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推拉索 / 组合式防撞护栏

组合式防撞护栏

阅读:1007发布:2020-06-23

专利汇可以提供组合式防撞护栏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栏,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防撞护栏。本实用新型在上横梁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内设有双端 挤压 预应 力 索,双端挤压预 应力 索的两端头分别置于上横梁两端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每组护栏的上横梁都嵌入双端挤压预应力索,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的两端插入海棠柱之上的U型件孔内,再用双端挤压预应力索卡子固定,整体护栏通过双端挤压预应力索以整体柔性链接形式连接在一起,上横梁加强筋及底座套筒设置,进一步提高防撞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横梁内嵌入的双端挤压预应力索将整个护栏链接在一起。每片护栏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并且在出口部位根据需要可安装推拉 门 或转门。,下面是组合式防撞护栏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组合式防撞护栏,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小立杆、立柱,其特征在于,上横梁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内设有双端挤压预应索,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的两端头分别置于上横梁两端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由相同结构的第一海棠柱和第二海棠柱组合而成,所述第一海棠柱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上部设有U形板, 支撑柱与U形板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U形板、支撑柱、加强板上设有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穿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穿入孔设置于U形板底部中心位置及与U形板底部中心位置相对应的支撑柱、加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两端通过第一侧梁及第二侧梁连接成四边形框架,所述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海棠柱和第二海棠柱,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的一端头置于第一海棠柱的U形板的空腔,另一端头置于第二海棠柱的U形板的空腔内,相对峙的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的端头由卡口为U的卡帽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立柱顶部安装有柱帽,底部安装有底座,柱帽与立柱通过顶丝固定,底座与立柱通过销轴及螺母固定,至少两个底座下部设有预埋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上设有“凸”字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凸”字形孔在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的分布为:沿侧梁中心线由上至下排列,位于最下端的“ 凸”字形孔倒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第一海棠柱及第二海棠柱采用莲花形异形矩形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上横梁及下横梁均采用矩形管,上横梁底部开有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加强筋采用槽,加强筋上开有小立杆穿入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立杆之间设有莲花座。

说明书全文

组合式防撞护栏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栏,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城市隔离护栏由上横梁、下横梁、立柱、栅片组成,栅片直接插在上、下横梁上。上、下横梁通过连接件与立柱连接在一起,立柱通过预埋套筒固定在地面上。这种结构的隔离护栏强度差,受到外撞击后容易变形、毁坏,从而造成各种人员伤亡事故。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防撞护栏。
[0004] 技术解决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小立杆、立柱,上横梁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内设有双端挤压应力索,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的两端头分别置于上横梁两端的外部。
[0006] 所述立柱由相同结构的第一海棠柱和第二海棠柱组合而成,所述第一海棠柱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上部设有U形板, 支撑柱与U形板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U形板、支撑柱、加强板上设有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穿入孔。
[0007] 所述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穿入孔设置于U形板底部中心位置及与U形板底部中心位置相对应的支撑柱、加强板上。
[0008] 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两端通过第一侧梁及第二侧梁连接成四边形框架,所述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海棠柱和第二海棠柱,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的一端头置于第一海棠柱的U形板的空腔,另一端头置于第二海棠柱的U形板的空腔内,相对峙的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的端头由卡口为U的卡帽固定。
[0009] 所述立柱顶部安装有柱帽,底部安装有底座,柱帽与立柱通过顶丝固定,底座与立柱通过销轴及螺母固定,至少两个底座下部设有预埋套筒。
[0010] 所述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上设有“凸”字形孔。
[0011] 所述“凸”字形孔在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的分布为:沿侧梁中心线由上至下排列,位于最下端的“ 凸”字形孔倒置。
[0012] 所述第一海棠柱及第二海棠柱采用莲花形异形矩形管。
[0013] 所述上横梁及下横梁均采用矩形管,上横梁底部开有通槽。
[0014] 所述加强筋采用槽,加强筋上开有小立杆穿入孔。
[0015] 所述所述小立杆之间设有莲花座。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0018] 图3为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
[0019] 图4为图1的A向剖视图;
[0020] 图5为海棠柱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22] 图7为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横梁5、下横梁6、小立杆4、立柱9,上横梁5内设有加强筋16,加强筋16内设有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两头直径大,中间直径小,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的两端头分别置于上横梁5两端的外部;立柱9包括:相同结构的第一海棠柱1和第二海棠柱8,所述第一海棠柱包括支撑柱17,支撑柱上部设有U形板19, 支撑柱与U形板之间设有加强板18,所述U形板19、支撑柱17、加强板18上设有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穿入孔。
[0024] 本实用新型在上横梁5内嵌入的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将整个护栏链接在一起,整体护栏通过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以整体柔性链接形式连接在一起,每片护栏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并且在出口部位根据需要可安装推拉或转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抗撞击能力更强在上横梁5内嵌套有加强筋16。
[0025] 进一步;上横梁5与下横梁6两端通过第一侧梁2及第二侧梁7连接成四边形框架,所述第一侧梁2与第二侧梁7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海棠柱1和第二海棠柱8,其中一条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的一端头置于第一海棠柱的U形板的空腔,另一端头置于第二海棠柱8的U形板的空腔内,相对峙的双端挤压预应力索的端头由卡口为U的卡帽14固定。从而使整个护栏以柔性链接形式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护栏的防撞能力。
[0026] 本实用新型优先将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的两端部安装到U形板内,并由U的卡帽14固定。
[0027] 进一步:立柱9顶部安装有柱帽15,底部安装有底座10,柱帽15与立柱9通过内六锥端紧定螺钉M6x10固定,底座10与立柱9通过销轴11及螺母12固定,每片护栏可以实现快速拆装。
[0028] 进一步:所述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穿入孔设置于U形板19底部中心位置及与U形板19底部中心位置相对应的支撑柱17、加强板18上。提高立柱9穿入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部位的强度。
[0029] 进一步:第一侧梁2和第二侧梁7上设有“凸”字形孔。利于螺钉的紧固。
[0030] 进一步:“凸”字形孔在第一侧梁2和第二侧梁7的分布为:沿侧梁中心线由上至下排列,位于最下端的“ 凸”字形孔倒置。避免螺钉连接后的上、下窜动。
[0031] 进一步:小立杆4之间的距离150-180毫米,起到隔离、安全作用。
[0032] 进一步: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轴向承受拉力为190000顿,承受撞击强度大。
[0033] 进一步:第一海棠柱1及第二海棠柱8采用160x80x4的莲花形异形矩形管,既减少对人体伤害,防止护栏被碰后产生变形,且美观大方。
[0034] 进一步:上横梁5及下横梁6均采用矩形管,上横梁底部开有通槽,方便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的放置。
[0035] 进一步:加强筋16采用槽钢,增加撞击力,加强筋上开有小立杆4穿入孔,方便安装。
[0036] 进一步:上横梁5及下横梁6的外形、尺寸相同,上横梁5及下横梁6采用截面为60x40x3.5的矩形管。
[0037] 进一步:所述小立杆4之间设有莲花座3,达到美观,提高强度的作用。
[0038] 现场安装时,将护栏相邻海棠柱插在同一个底座10内,并用销轴11和螺母12连接。相对峙的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的端头由卡口为U的卡帽14固定。柱帽15与立柱9通过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M6x10固定,从而使整个护栏以柔性链接形式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护栏的防撞能力。并且每隔十五米安装一个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预埋套筒插入地下300毫米深,更加提高了护栏的防撞能力。每片护栏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并且在出口部位根据需要可安装推拉门或转门。
[0039] 本实用新型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不仅限于实施例所给出的固定方式,可将双端挤压预应力索13的端部直接安装至立柱内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