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焊接,钎焊和锡焊 / 电阻焊接 / 凸焊 / 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

汽车发动机冷却模的固定结构

阅读:329发布:2021-09-01

专利汇可以提供汽车发动机冷却模的固定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 汽车 发动机 冷却模 块 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与中冷器本体左、右 侧壁 固接的左、右中冷器固定架,与 散热 器本体左、右侧壁固接的左、右 散热器 固定架;固定结构还包括左、右托 塔架 ,左、右托塔架上部均设阶梯式上、下两层托台,阶梯式上、下两层托台上均设有弹性 垫块 组件;各弹性垫块组件分别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 过盈配合 ,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过盈配合;左、右托塔架上层托台分别通过其上弹性垫块组件对应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连接,左、右托塔架下层托台分别通过其上弹性垫块组件对应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连接。该固定结构实现衰减发动机振动对散热器及中冷器的影响,切断对散热器 水 室的冲击。(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汽车发动机冷却模的固定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汽车发动机冷却模的固定结构,所述发动机冷却模块为中冷器、散热器,中冷器与散热器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车架纵梁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中冷器本体左、右侧壁固接的左、右中冷器固定架,与散热器本体左、右侧壁固接的左、右散热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左、右托塔架,所述左、右托塔架上部均设阶梯式上、下两层托台,所述阶梯式上、下两层托台上均设有弹性垫块组件;各弹性垫块组件分别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过盈配合,各弹性垫块组件分别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过盈配合;所述左、右托塔架上层托台分别通过其上弹性垫块组件对应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连接,所述左、右托塔架下层托台分别通过其上弹性垫块组件对应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连接;所述左、右托塔架下部分别设有对应固连在汽车左、右侧车架纵梁上的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弹性垫块组件大小、形状相同,其包括上、下弹性垫块、螺栓、隔套;所述上、下弹性垫块为MA120-50和Q235硫化在一起的T型连接结构,所述上、下弹性垫块T型尾端相对设置并组成横截面呈“工”字形,“工”字形外围构成凹槽,凹槽对应套接左、右中冷器固定架以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工”字形中心部位均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四周套有隔套,隔套内设有螺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采用20钢材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本体左、右侧壁上分别对应有左、右气室,所述散热器本体左、右侧壁上分别对应有左、右室;
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对应铆接在中冷器本体左、右气室上,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包括上部的弧状空腔和下部的平台,弧状空腔通过平台上隔板分成两个空腔,在其一空腔的平台中央开设一个与弹性垫块组件中螺栓匹配通孔;所述左、右散热器固定架对应铆接在散热器本体左、右水室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上部具有与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平台底部贴连的上支座,上支座内层具有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平台通孔相通的通孔,上支座外层分布多层减重腔;所述左、右托塔架上层托台上弹性垫块组件螺栓分别与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通孔,以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上支座通孔过盈配合,其中弹性垫块组件中凹槽容纳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平台,以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上支座的多层减重腔;所述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下部为一个下支座,下支座内层具有左、右托塔架下层托台上弹性垫块组件螺栓贯穿的中心通孔,下支座外层分布多层减重腔;所述左、右托塔架下层托台上弹性垫块组件螺栓与所述左、右散热器固定架的下支座中心通孔过盈配合,其中弹性垫块组件中凹槽容纳左、右散热器固定架的多层减重腔。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以及所述左、右散热器固定架均为尼龙件材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以及左、右托塔架均呈左、右对称式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托塔架上除弹性垫块组件外,其余部分构成板状构造且采用QStE420TM钢材质;所述左、右托塔架上、下两层托台上对应具有弹性垫块组件中螺栓连接孔,螺栓经连接孔将弹性垫块组件固连在左、右托塔架上、下两层托台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托塔架外表面至上而下具有外凸起的纵向加强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托塔架上连接孔通过凸焊螺母连接在左、右侧车架纵梁上。

说明书全文

汽车发动机冷却模的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冷却模块中的散热器将发动机产生的多余热量散发出去,保持发动机在最有效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冷却模块中的中冷器将涡轮增压器增压后的高温空气进行冷却,再进入发动机燃烧。散热器口通过水管与水套出水口相连接,散热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进水口连接;中冷器进气口通过气管与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连接,中冷器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发动机缸体进气口连接。发动机通过软垫悬置安装在车架上,传统上将冷却模块中的散热器、中冷器安装在车架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将中冷器安装在散热器上,再将散热器带中冷器总成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车架上;另一种为散热器与中冷器分别采用不同样的固定装置安装在车架上。
[0003] 因此上述两种安装方式,不能做到衰减来自发动机和路面的振动;未解决发动机和车辆振动等造成中冷器前后冲击对散热器水室的冲击影响,也并没有完全解决装配时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更好地实现衰减发动机振动对散热器及中冷器的影响,隔离路面对散热器及中冷器的冲击,并彻底切断了中冷器置于散热器上对散热器水室的冲击影响;其也优化、简化了结构,方便装配与维修,最终提高稳固性。
[0005]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所述发动机冷却模块为中冷器、散热器,中冷器与散热器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车架纵梁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中冷器本体左、右侧壁固接的左、右中冷器固定架,与散热器本体左、右侧壁固接的左、右散热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左、右托塔架,所述左、右托塔架上部均设阶梯式上、下两层托台,所述阶梯式上、下两层托台上均设有弹性垫块组件;各弹性垫块组件分别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过盈配合,各弹性垫块组件分别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过盈配合;所述左、右托塔架上层托台分别通过其上弹性垫块组件对应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连接,所述左、右托塔架下层托台分别通过其上弹性垫块组件对应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连接;所述左、右托塔架下部分别设有对应固连在汽车左、右侧车架纵梁上的连接孔。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各弹性垫块组件大小、形状相同,其包括上、下弹性垫块、螺栓、隔套;所述上、下弹性垫块为MA120-50和Q235硫化在一起的T型连接结构,所述上、下弹性垫块T型尾端相对设置并组成横截面呈“工”字形,“工”字形外围构成凹槽,凹槽对应套接左、右中冷器固定架以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工”字形中心部位均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四周套有隔套,隔套内设有螺栓。
[0007] 进一步的,所述隔套采用20钢材质,采用20钢隔套在螺栓拧紧后使得弹性垫块有一定的预紧,控制实际受力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0008] 进一步的,所述中冷器本体左、右侧壁上分别对应有左、右气室,所述散热器本体左、右侧壁上分别对应有左、右水室;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对应铆接在中冷器本体左、右气室上,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包括上部的弧状空腔和下部的平台,弧状空腔通过平台上隔板分成两个空腔,在其一空腔的平台中央开设一个与弹性垫块组件中螺栓匹配通孔;所述左、右散热器固定架对应铆接在散热器本体左、右水室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上部具有与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平台底部贴连的上支座,上支座内层具有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平台通孔相通的通孔,上支座外层分布多层减重腔;所述左、右托塔架上层托台上弹性垫块组件螺栓分别与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通孔,以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上支座通孔过盈配合,其中弹性垫块组件中凹槽容纳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平台,以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上支座的多层减重腔;所述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下部为一个下支座,下支座内层具有左、右托塔架下层托台上弹性垫块组件螺栓贯穿的中心通孔,下支座外层分布多层减重腔;所述左、右托塔架下层托台上弹性垫块组件螺栓与所述左、右散热器固定架的下支座中心通孔过盈配合,其中弹性垫块组件中凹槽容纳左、右散热器固定架的多层减重腔。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所述左、右散热器固定架均为尼龙件材质。尼龙件材质较轻,力学性能较好,具有一定耐热性,易于成型,工艺性较好。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中冷器固定架,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以及左、右托塔架均呈左、右对称式布置。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托塔架上除弹性垫块组件外,其余部分构成板状构造且采用QStE420TM钢材质;所述左、右托塔架上、下两层托台上对应具有弹性垫块组件中螺栓连接孔,螺栓经连接孔将弹性垫块组件固连在左、右托塔架上、下两层托台上。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托塔架外表面至上而下具有外凸起的纵向加强筋,加强筋具有一定扩张力,起到一定的支撑平衡作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托塔架上连接孔通过凸焊螺母连接在左、右侧车架纵梁上,由此提高工人的装配效率。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能支撑散热器及中冷器,很好的解决了散热器与中冷器装配在一起时稳固性,可以很好的衰减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动机振动对散热器及中冷器的影响,并能很好的隔离路面对散热器及中冷器的冲击;彻底切断了中冷器置于散热器上对散热器水室的冲击影响。该固定结构设计简单,装配方便,生产高效,使用可靠,并且方便拆装维修,符合车辆部件的研发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施例左、右托塔架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施例左、右托塔架中仅板状构造部分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施例弹性垫块组件装配关系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施例中冷器上的左、右中冷器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施例散热器上的左、右散热器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施例左、右中冷器固定架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施例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本实施例左、右中冷器固定架或左、右散热器固定架与弹性垫块组件套接时在XYZ方向上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一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支撑散热器及中冷器,很好地解决了散热器与中冷器装配在一起时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振动、路面冲击时,中冷器对散热器水室的冲击,时间长后容易产生的渗水漏水问题。该固定结构能提高稳定性及装配效率。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结构、实施如图1-8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发动机冷却模块为中冷器1、散热器2,中冷器1与散热器2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车架纵梁S上;固定结构包括与中冷器1本体左、右侧壁固接的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与散热器2本体左、右侧壁固接的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固定结构还包括左、右托塔架3,左、右托塔架3上部均设阶梯式上、下两层托台31,阶梯式上、下两层托台31上均设有弹性垫块组件4,左、右托塔架3上除上、下两层托台31的弹性垫块组件4外,其它部分构成板状构造,如图1、图2所示;左、右托塔架3上、下两层托台31上对应具有弹性垫块组件4中螺栓41连接孔a,如图2所示,螺栓经连接孔a将弹性垫块组件4固连在左、右托塔架3上、下两层托台31上,如图1所示;各弹性垫块组件4分别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过盈配合,各弹性垫块组件4分别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过盈配合;左、右托塔架3上层托台31分别通过其上弹性垫块组件4对应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连接,左、右托塔架3下层托台31分别通过其上弹性垫块组件4对应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连接,如图6所示;左、右托塔架3下部分别设有对应固连在汽车左、右侧车架纵梁S上的连接孔33,左、右托塔架3上连接孔33通过凸焊螺母331连接在左、右侧车架纵梁S上,如图3、7所示。上述各弹性垫块组件4大小、形状相同,其中弹性垫块组件4包括上、下弹性垫块42、螺栓41、隔套43,上、下弹性垫块42为MA120-50和Q235钢硫化在一起的T型连接结构,此材质的弹性垫块42具有较好的弹性,可充分吸收发动机及路面传递过来的振动,保护散热器2及中冷器1不会损坏;上、下弹性垫块42T型尾端相对设置并组成横截面呈“工”字形,“工”字形外围构成凹槽44,凹槽44对应套接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以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工”字形中心部位均设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四周套有隔套43,隔套43内设有螺栓41,如图3、8所示;隔套43采用20钢材质,采用20钢隔套43在螺栓41拧紧后使得弹性垫块42有一定的预紧力,控制实际受力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0027] 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图5、图6、图7,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均选用尼龙件材质,尼龙件材质较轻,力学性能较好,具有一定耐热性,便与气室和水室铆接;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对应铆接在中冷器1本体左、右气室上,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包括上部的弧状空腔和下部的平台111,弧状空腔通过平台111上隔板112分成两个空腔,在其一空腔的平台111中央开设一个与弹性垫块组件4中螺栓41匹配通孔b;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对应铆接在散热器2本体左、右水室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上部具有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平台111底部贴连的上支座211,上支座211内层具有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平台111通孔b相通的通孔c,上支座211外层分布多层减重腔212;左、右托塔架3上层托台
31上弹性垫块组件4螺栓41分别与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通孔b,以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上支座211通孔c过盈配合,其中弹性垫块组件4中凹槽44容纳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平台
111,以及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上支座211的多层减重腔212;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下部为一个下支座213,下支座213内层具有左、右托塔架3下层托台31上弹性垫块组件4螺栓41贯穿的中心通孔d,下支座213外层分布多层减重腔214;左、右托塔架3下层托台31上弹性垫块组件4螺栓41与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的下支座中心通孔d过盈配合,其中弹性垫块组件4中凹槽44容纳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的多层减重腔214。左、右中冷器固定架11,左、右散热器固定架21,以及左、右托塔架3均呈左、右对称式布置;左、右托塔架3上除弹性垫块组件4外,其余部分采用StE420TM钢材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并有较好的冲压延展性,并有一定弹性冲击。左、右托塔架3外表面至上而下具有外凸起的纵向加强筋32,加强筋32具有一定扩张力,起到一定的支撑平衡作用,如图1、图2、图7所示。
[0028] 该左、右托塔架3支撑方式体现明显功能:左、右托塔架3对散热器2总成和中冷器1总成分开支撑,很好地解决了散热器2与中冷器1装配在一起时车辆运行中,由于发动机振动、路面冲击时,中冷器对散热器水室的冲击,时间长后容易产生的渗水漏水问题。采用4对8个弹性垫块,并对上、下弹性垫块42在轴向及径向采用刚度要求,可以很好的衰减发动机振动对散热器2及中冷器1的影响,并能很好的隔离路面对散热器2及中冷器1的冲击。
[0029] 本实用新型因依上述固定结构,才得以体现以下三个方面功能:1、该固定结构创造性地将散热器2与中冷器1分开托举,并通过左、右托塔架3连接融为一体,中冷器固定架的两个托举点与散热器固定架的四个托举点中的两个共用;在中冷器1安装在散热器2上,散热器2再通过支撑安装到车架纵梁上后,由于发动机抖动和车辆振动等造成中冷器前后冲击对散热器水室的影响,并解决了分开两个件装配时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2、该固定结构创造性的采用四点向上塔式托举方式,散热器2由于充满冷却后质量较大,四点受力较为均衡,比起传统的支撑方式更为稳健,抗冲击能力更强;中冷器1虽然采用两点托举,但由于尺寸及质量较小,也能较好的抵抗发动机及路面导致的冲击,并且散热器2与中冷器1受力不互相干扰。3、该固定结构中左、右托塔架3采用预紧式弹性垫块组件4,其中弹性垫块42起到减震垫块作用,并对各固定架在XYZ方向上进行受力;在每一个托举点均采用一对弹性垫块42,在安装时通过中间隔套43调节,保证每一个弹性垫块收到预压,在一定预紧力工况下以XYZ方向受力,解决了弹性垫块组件4受压与受拉时受力曲线不一致的问题,所有受力均通过上、下弹性垫块传递,能够对整车XYZ三个方向的冲击力衰减,如图8所示;并使散热器2与中冷器1分开受力,避免中冷器1与散热器2一体时对散热器水室的受力;解决了客户对于散热器对XYZ方向的冲击力,并彻底切断了中冷器置于散热器上对散热器水室的冲击影响;显然充份衰减发动机及路面振动。
[0030] 该方式在设计时很好地考虑了拆装维修,当需要更换拆下此部件时,只需拆下松开左、右托塔架3与散热器2、中冷器1安装的螺栓,提起散热器2及中冷器1。再松开左、右托塔架3与车架的固定螺栓即可。不会损坏周边任何部件,可单独拆下,并且操作空间足够。本机构设计简单,装配方便,生产高效,使用可靠,符合车辆部件的研发生产要求,通过试验和生产,验证说明了该固定结构符合要求。
[0031] 根据现场情况,该固定结构在制作时,也不限于此外形,也可根据现场情况而重新制定;因此,该固定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也低,稳固性强,方便装配与维修,符合生产装配要求。
[0032]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专利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凸焊设备 2020-05-11 549
金属板的凸焊 2020-05-11 970
一种电阻凸焊用电极 2020-05-14 379
凸焊螺母的清孔装置 2020-05-15 464
凸焊装置 2020-05-11 337
一种自动凸焊系统 2020-05-15 567
组合螺母及其凸焊方法 2020-05-16 466
随动压紧凸焊电极 2020-05-13 38
组合螺母及其凸焊方法 2020-05-13 611
凸焊螺母 2020-05-13 40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