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焊接,钎焊和锡焊 / 电阻焊接 / 对焊 / 具有盖板型载体的电子模块

具有盖板型载体的电子

阅读:762发布:2022-07-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有盖板型载体的电子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改进的多芯片模 块 包括主 电路 板,该板具有电性能互连焊盘的阵列,多个IC封装单元安装在该焊盘阵列上。各IC封装单元都包括一对IC封装,这两个封装安装在封装载体的正反两面。封装单元可以安装在主 电路板 的一面或两面上。本 发明 的第一基本 实施例 采用片状的封装载体,该载体具有一对主平面表面。各平面表面都结合有电性能 接触 的焊盘。通过采用平面表面上的接触焊盘来互连封装的引脚,使一个IC封装表面安装在各个主平面表面上,以形成IC封装单元。可以由许多其它变化,这些变化提供了本发明的各种其它实施例,包括在这些实施例中,载体引脚可以直接层叠在IC封装的引脚上。,下面是具有盖板型载体的电子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子,包括:
第一组和第二组IC封装,每一组封装都至少包括一个封装,并且每一个封 装都具有包含集成电路芯片和多个与该所述芯片相耦合的连接元件的封装主 体以及至少延伸至所述主体的表面上;
至少一个IC封装单元具有其上带有至少一个安装位置的载体,以便对准安 装位置导电性地键合上至少一个第一组IC封装的连接元件,所述的载体也具 有一组载体引脚,该引脚从所述安装位置向外和向下延伸,从而形成一个凹槽, 在该凹槽中至少可以嵌套一个第二组IC封装;
印刷电路板至少在其表面具有一个表面安装焊盘阵列,对着每一个焊盘阵 列都导电地键合上一个IC封装单元的引脚和至少一个嵌套着的第二组IC封装 的连接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只包括一组引脚, 至少一个的第一组IC封装的连接元件对着该引脚组导电性地加以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结薄膜条,它粘结 在所述安装主位置下面的所有引脚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薄膜条是热导型的 介质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薄膜条是与至少一 个嵌套着的第二组IC封装相接触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介质载体主体, 它具有上部和下部并行的主平面表面,所述安装位置定位在所述上部主平面表 面上,所述载体引线粘结在所述下部主平面表面上,在所述上部和下部主平面 表面之间延伸的导电电孔提供了在所述载体引线和所述安装位置之间的电 性能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IC封装都是球栅阵 列型的,并利用印刷电路板上分开的焊盘阵列以供安装IC封装单元以及嵌套 的第二组IC封装。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每一 个IC封装单元的去耦电容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载体引脚包括一薄片 的延伸部分,它并行于和贴近于所述下部主平面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只有那些在第一集成电路 封装工作期间被设计成处于接地电位或者电源电位的载体引脚才具有作为散 热片作用的薄片延伸部分。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主体是由玻璃纤 维加固的塑料材料制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利用单个表面安装焊盘阵 列以供键合IC封装单元和至少一个嵌套的第二组IC封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安装焊盘阵列的 至少一个焊盘是分开的,使得所述第一组封装和第二组封装的相对应连接元件 可以接受唯一的信号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利用单个表面安装焊盘阵 列以供键合IC封装单元和至少一个嵌套的第二组IC封装相键合,其中,将唯 一的信号馈送至第一组封装和嵌套在IC封装单元中的第二组封装中所对应的 连接元件,对此通过导引至少一个信号至第二组IC封装上未使用的连接元件 位置,并随后在载体主体以内再导引信号至适当的键合位置,以供用于第一组 IC封装上所要求的元件连接,来键合所述的第一组封装与嵌套在IC封装单元 中的第二组封装相键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和第二组IC 封装都是相同尺寸及具有相同的功能。
16.一种电子模块,包括:
第一组和第二组IC封装,每一组封装都至少包括一个封装,并且每一个封 装都具有包含集成电路芯片和多个与该所述芯片相耦合的连接元件的封装主 体且至少延伸至所述主体表面上:
至少一个IC封装单元具有一个载体,该载体带有供第一组IC封装的每一 个连接元件用的键合位置,所有键合位置均处在共同的平面上,所述的载体也 具有一组载体的引脚,每一个引脚都与键合的位置电性能相耦合,所述引脚从 该平面向下延伸,从而形成一个凹槽,在该凹槽中可以嵌套至少一个第二组IC 封装;
其上具有至少一个表面安装焊盘阵列的印刷电路板,每一个表面安装焊盘 阵列均对其导电性地键合上一个IC封装单元的引脚和至少一个嵌套的第二组 IC封装的连接元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电子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只包括一组 引脚,它与至少一个第一组IC封装的连接元件导电性地键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结介质薄膜条, 它键合至所述安装位置下面的所有引脚。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薄膜条是导热性 的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薄膜带是与至少 一个嵌套的第二组IC封装相接触。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介质载体主 体,它具有上部和下部并行的主平面表面,所述键合位置位于所述上部主平面 表面上,所述载体引脚附加在所述下部主平面表面上,而所述载体引脚和所述 键合位置之间的电性能连接是采用导电电镀孔来实现的,该导电电镀孔在所述 上部和下部主平面表面之间延伸。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IC封装是球栅阵 列类型的,并且采用印刷电路板上分开的焊盘阵列来安装IC封装单元和嵌套 的第二组IC封装。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各 个IC封装单元的去耦电容器。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载体引脚都包括薄 片的延伸部分,该部分并行于和贴近于所述的下部主平面表面。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集成电路封装的工 作时,只有那些被设计成处于接地电位或者电源电位的载体引脚才具有作为散 热片起作用的薄片延伸部分。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主体是由玻璃纤维加 固的塑料材料制成的。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封装载体,其特征作用,还包括至少一对在所述上 部主平面表面上的电容器安装焊盘,其各对焊盘的尺寸和间隔能容纳去耦电容 器。
2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电子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利用单个表面安装焊 盘阵列以供键合IC封装单元和至少一个嵌套的第二组IC封装。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电子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安装焊盘阵 列的至少一个焊盘是分开的,以便所述第一组封装和第二组封装的对应连接元 件可以接受唯一的信号。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利用单个表面安装焊盘阵 列以供键合IC封装单元和至少一个嵌套的第二组IC封装,其中,把唯一的信 号馈送至第一组封装和嵌套在IC封装单元中的第二组封装中所对应的连接元 件,它通过导引至少一个信号至第二组IC封装上未使用的连接元件位置,并 随后在载体主体以内导引信号至适当的键合位置以供用于第一组IC封装上所 要求的连接元件,来键合所述的第一组封装。

说明书全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片电子的产品,更具体地说,涉及将多片集成电 路封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方法和装置。它也涉及具有三维集成电路封装 结构的高密度存储器模块。

                       发明背景

半导体存储器的需求量往往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一方面,当这类存 储器与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成本相比不是十分昂贵时,几乎难以卖出去的 需求使得计算机的制造商倾向于在各个系统安装大量的主存储器,其数 量远远超出平均程序使用所需的量。另一方面,当成本很贵时,制造商 一般会在各系统中仅仅安装满足平均程序所需要的数量。虽然,计算机 的售价可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平上,但是终端用户立即会发现他必须 使他的计算机主存储器升级。

对大容量随机存取计算机存储器越来越多的需求,以及对愈益紧凑 型计算机的增长需求,连同部分半导体制造商旨在减少每位成本的动 机,不仅使得电路的密度大约每三年翻四倍,而且还使封装和安装电路 芯片技术的效率越来越高。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半导体存储器 芯片通常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DIPP)。这种DIPP封装的引脚一般可 直接焊在主电路板(例如,母板)通孔中,或者插入焊接在主电路板通 孔中的插座中。随着表面安装技术的出现,传统的印刷电路板上的电 通孔已经被导电的安装焊盘所取代。小外形J型引脚(SOJ)封装已经 引伸出薄的小外形封装(TSOP)。因为在相邻表面安装引脚中心之间的 间距或间隔明显地小于常规通孔组件的常规0.10英寸的间隔,表面安 装芯片趋向于显著地小于所对应的常规芯片,从而在印刷电路板上中占 据较少的空间。此外,随着不再需要通孔,表面安装技术使得它本身能 适于将元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两面。采用在两面安装的表面安装封装 的存储器模块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准。较早使用的单列存储器模块(SIMM) 和当今使用的双列存储器模块(DIMM)被插入在母板上的插座中。

封装密度通过制造模块而显著地增加,在该模块中,可采用三维结 构来层叠多个集成电路(IC)芯片(例如,存储器芯片)。按一般的规律, 芯片的三维层叠需要复杂的、非标准的封装方法。

在美国专利No.4,956,694中,Floyd Eide的题为INTEGRATED CIRCUIT CHIP STACKING(集成电路芯片层叠)披露了一个IC芯片垂直层 叠的实例。将多个集成电路封装在一个封装载体中,并且在印刷电路板 上一个层叠在另一个上。除了芯片的选择端之外,芯片上所有其它类似 的端子都并行连接着。

在另一个美国专利No.5,128,831中,Fox等人发明的题为 “HIGH-DENS ITY ELECTRONIC PACKAGE COMPRIS ING STACKED SUB-MODULES WHICH ARE ELECTRICALLY INTERCONNECTED BY SOLDER-FILLED VIAS(包 括采用充满焊通孔实现电性能互连层叠子模块的高密度电子封装)” 披露了另一例芯片层叠的例子。该封装是由各个可测试的子模块组合而 成的,在各个子模块中具有一个键合在模块中的单个芯片。子模块采用 类似框架的间隔器实现相互交错。子模块和间隔器两者都具有对准孔, 对准孔提供了在各个子模块之间的互连。

美国专利No.5,313,096也披露了Floyd Eide发明的题为“IC CHIP PACKAGE HAVING CHIP ATTACHED TO AND WIRE BONDED WITHIN AN OVERLYING SUBSTRATE(具有芯片和引脚粘结在基片上的IC芯片封装)”,则是另一 个例子。这类封装包括将其上部工作表面键合在下部基片下表面的芯片 上,该下部基片在其连接于外围导电焊盘的上表面具有导电引脚。在其 上部工作表面上的端点和引脚之间的连接是采用在下部基片层中的通 孔的引脚键合来实现的。键合到下部基片层的上部基片层具有和下部基 片层的开孔相对应的开孔,并且提供了能够产生键合的间隔。在产生键 合之后,该通孔被环填满,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可测试子模块。多个子 模块可以层叠在一起并且与连接于边缘的金属条互相连接。

美国专利No.5,869,353也披露了A.U.Levy等人的题为“MODULAR PANEL STACKING PROCESS(有标准组件的板的层叠工艺)”的发明,这是 层叠芯片模块的最后一个例子。制造多个具有通孔且在通孔的底部具有 芯片安装焊盘和连接导电焊盘的面板。芯片安装焊盘和接触导电焊盘都 采用焊膏涂覆。塑性压入的表面安装IC芯片定位在涂覆焊膏的安装焊 盘上,将多层板以层叠的结构层叠在一起,并且加热该层叠将芯片的引 脚与相邻面板的安装焊盘和连接焊盘焊在一起。随后通过切割和分裂操 作从板层叠中分离出单个的芯片封装。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通过复杂的封装和层叠的结构可以获得芯 片密度的增加,这也必然会引起较高的每位存储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对印刷电路板增加电路的密度。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增加 计算机系统常用的存储模块上存储芯片的密度。本发明包括:封装的载 体,它被设计在同样安装在PCB上的第一集成电路(IC)顶部的印刷电路 板上进行安装。该载体具有一个上部的主表面,该主表面上具有焊盘阵 列,在该焊盘阵列上可以安装第二个IC封装。当安装在第一个封装的 上部时,载体可以认为是一个盖板,在该盖板的上部可以安装第二个 IC封装。该载体具有多个引脚,通过这些引脚可以将该载体表面安装 至PCB。各个载体引脚都与上部表面的焊盘阵列中的单个焊盘电性能连 接。本发明也包括使用至少一个PCB、至少一个封装载体和至少两个与 各载体相组合的IC封装(其中一个安装在载体上,而另一个则安装在 PCB上载体的下面)的多芯片模块组件。对多芯片模块的情况来说,在 载体下面的IC封装与安装在上边的IC封装一起共享了所有或大多数的 连接,载体的单个引脚和在载体下面封装的单个引脚可以共享PCB上的 安装和连接。当必须通过在载体上相似地定位引脚和在载体下面进行封 装来形成独立的连接时,PCB上所对应的焊盘就可以分成具有独立连接 的各个引脚。另外,通过将标准封装引脚的信号翻转到对应于未使用引 脚的载体引脚,可以将在下部封装的电性能未使用引脚下的焊盘用于上 部封装的特殊信号。

载体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具有第一焊盘阵列的主体,它以两行并行的 线性的焊盘排列着,并且粘在载体的上部主表面上。IC封装的引脚可 以采用导电性键合在第一焊盘阵列的焊盘上。该主体也具有第二焊盘阵 列,以两行并行排列的线性焊盘沿着纵向边缘定位,并且粘在载体的下 部主表面上。第一和第二阵列的焊盘可采用导电电镀的过孔和通孔来实 现互连。载体的引脚采用电键合与第二阵列的焊盘相连接。载体还包含 了散热特性。载体第一侧的端子引脚是两个电源引脚。这两个电源引脚 通过第一层叠片相互连接,其中第一层叠片是连续的并在这两个引脚之 间延伸并且可以延伸到载体的整个长度。可以在载体的各个端面处暴露 出第一层叠片的端面部分,以便于将热传递给周围的空气中。载体第二 侧的端子引脚是接地引脚。这两个接地引脚通过第二层叠片相互连接, 其中第二层叠片是连续的并在这两个引脚之间延伸且可以延伸到载体 的整个长度。在载体的各个端面处暴露了第二层叠片的端面部分,以便 于热能传递到周围的空气中。各个层叠片都与同一行的介入引脚相分开 的。第一和第二层叠片是沿着载体中心相互分开的。各个IC封装包括 介质主体,嵌入在介质主体中的IC芯片,以及多个引脚,每一个引脚 的末端也都嵌入在主体中并且与IC芯片的连接端子电性能耦合。对于 多芯片模块的推荐实施例来说,下部IC封装的主体上部表面与层叠片 密切接触,或者通过导热性化合物与层叠片热耦合,或者紧密的接触在 一起,以便于将封装主体上的热传递到层叠片。

载体的第二实施例包括改进的引脚,各个引脚还具有散热的功能。 各引脚的中心部分与载体主体下表面上的第二焊盘阵列的焊盘键合在 一起。各引脚外侧部分的成形,便于表面安装在PCB安装/连接的焊盘 上。各引脚的内侧部分向主体的中心延伸。对多芯片模块的推荐实施例 来说,下部IC封装的主体上表面与各个引脚的内侧部分密切接触,或 者通过导热性化合物与层叠片热耦合,或者紧密的接触在一起,以便于 将封装主体上的热传递到层叠片。

载体的第四实施例只包括一组引脚。上部封装最初粘结在用于制造 工艺中适当定位的引脚框架上,它可以采用诸如焊接回流的工艺与一组 引脚电性能和物理性相接触。在焊接回流工艺之后,芯片/引脚框架组 件经过整理并且处理后制成具有引脚的载体-安装封装,其中引脚沿着 从封装向外和向下延伸,从而可以产生一空间,在其下方,可将第一封 装安装于PCB之上。

载体的第五实施例适用于安装一个或多个球栅阵列类IC封装。所 构成的模块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球栅阵列类封装,它可以安装在载体下 面的PCB上,在载体上还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非球栅阵列类的封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封装载体的立体投影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封装载体主体,并显示了该主体下侧的立体投影 图;

图3是图1所示封装载体的载体引脚的立体投影图;

图4是分别连接着接地引脚和电源引脚的第一和第二散热片的立 体投影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电子模块的分解部分的立体投影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电子模块的组件部分的立体投影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封装载体的立体投影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封装载体主体,并显示了该主体下侧的立体投影 图;

图9是图7所示封装载体的载体引脚的立体投影图;

图10是第一或第二实施例封装载体的载体主体的上部视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电子模块的分解部分的立体投影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电子模块的组件部分的立体投影图;

图13是在无主体盖板载体的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引脚框架部分的 立体投影图;

图14是图13所示引脚框架部分和在其上安装用的双翼型IC封装 的分解立体投影图;

图15是图14所示可组装的引脚框架部分和IC封装的立体投影图;

图16是图15所示可组装的引脚框架部分和IC封装经过整理和成 型操作之后,但在粘结薄膜片粘结在引脚的下部表面之前的立体投影 图;

图17是图16所示全部可组合的引脚、IC封装和薄膜片的立体投 影图;

图18是准备用于安装在电路主板部分上的图17所示组件以及一个 其它IC封装的立体投影图;

图19是图18所示元件的装配视图;

图20是包括多个图19组件的DIMM模块的立体投影图;

图21是典型球栅阵列IC封装的立体投影图;

图22是准备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四个球栅阵列IC封装和设计用 于接受球栅阵列IC封装的双封装载体的分解立体投影图;

图23是图22所示元件的装配图;

图24是包括了多个图23所示组件的可组合的DIMM模块的立体投 影图;以及,    

图25是设计用于接受球栅阵列IC封装的单个封装的载体,并且两 个这类封装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部分上的立体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所附的附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本发明提出了具有增加电路密度 的电子模块的制造。本发明可以用于各种应用。一种非常明显的用途是 为了存储器的模块制造。由于存储器的模块一般都是与具有严格指定尺 寸的印刷电路板结合成一体的,主板真实状态的更有效的使用将会使得 模块具有更大的总的存储器容量。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更紧密耦合的相 关但并不相同的IC封装。例如,可以要求在含有微处理器芯片的IC 封装上再安装一个含有高速缓存存储器的IC封装。现在参照附图来详 细讨论各个经改进的电子模块的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1和图2,第一实施例的封装载体100具有介质主体 101,该介质主体分别具有上部和下部并行的主平面表面102U和102L。 对本发明所推荐的实施例来说,该主体是由通常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 玻璃纤维加固的塑料材料制成的。介质主体101也具有第一安装焊盘阵 列103,它粘附在所述的上部主平面表面102U。阵列103的安装 焊盘104都是单个成形的,但共同排列以接受第一集成电路封装的引脚 (在附图中没显示)。介质主体还包括了粘结在所述下部主平面表面 102L的第二安装焊盘阵列105。第二阵列105的各个焊盘106利用在上 部主平面表面102U和下部主平面表面102L的内部电镀孔10与所述第 一阵列103的焊盘104相耦合。封装载体100还包括一组载体引脚108, 每一个载体引脚都与第二安装焊盘阵列105的焊盘106相键合。载体引 脚组108的单个引脚109都是分开的并且构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附图 中未显示)表面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主体101在它的两个端面上都具 有一个凹口109。

对载体的该实施例也应注意的是,在第一阵列103的两行焊盘104 之间的间隔比在第二阵列的两行焊盘106之间的间隔窄。这种间隔上差 异的原因是封装载体100可以被看成为一个盖板,它覆盖和架在安装预 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集成电路封装上。于是,载体引脚必须有较宽的间隔, 以便于它能安装在所覆盖的封装引脚的外面。封装载体100还包括了一 对在它两个端面上的电容器安装焊盘110。每一对焊盘的尺寸和间隔都 必须能容纳表面安装去耦电容器111。

现在参照图3,第一实施例封装载体100的载体引脚组108包括多 个可分节联接的引脚301,该引脚的每一个都单独粘结在第二安装焊盘 阵列105的焊盘106上。每一个引脚301的外部部分基本上呈C形状。 载体引脚组108还包括了三个电源引脚302,该引脚通过第一层叠片 303相互互连,其中第一层叠片起到了散热层的作用。在载体引脚组108 中还包括了三重的接地引脚304,该引脚是通过第二层叠片305相互互 连,第二层叠片起到了散热层的作用。第一和第二层叠片303和305 分别与一对延伸片306组合成一体,这样能增加来自层叠片的散热。凹 口109露出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层叠片103和105,从而有助于散热到周 围的空气中。

图4显示了去除所有可分节联接的引脚301的载体引脚组108。左 边是三个电源引脚302和相对应互连着的散热片303,而右边是三个接 地引脚304和相对应互连着的散热片305。延伸片306也是容易看到的。

参照图5,显示了具有多个引脚502的第一集成电路封装501,它 被对准,以表面安装至第一实施例封装载体100的上部主平面表面102U 的第一安装焊盘阵列103上。印刷电路板503包括第二安装焊盘阵列 504,该焊盘阵列具有以两行506L和506R并行排列的各个单独安装焊 盘505。所示的第二集成电路封装507具有多个引脚508,这些引脚被 对准,以用于表面安装至第三安装焊盘阵列504。封装载体100也对准 表面安装第三安装焊盘阵列上。将封装载体设计成构成它的载体引脚组 108的它的两行引脚109的间隔宽于比第二集成电路封装507的引脚行 508的间隔。这样的结构使得一个载体引脚109和一个第二封装引脚508 能够共享印刷电路板503的安装焊盘505。当信号和/或电源输入是共 同的,则焊盘505就不需要分开。然而,当信号不同(例如,片选信号) 时,焊盘就必须分开,使得不同信号或电源要求可以引入到适当的焊盘。 焊盘505A就是这样一个分开的焊盘。如果第一和第二封装501和507 分别都是存储器芯片,并且第一封装501是表面安装在载体100,而载 体100和第二封装是表面安装在印刷电路板503上,则可以通过向焊盘 505A适当的半个发送信号来选择各个芯片。向各相同芯片发送片选信 号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未使用的引脚(在每一个封装中一般都有若干未使 用的引脚)的焊盘作为一个片选信号来使用,从而将载体主体101中的 信号再发送给键合了片选引脚的焊盘。值得注意的是,印刷电路板包括 在第三安装焊盘阵列504的两个对上的一对电容器安装的焊盘509。 各对焊盘的尺寸和间隔都要能容纳表面安装去耦电容器111。去耦电容 器的位置一般并没有限制,并且只要该电容器能够容易地安装在载体 101的相同一侧。另外,对每一个芯片也可以采用两个以上的电容器。 很显然,对一对相同的存储器芯片来说,除了片选输入之外,所有的连 接都可以垂直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内部电镀开孔107使第一 安装焊盘阵列103的焊盘104同第二安装焊盘阵列105的垂直对准焊盘 106相互连接。当所采用的第一和第二集成电路封装是不同时,可能需 要重新导引连接的路线。这可以采用与印刷电路板设计相同的方式来完 成。于是,在分别位于载体主体的上部表面102U和下部表面102L之间 的第一和第二安装焊盘阵列之间,可以将一层或多层的引脚引线介入层 嵌入在主体101的介质材料中。介入层也可以与内部电镀孔相互连接。 该项技术是印刷电路板制造中的普通技术,所以本文件不需要进行讨论 的。

现在参照图6所述可组装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模块600,第二集成 电路封装507表面安装在印刷电路板503的第三安装焊盘阵列504上, 第一实施例的封装载体100也表面安装在第三安装焊盘阵列504上,并 且第一集成电路封装501表面安装在封装载体100的第一安装焊盘阵列 103上。该组件也包括四个去耦电容器111,这些电容器表面安装在电 容器安装焊盘110和509。

图7,8和9以组件形式(图7)和元件形式(图8和图9)示出了第二 实施例的封装载体700。在第一实施例载体100和第二实施例载体700 之间主要的差异是引脚701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引脚都具有伸 长的一部分,它起着散热片的作用。不存在为第一实施例载体100的情 况那样耦合至或者电源或者接地引脚的层叠片。图8显示了介质载体主 体101的下侧,在该情况下,它与第一实施例的载体100是相同的。

参照图10,第一或第二芯片载体的主体俯视图显示了用于去耦电 容器安装焊盘110和509的引线连接结构。引线1001将焊盘110A/509A 与第一安装焊盘阵列103的电源安装焊盘104P相耦合,而引线1002将 焊盘110B/509B与第一安装焊盘阵列103的接地安装焊盘104G相耦合。 同样,引线1003将焊盘110C/509C与第一安装焊盘阵列103的接地安 装焊盘104G相耦合,而引线1004将焊盘110D/509D与第一安装焊盘阵 列103的电源安装焊盘104P相耦合。

现在参照图11的分解图,所显示的具有多个引脚502的第一集成 电路封装501对准表面安装在第二实施例封装载体700的上部主平面表 面102U上的第一安装焊盘阵列103上。印刷电路板503包括第三安装 焊盘阵列504,该阵列具有以两个并行行506L和506R排列的单个安装 焊盘505。所示的第二集成电路封装507具有多个引脚508,其对准用 以表面安装在第三安装焊盘阵列504上。第二实施例封装载体700也对 准用以表面安装在第三安装焊盘阵列上。

现在参照图12所示的可组装的第二实施例电子模块1200,第二集 成电路封装507表面安装在印刷电路板503的第三安装焊盘阵列504 上,第二实施例封装载体700也表面安装在第三安装焊盘阵列504上, 并且第一集成电路封装501表面安装在封装载体100的第一安装焊盘阵 列103上。该组件也包括四个去耦电容器111,这些电容器表面安装在 电容器安装焊盘110和509上。

接着参照图13,用于无主体盖板载体制造的引脚框架部分130包 括一对框架边131,一对连接边的构件132,以及一组引脚133L和133R 分成左右两组排列。各组的引脚采用连接器连接线134相互连接着以及 连接着边连结构132。应该理解的是,整个引脚框架带可以包括许多这 类引脚框架部分130。

现在参照图14,IC封装501具有两行翼型引脚502,该翼型引脚 定位在引脚框架部分130上。图中的虚线表示了封装501将安装在引 脚框架部分130上的安装位置。

接着参照图15,IC封装501采用诸如焊接的回流步骤已经粘结在 引线框架部分130上。值得注意的是,封装501的引脚502定位在连 接器连接线134的内侧。

参照图16,图15的组件已经经过了整理和成型的步骤,在该步骤 中,已经将连接引脚和边连结构132的连接器连接线134冲压掉,从而 形成了单个IC封装501和它所粘结的引脚133。在该步骤中所形成的 引脚133有效地产生了一个无主体的盖板类载体。粘结薄膜带161可以 是一种导热性的、电绝缘型的、热固型的带,可以准备用于组件下边的 粘结。特别是,薄膜带161粘结在引脚133的下表面。该薄膜带161的 存在使得组件的再加工方便,即使在整理和成型/单个步骤完成之后。

参照图17,已经将粘结薄膜带161粘结在引脚133的下表面。IC 封装组件171包括IC封装501,粘结的盖板,或载体,引脚133以及 粘结薄膜带161,该IC封装组件准备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

现在参照图18,图17所示的IC封装组件171可以定位在另一个 IC封装507上,而该IC封装507则定位在印刷电路板503部分上。正 如图5所示实施例的情况那样,IC封装组件507和IC封装507的引脚 都表面安装在安装焊盘阵列504的焊盘上,该焊盘以两个并行行506L 和506R排列。也显示了去耦电容器111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503上 的位置。

现在参照图19所示可组装的第三实施例电子模块1900,图18所 示的单个元件已经装配在印刷电路板部分503上。图20显示了八个图 18所示的组件合成了一个单个的DIMM模块2001。DIMM模块一般可用 于个人电脑的内存扩展板。

接着参照图21,盖板型封装载体也可以与球栅阵列类IC封装合成 为一体。各个球栅阵列类IC封装2100都可以具有多个连接元件2101,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连接元件是焊盘,在这些连接元件中已经键合 或回流粘结了金属(最好是金)球2102。

参照图22,选用一封载体2201用于一对球栅阵列IC封装2100-A 和2100-B,后者在该方式中被定位,用以在其上进行安装。每一个球 2102都物理和电性能地键合在载体2201上所对应焊盘2202上。这种 键合可以采用回流焊接、采用振动是能量输入,或者其它任何大家所熟 悉的技术来实现。同样,一对球栅阵列类IC封装2100-C和2100-D可 以定位安装在载体2201下面的印刷电路板2203的部分。要注意的是, 印刷电路板2203包括安装焊盘阵列2204,该阵列2204可以专用于 封装载体2201。下部球栅阵列IC封装2200-C和2200-D是通过它们各 自的安装焊盘阵列2205-C和2205-D形成与印刷电路板的电路的接口

现在参照图23的可组装的第四实施例电子模块2300,图22所示 的元件的组装已经导致一由载体2201加以覆盖着的具有两个球栅阵列 类封装(2100-C和2100-D)的印刷电路板组件,其中在载体上安装了 另外两个球栅阵列类封装(2100-A和2100-B)。图24显示了将八个图 23所示的组件合成在单个DIMM模块2400中。

参照图25,组装好的第五实施例电子模块2500类似于图23所示 的电子模块,除了所设计的载体2501只可以容纳单个球栅阵列IC封 装2502-A。将另外一个球栅阵列IC封装2502-B定位在载体2501的下 面。载体2501和IC封装2502-B都定位在印刷电路板上,使得这样两 个封装都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部分上的这样一类封装。

虽然本文已经讨论了几个单独的实施例,但是很显然,对业内的专 业人士来说,都可以在不脱离下文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 神的条件下进行变化和改进。例如,两个基本实施例可能具有许多种的 变化。例如,表面安装IC封装的引脚可以改变。另外,载体引脚的外 形部分也可以改变上文中所讨论的“C”型。目前,两类引脚最常用于 表面安装元器件。一类是“J”型,另有一类是“S”型。“S”型,或 翼型形状的引脚正变得更加普遍。也可以开发用于表面安装元器件的其 它类型引脚。例如,针状连接的引脚也变得广泛使用,因为它们所提供 的连接只需要很小的空间。这类引脚只是将其端点焊接在连接器的焊盘 上。本发明并没有考虑限制在任何所构成的元器件或在芯片载体101 上使用的引脚类型。引脚的类型也可以在模块所构成的元件之间混合。 于是,就有可能具有将一定数量的不同引脚组合的组件。在该领域的一 端,封装和载体都可以采用“C”型或“J”型的引脚。而在另一端,所 有的元器件都只采用“S”型的引脚。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每一个 元器件都可以采用目前表面安装元器件有效的三种引脚中任何一种,也 可以开发新的引脚。另外,元器件的表面安装一般还包括焊接回流工艺, 在该工艺中,引脚和/或安装焊盘都可以采用助焊剂涂覆。随后装配元 器件,并且组件在烘箱中经受回流过程。于是,引脚就可以导电性地键 合在安装焊盘上。还有一些其它众所周知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引脚和安装 焊盘的键合。另一种表面安装选择的方法是将金属球(通常是金)放置 在每一个安装焊盘上,在将引脚放置在每一个球上,并且使用声波的 能量,使得每一个球与它所对应的焊盘和引脚融合成一体。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新型对焊法兰 2020-05-13 240
钢坯自动闪光对焊机 2020-05-11 1000
对焊柱铸造模具 2020-05-13 356
链条闪光对焊机 2020-05-11 540
斜颈型对焊法兰 2020-05-12 232
对焊装置及对焊方法 2020-05-11 613
一种节铅对焊铅零件及其对焊方法 2020-05-14 912
旋转焊对焊设备 2020-05-12 77
对焊法兰 2020-05-14 46
对焊法兰 2020-05-14 32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