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表面处理和涂层 / 表面处理 / 涂层工艺 / 喷涂 / 热喷涂 / 双丝电弧喷涂 / 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

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

阅读:701发布:2020-05-2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金属 电弧 喷涂 机的送丝装置,包括动 力 箱、托板、上盖板、 电机 、两套 送丝机 构和传动机构,其中,所述托板设有两 块 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左右两侧,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顶部,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箱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动力箱后方且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两套送丝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动力箱左右两侧的托板上;本发明采用了双驱动双压力调节结构,解决了两 驱动轮 压紧力不一致,导致压紧力相差过大的问题,中心杆上刻度和压紧器量线的设置,能够更加精确调整上压丝滚轮对丝材的压力,并且保证两组上压丝滚轮的压力保持一致。,下面是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箱、托板、上盖板、电机、两套送丝机构和传动机构,其中,所述托板设有两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左右两侧,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顶部,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箱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动力箱后方且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两套送丝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动力箱左右两侧的托板上,所述两套送丝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两套送丝机构分别输送阳极丝材和阴极丝材;
所述送丝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进出丝构件、中心盘和中心导管,其中,所述中心盘设置在所述托板的中部,所述中心导管固定在所述中心盘上,所述两个进出丝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导管的左右两侧;
所述进出丝构件包括压紧器、绝缘轴架、中心杆、弹性部件、中心架、进出丝导管、上压丝滚轮和下送丝滚轮,其中,所述绝缘轴架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托板活动连接,所述上压丝滚轮通过轮轴与所述绝缘轴架相连接,所述下送丝滚轮设置在所述上压丝滚轮下方且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下送丝滚轮的轮周面上设有V型压丝槽;所述中心架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所述中心架位于所述上压丝滚轮外侧且位于所述绝缘轴架下方;所述进出丝导管设置在所述中心架上,所述进出丝导管的开口对准所述上压丝滚轮和下送丝滚轮之间的空隙;
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绝缘轴架和中心架之间,所述中心杆依次穿过绝缘轴架和弹性部件,并与所述中心架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上设有螺纹,所述中心杆上设有刻度;所述压紧器旋入所述中心杆且与所述绝缘轴架相接触;所述压紧器包括调整螺母和固定件,所述调整螺母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固定件由高硬度透明PC材料制成,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量线;
所述两个进出丝构件上的进出丝导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导管的左右两侧,且该两个进出丝导管的开口与所述中心导管的开口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进出丝导管和中心导管都由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蜗轮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轴,其中,所述蜗杆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蜗轮输出轴上设有蜗轮和主动齿轮,所述蜗轮输出轴通过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通过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蜗轮输出轴的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从所述动力箱内伸出并与所述进出丝构件的下送丝滚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处设有油箱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键,所述下送丝滚轮中心处设有凹槽,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下送丝滚轮通过键槽结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下送丝滚轮的连接处设有保护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丝构件的弹性部件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轴架与弹性部件之间设有弹簧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器的固定件与绝缘轴架之间设有防磨片,所述防磨片由高多元合金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的前方设有轴盖,所述轴盖设置在传动机构的蜗杆与动力箱的连接处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送丝滚轮由合金钢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橡胶,所述绝缘材料为陶瓷。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弧喷涂是热加工技术领域里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喷涂技术,也属于表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设备表面功能喷涂以及喷涂成型。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利用两根连续送进的金属丝(丝或软质金属丝)作为自耗电极,即阴极丝材101和阳极丝材102,在其端部产生电弧作为热源,利用压缩空气103将熔化的丝材雾化,并以较高的速度喷向工件105表面形成喷涂层104的一种热喷涂方法,在电弧喷涂时,控制合理的电压电流大小保证电弧喷涂的稳定性,可以得到较好的喷涂效果。喷涂机通过配置送丝机构进行持续送丝,以实现热喷涂。现有送丝机构由送丝轮和压轮组成,丝材通过压轮压紧于送丝轮上,送丝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摩擦带动丝材移动,从而进行持续送丝,但是,现有的送丝机构采用同时压紧压轮的方式使各个压轮的压力不均,从而导致送丝机构对丝材输送不稳定,影响对工件喷涂的效果,而且由于各个压轮的压力不均,导致铝丝或软质金属丝被压得过紧而产生丝材变形,并且丝材容易出现打滑、卡死现象。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持续稳定送丝、压紧力可调的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包括动力箱、托板、上盖板、电机、两套送丝机构和传动机构,其中,所述托板设有两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左右两侧,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顶部,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箱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动力箱后方且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两套送丝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动力箱左右两侧的托板上,所述两套送丝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两套送丝机构分别输送阳极丝材和阴极丝材;
[0006] 所述送丝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进出丝构件、中心盘和中心导管,其中,所述中心盘设置在所述托板的中部,所述中心导管固定在所述中心盘上,所述两个进出丝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导管的左右两侧;
[0007] 所述进出丝构件包括压紧器、绝缘轴架、中心杆、弹性部件、中心架、进出丝导管、上压丝滚轮和下送丝滚轮,其中,所述绝缘轴架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托板活动连接,所述上压丝滚轮通过轮轴与所述绝缘轴架相连接,所述下送丝滚轮设置在所述上压丝滚轮下方且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下送丝滚轮的轮周面上设有V型压丝槽;所述中心架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所述中心架位于所述上压丝滚轮外侧且位于所述绝缘轴架下方;所述进出丝导管设置在所述中心架上,所述进出丝导管的开口对准所述上压丝滚轮和下送丝滚轮之间的空隙;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绝缘轴架和中心架之间,所述中心杆依次穿过绝缘轴架和弹性部件,并与所述中心架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上设有螺纹,所述中心杆上设有刻度;所述压紧器旋入所述中心杆且与所述绝缘轴架相接触;所述压紧器包括调整螺母和固定件,所述调整螺母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固定件由高硬度透明PC材料制成,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量线;
[0008] 所述两个进出丝构件上的进出丝导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导管的左右两侧,且该两个进出丝导管的开口与所述中心导管的开口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进出丝导管和中心导管都由绝缘材料制成;
[0009]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蜗轮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轴,其中,所述蜗杆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蜗轮输出轴上设有蜗轮和主动齿轮,所述蜗轮输出轴通过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通过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蜗轮输出轴的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从所述动力箱内伸出并与所述进出丝构件的下送丝滚轮相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处设有油箱盖;设置油箱盖能够方便往动力箱内的各个部件加机油,使其寿命更长、运作更加圆滑,设置油箱盖同时也能够防止杂物进入动力箱,影响传动机构的蜗轮蜗杆和齿轮正常啮合运作。
[0011] 优选地,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键,所述下送丝滚轮中心处设有凹槽,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下送丝滚轮通过键槽结构固定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下送丝滚轮的连接处设有保护套;设置保护套能够避免杂物进入,影响动力输出轴和下送丝滚轮的正常工作。
[0013] 优选地,所述进出丝构件的弹性部件为弹簧
[0014] 优选地,所述绝缘轴架与弹性部件之间设有弹簧片;设置弹簧片能够避免绝缘轴架与弹性部件相互之间的磨损。
[0015] 优选地,所述压紧器的固定件与绝缘轴架之间设有防磨片,所述防磨片由高多元合金制成;由于固定件直接与绝缘轴架接触,容易导致固定件的磨损,从而引起测量读数的误差,使用防磨片可提高固定件的使用寿命,而高碳多元合金钢是耐性良好的材料。
[0016] 优选地,所述动力箱的前方设有轴盖,所述轴盖设置在传动机构的蜗杆与动力箱的连接处上;设置轴盖能够避免杂物进入蜗杆与动力箱的连接处影响蜗杆的正常工作。
[0017] 优选地,所述下送丝滚轮由合金钢材料制成。
[0018]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材料为橡胶,所述绝缘材料为陶瓷。
[001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0] (1)本发明采用了双驱动双压力调节结构,解决了两驱动轮压紧力不一致,导致压紧力相差过大的问题,中心杆上刻度和压紧器量线的设置,能够更加精确调整上压丝滚轮对丝材的压力,并且保证两组上压丝滚轮的压力保持一致;
[0021] (2)本发明在现有送丝机构的基础上去除校直机构,而采用两组进出丝构件,并采用单边双驱动送丝滚轮,这样设置既有校直功能,又能减小机构大小,同时增加送丝滚轮的驱动力;
[0022] (3)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使用操作轻便灵活,特别适合于小容器设备和小空间作业。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现有技术电弧喷涂的原理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显示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为本发明压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附图标记为:101、阴极丝材;102、阳极丝材;103、压缩空气;104、喷涂层;105、工件;1、电机;2、托板;3、压紧器;4、蜗杆;5、蜗轮;6、蜗轮输出轴;7、绝缘轴架;8、旋转轴;9、轮轴;10、上压丝滚轮;11、弹簧;12、出丝导管;13、中心架;14、动力输出轴;15、键;16、下送丝滚轮;17、进丝导管;18、中心导管;19、中心盘;20、油箱盖;21、上盖板;22、中心杆;23、弹簧片;24、动力箱;25、V型压丝槽;26、轴盖;27、保护套;28、主动齿轮;29、从动齿轮;30、调整螺母;31、固定件;32、防磨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1] 如图2~6所示,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包括动力箱24、托板2、上盖板21、电机1、两套送丝机构和传动机构,其中,所述托板2设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动力箱
24的左右两侧,所述上盖板21设置在所述动力箱24的顶部,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箱24内,所述上盖板21处设有油箱盖20,设置油箱盖20能够方便往动力箱24内的各个部件加机油,使其寿命更长、运作更加圆滑,设置油箱盖20同时也能够防止杂物进入动力箱24内,影响传动机构内的蜗轮蜗杆和齿轮正常啮合运作;所述动力箱24的前方设有轴盖26,所述轴盖26设置在传动机构的蜗杆4与动力箱24的连接处上,设置轴盖26能够避免杂物进入蜗杆4与动力箱24的连接处从而影响蜗杆4的正常工作;所述电机1设置在所述动力箱24后方且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两套送丝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动力箱24左右两侧的托板2上,所述两套送丝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两套送丝机构分别输送阳极丝材和阴极丝材;
[0032] 所述送丝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进出丝构件、中心盘19和中心导管18,其中,所述中心盘19设置在所述托板2的中部,所述中心导管18固定在所述中心盘19上,所述两个进出丝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导管18的左右两侧。
[0033] 所述进出丝构件包括压紧器3、绝缘轴架7、中心杆22、弹性部件、中心架13、进出丝导管、上压丝滚轮10和下送丝滚轮16,其中,所述绝缘轴架7通过旋转轴8与所述托板2活动连接,所述上压丝滚轮10通过轮轴9与所述绝缘轴架7相连接,所述下送丝滚轮16设置在所述上压丝滚轮10下方且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下送丝滚轮16的轮周面上设有V型压丝槽25,所述下送丝滚轮16由合金钢材料制成;所述中心架13固定在所述托板2上,所述中心架13位于所述上压丝滚轮10外侧且位于所述绝缘轴架7下方;所述进出丝导管设置在所述中心架13上,所述进出丝导管的开口对准所述上压丝滚轮10和下送丝滚轮16之间的空隙;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绝缘轴架7和中心架13之间,具体地,所述进出丝构件的弹性部件为弹簧11,所述绝缘轴架7与弹性部件之间设有弹簧片23,设置弹簧片23能够避免绝缘轴架7与弹性部件即弹簧11相互之间的磨损;所述中心杆22依次穿过绝缘轴架7和弹簧11,并与所述中心架13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22上设有螺纹,所述中心杆22上设有刻度;所述压紧器3旋入所述中心杆22且与所述绝缘轴架7相接触,压紧器3通过对绝缘轴架7的挤压来控制上压丝滚轮10对丝材的压力;如图6所示,所述压紧器3包括调整螺母30和固定件31,所述调整螺母30由高分子材料制成,高分子材料具体为橡胶,所述固定件31由高硬度透明PC材料制成,所述固定件31上设有量线,所述压紧器3的固定件31与绝缘轴架7之间设有防磨片32,所述防磨片32由高碳多元合金钢制成,由于固定件31直接与绝缘轴架7接触,容易导致固定件31的磨损,从而引起测量读数的误差,使用防磨片32可提高固定件31的使用寿命,而高碳多元合金钢是耐性良好的材料。压紧器3不仅起到调整和压紧的作用,还可以根据中心杆22的刻度来调整两边绝缘轴架7的位置,从而使两上压丝滚轮的压紧力尽可能的保持一致。调整螺母30和固定件31使用过渡配合,固定件31和防磨片32使用过盈配合。通过调整螺母30在中心杆22上的轴向运动,使固定件31轴向位置产生变化从而对绝缘轴架7产生压紧或者放松作用,调整螺母30的外表面有滚花,方便旋转,内有型号为M6的内螺纹,用于与中心杆22上的外螺纹相啮合。
[0034] 所述两个进出丝构件上的进出丝导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导管18的左右两侧,且该两个进出丝导管的开口与所述中心导管18的开口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来说,两个进出丝导管根据丝材的运送方向,分成进丝导管17和出丝导管12,丝材先通过进丝导管17,穿过中心导管18,之后经出丝导管12出来;所述进出丝导管和中心导管18都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具体为陶瓷。
[0035] 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4、蜗轮输出轴6和动力输出轴14,其中,所述蜗杆4与所述电机1的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蜗轮输出轴6上设有蜗轮55和主动齿轮28,所述蜗轮输出轴6通过所述蜗轮55与所述蜗杆4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14上设有从动齿轮29,所述动力输出轴14通过所述从动齿轮29与所述蜗轮输出轴6的主动齿轮28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14从所述动力箱24内伸出并与所述进出丝构件的下送丝滚轮16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14上设有键15,所述下送丝滚轮16中心处设有凹槽,所述动力输出轴14与所述下送丝滚轮16通过键槽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14与所述下送丝滚轮16的连接处设有保护套27,设置保护套27能够避免杂物进入,影响动力输出轴14和下送丝滚轮16的正常工作。
[0036]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同时压紧两驱动轮导致两边驱动轮压力不均匀的现象,采用两边分别压紧的方式,并且采用螺栓旋入逐渐压紧的方式,在压紧器3设置量线和在中心杆22上设置刻度,可以有效地调整两驱动轮的压力从而保证两边压力的一致。而当丝材质量有问题,使得某段丝材直径相差大,或者有波浪等形状出现时,会引起绝缘轴架7产生振动,影响上压丝滚轮10的压紧力,对此,本发明在绝缘轴架7和中心架13之间安装有弹簧11,给予绝缘轴架7一个支撑,使绝缘轴架7平稳运行。
[0037] 工作时,将丝材送进送丝机构时,先稍稍拧松压紧器3,配合下面的压缩弹簧11弹起压紧器3,待丝材通过上压丝滚轮10和下送丝滚轮16后,先对一边的进出丝构件进行调节压紧丝材,待调整好一边进出丝构件的压紧器3之后,记录中心杆22上刻度的数值,根据该数值调整另一边进出丝构件的压紧器,调整好后,送丝机构开始工作。亦可通过实验的方式记录该送丝机构针对不同直径的丝材所需的压紧力对应的数值,制成直径压力对应表,供作业时参考。
[0038] 本发明采用了双驱动双压力调节结构,解决了两驱动轮压紧力不一致,导致压紧力相差过大的问题,中心杆上刻度和压紧器量线的设置,能够更加精确调整上压丝滚轮对丝材的压力,并且保证两组上压丝滚轮的压力保持一致;在现有送丝机构的基础上去除校直机构,而采用两组进出丝构件,并采用单边双驱动送丝滚轮,这样设置既有校直功能,又能减小机构大小,同时增加送丝滚轮的驱动力;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使用操作轻便灵活,特别适合于小容器设备和小空间作业。
[0039]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