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直接驱动 / 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

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

阅读:514发布:2023-02-17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 电弧 炉的导料装置。其要点是:导料装置的主架体的后侧上部和顶侧呈敞开状态。导料装置的导料结构件的固定溜板整体按照左高右低的倾斜方式固定设置在主架体上;往复溜板相对于固定溜板平行设置;往复溜板滚动架托住往复溜板且与往复溜板间接或直接滚动 接触 ;通过往复动 力 件驱动往复溜板使其做相应的运动。,下面是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装置(1)包括主架体(11)和导料结构件(12);导料装置(1)的主架体(11)的后侧上部和顶侧呈敞开状态;导料结构件(12)包括固定溜板(12-2)、往复溜板(12-4)、往复溜板滚动架(12-5)、左挡板(12-8)、前侧板(12-9)、后侧板(12-10)和往复动件(12-11);往复动力件(12-11)为往复气缸或往复油缸;固定溜板(12-2)整体按照左高右低的倾斜方式固定设置在主架体(11)上;往复溜板(12-4)相对于固定溜板(12-2)平行设置,且位于固定溜板(12-2)的左下方;往复溜板滚动架(12-5)有2至4个,往复溜板滚动架(12-5)固定设置在主架体(11)上,且往复溜板滚动架(12-5)的整体与往复溜板(12-4)相互垂直;往复溜板滚动架(12-5)托住往复溜板(12-4)且与往复溜板(12-4)间接或直接滚动接触;往复动力件(12-11)有1至3个;往复动力件(12-11)与往复溜板(12-4)相互间平行设置;往复动力件(12-11)由其缸体(12-11-2)直接或者间接与主架体(11)相连接;往复动力件(12-11)由其活塞杆(12-11-3)直接或者间接与往复溜板(12-4)相连接;
导料装置(1)的导料结构件(12)的往复溜板(12-4)在加料时其右下端部伸向电弧炉(4)上部上;
左挡板(12-8)沿着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且其左上侧边沿固定在主架体(11)的左侧部位上,其右下侧边沿与固定溜板(12-2)的左上侧边沿固定连接;前侧板(12-9)设置在主架体(11)的前侧与固定溜板(12-2)的前侧上,且位于固定溜板(12-2)的上侧;后侧板(12-10)设置在主架体(11)的后侧与固定溜板(12-2)的后侧上,且位于固定溜板(12-2)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1)为由各直型的制构件相互间依次固定连接而构成,所述的直型的钢制构件为工字钢或槽钢或钢;导料结构件(12)还包括固定溜板架(12-1)和往复溜板架(12-3);
固定溜板架(12-1)整体按照左高右低的倾斜方式设置在主架体(11)上;固定溜板(12-2)为钢板或者在普通钢板的上侧面通过堆焊的方式焊接固定有一层耐磨层;固定溜板(12-2)按照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固定溜板架(12-1)上,且与左下方的固定溜板架(12-1)焊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固定溜板(12-2)通过固定溜板架(12-1)固定设置在主架体(11)上;
往复溜板架(12-3)相对于固定溜板架(12-1)平行设置,且位于固定溜板架(12-1)的左下方;往复溜板(12-4)为钢板或者在普通钢板的上侧面通过堆焊的方式焊接固定有一层耐磨层;往复溜板(12-4)按照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固定溜板架(12-1)上,且与左下方的往复溜板架(12-3)焊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往复溜板(12-4)通过往复溜板架(12-3)固定设置在主架体(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架体(11)包括2根左竖梁(11-1)、2根右竖梁(11-2)、2根下部连接横梁(11-3)、2根中部连接横梁(11-4)、1根顶部连接横梁(11-5)、2根下部连接纵梁(11-6)、2根中部连接纵梁(11-7)、2根顶部连接纵梁(11-8)、2根料桶支撑梁(11-9)和下封板(11-10);2根左竖梁(11-1)分前后铅垂向设置;2根右竖梁(11-2)分前后铅垂向设置;分上下沿左右向平设置的2根下部连接横梁(11-3)、2根中部连接横梁(11-4)和1根顶部连接横梁(11-5);分上下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2根下部连接纵梁(11-6)和2根中部连接纵梁(11-7)和2根顶部连接纵梁(11-8);
分左右水平设置的2根料桶支撑梁(11-9);
2根左竖梁11-1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前竖梁(11-1a)和左后竖梁
(11-1b),2根右竖梁(11-2)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右前竖梁(11-2a)和右后竖梁(11-2b);2根下部连接横梁(11-3)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下部前连接横梁(11-3a)和下部后连接横梁(11-3b),2根中部连接横梁(11-4)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中部前连接横梁(11-4a)和中部后连接横梁(11-4b);2根下部连接纵梁(11-6)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下部左连接纵梁(11-6a)和下部右连接纵梁(11-6b),2根中部连接纵梁(11-7)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和中部右连接纵梁(11-7b),2根顶部连接纵梁(11-8)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顶部左连接纵梁(11-8a)和顶部右连接纵梁(11-8b);2根料桶支撑梁(11-9)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料桶左支撑梁(11-9a)和料桶右支撑梁(11-9b);
2根左竖梁(11-1)和2根右竖梁11-2均为工字钢,各根竖梁均以开口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的状态设置,各根竖梁的下端通过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操作平台中的地脚螺栓固定在该操作平台上;
2根下部连接横梁(11-3)均为槽钢;下部前连接横梁(11-3a)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右侧下部和右前竖梁(11-2a)的左侧下部上,且下部前连接横梁(11-3a)以开口向后的状态设置;下部后连接横梁(11-3b)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11-1b)的右侧下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左侧下部上,且下部后连接横梁(11-3b)以开口向前的状态设置;
2根中部连接横梁(11-4)均为槽钢;中部前连接横梁(11-4a)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右侧中部和右前竖梁(11-2a)的左侧中部上,且中部前连接横梁(11-4a)以开口向前的状态设置;中部后连接横梁(11-4b)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11-1b)的右侧中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左侧中部上,且中部后连接横梁(11-4b)以开口向前的状态设置;
顶部连接横梁(11-5)为槽钢;顶部连接横梁(11-5)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右侧上部和右前竖梁(11-2a)的左侧上部上,且顶部连接横梁(11-5)以开口向后的状态设置;
2根下部连接纵梁(11-6)均为槽钢;下部左连接纵梁(11-6a)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后侧下部和左后竖梁(11-1b)的前侧下部上,且底部左连接纵梁(11-6a)以开口向右的状态设置;下部右连接纵梁(11-6b)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下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下部上,且底部右连接纵梁(11-6b)以开口向左的状态设置;
2根中部连接纵梁(11-7)均为槽钢;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后侧中部和左后竖梁(11-1b)的前侧中部上,且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以开口向右的状态设置;中部右连接纵梁(11-7b)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中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中部上,且中部右连接纵梁(11-7b)以开口向左的状态设置;
2根顶部连接纵梁(11-8)均为槽钢;顶部左连接纵梁(11-8a)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后侧上部和左后竖梁(11-1b)的前侧上部上,且顶部左连接纵梁(11-8a)以开口向右的状态设置;顶部右连接纵梁(11-8b)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上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上部上,且顶部右连接纵梁(11-8b)以开口向左的状态设置;
2根料桶支撑梁(11-9)均为槽钢;料桶左支撑梁(11-9a)和料桶右支撑梁(11-9b)以呈向后张开的“八”字形设置在支架(11)的上部;料桶左支撑梁(11-9a)以开口朝向左前方的状态设置,料桶右支撑梁(11-9b)以开口朝向右前方的状态设置;
料桶左支撑梁(11-9a)的框形的前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左右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左支撑梁(11-9a)的框形的后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前后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左支撑梁(11-9a)由其前端面与顶部连接横梁(11-5)的后侧左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料桶左支撑梁(11-9a)由其后端面与顶部左连接纵梁(11-8a)的右侧后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
料桶右支撑梁(11-9b)的框形的前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左右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右支撑梁(11-9b)的框形的后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前后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右支撑梁(11-9b)由其前端面与顶部连接横梁(11-5)的后侧右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料桶右支撑梁(11-9b)由其后端面与顶部右连接纵梁(11-8b)的左侧后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
下封板(11-10)为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的矩形钢板,下封板(11-10)由其左侧面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右前竖梁(11-2a)的右侧下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右侧下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料结构件(12)的固定溜板架(12-1)包括左梁(12-1-1)、前梁(12-1-2)、中梁(12-1-3)、后梁(12-1-4)、前加强梁(12-1-5)和后加强梁(12-1-6);左梁(12-1-1)、前梁(12-1-2)、中梁(12-1-3)、后梁(12-1-4)、前加强梁(12-1-5)和后加强梁(12-1-6)均为槽钢;
左梁(12-1-1)由其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右侧和左后竖梁(11-1b)的右侧上,且位于主架体(11)的下部左连接纵梁(11-6a)与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之间的中间偏上的部位上;
前梁(12-1-2)、中梁(12-1-3)和后梁(12-1-4)相互间平行设置,均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8度至45度,且前梁(12-1-2)、中梁(12-1-3)和后梁(12-1-4)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前加强梁(12-1-5)和后加强梁(12-1-6)均沿前后向设置,且前加强梁(12-1-5)和后加强梁(12-1-6)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
前梁(12-1-2)由其左上端沿铅垂向设置的端面焊接固定在左梁(12-1-1)的右侧面的前部上,前梁(12-1-2)由其前侧面的右下部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面的从上方靠近下部右连接纵梁(11-6b)的部位上;中梁(12-1-3)由其左上端沿铅垂向设置的端面焊接固定在左梁(12-1-1)的右侧面的前后向的中部上;前加强梁(12-1-5)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前梁(12-1-2)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中梁(12-1-3)的前侧中部上;
后梁(12-1-4)由其左上端沿铅垂向设置的端面焊接固定在左梁(12-1-1)的右侧面的后部上,后梁(12-1-4)由其后侧面的右下部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面的从上方靠近下部右连接纵梁(11-6b)的部位上;后加强梁(12-1-6)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中梁(12-1-3)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后梁(12-1-4)的前侧中部上,从而构成固定溜板架(12-1);
往复溜板架(12-3)包括第二前梁(12-3-1)、第二中梁(12-3-2)、第二后梁(12-3-3)、第二前加强梁(12-3-4)和第二后加强梁(12-3-5);第二前梁(12-3-1)、第二中梁(12-3-2)、第二后梁(12-3-3)、第二前加强梁(12-3-4)和第二后加强梁(12-3-5)均为槽钢;
第二前梁(12-3-1)、第二中梁(12-3-2)和第二后梁(12-3-3)相互间平行设置,均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与固定溜板架(12-1)的前梁(12-1-2)相互间平行设置;第二前梁(12-3-1)、第二中梁(12-3-2)和第二后梁(12-3-3)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第二前加强梁(12-3-4)和第二后加强梁(12-3-5)均沿前后向设置,且第二前加强梁(12-3-4)和第二后加强梁(12-3-5)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第二前加强梁(12-3-4)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第二前梁(12-3-1)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第二中梁(12-3-2)的前侧中部上;后加强梁(12-3-5)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中梁(12-3-2)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后梁(12-3-3)的前侧中部上,从而构成往复溜板架(12-3);
往复溜板滚动架(12-5)有2个,按其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往复溜板滚动架
(12-5a)和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和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结构基本相同,均包括前支柱(12-5-1)、前轴承(12-5-2)、后支柱(12-5-3)、后轴承(12-5-4)和滚动杆(12-5-5);
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前支柱(12-5-1)和后支柱(12-5-3)均为槽钢;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前支柱(12-5-1)沿从右上至左下的方向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12-3)的整体相互垂直,该前支柱(12-5-1)由其沿水平面设置的下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下部前连接横梁(11-3a)的上侧右部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前轴承(12-5-2)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前支柱(12-5-1)的右上端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后支柱(12-5-3)与前支柱(12-5-1)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位于前支柱(12-5-1)的后方,该后支柱(12-5-3)由其沿水平面设置的下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下部后连接横梁(11-3b)的上侧右部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后轴承(12-5-4)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后支柱(12-5-3)的右上端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滚动杆(12-5-5)由其前端固定设置在前轴承(12-5-2)的内圈中,由其后端固定设置在后轴承(12-5-4)内圈中,且该滚动杆(12-5-5)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从左下方托住往复溜板滚动架(12-5),并且与往复溜板滚动架(12-5)的下侧面滚动接触;
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前支柱(12-5-1)和后支柱(12-5-3)均为槽钢;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前支柱(12-5-1)沿从右上至左下的方向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12-3)的整体相互垂直,该前支柱(12-5-1)由其沿铅垂面设置的左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下封板(11-10)的右侧前部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前轴承(12-5-2)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前支柱(12-5-1)的右上端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后支柱(12-5-3)与前支柱(12-5-1)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位于前支柱(12-5-1)的后方,该后支柱(12-5-3)由其沿铅垂面设置的左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下封板(11-10)的右侧后部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后轴承(12-5-4)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后支柱(12-5-3)的右上端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滚动杆(12-5-5)由其前端固定设置在前轴承(12-5-2)的内圈中,由其后端固定设置在后轴承(12-5-4)内圈中,且该滚动杆(12-5-5)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从左下方托住往复溜板滚动架(12-5),并且与往复溜板滚动架(12-5)的下侧面滚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料结构件(12)还包括前连接梁(12-6)和后连接梁(12-7);
前连接梁(12-6)和后连接梁(12-7)均为槽钢;前连接梁(12-6)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后侧中部和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中部上,且槽口向前;
后连接梁(12-7)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11-1b)的前侧中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中部上,且槽口向后;左挡板(12-8)由其上侧边沿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的右侧上边沿上,左挡板(12-8)由其下侧边沿焊接固定在固定溜板(12-2)的左上端的边沿上;
前侧板(12-9)有2,按其所处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为上前侧板(12-9a)和下前侧板(12-9b);
上前侧板(12-9a)的形状为矩形,沿着从前上至后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上前侧板(12-9a)由其上侧边沿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中部前连接横梁(11-4a)的后侧上边沿上;上前侧板(12-9a)由其下侧边沿焊接固定在前连接梁(12-6)的后侧上边沿上;
下前侧板(12-9b)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其直角腰水平设置且位于上侧,其斜腰沿着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位于左下侧;下前侧板(12-9b)的斜腰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与固定溜板架(12-1)的前梁(12-1-2)与水平面的夹角α相同;下前侧板(12-9b)由其左下侧边沿从上方密闭焊接固定在固定溜板(12-2)的前侧边沿上,下前侧板(12-9b)的上边沿与上前侧板(12-9a)的下边沿相接触且密闭焊接固定;
后侧板(12-10)有2块,按其所处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为上后侧板(12-10a)和下后侧板(12-10b);
上后侧板(12-10a)的形状为矩形,沿着从后上至前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上后侧板(12-10a)由其上侧边沿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中部后连接横梁(11-4b)的前侧上边沿上;上后侧板(12-10a)由其下侧边沿焊接固定在后连接梁(12-7)的前侧上边沿上;
下后侧板(12-10b)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其直角腰水平设置且位于上侧,其斜腰沿着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位于左下侧;下后侧板(12-10b)的斜腰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与固定溜板架(12-1)的后梁(12-1-4)与水平面的夹角α相同;下后侧板(12-10b)由其左下侧边沿从上方密闭焊接固定在固定溜板(12-2)的后侧边沿上,下后侧板(12-10b)的上边沿与上后侧板(12-9b)的下边沿相接触且密闭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往复动力件(12-11)还包括安装座(12-11-1)和连接件(12-11-4);往复动力件(12-11)为往复气缸,往复气缸有2个,往复气缸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前往复气缸(12-11a)和后往复气缸(12-11b);前往复气缸(12-11a)和后往复气缸(12-11b)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12-3)相互间平行设置;
前往复气缸(12-11a)由其缸体(12-11-2)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12-11-1)上,该安装座(12-11-1)固定在左前竖梁(11-1a)的中部上,前往复气缸(12-11a)由其活塞杆(12-11-3)与连接件(12-11-4)转动连接,该连接件(12-11-4)固定在往复溜板架(12-3)的左上端的前部上;后往复气缸(12-11b)由其缸体(12-11-2)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12-11-1)上,该安装座(12-11-1)固定在左后竖梁(11-1b)的中部上,后往复气缸(12-11b)由其活塞杆(12-11-3)与连接件(12-11-4)转动连接,该连接件(12-11-4)固定在往复溜板架(12-3)的左上端的后部上;通过2个往复气缸(12-11)的同步的往复运动实现往复溜板(12-4)向右下方的伸出和向左上方的收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往复动力件(12-11)还包括安装座(12-11-1)和连接件(12-11-4);往复动力件(12-11)为往复油缸,往复油缸有2个,往复油缸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前往复油缸和后往复油缸;前往复油缸和后往复油缸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12-3)相互间平行设置;
前往复油缸由其缸体(12-11-2)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12-11-1)上,该安装座(12-11-1)固定在左前竖梁(11-1a)的中部上,前往复油缸由其活塞杆(12-11-3)与连接件(12-11-4)转动连接,该连接件(12-11-4)固定在往复溜板架(12-3)的左上端的前部上;后往复油缸由其缸体(12-11-2)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12-11-1)上,该安装座(12-11-1)固定在左后竖梁(11-1b)的中部上,后往复油缸由其活塞杆(12-11-3)与连接件(12-11-4)转动连接,该连接件(12-11-4)固定在往复溜板架(12-3)的左上端的后部上;通过2个往复油缸的同步的往复运动实现往复溜板(12-4)向右下方的伸出和向左上方的收缩。

说明书全文

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

[0001]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10140720.9,申请日为2012年5月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用于电弧炉的导料和排烟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电弧炉通常是指使得电极之间的气体进行放电而形成电弧、由电弧的电热来熔炼金属的一种电炉。气体放电形成电弧时能量很集中,弧区温度在3000℃以上。对于熔炼金属,电弧炉比其他炼炉工艺灵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杂质,炉温容易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适于优质合金钢的熔炼。在炼钢方面,通常采用三相炼钢电弧炉。三相炼钢电弧炉是一种电弧发生在电极和被熔化炉料之间的直接电热式电弧炉。三相炼钢电弧炉的炉体主要由炉盖、炉、出钢槽和炉身组成,炉身的炉底和炉壁用性耐火材料或酸性耐火材料砌筑。上述电弧炉炼钢是通过石墨电极向电弧炉内输入电能,以电极端部和炉料之间发生的电弧为热源进行炼钢。电弧炉以电能转化为热能,可调整炉内气氛,对熔炼含有易化元素较多的钢种极为有利。电弧炉炼钢发明后不久,就用于冶炼合金钢,并得到较大的发展。
[0004] 电弧炉炼钢的工业过程一般分为熔化、氧化和还原三个期间,在工作过程中随着炉料中油脂类等物质在高温时的气化以及在对的化学成份调整时均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含尘气体,必需配备相应的排烟和除尘系统,对高温含尘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电弧炉除尘所采用的排烟烟罩大致分为:车间屋顶罩和移动罩。车间屋顶罩需要十分牢固的屋顶结构,投资较大;其次由于电弧炉加料大多采用车间行车进行加料,导致车间屋顶罩距离电弧炉较远,需要加大排烟系统的引功率,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再次,车间屋顶罩至电弧炉之间为敞开式,烟尘有时会弥漫至车间其它地方,排烟效果大打折扣;最后,通常的车间行车进行加料的方式也大大制约了排烟装置的形式。移动罩除尘效果相对车间屋顶罩较好,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后续的维修保养较为麻烦,会增加一定的使用成本,而且容易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不适用老厂的改造。
[0005] 中国专利文献CN101852545A(专利申请号201010218260.8)公开了一种“电弧炉烟罩”,其中记载了:“在电弧炉1一侧安装固定罩3,电弧炉上侧方有固定抽封口6,与固定罩3配合的移动罩2通过滚轮坐在轨道上,轨道分别固定在地面和钢梁上;所述的移动罩2上方有移动罩抽风口5,移动罩抽风口5与固定抽风口6插合;所述的滚轮由驱动装置4驱动,在烟罩和厂房之间有密封板7,将烟罩和厂房间不能密封的空挡完全密封。”由此看出:首先,该烟罩使用中,在加料和出料时,移动罩2及其抽风口5必须离开电弧炉,且移动罩2的抽风口5还要与固定罩3的抽风口6脱开;加料结束后,移动罩2及其抽风口5又要返回至原位,且移动罩2的抽风口5还要与固定罩3的抽风口6插合,不仅过程较为复杂,还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而且其维护和保养较为麻烦,也需要增加一定的维护费用,加大了生产成本;其次,将移动罩2移开而加料时,所产生的大量烟尘无法被收集并排出,会弥漫到厂房其他区域,仍然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满足排烟效率较高的排烟系统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
[0007]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导料装置包括主架体和导料结构件。导料装置的主架体的后侧上部和顶侧呈敞开状态。导料结构件包括固定溜板、往复溜板、往复溜板滚动架和往复动件。往复动力件为往复气缸或往复油缸。固定溜板整体按照左高右低的倾斜方式固定设置在主架体上。往复溜板相对于固定溜板平行设置,且位于固定溜板的左下方。往复溜板滚动架有2至4个,往复溜板滚动架固定设置在主架体上,且往复溜板滚动架的整体与往复溜板相互垂直。往复溜板滚动架托住往复溜板且与往复溜板间接或直接滚动接触。往复动力件有1至3个。往复动力件与往复溜板相互间平行设置。往复动力件由其缸体直接或者间接与主架体相连接。
往复动力件由其活塞杆直接或者间接与往复溜板相连接。
[0008] 所述导料装置的导料结构件的往复溜板在加料时其右下端部伸向电弧炉上部上。
[0009]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导料结构件还包括左挡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左挡板沿着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且其左上侧边沿固定在主架体的左侧部位上,其右下侧边沿与固定溜板的左上侧边沿固定连接。前侧板设置在主架体的前侧与固定溜板的前侧上,且位于固定溜板的上侧。后侧板设置在主架体的后侧与固定溜板的后侧上,且位于固定溜板的上侧。
[0010]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架体为由各直型的钢制构件相互间依次固定连接而构成,所述的直型的钢制构件为工字钢或/和槽钢或/和钢。导料结构件还包括固定溜板架和往复溜板架。
[0011] 所述固定溜板架整体按照左高右低的倾斜方式设置在主架体上。固定溜板为钢板或者优选在普通钢板的上侧面通过堆焊的方式焊接固定有一层耐磨层。固定溜板按照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固定溜板架上,且与左下方的固定溜板架焊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固定溜板通过固定溜板架固定设置在主架体上。
[0012] 上述往复溜板架相对于固定溜板架平行设置,且位于固定溜板架的左下方。往复溜板为钢板或者优选在普通钢板的上侧面通过堆焊的方式焊接固定有一层耐磨层。往复溜板按照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固定溜板架上,且与左下方的往复溜板架焊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往复溜板通过往复溜板架固定设置在主架体上。
[0013]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主架体包括2根左竖梁、2根右竖梁、2根下部连接横梁、2根中部连接横梁、1根顶部连接横梁、2根下部连接纵梁、2根中部连接纵梁、2根顶部连接纵梁、2根料桶支撑梁和下封板。2根左竖梁分前后铅垂向设置。2根右竖梁分前后铅垂向设置。分上下沿左右向水平设置的2根下部连接横梁、2根中部连接横梁和1根顶部连接横梁。分上下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2根下部连接纵梁和2根中部连接纵梁和2根顶部连接纵梁。分左右水平设置的2根料桶支撑梁。
[0014] 上述2根左竖梁11-1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前竖梁和左后竖梁,2根右竖梁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右前竖梁和右后竖梁。2根下部连接横梁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下部前连接横梁和下部后连接横梁,2根中部连接横梁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中部前连接横梁和中部后连接横梁。2根下部连接纵梁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下部左连接纵梁和下部右连接纵梁,2根中部连接纵梁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中部左连接纵梁和中部右连接纵梁,2根顶部连接纵梁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顶部左连接纵梁和顶部右连接纵梁。2根料桶支撑梁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料桶左支撑梁和料桶右支撑梁。
[0015] 上述2根左竖梁和2根右竖梁11-2均为工字钢,各根竖梁均以开口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的状态设置,各根竖梁的下端通过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操作平台中的地脚螺栓固定在该操作平台上。
[0016] 上述2根下部连接横梁均为槽钢。下部前连接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右侧下部和右前竖梁的左侧下部上,且下部前连接横梁以开口向后的状态设置。下部后连接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的右侧下部和右后竖梁的左侧下部上,且下部后连接横梁以开口向前的状态设置。
[0017] 上述2根中部连接横梁均为槽钢。中部前连接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右侧中部和右前竖梁的左侧中部上,且中部前连接横梁以开口向前的状态设置。中部后连接横梁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的右侧中部和右后竖梁的左侧中部上,且中部后连接横梁以开口向前的状态设置。
[0018] 上述顶部连接横梁为槽钢。顶部连接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右侧上部和右前竖梁的左侧上部上,且顶部连接横梁以开口向后的状态设置。
[0019] 上述2根下部连接纵梁均为槽钢。下部左连接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后侧下部和左后竖梁的前侧下部上,且底部左连接纵梁以开口向右的状态设置。下部右连接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的后侧下部和右后竖梁的前侧下部上,且底部右连接纵梁以开口向左的状态设置。
[0020] 上述2根中部连接纵梁均为槽钢。中部左连接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后侧中部和左后竖梁的前侧中部上,且中部左连接纵梁以开口向右的状态设置。中部右连接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的后侧中部和右后竖梁的前侧中部上,且中部右连接纵梁以开口向左的状态设置。
[0021] 上述2根顶部连接纵梁均为槽钢。顶部左连接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后侧上部和左后竖梁的前侧上部上,且顶部左连接纵梁以开口向右的状态设置。顶部右连接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的后侧上部和右后竖梁的前侧上部上,且顶部右连接纵梁以开口向左的状态设置。
[0022] 上述2根料桶支撑梁均为槽钢。料桶左支撑梁和料桶右支撑梁以呈向后张开的“八”字形设置在支架的上部。料桶左支撑梁以开口朝向左前方的状态设置,料桶右支撑梁以开口朝向右前方的状态设置。
[0023] 上述料桶左支撑梁的框形的前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左右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左支撑梁的框形的后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前后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左支撑梁由其前端面与顶部连接横梁的后侧左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料桶左支撑梁由其后端面与顶部左连接纵梁的右侧后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
[0024] 上述料桶右支撑梁的框形的前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左右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右支撑梁的框形的后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前后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右支撑梁由其前端面与顶部连接横梁的后侧右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料桶右支撑梁由其后端面与顶部右连接纵梁的左侧后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
[0025] 上述下封板为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的矩形钢板,下封板由其左侧面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右前竖梁的右侧下部和右后竖梁的右侧下部上。
[0026]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导料结构件的固定溜板架包括左梁、前梁、中梁、后梁、前加强梁和后加强梁。左梁、前梁、中梁、后梁、前加强梁和后加强梁均为槽钢。
[0027] 上述左梁由其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右侧和左后竖梁的右侧上,且位于主架体的下部左连接纵梁与中部左连接纵梁之间的中间偏上的部位上。
[0028] 上述前梁、中梁和后梁相互间平行设置,均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8度至45度,且前梁、中梁和后梁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前加强梁和后加强梁均沿前后向设置,且前加强梁和后加强梁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
[0029] 上述前梁由其左上端沿铅垂向设置的端面焊接固定在左梁的右侧面的前部上,前梁由其前侧面的右下部焊接固定在主架体的右前竖梁的后侧面的从上方靠近下部右连接纵梁的部位上。中梁由其左上端沿铅垂向设置的端面焊接固定在左梁的右侧面的前后向的中部上。前加强梁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前梁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中梁的前侧中部上。
[0030] 上述后梁由其左上端沿铅垂向设置的端面焊接固定在左梁的右侧面的后部上,后梁由其后侧面的右下部焊接固定在主架体的右后竖梁的前侧面的从上方靠近下部右连接纵梁的部位上。后加强梁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中梁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后梁的前侧中部上,从而构成固定溜板架。
[0031] 上述往复溜板架包括第二前梁、第二中梁、第二后梁、第二前加强梁和第二后加强梁。第二前梁、第二中梁、第二后梁、第二前加强梁和第二后加强梁均为槽钢。
[0032] 上述第二前梁、第二中梁和第二后梁相互间平行设置,均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与固定溜板架的前梁相互间平行设置。第二前梁、第二中梁和第二后梁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第二前加强梁和第二后加强梁均沿前后向设置,且第二前加强梁和第二后加强梁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第二前加强梁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第二前梁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第二中梁的前侧中部上。后加强梁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中梁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后梁的前侧中部上,从而构成往复溜板架。
[0033] 上述往复溜板滚动架有2个,按其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往复溜板滚动架和右往复溜板滚动架。左往复溜板滚动架和右往复溜板滚动架的结构基本相同,均包括前支柱、前轴承、后支柱、后轴承和滚动杆。
[0034] 上述左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前支柱和后支柱均为槽钢。左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前支柱沿从右上至左下的方向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的整体相互垂直,该前支柱由其沿水平面设置的下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的下部前连接横梁的上侧右部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前轴承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前支柱的右上端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后支柱与前支柱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位于前支柱的后方,该后支柱由其沿水平面设置的下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的下部后连接横梁的上侧右部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后轴承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后支柱的右上端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的滚动杆由其前端固定设置在前轴承的内圈中,由其后端固定设置在后轴承内圈中,且该滚动杆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从左下方托住往复溜板滚动架,并且与往复溜板滚动架的下侧面滚动接触。
[0035] 上述右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前支柱和后支柱均为槽钢。右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前支柱沿从右上至左下的方向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的整体相互垂直,该前支柱由其沿铅垂面设置的左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的下封板的右侧前部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前轴承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前支柱的右上端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后支柱与前支柱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位于前支柱的后方,该后支柱由其沿铅垂面设置的左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的下封板的右侧后部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的后轴承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后支柱的右上端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的滚动杆由其前端固定设置在前轴承的内圈中,由其后端固定设置在后轴承内圈中,且该滚动杆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从左下方托住往复溜板滚动架,并且与往复溜板滚动架的下侧面滚动接触。
[0036]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导料结构件还包括前连接梁和后连接梁。
[0037] 上述前连接梁和后连接梁均为槽钢。前连接梁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后侧中部和右前竖梁的后侧中部上,且槽口向前。后连接梁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的前侧中部和右后竖梁的前侧中部上,且槽口向后。左挡板由其上侧边沿焊接固定在主架体的中部左连接纵梁的右侧上边沿上,左挡板由其下侧边沿焊接固定在固定溜板的左上端的边沿上。
[0038] 上述前侧板有2,按其所处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为上前侧板和下前侧板。
[0039] 上述上前侧板的形状为矩形,沿着从前上至后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上前侧板由其上侧边沿焊接固定在主架体的中部前连接横梁的后侧上边沿上。上前侧板由其下侧边沿焊接固定在前连接梁的后侧上边沿上。
[0040] 上述下前侧板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其直角腰水平设置且位于上侧,其斜腰沿着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位于左下侧。下前侧板的斜腰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与固定溜板架的前梁与水平面的夹角α相同。下前侧板由其左下侧边沿从上方密闭焊接固定在固定溜板的前侧边沿上,下前侧板的上边沿与上前侧板的下边沿相接触且密闭焊接固定。
[0041] 上述后侧板有2块,按其所处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为上后侧板和下后侧板。
[0042] 上述上后侧板的形状为矩形,沿着从后上至前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上后侧板由其上侧边沿焊接固定在主架体的中部后连接横梁的前侧上边沿上。上后侧板由其下侧边沿焊接固定在后连接梁的前侧上边沿上。
[0043] 上述下后侧板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其直角腰水平设置且位于上侧,其斜腰沿着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位于左下侧。下后侧板的斜腰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与固定溜板架的后梁与水平面的夹角α相同。下后侧板由其左下侧边沿从上方密闭焊接固定在固定溜板的后侧边沿上,下后侧板的上边沿与上后侧板的下边沿相接触且密闭焊接固定。
[0044]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往复动力件还包括安装座和连接件。往复动力件为往复气缸,往复气缸有2个,往复气缸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前往复气缸和后往复气缸。前往复气缸和后往复气缸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相互间平行设置。
[0045] 上述前往复气缸由其缸体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上,该安装座固定在左前竖梁的中部上,前往复气缸由其活塞杆与连接件转动连接,该连接件固定在往复溜板架的左上端的前部上。后往复气缸由其缸体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上,该安装座固定在左后竖梁的中部上,后往复气缸由其活塞杆与连接件转动连接,该连接件固定在往复溜板架的左上端的后部上。通过2个往复气缸的同步的往复运动实现往复溜板向右下方的伸出和向左上方的收缩。
[0046]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往复动力件还包括安装座和连接件。往复动力件为往复油缸,往复油缸有2个,往复油缸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前往复油缸和后往复油缸。前往复油缸和后往复油缸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相互间平行设置。
[0047] 上述前往复油缸由其缸体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上,该安装座固定在左前竖梁的中部上,前往复油缸由其活塞杆与连接件转动连接,该连接件固定在往复溜板架的左上端的前部上。后往复油缸由其缸体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上,该安装座固定在左后竖梁的中部上,后往复油缸由其活塞杆与连接件转动连接,该连接件固定在往复溜板架的左上端的后部上。通过2个往复油缸的同步的往复运动实现往复溜板向右下方的伸出和向左上方的收缩。
[0048]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
[0049] (1)在电弧炉领域,本发明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属于原创性开拓式的发明创造,符合安全环保生产的要求,既是本领域的升级换代产品,也可以对已有的电弧炉系统加装本发明的导料装置。
[0050] (2)本发明系统的导料装置是本发明属于开拓性的发明的核心内容,其结构简单,使用时设置在电弧炉的侧部,导料装置的溜板相对于水平面按照由上向下向炉内倾斜的方式设置。在加料时,采用先由料桶将炉料投落在导料装置的溜板上,继续在重力作用下导入炉膛内的间接投料方式,这是本领域的一种全新的加料方式,有效解决了车间行车加料方式对排烟装置形式的制约,从而使得本发明系统的导料装置成为一种开拓性的发明。
[0051] (3)本发明系统的导料装置加料完成后通过往复气缸将往复溜板架向左上方提升后,即可将炉盖盖上,炼钢完成后电弧炉还保持原有的自由翻转功能,使用方便。附图说明
[0052] 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的电弧炉及车间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2为从图1的上方观察时导料装置和排烟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的导料装置为图3所示的导料装置的往复溜板向右下方伸出状态时的示意图;
[0054] 图3为图1中的导料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0055] 图4为从图3的后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0056] 图5为图3中主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6为从图5后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0058] 图7为从图5的右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0059] 图8为从图3的右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0060] 图9为图2中的导料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0061] 图10为图9中的固定溜板架的示意图;
[0062] 图11为图9中的往复溜板架的示意图。
[0063]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0064] 导料装置1,主架体11,左竖梁11-1,左前竖梁11-1a,左后竖梁11-1b,右竖梁11-2,右前竖梁11-2a,右后竖梁11-2b,下部连接横梁11-3,下部前连接横梁11-3a,下部后连接横梁11-3b,中部连接横梁11-4,中部前连接横梁11-4a,中部后连接横梁11-4b,顶部连接横梁11-5,下部连接纵梁11-6,下部左连接纵梁11-6a,下部右连接纵梁11-6b,中部连接纵梁11-7,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中部右连接纵梁11-7b,顶部连接纵梁11-8,顶部左连接纵梁11-8a,顶部右连接纵梁11-8b,料桶支撑梁11-9,料桶左支撑梁11-9a,料桶右支撑梁11-9b,下封板11-10,
[0065] 导料结构件12,固定溜板架12-1,左梁12-1-1,前梁12-1-2,中梁12-1-3,后梁12-1-4,前加强梁12-1-5,后加强梁12-1-6,
[0066] 固定溜板12-2,
[0067] 往复溜板架12-3,第二前梁12-3-1,第二中梁12-3-2,第二后梁12-3-3,第二前加强梁12-3-4,第二后加强梁12-3-5,
[0068] 往复溜板12-4,
[0069] 往复溜板滚动架12-5,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前支柱12-5-1,前轴承12-5-2,后支柱12-5-3,后轴承12-5-4,滚动杆12-5-5,[0070] 前连接梁12-6,后连接梁12-7,左挡板12-8,前侧板12-9,上前侧板12-9a,下前侧板12-9b,后侧板12-10,上后侧板12-10a,下后侧板12-10b,
[0071] 往复动力件12-11,前往复气缸12-11a,后往复气缸12-11b,安装座12-11-1,缸体12-11-2,活塞杆12-11-3,连接件12-11-4,
[0072] 排烟装置2,左侧挡板21,前侧挡板22,右侧挡板23,后侧挡板24,吸风罩25,风管26,
[0073] 上料装置3,行车31,料斗32,
[0074] 电弧炉4。

具体实施方式

[0075] 为了描述的方便,本发明按照图1所示的具体方位进行描述,图1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面向图1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0076] (实施例1)
[0077] 见图1,本实施例的用于电弧炉的导料装置1由主架体11和导料结构件12组成。
[0078] 见图3至图7,导料装置1的主架体11的后侧上部和顶侧呈敞开状态。导料结构件12按照左高右低的倾斜方式设置在主架体11中。
[0079] 见图2、图5至图7,所述主架体11包括2根左竖梁11-1、2根右竖梁11-2、2根下部连接横梁11-3、2根中部连接横梁11-4、1根顶部连接横梁11-5、2根下部连接纵梁11-6、2根中部连接纵梁11-7、2根顶部连接纵梁11-8、2根料桶支撑梁11-9和下封板11-10。2根左竖梁11-1分前后铅垂向设置;2根右竖梁11-2分前后铅垂向设置;分上下沿左右向水平设置的2根下部连接横梁11-3、2根中部连接横梁11-4和1根顶部连接横梁11-5;分上下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2根下部连接纵梁11-6和2根中部连接纵梁11-7和2根顶部连接纵梁11-8;分左右水平设置的2根料桶支撑梁11-9。
[0080] 2根左竖梁11-1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前竖梁11-1a和左后竖梁11-1b,2根右竖梁11-2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右前竖梁11-2a和右后竖梁11-2b。2根下部连接横梁11-3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下部前连接横梁11-3a和下部后连接横梁11-3b,2根中部连接横梁11-4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中部前连接横梁11-4a和中部后连接横梁11-4b。2根下部连接纵梁11-6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下部左连接纵梁11-6a和下部右连接纵梁11-6b,2根中部连接纵梁11-7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和中部右连接纵梁11-7b,2根顶部连接纵梁
11-8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顶部左连接纵梁11-8a和顶部右连接纵梁11-8b。2根料桶支撑梁11-9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料桶左支撑梁11-9a和料桶右支撑梁
11-9b。
[0081] 2根左竖梁11-1和2根右竖梁11-2均为工字钢,各根竖梁均以开口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的状态设置,各根竖梁的下端通过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操作平台中的地脚螺栓固定在该操作平台上,4根竖梁设置在一个假想矩形的四个角上。
[0082] 2根下部连接横梁11-3均为槽钢。下部前连接横梁11-3a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右侧下部和右前竖梁11-2a的左侧下部上,且下部前连接横梁11-3a以开口向后的状态设置;下部后连接横梁11-3b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11-1b的右侧下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左侧下部上,且下部后连接横梁11-3b以开口向前的状态设置。
[0083] 2根中部连接横梁11-4均为槽钢。中部前连接横梁11-4a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右侧中部和右前竖梁11-2a的左侧中部上,且中部前连接横梁11-4a以开口向前的状态设置。中部后连接横梁11-4b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11-1b的右侧中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左侧中部上,且中部后连接横梁11-4b以开口向前的状态设置。
[0084] 顶部连接横梁11-5为槽钢。顶部连接横梁11-5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右侧上部和右前竖梁11-2a的左侧上部上,且顶部连接横梁11-5以开口向后的状态设置。
[0085] 2根下部连接纵梁11-6均为槽钢。下部左连接纵梁11-6a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后侧下部和左后竖梁11-1b的前侧下部上,且底部左连接纵梁11-6a以开口向右的状态设置。下部右连接纵梁11-6b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下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下部上,且底部右连接纵梁11-6b以开口向左的状态设置。
[0086] 2根中部连接纵梁11-7均为槽钢。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后侧中部和左后竖梁11-1b的前侧中部上,且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以开口向右的状态设置。中部右连接纵梁11-7b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中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中部上,且中部右连接纵梁11-7b以开口向左的状态设置。
[0087] 2根顶部连接纵梁11-8均为槽钢。顶部左连接纵梁11-8a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后侧上部和左后竖梁11-1b的前侧上部上,且顶部左连接纵梁11-8a以开口向右的状态设置。顶部右连接纵梁11-8b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上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上部上,且顶部右连接纵梁11-8b以开口向左的状态设置。
[0088] 2根料桶支撑梁11-9均为槽钢。料桶左支撑梁11-9a和料桶右支撑梁11-9b以呈向后张开的“八”字形设置在支架11的上部。料桶左支撑梁11-9a以开口朝向左前方的状态设置,料桶右支撑梁11-9b以开口朝向右前方的状态设置。
[0089] 料桶左支撑梁11-9a的框形的前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左右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左支撑梁11-9a的框形的后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前后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左支撑梁11-9a由其前端面与顶部连接横梁11-5的后侧左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料桶左支撑梁11-9a由其后端面与顶部左连接纵梁11-8a的右侧后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
[0090] 料桶右支撑梁11-9b的框形的前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左右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右支撑梁11-9b的框形的后端面被加工成位于沿前后向设置的铅垂面上。料桶右支撑梁11-9b由其前端面与顶部连接横梁11-5的后侧右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料桶右支撑梁11-9b由其后端面与顶部右连接纵梁11-8b的左侧后部相接触,且两者在相接触处焊接固定在一起。
[0091] 下封板11-10为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的矩形钢板,下封板11-10由其左侧面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右前竖梁11-2a的右侧下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右侧下部上。
[0092] 见图3、图4、图8至图10,导料结构件12包括固定溜板架12-1、固定溜板12-2、往复溜板架12-3、往复溜板12-4、往复溜板滚动架12-5、前连接梁12-6、后连接梁12-7、左挡板12-8、前侧板12-9、后侧板12-10和往复动力件12-11。
[0093] 固定溜板架12-1包括左梁12-1-1、前梁12-1-2、中梁12-1-3、后梁12-1-4、前加强梁12-1-5和后加强梁12-1-6。左梁12-1-1、前梁12-1-2、中梁12-1-3、后梁12-1-4、前加强梁12-1-5和后加强梁12-1-6均为槽钢。
[0094] 左梁12-1-1由其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右侧和左后竖梁11-1b的右侧上,且位于主架体11的下部左连接纵梁11-6a与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之间的中间偏上的部位上。
[0095] 见图3及图8至图10,前梁12-1-2、中梁12-1-3和后梁12-1-4相互间平行设置,均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8度至45度(本实施例为35度),且前梁12-1-2、中梁12-1-3和后梁12-1-4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前加强梁12-1-5和后加强梁
12-1-6均沿前后向设置,且前加强梁12-1-5和后加强梁12-1-6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
[0096] 前梁12-1-2由其左上端沿铅垂向设置的端面焊接固定在左梁12-1-1的右侧面的前部上,前梁12-1-2由其前侧面的右下部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面的从上方靠近下部右连接纵梁11-6b的部位上。中梁12-1-3由其左上端沿铅垂向设置的端面焊接固定在左梁12-1-1的右侧面的前后向的中部上。前加强梁12-1-5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前梁12-1-2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中梁12-1-3的前侧中部上。
[0097] 后梁12-1-4由其左上端沿铅垂向设置的端面焊接固定在左梁12-1-1的右侧面的后部上,后梁12-1-4由其后侧面的右下部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面的从上方靠近下部右连接纵梁11-6b的部位上。后加强梁12-1-6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中梁12-1-3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后梁12-1-4的前侧中部上,从而构成固定溜板架12-1。
[0098] 固定溜板12-2为钢板或者优选在普通钢板的上侧面通过堆焊的方式焊接固定有一层耐磨层。固定溜板12-2按照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固定溜板架12-1上,且与左下方的固定溜板架12-1焊接固定在一起。
[0099] 往复溜板架12-3相对于固定溜板架12-1平行设置,且位于固定溜板架12-1的左下方。往复溜板架12-3包括第二前梁12-3-1、第二中梁12-3-2、第二后梁12-3-3、第二前加强梁12-3-4和第二后加强梁12-3-5。第二前梁12-3-1、第二中梁12-3-2、第二后梁12-3-3、第二前加强梁12-3-4和第二后加强梁12-3-5均为槽钢。
[0100] 第二前梁12-3-1、第二中梁12-3-2和第二后梁12-3-3相互间平行设置,均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与固定溜板架12-1的前梁12-1-2相互间平行设置。第二前梁12-3-1、第二中梁12-3-2和第二后梁12-3-3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第二前加强梁12-3-4和第二后加强梁12-3-5均沿前后向设置,且第二前加强梁12-3-4和第二后加强梁12-3-5的槽口均朝向左下方。第二前加强梁12-3-4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第二前梁12-3-1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第二中梁12-3-2的前侧中部上。后加强梁12-3-5由其前端焊接固定在中梁12-3-2的后侧中部上,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后梁12-3-3的前侧中部上,从而构成往复溜板架12-3。
[0101] 往复溜板12-4为钢板或者优选在普通钢板的上侧面通过堆焊的方式焊接固定有一层耐磨层。往复溜板12-4按照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固定溜板架12-1上,且与左下方的往复溜板架12-3焊接固定在一起。
[0102] 往复溜板滚动架12-5有2至4个(本实施例为2个),按其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和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和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结构基本相同,均包括前支柱12-5-1、前轴承12-5-2、后支柱12-5-3、后轴承12-5-4和滚动杆12-5-5。
[0103] 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前支柱12-5-1和后支柱12-5-3均为槽钢。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前支柱12-5-1沿从右上至左下的方向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12-3的整体相互垂直,该前支柱12-5-1由其沿水平面设置的下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下部前连接横梁11-3a的上侧右部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前轴承12-5-2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前支柱12-5-1的右上端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后支柱12-5-3与前支柱12-5-1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位于前支柱12-5-1的后方,该后支柱12-5-3由其沿水平面设置的下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下部后连接横梁11-3b的上侧右部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后轴承12-5-4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后支柱12-5-3的右上端上。左往复溜板滚动架12-5a的滚动杆12-5-5由其前端固定设置在前轴承12-5-2的内圈中,由其后端固定设置在后轴承12-5-4内圈中,且该滚动杆12-5-5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从左下方托住往复溜板滚动架12-5,并且与往复溜板滚动架12-5的下侧面滚动接触。
[0104] 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前支柱12-5-1和后支柱12-5-3均为槽钢。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前支柱12-5-1沿从右上至左下的方向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12-3的整体相互垂直,该前支柱12-5-1由其沿铅垂面设置的左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下封板11-10的右侧前部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前轴承12-5-2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前支柱
12-5-1的右上端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后支柱12-5-3与前支柱12-5-1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位于前支柱12-5-1的后方,该后支柱12-5-3由其沿铅垂面设置的左端面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下封板11-10的右侧后部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后轴承12-5-4由其轴承座固定在后支柱12-5-3的右上端上。右往复溜板滚动架12-5b的滚动杆12-5-5由其前端固定设置在前轴承12-5-2的内圈中,由其后端固定设置在后轴承12-5-4内圈中,且该滚动杆12-5-5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从左下方托住往复溜板滚动架12-5,并且与往复溜板滚动架12-5的下侧面滚动接触。
[0105] 前连接梁12-6和后连接梁12-7均为槽钢。前连接梁12-6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11-1a的后侧中部和右前竖梁11-2a的后侧中部上,且槽口向前。后连接梁12-7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11-1b的前侧中部和右后竖梁11-2b的前侧中部上,且槽口向后。
[0106] 左挡板12-8沿着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左挡板12-8由其左上侧边沿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中部左连接纵梁11-7a的右侧上边沿上,左挡板12-8由其右下侧边沿焊接固定在固定溜板12-2的左上侧边沿上。
[0107] 前侧板12-9有2块,按其所处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为上前侧板12-9a和下前侧板12-9b。
[0108] 上前侧板12-9a的形状为矩形,沿着从前上至后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上前侧板12-9a由其上侧边沿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中部前连接横梁11-4a的后侧上边沿上。上前侧板12-9a由其下侧边沿焊接固定在前连接梁12-6的后侧上边沿上。
[0109] 下前侧板12-9b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其直角腰水平设置且位于上侧(也即上边沿),其斜腰(也即左下侧边沿)沿着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位于左下侧。下前侧板12-9b的斜腰(左下侧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与固定溜板架12-1的前梁12-1-2与水平面的夹角α相同。下前侧板12-9b由其左下侧边沿从上方密闭焊接固定在固定溜板12-2的前侧边沿上,下前侧板12-9b的上边沿与上前侧板12-9a的下边沿相接触且密闭焊接固定。
[0110] 后侧板12-10有2块,按其所处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为上后侧板12-10a和下后侧板12-10b。
[0111] 上后侧板12-10a的形状为矩形,沿着从后上至前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上后侧板12-10a由其上侧边沿焊接固定在主架体11的中部后连接横梁11-4b的前侧上边沿上。上后侧板12-10a由其下侧边沿焊接固定在后连接梁12-7的前侧上边沿上。
[0112] 下后侧板12-10b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其直角腰水平设置且位于上侧(也即上边沿),其斜腰(也即左下侧边沿)沿着从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位于左下侧。下后侧板12-10b的斜腰(左下侧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与固定溜板架12-1的后梁12-1-4与水平面的夹角α相同。下后侧板12-10b由其左下侧边沿从上方密闭焊接固定在固定溜板12-2的后侧边沿上,下后侧板12-10b的上边沿与上后侧板12-9b的下边沿相接触且密闭焊接固定。
[0113] 往复动力件12-11包括安装座12-11-1、缸体12-11-2、活塞杆12-11-3和连接件12-11-4。往复动力件12-11为往复气缸,往复气缸有1至3个(本实施例为2个),往复气缸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前往复气缸12-11a和后往复气缸12-11b。前往复气缸
12-11a和后往复气缸12-11b相互间平行设置,且与往复溜板架12-3相互间平行设置。
[0114] 前往复气缸12-11a由其缸体12-11-2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12-11-1上,该安装座12-11-1固定在左前竖梁11-1a的中部上,前往复气缸12-11a由其活塞杆12-11-3与连接件12-11-4转动连接,该连接件12-11-4固定在往复溜板架12-3的左上端的前部上。后往复气缸12-11b由其缸体12-11-2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12-11-1上,该安装座12-11-1固定在左后竖梁11-1b的中部上,后往复气缸12-11b由其活塞杆12-11-3与连接件12-11-4转动连接,该连接件12-11-4固定在往复溜板架12-3的左上端的后部上。通过
2个往复气缸12-11的同步的往复运动实现往复溜板12-4向右下方的伸出和向左上方的收缩。
[0115] (应用例1)
[0116] 见图1,本应用例的电弧炉的导料和排烟系统包括导料装置和排烟装置2。其中导料装置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导料装置1。
[0117] 排烟装置2包括主罩体、吸风罩25和风管26。主罩体由左侧挡板21、前侧挡板22、右侧挡板23和后侧挡板24依次首尾相接围绕电弧炉4呈矩形设置而构成。左侧挡板
21中部下侧设有进料口。导料装置1的主架体11位于左侧挡板21的左侧,导料装置1的导料结构件12的往复溜板架12-3和往复溜板12-4的右下部位于左侧挡板21的进料口中,且在加料时往复溜板12-4的右下端部伸向电弧炉4上部上。吸风罩25由其下部边沿密闭设置在主罩体的上侧边沿上。风管26由其左端口密闭设置在吸风罩25的右侧上部的出风口上,且与吸风罩25相通。
[0118] 见图1,本应用例的电弧炉的导料和排烟系统使用时,可用车间已有的行车加料装置3进行加料。该行车加料装置3包括行车31和料斗32。行车31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在车间厂房上,且可沿相应的轨道前后行走。料斗32采用中国专利文献CN2120797U(专利申请号92211335.1)公开的“一种井式加料斗”。料斗32挂在行车31的吊钩上。加料时,将料斗32中装满物料,由行车起吊至导料装置1的中间上方,料斗32的底部最低处高于导料装置1的主架体11的中部连接横梁11-4的上表面,且料斗32的上部边沿的下表面高于主架体11的上表面,然后将料斗32由后向前送入导料装置1中。当料斗32的左右两侧同时与相应的料桶左支撑梁11-9a和料桶右支撑梁11-9b相切时,慢慢放下料斗32,直至料斗32由其上部边沿坐落在主架体11上,继续下放钢丝绳,然后利用物料的重力作用将料斗32的动底落料机构的可动底部打开,物料则沿导料装置1的导料结构件12的固定溜板12-2和往复溜板12-4向右下方滑落至电弧炉4中,从而完成向电弧炉4的加料。烟气则由排烟装置2排出,效果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引风机的功率,使能耗降低30%至50%。加料完成后通过往复气缸将往复溜板架12-3向左上方提升后,即可将炉盖盖上,炼钢完成后电弧炉还可自由翻转,不受影响,使用方便。
[0119] (实施例2)
[0120] 本实施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往复动力件12-11为往复油缸。
[0121] 以上实施例及应用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和变化,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及应用例的启发进行相应的改造,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直接驱动的静压变速器 2020-05-12 22
直接驱动式马达 2020-05-11 750
直接驱动洗衣机 2020-05-11 439
刮水器直接驱动器 2020-05-12 353
直接驱动波形发生器 2020-05-12 676
直接驱动波形放大器 2020-05-12 206
电机直接驱动的奶泡机 2020-05-12 821
直接光驱动扫描微镜 2020-05-12 317
直接驱动电机 2020-05-11 595
直接驱动马达 2020-05-11 76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