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轴承类 / 滑动轴承 / 推力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阅读:1025发布:2020-05-25

专利汇可以提供滑动轴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推 力 滑动 轴承 (1)设有: 合成 树脂 的上壳体(100);合成树脂的下壳体(200);以及布置在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合成树脂的推力滑动支承部分(300)。推力滑动支承部分300)的上表面(304)设有形成两排、即内排和外排的内侧凹陷部分(306)和外侧凹陷部分(307),以及填充这些内侧凹陷部分(306)和外侧凹陷部分(307)的 润滑油 物质。内侧凹陷部分(306)和外侧凹陷部分(307)布置成具有 角 θ1=6°的 相位 差。,下面是滑动轴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推滑动轴承,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上部环形平坦部分;合成树脂制成的下壳体,所述合成树脂制成的下壳体叠置在所述上壳体上以绕所述上壳体的轴线能转动,并具有与所述上壳体的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相对的下部环形平坦部分、彼此同心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环形突起、以及由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环形突起围绕的宽下部环形凹陷;以及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支承件,所述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支承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下部环形凹陷内,并具有与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和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滑动接触的环形推力滑动支承表面,其中所述推力滑动支承件具有:沿周向在所述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上形成在径向上包括内排和外排的至少两排的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以及填充在这些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中每个内的润滑油,所述内侧凹陷部分和所述外侧凹陷部分布置成相对于彼此有周向相位差,
其中,所述多个内侧凹陷部分中的每个由绕轴线弧形延伸的内侧弧形壁表面,相对于所述内侧弧形壁表面在径向外侧上绕轴线弧形延伸的外侧弧形壁表面,分别连接到所述内侧弧形壁表面和所述外侧弧形壁表面并沿周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半圆壁表面,以及连接到所述内侧弧形壁表面、所述外侧弧形壁表面、以及所述一对半圆壁表面的底表面限定,其中,所述多个外侧凹陷部分中的每个由绕轴线弧形延伸的内侧弧形壁表面,相对于所述内侧弧形壁表面在所述径向外侧上绕轴线弧形延伸的外侧弧形壁表面,分别连接到所述内侧弧形壁表面和所述外侧弧形壁表面并沿周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半圆壁表面,以及连接到所述内侧弧形壁表面、所述外侧弧形壁表面、以及所述一对半圆壁表面的底表面限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的总面积与所述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所述开口表面和所述推力滑动支承表面组合的表面的总面积的比值为20至5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滑动支承件具有圆孔和环形凹陷部分,所述环形凹陷部分形成在所述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上以围绕所述圆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的总面积与所述环形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所述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所述开口表面、以及所述推力滑动支承表面组合的表面的总面积的比值为20至
5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具有在其中心部分的圆孔,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具有在其中心部分的与所述上部平坦部分的所述圆孔同心的插孔;所述上壳体具有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的外周边缘上的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和形成在所述圆筒形悬置部分的内周表面上的环形配合部分;所述第一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上表面上,而所述第二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上表面的外周边缘上,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径向向外间距开预定间距;所述下部环形凹陷由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所述第二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以及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上表面限定;
以及所述下壳体还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二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上的环形配合部分,且通过使所述上壳体的所述环形配合部分弹性配装到所述下壳体的所述环形配合部分而将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还包括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所述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下表面上,从而径向向外地远离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圆孔的周向边缘定位并与所述圆筒形悬置部分的所述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所述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的所述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上部外侧环形沟槽;所述下壳体还包括第三环形突起,所述第三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上表面上,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所述外周表面径向向外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所述第二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外侧环形沟槽;以及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合,使得所述第二环形突起设置在所述上部外侧环形沟槽内,而所述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设置在所述下部外侧环形沟槽内以与所述第二环形突起和所述第三环形突起径向交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还包括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所述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部分的所述环形下表面上,与所述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与所述内周表面和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下表面协作形成宽上部环形凹陷,且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经由环形肩部与所述圆孔径向向外地相邻,且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合,使得所述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的下端面与所述环形肩部的上表面相对,其间有间隙,并使得所述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径向交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具有内周表面,所述内周表面的直径与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圆孔的直径相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经由环形肩部与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的所述圆孔径向向外地相邻,且所述下壳体还包括第四环形突起,所述第四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肩部的上表面上,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径向向内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所述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内侧环形沟槽,且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合,使得所述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设置在所述下部内侧环形沟槽内,从而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和所述第四环形突起径向交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环形突起具有内周表面,所述内周表面的直径与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插孔的直径相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还包括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所述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肩部的下表面上并具有直径与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圆孔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所述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上部内侧环形沟槽,且所述第四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肩部的上表面上,从而径向向外地远离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插孔,且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合,使得所述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的下端面与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肩部的所述上表面相对,其间有间隙,且所述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与所述第四环形突起径向交叠,并使得所述第四环形突起设置在所述上部内侧环形沟槽内。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还包括中空圆筒形部分,所述中空圆筒形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上并具有直径与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插孔相同的内周表面。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还包括中空圆筒形部分,所述中空圆筒形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环形下表面上,并具有直径与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圆孔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且所述下壳体还包括中空圆筒形部分,所述中空圆筒形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上,并具有与所述插孔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且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合,使得所述上壳体的所述中空圆筒形部分的外周表面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中空圆筒形部分的所述内周表面滑动接触。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具有环形上表面和截锥形表面,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上表面具有从所述中心部分内所述圆孔的所述外周边缘沿径向向外方向具有预定宽度的圆带形平坦表面,所述截锥形表面从所述圆带形平坦表面的外周边缘向所述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的圆柱形外周表面向下倾斜。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环形平坦部分具有圆带形突出部分,所述圆带形突出部分从所述圆带形平坦表面一体地轴向向上突出,并具有从所述中心部分内所述圆孔的所述外周边缘沿径向向外方向的预定宽度。

说明书全文

滑动轴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推力滑动轴承,且更具体地涉及作为支柱型悬架(麦弗逊型)的推力滑动轴承适当地包含在四轮车辆中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而言,主要用在四轮机动车辆的前轮中的支柱型悬架通常构造成:使支柱组件包括在与主轴一体形成的外缸体内的液压减震器,该支柱组件与悬架盘簧组合。在这些悬架中,有这样一种类型的结构:其中盘簧的轴线相对于支柱的轴线有效地偏移,从而允许包含在该支柱内的减震器的活塞杆实现平顺的滑动,还有另一类型的结构:其中盘簧布置得使其轴线与支柱的轴线对准。在任一种结构中,都有一轴承设置在用于机动车辆本体的安装件与盘簧的上部弹簧座之间,以使得当支柱组件通过转向操作与盘簧一起转动时能够顺滑地实现转动。
[0003] 在该轴承中,使用用滚珠或滚针的滚动轴承或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轴承。但是,滚动轴承具有由于诸如无限小振荡和振动负载而使滚珠或滚针疲劳失效的可能性,从而有难以保持顺滑转向运行的问题。与滚动轴承相比,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具有高摩擦扭矩,且因此具有使转向操作更重的问题。此外,两种轴承都有由于由配装成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侵入滑动表面的橡胶弹性体制成的防尘密封件的高滑动摩擦力造成的转向操作较重的问题,且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轴承尤其具有使转向操作重得多的问题。
[0004]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提出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各自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上壳体、合成树脂制成的下壳体、以及介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支承件,其中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弹性配合而组合,且在上部和下壳体之间以及内周表面侧与外周表面侧之间分别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弹性配合部分和密封部分,从而通过密封部分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支承滑动表面上(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以及专利文献5中所述)。
[0005]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该推力滑动轴承。在图20和21中,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上壳体10、合成树脂制成的下壳体20、以及介于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支承件30。上壳体10包括上部盘状平坦部分12、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3、以及配合钩部分14,盘状平坦部分12在其中心部分具有圆孔11,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3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盘状平坦部分12的外周边缘处,配合钩部分14形成在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3的端部的内周表面上。而下壳体20包括圆筒形部分22、环形宽套环部分24、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5、以及配合部分26,圆筒形部分22具有限定插孔21的内周表面,环形宽套环部分24一体形成在圆筒形部分22的外周表面上使得圆筒形部分22的部分23突出,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5一体形成在环形宽套环部分24的外周边缘处,配合部分26形成在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5的下端的外周表面上。通过使配合钩部分14弹性地配合在下壳体20的配合部分26而将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组合。多个沟槽27和28分别沿径向形成在推力滑动支承件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沿周向相对于彼此有30°的相位差,这些沟槽27和28用作诸如油脂的润滑油的储槽部分。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JP-UM-B-1992-52488
[0009] [专利文献2]JP-UM-B-1990-1532
[0010] [专利文献3]JP-UM-B-1990-6263
[0011] [专利文献4]JP-UM-B-1996-2500
[0012] [专利文献5]JP-UM-B-1992-47445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需解决的问题
[0014] 对于上述推力滑动轴承,能够克服由橡胶弹性体形成并配装在滑动表面之间以围绕滑动表面的防尘密封件引起的摩擦阻力增大的问题,且能够实际上通过尽可能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到滑动表面上而获得稳定而顺滑的转向操作力。
[0015] 上述推力滑动轴承通过藉由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上壳体、合成树脂制成的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支承件的合成树脂之间的滑动减小摩擦与藉由形成在推力滑动支承件的上下表面上多个沟槽内填充的诸如油脂的润滑油减小摩擦的组合而呈现低摩擦特性。然而,近年来,需要通过进一步降低滑动轴承的摩擦特性来减小转向操作力。
[0016] 作为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进行认真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可通过改变形成在介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推力滑动支承件的上下表面上并用作诸如油脂的润滑油的储槽部分的沟槽的轮廓而呈现更低的摩擦特性。
[0017] 基于上述发现设计了本发明,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呈现更低摩擦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
[0018] 克服这些问题的手段
[0019] 根据本发明的推滑动轴承包括:上壳体,该上壳体具有上环形平坦部分;合成树脂制成的下壳体,该合成树脂制成的下壳体叠置在上壳体上以绕上壳体的轴线能转动,并具有与上壳体的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相对的下部环形平坦部分、彼此同心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环形突起、以及由第一和第二环形突起围绕的宽下部环形凹陷;以及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支承件,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支承件设置在下壳体的下部环形凹陷内,并具有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和下部环形平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滑动接触的环形推力滑动支承表面,其中推力滑动支承件具有沿周向在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上形成沿径向包括内排和外排的至少两排的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以及填充在这些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中每个内的润滑油,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相对于彼此布置成有周向相位差
[0020] 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由于形成在介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支承件的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上的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沿周向、即推力滑动轴承的滑动方向布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与推力滑动支承件的相对滑动期间,填充在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内的诸如油脂的润滑油持续供给到推力滑动支承表面、即滑动表面。因此,由于相对转动期间推力滑动支承表面处持续存在润滑油,因此能藉由该润滑剂在推力滑动支承表面处呈现更低的摩擦特性。
[0021] 在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中,多个内侧凹陷部分中的每个可由绕轴线弧形延伸的内侧弧形壁表面,相对于内侧弧形壁表面在径向外侧上绕轴线弧形延伸的外侧弧形壁表面,分别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和外侧弧形壁表面并沿周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半圆壁表面,以及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外侧弧形壁表面、以及一对半圆壁表面的底表面限定。同时,多个外侧凹陷部分中的每个可由绕轴线弧形延伸的内侧弧形壁表面,相对于内侧弧形壁表面在径向外侧上绕轴线弧形延伸的外侧弧形壁表面,分别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和外侧弧形壁表面并沿周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半圆壁表面,以及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外侧弧形壁表面、以及一对半圆壁表面的底表面限定。
[0022] 在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中,推力滑动支承件可具有圆孔和环形凹陷部分,环形凹陷部分形成在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上以围绕圆孔。
[0023] 由于该环形凹陷部分用作诸如油脂的润滑油的储槽部分并能够防止润滑油流到推力滑动支承件的圆孔侧,可持续使润滑油存在于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从而通过该环形凹陷部分呈现更低的摩擦特性。诸如油脂的润滑油可预先填充在环形凹陷部分内,但来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润滑油可容纳在其中。
[0024] 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的总面积与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以及推力滑动支承表面组合的总表面面积的比值,或者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的总面积与环形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以及推力滑动支承表面组合的总表面面积的比值为20至50%,更佳地为30至40%。
[0025] 为了允许在用于保持诸如油脂的润滑油的内侧凹陷部分、外侧凹陷部分以及环形凹陷部分内令人满意地呈现润滑油的低摩擦特性,如果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的总面积与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以及推力滑动支承表面组合的总表面面积的比值、或者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的总面积与环形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多个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的开口表面、以及推力滑动支承表面组合的总表面面积的比值为至少20%。如果该比值超过50%,致使推力滑动支承件强度下降,且可能发生诸如蠕变的塑性变形。
[0026] 在较佳实例中,上部环形平坦部分具有在其中心部分内的圆孔,下部环形平坦部分具有在其中心部分内与上部平坦部分的圆孔同心的插孔;上壳体具有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的外周边缘上的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和形成在圆筒形悬置部分的内周表面上的环形配合部分;第一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上表面上,而第二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上表面的外周边缘上,与第一环形突起径向向外间距开预定间距;下部环形凹陷由第一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第二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以及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上表面限定;以及下壳体还具有形成在第二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上的环形配合部分,且通过使上壳体的环形配合部分弹性配装到下壳体的环形配合部分而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
[0027] 根据上述实例,由于通过使上壳体的环形配合部分弹性地配装到下壳体的环形配合部分而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可非常简单地进行其组装操作。
[0028] 在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的另一较佳实例中,上壳体还包括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上,从而径向向外地远离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圆孔的周向边缘定位并与圆筒形悬置部分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上部外侧环形沟槽;下壳体还包括第三环形突起,第三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上表面上,与第一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第二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外侧环形沟槽;以及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使得第二环形突起设置在上部外侧环形沟槽内,而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内以与第二环形突起和第三环形突起径向交叠。
[0029] 根据上述推力滑动轴承,由于通过将环形配合部分弹性配装使得第二环形突起设置在上部外侧环形沟槽内,且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内以与第二和第三环形突起径向交叠而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在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与第二和第三环形突起的径向交叠部分处以及配合部分的弹性配装部分处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由此能有效地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进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上。
[0030] 在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的又一较佳实例中,上壳体还包括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部分的环形下表面上,与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与内周表面和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协作形成宽上部环形凹陷,且第一环形突起经由环形肩部与圆孔径向向外地相邻,且其中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使得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的下端面与环形肩部的上表面相对,其间有间隙,并使得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与第一环形突起径向交叠。
[0031] 根据上述推力滑动轴承,由于通过弹性地配装环形配合部分,使得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与第一环形突起径向交叠,且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通过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内而与第二和第三环形突起径向交叠,在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与第一环形突起的交叠部分处、第一圆筒形悬置部分与第二和第三环形突起的交叠部分处、以及配合部分的弹性配装部分处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由此能进一步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进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上。
[0032] 在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中,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可具有内周表面,内周表面的直径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圆孔的直径相同,但替代地,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可经由环形肩部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圆孔径向向外地相邻,在该情况下,下壳体还可包括第四环形突起,第四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肩部的上表面上,与第一环形突起径向向内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第一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内侧环形沟槽,其中上壳体可与下壳体组合使得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设置在下部内侧环形沟槽内,从而与第一环形突起和第四环形突起径向交叠。
[0033]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推力滑动轴承,由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使得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设置在下部内侧环形沟槽内以与第一环形突起和第四环形突起径向交叠,还在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与第一和第四环形突起的径向交叠部分处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于是能进一步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尤其从内周侧进入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上。
[0034] 在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中,第四环形突起可具有内周表面,内周表面的直径与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插孔的直径相同,但替代地,第四环形突起可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肩部的上表面上,从而径向向外地远离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插孔。在该情况下,上壳体还可包括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该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肩部的下表面上,并具有直径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圆孔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上部内侧环形沟槽,其中上壳体可与下壳体组合使得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的下端面与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肩部的上表面相对,其间有间隙,且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与第四环形突起径向交叠,并使得第四环形突起设置在上部内侧环形沟槽内。
[0035] 根据上述推力滑动轴承,由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使得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与第四环形突起径向交叠,第四环形突起设置在上部内侧环形沟槽内,且第二圆筒形悬置部分设置在下部内侧环形沟槽内从而与第一环形突起和第四环形突起交叠,在第二和第三圆筒形悬置部分与第一环形突起和第四环形突起的径向交叠部分处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于是能进一步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进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尤其是从内周侧进入到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上。
[0036] 在本发明中,下壳体可包括中空圆筒形部分,中空圆筒形部分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上并具有直径与环形下表面的中心部分内的插孔相同的内周表面。
[0037] 根据具有中空圆筒形部分的推力滑动轴承,该中空圆筒形部分一体地形成在下壳体的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上并具有直径与插孔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通过将中空圆筒形部分插入形成在用于安装推力滑动轴承的安装件内的安装孔内而可容易地进行安装操作。
[0038] 在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中,上壳体还可包括中空圆筒形部分,中空圆筒形部分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上,并具有直径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圆孔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在该情况下下壳体还包括中空圆筒形部分,中空圆筒形部分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的环形下表面上,并具有与插孔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且其中上壳体可与下壳体组合,使得上壳体的中空圆筒形部分的外周表面与下壳体的中空圆筒形部分的内周表面滑动接触。
[0039]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推力滑动轴承,允许在推力负载下平顺滑动,即,通过在上壳体的中空圆筒形部分的外周表面与下壳体的中空圆筒形部分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的径向支承部分内合成树脂的滑动而允许平稳地进行推力负载下的滑动。
[0040] 在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中,上部环形平坦部分可具有环形上表面和截锥形表面,环形上表面具有从中心部分内圆孔的外周边缘沿径向向外方向具有预定宽度的圆带形平坦表面,截锥形表面从圆带形平坦表面的外周边缘向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的圆柱形外周表面向下倾斜。此外,上部环形平坦部分还可具有圆带形突出部分,圆带形突出部分从圆带形平坦表面一体地轴向向上突出并具有从中心部分内圆孔的外周边缘沿径向向外方向的预定宽度。
[0041] 根据上述方面的推力滑动轴承,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上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避免更可靠地避免至少在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的配合部分与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配合部分的弹性配合部分处的干涉。
[0042] 在本发明中,作为用于形成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合成树脂,可以使用诸如聚缩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酯树脂之类的热塑性合成树脂。此外,作为用于形成推力滑动支承件的合成树脂,适当地使用滑动特性优于用于形成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的诸如聚酰胺树脂、聚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之类的热塑性合成树脂。
[0043] 本发明的优点
[0044] 根据本发明,由于形成在环形推力滑动表面上的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沿周向、即推力滑动轴承的滑动方向布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与推力滑动支承件相对滑动期间填充在内侧凹陷部分和外侧凹陷部分内诸如油脂的润滑油持续馈送到环形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且在滑动期间环形推力滑动支承表面处持续存在润滑油。因此,能够提供能呈现更低润滑特性的推力滑动轴承。

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说明性剖视图;
[0046]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推力支承件的示例性平面视图;
[0047]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推力滑动支承件沿图2所示线III–III箭头方向截取的说明性剖视图;
[0048]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推力支承件的示例性后视图;
[0049]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推力支承件的部分放大说明性平面图;
[0050]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推力滑动支承件的沿图2所示线VI–VI箭头方向截取的说明性剖视图;
[0051]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推力滑动支承件的沿图2所示线VII–VII箭头方向截取的说明性剖视图;
[0052]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性剖视图;
[0053] 图9是其中图8所示实施例的推力滑动轴承包含在支柱型悬架中的实例的说明性剖视图;
[0054] 图10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性剖视图;
[0055] 图11是图10所示实施例的说明性俯视图;
[0056] 图12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性剖视图;
[0057] 图13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性剖视图;
[0058] 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性剖视图;
[0059] 图15是其中图10所示实施例的推力滑动轴承包含在支柱型悬架中的实例的说明性剖视图;
[0060] 图16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性剖视图;
[0061] 图1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推力滑动支承件的另一较佳实例的平面图;
[0062] 图18是图17中所示实施例中推力滑动支承件沿线XVIII–XVIII箭头方向截取的说明性剖视图;
[0063] 图19是图17所示推力滑动轴承的说明性放大平面图;
[0064] 图20是常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的说明性剖视图;以及[0065] 图21是用于图20所示推力滑动轴承的推力滑动支承件的说明性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接着,参照附图所示较佳实施例给出本发明的更详细说明。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67] 在图1至7中,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推力滑动轴承1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上壳体100、合成树脂制成的下壳体200、以及介于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支承件300。
[0068] 上壳体100包括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以及环形配合部分106,环形平坦部分102在其中心部分具有圆孔101,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下表面103的外周边缘处,环形配合部分106形成在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的内周表面105的端部上。
[0069] 下壳体200叠置在上壳体100上以可沿周向R绕上壳体100的轴线O转动,并包括: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该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与上壳体100的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相对并在其中心部分具有插孔201,该插孔201与上壳体100的圆孔101直径相同且同心;环形突起204,该环形突起204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上表面203上,并具有直径与插孔201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环形突起206,该环形突起206与环形突起204同心且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上表面203的外周边缘上,并从环形突起204沿径向向外间距开预定间距,且在其内周表面209处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和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上表面203协作而形成宽下部环形凹陷205;以及环形配合部分207,该环形配合部分207形成在环形突起206下端的外周表面上。由环形突起204和206所围绕的下部环形凹陷205由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环形突起206的内周表面209、以及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上表面203限定。
[0070] 推力滑动支承件300具有:圆孔302,该圆孔302由内周表面301限定,该内周表面301的直径大于下壳体200的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的直径;外周表面303,该外周表面的直径小于下壳体200的环形突起206的内周表面的直径;环形上表面304,该环形上表面
304用作环形推力滑动支承表面;以及环形下表面305。推力滑动支承件300通过设置在宽下部环形凹陷205内而介于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同时分别保持其内周表面301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之间和其外周表面303与环形突起206的内周表面209之间的环形间隙,使得其上表面304在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表面210上方突出,并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
102的环形下表面103滑动接触,同时其下表面305与限定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底表面211的环形上表面203滑动接触。
[0071] 如图2至7具体示出的,推力滑动支承件300还具有多个内侧凹陷部分306和外侧凹陷部分307和润滑油,多个内侧凹陷部分306和外侧凹陷部分307沿周向R在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上表面304上形成沿径向X的两排,包括内排和外排,润滑油填充在多个内侧凹陷部分
306和外侧凹陷部分307中的每个内。在该实施例中,内侧凹陷部分306和外侧凹陷部分307沿周向R相对于彼此以预定θ1,即角θ1=6°的相位差布置。
[0072] 位于内排的多个内凹陷部分306中的每个由以下表面限定:沿绕轴线O的周向R弧形延伸的内侧弧形壁表面308;相对于内侧弧形壁表面308在径向外侧上沿绕轴线O的周向R弧形延伸的外侧弧形壁表面309;分别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308和外侧弧形壁表面309并沿周向R彼此相对的一对半圆壁表面310;以及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308、外侧弧形壁表面309以及一对半圆壁表面310的底表面311。
[0073] 位于外排的多个外凹陷部分307中的每个由以下表面限定:沿绕轴线O的周向R弧形延伸的内侧弧形壁表面312;相对于内侧弧形壁表面312在径向外侧上沿绕轴线O的周向R弧形延伸的外侧弧形壁表面313;分别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312和外侧弧形壁表面313并沿周向R彼此相对的一对半圆壁表面314;以及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312、外侧弧形壁表面313以及一对半圆壁表面314的底表面315。
[0074] 在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环形上表面304上沿周向R形成包括沿径向X的内排和外排的两排的多个内凹陷部分306和外凹陷部分307形成为:使得各内凹陷部分306和外凹陷部分307的总开口表面面积330与各内侧凹陷部分306和外凹陷部分307的总开口表面面积330和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环形上表面304组合的总表面面积、即推力滑动支承表面的总面积的比值设为20至50%、较佳地为30至40%,即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为30%。
[0075] 此外,通过使形成在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的端部的内周表面上的环形配合部分106弹性地配装到下壳体200的环形突起206的下端的外周表面上的环形配合部分207而将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组合。
[0076] 在这样形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由于内凹陷部分306和外凹陷部分307形成在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环形上表面304上,在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上表面304与上壳体100的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下表面103之间沿周向R绕轴线O相对转动时,一方面是构成推力滑动支承表面并用作滑动表面的环形上表面304与另一方面是配合件、即上壳体100的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下表面103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增加作用在环形上表面304上的表面压力(单位面积的载荷),由此能够通过藉由合成树脂之间的摩擦来降低摩擦和藉由在滑动表面处提供内凹陷部分306和外凹陷部分307内填充的润滑油来降低摩擦的组合来进一步实现降低摩擦。
[0077] 如图8所示,推力滑动轴承1还可具有中空圆筒形部分213,该中空圆筒形部分213一体地形成在下壳体200的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下表面212上并具有直径与插孔201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
[0078] 根据在下壳体200的环形下表面212上具有圆筒形部分213的推力滑动轴承1,当如图9所示安装在支柱型悬架内盘簧40的上部弹簧座41和与液压减震器的活塞杆42固定的安装件43之间时便于推力滑动轴承1的安装操作。
[0079] 在该情况下,活塞杆42的上部插入推力滑动轴承1的上壳体100的圆孔101和下壳体200的插孔201内,从而可相对于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沿周向R绕轴线O转动。
[0080] 在通过滑动轴承1安装的支柱型悬架组件中,如图9所示,在转向操作时,上部弹簧座41借助于卷簧40沿R方向围绕轴线O的相对旋转通过下壳体200相对于上壳体100沿相同方向相对转动来平稳实现。
[0081] 此外,如图10所示,推力滑动轴承1可由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组成,上壳体100还包括圆筒形悬置部分109,该圆筒形悬置部分109一体形成在环形下表面103上,定位成径向向外地远离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中心部分内的圆孔101的周向边缘,并从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的内周表面105径向向内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107处与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的内周表面105协作形成上部外侧环形沟槽108,下壳体200还包括环形突起217,该环形突起217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上表面203上,以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径向向外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214处与环形突起206的内周表面215协作形成下部外侧环形沟槽216。
[0082] 在上述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中,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是这样组合的,即,使形成在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的端部的内周表面上的环形配合部分106弹性地配装到下壳体200的环形突起206的外周表面上的环形配合部分207,使得环形突起206设置在上部外侧环形沟槽108内,同时使悬置部分109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216内从而与环形突起217和环形突起206径向交叠。
[0083] 此外,对于图10所示的推力滑动轴承1,具有环形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的推力滑动支承件300具有内周表面301和外周表面303,内周表面301的直径大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的直径,外周表面303的直径小于环形突起217的内周表面218的直径,推力滑动支承件300是这样设置在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即,设置在宽下部环形凹陷205内,同时保持其内周表面301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之间的环形间隙和其外周表面303与环形突起217的内周表面218之间的环形间隙,使其上表面304在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表面210上方突出并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下表面103滑动接触,同时使其下表面305与限定宽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底表面211的环形上表面203滑动接触。
[0084] 根据图10所示推力滑动轴承1,由于通过使配合部分106和207弹性地彼此配装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09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216内以与环形突起217和环形突起206径向交叠而将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组合,因此在圆筒形悬置部分109和环形突起217和206的径向交叠部分处以及配合部分106和207的弹性配装部分处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由此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滑动表面上。
[0085] 此外,如图12所示,推力滑动轴承1可由上壳体100构成,该上壳体100还包括圆筒形悬置部分112,该圆筒形悬置部分112一体形成在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下表面103上,从圆筒形悬置部分109的内周表面110向内径向间距开预定间距并具有直径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中心部分内圆孔101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从而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内周表面110和环形下表面103协作形成宽上部环形凹陷111,且环形突起204可经由环形肩部219与插孔201径向向外地相邻。
[0086] 在图12所示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通过使环形配合部分106和207彼此弹性配装,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2的下端面与环形肩部219的上表面相对,其间有间隙,并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2与环形突起204径向交叠而将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组合。
[0087] 根据图12所示推力滑动轴承1,由于通过使配合部分106和207弹性地彼此配装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2与环形突起204径向交叠并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09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216内以与环形突起217和环形突起206径向交叠而将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组合,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形成在圆筒形悬置部分112和环形突起204的径向交叠部分处、圆筒形悬置部分109和环形突起217和206的径向交叠部分处、以及配合部分106和207的弹性配装部分处,由此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滑动表面上。
[0088] 此外,如图13所示,推力滑动轴承1可形成为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2在其外周表面115处与圆筒形悬置部分109的内周表面110和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下表面103协作形成宽上部环形凹陷111,且该圆筒形悬置部分112经由环形肩部114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中心部分的圆孔101径向向外地相邻,且下壳体200还包括环形突起222,环形突起222具有直径与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中心部分内插孔201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并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上表面203上,从而与环形突起204径向向内间距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220处与环形突起204的内周表面215协作形成下部内侧环形沟槽221。
[0089] 在如图13所示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通过使环形配合部分106和207彼此弹性配装,使得环形肩部114的下表面与环形突起222的上端面相对,其间有间隙,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2设置在下部内侧环形沟槽221内以与环形突起204和环形突起222径向交叠,并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09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216内以与环形突起217和环形突起206径向交叠,从而使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组合。
[0090] 根据图13所示推力滑动轴承1,由于通过使配合部分106和207弹性地彼此配装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2设置在下部内侧环形沟槽221内以与环形突起204和环形突起222径向交叠,并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09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216内以与环形突起217和环形突起206径向交叠而将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组合,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形成在圆筒形悬置部分112、环形突起204和环形突起222的径向交叠部分处,圆筒形悬置部分109和环形突起217和206的径向交叠部分处,以及配合部分106和207的弹性配装部分处,由此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具体是从内周侧到用作滑动表面的上表面304上。
[0091] 此外,对于如图14所示的推力滑动轴承1,上壳体100还包括圆筒形悬置部分116,该圆筒形悬置部分116一体形成在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肩部114的下表面上并具有直径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中心部分的圆孔101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从而在其外周表面118处与圆筒形悬置部分112的内周表面117协作形成上部内侧环形沟槽119,且环形突起222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肩部219的上表面上,从而径向向外地远离下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中心部分的插孔201。
[0092] 在如图14所示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通过使环形配合部分106和207彼此弹性配装,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6的下端面与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肩部219的上表面相对,其间有间隙,且圆筒形悬置部分116与环形突起222径向交叠,使得环形突起222设置在上部内侧环形沟槽119内以与圆筒形悬置部分116和圆筒形悬置部分112径向交叠,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2设置在下部内侧环形沟槽221内以与环形突起204和环形突起222径向交叠,并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09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216内以与环形突起217和环形突起206径向交叠,从而将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组合。
[0093] 根据图14所示的推力滑动轴承1,由于通过使环形配合部分106和207彼此弹性配装,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6与环形突起222径向交叠且环形突起222设置在上部内侧环形沟槽119内,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12设置在下部内侧环形沟槽221内从而与环形突起204和环形突起222径向交叠,并使得圆筒形悬置部分109设置在下部外侧环形沟槽216内从而与环形突起217和环形突起206径向交叠,从而将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组合,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形成在圆筒形悬置部分116与环形突起222的径向交叠部分处,形成在圆筒形悬置部分112、环形突起222、以及环形突起204的径向交叠部分处,形成在圆筒形悬置部分109和环形突起217和206的径向交叠部分处,以及形成在配合部分106和207的弹性配装部分处,由此进一步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进入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滑动表面上。
[0094] 此外,如图16所示,推力滑动轴承1可包括上壳体100以及下壳体200。上壳体100包括:在其中心部分内的圆孔101;中空圆筒形部分120,该中空圆筒形部分120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下表面103上并具有直径与圆孔101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该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一体地形成在环形下表面103的外周边缘上从而与中空圆筒形部分120的外周表面121径向向外间距开预定距离;环形配合部分106,该环形配合部分106一体地形成在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的内周表面105的端部上;
环形突起122,该环形突起122从中空圆筒形部分120的下端部一体地向下突出;以及环形突起125,该环形突起125从中空圆筒形部分120的下端部一体地向下突出,从而与环形突起
122协作形成环形凹陷123并在其外表面处具有锥形表面124并沿朝向下端的方向渐缩。下壳体200包括: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该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在其中心部分内具有插孔
201;中空圆筒形部分223,该中空圆筒形部分223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下表面212上并具有直径与插孔201的直径相同的内周表面226;环形突起204,该环形突起204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上表面203上;环形突起206,该环形突起
206一体地形成在环形上表面203的外周边缘上从而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径向向外间距开预定间距;环形配合部分207,该环形配合部分207一体地形成在环形突起206的外周表面的下端;环形突起227,该环形突起227从中空圆筒形部分223的内周表面226的下端径向向内延伸;以及环形凹陷228,该环形凹陷228形成在环形突起227内,其中上壳体100与下壳体组合使得中空圆筒形部分120的外周表面121与中空圆筒形部分223的内周表面226滑动接触,配合部分106弹性地配装到配合部分207,且环形突起125设置在环形凹陷228内。
[0095] 此外,对于图16所示的推力滑动轴承1,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类似于图1所示的推力滑动支承件300,且推力滑动支承件300具有由内周表面301限定的圆孔302、外周表面303和环形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内周表面301的直径大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的直径,外周表面303的直径小于环形突起206的直径。该推力滑动支承件300通过设置在宽下部环形凹陷205内而介于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同时分别保持其内周表面301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08之间和其外周表面303与环形突起206的内周表面209之间的环形间隙,使得其上表面304位于在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表面210上方,并与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下表面103滑动接触,同时其下表面305与限定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底表面211的环形上表面203滑动接触。
[0096] 根据图16所示的推力滑动轴承1,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通过允许在推力载荷下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沿周向R的平顺的相对转动可平顺地实现转向操作,通过由上壳体100的中空圆筒形部分120的外周表面121与下壳体200的中空圆筒形部分223的内周表面226形成的径向支承部分内的合成树脂的滑动可允许在推力载荷下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沿周向R的平顺的相对转动。
[0097] 在上述推力滑动轴承1中的每个中,上壳体100的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可包括环形上表面126和截锥形表面129,环形上表面126具有环状的圆带形平坦表面127,该圆带形平坦表面127沿从圆孔101的外周边缘径向向外方向具有预定宽度,截锥形表面129从圆带形平坦表面127的外周边缘向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104的圆柱形外周表面128向下倾斜,如图10和11所示。此外,上壳体100的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可具有圆带形突出部分130和截锥形表面129,圆带形突出部分130一体地形成在圆带形平坦表面127上,从而从圆带形平坦表面127沿轴向向上突出,且截锥形表面129从圆带形平坦表面127的外周边缘向外周表面128向下倾斜,如图13和14所示。
[0098] 如图15所示,推力滑动轴承1包括上壳体100并包含在支柱型悬架中,该上壳体100具有由环状的圆带形平坦表面127和截锥形表面129构成的环形上表面126,该推力滑动轴承1设置在车体侧安装件43的下表面44和与该下表面44相对的上部弹簧座41的上表面45之间,使得仅环状的圆带形平坦表面127与车体侧安装件43的下表面44接触,而在它的其它部分相对于车体侧安装件43的下表面44保持间距S。因此,即使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载荷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43上的情况下,在圆筒形悬置部分109与环形突起217和206的径向交叠部分处以及在配合部分106和配合部分207的弹性配装部分处也不会发生干涉。因此,能够避免在这些交叠部分和弹性配装部分处诸如变形、损坏、断裂等的缺陷
[0099] 如图17至19所示,在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中的至少一个上,即在该实施例中在用作推力滑动支承表面的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两者上,介于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推力滑动支承件300具有形成为围绕圆孔302的环形凹陷部分316,沿周向R在其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上形成沿径向X包括内排、中排、外排的三排的多个内凹陷部分306、中间凹陷部分317、以及外凹陷部分307,以及填充在凹陷部分316、内凹陷部分306、中间凹陷部分
317、以及外凹陷部分307中每个内的润滑油。内凹陷部分306、中间凹陷部分317以及外凹陷部分307沿周向相对于彼此形成有预定角θ2,即角θ2=4°的相位差。
[0100] 中间排的多个中间凹陷部分317沿周向R布置成与位于内排的多个内凹陷部分306径向向外间距开预定间距并与位于外排的多个外凹陷部分307径向向内间距开预定间距,且每个中间凹陷部分317均由绕轴线O沿周向R弧形延伸的内侧弧形壁部分318,相对于内侧弧形壁部分318在径向外侧上绕轴线O沿轴向R弧形延伸的外侧弧形壁表面319,分别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318和外侧弧形壁表面319并沿周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半圆壁表面320,以及连接到内侧弧形壁表面318、外侧弧形壁表面319以及一对半圆壁表面320的底表面321限定。
[0101] 沿周向R在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环形上表面304上形成沿径向X包括内排、中排和外排这三排的多个内凹陷部分306、中间凹陷部分317和外凹陷部分307、以及凹陷部分316形成为使得内凹陷部分306和外凹陷部分307的开口面积330、中间凹陷部分317的开口面积331、以及凹陷部分316的开口表面332的总面积与上表面304的总面积的比值设为20至
50%、较佳地为30至40%、即,在图17所示实施例中为40%。在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环形下表面305上也类似地形成多个内凹陷部分306、中间凹陷部分317、和外凹陷部分307、以及凹陷部分316。
[0102] 在图17至19所示具有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由于在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环形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上形成内凹陷部分306、中间凹陷部分317、外凹陷部分307以及环形凹陷部分316,一方面是例如用作滑动表面的环形上表面304与另一方面是配合件、即上壳体100的上部环形平坦部分102的环形下表面103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由此增加作用在环形上表面304上的表面压力(每单位面积上的载荷),由此能够进一步藉由合成树脂之间的摩擦来降低摩擦以及藉由在滑动表面处提供内凹陷部分306、中间凹陷部分317和外凹陷部分307、以及凹陷部分316内填充的润滑油来降低摩擦的组合来进一步实现降低摩擦。
[0103] 此外,对于图10和图12至14所示实施例中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空圆筒形部分213可一体地形成在下壳体200的下部环形平坦部分202的环形下表面212上,与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推力滑动轴承1方式相同。
[0104] 如上所述,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推力滑动轴承1,由于多个内凹陷部分306和外凹陷部分307通过沿周向R,即滑动方向,布置在包括沿径向X间距开的内排和外排的至少两排中有周向相位差而形成在介于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环形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填充在内凹陷部分306和外凹陷部分307内诸如油脂之类的润滑油在上壳体100、下壳体200和推力滑动支承件300沿周向R相对滑动期间持续馈送到滑动表面。于是,通过藉由滑动期间在滑动表面处一直存在润滑油的低摩擦特性以及藉由用作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滑动表面的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中至少一个相对于匹配件接触面积的减小而使合成树脂之间滑动摩擦减小的组合,能实现能够呈现更低摩擦特性的推力滑动轴承。
[0105] 附图标记的说明
[0106] 1:推力滑动轴承
[0107] 100:上壳体
[0108] 200:下壳体
[0109] 300:推力滑动支承件
[0110] 101:圆孔
[0111] 102:环形平坦部分
[0112] 103:环形下表面
[0113] 104:圆筒形配合悬置部分
[0114] 106:配合部分
[0115] 201:插孔
[0116] 202:环形平坦部分
[0117] 203:环形上表面
[0118] 204,206:环形突起
[0119] 205:环形凹陷
[0120] 207:配合部分
[0121] 302:圆孔
[0122] 304:上表面
[0123] 305:下表面
[0124] 306:内侧凹陷部分
[0125] 307:外侧凹陷部分
[0126] 308:内侧弧形壁表面
[0127] 309:外侧弧形壁表面
[0128] 310:半圆壁表面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多层滑动轴承元件 2020-05-12 485
多层滑动轴承 2020-05-11 422
滑动轴承组 2020-05-11 490
滑动轴承组 2020-05-11 85
滑动轴承 2020-05-11 776
用于制造滑动轴承的方法和滑动轴承 2020-05-12 378
多层滑动轴承 2020-05-12 118
滑动轴承 2020-05-11 392
用于制造滑动轴承的方法和滑动轴承 2020-05-12 76
滑动轴承复合材料 2020-05-12 51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