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连接器

阅读:310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杆式连接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在移动板与杆连动的杆式连接器中不必从壳体卸下杆,也能进行阳 端子 零件的取出作业。杆相对于壳体从嵌合开始 位置 向嵌合完成位置转动,杆具有 凸轮 槽,在上述转动过程中,凸轮槽与处于合体状态的对方壳体的 凸轮从动件 以及移动板的凸轮部凸轮卡合而进行两个壳体的嵌合动作,从而使移动板从移动开始位置移动到移动完成位置。在凸轮槽的入口侧设置有脱离限制部,脱离限制部在嵌合开始位置卡止凸轮部,从而限制移动板从罩部脱离。此外,杆具有脱离允许位置,在脱离允许位置,杆从嵌合开始位置向与嵌合完成位置侧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凸轮部从脱离限制部离开,从而允许移动板从罩部脱离。,下面是杆式连接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将对方壳体内嵌的罩部,使阳端子零件的突片突出于所述罩部内;
移动板,其以能够在所述罩部内移动到移动开始位置和移动完成位置的方式配置,具有使所述突片大致定位插通的插通孔,随着从所述移动开始位置朝向所述移动完成位置移动而使所述突片从所述插通孔向前方较大地突出,且具有与设置于所述对方壳体的凸轮从动件进行合体的凸轮部;以及
杆,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到嵌合开始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的方式被支承,具有凸轮槽,在从所述嵌合开始位置朝向所述嵌合完成位置的过程中,该凸轮槽与处于合体状态的所述从动件以及凸轮部进行凸轮卡合而进行两个壳体的嵌合动作,并且使所述移动板朝向所述移动完成位置移动,在所述凸轮槽的入口侧设置有脱离限制部,该脱离限制部在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卡止所述凸轮部,从而对所述移动板从所述罩部脱离进行限制,所述杆具有脱离允许位置,该脱离允许位置是所述杆从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向与所述嵌合完成位置侧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凸轮部从所述脱离限制部离开而允许所述移动板从所述罩部脱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止动部接纳部,在所述杆的凸轮板设置有止动部,该止动部在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卡止于所述止动部接纳部,而对所述杆向所述脱离允许位置的转动进行限制,并且通过使所述凸轮板弹性移位,从而能够解除所述止动部接纳部和所述止动部的卡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轮板和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为了引导使所述凸轮板弹性移位的治具,而直线状地延伸并朝外表面侧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能挠曲的矛状件,该矛状件将所述阳端子零件防脱地卡止,在所述罩部内配置有前保持件,在所述前保持件设置有挠曲限制部,该挠曲限制部被夹于所述移动板的板面和所述罩部的底面之间,从而对所述矛状件的挠曲动作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杆设置有沿该杆的转动方向弯曲的弧状槽,在所述壳体设置有干扰部,该干扰部在所述脱离允许位置抵接于所述弧状槽的底端,从而对所述杆进一步的转动动作进行限制。

说明书全文

杆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杆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公开的杆式连接器具备:阳侧连接器壳体,其具有能够内嵌对方的阴侧连接器壳体的罩部;阳端子零件,其具有向罩部内突出的突片;杆,其以能够相对于阳侧连接器壳体转动到嵌合开始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的方式被支承;以及移动板,其在罩部内以能够移动到突片保持位置(移动开始位置)和保持解除位置(移动完成位置)的方式配置。移动板具有能够用于使阳端子零件的突片插通并大致定位的定位孔,在突片保持位置,突片的前端部以保护状态被插入到定位孔。
[0003] 另外,在阴侧连接器壳体以及移动板分别设置有凸轮销(凸轮从动件以及凸轮部)。在杆从嵌合开始位置朝向嵌合完成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处于合体状态的两个凸轮销在设置于杆的凸轮槽的槽面滑动而发挥凸轮作用,由此进行两个连接器壳体的嵌合动作。另外,移动板经由凸轮销而与杆的转动动作连动,在两个连接器壳体的嵌合过程中,从突片保持位置移动到保持解除位置。另外,虽然在专利文献1没有图示,但是在阳侧连接器壳体设置有能够挠曲的矛状件,矛状件将阳端子零件卡止而防止其脱落。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440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 但是,虽然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通常,设有如下结构:在杆处于嵌合开始位置时,将移动板的凸轮销钩挂卡止于凸轮槽的接纳口侧(入口侧)的槽缘,通过该卡止结构而构成为处于突片保持位置的移动板不从罩部脱出。但是,这样构成时,因为维护等而将阳端子零件从壳体取出时,需要进行如下作业:在从壳体卸下杆后,使移动板从罩部离开,在该状态下,使治具作用于矛状件,而使矛状件挠曲,从而取出阳端子零件。也就是说,在移动板的脱离作业之前需要进行卸下杆的作业,这样会产生如下问题:与移动板的脱离作业相对应地作业负担变大。
[0006] 这一点,只要在移动板设置治具插通孔,使治具插通于治具插通孔而作用于矛状件,就能够不必进行移动板的脱离作业以及杆的卸下作业,消除上述作业负担。但是,因为增设了治具插通孔而导致结构变得复杂,伴随与此,树脂流动性变差,移动板的成形性有可能降低。另外,例如,在前保持件介于移动板的板面和罩部的底面之间的情况下,前保持件也需要设置治具插通孔,有可能使结构变得更复杂。
[0007]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这样的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为在移动板与杆连动的杆式连接器中,即使不必从壳体卸下杆,也能够进行插拔阳端子零件的作业。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8] 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将对方壳体内嵌的罩部,使阳端子零件的突片突出于所述罩部内;移动板,其以能够在所述罩部内移动到移动开始位置和移动完成位置的方式配置,具有使所述突片大致定位插通的插通孔,随着从所述移动开始位置朝向所述移动完成位置移动而使所述突片从所述插通孔向前方较大地突出,且具有与设置于所述对方壳体的凸轮从动件进行合体的凸轮部;以及杆,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到嵌合开始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的方式被支承,具有凸轮槽,在从所述嵌合开始位置朝向所述嵌合完成位置的过程中,该凸轮槽与处于合体状态的所述从动件以及凸轮部进行凸轮卡合而进行两个壳体的嵌合动作,并且使所述移动板朝向所述移动完成位置移动,在所述凸轮槽的入口侧设置有脱离限制部,该脱离限制部在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卡止所述凸轮部,从而对所述移动板从所述罩部脱离进行限制,所述杆具有脱离允许位置,该脱离允许位置是所述杆从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向与所述嵌合完成位置侧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凸轮部从所述脱离限制部离开而允许所述移动板从所述罩部脱离的位置。发明效果
[0009] 在进行阳端子零件的取出作业时,使杆从嵌合开始位置转动到脱离允许位置,从而使凸轮部从脱离限制部离开,在该状态下,使移动板从罩部脱离。然后,通过使端子取出用治具作用于与罩部的底面相对的矛状件等,而能够取出阳端子零件。因此,即使不必从壳体卸下杆,也能够进行阳端子零件的取出作业,所以作业负担被减轻。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实施例1的杆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杆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杆式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杆相对于壳体处于嵌合开始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杆相对于壳体处于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杆相对于壳体处于脱离允许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移动板相对于壳体处于移动开始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移动板相对于壳体处于移动完成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在杆位于嵌合开始位置时,处于合体状态的凸轮从动件以及凸轮部进入到凸轮槽的入口侧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在杆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处于合体状态的凸轮从动件以及凸轮部移动到凸轮槽的底侧位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在杆位于脱离允许位置时,处于合体状态的凸轮从动件以及凸轮部处于凸轮槽从脱离限制部离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两个壳体正规嵌合,凸轮从动件与凸轮部进行合体,通过解除部解除转动限制部的转动限制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壳体的侧视图。
图14是移动板的主视图。
图15是前保持件的后视图。
图16是前保持件的侧视图。
图17是对方壳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记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杆式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止动部接纳部,在所述杆的凸轮板设置有止动部,该止动部在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卡止于所述止动部接纳部,而对所述杆向所述脱离允许位置的转动进行限制,并且通过使所述凸轮板弹性移位,从而能够解除所述止动部接纳部和所述止动部的卡止。通过维持止动部接纳部和止动部的卡止,从而防止杆从嵌合开始位置向脱离允许位置的非故意地转动。另外,在解除止动部接纳部和止动部的卡止时,只要使凸轮板弹性移位即可,因此解除作业不会特别的困难。
[0012] 杆式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凸轮板和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为了引导使所述凸轮板弹性移位的治具,而直线状地延伸并朝外表面侧开口。根据该构成,仅仅使治具沿导向槽移动,就能使凸轮板简单地弹性移位。
[0013] 杆式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壳体设置有能挠曲的矛状件,该矛状件将所述阳端子零件防脱地卡止,在所述罩部内配置有前保持件,在所述前保持件设置有挠曲限制部,该挠曲限制部被夹于所述移动板的板面和所述罩部的底面之间,从而对所述矛状件的挠曲动作进行限制。在具备这样的前保持件的杆式连接器的情况下,假设使端子取出用治具插通治具插通孔设置于前保持件,有可能前保持件的树脂流动性变差。尤其,在前保持件设置有对矛状件的挠曲动作进行限制的挠曲限制部,治具插通孔的开设区域与挠曲限制部重叠,因此可能有不容易设置治具导通孔。这一点,根据本发明,因为在将杆安装于壳体的状态下使前保持件从罩部脱离,在该状态下能够进行阳端子零件的取出作业,所以不必在前保持件设置治具插通孔。
[0014] 杆式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杆设置有沿该杆的转动方向弯曲的弧状槽,在所述壳体设置有干扰部,该干扰部在所述脱离允许位置抵接于所述弧状槽的底端,从而对所述杆进一步的转动动作进行限制。因为通过使干扰部抵接于弧状槽的底端而使杆在脱离允许位置停止,所以之后能够迅速进行移动板的脱离作业。
[0015] <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17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的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10、杆11、前保持件12以及移动板13。壳体10能够嵌合于对方壳体14。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针对前后方向,将两个壳体10、14开始嵌合时相互相对的面侧作为前侧,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分别是高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以图3以及图17为基准。
[0016] 如图17所示,对方壳体14为合成树脂制,呈方状,在对方壳体14沿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排列设有多个对方腔15。未图示的对方侧的阴端子零件从后方插入收纳于对方腔15。另外,在对方腔15对应地设置有能挠曲的对方矛状件16。阴端子零件弹性地卡止于对方矛状件16,而在对方腔15内被保持为防脱状态。
[0017] 在对方壳体14以将该对方壳体14的前表面覆盖的方式装配有图1示出的对方前保持件17。对方前保持件17为合成树脂制,具有多个对方挠曲限制部18,在对方前保持件17装配到对方壳体14时,对方挠曲限制部18进入到各个对方矛状件16的挠曲空间。通过对方矛状件16的挠曲动作被对方挠曲限制部18限制,从而阴端子零件能够维持被卡止于对方矛状件16的状态。
[0018] 在对方前保持件17开口设置有与各个对方腔15连通的多个对方窗口部19,并且在大致中央部开口设置有防别紧接纳部20(参照图17)。防别紧接纳部20在对方壳体14的前表面也对应地凹设。
[0019] 在对方壳体14的两个侧面(左右两个侧面)中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突出设置有一对凸轮从动件21。凸轮从动件21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扁平的柱状或者板状。另外,在对方壳体14的两个侧面的下部突出设置有一对解除部22。解除部22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片状,与各个凸轮从动件21大致平行地配置。
[0020] 在对方壳体14的上表面的后部且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突出设置有定部23。如图1所示,锁定部23具有爪状的突起24,突起24从大致箱形的主体部分的上端部向后方突出。
[0021] 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2所示,具有方块状的壳体主体25和筒状的罩部26,罩部26从壳体主体25的前端外周向前方突出。如图7所示,在壳体主体25沿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腔27。在各个腔27从后方插入并收纳阳端子零件30。另外,在各个腔27对应地设置有能挠曲的矛状件28。
[0022] 阳端子零件30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一体成形,如图7所示,在筒状部分的前方突出设置有突片31,在筒状部分的后方连续设置有筒部32。阳端子零件30通过矛状件28弹性地卡止于筒状部分,从而在腔27内被保持为防脱状态。筒部32机械地以及电气地连接于电线29的末端部。突片31在阳端子零件30被收纳于腔27的状态下向罩部26内突出地配置。
[0023] 如图2所示,在罩部26的上壁的前端且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切口状地开口设置有嵌合凹部33。如图1以及图13所示,在罩部26的两个侧壁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移动导向槽34,移动导向槽34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前端开口,在移动导向槽34的下部设置有解除导向槽35,解除导向槽35也沿前后方向延伸向前端开口。移动导向槽34的槽宽度(上下方向的开口宽度)比解除导向槽35的槽宽度大。如图13所示,在移动导向槽34的上缘中的板厚方向的内侧设置有薄壁的突条接纳部36,突条接纳部36沿着上述上缘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在罩部26的两个侧壁凸出设置有一对外壁部37,一对外壁部37跨在移动导向槽34以及解除导向槽35而将两个槽34、35的前部外方覆盖。
[0024] 在罩部26的两个侧壁的外表面中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且靠壳体主体25的位置突出设置有一对支轴38。如图13所示,支轴38呈圆柱状,在侧视时配置于壳体10的侧面的大致中央部且紧跟着移动导向槽34的后方的位置。另外,在罩部26的两个侧壁的外表面的上部且靠壳体主体25的位置突出设置有一对干扰部39。干扰部39呈大致方柱状,截面形状呈大致正方形。
[0025] 如图13所示,在壳体主体25的两个侧面在上下方向上隔着间隔突出设置有正式卡止部40以及临时卡止部41。正式卡止部40以比临时卡止部41靠上方且向后方偏移的方式配置。
[0026] 前保持件12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具有:沿上下方向的矩形板状的前壁部42;各一对弹性卡止部43,其从前壁部42的两个侧面的上下位置向后方突出;以及方筒状或者方柱状的防别紧部44,其从前壁部42的大致中央部向前方较大地突出。前保持件12相对于壳体10能够从图7示出的临时卡止位置移动到图8示出的正式卡止位置。如图8所示,前壁部42与罩部26的底面(壳体主体25的前表面)中的除了上下端部以外的部分相对地配置。弹性卡止部43呈矩形框状,能够以与前壁部42连结的上下端作为支点向内外(左右方向)挠曲变形
[0027] 如图15所示,在前壁部42开口设置有多个窗口部45,窗口部45与壳体主体25的各个腔27连通。各个窗口部45以与各个腔27的每个段对应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分为多段进行配置,并形成为分别沿左右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开口形状。在前壁部42的各个窗口部45的下边部分向后方突出地设置有多个挠曲限制部46。各挠曲限制部46呈板片状,如图8所示,在前保持件12处于正式卡止位置时,进入到各个矛状件28的挠曲空间而对各个矛状件28的挠曲动作进行限制。由此,各个矛状件28维持对阳端子零件30进行卡止的状态。
[0028] 移动板13为合成树脂制,在罩部26内,在图7示出的移动开始位置和图8示出的移动完成位置之间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移动板13具有矩形平板状的板主体47和方筒状的周壁部48,板主体47沿上下方向形成,周壁部48从板主体47的外周向前方突出。
[0029] 如图14所示,在板主体47设置有多个插通孔49。各个插通孔49呈大致矩形的开口形状,并配置于与各个阳端子零件30对应的位置。如图7所示,阳端子零件30的突片31大致定位插通于插通孔49。在图7示出的移动开始位置,板主体47比前保持件12的前壁部42(罩部26的底面)靠前方地分开配置,突片31的前端部插入到插通孔49内,从而突片31处于保护状态。另一方面,在图8示出的移动完成位置,板主体47从突片31的前端部退出而以接近或者抵接于前保持件12的前壁部42的方式配置,从而突片31的基端部插入到插通孔49内。如图14所示,在板主体47开口设置有多个治具插通孔50,多个治具插通孔50分别对应地配置于各个插通孔49的下方。此外,在板主体47的大致中央部开口设置有大致矩形的贯穿孔51。
[0030] 周壁部48的外表面形成为适合于罩部26的内表面的形状,在移动板13移动时,周壁部48的外表面和罩部26的内表面相互滑动,从而能够使板主体47在罩部26内不倾斜地移位。
[0031] 如图14所示,在周壁部48的两个侧壁中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一对导入槽52,导入槽5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前端开口。在导入槽52的上下槽缘设置有肋状的导向部53,导向部53沿该槽缘向前后方向延伸。其中,在上侧导向部53向上方突出地设置有轨道状的突条部54。另外,在各个导向部53的后端部以跨在导入槽52的方式架设有主视时呈型的凸轮部55。在凸轮部55的内侧区划有截面呈矩形的合体空间部56,合体空间部56与导入槽52连通。
[0032] 另外,在周壁部48的两个侧壁的下部设置有一对进入槽57,进入槽57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前端开口。如图12所示,进入槽57配置于与解除导向槽35连通的位置。
[0033] 接着,对杆11进行说明。杆11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以及图3所示,具有操作部60和凸轮板61,操作部60沿左右方向延伸,凸轮板61从操作部60的两个端部相互平行地突出,杆11形成为主视时呈门型。在操作部60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杆锁定部62。杆锁定部62呈矩形框状,能够以左右两个端的连结部位大致为支点进行挠曲。
[0034] 在各个凸轮板61,在从操作部60离开的扩张区域63开口设置有轴承孔64。杆11通过支轴38嵌合到轴承孔64而被壳体10支承,以支轴38为中心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嵌合开始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之间进行转动,并且能够在嵌合开始位置和脱离允许位置之间进行转动。另外,如图4所示,通过凸出形成于支轴38的前端部的一对防脱片65与轴承孔64的外表面侧的开口周缘部抵接,从而限制杆11从壳体10脱离。另外,通过凸轮板61的扩张区域63的外周缘部配置于外壁部37的内侧,从而限制凸轮板61的扩大动作。
[0035] 在各个凸轮板61的扩张区域63的外周缘以切削的方式设置有一对转动限制部66。转动限制部66形成为在嵌合开始位置朝向前方突出的悬臂状,如图1所示,在前端部设置有卡止突起67,卡止突起67向内侧突出。
[0036] 在各个凸轮板61的扩张区域63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对凸轮槽68,一对凸轮槽68延伸成曲状。凸轮槽68形成为被凸轮板61的外表面封闭的有底槽,在嵌合开始位置在凸轮板61的外周缘具有朝向前方开口的入口。如图1所示,在各个凸轮板61的凸轮槽68中的入口侧的槽底面突出设置有脱离限制部69。脱离限制部69在嵌合开始位置处成为前表面朝向前方并向外侧扩开的斜面形状,后表面在板厚方向(左右方向)上竖立的垂直面形状。另外,在各凸轮板61的凸轮槽68的入口侧中的上侧的槽侧面连结有脱离限制部69的一端,在各凸轮板61的凸轮槽68的入口侧中的下侧的槽侧面和脱离限制部69的另一端之间开口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过口70,通过口70允许凸轮部55通过。
[0037] 如图9所示,在各个凸轮板61的扩张区域63开口设置有一对弧状槽71,一对弧状槽71沿着杆11的转动方向弯曲。弧状槽71形成为向凸轮板61的上下表面开口的无底槽,从接近于凸轮板61的外周缘的一端延伸到位于轴承孔64的后方的底端。如图11所示,弧状槽71的底端成为在杆11到达脱离允许位置时,壳体10的干扰部39能够抵接的抵接面部59。
[0038] 另外,如图1以及图9所示,在各个凸轮板61的内表面,在扩张区域63和操作部60之间的连接区域72设置有一对导向槽73,导向槽73在嵌合开始位置沿上下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并朝上端开口。导向槽73的底端(下端)配置于弧状槽71的一端侧附近。此外,在各个凸轮板61的内表面的连接区域72,在导向槽73附近且相对于导向槽73靠操作部60的位置突出设置有一对止动部74。止动部74呈爪状,如图9所示,在嵌合开始位置弹性地卡止于壳体主体25的上表面的后方的两侧端部(止动部接纳部75)。另外,止动部接纳部75是在壳体主体25的上表面的两侧端部沿前后方向相连的平面区域的一部分,不具有特别的形状。
[0039] 接着,对本实施例1的杆式连接器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组装时,前保持件12停留在临时卡止位置,在该状态下阳端子零件30从后方插入到壳体主体25的腔27内(参照图7)。阳端子零件30事先连接于电线29的末端部,通过正规插入到腔27内而被矛状件28防脱卡止。前保持件12通过临时卡止部41弹性地嵌入于下侧的弹性卡止部43的内侧,从而被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在临时卡止位置,各个挠曲限制部46在对应的矛状件28的挠曲空间的前方分开配置。
[0040] 接着,前保持件12被压入到罩部26的底面侧。弹性卡止部43和临时卡止部41的卡止通过施加到前保持件12的按压而被解除。当前保持件12到达正式卡止位置时,各个挠曲限制部46进入到对应的矛状件28的挠曲空间,而成为双重地防止阳端子零件30脱落的状态。前保持件12通过正式卡止部40弹性地嵌入到上侧的弹性卡止部43的内侧,从而被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
[0041] 另外,移动板13插入到罩部26内。在该移动板13插入之前,杆11停留在嵌合开始位置。杆11通过转动限制部66的卡止突起67弹性地嵌合于罩部26的解除导向槽35并卡止于解除导向槽35的槽缘,从而限制其朝向嵌合完成位置转动(参照图4)。另外,止动部74抵接于止动部接纳部75,从而限制杆11朝向脱离允许位置转动(参照图9)。并且,在嵌合开始位置,操作部60配置于壳体主体25的后端上方,干扰部39插入到弧状槽71并且在抵接面部59附近从抵接面部59分开地配置。
[0042] 但是,在移动板13插入到罩部26内的过程中,凸轮部55在脱离限制部69的前表面滑动,而使凸轮板61朝外侧弹性地扩开。当移动板13插入到罩部26内时,凸轮板61弹性地复原的同时,凸轮部55插入到对应的凸轮槽68的入口而能够卡止于脱离限制部69的后表面(参照图9)。由此,移动板13被保持为在移动开始位置限制移动板13从罩部26脱离的状态。
[0043] 另外,导向部53嵌合插入于对应的移动导向槽34,突条接纳部36嵌合插入于突条部54和周壁部48的外表面之间,从而进行移动板13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导向(参照图3)。此外,前保持件12的防别紧部44大致定位插通于移动板13的贯穿孔51。
[0044] 在上述状态下,对方壳体14较浅地嵌合到罩部26内。此时,在两个壳体10、14从相互正对的状态成为倾斜姿势时,防别紧部44的顶端抵接于对方壳体14的相对的壁面部分,限制两个壳体10、14的嵌合动作,避免阳端子零件30被对方壳体14别紧。另一方面,当两个壳体10、14成为正规的嵌合姿势时,防别紧部44大致定位插入于对方前保持件17以及对方壳体14的防别紧接纳部20,正确地进行两个壳体10、14的嵌合动作。
[0045] 另外,当对方壳体14较浅地嵌合到罩部26内时,凸轮从动件21穿过导入槽52而嵌合插入到凸轮部55内的合体空间部56,从而抵接于导入槽52的底端(参照图12)。由此,凸轮从动件21和凸轮部55进行合体而大致一体化。另外,解除部22插入到解除导向槽35而与卡止突起67干扰,使得转动限制部66向外侧挠曲变形,由此解除卡止突起67与解除导向槽35的槽缘卡止。由此,能够进行杆11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的转动操作。
[0046] 接着,抓住操作部60而使杆11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参照图4以及图5)。在杆11的转动过程中,处于合体状态的凸轮从动件21以及凸轮部55在凸轮槽68的槽面滑动,通过对方壳体14和杆11之间的凸轮作用,对方壳体14被拉近到罩部26的底面侧。另外,通过凸轮部55在凸轮槽68内移位,从而移动板13朝向移动完成位置(罩部26的底面侧)移动。此时,通过突条部54在突条接纳部36滑动,从而进行移动板13的移动导向。
[0047] 当处于合体状态的凸轮从动件21以及凸轮部55到达凸轮槽68的底端侧时,对方壳体14的锁定部23嵌合插入于嵌合凹部33,操作部60的杆锁定部62弹性地卡止于锁定部23的突起24,由此限制杆11的转动动作。由此,杆11在嵌合完成位置保持为转动限制状态。
[0048] 当杆11到达嵌合完成位置时,干扰部39配置于靠弧状槽71的一端的位置,并且以移动板13的板主体47抵接或者接近于前保持件12的前壁部42的方式配置,从而前壁部42成为被夹于板主体47和罩部26的底面之间的状态(参照图8)。另外,各个阳端子零件30的突片31从各个插通孔49向前方较大地突出,与被收纳于对方壳体14的各个阴端子零件电连接。
如此,两个壳体10、14保持为正规嵌合状态。
[0049] 另一方面,因为维护等原因,需要从腔27取出阳端子零件30。在该情况下,首先在解除杆锁定部62和锁定部23的卡止后,抓住操作部60而使杆11朝向嵌合开始位置转动。当杆11朝向嵌合开始位置转动时,凸轮部55向凸轮槽68的入口侧移位,从而移动板13朝向移动开始位置移动。
[0050] 在杆11返回到嵌合开始位置后,治具J插入杆11的导向槽73(参照图9)。治具J形成为与导向槽73的槽形状对应的销状或者棒状,前端部从导向槽73的上表面开口插入到导向槽73,从而使治具J沿导向槽73的槽面向下大致笔直地移位。于是,凸轮板61被治具J按压而以与操作部60的连结部位大致为支点向外侧弹性地扩开。如此,随着凸轮板61扩大,而使止动部74从止动部接纳部75离开,杆11成为能够朝向脱离允许位置转动的状态。
[0051] 然后,使杆11从嵌合开始位置朝与嵌合完成位置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其到达脱离允许位置。随着到达脱离允许位置,干扰部39抵接于弧状槽71的抵接面部59,从而限制杆11进一步向对方(与嵌合开始位置侧相反的方向)的转动动作(参照图11)。另外,在杆11转动到脱离允许位置的过程中,凸轮部55在凸轮槽68的入口侧从脱离限制部69朝向通过口70侧移位。当杆11到达脱离允许位置时,凸轮部55的整体从脱离限制部69离开而转移到通过口70侧。由此,杆11成为移动开始位置的移动板13能够从罩部26脱离的状态。
[0052] 如上所述,在杆11处于脱离允许位置时,移动板13从罩部26向前方被拔出,接着,前保持件12从罩部26向前方被拔出。然后,未图示的端子脱落用治具抵接于与罩部26的底面相对的矛状件28,矛状件28通过端子取出用治具向卡止解除方向(图示下方)挠曲变形。在该状态下,通过向后方拉拽与阳端子零件30连接的电线29等,阳端子零件30从腔27拔出。
[0053] 如此,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在杆11处于脱离允许位置时,因为凸轮部55从脱离限制部69分开,而成为移动板13能够从罩部26脱离的状态,所以即使不从壳体10卸下杆11,使移动板13从罩部26脱离,能够进行阳端子零件30的取出作业。因此,不必进行复杂的杆11的拆卸作业,减轻作业负担。
[0054] 尤其,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因为存在不容易在前保持件12开设用于插通端子取出用治具的治具插通孔这样的问题,所以能够以将杆11安装到壳体10的状态进行阳端子零件30的取出作业的益处较大。
[0055] 另外,通过维持止动部接纳部75和止动部74的卡止,防止杆11从嵌合开始位置非故意地转动到脱离允许位置。在解除止动部接纳部75和止动部74的卡止时,只要通过治具J使凸轮板61弹性移位即可,因此能够比较简单地进行解除作业。而且,因为在凸轮板61设置导向槽73,为了对使该凸轮板61弹性移位的治具J进行引导,而直线状地延伸并向外表面侧开口,因此仅仅使治具J沿导向槽73移动,就能使凸轮板61简单地弹性移位。
[0056] 此外,在杆11设置沿该杆11的转动方向弯曲的弧状槽71,通过壳体10的干扰部39在脱离允许位置抵接于弧状槽71的底端中的抵接面部59,从而杆11在脱离允许位置停止,因此能够顺利地且快速地开始移动板13的脱离作业。
[0057] <其他实施例>本发明不限定为根据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进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如下的实施例也被包括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处于合体状态的凸轮从动件以及凸轮部只要是在凸轮槽的槽面至少一方滑动而发挥凸轮作用的部件即可。
(2)导向槽可以设置于壳体,或者也可以设置于凸轮板以及壳体的双方。
(3)凸轮槽可以形成为沿板厚方向贯通凸轮板的无底的形状。
(4)杆也可以采用仅由一个凸轮板构成的一枚板状的形态。
(5)脱离限制部、导向槽、止动部以及止动部接纳部也可以仅设置一个。
附图标记说明
[0058] 10…壳体11…杆
12…前保持件
13…移动板
14…对方壳体
21…凸轮从动件
26…罩部
28…矛状件
30…阳端子零件
31…突片
46…挠曲限制部
49…插通孔
55…凸轮部
59…抵接面部
61…凸轮板
68…凸轮槽
69…脱离限制部
70…通过口
71…弧状槽
73…导向槽
74…止动部
76…止动部接纳部
J…治具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杆式连接器 2020-05-12 780
杆式连接器 2020-05-12 879
杆式连接器 2020-05-12 857
杆式连接器 2020-05-12 546
杠杆连接器 2020-05-12 406
弹簧连接杆 2020-05-13 675
连接支杆 2020-05-11 593
杆连接器 2020-05-11 282
床杆连接器 2020-05-12 426
杆式连接器 2020-05-13 21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