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造船 / 吃水 / 一种浅吃水船舶

一种浅船舶

阅读:40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浅船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浅 吃 水 船舶 ,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包括船体和设置于船体上的螺旋桨,船体的底面上开设有沿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端贯穿船体尾面,关于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剖面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弧面凹槽,每个第一弧面凹槽的第二端均延伸设置有第二弧面凹槽,每个第二弧面凹槽均与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之间呈预设夹 角 ,预设夹角大于90°,每个第二弧面凹槽远离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的一端贯穿对应的船体的侧面,螺旋桨位于第一弧面凹槽内。相比于 现有技术 ,能够使得船体侧面的水流通过第二弧面凹槽进入到第一弧面凹槽内,对螺旋桨前方的水量进行补充,使得螺旋桨具有足够的吸水 力 ,保证船舶航行的 稳定性 及推进效率。,下面是一种浅船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浅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和设置于所述船体(1)上的螺旋桨(2),所述船体(1)的底面上开设有沿所述船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端贯穿所述船体(1)尾面的第一弧面凹槽(101),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设有两个,且关于所述船体(1)长度方向的中心剖面(20)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第二端均延伸设置有第二弧面凹槽(102),每个所述第二弧面凹槽(102)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之间呈预设夹α,所述预设夹角α大于90°,每个所述第二弧面凹槽(102)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一端贯穿对应的所述船体(1)的侧面,所述螺旋桨(2)位于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吃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2)位于所述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与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槽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吃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具有一段与所述螺旋桨(2)对应的装配凹槽,所述装配凹槽在所述船体(1)长度方向的长度L1大于等于所述螺旋桨(2)周长的1/3,所述装配凹槽的槽面与所述螺旋桨(2)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所述螺旋桨(2)直径的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浅吃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装配凹槽的槽面与所述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吃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槽面与所述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浅吃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吃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在所述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的投影形成第一投影面,沿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投影面在所述船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处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吃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在所述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的投影形成第二投影面,沿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投影面在所述船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先减小后保持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浅吃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投影面在所述第二端的最大宽度为所述第二投影面在所述第一端的宽度的1.0~1.2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吃水船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船体(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弧面凹槽(101)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弧面凹槽(102)的长度之和L2为所述船体(1)长度的25%~3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浅船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吃水船舶。

背景技术

[0002] 船舶航行依靠螺旋桨推进,而螺旋桨推进的原理是通过转动,桨叶向后拨水,而自身受到水流的反作用,其推力通过桨轴及推力轴承传递至船体上。
[0003] 长期在浅水中航行的船舶,受水深限制,船舶底部与河底之间的距离较短,间隙小,为了防止螺旋桨撞击河底异物,船舶的底部与螺旋桨对应的位置往往设计沿船舶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贯穿船舶尾面并呈“一”字形的流道,将螺旋桨部分装入到流道内部以保障螺旋桨的安全,但是这种设置形式容易产生螺旋桨进水量小的问题,使得螺旋桨前方进水变慢形成真空,螺旋桨拨不到水,并且加上、水流等外力的影响,往往导致船舶航行时航向不稳定,航速不可控,并且螺旋桨空转还会消耗更多的燃料,降低船舶的竞技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吃水船舶,以实现船舶在浅水中航行时,对螺旋桨的前方的水量进行补充,避免螺旋桨空转,保证船舶航行的稳定性
[0005]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浅吃水船舶,包括船体和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的螺旋桨,所述船体的底面上开设有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端贯穿所述船体尾面的第一弧面凹槽,所述第一弧面凹槽设有两个,且关于所述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剖面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弧面凹槽的第二端均延伸设置有第二弧面凹槽,每个所述第二弧面凹槽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面凹槽之间呈预设夹α,所述预设夹角α大于90°,每个所述第二弧面凹槽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弧面凹槽的一端贯穿对应的所述船体的侧面,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第一弧面凹槽内。
[0007]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船体的基线所在的水平面与所述第一弧面凹槽的槽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面凹槽具有一段与所述螺旋桨对应的装配凹槽,所述装配凹槽在所述船体长度方向的长度L1大于等于所述螺旋桨周长的1/3,所述装配凹槽的槽面与所述螺旋桨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所述螺旋桨直径的5.5%。
[0009]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弧面凹槽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装配凹槽的槽面与所述船体的基线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0010]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弧面凹槽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弧面凹槽的槽面与所述船体的基线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面凹槽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面凹槽在所述船体的基线所在的水平面的投影形成第一投影面,沿所述第一弧面凹槽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投影面在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处处相等。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面凹槽在所述船体的基线所在的水平面的投影形成第二投影面,沿所述第一弧面凹槽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投影面在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先减小后保持不变。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投影面在所述第二端的最大宽度为所述第二投影面在所述第一端的宽度的1.0~1.2倍。
[0015] 进一步地,在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弧面凹槽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弧面凹槽的长度之和L2为所述船体长度的25%~30%。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7] 本发明提出的浅吃水船舶,通过在船体的底面上开设有沿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端贯穿船体尾面的第一弧面凹槽,第一弧面凹槽设有两个,且关于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剖面对称设置,每个第一弧面凹槽的第二端均延伸设置有第二弧面凹槽,每个第二弧面凹槽均与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之间呈预设夹角α,预设夹角α大于90°,每个第二弧面凹槽远离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的一端贯穿对应的船体的侧面,螺旋桨位于第一弧面凹槽内。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二弧面凹槽将船体侧面的水流引入到第一弧面凹槽内,从而对螺旋桨前方的水量进行补充,使得螺旋桨所在的区域始终保持充足的水量,避免螺旋桨空转,使得螺旋桨具有足够的吸水力,从而使得即使船舶在浅水航行也能保证螺旋桨正常工作,保证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及推进效率。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浅吃水船舶的局部俯视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浅吃水船舶的局部剖视图。
[0020] 图中:
[0021] 1、船体;2、螺旋桨;101、第一弧面凹槽;102、第二弧面凹槽;10、基线;20、中心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2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4]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6]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浅吃水船舶,该浅吃水船舶包括船体1和设置于所述船体1上的螺旋桨2。
[0027] 其中,船体1的底面上开设有沿船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端贯穿船体1尾面的第一弧面凹槽101,第一弧面凹槽101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弧面凹槽101关于船体1长度方向的中心剖面20对称设置。每个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第二端均延伸设置有第二弧面凹槽102,每个第二弧面凹槽102均与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101之间呈预设夹角α,预设夹角α大于
90°,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夹角优选为13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夹角α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每个第二弧面凹槽102远离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101的一端贯穿对应的船体
1的侧面。螺旋桨2位于第一弧面凹槽101内。
[0028] 可以理解的是,该浅吃水船舶在航行时,两个第一弧面凹槽101和两个第二弧面凹槽102形成类似于“八”字形的流道,每个第二弧面凹槽102相比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101靠近船体1的前端,因此船体1在航行过程中,船体1两侧的水流进入到第二弧形凹槽102内并流动至第一弧面凹槽101内对螺旋桨2前方的水量进行补充,避免螺旋桨2空转,从而使得螺旋桨2能够正常转动,保证该浅吃水船舶航行的稳定性。此外,船体1两侧的部分水进入到第二弧面凹槽102内,能够减少船体1前行时受到水流的阻力。
[0029]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面凹槽101具有一端与螺旋桨2对应的装配凹槽,装配凹槽在船体1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1大于等于螺旋桨2周长的1/3,装配凹槽的槽面与螺旋桨2之间的最大间隙h小于螺旋桨2直径的5.5%,以此使得螺旋桨2具有较高的拨水效率,保证螺旋桨2在此处具有较好的吸水能力,同时避免螺旋桨2与装配凹槽的槽面之间的间隙过小而与船体1产生冲击而产生噪音。并且通过限定装配凹槽在船体1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进一步提高螺旋桨2的吸水能力。
[0030]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沿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装配凹槽的槽面与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在船体1的长度方向上,装配凹槽的槽面为拱形的弧面结构,便于水流的流动,减少水流动的阻力,保证螺旋桨2具有足够的吸水能力。更进一步地,沿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槽面与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槽面与上述水平面之间,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在装配凹槽处具有峰值。
[0031]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第一端与上述水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第二端与上述水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弧面凹槽101在第一端具有向从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弯曲形成的阻挡面,该阻挡面能够得螺旋桨2转动所产生的水流不会快速打散,从而有利于充分利用水流对船体1的推力,提高该浅吃水船舶的推进效率。
[0032] 进一步地,第二弧面凹槽102沿其自身远离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101的一端指向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方向,第二弧面凹槽102的槽面与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逐渐减小,以此来保证水流能够更多的进入到第二弧面凹槽102内。
[0033] 进一步地,第一弧面凹槽101的槽面在船体1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圆角,有利于减少对水流的阻力。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圆角的半径逐渐增大,从而进一步减少对水流的阻力。
[0034]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桨2位于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与装配凹槽的槽面之间形的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是,在竖直方向上,螺旋桨2不会向下伸出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因此在该浅吃水船舶在正常航行时,螺旋桨2能够转动推动船体1前行或后行,即使该浅吃水船舶搁浅,螺旋桨2也不会接触到河道的底面,能够对螺旋桨2进行保护,避免螺旋桨2受损。
[0035] 进一步地,第一弧面凹槽101在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第一投影面,沿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第一投影面101在船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处处相等,第二弧面凹槽102在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上形成的第二投影面,第二投影面的宽度等于第一投影面的宽度,从而使得进入到第二弧面凹槽102和第一弧面凹槽101内的水流的流动速度相对稳定,同时降低对第一弧面凹槽101和第二弧面凹槽102的加工难度。但是本实施例对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结构不限于此,还可以是第一弧面凹槽101在船体1的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第三投影面,沿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第三投影面在船体1的宽度方向上宽度先减小后保持不变。具体地,第三投影面在第二端的最大宽度为第二投影面在第一端的宽度的1.0~1.2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结构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在基线10所在的水平面形形成不同形状的投影面。
[0036] 为了使得第一弧面凹槽101和对应的第二弧面凹槽102形成的进水流道能够高效的向螺旋桨2前方输送充足的水量,在本实施例中,在船体1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弧面凹槽101和对应的第二弧面凹槽102的长度之和L2为船体1长度的25%~3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弧面凹槽101和对应的第二弧面凹槽102的长度之和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37]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浅吃水船舶,通过在船体1的底面上开设有沿船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端贯穿船体1尾面的第一弧面凹槽101,第一弧面凹槽101设有两个,且关于船体1长度方向的中心剖面20对称设置,每个第一弧面凹槽101的第二端均延伸设置有第二弧面凹槽102,每个第二弧面凹槽102均与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101之间呈预设夹角α,预设夹角α大于90°,每个第二弧面凹槽102远离对应的第一弧面凹槽101的一端贯穿对应的船体1的侧面,螺旋桨2位于第一弧面凹槽101内。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二弧面凹槽102将船体1侧面的水流引入到第一弧面凹槽101内,从而能够对螺旋桨2前方的水量进行补充,使得螺旋桨2所在的区域始终保持充足的水量,避免螺旋桨2空转,使得螺旋桨2具有足够的吸水力,从而使得即使船舶在浅水航行也能保证螺旋桨2正常工作,保证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及推进效率。
[0038]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