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齿轮传动比 / 具有可连续变化传动比的齿轮变速器

具有可连续变化传动比齿轮变速器

阅读:215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有可连续变化传动比齿轮变速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传动比 可连续变化的 变速器 ,该变速器包括一个 箱体 (10),一个可旋转地安装在箱体(10)上并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轴(16),一个由第一轴(16)支承且设有沿着轴间隔排列的多个带齿的盘卷(18a)的 螺旋齿 条(18),所述盘卷(18a)的直径都由围绕第一轴上的假想圆锥包络面所确定。一个可旋转地安装在箱体(10)上的第二轴(26),第二轴与包络面(20)间隔开并且平行于该包络面延伸,一个安装在第二轴上且能与之一起转动的 齿轮 元件(32),齿轮元件(32)的齿与 齿条 (18)的齿 啮合 。齿轮元件(32)可沿第二轴(26)滑动以便使齿轮元件能沿着齿条(18)设置在任意 位置 上。齿轮元件(32)包括位于第二轴(26)上并排设置的一对 小齿轮 (64a,64b),小齿轮相对彼此及相对第二轴(26)可转动小 角 度,第一弹性构件(74) 偏压 一个小齿轮(64b)至在第二轴(26)上的起始角度位置,第二弹性构件(78)分别偏压两个小齿轮(64a,64b)从而使它们的齿相互对准。,下面是具有可连续变化传动比齿轮变速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变传动比变速器,包括:一个箱体(10),一个可转动安装 在箱体(10)上的第一轴(16),该第一轴能绕第一轴线旋转,一个由第 一轴(16)支承的螺旋齿条(18),该螺旋齿条沿着第一轴设有多个间隔 排列的带齿的盘卷(18a),所述这些盘卷的直径一起限定出一个围绕第一 轴的假想锥形包络面(20),一个可转动安装在箱体(10)上的第二轴 (26),该第二轴与所述的包络面(20)间隔开且平行于包络面(20)延 伸,一个安装到第二轴(26)随之转动的齿轮元件(32),所述齿轮元件 包括一对相似的小齿轮(64a,64b),小齿轮的齿与齿条(18)的齿相啮 合,所述齿轮元件(32)可沿第二轴(26)滑动以使齿轮元件沿齿条的任 意位置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齿轮(64a,64b)可通过相对于轴 (26)以及相对于彼此的小度转动,第一弹性构件(74)偏压所述小齿 轮中的一个(64b)至第二轴(26)上的起始角度位置,且第二弹性构件 (78)使所述小齿轮(64a,64b)相对于彼此偏压朝向两者的齿相互对准的 起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齿轮(64a, 64b)的相对表面设有相对的凹槽(68,72),将一个设置成与第二轴 (26)一起旋转的键(66)伸入到所述的凹槽(68,72)中用以限制小齿 轮(64a,64b)相对轴(26)的转动,且第一弹性构件(74)偏压键(66) 至小齿轮(64a,64b)中的一个(64b)的凹槽中的初始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中的一个 (64b)的相对表面设有一个具有倾斜底壁(82a)的凹槽(82),且第二弹 性构件包括一个位于所述小齿轮中的另一个(64a)的相对表面上的弹簧加 载滚珠(78),所述滚珠(78)弹性接合所述底壁(82a),并且当滚珠 (78)接合所述底壁(82a)的最深位置时第一和第二个小齿轮(64a, 64b)的齿相互对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8)通过多个 刚性辐条(22)连接在第一轴(16)上,其中所述刚性辐条(22)从第一 轴(16)向外延伸到沿齿条(18)间隔排列的齿条盘卷(18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齿条(18)通过第一轴上 的锥壁(20)连接在第一轴(16)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用于使齿轮元件(32)沿第二轴 (26)移动的机构(52,56,5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在 箱体(10)上且可操作地连接到齿轮元件(32)的机动化致动器(56, 5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卷(18a)朝向远 离于第一轴(16)的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卷(18a)朝向所 述第一轴(16)。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齿轮传动器或变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输入/输出 传动比可连续变化的齿轮传动器或变速器。

背景技术

齿轮传动器或者变速器常被用来设置到达和诸如回转轴传动轴车轮等被驱动装置之间来使装置以比马达轴更高的转矩、更低转速进行转 动,反之亦然。变速齿轮传动器设有多个齿轮或者齿轮组,其可以选择性 地设置在输入和输出轴之间以便于在传动中改变齿轮或者传动装置的传动 比。
现有技术中已有输入/输出传动比可连续变化的变速器,通常这些变速 器具有一个锥形的第一旋转构件和一个圆柱旋转构件,两构件由环绕在这 两个构件上的环形带连接。施加于一个构件上的扭矩通过带传递给另一构 件。速度比可以通过改变环形带在圆锥构件的不同位置来变化。也就是 说,如果圆锥构件按给定速度进行旋转而环形带位于圆锥构件较大半径的 一端,则另一构件将以比较高的速度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当环形带位于 圆锥构件半径较小的一端,另一构件将低速旋转,速度比由圆锥构件的锥 决定。
然而,这种使用带的变速器有很多不便,带环在驱动构件和被驱动构 件之间存在滑动。同时带环在负荷下有可能被拉长变形。因此,在驱动构 件和被驱动构件之间不能实现动的正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多次尝试来构造一种变速器或者齿轮驱动 器,其中,驱动和被驱动构件均包括齿轮且齿轮的齿能相互啮合,从而将 动力从驱动构件传送到被驱动构件。例如在专利5608390、5653143、 6321613中所示的变速器包括了由一系列单独的锥形部分组成的且被旋转轴 支承的圆锥齿轮构件,以及以小齿轮形式滑动安装在位于圆锥齿轮旁的第 二旋转轴上的第二构件。直齿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二轴上且能相对该轴滑 动,因此,小齿轮能位于组成圆锥构件的不同锥形部分的相对位置上以改 变变速器的输入/输出传动比。
这种常见的传动比可连续变化的齿轮传动器存在一个问题是,当小齿 轮沿着它的轴移动来改变变速器的齿轮传动比时,小齿轮将同时位于圆锥 构件的相对两个部分上。由于这些部分具有不同的半径,所以也设有不同 的齿数。因此,必须采用相当精确的步骤来确保小齿轮在各种位置上都能 与圆锥齿轮构件进行适当的啮合。通常这包括:在构成圆锥齿轮构件的不 同锥形部分之间提供一定量的的旋转窜动量并且通过连轴器连接这些部分 到它们的共用轴上。在另一些这样的驱动器中,构成圆锥齿轮构件的圆锥 齿轮部分沿其半径成阶梯状并且设有特殊形状的齿。但是,这些使变速器 的传动比进行改变的解决办法导致机器过于复杂和昂贵。而且,由于小齿 轮一旦位于圆锥齿轮构件上的两个相对锥形部分上过长的时间将导致齿轮 的轮齿的过度磨损和极大的增加变速器卡滞或者卡住的可能性,所以这些 变速器并不能进行真正连续的传动比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可变传动比的齿轮传动器 或者变速器,以便在输入和输出轴之间传输扭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变速器的全部操作范围内传动比确 实连续变化的变速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较前述现有的可变传动比的正传动变 速器更简单的齿轮传动器。
其他目的,部分是明显的,部分将在下文变得明了。在下面的具体说 明中将示例本发明所包括的结构特征、元件组合以及零件的设置,并在权 利要求书中指出本发明的范围。
简要的说,本发明的变速器包括一个第一转动轴,该转动轴承载一个 其半径沿轴向逐渐增大的、连续同轴的螺旋状带齿条。一个第二转动轴设 置成平行于齿条的带齿表面,该第二转动轴上载有小齿轮,小齿轮的齿与 齿条上的齿啮合。小齿轮可旋转地连接在第二转动轴上且可沿第二转动轴 进行滑动以便于小齿轮的齿可沿齿条长度的任意位置处与齿条的齿啮合。
通过借助手动或者其他诸如线性致动器丝杠驱动器、活塞等合适装 置使小齿轮沿着第二传动轴进行滑动,可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两个轴中 的任一个轴作为驱动或输入件,另一个轴则作为从动或者输出件。在上述 两种情况下,由于滑动小齿轮在沿齿条长度的任何点处与齿条保持驱动接 合,因此变速器能够在变速器的全部运行范围内具有确实连续变化的传动 比。
由于螺旋齿条是单个连续部件,所以其能直接连接在其轴上,而不迫 于要有离合器或其他类似的装置,就好像现有齿轮传动器中所见的,其中 的锥形齿轮部件是由一系列单独的锥形齿轮部分组成的。
附图说明
为了对本发明的目的和实质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将对附图做详细的 介绍,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传动比可连续变化的变速器沿正面观察各部件的剖视 图;
图2是对图1所示变速器操作过程的图示说明;
图3是对图1所示变速器某一部分的局部放大正视图;以及
图4A和4B分别是图3中沿4A-4A线和沿4B-4B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变速器包括一个箱体10,箱体包括有相对的侧 壁10a和10b,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旋转支承轴16的两个相对端的轴 承元件12和14。轴16上安装有一个连续齿条18,齿条缠绕在轴上以形成 隔开的盘卷18a。齿条18具有锥形型面,而且其上的盘卷18a的直径沿轴 16的长度逐渐增大,如同图2虚线所示齿条18螺旋缠绕在锥形包络面20 上。锥形包络面20可以是真实的,即如图1所示轴16上的圆锥段;或者锥 形包络面20可以是假想的,此时,盘卷18a通过不同长度的辐条22连接到 轴16上,其中辐条22沿齿条以隔开的位置从轴16延伸出来到盘卷18a。 在这两种情况下,齿条盘卷18a的齿朝向离开轴16的方向并且或多或少的 平行于轴的轴线。另一方面,这些齿可以朝向轴的轴线。
图1所示的变速器还包括相间隔地平行于锥形包络面20表面的第二轴 26,轴26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位于侧壁10a和10b上的轴承元件28和30 旋转支承。轴26具有一个或更多花键26a并且支承总体以32表示的齿轮元 件,齿轮元件可旋转连接到轴26上并且还能沿轴26滑动,这样,使得齿 轮元件32上的齿沿齿条任意位置能与齿条盘卷18a上的齿啮合。
轴16和轴26的任意一个可作为变速器的输入或者输出,即驱动轴或 从动轴。虽然不是必须的,但为了使变速器的输入和输出轴在一条线上, 轴26的一端可设有一个能与第二锥齿轮38进行啮合的锥齿轮36,其中第 二锥齿轮38位于第三轴42的末端处,该第三轴42通过位于箱体的侧壁 10c上的轴承元件44可转动地安装以使轴42围绕与轴16相同的轴线进行旋 转。因此,传动完全是可互换的,而且轴16或者轴42中的任意一个能被 用作变速器的驱动件,另一个轴则作为从动件。
图1中还示出,齿轮元件32能借助于总体以52所示的滑动装置沿其 轴26滑动。在图示变速器的实施例中,滑动装置52包括一个滑动架54, 滑动架54通过臂54a与齿轮元件32连接且能沿丝杠56平移,螺杆56的一 端通过位于侧壁10a上的轴承元件58可转动支承,其另一端与装配在侧壁 10c上的双向步进电机58的轴58a相连接。当轴58a沿一个或另一个方向旋 转时,齿轮元件32沿着轴26的一个或另一个方向移动以与齿条18不同的 盘卷进行啮合从而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由于齿条18是一个单一连续的构 件,所以当齿轮元件32在齿条18的较大半径端和较小半径端之间移动 时,齿轮元件32可定位在齿条的任意位置上,从而使变速器的传动比可以 是确实连续变化的。当然,还可以使用现有的任意其他的致动器用来使齿 轮元件沿着轴进行移动。
通过图3可对齿轮元件32有更详细的了解。齿轮元件32包括套筒 62,该套筒的内表面上开槽以容纳轴26的花键26a。因此,套筒62可旋转 地固定在轴26上并且可沿轴26进行滑动。至少一个小齿轮64a相对松动地 环绕在套筒62上。这个至少一个的小齿轮64a由套筒端部凸缘62a和62b 约束在套筒上。从图2可以清晰的看出,小齿轮64a上的齿与螺旋齿条18 的齿进行啮合。根据盘卷18a的间隔X,齿轮元件32可有一可旋转固定在 套筒62进而固定到轴32或元件32上的单个小齿轮64a并在小齿轮64a后 还可以有在套筒62上的附加小齿轮64b。
更特别地,如间距X小而且齿条18有相当小的锥角,则相邻盘卷18a 的齿将仅仅略微相对于彼此偏置。因此,可以使用一单个小齿轮64a,其宽 度Y至少比X略微宽,而且该小齿轮的齿并构造成可与齿条18的齿稍微松 动的配合。
在另一方面,对于更大的盘卷的间距X和更大的齿条锥角而言,齿轮 元件32可以包括如图所示的第二小齿轮64b,其中两个小齿轮的宽度Y和 Z相加后应当比X宽,而且两个小齿轮的齿都能与齿条的齿进行正常的啮 合。
如果齿轮元件32上确实设有两个小齿轮64a和64b,则小齿轮优选被 构造成能在套筒62上进行旋转并且相互间的角度范围相当于在任一方向上 可以至少一个齿轮齿旋转。因此,如图3、4A和4B所示,套筒62设有径 向向外延伸键66,键66伸入到小齿轮64a相对于小齿轮64b的一面上的弧 形凹槽68内。该同一键66还伸入到小齿轮64b上类似的弧形凹槽72内, 弧形凹槽72正相对于弧形凹槽68设置。更优选的是,两个凹槽中的一个 (如凹槽72)中设有弹簧74,当对应的小齿轮64a没有与螺旋齿条18啮合 时,即当小齿轮64a位于两个盘卷18a之间时,该弹簧74用来将小齿轮64a 偏压到套筒62(和轴26)上空档角度位置。
如图4A和4B更清楚的示出,小齿轮之一,也就是小齿轮64a设有一 个弹性加载的滚珠78,该滚珠78突入位于另一个小齿轮64b的相对表面上 的弧形凹槽82内。凹槽82的底壁82a是倾斜的,这样,凹槽的中间部分比 端部更深。由于凹槽82内的弹性加载滚珠78的楔入效应,从而使小齿轮 64b成角度地偏压到小齿轮64b的齿与小齿轮64a的齿对齐的初始位置。在 变速器操作过程中,当轴16和轴42中的任意一个轴由合适的运动机构 (图中未示出)转动时,轴42和16中的另一个轴转动的速度取决于齿轮 元件32沿螺旋齿条18的设置。通常对于一个给定的速度而言,齿轮元件 32被设置成其定位于选定齿条盘卷18a的中间位置上。当改变速度时齿轮 元件被移动到或者跨过相邻的盘卷。在此改变的过程中,小齿轮64a和64b 中的一个、也就是引导齿轮将脱离开被选定的盘卷18a并与邻近的盘卷啮 合,同时另一个尾随齿轮片刻间保持与被选定的盘卷啮合。通过两个小齿 轮64a和64b之间的小角度偏置会包容两个邻近齿条盘卷的对应齿之间的小 错位,直到尾随齿轮脱离被选择的盘卷,此时两个小齿轮将返回在套筒62 上的初始位置而齿轮元件32居中位于邻近盘卷18a上。由于齿条在转动, 齿轮元件能很容易从一个盘卷移动到下一个,并使小齿轮64a和64b同时与 两个邻近的盘卷18a、18a啮合,而小齿轮也被偏压至相对于轴26以及相对 于彼此的起始位置。
由于齿条18是连续的且螺旋或盘旋地缠绕,所以即使齿轮元件32一 次与两个盘卷18啮合,该齿轮元件也能被设置在沿齿条长度上的任意位置 且能保持在这个位置,并不会造成齿轮齿的磨损或者变速装置的卡住。也 就是说,齿轮元件32不会出现如同在前述的现有的采用由单独的齿轮部分 组成的锥形齿轮的变速器所存在的不确定的位置。
从前文的描述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本发明的目的得到了有效的实现,同 样,上述构造的各种变形都落于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说明书的 内容和附图中的显示是为了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应当理解,附属的权利要求是用于覆盖本发明所介绍的所有一般和特 定特征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