气快泄,在所述气动马达每侧有一个,每个所述快泄阀 具有第一和第二入/出孔和一个放泄孔,通过该放泄孔空气流向大 气;以及阀,每个阀门的连接使气流通过其可流向气动马达,而 将从气动马达流向阀门的空气排向大气,还有传动装置,其用于推 动从所述气动马达传至所述下部,从而使所述下部相对于所述 上部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便减、增所述着地支架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地支 架还包括一个具有操纵件的阀,所述操纵件的位置使得当所述下 部抬升时被所述下部接合,当由所述抬升的下部操纵时,所述阀将 空气从所述气动马达分走,因而使所述下部的抬升终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 置是分级减速传动装置,因而气动马达的输出轴的转动可形成所 述传动装置输出轴的较低速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着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 置包括一个由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轴驱动的较小链轮和一个较大 链轮,所述较大链轮由一条套装在两链轮上的链条驱动,还包括 由所述较大链轮驱动的一齿轮系。
5.一种挂车,它包括一条连接于紧急制动器操纵气罐的紧急 制动线,所述气罐当挂车连接于牵引车时空气而当挂车从牵引车 脱开时泄空;一软管接头,其用于将所述紧急制动线连接于牵引 车的空气系统,以及一个由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气动支架,该支 架的所述上部安装在所述挂车上,所述空气管线的一端连接于所 述制动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气罐以便从其接受空气。
6.一种挂车,它具有一着地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一个安装在 挂车上的上部;一个下部,该下部可相对于所述上部移动从而增、 减所述支架的长度;一个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具有一个用于将 其连入一条空气管线的第一和第二孔,从而使在任何方向流过所 述空气管线的空气流过所述气动马达;连接入所述空气管线的空 气快泄阀,所述气动马达每侧一个,每个所述快泄阀具有第一和第 二入/出孔和一个放泄孔,空气通过该放泄孔流向大气,每个阀的 连接使通过其的气流流向气动马达,而将从马达流向阀的空气排 向大气;传动装置,其用于将动力从所述气动马达传至所述下部, 从而使所述下部相对于所述长部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便减、增所述 支架的长度;一条通往操纵紧急制动器的气罐的紧急制动线;一 个用于将所述紧急制动线连接于牵引车的空气系统的较管接头; 在所述制动线内的一个中继阀,该中继阀具有一个进气孔,一出气 孔和一控制孔,所述中继阀连接在所述软管接头和所述气罐之间; 一个控制阀,当所述下部抬升时,所述下部操纵控制阀,所述控制 阀在所述紧急制动线和第一个所述快泄阀之间,并用于当其被抬 升的所述下部操纵时将空气从所述气动马达转向所述中继阀的所 述控制孔,从而使所述中继阀打开,使空气可流向所述气罐;另一 个中继阀,所述另一个中继阀具一进气孔,一出气孔和一控制孔, 所述控制孔连接于所述紧急制动线,因此,所述制动线中的压力使 所述另一个中继阀闭合,所述另一个中继阀的所述出气孔连接于 第二个所述放泄阀,其进气孔连接于所述气罐,因而当所述制动线 与牵引车脱开,所述制动线中的压力下降时,所述气罐中的空气流 向所述气动马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中继 阀由一个可手动操纵的阀取代,所述可手动操纵的阀连接在所述 气罐和第二个所述快泄阀之间,因而当将操纵所述可手动操纵的 阀时,空气从所述气罐送往所述气动马达以便降下所述支架。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挂车着地支架

牵引车—挂车组合有着广泛的应用,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连接 机构是所谓的支座轮和托钩销。当牵引车准备与挂车脱开时,牵引 车上的伸缩式着地支架在牵引车—挂车组合停车的地面的短距离内 伸长。然后将挂车的电路连接,主制动线和紧急制动线与牵引车的 相应线脱开。当支座轮从托钩销之下移出时,挂车落位在其着地支架 上。为重新连接牵引车和挂车,需要支承牵引车,使支座轮和托钩销 接合,将挂车抬离其着地支架,然后可将着地支架抬起。然后进行电 路和制动连接。

申请人所知道的所有市售的着地支架都是手动操作的。司机 使用一曲柄转动一点轮箱的输入齿轮以便抬升或降下着地支架的活 动件,升、降取决于曲柄的转向。

已有人提出被动的着地支架的许多技术方案,其实例可见之于 公开了一种电动达系统的US 4,097,840,公了一种气动系统的 US5,299,829以及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的US 3,341,179。所有上 述系统都包括操纵装置如或按钮,它们必须由司机驱动以升、 降着地支架。

本申请人尚未知道任何一种不利用伸缩式着地支架的系统。然 而,在US 3,874,696中公开了一种系统,其中,每个着地支架上端可 摆动地安装在卡车车体上。装在支架和车体之间的一倾斜的气缸 可使着地支架在一垂向使用位置和一缩回位置之间摆动,在缩回位 置上,支架与平方向成大约45°。挂车包括一压缩空气储罐和将储 罐连接于气缸下端以便使支架移至其缩回位置及连接于气缸上端以 便使支架移至其垂向位置的阀门。该阀门本身因紧急制动线中气压 的有、无而在其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当脱开挂车时,紧急制动线中的 压下降,阀门移至将空气送往气缸上端的位置从降下支架的位 置。当再次连接挂车时,紧急制动式中的气压将阀门移至其另一个 位置,空气从储罐送至气缸下端,使支架缩回。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挂车着地支架,一个可相对于 上部移动以增、减支架长度的下部;一气动马达,该气动马达具有第 一和第二孔,其用于将气动马达连入一条空气管线,使在任一个方向 上通过该空气管线的空气流过所述气动马达;空气快泄阀,上述气动 马达每侧一个,每个空气快泄阀具有第一和第二入/出孔和一个使空 气流入大气的泄气孔;以及阀门,每个阀门的连接使气流通过其可流 至气动马达,而将从气动马达流至阀门的空气泄入大气,以及传动 装置,其用于将动力从所述气动马达传递至所述下部,从而使所述下 部相对于所述上部向上或向下位移,以便减、增支架长度。

在一推荐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具有一个操纵件的阀门,该操 纵件的定位在其抬高时可与所述下部接合。当被抬高的下部操作 时,所述阀门将空气从所述气动马达分走,从而停止所述下部的抬 高。

所述传动装置可以是分级减速传动机构,从而使气动马达的输 出轴的转动转变成传动装置输出轴的较低速转动。在该实施例中, 最好设有由气动马达输出轴驱动的一个较小链轮和由一链条驱动的 较大链轮,该链条套装在上述两链轮上,另外还包括一个由所述大链 轮驱动的齿轮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挂车,它包括连接于紧急制动操作储气罐的 一条紧急制动线,当挂车连接于牵引车时,该储气罐充满空气,而当 挂车与牵引车脱开时,该储气罐卸空;将所述紧急制动线连接于牵 引车压缩气系统的一条软管,以及具有前三段中描述的任何一个气 动支架,所述前部安装在所述挂车上,所述空气管线一端连接于所述 紧急制动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气罐以从其接受空气。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挂车具有一着地支架,该支架包括 一个装在挂车上的上部;一个可相对于上部移动从而增、减支架长 度的下部;一气动马达,该气动马达具有:第一和第二孔,其用于将气 动马达连接入一条空气管线,使以任一方向通过该空气管线的空气 流过所述压缩空气发动机;空气快泄阀,在压缩空气发动机的每一 侧一个,每个所述阀具有第一和第二入/出孔以及一个使空气流向大 气的放泄孔,每个所述阀的连接使通过其的气流流向气动马达,而 将从气动马达流向阀的空气放入大气中;传动装置,其用于将动力从 所述气动马达传至所述下部,从而使所述下部相对于所述上部向上 或向下移动以减、增支架长度;一条通向紧急制动操纵储气罐的紧急 制动线;一软管接头,其用于将紧急制动线连接于牵引车的空气系 统;在所述制动线中的一个中继阀,该中断阀具有一进气孔,一出气 孔和一控制孔,所述中继阀处于所述软管接头和所述储气罐之间;一 个控制阀,它在下部抬起时由下部操纵,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紧急制 动线和第一个所述快泄阀之间,当由抬起的下部操纵时用于将空气 从所述气动马达转流至所述中继阀的控制孔,从而打开所述中继阀, 使空气流向所述储气罐;另一个中继阀,它具有一个进气孔,一个出 气孔和一个控制孔,所述控制孔连接于所述紧急制动线,因而制动 线内的压力使所述另一个中继阀闭合,所述另一中继阀的出气孔连 接于第二个所述放泄阀且其进气孔连接于所述储气罐,因而当所述 制动线与牵引车脱开,所述制动线内的压力下降时,储气罐内的空气 流向所述气动马达。

在一个半自动的实施例中,所述另一中继阀被一手动控制阀取 代,该手动控制阀连接在所述储气罐和第二个所述快泄阀之间,因 而当操纵所述手动控制阀时,空气从所述储气罐送往所述气动马达 以降下所述支架。

现对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着地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着地支架的平面图,其中外壳的盖已卸除;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着地支架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4所示侧视图表示外壳的内部;

图5是托架的前视图;

图6是图5所示托架的放大的仰视平面图;

图7是图1至6所示着地支架的气动回路;

图8是另一气动回路。

首先参阅图1,着地支架10包括一个上部12,和一个下部14。 上部12是由垂向的中空方形截面的长管构成的。下部14是由配合 在构成上部的管内的方形截面杆构成的。在下部14的下端有一底部 16,底部16可接合挂车停放的地面。

凸缘18从上部12的两棱突起,但图1中只能看到一条凸缘 18。(如图2所示)凸缘18靠近其上端具有一系列螺栓孔20。穿过 这些螺栓孔20的螺栓将着地支架10固定于挂车的底盘。

壳体22固定在上部12上。更具体来说,壳体22包括一板 24(图2),板24是弯曲的,以便形成一前件26和一侧件28。托架30 的边缘固定在侧件28上,其另一边缘由螺栓32固定在上部12的 邻近凸缘18上。两个孔20中穿过螺栓32。穿过孔20,并将支架固 定于底盘的螺栓的中心线的标号为34,但图中未画出底盘。拼合外 壳36内装有传动装置。外壳36中的传动装置的输出轴的标号为 38,输入轴的标号为40。

使上部12上、下移动的上部12中的传动机构未详细画出,可 以为任何一种普通的类型。例如,可设有一条固定在下部14上的齿 条和由轴38驱动的小齿轮,或者可设有在紧轴上端的冕状齿轮和 由轴38驱动以转动冕状点轮的小齿轮。一螺母固定在所述下部上, 是不可转动的,竖轴在这个螺母中的转动,取决于其转向、使下部上、 下移动。

方形截面轴42从上部12伸出并由一横轴在挂车的另一侧与着 地支架相连。轴42由轴38转动,因此,支架可以伸、缩。

现参阅图3,一链轮44与输入轴40共轴,其上固定着一个盘46 (也可见图1),从盘46上伸出一套筒48。输入轴40穿入套筒48中。 在套筒48上的一个孔48.1(图4)和轴40上的相应孔中插入一横 销,使套筒和轴相互固定。

固定于链轮44上的三条柱螺栓50穿过盘46上的三个孔。三个 翼形螺母将盘46固定于链轮44。

链54套装于链轮44及另外两链轮56和58,链轮56由链张紧 器60承载,链轮58由气动马达驱动,这一点下文将详述。

在轴40上用一手柄可手动升、降着地支架。

现参阅图4,图4表示件28的内面。支架10的上部12和外壳 36未画出以便表示其余零件。将板24安装于凸缘18的托架30具 有两个接纳螺栓32的螺栓孔30.1。

可逆气动马达62驱动链轮58。气动马达62悬挂在托架64下 面,托架64本身则装在件26上。

从气动马达62的出、入气口的标号为66。

快泄阀(也称为放泄阀)68和70保证在需要时将空气迅速从系 统排出。阀68装在一托架72上,托架72则装在件28上,阀70直接 装在件28上。在图4中,阀68是从侧面示出的,阀70是从端部示出 的。

当压缩空气送至第一孔时,阀68和70使空气从第二孔流出。 但是当气压加于第二孔时,阀门转换使空气不流向第一孔而流向大 气。

三个气接头74,76和78通向三个从支架伸出的软管80,82和 84(图3)。这些软管连入系统的方式及其余气动连接将参照图7详 述。

现参阅图5和6,托架86通过螺栓固定在上部12的下端。将托 架86连接于凸缘18的螺栓的中心线的标号为88,该托架在图1中 未画出。

板90固定于托架88,板90的上端与板的其余部弯成直角从而 形成平台92。平台92在其边缘切出三个凹口94,三条软管96,98 和100穿过这些凹口。

带凹口的板102由柱螺栓104固定于平台92的顶面,从而将 软管96、98和100放在部分由凹口94,部分由板102形成的孔中。

板90沿线100折曲,使板下部相接于下部14。阀108安装在板 90的下部并包括一操纵件110。阀有三个软管接头112、114和116; 三条软管96、98和100分别与这三个接头连接。三条软管96、98和 100在图4中画出。

软管96的另一端连接于放泄阀之一,软管98的另一端连接于 入口74,软管100的另一端连接于入口76。上述连接将参照图7详 述。

在壳体22中的软管未在图2,3和4中画出。

现参阅图7,图中所示的气动回路设在挂车上,有一速卸盖 (quick release gland)118将气动回路连接于牵引车。

空气管线120.1,120.2从速卸盖118连至中继阀122,并从中 继阀122连至储气罐124。当罐124充满时,紧急制动器保持在“ 断开OFF”位置上。当罐124泄空时,紧急制动器移至“接通ON”位 置上。

软管80通过一个T形件124连接于管线120.1。软管80通向 接头74,通过软管96连至阀108。软管98通过阀68连接于气动马 达62。空气从气动马达62流向阀70。阀门连接使空气通过阀68流 至气动马达,但是通过阀70排出。

因此,将空气施加于速卸盖118的作用是以支架的下部抬高的 方向使气动马达62转动。当阀108由底部16操纵时,空气从软管68 转换至软管100,再至接头76和软管82,软管82通向中继阀122的 控制孔。阀122打开,因而空气沿管线120.1,120.2流向储气罐 124。因此储气罐124充满,紧急制动器松释。

另一个中继阀126(图7)设在壳体22中,但并未在图1至6中 画出。中继阀126有三个孔,这三个孔之一通过接头78连至软管 84,从而连至储气罐124。另外的软管128和130将阀126连至阀70 及连至空气管线120.1。

在罐124充气时,压力通过软管130作用于阀126的控制孔, 因而阀126保持闭合,使空气不能从软管84流向软管128以及阀 70。

当速卸盖118脱开时,管线120.1中的压力下降。阀126上的控 制信号消除,阀移至其另一位置,使罐124与阀70,气动马达62及 阀68连通。空气流过阀70和气动马达62并由阀60放泄。气动马 达62以相反方向转动,使支架升起。

图8的气动回路中有许多零件也见于图7的气动回路,在此种 情形中使用相同的标号。

在这个实施例中,当挂车一牵引车软管连接时,空气通过软管 80和96流向阀108,通过阀108流向快泄阀68,通过气动马达62并 通过阀70流向大气。支架的下部抬升直至底部16驱动阀108。由于 阀108被启动,空气从软管98转换向软管100和82并操纵中继阀 122。中继阀122打开,空气沿管线120.1,120.2流向制动器操纵气 罐124。在软管84内设有一按钮操纵的阀132,该阀在罐124充气时 闭合,因而空气不能流出加压的气罐124。因此,支架抬高,紧急制动 器松释。

为了降下支架,挂车和牵引车之间的空气连接在速卸盖118处 中断,使中继阀122闭合,不再向气罐124提供空气。按钮操纵的阀 132被打开,因而空气流过阀70。通过气动马达62,然后通过放泄阀 68流向大气。

这种系统的工作是半自动的,当挂车的进气口118连接于牵引 车的出气口时支架自动抬起,但是必须手动打开阀132才能降下支 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