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轴承类 / 轴承 / 滚动轴承 / 轴承套圈 / 轴承内圈 / 一种轴承内圈磨床

一种轴承内圈磨床

阅读:250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轴承内圈磨床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轴承 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 轴承 内圈 磨床,包括床身、进料机构、上下料机构、 工件 安装机构、磨削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床身上且用于对 砂轮 灰废料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床身上且位于工件安装机构上方的喷淋管、设置在床身下侧的收集台、开设在收集台上的卸料口、设置在收集台上的冲洗 水 管、设置在收集台上且用于驱动冲洗水管的喷头来回摆动的驱动件。喷淋管对工件进行降温,同时喷淋管喷淋床身,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床身上的可能性;其中利用冲洗水管对收集台进行冲洗,使得收集台上积累的砂轮灰废料被冲入到卸料口内,最终砂轮灰废料即可从卸料口一侧排放出去,即可实现比较有效的对下落的砂轮灰废料进行清理。,下面是一种轴承内圈磨床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包括床身(1)、位于床身(1)上的进料机构(2)、位于床身(1)上的上下料机构(3)、位于床身(1)上的工件安装机构(4)、位于床身(1)上的磨削机构(5),所述磨削机构(5)包括用于磨削工件(8)的砂轮(5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身(1)上且用于对砂轮灰废料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6),所述清理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床身(1)上且位于所述工件安装机构(4)上方的喷淋管(61)、设置在所述床身(1)下侧的收集台(62)、开设在所述收集台(62)上的卸料口(63)、设置在所述收集台(62)上的冲洗管(64)、设置在所述收集台(62)上且用于驱动冲洗水管(64)的喷头来回摆动的驱动件(65);
所述驱动件(65)包括一端铰接在收集台(62)上且用于套设在冲洗水管(64)的喷头上的连接管(651)、固定在所述收集台(62)上的伺服电机(652)、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652)的输出轴上且周侧外壁用于抵触在连接管(651)外壁上的驱动凸轮(653)、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管(651)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收集台(62)上的复位弹簧(6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安装机构(4)包括设置在床身(1)上的减速电机(41)、固定在所述减速电机(41)的输出轴上且用于吸合工件(8)的电磁连接套(42)、固定在所述床身(1)上且位于电磁铁连接套(42)下方的支撑座(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3)包括下端固定在床身(1)上且沿竖直向上方向延伸的立柱(431)、开设在所述立柱(431)上且延伸方向与立柱(43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条形孔(432)、设置在所述立柱(431)上的第一连接臂(433)、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臂(433)上的第一连接孔(434)、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434)且穿过第一条形孔(432)后通过螺母连接的第一定位螺栓(435)、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臂(433)上端且用于支撑工件(8)的第一V形(43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安装机构(4)还包括固定在床身(1)上且位于电磁铁连接套(42)远离砂轮(51)一侧的固定杆(44)、开设在所述固定杆(44)上且延伸方向与固定杆(44)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二条形孔(45)、设置在所述固定杆(44)上的第二连接臂(46)、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臂(46)上的第二连接孔(47)、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47)且穿过第二条形孔(45)后通过螺母连接的第二定位螺栓(48)、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臂(46)靠近砂轮(51)的一端上且用于抵触在第二环台(83)外壁上的第二V形块(4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V形块(49)的表面涂覆有耐磨涂层(491),所述耐磨涂层(491)由聚醚醚涂料、耐磨陶瓷粉、氟涂料混合而成,所述聚醚醚酮涂料、耐磨陶瓷粉、氟碳涂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聚醚醚酮涂料        60-70%;
耐磨陶瓷粉          10-20%;
氟碳涂料            2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身(1)上的驱动电机(52)、设置在所述床身(1)上且用于调节砂轮(51)位置的调节组件(53),所述砂轮(5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所述调节组件(53)包括设置在床身(1)上且用于支撑驱动电机(52)的电磁铁支撑台(531)、设置在驱动电机(52)的下侧且用于吸合在电磁铁支撑台(531)上的安装铁板(5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2)包括固定在床身(1)上且朝向上下料机构(3)一侧倾斜的进料杆(21)、开设在所述进料杆(21)上且供工件(8)嵌入的进料槽(22)、设置在所述床身(1)上且位于进料杆(21)下端的挡料板(23)、设置在所述进料杆(21)上且位于挡料板(23)下方的接料座(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槽(22)内设置有用于抵触在滚道部(81)下侧外壁上的支撑管(221),所述支撑管(221)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222),所述进料槽(22)的底壁上开设有螺纹孔(223),所述支撑管(221)与所述进料槽(22)之间设置有穿过通孔(222)后螺纹连接螺纹孔(223)内的支撑螺栓(224),所述支撑螺栓(224)上固定有用于抵触在支撑管(221)下侧外壁上的支撑板(225),所述进料槽(22)的宽度大于工件(8)的厚度,当工件(8)的滚道部(81)支撑在支撑管(221)上时,工件(8)第二环台(83)的端面与所述进料槽(22)的侧壁相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床身(1)上且用于供磨削好的工件(8)传输出去的出料轨道(7),所述上下料机构(3)包括固定在床身(1)上的导板(31)、转动连接在所述导板(31)上且用于将工件(8)从工件安装机构(4)传输到出料轨道(7)内的第一转动臂(32)、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臂(32)的端部且用于将工件(8)压紧在导板(31)上进行滑移的第一橡胶块(33)、转动连接在所述导板(31)上且用于将工件(8)从进料机构(2)传输到工件安装机构(4)内的第二转动臂(34)、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臂(34)的端部且用于将工件(8)压紧在导板(31)上进行滑移的第二橡胶块(35)、设置在所述床身(1)上且输出轴连接在第一转动臂(32)远离第一橡胶块(33)一端上的第一电机(36)、设置在所述床身(1)上且用于驱动第一电机(36)沿着第一电机(36)的输出轴轴线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一气缸(37)、设置在所述床身(1)上且输出轴连接在第二转动臂(34)远离第二橡胶块(35)一端上的第二电机(38)、设置在床身(1)上且用于驱动第二电机(38)沿着第二电机(38)的输出轴轴线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二气缸(39)。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轴承内圈磨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内圈磨床。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的机械设备中经常需要用到圆锥滚子轴承,而在对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进行加工时往往需要利用到轴承内圈磨床,利用轴承内圈磨床即可对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滚道进行磨削,从而达到所需的精度要求;其中参照图1,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包括呈一端大一端小的滚道部81、一体设置在滚道部大端处的第一环台82、一体设置在滚道部小端处的第二环台83,第一环台82和第二环台83用于对圆锥滚子轴承内的滚子进行定位
[0003] 目前,公告号为CN204382018U,公告日为2015年6月10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包括床身、进给机构、工件主轴装置、工件夹装机构、上下料机构、砂轮主轴装置和砂轮修整器,进给机构包括托板、托板导轨副和进给驱动机构,托板安装于床身左部,工件主轴装置包括工件主轴和工件箱,工件箱安装于托板右半部后端,工件夹装机构固定于托板并位于工件箱前端,上下料装置固定于托板左半部,砂轮修整器固定于托板右半部前端,砂轮主轴装置包括砂轮、砂轮座、滑移板、砂轮导轨副和滑移板驱动机构,砂轮座安装于滑移板,滑移板通过砂轮导轨副安装于床身右部,砂轮导轨副导轨与托板导轨副导轨垂直。
[0004] 该种全自动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利用砂轮对滚道部的外壁进行磨削,其中由于砂轮在磨削时会产生很多的砂轮灰废料,这些砂轮灰废料落在床身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堆积,砂轮灰废料就容易附着在床身上,而这些附着在床身上的砂轮灰废料就可能会影响磨床的正常工作,同时这些附着在床身上的砂轮灰废料也影响床身的整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内圈磨床,能够比较有效的对下落的砂轮灰废料进行清理。
[0006]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包括床身、位于床身上的进料机构、位于床身上的上下料机构、位于床身上的工件安装机构、位于床身上的磨削机构,所述磨削机构包括用于磨削工件的砂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身上且用于对砂轮灰废料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床身上且位于所述工件安装机构上方的喷淋管、设置在所述床身下侧的收集台、开设在所述收集台上的卸料口、设置在所述收集台上的冲洗管、设置在所述收集台上且用于驱动冲洗水管的喷头来回摆动的驱动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设置在床身上且位于工件安装机构上方的喷淋管,喷淋管即可对工件安装机构内的工件进行冲洗,从而对处于磨削中的工件进行降温;同时喷淋管还可以喷淋工件安装机构周侧的床身,使得飞溅到床身上的砂轮灰废料被喷淋管冲洗下来,从而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位于工件安装机构周侧的床身上的可能性;
[0008] 其中被喷淋管冲洗下来的砂轮灰废料即可落入到位于床身下侧的收集台上,随后再利用设置在收集台上的冲洗水管,冲洗水管即可对收集台进行冲洗,使得收集台上积累的砂轮灰废料被冲入到卸料口内,最终砂轮灰废料即可从卸料口一侧排放出去;
[0009] 同时利用驱动件驱动冲洗水管的喷头来回摆动,即可增大冲洗水管的冲洗范围,从而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收集台上的可能性;最终即可实现比较有效的对下落的砂轮灰废料进行清理。
[0010]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一端铰接在收集台上且用于套设在冲洗水管的喷头上的连接管、固定在所述收集台上的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上且周侧外壁用于抵触在连接管外壁上的驱动凸轮、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管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收集台上的复位弹簧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伺服电机带动驱动凸轮转动,由于驱动凸轮的周侧外壁抵触在连接管的外壁上,随着驱动凸轮的转动,驱动凸轮即可推动连接管,使得连接管绕着铰接在收集台的一端朝向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摆动,此时复位弹簧也随着连接管的摆动而发生形变;而当驱动凸轮推动连接管达到极限位置后,驱动凸轮继续转动,此时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回复即可带动连接管朝向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摆动;最终即可通过驱动凸轮和复位弹簧的双重作用,使得连接管做来回摆动的运动,从而带动冲洗水管的喷头进行来回的摆动,实现增大冲洗水管的冲洗范围,从而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收集台上的可能性。
[0012]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件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床身上的减速电机、固定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用于吸合工件的电磁连接套、固定在所述床身上且位于电磁铁连接套下方的支撑座。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首先利用上下料机构将工件放置在支撑座上,随后利用将电磁铁连接套通电后,电磁铁连接套即可将工件吸合,此时减速电机带动电磁铁连接套转动后,电磁铁连接套即可带动工件转动,最后磨削机构内的砂轮即可对工件进行磨削;而当工件磨削完毕后,即可解除电磁铁连接套的通电状态,随后电磁铁连接套即可与工件脱离,最终上下料机构即可将磨削完毕的工件传输出去。
[0014]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包括下端固定在床身上且沿竖直向上方向延伸的立柱、开设在所述立柱上且延伸方向与立柱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条形孔、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第一连接臂、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的第一连接孔、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且穿过第一条形孔后通过螺母连接的第一定位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端且用于支撑工件的第一V形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工件的型号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件的外径发生变化时,工件放置在支撑座上后,工件的中心轴线将无法与电磁铁连接套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此时工件在电磁铁连接套上转动时就会处于偏心转动的状态,最终就会影响砂轮对工件外壁的均匀磨削;此时利用立柱上开设的第一条形孔,且第一连接臂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定位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且穿过第一条形孔后通过螺母连接;
[0016] 操作人员拧松螺母后即可移动第一连接臂,此时即可调节第一V形块与电磁铁连接套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放置在第一V形块上的工件中心轴线与电磁铁连接套的中心轴线重合;随后操作人员即可拧紧螺母,从而将第一连接臂固定在立柱上,即可固定第一V形块的位置;最终即可使得不同外径的工件放置在支撑座上后,工件的中心轴线均可与电磁铁连接套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从而有利于保证磨削机构对工件进行较高精度的磨削。
[0017]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件安装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床身上且位于电磁铁连接套远离砂轮一侧的固定杆、开设在所述固定杆上且延伸方向与固定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二条形孔、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二连接臂、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臂上的第二连接孔、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且穿过第二条形孔后通过螺母连接的第二定位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臂靠近砂轮的一端上且用于抵触在第二环台外壁上的第二V形块。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固定杆固定在床身上且位于电磁铁连接套远离砂轮的一侧,此时第二V形块与砂轮分别位于工件的两侧,且支撑座位于工件的下侧,第二V形块、砂轮、支撑座即可对工件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工件可以比较稳定的吸合在电磁铁连接套上,减小工件随着电磁铁连接套转动时发生偏心的可能性;
[0018] 当工件的型号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件的外径发生变化时,利用固定杆上开设的第二条形孔,且第二连接臂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定位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且穿过第二条形孔后通过螺母连接;
[0019] 操作人员拧松螺母后即可移动第二连接臂,此时即可调节第二V形块与电磁铁连接套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二V形块与砂轮之间的距离与工件的外径相配合;随后操作人员即可拧紧螺母,从而将第二连接臂固定在固定杆上,即可固定第二V形块的位置;最终即可使得第二V形块能够对不同外径的工件进行稳定的支撑,从而有利于保证磨削机构对工件进行较高精度的磨削。
[0020]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V形块的表面涂覆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由聚醚醚涂料、耐磨陶瓷粉、氟涂料混合而成,所述聚醚醚酮涂料、耐磨陶瓷粉、氟碳涂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0021] 聚醚醚酮涂料      60-70%;
[0022] 耐磨陶瓷粉        10-20%;
[0023] 氟碳涂料          20-30%。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二V形块的表面涂覆的耐磨涂层,且耐磨涂层由聚醚醚酮涂料、耐磨陶瓷粉、氟碳涂料混合而成;其中聚醚醚酮是在主链结构中含有一个酮键和两个醚键的重复单元所构成的高聚物,由于聚醚醚酮耐磨涂层具有自润滑性,聚醚醚酮耐磨涂层具有优良的滑动特性且摩擦系数低,同时耐磨性能好;
[0025] 而耐磨陶瓷粉则是以AL2O3为主要原料,以稀有金属化物为熔剂,经一千七百度高温焙烧而成的特种刚玉陶瓷,再分别用特种橡胶和高强度的有机/无机粘合剂组合而成的产品;故耐磨陶瓷粉具有极好的耐磨特性;
[0026] 同时氟碳涂料是指以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又称氟碳漆、氟涂料、氟树脂涂料等;在各种涂料之中,氟树脂涂料由于引入的氟元素电负性大,碳氟键能强,具有特别优越的各项性能;而且具有独特的不粘性和低摩擦性;
[0027] 将聚醚醚酮涂料、耐磨陶瓷粉、氟碳涂料混合而成耐磨涂层后即可具有极好的耐磨特性;其中第二V形块抵触在工件的第二环台上且工件随着电磁铁连接套转动时,第二V形块与工件之间发生摩擦,此时耐磨涂层即可有效减小第二V形块的磨损,从而提高第二V形块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小对工件的磨损,有利于保证工件磨削后的精度。
[0028]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削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身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床身上且用于调节砂轮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砂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床身上且用于支撑驱动电机的电磁铁支撑台、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下侧且用于吸合在电磁铁支撑台上的安装铁板。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驱动电机带动砂轮转动后,砂轮即可对工件进行磨削;其中由于工件在加工时,需要对工件的滚道部外壁进行磨削,同时也需要对第一环台靠近滚道部一侧的端面进行磨削,如此才能满足滚子在工件上安装时的精度要求;现代的工厂往往需要准备两台磨床,一台磨床的磨削机构专用于磨削滚道部,而另一台磨床的磨削机构则专门用于磨削第一环台的端面,最终就会增加了很多的成本投入;此时即可利用到调节组件,当砂轮需要磨削工件的滚道部时,利用调节组件将砂轮移动到滚道部的一侧,从而对滚道部的外壁进行磨削;而当砂轮需要磨削工件的第一环台端面时,再次利用调节组件将砂轮移动到第一环台端面的一侧,此时砂轮即可对第一环台的端面也进行磨削;无需准备两台磨床分别对滚道部和第一环台进行磨削,一台磨床即可完成滚道部和第一环台的磨削任务,最终即可有效降低成本的投入;其中利用设置在床身上的电磁铁支撑台,同时利用驱动电机下侧的安装铁板放置在电磁铁支撑台上;当操作人员移动驱动电机,从而将驱动电机移动到磨削滚道部或者磨削第一环台端面的位置处后,电磁铁支撑台即可通电,随后电磁铁支撑台即可吸合安装铁板,从而将驱动电机固定在电磁铁支撑台上;而当需要改变驱动电机的位置时,将电磁铁支撑台的电源断开,操作人员即可移动驱动电机;最终即可方便磨削机构对滚道部和第一环台进行磨削。
[0030]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床身上且朝向上下料机构一侧倾斜的进料杆、开设在所述进料杆上且供工件嵌入的进料槽、设置在所述床身上且位于进料杆下端的挡料板、设置在所述进料杆上且位于挡料板下方的接料座。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进料时,将多个工件放置在进料槽内,工件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即可朝向挡料板的一侧滚落,随后位于进料槽最下端的工件即可落入到接料座内,而位于接料座内的工件即可利用上下料机构进行传输;同时当上下料机构将接料座内的工件取走后,进料槽内的下一个工件即可继续落入在接料座内,从而方便上下料机构下一次的取料。
[0032]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槽内设置有用于抵触在滚道部下侧外壁上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进料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进料槽之间设置有穿过通孔后螺纹连接螺纹孔内的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上固定有用于抵触在支撑管下侧外壁上的支撑板,所述进料槽的宽度大于工件的厚度,当工件的滚道部支撑在支撑管上时,工件第二环台的端面与所述进料槽的侧壁相平行。
[0033]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工件的滚道部呈一端大一端小,故落入在进料槽内的工件就会向滚道部的小端一侧倾斜,此时工件第二环台周侧的棱就会抵触在进料槽的内壁上,当工件在进料槽内下落时,由于第二环台周侧棱角与进料槽内壁之间的摩擦,故工件就容易卡在进料槽内,从而导致工件不能及时下落;
[0034] 此时利用支撑管抵触在滚道部下侧的外壁上,工件在进料槽内下落时,工件第二环台的端面即可与进料槽的侧壁相平行;其中由于进料槽的宽度大于工件的厚度,此时即可减小工件的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与进料槽内壁之间发生摩擦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工件沿着支撑管的延伸方向滚落,最终即可有效的保护工件,减小工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表面受损的可能性;
[0035] 而当工件的型号发生变化时,工件滚道部斜面的倾斜角度也会有所变化,此时操作人员转动支撑螺栓,利用支撑螺栓上的支撑板抵触在支撑管下侧外壁上,随着支撑螺栓的转动,支撑板即可带动支撑管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支撑管位置的调节,最终即可使得支撑管能够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支撑,使得不同倾斜角度的工件滚道部都有对应高度的支撑管支撑,使得不同倾斜角度的工件均能够保持第二环台端面与进料槽的侧壁平行。
[0036]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床身上且用于供磨削好的工件传输出去的出料轨道,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导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导板上且用于将工件从工件安装机构传输到出料轨道内的第一转动臂、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臂的端部且用于将工件压紧在导板上进行滑移的第一橡胶块、转动连接在所述导板上且用于将工件从进料机构传输到工件安装机构内的第二转动臂、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端部且用于将工件压紧在导板上进行滑移的第二橡胶块、设置在所述床身上且输出轴连接在第一转动臂远离第一橡胶块一端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床身上且用于驱动第一电机沿着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线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床身上且输出轴连接在第二转动臂远离第二橡胶块一端上的第二电机、设置在床身上且用于驱动第二电机沿着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二气缸。
[0037]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初始状态时,第一橡胶块抵紧在磨削中的工件上,且第二橡胶块抵紧在进料机构内的待加工工件上;当工件磨削完毕时,第二电机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臂朝向工件安装机构一侧转动,此时待加工的工件即可移动到电磁铁连接套的位置处;同时第一电机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臂朝向处出料轨道的一侧转动,此时磨削完的工件即可移动到出料轨道内;
[0038] 随后第一气缸带动第一电机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臂朝向远离导板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一橡胶块即可从磨削完的工件上移开,工件即可从出料轨道内传输出去;同时第二气缸带动第二电机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臂朝向远离导板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二橡胶块即可从待加工的工件上移开,工件即可放入到支撑座上;随后第一电机再带动第一转动臂,使得第一转动臂朝向工件安装机构的一侧转动;同时第二电机再带动第二转动臂,使得第二转动臂朝向进料机构的一侧转动;
[0039] 然后第一气缸再带动第一橡胶块朝向靠近导板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一橡胶块抵紧在支撑座上的待加工工件上,随后即可对待加工工件进行磨削加工;同时第二气缸再带动第二橡胶块朝向靠近导板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二橡胶块抵紧在进料机构内的下一个待加工工件上,从而等待下一次的送料。
[0040]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 1.利用设置在床身上且位于工件安装机构上方的喷淋管,喷淋管即可对工件安装机构内的工件进行冲洗,从而对处于磨削中的工件进行降温;同时喷淋管还可以喷淋工件安装机构周侧的床身,使得飞溅到床身上的砂轮灰废料被喷淋管冲洗下来,从而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位于工件安装机构周侧的床身上的可能性;其中被喷淋管冲洗下来的砂轮灰废料即可落入到位于床身下侧的收集台上,随后再利用设置在收集台上的冲洗水管,冲洗水管即可对收集台进行冲洗,使得收集台上积累的砂轮灰废料被冲入到卸料口内,最终砂轮灰废料即可从卸料口一侧排放出去;同时利用驱动件驱动冲洗水管的喷头来回摆动,即可增大冲洗水管的冲洗范围,从而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收集台上的可能性;最终即可实现比较有效的对下落的砂轮灰废料进行清理;
[0042] 2.当工件的型号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件的外径发生变化时,利用立柱上开设的第一条形孔,且第一连接臂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定位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且穿过第一条形孔后通过螺母连接;操作人员拧松螺母后即可移动第一连接臂,此时即可调节第一V形块与电磁铁连接套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放置在第一V形块上的工件中心轴线与电磁铁连接套的中心轴线重合;随后操作人员即可拧紧螺母,从而将第一连接臂固定在立柱上,即可固定第一V形块的位置;最终即可使得不同外径的工件放置在支撑座上后,工件的中心轴线均可与电磁铁连接套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从而有利于保证磨削机构对工件进行较高精度的磨削。附图说明
[0043] 图1是本发明中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磨削机构用于磨削工件的滚道部;
[0045] 图3是本发明中进料槽、支撑管、上下料机构、工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46] 图4是本发明中进料槽、支撑管、支撑螺栓、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剖视图;
[0047] 图5是本发明中工件安装机构、磨削机构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此时磨削机构用于磨削工件第一环台的端面;
[0048] 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图;
[0049] 图7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0050] 附图标记:1、床身;2、进料机构;21、进料杆;22、进料槽;221、支撑管;222、通孔;223、螺纹孔;224、支撑螺栓;225、支撑板;23、挡料板;24、接料座;3、上下料机构;31、导板;
32、第一转动臂;33、第一橡胶块;34、第二转动臂;35、第二橡胶块;36、第一电机;37、第一气缸;38、第二电机;39、第二气缸;4、工件安装机构;41、减速电机;42、电磁铁连接套;43、支撑座;431、立柱;432、第一条形孔;433、第一连接臂;434、第一连接孔;435、第一定位螺栓;
436、第一V形块;44、固定杆;45、第二条形孔;46、第二连接臂;47、第二连接孔;48、第二定位螺栓;49、第二V形块;491、耐磨涂层;5、磨削机构;51、砂轮;52、驱动电机;53、调节组件;
531、电磁铁支撑台;532、安装铁板;6、清理机构;61、喷淋管;62、收集台;63、卸料口;64、冲洗水管;65、驱动件;651、连接管;652、伺服电机;653、驱动凸轮;654、复位弹簧;7、出料轨道;8、工件;81、滚道部;82、第一环台;83、第二环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2] 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参照图2,该种轴承内圈磨床包括床身1,床身1上设置有进料机构2、上下料机构3、工件安装机构4和磨削机构5,同时位于进料机构2下方的床身1上还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料轨道7;其中进料机构2用于将工件8从外界传输入床身1内,随后再利用上下料机构3将进料机构2上的工件8输送到工件安装机构4内,工件安装机构4将工件8进行定位后,磨削机构5即可对工件8进行磨削;当磨削完成后上下料机构3即可将磨削完毕的工件8输送到出料轨道7内,磨削完的工件8最终即可通过出料轨道7传输出去。
[0053] 参照图2,进料机构2包括进料杆21、进料槽22、挡料板23、接料座24;其中进料杆21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且进料杆21的一端位于床身1外而另一端位于床身1内,进料杆21朝向床身1内的一侧倾斜向下;同时进料槽22开设在进料杆21上侧的侧壁上,且进料槽22的两端与外界相通,进料槽22的延伸方向与进料杆21的延伸方向平行,其中进料槽22的宽度大于工件8的厚度。
[0054] 参照图2,挡料板23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且挡料板23的位置处于靠近进料杆21位于床身1内的一端处,同时挡料板23与进料杆21的端面之间留有供一个工件8下落的空隙;其中接料座24位于挡料板23下方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此时从挡料板23与进料杆
21之间下落的工件8即可落入到接料座24内,从而方便后续上下料机构3的取料。
[0055] 参照图3,进料槽22内还设置有支撑管221,支撑管221用于支撑在工件8滚道部81的下侧,从而使得工件8在进料槽22内滚动时,第二环台83的端面与进料槽22的侧壁平行;其中支撑管221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222(参照图4),且进料槽22两端的底壁上也开设有螺纹孔223(参照图4)。
[0056] 参照图4,支撑管221与进料槽22之间设置有穿过通孔222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孔223内的支撑螺栓224,且支撑螺栓224的螺杆上焊接有用于抵触在支撑管221下侧外壁上的支撑板225;当工件8(参照图3)的型号发生变化时,工件8滚道部81斜面的倾斜角度也会有所变化,此时操作人员转动支撑螺栓224,利用支撑螺栓224上的支撑板225抵触在支撑管221下侧外壁上,随着支撑螺栓224的转动,支撑板225即可带动支撑管22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支撑管221位置的调节,最终即可使得支撑管221能够对不同型号的工件8进行支撑,使得不同倾斜角度的工件8滚道部81都有对应高度的支撑管221支撑,且使得不同倾斜角度的工件8均能够保持第二环台83(参照图4)端面与进料槽22的侧壁平行。
[0057] 参照图2,上下料机构3包括导板31、第一转动臂32、第一橡胶块33、第二转动臂34、第二橡胶块35、第一电机36、第一气缸37、第二电机38、第二气缸39(参照图3);其中导板31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内,且导板31位于进料机构2和工件安装机构4之间。
[0058] 参照图3,第一气缸37位于导板31的后侧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且第一电机36也位于导板31的后侧且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气缸37的活塞杆上;其中第一电机36的输出轴穿过导板31后连接在第一转动臂32的一端上,此时第一电机36即可带动第一转动臂32转动,而第一气缸37即可带动第一转动臂32朝向远离导板31的一侧和靠近导板31的一侧移动;同时第一橡胶块3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转动臂32远离第一电机36的一端上,且第一橡胶块33的一端用于嵌入在工件8的小端内(参照图2)。
[0059] 参照图3,第二气缸39也位于导板31的后侧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且第二电机38也位于导板31的后侧且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气缸39的活塞杆上;其中第二电机38的输出轴穿过导板31后连接在第二转动臂34的一端上,此时第二电机38即可带动第二转动臂34转动,而第二气缸39即可带动第二转动臂34朝向远离导板31的一侧和靠近导板31的一侧移动;同时第二橡胶块35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转动臂34远离第二电机38的一端上,且第二橡胶块35的一端用于嵌入在工件8的小端内(参照图2)。
[0060] 参照图2,其中第一转动臂32与导板3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转动臂34与导板31之间的距离,此时第一转动臂32与第二转动臂34在转动时即可互不干涉;同时第一转动臂32呈V字形,此时第一转动臂32在转动时即可与第二电机38(参照图3)的输出轴之间互不干涉;最终即可使得第一转动臂32和第二转动臂34进行流畅的转动。
[0061] 参照图3,工件安装机构4包括减速电机41、电磁铁连接套42、支撑座43(参照图3),其中减速电机41同样位于导板31的后侧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且电磁铁连接套42通过螺栓固定在减速电机41的输出轴上。
[0062] 参照图5,支撑座43位于电磁铁连接套42远离减速电机41一端的下方,且支撑座43包括立柱431、第一条形孔432、第一连接臂433、第一连接孔434、第一定位螺栓435、第一V形块436;其中立柱43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且立柱431沿竖直向上方向延伸。
[0063] 参照图5,第一条形孔432开设在立柱431上,且第一条形孔432的延伸方向与立柱431的延伸方向平行;其中第一连接臂433设置在立柱431上,且第一连接臂433的延伸方向也与立柱431的延伸方向平行;同时第一连接孔434开设在第一连接臂433上,其中第一定位螺栓435穿过第一连接孔434且穿过第一条形孔432后通过螺母进行连接,此时第一定位螺栓435即可对第一连接臂433在立柱431上的位置进行固定。参照图5,第一V形块436焊接在第一连接臂433的上端,且第一V形块436用于抵触在工件8的下侧,用于对工件8起到支撑作用;当工件8的型号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件8的外径发生变化时,拧松螺母后即可移动第一连接臂433,此时即可调节第一V形块436与电磁铁连接套4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放置在第一V形块436上的工件8中心轴线与电磁铁连接套42的中心轴线重合;随后操作人员即可拧紧螺母,从而将第一连接臂433固定在立柱431上,即可固定第一V形块436的位置;最终即可使得不同外径的工件8放置在支撑座43上后,工件8的中心轴线均可与电磁铁连接套42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从而有利于保证磨削机构5对工件8进行较高精度的磨削。
[0064] 参照图5,工件安装机构4还包括固定杆44、第二条形孔45、第二连接臂46、第二连接孔47、第二定位螺栓48、第二V形块49;其中固定杆4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且固定杆44位于电磁铁连接套42远离磨削机构5的一侧;同时第二条形孔45开设在固定杆44上,且第二条形孔45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杆44的延伸方向平行。
[0065] 参照图5,第二连接臂46设置在固定杆44上,且第二连接臂46的延伸方向也与固定杆44的延伸方向平行;同时第二连接孔47开设在第二连接臂46上,其中第二定位螺栓48穿过第二连接孔47且穿过第二条形孔45后通过螺母进行连接,此时第二定位螺栓48即可对第二连接臂46在固定杆44上的位置进行固定。参照图5,第二V形块49焊接在第二连接臂46的上端,且第二V形块49用于抵触在工件8的侧边上,用于对工件8起到定位作用;当工件8的型号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件8的外径发生变化时,拧松螺母后即可移动第二连接臂46,此时即可调节第二V形块49与磨削机构5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二V形块49与磨削机构5之间的距离与工件8的外径相配合;随后操作人员即可拧紧螺母,从而将第二连接臂46固定在固定杆44上,即可固定第二V形块49的位置;最终即可使得第二V形块49能够对不同外径的工件8进行稳定的支撑,从而有利于保证磨削机构5对工件8进行较高精度的磨削。
[0066] 参照图6,第二V形块49的表面还涂覆有耐磨涂层491,耐磨涂层491则是由聚醚醚酮涂料、耐磨陶瓷粉、氟碳涂料混合而成;利用聚醚醚酮是在主链结构中含有一个酮键和两个醚键的重复单元所构成的高聚物,由于聚醚醚酮耐磨涂层具有自润滑性,聚醚醚酮耐磨涂层具有优良的滑动特性且摩擦系数低,同时耐磨性能好。
[0067] 而耐磨陶瓷粉则是以AL2O3为主要原料,以稀有金属氧化物为熔剂,经一千七百度高温焙烧而成的特种刚玉陶瓷,再分别用特种橡胶和高强度的有机/无机粘合剂组合而成的产品;故耐磨陶瓷粉具有极好的耐磨特性;同时氟碳涂料是指以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又称氟碳漆、氟涂料、氟树脂涂料等;在各种涂料之中,氟树脂涂料由于引入的氟元素电负性大,碳氟键能强,具有特别优越的各项性能;而且具有独特的不粘性和低摩擦性。
[0068] 参照图6,当第二V形块49抵触在工件8的第二环台83上且工件8随着电磁铁连接套42(参照图5)转动时,第二V形块49与工件8之间发生摩擦,此时耐磨涂层491即可有效减小第二V形块49的磨损,从而提高第二V形块49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小对工件8的磨损,有利于保证工件8磨削后的精度。不同实施组的聚醚醚酮涂料、耐磨陶瓷粉、氟碳涂料组分重量百分比见表格1。
[0069] 表格1实施例1-4的组分以及重量百分比
[0070]
[0071] 对于不同实施组的耐磨涂层涂覆在第二V形块49上时第二V形块49的使用寿命,以及对于单一组分涂覆在第二V形块49上时第二V形块49的使用寿命,结果在表格2中示出。
[0072] 表格2实施组的使用寿命
[0073]
[0074] 参照图5,磨削机构5包括砂轮51、驱动电机52、调节组件53;其中调节组件53包括电磁铁支撑台531、安装铁板532;电磁铁支撑台531的下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且驱动电机52放置在电磁铁支撑台531上;同时安装铁板532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电机52的下侧,且安装铁板532用于吸合在电磁铁支撑台531上;其中砂轮51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此时砂轮51可拆卸连接在驱动电机52上,当需要更换砂轮51时即可比较方便。
[0075] 参照图2,床身1上还设置有清理机构6,清理机构6则用于对磨削后的砂轮灰废料进行清理;其中清理机构6包括喷淋管61、收集台62、卸料口63、冲洗水管64、驱动件65(参照图7);喷淋管61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上,且喷淋管61位于电磁铁连接套42的上方,其中喷淋管61与外界水网相通,此时喷淋管61喷射出水后即可对磨削中的工件8进行冷却,同时还可以喷淋电磁铁连接套42周侧的床身1,使得飞溅到床身1上的砂轮灰废料被喷淋管61冲洗下来,从而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位于工件安装机构4周侧的床身1上的可能性。
[0076] 参照图2,收集台62则通过螺栓固定在床身1的下侧,且收集台62用于收集喷淋管61喷淋下来的水,同时收集台62对落下的砂轮灰废料进行收集;其中卸料口63开设在收集台62上,落在收集台62内的砂轮灰废料即可从卸料口63内排放出去;同时冲洗水管64位于收集台62上,此时冲洗水管64即可对收集台62内附着的砂轮灰废料进行冲洗;而驱动件65则用于驱动冲洗水管64的喷头进行来回摆动,从而对收集台62上的砂轮灰废料进行比较高效的冲洗。
[0077] 参照图7,驱动件65包括连接管651、伺服电机652、驱动凸轮653、复位弹簧654,其中连接管651的一端铰接在收集台62的侧壁上,且冲洗水管64的喷头穿入在连接管651内;同时伺服电机652通过螺栓固定在收集台62上,且驱动凸轮653通过螺栓固定在伺服电机
652的输出轴上,其中驱动凸轮653的周侧外壁抵触在连接管651的外壁上;其中复位弹簧
65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管651上,且复位弹簧654远离连接管651的一端则通过螺栓固定在收集台62上。
[0078] 原理:利用设置在床身1上且位于工件安装机构4上方的喷淋管61,喷淋管61即可对工件安装机构4内的工件8进行冲洗,从而对处于磨削中的工件8进行降温;同时喷淋管61还可以喷淋工件安装机构4周侧的床身1,使得飞溅到床身1上的砂轮灰废料被喷淋管61冲洗下来,从而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位于工件安装机构4周侧的床身1上的可能性。
[0079] 其中被喷淋管61冲洗下来的砂轮灰废料即可落入到位于床身1下侧的收集台62上,随后再利用设置在收集台62上的冲洗水管64,冲洗水管64即可对收集台62进行冲洗,使得收集台62上积累的砂轮灰废料被冲入到卸料口63内,最终砂轮灰废料即可从卸料口63一侧排放出去。
[0080] 同时利用伺服电机652带动驱动凸轮653转动,由于驱动凸轮653的周侧外壁抵触在连接管651的外壁上,随着驱动凸轮653的转动,驱动凸轮653即可推动连接管651,使得连接管651绕着铰接在收集台62的一端朝向远离伺服电机652的一侧摆动,此时复位弹簧654也随着连接管651的摆动而发生形变;而当驱动凸轮653推动连接管651达到极限位置后,驱动凸轮653继续转动,此时利用复位弹簧654的弹性回复力即可带动连接管651朝向靠近伺服电机652的一侧摆动;最终即可通过驱动凸轮653和复位弹簧654的双重作用,使得连接管651做来回摆动的运动,从而带动冲洗水管64的喷头进行来回的摆动,实现增大冲洗水管64的冲洗范围,从而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收集台62上的可能性,即可增大冲洗水管64的冲洗范围,从而减小砂轮灰废料附着在收集台62上的可能性;最终即可实现比较有效的对下落的砂轮灰废料进行清理。
[0081] 而在该种轴承内圈磨床对工件8进行磨削时,初始状态时,第一橡胶块33抵紧在磨削中的工件8上,且第二橡胶块35抵紧在进料机构2内的待加工工件8上;当工件8磨削完毕时,第二电机38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臂34朝向工件安装机构4一侧转动,此时待加工的工件8即可移动到电磁铁连接套42的位置处;同时第一电机3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臂32朝向处出料轨道7的一侧转动,此时磨削完的工件8即可移动到出料轨道7内。
[0082] 随后第一气缸37带动第一电机36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臂32朝向远离导板31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一橡胶块33即可从磨削完的工件8上移开,工件8即可从出料轨道7内传输出去;同时第二气缸39带动第二电机38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臂34朝向远离导板31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二橡胶块35即可从待加工的工件8上移开,工件8即可放入到支撑座43上。
[0083] 随后第一电机36再带动第一转动臂32,使得第一转动臂32朝向工件安装机构4的一侧转动;同时第二电机38再带动第二转动臂34,使得第二转动臂34朝向进料机构2的一侧转动。
[0084] 然后第一气缸37再带动第一橡胶块33朝向靠近导板31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一橡胶块33抵紧在支撑座43上的待加工工件8上,随后即可对待加工工件8进行磨削加工;同时第二气缸39再带动第二橡胶块35朝向靠近导板31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二橡胶块35抵紧在进料机构2内的下一个待加工工件8上,从而等待下一次的送料。
[008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轴承内圈清洗装置 2020-05-12 859
一种轴承内圈冲压模架 2020-05-12 493
轴承内圈拆卸装置 2020-05-12 831
防开裂轴承内圈 2020-05-11 270
一种轴承内圈清洁装置 2020-05-12 283
一种无内圈深沟球轴承 2020-05-12 555
轴承内圈装卸机械手 2020-05-13 462
轴承内圈冷碾机 2020-05-11 1272
滚子轴承的内圈 2020-05-11 315
一种轴承内圈夹套 2020-05-12 31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