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轴承类 / 滑动轴承 / 一种耐磨式液下泵

一种耐磨式液下

阅读:257发布:2023-02-0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耐磨式液下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耐磨式液下 泵 ,包括泵体、出液管、 水 管、 电机 、电 机架 ;所述的电机的 输出轴 连接有电机端 联轴器 ,电机端联轴器通过从动端联轴器连接有上轴,上轴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连接有下轴,下 轴头 部通过 叶轮 螺母 固定有叶轮;所述的下轴靠近叶轮的外圆设置有轴套,轴套外圆周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所述的泵体连接有泵盖,泵盖设置有出水口,泵盖向右依次设置有机封压盖、机封腔,机封腔通过 螺栓 固定有 滑动 轴承 组;所述的下轴靠近弹性柱销联轴器的外圆周设置有 角 接触 球轴承组。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杂质通过能 力 强,采用组合式中间管轴结构,解决了长轴液下泵长期不能克服的震动难题;采用轴承 合金 材料, 摩擦系数 小,具有良好的 顺应性 。,下面是一种耐磨式液下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耐磨式液下,包括泵体(1)、出液管(3)、管(7)、电机(12)、电机架(14),所述的泵体(1)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液管(3)的一端,出液管(3)的另一端穿过底板(9)连接有分半法兰(10),底板(9)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架(14),所述的电机架(14)固定有电机(12);
其特征在于: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有电机端联轴器(13),电机端联轴器(13)通过从动端联轴器(11)连接有上轴(15),上轴(15)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16)连接有下轴(17),下轴(17)头部通过叶轮螺母(2)固定有叶轮(21);所述的下轴(17)靠近叶轮(21)的外圆设置有轴套(20),轴套(20)外圆周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19);所述的泵体(1)连接有泵盖(4),泵盖(4)设置有出水口(401),泵盖(4)向右依次设置有机封压盖(18)、机封腔(5),机封腔(5)通过螺栓固定有滑动轴承组(6);所述的下轴(25)靠近弹性柱销联轴器(16)的外圆周设置有接触球轴承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式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轴承组(6)包括滑动轴承(601)、轴承盒A(602)、轴承压盖A(603),轴承盒A(602)左端固定有轴承压盖A(603),轴承盒A(602)内设置有滑动轴承(6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式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组(8)包括角接触球轴承(801)、圆螺母(802)、轴承压盖B(803)、轴承盒B(804),轴承盒B(804)固定有轴承压盖B(803),轴承压盖B(803)右端设置有圆螺母(802),轴承盒B(804)有两组角接触球轴承(8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式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轴(15)靠近弹性柱销联轴器(16)的外圆设置有滑动轴承组(6),上轴(15)靠近从动端联轴器(11)的外圆设置有角接触球轴承组(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式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封腔(5)连接有水管(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式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盒A(602)与下轴(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轴承压盖A(603)与下轴(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式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盒B(804)与下轴(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轴承压盖B(803)与下轴(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说明书全文

一种耐磨式液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工业用泵,尤其涉及到一种耐磨式液下泵。

背景技术

[0002] 液下泵做为一种定型产品,因具有耐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在石化、医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由电机通过连轴器与泵轴连接,带动叶轮旋转。叶轮中的叶片迫使液体旋转,对液体做功,使其能量增加,液体在离心的作用下,向叶轮四周甩出,通过泵体的涡形流道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当叶轮内的液体甩出后,叶轮内的压力低于进管内压力,新的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吸入叶轮,液体就连续不断的从泵内流出。但由于安装及制造中的偏差,常造成机泵各种故障,尤以振动问题最为突出。机泵在运行中发生振动的危害性极大。振动严重超标,不仅造成噪声大,重要的是使零件被损坏,导致设备破坏甚至造成装置停产,经济损失较大。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磨式液下泵,包括泵体、出液管、水管、电机、电机架,所述的泵体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液管的一端,出液管的另一端穿过底板连接有分半法兰,底板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架,电机架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电机端联轴器,电机端联轴器通过从动端联轴器连接有上轴,上轴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连接有下轴,下轴头部通过叶轮螺母固定有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轴靠近叶轮的外圆设置有轴套,轴套外圆周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所述的泵体连接有泵盖,泵盖设置有出水口,泵盖向右依次设置有机封压盖、机封腔,机封腔通过螺栓固定有滑动轴承组;所述的下轴靠近弹性柱销联轴器的外圆周设置有接触球轴承组。
[0005]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动轴承组包括滑动轴承、轴承盒A、轴承压盖A,轴承盒A左端固定有轴承压盖A,轴承盒A内设置有滑动轴承。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组包括角接触球轴承、圆螺母、轴承压盖B、轴承盒B,轴承盒B固定有轴承压盖B,轴承压盖B右端设置有圆螺母,轴承盒B有两组角接触球轴承。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轴靠近弹性柱销联轴器的外圆设置有滑动轴承组,上轴靠近从动端联轴器的外圆设置有角接触球轴承组。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封腔连接有水管。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盒A与下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轴承压盖A与下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盒B与下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轴承压盖B与下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1] 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杂质通过能力强,采用组合式中间管轴结构,解决了长轴液下泵长期不能克服的震动难题;采用轴承合金材料,摩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顺应性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泵体,2、叶轮螺母,3、出液管,4、泵盖,5、机封腔,6、滑动轴承组,601、滑动轴承,602、轴承盒A,603、轴承压盖A,7、水管,8、角接触球轴承组,801、角接触球轴承,802、圆螺母,803、轴承压盖B,804、轴承盒B,9、底板,10、分半法兰,11、从动端联轴器,12、电机,13、电机端联轴器,14、电机架,15、上轴,16、弹性柱销联轴器,17、下轴,18、机封压盖,19、机械密封装置,20、轴套,21、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 参照附图,一种耐磨式液下泵,包括泵体1、出液管3、水管7、电机12、电机架14,所述的泵体1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液管3的一端,出液管3的另一端穿过底板9连接有分半法兰10,底板9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架14,电机架14固定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有电机端联轴器13,电机端联轴器13通过从动端联轴器11连接有上轴15,上轴15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16连接有下轴17,下轴17头部通过叶轮螺母2固定有叶轮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轴17靠近叶轮21的外圆设置有轴套20,轴套20外圆周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19;所述的泵体1连接有泵盖4,泵盖4设置有出水口401,泵盖4向右依次设置有机封压盖
18、机封腔5,机封腔5通过螺栓固定有滑动轴承组6;所述的下轴25靠近弹性柱销联轴器
16的外圆周设置有角接触球轴承组8;所述的滑动轴承组6包括滑动轴承601、轴承盒A、轴承压盖A,轴承盒A左端固定有轴承压盖A,轴承盒A内设置有滑动轴承60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组8包括角接触球轴承801、圆螺母802、轴承压盖B、轴承盒B,轴承盒B固定有轴承压盖B,轴承压盖B右端设置有圆螺母802,轴承盒B有两组角接触球轴承801;所述的上轴
15靠近弹性柱销联轴器16的外圆设置有滑动轴承组6,上轴15靠近从动端联轴器11的外圆设置有角接触球轴承组8;所述的机封腔5连接有水管7;所述的轴承盒A与下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轴承压盖A与下轴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轴承盒B与下轴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轴承压盖B与下轴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液下泵的轴向力与径向力(包括泵运转中所产生的水压力,叶轮及转子重量等),均由轴承盒内所装角接触球轴承、以及滑动轴承体内导轴承承受。为保证泵安全正常运转。轴承以黄油润滑之,导轴承由所输送的液体润滑。因此,工作时液面必须高于叶轮中心线。
[0017]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轴的设计,增加了轴的支点布置,轴径比原来也有增大,使轴的临界转速远高于工作转速,确保泵可以在非常苛刻的工况下运行平稳;改进导轴承的材料,采用轴承合金,摩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顺应性;采用组合式中间管轴结构,震动小,大大延长了导轴承的使用寿命。
[001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