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轧制,挤压和拉伸 / 轧机 / 机架 / 轧辊 / 支撑辊 / 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

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

阅读:452发布:2023-01-3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各种带式运输装置,特别是对上传输带、下回程带跑偏的保护装置,包括上托辊、上传输带、上托辊两边的挡护装置,所述上托辊两边的挡护装置是槽型 滑轮 组件,所述槽型滑轮组件包括槽型滑轮、 滚动 轴承 、滑轮轴、U型 支架 A、U型支架B、 支撑 臂、调节 丝杆 ;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输送带跑偏失控现象的发生。,下面是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包括上托辊(10)、上传输带(11)、上托辊两边的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辊(10)两边的挡护装置是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包括槽型滑轮(4)、滚动轴承(3)、滑轮轴(12)、U型支架A (9)、U型支架B (14)、支撑臂(6)、调节丝杆(2),所述槽型滑轮(4)轴孔内安装滚动轴承(3),滑轮(4)、滚动轴承(3)、滑轮轴(12)、卡簧(13)装配后放入U型支架B(14)内之后整体放入U型支架A(9)上形成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通过支撑臂(6)连接在座体(7)上,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口骑在上传输带(11)的口边,但不接触,所述槽型滑轮(4)的对称中心面与输送带厚度中心面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6)与座体(7)的连接方式是销轴连接,支撑臂(6)可绕销轴转动,在支撑臂(6)与座体(7)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多度调节孔(8),多角度调节孔(8)对齐后插入销轴便可使支撑臂(6)与座体(7)相对固定使支撑臂(6)形成一个支撑角度;所述U型支架A(9)两侧有滑动槽(13),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的两侧设有滑轮轴(12),所述滑轮轴(12)置于滑动槽(13)内,轴头只能沿滑动槽方向滑动;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尾部连接有丝杆(2),所述U型支架A(9)尾部设置螺母孔,所述丝杆(2)穿过螺母孔,正反转动丝杆(2)时,U型支架B(14)带动槽型滑轮轴(12)在U型支架A(9)内沿着滑动槽方向来回滑动,从而调节槽型滑轮(4)的槽口与传输带(11)的口边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宽度比输送带厚度大于3mm防止发生干涉,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距输送带的50-6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承(3)、槽型滑轮(4)、滑轮轴(12)装配好后由卡簧(13)住避免窜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安装于输送带(11)经常出现局部跑偏的点位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各种带式运输装置,特别是对上传输带、下回程带跑偏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高效运输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输送距离小到几米,大到几十公里。
[0003] 工作过程中,最令操作人员烦恼的事莫过于输送带跑偏。特别是输送距离较长的带式输送机,中间局部跑偏现象根本无法避免。导致跑偏的原因很多,比如物料分较高带面潮湿、物料中心与输送带中心偏离过大、输送带接头时中心线偏差过大、边长误差大、各种托辊上附着物较厚等等。输送带跑偏得不到有效控制所引发的严重后果是断带。对于长距离输送带,一旦发生断带事故对生产影响很大。一方面有可能出现伤亡事故;另外还要投入很大的人物力清理洒落的物料,其次是修复损坏的各种支架,最后要更换损坏的带段并重做接头。一系列的工作做完耗时较长,给生产造成的损失巨大。
[0004] 目前,市面上各种纠偏装置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做到万无一失的尚未发现,常规普遍使用的纠偏装置如图4所示,当输送带11发生跑偏现象时,全靠上托辊两边的胶带挡轮15顶住输送带11的边沿,胶带挡轮15每间隔20米左右放置一组,从而达到纠偏的目的。然而,现实使用过程中,上述纠偏装置难以真正满足纠偏需要。对于输送距离较短的输送机,还可以通过对尾部改向滚筒调节丝杆的调节加以辅助,但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中大型长距离输送机,由于中间段局部跑偏点较多,特别是在隧道内,由于带料运行时出于安全因素考虑,不可能安排人员进入隧道检查和处理跑偏问题,一旦物料5水分过高致使带面潮湿,跑偏现象就难以控制,输送带沿着挡辊轮廓线延伸方向继续滑移。如果现场无人及时处理,就会发生纵向撕裂或断带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控制方式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纠偏装置性能稳定,安装、操作简易,纠偏效率高。
[0006]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包括上托辊10、上传输带11、上托辊两边的挡护装置,所述上托辊10两边的挡护装置是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包括槽型滑轮4、滚动轴承
3、滑轮轴12、U型支架A 9、U型支架B 14、支撑臂6、调节丝杆2,所述槽型滑轮4轴孔内安装滚动轴承3,滑轮4、滚动轴承3、滑轮轴12、卡簧13装配后放入U型支架B14内之后整体放入U型支架A9上形成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通过支撑臂6连接在座体7上,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口骑在上传输带11的口边,但不接触,所述槽型滑轮4的对称中心面与输送带厚度中心面重合。
[0007] 更优选:所述支撑臂6与座体7的连接方式是销轴连接,支撑臂6可绕销轴转动,在支撑臂6与座体7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多度调节孔8,多角度调节孔8对齐后插入销轴便可使支撑臂6与座体7相对固定使支撑臂6形成一个支撑角度;所述U型支架A9两侧有滑动槽13,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的两侧设有滑轮轴12,所述滑轮轴12置于滑动槽13内,轴头只能沿滑动槽方向滑动;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尾部连接有丝杆2,所述U型支架A9尾部设置螺母孔,所述丝杆2穿过螺母孔,正反转动丝杆2时,U型支架B14带动槽型滑轮轴12在U型支架A9内沿着滑动槽方向来回滑动,从而调节槽型滑轮4的槽口与传输带11的口边的距离。
[0008] 更优选: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宽度比输送带厚度大于3mm防止发生干涉,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距输送带的50-60毫米。
[0009] 更优选:所述滚动轴承3、槽型滑轮4、滑轮轴12装配好后由卡簧13住避免窜动。
[0010] 更优选: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安装于输送带11经常出现局部跑偏的点位上。
[0011] 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发明是在细致分析了输送带的运动轨迹、受力状况、以及跑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较为合理的纠偏装置,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输送带跑偏失控现象的发生。日常的生产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局部跑偏的点便可放置一组,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因跑偏问题所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为各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该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性能稳定,安装、操作简易,纠偏效率高,可以作为带式输送机的必备附件投入量产,加之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等优势容易得到推广应用。该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产生,为各种依靠带式输送机进行辅助生产的行业、企业从根本上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特别是给中大型带式输送机用户带来了福音,由此所带来的安全、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附图说明
[0012] 图1: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槽型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U型支架的左视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槽型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背景技术中传统传送带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槽型滑轮组件,2-调节丝杆,3-滚动轴承,4-槽型滑轮, 5-物料,6-支撑臂,7-座体,8-多角度调节孔,9-U型支架A,10-上托辊,11-上传输带,12-滑轮轴,13-卡簧,14-U型支架B,15-胶带挡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及生产实践应用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0015]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包括上托辊10、上传输带11、上托辊两边的挡护装置,所述上托辊10两边的挡护装置是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包括槽型滑轮4、滚动轴承3、滑轮轴12、U型支架A 9、U型支架B 14、支撑臂6、调节丝杆2,所述槽型滑轮4轴孔内安装滚动轴承3,滑轮4、滚动轴承3、滑轮轴12、卡簧13装配后放入U型支架B14内之后整体放入U型支架A9上形成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通过支撑臂6连接在座体7上,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口骑在上传输带11的口边,但不接触,所述槽型滑轮4的对称中心面与输送带厚度中心面重合;
所述支撑臂6与座体7的连接方式是销轴连接,支撑臂6可绕销轴转动,在支撑臂6与座体7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多角度调节孔8,多角度调节孔8对齐后插入销轴便可使支撑臂6与座体7相对固定使支撑臂6形成一个支撑角度;所述U型支架A9两侧有滑动槽13,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的两侧设有滑轮轴12,所述滑轮轴12置于滑动槽13内,轴头只能沿滑动槽方向滑动;
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尾部连接有丝杆2,所述U型支架A9尾部设置螺母孔,所述丝杆2穿过螺母孔,正反转动丝杆2时,U型支架B14带动槽型滑轮轴12在U型支架A9内沿着滑动槽方向来回滑动,从而调节槽型滑轮4的槽口与传输带11的口边的距离;
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宽度比输送带厚度为3mm防止发生干涉,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距输送带的50毫米;
所述滚动轴承3、槽型滑轮4、滑轮轴12装配好后由卡簧13锁住避免窜动;
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安装于输送带11经常出现局部跑偏的点位上;
要求:各部件要有足够的支撑刚度,销轴确保足够的剪切强度。
[0016] 实施例2:如图1-4所示,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包括上托辊10、上传输带11、上托辊两边的挡护装置,所述上托辊10两边的挡护装置是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包括槽型滑轮4、滚动轴承3、滑轮轴12、U型支架A 9、U型支架B 14、支撑臂6、调节丝杆2,所述槽型滑轮4轴孔内安装滚动轴承3,滑轮4、滚动轴承3、滑轮轴12、卡簧13装配后放入U型支架B14内之后整体放入U型支架A9上形成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通过支撑臂6连接在座体7上,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口骑在上传输带11的口边,但不接触,所述槽型滑轮4的对称中心面与输送带厚度中心面重合;
所述支撑臂6与座体7的连接方式是销轴连接,支撑臂6可绕销轴转动,在支撑臂6与座体7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多角度调节孔8,多角度调节孔8对齐后插入销轴便可使支撑臂6与座体7相对固定使支撑臂6形成一个支撑角度;所述U型支架A9两侧有滑动槽13,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的两侧设有滑轮轴12,所述滑轮轴12置于滑动槽13内,轴头只能沿滑动槽方向滑动;
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尾部连接有丝杆2,所述U型支架A9尾部设置螺母孔,所述丝杆2穿过螺母孔,正反转动丝杆2时,U型支架B14带动槽型滑轮轴12在U型支架A9内沿着滑动槽方向来回滑动,从而调节槽型滑轮4的槽口与传输带11的口边的距离;
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宽度比输送带厚度为4mm防止发生干涉,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距输送带的60毫米;
所述滚动轴承3、槽型滑轮4、滑轮轴12装配好后由卡簧13锁住避免窜动;
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安装于输送带11经常出现局部跑偏的点位上;
要求:各部件要有足够的支撑刚度,销轴确保足够的剪切强度。
[0017] 实施例3:如图1-4所示,一种输送带强制纠偏装置,包括上托辊10、上传输带11、上托辊两边的挡护装置,所述上托辊10两边的挡护装置是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包括槽型滑轮4、滚动轴承3、滑轮轴12、U型支架A 9、U型支架B 14、支撑臂6、调节丝杆2,所述槽型滑轮4轴孔内安装滚动轴承3,滑轮4、滚动轴承3、滑轮轴12、卡簧13装配后放入U型支架B14内之后整体放入U型支架A9上形成槽型滑轮组件1,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通过支撑臂6连接在座体7上,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口骑在上传输带11的口边,但不接触,所述槽型滑轮4的对称中心面与输送带厚度中心面重合;
所述支撑臂6与座体7的连接方式是销轴连接,支撑臂6可绕销轴转动,在支撑臂6与座体7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多角度调节孔8,多角度调节孔8对齐后插入销轴便可使支撑臂6与座体7相对固定使支撑臂6形成一个支撑角度;所述U型支架A9两侧有滑动槽13,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的两侧设有滑轮轴12,所述滑轮轴12置于滑动槽13内,轴头只能沿滑动槽方向滑动;
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尾部连接有丝杆2,所述U型支架A9尾部设置螺母孔,所述丝杆2穿过螺母孔,正反转动丝杆2时,U型支架B14带动槽型滑轮轴12在U型支架A9内沿着滑动槽方向来回滑动,从而调节槽型滑轮4的槽口与传输带11的口边的距离;
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宽度比输送带厚度为5mm防止发生干涉,所述槽型滑轮4的槽型底部距输送带的55毫米;
所述滚动轴承3、槽型滑轮4、滑轮轴12装配好后由卡簧13锁住避免窜动;
所述槽型滑轮组件1安装于输送带11经常出现局部跑偏的点位上;
要求:各部件要有足够的支撑刚度,销轴确保足够的剪切强度。
强制纠偏原理:目前,各领域在用的各种带式输送机的断面如图1所示。由于上述多方面的原因所致,输送带11跑偏现象在所难免,跑偏所引发的后果相当严重,尤其是输送距离较长的输送机,跑偏现象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0018] 本发明是安装在输送带托辊前面或后面,距离很近但确保槽型滑轮4与托辊旋转时刚好不发生干涉的位置为宜。安装好后,调节好角度确保槽型滑轮4的对称中心面与输送带11厚度中心面基本重合。手动调节槽型滑轮组件1尾部连接有丝杆2,使输送带11两边沿进入槽型滑轮4轮槽内距离轮槽底部大约50-60毫米位置,确保输送带正常运行时的自由度。出现异常跑偏时,输送带11沿托辊母线方向滑动,上下带面被槽型滑轮4轮槽两边限制不会跳槽,带面一旦接触到滑轮,便带动滑轮一起转动,不会产生干涉摩擦。当输送带11边沿与槽型滑轮4轮槽底部接触时,跑偏将被强行限制,输送带带动滑轮旋转,类似于V带传动。由于槽型滑轮4转动灵活而且质量较小,很小的摩擦力就能带动,所以形成的阻力较小,短时间内给输送带造成的附加拉力几乎可以忽略。这样就强行限制了输送带11的跑偏行为,高效避免了运行事故的发生。
[0019] 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发明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磨辊支撑结构和磨粉机 2020-05-12 229
一种支撑辊座 2020-05-11 96
一种薄膜卷筒支撑辊 2020-05-12 369
十二辊轧机支撑辊辊系 2020-05-11 150
织机的张力辊支撑机构 2020-05-13 63
一种版辊支撑架 2020-05-11 974
十二辊轧机支撑辊辊系 2020-05-11 1013
一种中厚板四辊轧机支撑辊辊型 2020-05-12 836
炉辊支撑装置 2020-05-11 867
支撑辊换辊装置 2020-05-11 19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