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外发动机

阅读:1024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舷外发动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舷外 发动机 ,包括上部和底部枢轴,该上部和底部枢轴分别布置在可转机匣和一对左右艉托架上,该对左右艉托架通过倾斜轴支承可转机匣。倾斜系统的可延伸部件的上端和底端部分安装在该上部和底部枢轴上。在该上部枢轴上具有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该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沿彼此相反的左右方向偏离在该对艉托架之间的中心 位置 。第二安装部分的偏移量设置成小于第一安装部分的偏移量。因此,根据倾斜系统的类型,倾斜系统的可伸展部分的上端部分将可选择地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中的一个上。,下面是舷外发动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舷外发动机,包括:可转机匣,该可转机匣可转向地轴向支 承推进单元;一对左右艉托架,该对左右艉托架布置在该可转机匣的左 侧和右侧,并通过倾斜轴以可垂直倾斜的方式支承该可转机匣;以及上 部枢轴和底部枢轴,该上部枢轴和底部枢轴与该倾斜轴平行,并分别布 置在可转机匣和左右艉托架上,在该上部和底部枢轴上安装有倾斜系统 的可延伸部件的上端部分和底端部分,
其中,该上部枢轴设有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该第一和第二安装部 分沿彼此相反的左右方向偏离在一对艉托架之间的中心位置,第二安装 部分的偏移量设置成小于第一安装部分的偏移量,根据倾斜系统的类 型,该倾斜系统的可伸展部分的上端部分将可选择地安装在第一和第二 安装部分中的一个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系统 是动类型倾斜系统,其中,液压电动机与液压操作缸的一侧相连, 液压操作缸的上端安装在第一安装部分上,液压泵和电动机布置在第二 安装部分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系统 是气体辅助类型倾斜系统,其中,柱形蓄压罐与辅助缸的一侧相连,该 辅助缸的上端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部分上,该蓄压罐布置在第一安装部 分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舷外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一对左右艉托架具有沿垂直方向布置的多组左右调节孔对,止动器 销可选择地穿过该多组调节孔中的一对孔插入并支承在该对孔上,该止 动器销通过接收形成于可转机匣的前表面上的止动器表面而确定推进单 元的向下倾斜位置,以便以多级的方式来调节推进单元的向下倾斜位 置,可转机匣有形成于止动器表面下面的第二止动器表面,艉托架上形 成止动器壁,该止动器壁通过在止动器销从调节孔中取出时接收该第二 止动器表面而确定推进单元的最低向下倾斜位置,这些艉托架有保持 孔,该保持孔保持从调节孔取出的止动器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舷外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当第二止动器 表面由止动器壁接收时,所述可转机匣保持在两个艉托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舷外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当止动器销 插入调节孔或保持孔内时,在该止动器销的一端轴向支承有保持键,这 样,该保持键可以在下降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在该下降位置 时,该保持键与止动器销同轴,并可以与该止动器销一起穿过调节孔或 保持孔,而在该升高位置时,该保持键抵靠一个艉托架的外侧表面,且 在该止动器销的另一端安装有弹簧,该弹簧压靠在另一艉托架的外侧表 面上,并沿与保持键相反的方向偏压该止动器销。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舷外发动机的改进形式,该舷外发动机包括:可转 (swivel)机匣,该可转机匣可转向地轴向支承推进单元;一对左右艉 托架,该对左右艉托架布置在可转机匣的左侧和右侧,并通过倾斜轴以 可垂直倾斜地方式支承该可转机匣;以及上部枢轴和底部枢轴,该上部 枢轴和底部枢轴与倾斜轴平行,并分别布置在可转机匣和左右艉托架上, 倾斜系统的可延伸部件的上端部分和底端部分安装在该上部和底部枢轴 上。

背景技术

当倾斜系统安装在普通舷外发动机中时,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4-590所述,一个安装部分布置在各上部和底部枢轴的中部。在气体 辅助型倾斜系统以及动(power)型倾斜系统中,它的上端部分和底端 部分安装在相应安装部分上,该安装部分布置在各上部和底部枢轴上, 并在左右艉托架之间的中心位置处。
通常,气体辅助型倾斜系统采用蓄压罐(accumulator tank),该 蓄压罐布置成与辅助气缸的一侧相连,并与辅助气缸一样有相对较小的 直径,而动力型倾斜系统利用液压电动机,该液压泵和电动机布置 成与液压操作缸的一侧相连,并且有比液压操作缸更大的直径。因此, 当辅助气缸或液压操作缸安装在上部和底部枢轴的中心处的安装部分上 时,蓄压罐以及液压泵和电动机离左右艉托架之间的中心位置向左或向 右偏移,因此,整个倾斜系统偏离两个艉托架之间的中心位置,从而损 害了舷外发动机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舷外发动机,其 中,气体辅助型或动力型倾斜系统可以在左右艉托架之间以良好平行的 方式安装,从而改善了外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舷外发动机,它 包括:可转机匣,该可转机匣可转向地轴向支承推进单元;一对左右艉 托架,该对左右艉托架布置在可转机匣的左侧和右侧,并通过倾斜轴以 可垂直倾斜的方式支承该可转机匣;以及上部枢轴和底部枢轴,该上部 枢轴和底部枢轴与倾斜轴平行,并分别布置在可转机匣和左右艉托架上, 在该上部和底部枢轴上安装有倾斜系统的可延伸部件的上端部分和底端 部分,其中,该上部枢轴包括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该第一和第二安装 部分沿彼此相反的左右方向偏离在该对艉托架之间的中心位置,第二安 装部分的偏移量设置成小于第一安装部分的偏移量,根据倾斜系统的类 型,倾斜系统的可伸展部分的上端部分将可选择地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安 装部分中的一个上。
倾斜系统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型倾斜系统16P和气体辅助型 倾斜系统16G,它们将在后面介绍,倾斜系统的可伸展部分对应于液压操 作缸30和辅助缸40。
根据该第一方面,因为倾斜系统的可伸展部分的上端部分根据倾斜 系统的类型而可选择地安装在上部枢轴的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中的一个 上,因此,通过调节形成于未使用的另一安装部分下面的空间的尺寸, 并根据该空间的尺寸将倾斜系统的辅助设备布置在该空间中,从而不管 倾斜系统类型如何、都可以将整个倾斜系统布置在左右艉托架之间的中 心位置处,因此使舷外发动机有良好的外观,并沿左右方向有很好的重 量平衡。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除了第一方面外,提供了一种舷外 发动机,其中,倾斜系统是动力类型,其中,液压泵和电动机与液压操 作缸的一侧相连,液压操作缸的上端安装在第一安装部分上,液压泵和 电动机布置在第二安装部分一侧。
根据该第二方面,整个动力型倾斜系统可以布置在左右艉托架之间 的中心位置,从而使舷外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外观,并沿左右方向有很好 的重量平衡。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除了第一方面外,提供了一种舷外 发动机,其中,倾斜系统是气体辅助类型,其中,柱形蓄压罐与辅助缸 的一侧相连,辅助缸的上端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部分上,该蓄压罐布置 在第一安装部分一侧。
根据该第三方面,整个气体辅助型倾斜系统可以布置在左右艉托架 之间的中心位置,从而使舷外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外观,并沿左右方向有 很好的重量平衡。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除了第一方面外,提供了一种舷外 发动机,其中,一对左右艉托架有沿垂直方向布置的多组左右调节孔对, 通过接收形成于可转机匣的前表面上的止动器表面而确定推进单元的向 下倾斜位置的止动器销可选择地穿过该多组调节孔中的一对孔插入并支 承在该对孔上,以便以多级的方式调节推进单元的向下倾斜位置,可转 机匣有形成于止动器表面下面的第二止动器表面,艉托架上形成止动器 壁,该止动器壁通过在止动器销从调节孔中取出时接收该第二止动器表 面而确定推进单元的最低向下倾斜位置,这些艉托架有保持孔,该保持 孔保持从调节孔取出的止动器销。
根据该第四方面推进单元的向下倾斜位置的调节位置数目可以从通 过非常简单的结构而增加一级,其中,第二止动器表面形成于可转机匣 上并对于止动器表面,止动器壁形成于艉托架上,止动器壁通过在止动 器销从调节孔中取出时接收该第二止动器表面而确定推进单元的最低向 下倾斜位置。因此,因为不需要增加调节孔对的数目,从而不需要艉托 架的、设置调节孔的放大部分,且还不会减小推进单元的转动度。而 且,当不使用止动器销时,它可以保持在艉托架的保持孔中,从而防止 丢失。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除了第四方面外,提供了一种舷外 发动机,其中,当第二止动器表面由止动器壁接收时,可转机匣保持在 两个艉托架之间。
根据该第五方面,当调整推进单元的最低向下倾斜位置时,作用在 可转机匣上的横向负载可以被左右艉托架牢固支承。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除了第四或第五方面外,提供了一 种舷外发动机,其中,当止动器销插入调节孔或保持孔内时,保持键轴 向支承在该止动器销的一端,这样,保持键可以在下降位置和升高位置 之间枢轴转动,在该下降位置时,该保持键与止动器销同轴,并可以与 该止动器销一起穿过调节孔或保持孔,而在该升高位置时,该保持键抵 靠一个艉托架的外侧表面,且在该止动器销的另一端安装有弹簧,该弹 簧压靠在另一个艉托架的外侧表面上,并沿与保持键相反的方向偏压该 止动器销。
根据该第六方面,可以简单地将止动器销安装在调节孔和保持孔中 以及将它们从中取出,当止动器销装配后,提供弹簧的弹力可以将保持 键保持在升高位置,并能防止卡嗒噪音。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清楚本发明的上 述目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舷外发动机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一部分的垂直侧剖图,表示了动力型倾斜系统的安装方 式。
图3是图2中沿箭头3方向看时的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的线4-4的剖视图。
图5是与图2相对应的视图,表示了推进单元的最低向下倾斜状态。
图6是沿图5中的线6-6的剖视图。
图7是与图2相对应的视图,表示了推进单元的向上倾斜状态。
图8是沿图7中的线88的剖视图。
图9是与图2相对应的视图,表示了气体辅助型倾斜系统的安装方式。
图10是沿图9中的线10-10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图12是与图9相对应的视图,表示了推进单元的向上倾斜状态。
图13是沿图12中的线13-1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下面的实例中,术语“前”(向前)、“后”(向后)、“左” 和“右”是参考船身使用,舷外发动机安装在该船身上。
首先参考图1,舷外发动机O的托架单元U包括延伸机匣1和齿轮机匣 2,该齿轮机匣2与延伸机匣1的底部相连。冷多缸四冲程发动机E安装 在延伸机匣1的上部,并使曲轴3垂直。覆盖发动机E的发动机罩4安装在 延伸机匣1的上端部分上,从而使该罩能够打开和关闭。
垂直布置在延伸机匣1内的驱动轴5与发动机E的曲轴3相连。螺旋桨 轴7支承在齿轮机匣2中,螺旋桨6固定在该螺旋桨轴7的后端上。向前/向 后转换装置8装于齿轮机匣2内,该转换装置8使驱动轴5与螺旋桨轴7相 连。当发动机E工作时,从曲轴3向驱动轴5传递的动力通过该向前/向后 转换装置8传递给螺旋桨轴7。螺旋桨轴7的旋转方向由该向前/向后转换 装置8控制。
转轴12的垂直相对端固定在上臂10和底臂11上。上臂10支承延伸 机匣1的上部,而底臂11支承延伸机匣1的底部。可转机匣13可旋转地支 承旋转轴12,并通过水平倾斜轴15与一对左右艉托架14L和14R相连,该 对艉托架1L和14R夹在船身的尾板T上,可转机匣13布置在它们之间。因 此,推进单元能够环绕倾斜轴15垂直倾斜。
如图2和3所示,可转机匣13包括柱形机匣部分17和臂部分18。该机 匣部分17直接支承旋转轴12。臂部分18从机匣部分17的上部向前伸出(向 着船体侧),并支承在倾斜轴15上。三个肋19L、19M和19R形成于机匣部 分17和臂部分18之间,这些肋垂直延伸,并横向以规则间隔布置。在左 右相对外侧的肋19L和19R中同轴钻出支承孔20L和20R,该支承孔20L和 20R布置成平行于倾斜轴15。在中间肋19M中钻出通孔20M,该通孔20M的 直径与支承孔20L和20R的直径相同,且该通孔20M与它们同轴布置。穿过 通孔20M延伸的上部枢轴22的相对端部分通过衬套21而由两个支承孔20L 和20R可旋转地支承。上部枢轴22有形成于它的左端的凸缘22a以及固定 在它的右端部分上的止动器环23,该凸缘22a和止动器环23分别抵靠肋 19L和肋19R的外侧表面,这限制了上部枢轴22的轴向运动。这样,在上 部枢轴22上,在右侧肋19R和中间肋19M之间设有第二安装部分22R,在左 侧肋19L和中间肋19M之间设有第一安装部分22L。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布 置成偏离左侧和右侧艉托架14L和14R之间的中心位置,且第二安装部分 22R的偏移量S2设置成小于第一安装部分22L的偏移量S1。
底部枢轴24在左侧和右侧艉托架14L和14R之间布置成平行于上部枢 轴22。该底部枢轴24的相对端部分安装在左侧和右侧艉托架14L和14R的 内壁中,且该底部枢轴24通过长螺栓25固定在两个艉托架14L和14R上, 该长螺栓25穿过底部枢轴24的空心部分。
用于使上述推进单元U倾斜的倾斜系统安装在两个枢轴22和24之 间。有两种倾斜系统,也就是动力型倾斜系统16P和气体辅助型倾斜系统 16R(图10)。在本发明中,这两种倾斜系统16P和16R的任意一个都可以 安装在两个枢轴22和24上。
首先参考图2至8介绍动力型倾斜系统16P。
动力型倾斜系统16P的液压操作缸30由缸主体31、操作活塞(未示出) 和活塞杆32形成。操作活塞安装在缸主体31的缸孔内,以便在该缸主体 31中确定上部和底部腔室。活塞杆32固定在操作活塞上,并从柱形主体 31向上凸出。能够交替向缸主体31内的上部腔室和底部腔室供给液压的 液压泵33安装在缸主体31的右侧底部。用于驱动该液压泵33的电动机34 与该液压泵33的上部相连。连接环32a与活塞杆32的上端连接,该连接环 32a由上部枢轴22的第一安装部分22L支承。连接凸台31a和33a一体形成 于缸主体31和液压泵33的底端,该连接凸台31a和33a由底部枢轴24支 承。液压泵33和电动机34的直径大于液压操作缸30的直径。
当液压泵33通过电动机34的向前或向后旋转而操作时,液压泵33交 替向液压操作缸30的上部和底部腔室供给液压,从而使液压操作缸30伸 展(见图7和8)或缩回(见图2和3),以便自动使推进单元U向上或向下 倾斜。
尽管液压泵33和电动机34的直径通常大于液压操作缸30的直径,但 是因为上部枢轴22的、支承液压操作缸30的第一安装部分22L从在左右艉 托架14L和14R之间的中心位置向左偏离相对较大偏移量S1,因此在液压 操作缸30和右侧艉托架14R之间有相对较大的空间。与液压操作缸30的右 侧连接成一体的电动机34和液压泵33布置成能有效利用该空间。因此, 整个动力型倾斜系统16P布置在两个艉托架14L和14R之间的中心位置 处,从而使舷外发动机O具有良好的横向重量平衡以及良好的外观。
下面参考图9至13介绍气体辅助型倾斜系统16G的安装模式。
如图10和11所示,气体辅助型倾斜系统16G的辅助缸40由缸主体41、 操作活塞44和活塞杆45形成。操作活塞44可滑动地安装在缸主体41的缸 孔内,并确定了在缸主体内的上部油腔室42和底部油腔室43。活塞杆45 固定在操作活塞44上,穿过上部油腔室42延伸,并从缸主体41向上伸出。 柱形蓄压罐46一体地形成于缸主体41的左侧上,该柱形蓄压罐46平行于 缸主体41。该蓄压罐46的直径基本与辅助缸40的直径相同。连接环45a通 过焊接等而一体地连接在活塞杆45的外端上,并由上部枢轴22的第二安 装部分22R支承,如图10所示。连接管41a通过环绕铸造(surround cast) 或压配合而固定在缸主体41的底端部分上,并通过一对左右衬套58而可 旋转地支承在底部枢轴24上。
再参考图10,内部管48布置在蓄压罐46内,并固定在蓄压罐46上部 内的盖体47上。内部管48的底端开口,并与在蓄压罐46和内部管48之间 的柱形油通道连通。自由活塞52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内部管48内,以便确 定上部高压气体腔室50和底部液压腔室51。有预定压力的高压气体密封 在高压气体腔室50内,该液压腔室51充满操作油。在缸主体41上部的一 侧钻出:第一孔53,该第一孔53与柱形油通道49连通;第二孔54,该第 二孔54与上部油腔室42连通;以及第三孔55,该第三孔55与底部油腔室 43连通。在缸主体41上部的所述一侧上还设有能够同时打开第一至第三 孔53至55的控制56。该控制阀56通过手动操作杆57进行操作。
当控制阀56打开时,自由活塞52通过高压气体腔室50的压力而降 低,以便通过第一和第二孔53和54而将液压腔室51内的工作油从柱形油 通道供给到上部油腔室42,同时通过第一孔53和第三孔55而供给底部油 腔室43,因此,高压气体腔室50的压力施加到操作活塞44的上下表面上。 因为操作活塞44上端的压力接收面积比它底端的压力接收面积小活塞杆 45的横截面积,因此,等于面积差和上述压力之间的乘积的向上推力施 加在操作活塞44上,该推力基本与由于推进单元U的自重而产生的、绕倾 斜轴15的力矩平衡。因此,当用户通过将手布置在发动机罩4上并沿向上 倾斜或向下倾斜方向向推进单元U施加操作力而使辅助缸40伸展(见图12 和13)或缩回(见图9和10)时,能够很容易地使推进单元U向上或向下 倾斜。当控制阀56关闭时,因为第一至第三孔53至55都关闭,柱形通道 49和上下油腔室42和43之间的连接都切断,从而通过液压使该操作活塞 44保持在合适位置。
因为上部枢轴22的、支承辅助缸40的第二安装部分22R偏离左右艉托 架14L和14R之间的中心位置的偏移量S2相对较小,辅助缸40位于左右艉 托架14L和14R之间的中心位置附近。而且,同样因为形成于辅助缸40左 侧(也就是第一安装部分22L一侧)的柱形蓄压罐46与辅助缸40相比直径 相对较小,因此,整个气体辅助型倾斜系统16G有效布置在两个艉托架14L 和14R之间的中心处,从而使舷外发动机O具有良好的横向重量平衡和良 好外观。
下面参考图2至6说明调节推进单元U的向下倾斜位置的调整系统。
在左右艉托架14L和14R中钻出多组垂直布置的左右调节孔60对,止 动器销61可选择地装入一对孔中。而且,止动器壁62一体地形成于左右 艉托架14L和14R的内侧表面上,且在该组调节孔60下面,该止动器壁62 对着可转机匣13。
在可转机匣13的前表面上设有成一体凸出的一对左右止动器壁63。 在该对止动器壁63上形成弧形的第一止动器表面64和扁平的第二止动器 表面65,该第二止动器表面65位于第一止动器表面64下面。
推进单元U的向下倾斜位置可以通过止动器销61而进行设置,该止动 器销61使可转机匣13的第一止动器表面64抵靠可选择装入左右艉托架 14L和14R的一对调节孔60中。推进单元U的向下倾斜位置可以通过改变止 动器销61安装在调节孔60中的位置而进行调节。这样,可转机匣13的左 右止动器壁63保持在左右艉托架14L和14R之间,从而防止可转机匣13横 向运动。因此,作用在可转机匣13上的横向负载能够由左右艉托架14L和 14R牢固支承。因此,通过将止动器销61从调节孔60中取下,并使可转机 匣13的第二止动器表面65抵靠艉托架14L和14R的止动器表面62,从而设 定推进单元U的最低向下倾斜位置。这里,可转机匣13的左右止动器壁63 还保持在左右艉托架14L和14R之间,从而防止可转机匣13横向运动。还 在这时,作用在可转机匣13上的横向负载能够被左右艉托架14L和14R牢 固支承。因为推进单元U的最低向下倾斜位置可以通过如上所述使止动器 壁62抵靠在第二止动器壁65上而设定,因此推进单元U的向下倾斜位置的 可调级数增加。因此不需要增加调节孔60的组数,从而不需要艉托架14L 和14R的、钻出调节孔60的放大部分,且还不会降低推进单元的转动角 度。而且,当不使用止动器销61时,它可以保持在艉托架14L和14R的保 持孔66(下面将介绍)中,从而防止丢失。
还如图4所示,在止动器销61的一端一体地形成有保持凸起67和旋钮 68,该旋钮68从保持凸起67的轴向外端朝着一侧弯曲。锥形线圈弹簧69 环绕该止动器销61安装,并由保持凸起67卡住。保持键70通过枢轴71与 止动器销61的另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该保持键70可以在下降位置A和 升高位置B之间枢轴转动,在该下降位置A时,该保持键与止动器销61同 轴,并有相同直径,而在该升高位置时,该保持键垂直于止动器销61。
当止动器销61、保持键70设置在下降位置A,且止动器销61与保持键 70一起穿过选定的一对调节孔60而插入。当线圈弹簧69在一个艉托架14R 的外侧表面上压缩,且保持键70从另一艉托架14L的外侧表面凸出时,保 持键70枢轴转动至升高位置B,并释放止动器销61的插入作用力。因此, 保持键70由于线圈弹簧69的弹性力而保持竖直并抵靠所述另一艉托架 14L的外侧表面的状态,从而防止止动器销61从调节孔60上脱开,也防止 由于保持键70的卡嗒声而产生噪音。为了将止动器销61拉出调节孔60, 进行与上述相反的操作过程。
用于保持不使用的止动器销61的保持孔66在左右艉托架14L和14R 的、不会与可转机匣13干涉的底部钻出。该保持孔66的直径与调节孔60 相同,因此止动器销61可以很容易地以与它装入调节孔60时相同的方式 来装入保持孔66中。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 况下,可进行多种变化。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舷外机 2020-05-11 252
一种风冷式舷外机 2020-05-14 266
一种舷外发动机 2020-05-12 219
舷外装发动机系统 2020-05-13 106
舷外装发动机 2020-05-11 158
一种舷外机 2020-05-11 793
一种舷外机挂臂 2020-05-12 224
舷外机化油器 2020-05-12 387
舷外发动机单元 2020-05-11 474
一种游艇舷外舵机 2020-05-12 3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