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焊接,钎焊和锡焊 / 电阻焊接 / 凸焊 / 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

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

阅读:879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可以使 凸焊 螺母 的螺孔精确地对准 电极 导销的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在进给杆(6)的前端设有突片(31),突片(31)从下侧紧贴螺母(1)的外侧面(35)而保持方形凸焊螺母(1),且在突片(31)内侧形成相交的 支撑 面(37)而支撑螺母(1)的外侧面(35),并且两个支撑面(37)相交部位的隅 角 线(38)配置为朝向进给杆(6)的下侧。,下面是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其包括前端设有突片的进给杆,所述突片从下侧支撑方形凸焊螺母,在所述进给杆的前端暂时保持着所述凸焊螺母的状态下,朝斜下方或者大致平方向推出所述进给杆,直到达到固定电极的导销前方或者所述导销的前端稍稍插入所述凸焊螺母的螺孔内的状态下,停止推出所述进给杆,并几乎在该停止动作的同时消除对所述凸焊螺母的暂时保持,由此使所述凸焊螺母靠自重以所述突片的前端部为中心翻落而嵌合在所述固定电极的所述导销上;
所述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突片的内侧,形成支撑所述凸焊螺母外侧面的相交支撑面,且两个支撑面的相交部位的隅角线配置为朝向所述进给杆的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凸焊螺母的暂时保持力由磁力产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产生所述磁力的磁石远离所述凸焊螺母,来消除对所述凸焊螺母的吸力。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将凸焊螺母(projection nut)进给至固定电极的导销(guide pin)的装置。

背景技术

依照图2~图5对传统技术进行说明。图3A及图3B展示了在正常情况下将凸焊螺母1进给至导销3的状况。该传统技术下的凸焊螺母1采取的是在螺孔2的上端安装封盖4的形式。此种封盖4的作用是,在将凸焊螺母1焊接汽车底板的下表面时,用来防止涂敷在该下表面上的隔音涂装的涂料进入螺孔2内。另外,符号5指的是焊接用的突起。
进给杆6为进退式,在其前端设有凸焊螺母1的包围壁7(通过图4可清楚得知),包围壁7的内侧空间为螺母1的收纳部8,且在零件进入侧设置开放部9而使螺母1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进给杆6收纳在外筒10内,且通过接合在外筒10端部的气筒11的动作而可以进退,气筒11的活塞杆12接合在进给杆6上。
零件进给通路13由截面为矩形的金属管14构成,图3A、图3B以及图5中展示的是搬送呈四方形的方形凸焊螺母1的情形。图5是图2中箭头a方向的视图,如图5所示,方形凸焊螺母1从螺孔2的轴线方向所观察到的形状为正方形,且有四个外侧面35。送给螺母1的金属管14的前端焊接在外筒10上(图2)。金属管14的端部在紧靠近进给杆6的前端处开口,收纳部8的开放部9与该开口相对向,由此从金属管14进给的螺母1可以顺利地进入收纳部8内。
如图5所示,将开放部9的宽度设定为大于螺母1的宽度,使螺母1可以顺利地进入收纳部8内。因此,在螺母1的左右会形成间隙36。在图5的情况下,螺母1位于开放部9(收纳部8)的中央部位,所以螺母1的左右存在间隙36。
为了使螺母1从零件进给通路13顺利地移向收纳部8内,而在包围壁7的与开放部9相反的一侧设置磁体(永久磁)15。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为了推出进给杆6以使螺母1到达目标位置,必须消除磁体15对螺母1的吸。对用来实现此种效果的结构进行说明,进给杆6为双重构造,包括中空轴16及插入中空轴16中且可以滑动的内轴17,在内轴17上固定着限制销18,该限制销18穿过在中空轴16内开孔的冲程方向的长孔19而向外部突出。插入中空轴16内的螺旋弹簧20的弹力作用于内轴17,由此使限制销18抵接在长孔19的下端。
磁体15以嵌入状态设置在滑片21中,螺栓23贯穿在中空轴16内开孔的长孔22,通过该螺栓23使滑片21与内轴17成为一体。另一方面,在外筒10的外侧面上固定着气筒24,该气筒24的活塞杆25上装有止片26。此锁止片26贯穿长孔27且向外筒10内突出,所述长孔27是在冲程方向上开孔在外筒10内。设定限制销18与锁止片26两方的相对位置,从而在推出进给杆6后使限制销18在锁止片26前方停止。
另外,在外筒10上设置缺口部28以防止滑片21干扰外筒10。在图2的情况下,螺母1所要到达的目标位置是凸焊对象即板零件29。钢板零件29载置在固定电极30上,由导销3贯穿。为了使作用于螺母1的磁力更强,适合使用如不锈钢等非磁性体材料来制作中空轴16、内轴17、滑片21等。
当由磁体15将凸焊螺母1吸引保持在进给杆6的前端时,螺母1可靠地保持在进给杆6的前端面上。并且,如图3A所示,此时形成于进给杆6前端的突片31的内面从下侧紧贴着螺母1的一个外侧面35。在此紧贴状态下,设定前端部32(参照图3B、图4)与螺母1的相对位置,使前端角部32位于螺母1外侧面的前端侧。
前端角部32呈直线状,该直线与平面平行。图2、图3A以及3B中,因平板状的钢板零件29受到水平支撑,所以前端角部32与钢板零件29平行。
对所述构造的动作进行说明。利用气筒11的输出而推出进给杆6。此时螺母1因磁体15而一直保持在收纳部8内。当螺母1到达导销3前方时,停止推出进给杆6(参照图3A)。随后通过气筒24来上拉锁止片26,锁止片26的位移通过限制销18、内轴17、螺栓23传递给滑片21,由此如图3B所示,使磁体15远离螺母1。因此,对螺母1的吸力消失,螺母1以前端角部32为中心而向下作圆弧运动,落到钢板零件29上,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导销3对向于螺孔2且进入其内。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螺母进给后,进给杆6回到图2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准备接收下一个螺母。另外,有时也会因为周围障碍物的关系而进一步放倒所述进给杆6,将其配置于大致水平方向。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发明第2547593号公报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若采用所述构造,则如图3B所示,当磁石15远离螺母1从而对螺母1的吸力消除时,会产生以下现象:螺母1在开放部9(收纳部8)的宽度方向上、即基本垂直于图3B的纸面的方向上产生偏移。举例来说,若前端角部32并不是平行于水平面而是稍微倾斜,则在螺母1以前端角部32为中心而作圆弧运动的过渡期间,螺母1会向单侧偏移。即,成为图5中间隙36只存在于单侧的状态,从而螺孔2的中心相对于导销3产生偏移。因此,导销3不能正确嵌合入螺孔2内,由此导致螺母1作圆弧运动下落时被导销3弹开,从而无法正常进给螺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此种问题而研制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凸焊螺母的螺孔精确地对准电极导销的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
本发明的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使用前端设有突片的进给杆,该突片从下侧支撑方形凸焊螺母,在进给杆的前端暂时保持着凸焊螺母的状态下,朝斜下方或者大致水平方向推出进给杆,在直到固定电极的导销跟前或者导销的前端稍稍插入凸焊螺母的螺孔内的状态下,停止推出进给杆,并几乎在该停止动作的同时消除对凸焊螺母的暂时保持力,由此使得凸焊螺母靠自重以突片的前端角部为中心转落下而与固定电极的导销嵌合;该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突片的内侧,形成支撑凸焊螺母的外侧面的相交支撑面,两个支撑面相交部位的隅角线是配置为朝向进给杆的下侧。
发明的效果
因此,当螺母受到突片支撑时,螺母的外侧面紧贴于突片的两个支撑面,从而正确地设定了螺孔与隅角线的相对位置。由此,也正确地设定了螺孔与电极的导销的相对位置。即,预先正确地设定了进给杆与导销的相对位置,所以,由于所述与支撑面紧贴,而正确地设定了螺孔与突片(隅角线)的相对位置,由此,最终正确设定了螺孔与导销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防止如前文所述那样螺母被导销弹开的异常进给。如上所述,螺母与突片的相对位置的设定是将隅角线配置为朝向进给杆的下侧,因此螺母是靠自重移向隅角线而决定支撑位置。
对凸焊螺母的暂时保持力可以利用磁力。通过利用磁力,可以使用简单的构造在弯曲的突片部分正确地定位螺母。
利用磁石的磁力作为暂时保持力时,可以通过使磁石远离凸焊螺母,来消除对凸焊螺母的磁吸力。因此,只要使磁石移动就可以简单地消除磁吸力,从而可以将螺母可靠地进给至导销。
附图说明
图1A是展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底视图。
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突片的底视图。
图1C是展示突片变形例的底视图。
图1D是展示突片变形例的底视图。
图1E是沿图1D中的E-E线的剖面图。
图2是展示传统的进给装置整体的纵剖面图。
图3A是展示图2所示装置的螺母进给过程的纵剖面图。
图3B是展示图2所示装置的螺母进给过程的纵剖面图。
图4是图2所示装置中进给杆的前端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于a箭头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装置的视图。
1:凸焊螺母                      2:螺孔
3:导销                          6:进给杆
7:包围壁                        15:磁石(磁体)
31:突片                         35:外侧面
37:支撑面                       38:隅角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是对在进给杆6的前端吸引保持凸焊螺母1的构造进行了改良的进给装置,其它构造则与前文所述的图2~图5所示的装置相同。因此,以下,依照图1A~图1E对构成包围壁7之一部分的突片31的形状进行说明,对于其它结构,结合图2~图5而引用已述事项。
图1A相当于图2的a箭头方向的视图,图1B仅展示图1A中的突片31。此处的突片31是将钢板弯曲成大致90度而制成的,在突片31的内侧形成了相交的支撑面37,用来支撑螺母1的相邻外侧面35。并且,在两个支撑面37相交部位的角落,朝向进给杆6的下侧,配置有隅角线38、即两个支撑面37所形成的谷部最深处的线。“进给杆6的下侧”进行如下设定,即,根据倾斜的进给杆6在进给杆形成上形成上下关系来设定,或根据大致水平配置的进给杆6在进给杆上形成上下关系来设定。
此处,只要突片31的内侧面即一对支撑面37大致成90度即可,与突片31的外侧形状无关。而且,隅角线38虽然是指构成突片31的内壁面的一对支撑面37的相交线,但该线也可以是假想线。换言之,一对支撑面37并不是必须连续的,例如,也可以是沿着隅角线38的开口。
当螺母1由形状如图1A及1B的突片31支撑时,螺母1的相邻外侧面35紧贴在突片31侧的两个支撑面37上,从而正确地设定螺孔2与隅角线38的相对位置。由此,也正确地设定螺孔2与导销3的相对位置。
图1C中所展示的是将图5所示的构造的包围壁7旋转45度后的示例。为了进行此种角度变换,而以进给杆6的轴线为中心,使图2所示的进给装置整体旋转45度。在a箭头方向上观察这样旋转后的状态的视图相当于图1C。通过此种角度变换,在包围壁7的内面形成相邻的支撑面37,在两个支撑面37相交的部分形成隅角线38。
当螺母1从图1C中箭头39所示的方向受到磁石15的吸力吸引而进入开放部9(收纳部8)内时,螺母1由于自重而移动,且其相邻的外侧面35紧贴在支撑面37上。所以,间隙36仅存在于单侧。因此,利用相邻的两个支撑面37从下侧接住螺母1,可确保稳定地支撑螺母。并且,因正确地设定了螺母1的螺孔2与隅角线38的相对位置,所以将螺孔2与导销3的相对位置维持在正常状态下,从而使螺母1可靠地嵌合在导销3上。
图1D是将磁石15配置在隅角线38下侧时的底视图,即相当于图2中a箭头方向的视图。图1E是沿着图1D的E-E线的剖面图。因此,如图1E所示,长孔22是沿着进给杆6的轴线而配置在隅角线38的斜上方。根据所述结构,利用磁体15向隅角线38方向吸引螺母1,使得螺母1的相邻外侧面35紧贴在相邻支撑面37上,从而正确地设定螺孔2与隅角线38的相对位置。
所述实施例中,对螺母1吸引是利用了磁体15的磁力,但也可以用空气负压来代替,或者视情况追加空气负压。为此,虽未图示,但在隅角线38附近打开吸引孔,并在吸引孔上连接空气软管且将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抽气。而且,在该空气软管的中途配置空气开闭控制,当进给杆6推出至预定位置而停止的时刻将吸引负压切换为开放大气,以此消除隅角线38处的吸力。
所述实施例中例举了四方形凸焊螺母,但本发明也同样可以适用于六边形等其它多边形凸焊螺母。
如下,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当螺母1受到弯曲形状的突片31支撑时,螺母1的相邻外侧面35紧贴于突片31侧的两个支撑面37,从而正确地设定了螺孔2与隅角线38的相对位置。由此,也正确地设定了螺孔2与固定电极30的导销3的相对位置。即,因为预先正确设定了进给杆6与导销3的相对位置,所以,由于所述与支撑面37紧贴而正确设定了螺孔2与突片31(隅角线38)的相对位置,最终正确地设定了螺孔2与导销3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防止如前文所述那样螺母1被导销3弹开的异常进给。如上所述的螺母1与突片31的相对位置的设定是将所述隅角线38配置为朝向进给杆6的下侧,因此螺母1是靠自重移向隅角线38而决定支撑位置。
由于对凸焊螺母1的吸力是通过磁石15的磁吸力来确保的,所以通过该磁石吸力,可以利用简单的构造在弯曲的突片31部分正确地定位螺母1。
因通过使磁石15远离凸焊螺母1能够消除对凸焊螺母1的磁吸力,所以只要使磁石15移动就可以简单地消除磁吸力,而可以将螺母1可靠地进给至导销3。
当使图2所示进给装置整体旋转所需角度、例如45度而成为图1C所示的形态时,固定在外筒10上且向斜上方延伸的金属管14也会对应于所述旋转角而产生摆动位移。利用此种摆动位移,可以避免金属管14干扰邻近存在的各种部件,因此对于关联部件复杂交错的焊接设备而言有利于布局。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凸焊螺母的焊接在极广的领域中实施,而因本发明能够提供高可靠性的螺母进给,所以可以期待在广泛的产业领域中运用本发明。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凸焊螺母的清孔装置 2020-05-16 98
凸焊装置 2020-05-11 639
高精度手持凸焊工装 2020-05-13 27
一种钣金件凸焊结构的凸焊工艺 2020-05-12 673
凸焊螺母的进给装置 2020-05-15 237
一种螺母盒凸焊系统 2020-05-16 611
组合螺母及其凸焊方法 2020-05-16 466
凸焊焊接的电极 2020-05-12 690
一种凸焊工装 2020-05-11 567
凸焊螺母 2020-05-13 87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