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凸轮 / 滚子凸轮

滚子凸轮

阅读:646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滚子凸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个滚子 凸轮 在上平面带有一对滑动表面和一对耐磨板,在下平面带有一对侧向倾斜滑动表面和一对侧向倾斜导向耐磨表面。导向耐磨板纵向容纳在端板之间,以避免使用螺钉来固定耐磨板,螺钉在应 力 作用下可能松动。调整固定螺钉用来侧向调整导向耐磨板,正复位部件用来在收缩 弹簧 所提供的力之外再提供一个刀具收缩力。,下面是滚子凸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滚子凸轮包括:
一个驱动器,其具有与垂直方向倾斜的线性凸轮表面;
一个滑,其具有一对位于第一平面的平行的间隔的下部滑动表面,还有 一对位于第二平面的平行的间隔的上部滑动表面,第二平面平行于第一平面且 位于第一平面的上面;
一个凸轮联轴器,其具有一对导向下部耐磨板,可滑动地支撑一对下部滑 动表面,还有一对上部耐磨板,可滑动地支撑上部滑动表面,下部滑动表面侧 向朝着彼此向下倾斜,导向下部耐磨板具有侧向倾斜表面,其与下部滑动表面 平行并引导下部滑动表面;
一个凸轮滚子,其被滑块可旋转地支撑,并可以通过沿着凸轮联轴器移动 滑块使驱动器向下运动;和
一对调整固定螺钉,其被凸轮联轴器支撑,这样固定螺钉向前移动的时候, 一对导向下部耐磨板中的一个就被朝着另一个侧向推动,并与该对下部滑动表 面中的一个接触,来进行初次调整,然后保持均衡的耐磨板载荷分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凸轮,还包括一个弹性部件,当滑块向前移动的时 候压缩,当驱动器向上移动的时候伸展以使滑块缩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凸轮,还包括:
一个正复位部件,其安装在驱动器的每一侧;
一个保持板,其安装在滑块的每一侧,每个保持板具有一个与垂直方向倾 斜的线性曲面,每个正复位部件都与线性曲面中的一个啮合,以保证当驱动器 向上移动的时候,滑块缩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子凸轮,其中凸轮联轴器具有一个前端和一个后端, 大致为直立棱柱的形状,其具有一个纵向、开口的通道,从凸轮联轴器的前端 穿过上部伸到后端,通道是位于垂直的、第一和第二平行侧壁之间,并且一个 下部中心通道表面在侧壁之间伸展,凸轮联轴器还包括:
一个穿过凸轮联轴器前端的前板;和
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平行侧壁上的第一和第二后端板,第一和第二后端 板中的每一个都穿过开口通道的一部分垂直地伸展,该对导向下部耐磨板的第 一和第二导向下部耐磨板,其完全侧向地容纳在第一侧壁和位于第二侧壁中的 调整固定螺钉之间,并垂直地位于下部中心通道表面和滑块之间,纵向位于前 板和第一和第二后端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子凸轮,其中第一和第二上部耐磨板固定在对应的通 道第一和第二侧壁上部,每个上部耐磨板都在通道的侧向部分上朝着另一个伸 展,滑块在第一和第二上部滑动表面的下面具有第一和第二侧向槽,来容纳对 应的第一和第二上部耐磨板,随着滑块沿着凸轮联轴器的向前移动,槽减小了 滑块垂直的和侧向的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子凸轮,其中凸轮联轴器前板和第一和第二后端板, 被安装到凸轮联轴器和上部耐磨板的的各自端部的侧向槽中,同时也通过穿过 板的固定件固定到凸轮联轴器上,槽吸收了可能引起固定件松动的,并且结 构也便于更换和调整导向下部耐磨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子凸轮,其中滑动表面是由比耐磨板更硬的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子凸轮,其中滑动表面用硬化制成,而耐磨板是用 自润滑的制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子凸轮,其中每个耐磨板都含有若干油盅来润滑上部 表面。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空气凸轮(aerial cam)和模具安装凸轮(die-mount cam),特 别涉及对具有耐磨板的模具安装凸轮的改进,这种凸轮可以用来进行高精度地 装配,并且能提供增强的承载性能和长期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因为很多大型压机只能在垂直方向上施加力,所以已经采用了不同机构 来充分使用垂直力的分量以便在其它方向上提供有用的力。这些力用来操作工 具进行制造过程,例如打孔、切边、冲压和弯曲。
在这些机构中最常用的就是空气凸轮和模具安装(die-mount)凸轮。它们 通常包括三个基本部分。一个上部连接到压力机的上模座上,一个下部连接到 下模座上。一个中间部分,或者叫做滑,可以在上部和下部之间滑动,刀具 就固定在中间部分上。如果上部是一个凸轮联轴器且下部是一个驱动器,那么 机构一般就是一个空气凸轮。如果上部是一个驱动器而下部是一个凸轮联轴器, 那么机构一般就是一个模具安装凸轮。
当上部被压力机朝着下部垂直施加力的时候,滑块及其所连接的工具沿着 非垂直方向被驱动。如果工具是,例如一个冲头,其会在压力机的推动下,驱 动穿过一个工件,例如一个金属板。当滑块在复位弹簧所提供的分离力的作用 下收缩时,冲头通常会从金属板上移开。但是复位弹簧会产生故障,这样的故 障会导致滚子凸轮和工件损坏。最好的情况下,发生故障的复位弹簧需要更换, 这样也会导致压力机停工。
耐磨板用于彼此接触的滑动面之间来减少摩擦并增加部件的寿命。耐磨板 必须能承受压力机施加的额定凸轮部件力,并能消耗摩擦产生的热量。耐磨板 通常是通过螺栓固定的,由于滑动面被反复压在一个耐磨板上并反复在上面滑 动,螺栓就会受到应力作用,这就会产生螺栓松动的危险。这样就会造成压力 机停工并且损坏滚子凸轮和工件。而且,如同名字所表示的那样,耐磨板会随 着使用而磨损,并且必须定期更换,这就需要拆卸和重装的时间。
很多空气凸轮和模具安装(die-mount)凸轮都带有耐磨板,这种耐磨板的 工作表面是侧向垂直的。这些耐磨板给滑块提供支撑,但是给滑块的侧向平移 或垂直震动以很小阻力。滑块的任意的平移量或震动量都会导致引导刀具向其 所需目标时的成比例误差量。
通常,现有的空气凸轮和模具安装(die-mount)凸轮的外形足够高,因此 阻止了其在小型压力机中使用。很多凸轮在用于这种目的的复位弹簧发生堵塞 或断开的时候并不收缩其滑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滚子凸轮,其包括能初次调整、随后 保持均衡的耐磨板载荷分布的部件。本滚子凸轮具有一个滑块,其具有一对位 于第一平面的平行的间隔的下部滑动表面,还有一对位于第二平面的平行的间 隔的上部滑动表面,第二平面平行于第一平面且位于第一平面的上面。滚子凸 轮还包括一个凸轮联轴器,其具有一对导向下部耐磨板,可滑动地支撑一对下 部滑动表面,和一对上部耐磨板,可滑动地支撑上部滑动表面。下部滑动表面 侧向朝着彼此向下倾斜,导向下部耐磨板具有侧向倾斜表面,其余下部滑动表 面平行并引导下部滑动表面。一个凸轮滚子,其被滑块可旋转地支撑,并可以 通过沿着凸轮联轴器移动滑块使驱动器向下运动。一对调整固定螺钉,其被凸 轮联轴器支撑,这样,固定螺钉向前移动的时候,一对导向下部耐磨板中的一 个就被朝着另一个侧向推动,并与该对下部滑动表面中的一个接触,来进行初 次调整,然后保持均衡的耐磨板载荷分配。
滚子凸轮还包括一个驱动器,其具有一个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的线性凸轮 曲面,随着该驱动器向下的移动,沿着凸轮联轴器推动滑块。一个作用在滑块 和凸轮联轴器之间的弹性部件将滑块压回到初始位置。另外,正复位部件安装 在驱动器上,以便使线性曲面与也安装在滑块上的保持板啮合,从而保证滑块 缩回。
滑块沿着凸轮联轴器中的通道移动。在通道各自边缘的顶部,上部耐磨板 固定在凸轮联轴器上。导向下部耐磨板通过端板固定在凸轮联轴器和上部耐磨 板中的凹槽中,沿各个面容纳在通道底部。将该对耐磨板定位在两个平面内从 而增加了它们的总表面积,因此就增加了它们的承载能力和寿命。倾斜的导向 下部耐磨板还增加了它们的总表面积,并有助于增加滑块的侧面稳定性。将耐 磨板安装在分开的表面内,也便于制造具有相同承载能力的、更窄的滚子凸轮。
滚子凸轮的结构还提供一种方便的方法来组装它,特别是便于调整和组装 导向下部耐磨板。使用容纳了导向下部耐磨板的凹槽安装端板就不需要使用固 定装置,例如螺钉,这样就减少了固定件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松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滚子凸轮的透视图,表示了一个驱动器、一个凸轮滚子、一个 滑块和一个凸轮联轴器的组合;
图2是图1的滚子凸轮的分解图,是从相反方向显示的,包括调整固定螺 丝钉和一个气体弹簧;
图3是图1的滚子凸轮的侧视图,部分被隐藏线表示;
图4是图3中滚子凸轮的侧视图,部分被隐藏线表示并且部分已经剥开;
图5是沿着图4的线5-5的截面图;
图6是图3中一个向上倾斜的凸轮联轴器和滚子凸轮的滑块的侧视图;
图7是图3中一个向下倾斜的凸轮联轴器和滚子凸轮的滑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一个模具安装滚子凸轮10的透视图,其包括一个凸轮驱动部件 或凸轮联轴器12、一个刀具夹紧部件或滑块14、和一个驱动器16。凸轮联轴器 12通常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压力机(未示出)的下模座19上,螺栓穿过螺栓孔 20。驱动器16类似地固定在压力机(未示出)的上模座21上。
滑块14具有一个前端部26和一个后端部28,滑块插入凸轮联轴器12和 驱动器16之间。滑块14用来能根据压力机提供的垂直向下力的分量,在一条 沿着凸轮联轴器12的线性通道移动,该通道与压力机的上模座21的垂直通道 成所需度。在滑块14的前端部26上安装有一个典型的刀架30,能固定任意 数量的公知刀具,例如打孔器或切边器(均未示出)。
如图2中的细节所示,其中图2是分解图,并且是图1中的模具安装滚子 凸轮10的反向视图,驱动器16具有第一侧32(图1)和第二侧34(图2), 和一个线性凸轮表面36(图1),该表面与垂直方向成锐角α(图1)设置。第 一和第二正复位部件38和40使用例如螺钉42的固定件安装在滑块14的对应 一侧。在固定正复位部件38和40的螺钉42的远端固定有对应的复位凸缘44 和45,它们从驱动器16的对应侧面侧向向外伸出。
如图5所示,其中图5是沿着图4的线5-5的截面图,滑块14包括一个上 部46、一个中部48和一个下部50。如图1和2以及图5所示,滑块14的上部 46容纳了一个长的开口空腔52。空腔52是位于两个平行的、垂直的、第一和 第二平行侧壁54和56之间。侧向延伸的凸轮滚子轴58(图2)是被支撑在第 一和第二侧壁54和56之间,凸轮滚子60被轴向支撑,以便绕着凸轮滚子轴58 旋转。
图1到4表示了长形的第一和第二保持板62、64,使用例如螺丝钉66的 固定件,将它们安装在滑块14的对应第一和第二侧壁54和56的外表面上。如 图3和4所示,第一保持板62伸过凸轮滚子60与第一正复位部件38啮合。如 图2和3所示,在第一保持板62的部分分解图中,第一保持板62的内侧具有 一个去除部分,该部分形成了一个线性曲面65。线性曲面65基本上与第一正复 位部件38的第一复位凸缘44平行,以便当驱动器16向上移动的时候,与第一 复位凸缘44啮合。虽然该特征没有示出,但是第二保持板64与第一保持板62 结构相反,以便与第二正复位部件40的复位凸缘45啮合。
如图2和5所示,滑块14的下部50具有第一和第二平行侧面68和70, 它们与中部48垂直分开。
在滑块14向后部分上,滑块14的上部46和下部50的侧向厚度小于中部 48的宽度,分别形成第一和第二凸缘状突起72、74,它们在下部50上面沿着 相反方向侧向伸展。凸缘状突起72和74的下表面分别构成了第一和第二上部 滑动表面76和78。滑块14的下部50还具有一个下部中心滑动表面80,还具 有第一和第二下部滑动表面82和84,它们从靠近下部中心滑动表面80的边缘 倾斜侧向向上伸出,伸到位于对应第一和第二平行侧面68和70上的边缘,该 边缘相对于下部中心滑动表面80成一个锐角β(图2)。
如图2所示,一个弹性部件,最好是一个气体弹簧86,安装在一个长孔88 (图5)中,长唯于滑块14的下部50的前端26中。气体弹簧86从孔88中 伸出。
凸轮联轴器12大致为直立棱柱的形状,其具有一个纵向、开口的通道90, 从凸轮联轴器12的前端92穿过上部伸到凸轮联轴器12的后端94。通道90是 位于垂直的、第一和第二平行侧壁96和98之间,并且一个下部中心通道表面 100在侧壁之间伸展。
第一和第二上部耐磨板102和104(第二上部耐磨板没有在图2中表示出 来),最好是自润滑的耐磨板,都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通过一定数量的公知 固定装置例如螺栓106,它们分别固定到第一和第二侧壁96和98的顶部。第一 和第二导向下部耐磨板108和110(图5),最好是自润滑的耐磨板,都具有大 致楔形的截面,它们被下部中心管道表面100支撑,并且分别沿着侧壁96和98 纵向伸展。第一和第二导向下部耐磨板108和110具有上部表面112和114,它 们向下朝着彼此倾斜。
滑动表面是由比耐磨板更硬的材料制成。滑动表面通常用硬化制成,而 耐磨板是用自润滑的制成。最好,每个耐磨板都含有多个注油栓。
第一和第二导向下部耐磨板108和110不是通过例如螺栓的固定件固定到 位,例如,螺栓穿过耐磨板并进入凸轮联轴器12。最好,它们是侧向位于侧壁 96和98之间,垂直位于下部中心管道表面100和滑块14之间,并且纵向位于 凸轮联轴器前板116和第一和第二凸轮联轴器后端板118、120之间。凸轮联轴 器前板116被夹在位于凸轮联轴器12的前端92中的一个侧向凹槽122中,以 及分别位于上部耐磨板102和104的侧向凹槽123和125中,前板116通过穿 过板子的固定件例如螺栓128固定在凸轮联轴器12上,螺栓穿过前板116。第 一和第二凸轮联轴器后端板118和120被夹在位于凸轮联轴器12的后端94中 的侧向凹槽124和126中,以及分别位于上部耐磨板102和104的侧向凹槽127 和129中,后端板通过穿过板子的固定件例如螺栓128固定在槽中,螺栓穿过 第一和第二后端板118和120。通过这种结构,槽就能够吸收可能使固定件松动 的力。
第一和第二导向下部耐磨板108和110的侧向倾斜上部表面最好不是朝着 彼此充分伸展来形成锐边,而是形成钝边130和132(图2和5),它们在凸轮 联轴器12的下部中心管道表面100和倾斜耐磨板表面112和114之间大致垂直 伸展。一对固定螺钉134侧向伸展,通过第二侧壁98以便与第二导向下部耐磨 板110接触。向前移动固定螺钉134就可以迫使第二导向下部耐磨板110朝着 第一导向下部耐磨板108移动。
第一和第二上部耐磨板102和104侧向尺寸大于侧壁96和98,该侧壁96 和98是安装在耐磨板102和104上的,也大于每个侧向伸展到管道90上面的 部分。因此,滑块14具有第一和第二凹槽103和105,它们的上表面分别构成 了第一和第二上部滑动表面76和78的附加部分。更宽的耐磨板102和104增 加了总的耐磨板表面积,并且它们在侧向凹槽103和105中的布置就使滑块14 靠在凸轮联轴器12上。这就阻止了当驱动器16给滑块14的后端施加一个向下 引导分量的时候,滑块14的前端向上摆动和滚动,这样就提高了刀具定位精度。
当模具安装滚子凸轮10初次组装,并且第一和第二上部滑动表面76和78 以及滑块14的第一下部滑动表面82靠在第一和第二上部耐磨板102和104以 及凸轮联轴器12的第一导向下部耐磨板108上的时候,固定螺钉134向前移动, 这样第二导向下部耐磨板110就与第二下部滑动表面84接触。上述步骤提供了 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来精确地调整耐磨板在滚子凸轮组件附近的位置,而不需 要磨损耐磨板,或使用精密加工来保证均衡的载荷分布。该步骤和滚子凸轮的 结构也可以用来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在工作地点更换和调整耐磨板的方法。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安装侧向延伸穿过第一侧壁96的第 二对固定螺钉(未示出),来朝着第二导向下部耐磨板110推动第一导向下部 耐磨板108。这样,需要一个小量的侧向位移来定位耐磨板,但是,可能就不需 要第二对固定螺钉了。
在工作中,当驱动器16被垂直向下驱动的时候,驱动器16的凸轮表面36 对滑块14的凸轮滚子60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在将滑块14和安装在刀架30上 的刀具(未示出)朝着一个工件(未示出)驱动的方向,凸轮滚子60将向下力 的一个分量传递给滑块14。滑块14的第一和第二上部滑动表面76和78分别沿 着第一和第二上部耐磨板102和104滑动;第一和第二下部滑动表面82和84 分别沿着第一和第二导向下部耐磨板108和110滑动。
随着驱动器16被向下驱动且滑块14向前移动,气体弹簧86就被压缩抵靠 到凸轮联轴器12的前板116上。一个刀具,例如是一个冲头(未示出),通过 一个工件(未示出)被施加力。当驱动器16升高的时候,气体弹簧施加一个力 来拉回滑块14。如果滑块14没能缩回,与对应第一和第二保持板62和64的线 性曲面65啮合的第一和第二正复位部件38和40就施加一个补充力来保证滑块 14缩回。
如图2所示,提供用于凸轮联轴器12的、更宽的上部耐磨板102和104 和导向下部耐磨板108和110,导致载荷可以分配在两套垂直移动的耐磨板之 间。这就允许它们总表面积的增加,就可以增加其在载荷承载能力和寿命。因 此,滚子凸轮就不必变宽,使得处于相同平面的具有相同总耐磨板表面积的凸 轮部件负载相同的载荷,因此就可以在受限的工作位置更广泛应用。反过来, 由于分配载荷的表面积更大,所以具有相同宽度的滚子凸轮可以管理更大载荷。 相对于具有相同宽度但没有倾斜的耐磨板来说,倾斜的导向下部耐磨板108和 110还可以提供更大的总表面积。这就不仅增加了它们的承载能力和寿命,而且 还提供了更好的侧向稳定性,因此就提高了刀具的定位精度。
图6和7表示了具有凸轮联轴器12的模具安装滚子凸轮10,其示意性地 安装在相对于平面的向上和向下角度上。它们的操作与在上述附图中的滚子 凸轮10的操作类似;也就是说,沿着工件(未示出)的方向,压力机施加的向 下力的分量给滑块14和一个安装在刀架30上的刀具(未示出)施力。向上和 向下角度表示的是定位刀具来实现典型的操作,例如打孔、切边、冲压和弯曲。 为了能够将凸轮联轴器12以不同角度安装在水平面上,保持板62和64、正复 位部件38和40、和驱动器16可以用其它具有适当结构的部件代替。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相反结构的滚子凸轮, 也就是说,凸轮联轴器位于顶部且驱动器位于底部也是可以制造的。这 样的结构可以是空气凸轮。
虽然已经表示和介绍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并无法表示 了介绍本发明的所有可能的形式。更好的,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词语是介绍性 词语而不是限定性的,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 以做出各种变化。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凸轮轴密封圈压装机 2020-05-13 62
凸轮轴信号轮压装机 2020-05-11 465
铸件凸轮轴加工中心定位装置 2020-05-13 846
凸轮轴在线专用检具 2020-05-12 425
凸轮轴装配工装 2020-05-11 203
凸轮轴碗型塞上料装置 2020-05-11 291
凸轮轴碗型塞压装机 2020-05-11 96
制造凸轮轴的方法 2020-05-12 51
高速凸轮磨用水嘴 2020-05-11 179
凸轮轴 2020-05-11 81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