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轧制,挤压和拉伸 / 挤出机 / 螺杆挤出机 / 挤出机螺杆 / 挤出机用螺杆、挤出机以及挤出方法

挤出机用螺杆、挤出机以及挤出方法

阅读:1027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挤出机用螺杆、挤出机以及挤出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挤出技术,在该挤出技术中,通过使螺杆自身具有对原料施加拉伸作用的功能,从而无需使 挤出机 (螺杆)增长,便能对由螺杆搬运的全部原料无遗漏地施加拉伸作用,以提高其混炼程度。在螺杆主体(11)中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的多个部位处设置有搬运部(22)、屏障部(23)以及通路(37)。其中至少一个部位处,通路设置于螺杆主体的内部,并且具有入口(38)和出口(40)。入口开设成使压 力 因搬运受到屏障部限制而得以升高的原料流入。通路构成为使从入口流入的原料朝与搬运部的搬运方向相同的方向流通。出口在除开开设有入口的搬运部的 位置 处,开设于螺杆主体的外周面。,下面是挤出机用螺杆、挤出机以及挤出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挤出机用螺杆,具有:
移送部,该移送部将所供给的材料连续地搬运;
熔融混合部,该熔融混合部将搬运来的所述材料连续地熔融及混合;以及混炼部,该混炼部将通过熔融及混合所述材料而得到的原料连续地混炼,所述移送部、所述熔融混合部、所述混炼部设置于以直线状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螺杆主体,
在所述螺杆主体中设有所述混炼部的部分由多个筒体和对多个所述筒体进行支承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轴构成,
在沿着所述转轴同轴地结合的多个筒体中,设置有对原料进行搬运的搬运部、对原料的搬运进行限制的屏障部以及供原料流通的通路,
在其中至少一个部位处,
所述通路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部,并且具有入口和出口,
所述入口开设于所述搬运部的所述筒体的外周面,以使压因搬运受到所述屏障部限制而得以升高的原料流入,
所述通路构成为使从所述入口流入的原料向着所述出口朝与所述搬运部的搬运方向相同的方向流通,
所述出口在除开开设有所述入口的所述搬运部的位置处,开设于所述筒体的外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主体中设置有所述混炼部的部分构成为外径在全长范围内是恒定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的口径设定为与所述通路的所述入口的口径相等,或是小于所述通路的所述入口的口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的口径设定为1mm以上、小于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主体在从与旋转装置连接的基端到前端的范围内沿轴向延伸,所述搬运部设置有沿所述螺杆主体的外周面呈螺旋状扭转的螺棱
所述螺棱从所述螺杆主体的基端向前端,朝与从所述基端一侧观察时的所述螺杆主体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扭转。
6.一种挤出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出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筒,该料筒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通有所述挤出机用螺杆的缸;
供给口,该供给口设置于所述料筒,并且将材料供给至所述缸内;以及排出口,该排出口设置于所述料筒,并且将通过所述螺杆生成的混炼物连续地挤出。
7.一种挤出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出机螺杆对原料进行混炼,并且连续地生成混炼物并挤出,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混炼物连续地挤出期间,在所述混炼部中,沿所述螺杆主体的外周面搬运来的原料在流过所述通路之后,返回至所述螺杆的外周面。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炼部中,
沿所述螺杆主体的外周面搬运来的原料因搬运受到设置于所述混炼部的所述屏障部限制,而使压力升高,
压力升高后的所述原料从所述入口流入所述通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炼部中,
从所述入口流入所述通路的原料在所述通路内朝与所述搬运部的搬运方向相同的方向流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炼部中,
经过所述通路的原料在除开开设有所述入口的所述搬运部的位置处,从所述出口流出至所述螺杆主体的外周面。

说明书全文

挤出机用螺杆、挤出机以及挤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出技术,上述挤出技术能够在不增长挤出机(螺杆)的情况下提高混炼程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已知有一种挤出技术,当原料从较宽的部位经过较窄的部位时,利用施加于原料的“拉伸作用”来提高混炼程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对原料施加拉伸作用的拉伸施加机构增设于挤出机(螺杆)的前端的挤出技术。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在设有螺旋状的螺棱(flight)的一对螺杆彼此之间确保有使拉伸程度高的流动增大的拉伸施加区域的挤出技术。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27836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137405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3-1238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 然而,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挤出技术中,挤出机整体因增设拉伸施加机构而相应地增长。特别地,在专利文献2的第[0027]段落记载有“通过使原料多次经过平行对置的面彼此间的间隙,从而对该原料施加拉伸作用”。因而,为了实现上述记载内容,不可避免地使挤出机整体进一步增长。
[0010] 此外,在专利文献3的挤出技术中,由一对螺杆搬运的原料除了包括经过拉伸施加区域的原料之外,还包括在避开上述拉伸施加区域的同时沿螺旋状的螺棱流动的原料。因而,在专利文献3的挤出技术中,无法明确由一对螺杆搬运的全部原料是否无遗漏地经过拉伸施加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原料全部无遗漏地经过拉伸施加区域,需要确保拉伸施加区域足够长。然而,这样做的话,挤出机(螺杆)会因拉伸施加区域的增长量而相应地增长。
[0011]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技术,在该挤出技术中,通过使螺杆自身具有对原料施加拉伸作用的功能,从而无需使挤出机(螺杆)增长,就能对由该螺杆搬运的全部原料无遗漏地施加拉伸作用,以提高原料的混炼程度。
[0012]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3]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挤出机用螺杆具有:移送部,该移送部将所供给的材料连续地搬运;熔融混合部,该熔融混合部将搬运来的上述材料连续地熔融及混合;以及混炼部,该混炼部将通过熔融及混合上述材料而得到的原料连续地混炼,上述移送部、上述熔融混合部、上述混炼部设置于以直线状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螺杆主体,在上述螺杆主体中设有上述混炼部的部分的多个部位处,设置有对原料进行搬运的搬运部、对原料的搬运进行限制的屏障部以及供原料流通的通路,在其中至少一个部位处,上述通路设置于上述螺杆主体的内部,并且具有入口和出口,上述入口开设于上述搬运部的上述螺杆主体的外周面,以使压因搬运受到上述屏障部限制而得以升高的原料流入,上述通路构成为使从上述入口流入的原料向着上述出口朝与上述搬运部的搬运方向相同的方向流通,上述出口在除开开设有上述入口的上述搬运部的位置处,开设于上述螺杆主体的外周面。
[0014] 本发明的挤出机包括上述挤出机用螺杆,该挤出机包括:料筒,该料筒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通有上述挤出机用螺杆的缸;供给口,该供给口设置于上述料筒,并且将材料供给至上述缸内;以及排出口,该排出口设置于上述料筒,并且将通过上述螺杆生成的混炼物连续地挤出。
[0015] 本发明的挤出方法采用上述挤出机用螺杆对原料进行混炼,并且连续地生成混炼物并挤出,在将上述混炼物连续地挤出期间,在上述混炼部中,沿上述螺杆主体的外周面搬运来的原料在流过上述通路后,返回至上述螺杆的外周面。
[0016] 发明效果
[0017]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挤出技术,在该挤出技术中,通过使螺杆自身具有对原料施加拉伸作用的功能,从而无需使挤出机(螺杆)增长,便能对由上述螺杆搬运的全部原料无遗漏地施加拉伸作用,以提高原料的混炼程度。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单轴挤出机(extruder)整体结构中的挤出机用螺杆的外部结构的横剖视图。
[0019]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单轴挤出机中的、混炼部的挤出机用螺杆的内部结构的横剖视图。
[0020] 图3是沿图2的F3-F3线的剖视图。
[0021] 图4是对图2所示的屏障用圆环状体进行局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0022] 图5是对横跨两个筒体而形成的通路的结构进行局部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0023] 图6是示意地表示通过挤出机用螺杆产生的原料的流动状态的图。
[0024] 图7是对挤出机的缸内的原料的流动状态进行局部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0025] 图8的(A)是对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通路的入口部分的结构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8的(B)是沿图8的(A)的F8B-F8B线的剖视图。
[0026] 图9的(A)是对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通路的出口部分的结构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9的(B)是沿图9的(A)的F9B-F9B线的剖视图。
[0027] 图10的(A)是对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通路的入口部分的结构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10的(B)是沿图10的(A)的F10B-F10B线的剖视图。
[0028] 图11的(A)是对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通路的出口部分的结构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11的(B)是沿图11的(A)的F11B-F11B线的剖视图。
[0029] 图12的(A)是对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通路的入口部分的结构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12的(B)是沿图12的(A)的F12B-F12B线的剖视图。
[0030] 图13的(A)是对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通路的出口部分的结构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13的(B)是沿图13的(A)的F13B-F13B线的剖视图。
[0031] 图14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中沿着构成混炼部的筒体的内周面设置有通路的挤出机用螺杆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0032] 图15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中沿着构成混炼部的转轴的外周面设置有通路的挤出机用螺杆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0033] 图1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中沿着构成混炼部的键(key)的表面设置有通路的挤出机用螺杆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0034] 图17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中螺杆主体由一根轴状构件形成的挤出机用螺杆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0035]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变形例的双轴挤出机整体结构中挤出机用螺杆的外部结构的横剖视图。
[0036] 图19是对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设置有螺棱的屏障部的结构进行局部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8] 图1和图2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单轴挤出机1的结构。单轴挤出机1包括一根挤出机用螺杆2和具有缸3的料筒4,其中,上述缸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通有上述螺杆2。
[0039] 料筒4的一端设有供给口5,该供给口5用于供给热塑性树脂等多种材料6。供给口5贯穿料筒4,并与缸3连通。此外,料筒4的另一端设有排出口7。排出口7构成于以覆盖料筒4另一端的开口的方式结合的盖体8上。从排出口7连续地挤出有通过挤出机用螺杆2生成的混炼物。
[0040] 此外,料筒4设置有供冷却流动的冷却水通路、加热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均未图示)。通过控制加热器以将料筒4加热至设定温度,从而能够对缸3内进行加热。料筒4的温度超过设定温度的情况下,通过使冷却水在冷却水通路中流动以对料筒4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将缸3内的温度冷却至设定温度。
[0041] 挤出机用螺杆2从基端到前端笔直地延伸,上述挤出机用螺杆2的全长被设定成与料筒4的缸3的全长对应的长度。藉此,挤出机用螺杆2能够以可旋转的方式插通并配置在料筒4的缸3内。在将挤出机用螺杆2以可旋转的方式插通配置在料筒4的缸3内的状态下,上述挤出机用螺杆2的基端定位于设有供给口5的料筒4的一端侧,并且上述挤出机用螺杆2的前端定位于设有排出口7的料筒4的另一端侧。
[0042] 挤出机用螺杆2的基端呈同轴状地设置有限位部9。限位部9构成为在将挤出机用螺杆2以可旋转的方式插通并配置于料筒4的缸3内的状态下,将上述挤出机用螺杆2的基端一侧的缸3的开口封闭。藉此,能够防止供给到缸3内的多种材料6泄漏到设备外。限位部9构成为能够经由未图示的联接器而与例如达等旋转装置连接。若来自上述旋转装置的旋转力传递至限位部9,则挤出机用螺杆2以从其基端延伸至前端的直线状的轴线10为中心进行旋转。
[0043] 此外,挤出机用螺杆2包括与该挤出机用螺杆2一体地旋转的螺杆主体11。以下说明中,螺杆主体11的旋转方向(向左旋转、向右旋转)是指从上述螺杆主体11的基端一侧观察的情况下的旋转方向(向左旋转、向右旋转),换言之,从料筒4的供给口5观察排出口7的方向的情况下的旋转方向(向左旋转、向右旋转)。同样地,螺棱12、25、26的扭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是指从螺杆主体11的基端一侧观察的情况下的上述螺棱12、25、26的扭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0044] 螺杆主体11从上述螺杆主体11的基端向前端依次具有移送部11a、熔融混合部11b以及混炼部11c。移送部11a将从供给口5供给到缸3内的多种材料6朝向熔融混合部11b连续地搬运。熔融混合部11b连续地将多种材料6熔融并混合。此外,通过将各材料6熔融并混合而获得的混合物作为混炼用原料,被连续地导入混炼部11c。混炼部11c中,连续地生成期望的混炼物。
[0045] 螺杆主体11中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构成为不仅将对原料施加剪切作用的部分(剪切作用区域),还特别地将对上述原料施加拉伸作用的部分(拉伸作用区域)沿轴向配置在多个部位。藉此,能够提高使原料分散的程度,其结果是,能够生成混炼程度卓越的混炼物。此外,在缸3内生成的混炼物通过排出口7被连续地挤出。
[0046] 从移送部11a延伸至熔融混合部11b的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M1、M2连续地形成有呈螺旋状扭转的螺棱12。螺棱12将从供给口5供给到缸3内的各材料6从移送部11a向熔融混合部11b连续地搬运。因而,螺棱12朝向与螺杆主体1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扭转。
[0047] 在附图中,示出了使螺杆主体11向左旋转以搬运各材料6的情况下的螺棱12。在这种情况下,螺棱12的扭转方向与右旋螺纹相同地设定为顺时针。另外,使螺杆主体11向右旋转来搬运各材料6的情况下,螺棱12的扭转方向只要与左旋螺纹相同地设定为逆时针即可。
[0048] 移送部11a的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M1具有圆柱形状,上述外周面M1与缸3的内表面3s间的间隙设定得较宽。熔融混合部11b的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M2具有从移送部11a向混炼部11c呈末端扩大的形状,上述外周面M2与缸3的内表面3s间的间隙设定成从移送部11a向混炼部11c连续地变窄。
[0049] 在此,在使挤出机用螺杆2向左旋转的状态下,从供给口5供给到缸3的各材料6通过螺棱12从移送部11a搬运至熔融混合部11b。在熔融混合部11b中,各材料6一边通过加热器加热,一边主要受到来自连续变窄的间隙的压缩,从而构成熔融及混合后的混炼用原料。上述原料从熔融混合部11b被连续地搬运至混炼部11c。
[0050] 螺杆主体11中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由多个圆筒状的筒体13和对上述筒体13进行支承的一根转轴14(参照图2)构成。此外,混炼部11c具有用于将从熔融混合部11b搬运来的原料导入的导入部15。导入部15以与熔融混合部11b的端面16邻接的方式构成。导入部15的细节会在后面进行说明。
[0051] 转轴14设置在从螺杆主体11的前端到熔融混合部11b的端面16的区域内。转轴14从基端向前端笔直地延伸,其基端与熔融混合部11b的端面16呈同轴状地连接。转轴14具有圆柱形状,上述转轴14的外形轮廓设定为比熔融混合部11b的端面16的外形轮廓小。
[0052] 另外,在转轴14的基端与熔融混合部11b的端面16的连接方法,只要适当选择例如将转轴14与从移送部11a到熔融混合部11b的螺杆主体11一起呈同轴状地一体成形的方法,或是在将从移送部11a到熔融混合部11b的螺杆主体11与转轴14分体成形之后,使转轴14的基端与熔融混合部11b的端面16呈同轴状的连接的方法等现有的方法即可。
[0053] 如图3及图4所示,将转轴14的外周面设置有一对键(key)17,作为使多个筒体13支承于上述转轴14的支承结构的一例。各键17嵌入一对槽部18,上述一对槽部18形成于沿转轴14的外周面并在周向上错开180°的位置。各槽部18是将转轴14的外周面沿轴向局部切除而形成的。
[0054] 此外,各筒体13构成为能够使转轴14沿各筒体13的内周面呈同轴状贯穿。在各筒体13的内周面的、沿周向错开180°的位置处,形成有键槽19。上述一对键槽19是将上述筒体13的内周面沿轴向局部切除而形成的。
[0055] 如图1至图4所示,一边将各键17和各键槽19对准,一边使转轴14贯穿所有筒体13的内周面。然后,隔着套环20将固定螺钉21拧入在转轴14的前端。此时,所有的筒体13被夹持在前端套环20和熔融混合部11b的端面16之间,利用上述夹持力,保持成彼此无间隙地紧贴的状态。
[0056] 根据上述支承结构,通过使所有的筒体13在转轴14上呈同轴状地结合,从而使上述各筒体13和转轴14被一体地组装。通过使各筒体13和转轴14被一体地组装,从而螺杆主体11构成为从基端到前端沿轴向(长边方向)延伸的棒状构件。
[0057] 藉此,能够使各筒体13与转轴14一起以轴线10为中心旋转,即,能够使螺杆主体11以轴线10为中心旋转。此外,螺杆主体11的基端与转轴14的基端对齐,螺杆主体11的前端与转轴14的前端对齐。换言之,螺杆主体11的基端与对应于料筒4一端的挤出机用螺杆2的基端对齐,螺杆主体11的前端与对应于料筒4另一端的挤出机用螺杆2的前端对齐。
[0058] 此时,在螺杆主体11内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中,各筒体13成为限定螺杆主体11的外径D1(参照图3)的构成要素。在上述混炼部11c中,沿转轴14呈同轴状地结合的各筒体13设定为各筒体13的外径D1彼此相同。螺杆主体11(各筒体13)的外径D1是穿过作为转轴14的旋转中心的轴线10限定的直径。
[0059] 藉此,构成混炼部11c中的螺杆主体11(各筒体13)的外径D1为恒定值的分段式的螺杆2。分段式的螺杆2能够沿转轴14使多个螺杆元件以自由的顺序及组合保持。作为螺杆元件,例如,能够至少将形成有后述的螺棱12、25、26的一部分的筒体13限定为一个螺杆元件。
[0060] 通过将螺杆2分段化,从而例如在螺杆2的规格的改变及调整、或是保养及维修方面上,能够大幅提高便利性。
[0061]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多个筒体13与转轴14止转固定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这样的键17和键槽19的组合,作为其替代,也可以使用花键结构(未图示)。
[0062] 此外,分段式的螺杆2呈同轴状地收容于料筒4的缸3。具体而言,沿转轴14保持有多个螺杆元件的螺杆主体11以可旋转的方式收容于缸3。在上述状态下,在螺杆主体11(筒体13)的外周面与缸3的内表面3s之间形成有用于搬运原料的搬运路径29。搬运路径29沿缸3的径向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并沿缸3在轴向上延伸。
[0063] 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杆主体11中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设置有上述导入部15、对通过导入部15导入的原料进行搬运的多个搬运部22以及对通过各搬运部22搬运来的原料的流动进行限制的屏障部23。搬运部22以及屏障部23沿混炼部11c中的螺杆主体11的轴向(长边方向)交替地排列配置。
[0064] 即,在混炼部11c中的螺杆主体11的基端一侧配置有屏障部23。屏障部23兼作导入部15的结构。从上述屏障部23向螺杆主体11的前端,使搬运部22和屏障部23交替地配置。
[0065] 另一方面,在混炼部11c中的螺杆主体11的前端一侧配置有排出用搬运部24。排出用搬运部24构成为将缸3内混炼后的混炼物沿与其它搬运部22的搬运方向相同的方向搬运。
[0066] 各搬运部22设置有呈螺旋状扭转的螺棱25。螺棱25从筒体13的沿周向的外周面向搬运路径29伸出。螺棱25从螺杆主体11的基端向前端,朝与螺杆主体1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扭转。
[0067] 排出用搬运部24设置有呈螺旋状扭转的螺棱26。螺棱26从筒体13的沿周向的外周面向搬运路径29伸出。螺棱26朝与螺杆主体1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扭转。
[0068] 在此,在使螺杆主体11向左旋转来混炼原料的情况下,各搬运部22的螺棱25以将原料从螺杆主体11的基端向前端搬运的方式扭转。即,螺棱25的扭转方向与右旋螺纹相同地设定为顺时针。
[0069] 此外,在使螺杆主体11向左旋转来混炼原料的情况下,排出用搬运部24的螺棱26以将原料从螺杆主体11的基端向前端搬运的方式扭转。即,螺棱26的扭转方向与右旋螺纹相同地设定为顺时针。
[0070] 与此相对的是,在使螺杆主体11向右旋转来混炼原料的情况下,各搬运部22的螺棱25以将原料从螺杆主体11的基端向前端搬运的方式扭转。即,螺棱25的扭转方向与左旋螺纹相同地设定为逆时针。
[0071] 此外,在使螺杆主体11向右旋转来混炼原料的情况下,排出用搬运部24的螺棱26以将原料从螺杆主体11的基端向前端搬运的方式扭转。即,螺棱26的扭转方向与左旋螺纹相同地设定为逆时针。
[0072] 在各屏障部23中,设置有沿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在周向上连续的屏障用圆环状体28。屏障用圆环状体28具有以轴线10为中心沿周向呈同心圆状连续的圆筒面28s(参照图
4)。圆筒面28s从筒体13的沿周向的外周面朝向搬运路径29伸出。
[0073] 这种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将各屏障部23的外径部23s和缸3的内表面3s间的间隙27(参照图7)设定在0.05mm以上且2mm以下的范围内。此外,更为理想的是,将间隙27设定在0.05mm以上、0.7mm以下的范围内。藉此,能够可靠地对原料经过间隙27被搬运进行限制。因此,不会有原料越过各屏障部23流动。
[0074] 另外,在各屏障部23中,作为设置屏障用圆环状体28的替代,也可以例如图19所示,设置呈螺旋状扭转的螺棱41。螺棱41从筒体13的沿周向的外周面向搬运路径29伸出。螺棱41朝与螺杆主体11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扭转。
[0075] 在此,在使螺杆主体11向左旋转来混炼原料的情况下,各屏障部23的螺棱41以将原料从螺杆主体11的前端向基端搬运的方式扭转。即,螺棱41的扭转方向与左旋螺纹相同地设定为逆时针。
[0076] 与此相对的是,在使螺杆主体11向右旋转来混炼原料的情况下,各屏障部23的螺棱41以将原料从螺杆主体11的前端向基端搬运的方式扭转。即,螺棱41的扭转方向与右旋螺纹相同地设定为顺时针。
[0077] 在各屏障部23中,螺棱41的扭转间距设定为与上述各搬运部22、24中的螺棱25、26的扭转间距相同、或是比上述螺棱25、26的扭转间距小。此外,螺棱41的顶部和缸3的内表面3s间的间隔设定在上述间隙27的范围内。
[0078] 然后,在螺杆主体11的轴向上的搬运部22、24的长度根据例如原料的种类、原料的混炼程度、每单位时间的混炼物的产量等进行适当设定。搬运部22、24是在至少筒体13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棱25、26的区域,但不特定于螺棱25、26的起点与终点间的区域。
[0079] 即,筒体13的外周面中的、除开螺棱25、26以外的区域有时也被视为搬运部22、24。例如,与具有螺棱25、26的筒体13邻接的位置配置有圆筒状的隔板或圆筒状的套环的情况下,上述隔板及套环可能包含于搬运部22、24。
[0080] 此外,在螺杆主体11的轴向上的屏障部23的长度根据例如原料的种类、原料的混炼程度、每单位时间的混炼物的产量等进行适当设定。屏障部23起到将由搬运部22送来的原料的流动堵塞的作用。即,屏障部23在原料搬运方向的下流侧与搬运部22邻接,并且对由搬运部22送来的原料经过上述间隙27被搬运的情况进行限制。
[0081] 在上述螺杆2(螺杆主体11)内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中,各螺棱25、26、41以及屏障用圆环状体28(圆筒面28s)从具有彼此相同外径D1的多个筒体13的外周面向搬运路径29伸出。因而,上述各筒体13的沿周向的外周面对该混炼部11c中的螺杆2的谷部直径(日文:谷径)进行限定。上述谷部直径与上述外径D1一致,且在螺杆主体11中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的全长范围内保持恒定值。
[0082]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混炼部11c的谷部直径构成得较大,以使谷的深度变浅。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通过螺杆2生成的混炼物从排出口7稳定地排出。另外,能够将谷部的深度限定为从螺杆主体11(筒体13)的外周面到螺棱25、26、41以及屏障用圆环状体28(圆筒面28s)的外径为止的、在径向上的高度尺寸。
[0083] 此外,螺杆主体11中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通路37。多个通路37沿螺杆主体11的轴向及周向排列。在附图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将沿螺杆主体11的周向等间隔配置的两条通路37沿上述螺杆主体11的轴向等间隔地排列的结构。
[0084] 通路37设置于相对于螺杆2的旋转中心即轴线10偏心的位置。即,通路37从轴线10偏离。因而,通路37伴随着螺杆主体11的旋转而绕轴线10公转。
[0085] 关于通路37的形状,只要原料能够流通,则上述通路37的截面形状能够设定为例如圆形、矩形、椭圆形等。在附图中,作为一例,示出了截面呈圆形的孔,即通路37。这种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将上述孔的内径(口径)设定在1mm以上、小于6mm的范围内。更为理想的是,将该孔的内径(口径)设定在1mm以上、小于5mm的范围内。
[0086] 在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内部,搬运部22及屏障部23的筒体13具有对作为孔的通路37进行限定的筒状的壁面30(参照图3至图5)。即,通路37是仅由中空的空间构成的孔。壁面30在周向上连续地将中空的通路37包围。藉此,通路37构成为仅允许原料流通的中空的空间。换言之,通路37的内部完全不存在构成螺杆主体11的其它要素。这种情况下,在螺杆主体11旋转时,壁面30不以轴线10为中心自转,而是绕轴线10公转。
[0087] 根据这样的通路37,当由各搬运部22在搬运路径29中搬运的原料在上述通路37中流通时,对上述原料能够有效地发挥从较宽的部位(搬运路径29)经过较窄的部位(通路37)时所产生的“拉伸作用”。藉此,通路37被限定为对原料施加拉伸作用的部分(拉伸作用区域)。
[0088] 以下对上述通路37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0089]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挤出机用螺杆2中,在由多个搬运部22和多个屏障部23沿轴向(长边方向)交替排列而成的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内部,以沿轴向(长边方向)彼此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通路37。在各通路37中,流入有搬运受到屏障部23限制的原料。在各通路37中,原料在与搬运部22的搬运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流通。根据上述螺杆结构,能够实现包括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螺杆2,其中,上述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对原料连续地施加剪切作用和拉伸作用的功能。
[0090] 在此,在上述螺杆结构中,若着眼于一个屏障部23以及与该屏障部23的两侧邻接的两个搬运部22,则一个通路37横跨屏障部23的筒体13与两个搬运部22的筒体13设置。能够将上述结构看作在结构上整体化的一个单元。
[0091] 本实施方式的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是将多个上述单元沿轴向(长边方向)排列而构成的。在上述螺杆结构中,在一个筒体13上邻接地设置有一个搬运部22和一个屏障部23(参照图4)。通过将多个上述筒体13沿轴向(长边方向)排列,从而能够将多个上述单元沿轴向(长边方向)排列。藉此,能够实现在追踪特定的原料的流动的情况下,不会第二次流过已经流过一次的位置的单向通行型的螺杆结构。
[0092] 换言之,上述一个单元能够被视为在功能上整体化的一个模。作为一个模块的功能,能够想到例如:对原料施加剪切作用的功能、对原料施加拉伸作用的功能、通过屏障部23对原料的搬运进行阻碍的功能、将因屏障部23而压力升高的原料向通路37导入的功能以及在屏障部23的近前处形成原料填充率为100%的原料堆积部R的功能等。
[0093] 此外,上述螺杆结构中,通路37具有入口38、出口40以及将入口38与出口40之间连通的通路主体39。在上述一个单元中,入口38及出口40设置在一个屏障部23的两侧。即,入口38设置于通路主体39的一侧(靠近螺杆主体11基端的部分)。出口40设置于通路主体39的另一侧(靠近螺杆主体11前端的部分)。
[0094] 具体而言,在从螺杆主体11的基端一侧与上述屏障部23邻接的搬运部22中,入口38开口于上述搬运部22的外周面。另一方面,在从螺杆主体11的前端一侧与上述屏障部23邻接的搬运部22中,出口40开口于上述搬运部22的外周面。
[0095] 在这种情况下,入口38及出口40的形成位置能够在上述搬运部22的范围内自由地设定。例如,可以使入口38及出口40两者靠近屏障部23,也可以使上述入口38及出口40两者远离上述屏障部23。此外,可以使入口38及出口40中的任意一方靠近屏障部23,也可以使上述入口38及出口40中的任意一方远离上述屏障部23。在附图中,作为一例,示出了使入口靠近屏障部23并使出口远离屏障部23的结构。
[0096] 入口38是从混炼部11c中的筒体13(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沿径向凿开的孔。入口38能够通过例如使用钻头机械加工而形成。其结果是,入口38的底部38a形成为被钻头的前端削成圆锥状的倾斜面。换言之,圆锥状的底部38a形成为向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呈末端扩大形状的倾斜面。
[0097] 出口40是从混炼部11c中的筒体13(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沿径向凿开的孔。出口40能够通过例如使用钻头的机械加工而形成。其结果是,出口40的底部40a形成为被钻头的前端削成圆锥状的倾斜面。换言之,圆锥状的底部40a形成为向上述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呈末端扩大形状的倾斜面。
[0098] 通路主体39横跨彼此邻接的两个筒体13而形成。通路主体39由第一部分39a和第二部分39b构成。第一部分39a形成于一方的筒体13的内部。第二部分39b形成于另一方的筒体13的内部。
[0099] 在一方的筒体13中,第一部分39a沿与屏障部23相对的区域形成。第一部分39a沿轴线10平行地延伸。第一部分39a的一端开口于上述筒体13的端面13a。另一方面,第一部分39a的另一端在上述筒体13的内部(即,端壁13b)被堵塞。此外,第一部分39a的另一端与上述入口38连通并连接。
[0100] 在另一方的筒体13中,第二部分39a沿与搬运部22相对的区域形成。第二部分39b沿轴线10平行地延伸。第二部分39b的一端开口于上述筒体13的端面13a。另一方面,第二部分39b的另一端在上述筒体13的内部(即,端壁13b)被堵塞。此外,第二部分39b的另一端与上述出口40连通并连接。
[0101] 通路主体39通过将形成有第一部分39a的筒体13和形成有第二部分39b的筒体13沿轴向紧固,并使上述筒体13的端面13a彼此相互紧贴,从而能够形成通路主体39。在上述状态下,通路主体39沿螺杆主体11的轴向在中途不分岔地呈一直线状连续地延伸。此外,上述通路主体39的两侧与上述入口38以及出口40连通并连接。
[0102] 这种情况下,通路主体39的口径可以设定为比入口38及出口40的口径小,也可以设定为与入口38和出口40的口径相同。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由上述通路主体39的口径所限定的通路截面积都设定为远比上述圆环形的搬运路径29的沿径向的圆环截面积小。
[0103]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螺棱25、26、41及屏障用圆环状体28的至少一部分的各筒体13能够被视为与各搬运部22、24及屏障部23对应的螺杆元件。
[0104] 这样,能够通过在转轴14的外周上依次配置作为螺杆元件的多个筒体13来构成螺杆主体11中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因而,根据例如原料的混炼程度,能够对搬运部22、24及屏障部23进行更换以及重组,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以及重组时的作业。
[0105] 此外,通过将作为螺杆元件的多个筒体13沿轴向紧固并使上述多个筒体13彼此紧贴,从而形成各通路37的通路主体39,并且经由上述通路主体39使通路37从入口38到出口40一体地连通。因而,当在螺杆主体11上形成通路37时,只要实施用于在长度比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全长短得多的各筒体13上分别设置通路37的加工即可。藉此,形成通路37时的加工和处理变得容易。
[0106] 此外,挤出机用螺杆2的螺杆结构中,上述导入部15具有将从熔融混合部11b搬运来的原料连续地导入混炼部11c的结构。图1以及图2示出了上述导入结构的一例。即,在上述单元中,导入部15构成为具有导入用筒体13p,以代替上流侧的搬运部22。导入用筒体13p的外周面形成有与通路37连通的入口38。导入用筒体13p在设置于混炼部11c中的螺杆主体11基端的屏障部23和熔融混合部11b的端面16之间邻接地配置。
[0107] 根据这样的导入结构,从熔融混合部11b搬运来的原料因搬运受到屏障部限制,而导致压力升高,在上述原料流入导入用筒体13p的入口38,并在通路37(通路主体39)内流动之后,从下流侧的搬运部22的出口40流出。藉此,能够使从熔融混合部11b搬运来的原料连续地导入至混炼部11c。
[0108] 接着,对利用单轴的挤出机用螺杆2来混炼原料的动作进行说明。在上述动作说明中,“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是指上述螺杆主体11的不包括长边方向的两端面在内的、沿周向的外周面。此外,在上述动作说明中,想象使挤出机用螺杆2以例如50rpm~100rpm的转速一边绕逆时针向左旋转、一边进行混炼的情况。
[0109] 如图6及图7所示,在使挤出机用螺杆2向左旋转的状态下,将材料6(参照图1)从供给口5供给至缸3。
[0110] 供给到缸3的丸状的树脂通过螺棱12,被从移送部11a搬运至熔融混合部11b。在熔融混合部11b中,树脂一边通过加热器加热,一边主要受到来自连续变窄的间隙的压缩。其结果是,使由两种树脂熔融及混合而成的原料被从熔融混合部11b搬运。
[0111] 从熔融混合部11b搬运来的原料通过导入部15导入混炼部11c。即,从熔融混合部11b搬运来的原料因搬运受到屏障部23限制,而导致压力升高,在上述原料流入导入用筒体
13p的入口38,并在通路主体39内流动之后,从下流侧的搬运部22的出口40流出。
[0112] 从出口40流出的原料连续地供给至混炼部11c中的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被供给的原料通过搬运部22的螺棱25,而被从螺杆主体11的基端向前端沿S1方向搬运。
[0113] 在沿S1方向搬运的期间,原料施加有因沿搬运路径29回旋的搬运部22的螺棱25和缸3的内表面3s之间的速度差而产生的“剪切作用”,并且施加有伴随着螺旋状的螺棱25自身的旋转而引起的搅拌作用。藉此,能够使对上述原料进行混炼的混炼程度得到促进。
[0114] 通过屏障部23,使沿S1方向搬运的原料的搬运受到限制。即,屏障部23以使原料朝与S1方向相反的方向从螺杆主体11的前端向基端压回的方式起作用。其结果是,通过屏障部23,使上述原料的流动受到阻碍。
[0115] 此时,因原料的流动受到阻碍,而使施加于上述原料的压力升高。具体而言,图7中,用渐变色表示搬运路径29中与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搬运部22对应的部位的原料的填充率。即,在上述搬运路径29中,色调越浓,则原料的填充率越高。从图7可知,在与搬运部22对应的搬运路径29中,随着靠近屏障部23,原料的填充率提高。在屏障部23的近前处,原料的填充率成为100%。
[0116] 因而,在屏障部23的近前处,形成有原料的填充率为100%的“原料堆积部R”。在原料堆积部R中,因原料的流动受到阻碍,而使上述原料的压力上升。压力上升后的原料从开口于搬运部22(筒体13)的外周面的入口38连续地流入通路主体39,并且在上述通路主体39内朝与S1方向相同的方向从螺杆主体11的前端向基端沿S2方向流通。
[0117] 如上所述,由通路主体39的口径所限定的通路截面积远比沿缸3的径向的搬运路径29的圆环截面积小。换个度说,由通路主体39的口径所确定的扩展区域远比圆环形状的搬运路29的扩展区域小。因而,当原料从入口38流入通路主体39时,上述原料被急剧节流,从而对上述原料施加“拉伸作用”。
[0118] 此外,由于通路截面积比圆环截面积小得多,因此,积存于原料堆积部R的原料不会消失。也就是说,积存于原料堆积部R的原料的一部分连续地流入入口38。在此期间,新的原料通过搬运部22的螺棱25被向屏障部23送入。其结果是,原料堆积部R的在屏障部23近前的填充率始终维持为100%。此时,即使由螺棱25搬运的原料的搬运量发生稍许变动,该变动状态也会被残留在原料堆积部R的原料吸收。藉此,能够连续稳定地向通路主体39供给原料。因而,在上述通路主体39中,能够不间断且连续地对原料施加拉伸作用。
[0119] 经过通路主体39的原料从出口40流出到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外周面。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沿轴向交替地排列有上述搬运部22及屏障部23,因此,通过反复进行上述那样连贯的剪切及拉伸动作,从而缸3内的原料在反复进行剪切流动和拉伸流动的状态下,被从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基端向前端连续地搬运。其结果是,原料的混炼程度得到了强化。
[0120] 接着,在搬运出的混炼物通过排出用搬运部24的螺棱26沿S1方向搬运后,从排出口7(参照图1、图2)被连续地挤出。
[012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挤出机用螺杆2自身具有对原料施加拉伸作用的功能,从而不需要增长上述螺杆2乃至单轴挤出机,便能够提高对原料的混炼程度。
[0122]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对原料连续地施加多次剪切作用和拉伸作用。因而,能够增加对原料施加剪切作用和拉伸作用的施加次数以及施加时间。其结果是,相比于以往,能够高精度地对混炼程度进行控制。
[0123]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基端向前端设置有供给部、压缩部、计测部且内部没有供原料流动的通路的现有的挤出机用螺杆中,将供给部替换为移送部11a,将压缩部替换为熔融混合部11b,此外,将计测部替换为使搬运部22、屏障部23和通路37组合配制而成的混炼部11c。藉此,能够使上述现有的挤出机用螺杆同时具有施加剪切作用的功能和施加拉伸作用的功能。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使处理容易度得以维持或提高的挤出机用螺杆2。
[012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挤出机用螺杆2具有在追踪混炼部11c中的特定的原料的流动的情况下不会第二次流过已经流过一次的位置的单向通行型的螺杆结构。因而,在混炼部11c中,能够对全部的原料无遗漏地施加拉伸作用。另外,根据单向通行型的螺杆结构,在特定的原料的流动中,不会混入位于该特定原料的流动前方或后方的、混炼状态不同的原料的流动。藉此,能够遍布且均匀地对全部的原料进行混炼。
[0125]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中,通过将上述螺杆主体11(各筒体13)的外径D1设定为恒定值,换言之,通过将螺杆2的谷部直径设定为恒定值,能够实现使多个螺杆元件以自由的顺序和组合保持的分段式的螺杆2。通过将螺杆2分段化,从而例如在螺杆2的规格的改变及调整、或是保养及维修方面上,能够大幅提高便利性。
[0126]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通路37(通路主体39)的截面积设定为远比用于搬运原料的搬运路径29的截面积小,从而能够对经过上述通路37(通路主体39)的原料均匀且稳定、高效地施加拉伸作用。
[0127]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一实施方式,下面的变形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128] 在上述一实施方式中,图2以及图5示出了通路主体39的两侧在除开入口38及出口40的底部38a、40a的位置处,与上述入口38及出口40连接的通路37。但是,通路主体39与入口38及出口40的连接关系不限定于上述一实施方式,下面的连接关系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129] 在图8至图13中,作为一例,示出了通路主体39的两侧与入口38及出口40的底部38a、40a连接的通路37。具体而言,通路主体39的一侧、即上述第一部分39a的另一端与入口
38的底部38a连接。另外,通路主体39的另一侧、即上述第二部分39b的另一端与出口40的底部40a连接。
[0130] 图8的(A)、图8的(B)以及图9的(A)、图9的(B)示出了第一变形例的通路37。在上述通路37中,入口38的底部38a连接有通路主体39的一侧(第一部分39a的另一端)的端面。底部38a形成有与通路主体39(第一部分39a)连通的一个开口38b。另一方面,出口40的底部40a连接有通路主体39的另一侧(第二部分39b的另一端)的端面。底部40a形成有与通路主体39(第二部分39b)连通的一个开口40b。
[0131] 入口38的一个开口38b形成在与底部38a对置的区域,该底部38a为朝向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呈末端扩大的形状。另一方面,出口40的一个开口40b形成在与底部40a对置的区域,该底部40a为朝向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呈末端扩大的形状。
[0132] 这种情况下,流入入口38的原料顺着底部38a的倾斜被向开口38b引导。其结果是,原料不会滞留在上述入口38内,而是全部连续且顺畅地流入通路主体39。经过通路主体39的原料接着流入出口40。流入出口40的原料顺着底部40a的倾斜被向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引导。其结果是,原料不会滞留在上述出口40内,而是全部连续且顺畅地向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流出。
[0133] 藉此,能够避免原料局部地滞留在通路37内,同时能无遗漏且均匀连续地对经过上述通路37的原料施加拉伸作用。
[0134] 图10的(A)、图10的(B)以及图11的(A)、图11的(B)示出了第二变形例的通路37。在上述通路37中,入口38的底部38a连接有通路主体39的一侧(第一部分39a的另一端)的靠近端面39s的部分,即端面39s近前的部分。底部38a形成有与通路主体39(第一部分39a)连通的两个开口38b。另一方面,出口40的底部40a连接有通路主体39的另一侧(第二部分39b的另一端)的靠近端面39s的部分,即端面39s近前的部分。底部40a形成有与通路主体39(第二部分39b)连通的两个开口40b。
[0135] 入口38的两个开口38b形成在与底部38a对置的区域,该底部38a为朝向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呈末端扩大的形状。另一方面,出口40的两个开口40b形成在与底部40a对置的区域,该底部40a为朝向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呈末端扩大的形状。另外,由于第二变形例的通路37的作用及效果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的通路37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0136] 在上述一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入口38及出口40的开口方向假定为与轴线10正交的方向,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2的(A)、图12的(B)以及图13的(A)、图13的(B)所示,也可以将入口38以及出口40的开口方向设定为与轴线10相交的方向(虚线所示的方向)。这种情况下,从通路主体39两侧向多个方向开口,藉此,也可以设置多个入口38、38-1和多个出口40、40-1。
[0137] 此外,关于入口38,较为理想的是,将入口38构造成相对于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凹陷。藉此,能够更加容易使原料流入入口38。
[0138]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假定了包括与轴线10平行的通路主体39的通路37,但不限定于此,包括与轴线10相交的通路主体39的通路37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例如,通过去除出口40,使一侧与入口38连接的通路主体39的另一侧直接开口于螺杆主体11(筒体13)的外周面。这种情况下,构成从一侧向另一侧具有上升梯度的通路主体39。
[0139] 根据上述结构,从入口38流入通路主体39的原料因受到螺杆主体11旋转时的离心作用,而更加顺畅地在通路本体39内流通,并流出到螺杆主体11(筒体13)的外周面。此时,能够进一步高效地且连续地对原料施加拉伸作用。其结果是,能使原料的混炼程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0140] 另外,在上述一实施方式中,假定将通路37(具体而言,通路主体39)形成于混炼部11c中的螺杆主体11(筒体13)内部的情况,作为替代,也可以在使转轴14沿构成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各筒体13的内周面贯穿时,在各筒体13与转轴14的交界部分处形成通路37(通路主体39)。另外,作为本变形例的结构,在图14至图17中,示出了与图3对应的部分的结构。
[0141] 图14所示的通路37由壁面30a构成,该壁面30a是使筒体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沿轴向呈凹状凹陷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转轴14贯穿筒体13的内周面,从而能够对由壁面30a和转轴14的外周面围成的通路37进行限定。
[0142] 图15所示的通路37由壁面30b构成,该壁面30b是使转轴1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沿轴向呈凹状凹陷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转轴14贯穿筒体13的内周面,从而能够对由壁面30b和筒体13的内周面围成的通路37进行限定。
[0143] 图16所示的通路37由壁面30c构成,该壁面30c是使键17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沿轴向呈凹状凹陷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转轴14贯穿筒体13的内周面,从而能够对由壁面30c和键槽19的槽底面围成的通路37进行限定。
[0144] 在任意一种通路37中,只要露出到外部的部分加工成凹状,就能够形成壁面30a、30b、30c,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形成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凹状的壁面30a、30b、30c的形状,例如能够采用半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矩形等各种形状。
[0145] 另外,在上述一实施方式中,螺杆主体11中设置有混炼部11c的部分是由多个筒体13和转轴14构成的,作为替代,如图17所示,也可以通过笔直的一根轴状构件2t构成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实心的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外周面设置有上述搬运部和屏障部,并且在上述螺杆主体11(混炼部11c)的内部设置有上述通路37。另外,在附图中,作为一例,示出了设置于相对于轴线10偏心的位置处且由筒状的壁面30d所限定的一对通路37,但并不因此对各通路37的配置加以限定。
[0146] 此外,在上述一实施方式中,假定一根挤出机用螺杆2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通于料筒4的缸3的单轴挤出机1,作为替代,两根挤出机用螺杆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通于料筒32的缸33的双轴挤出机34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并且能够实现相同的效果。
[0147] 在图18中,示出了双轴挤出机34的一例。在图18中,仅示出了两根挤出机用螺杆31中的一方的挤出机用螺杆31。由于另一方的挤出机用螺杆被隐藏于上述一方的挤出机用螺杆31的背后,因此,没有示出。
[0148] 在双轴挤出机34中,两根挤出机用螺杆31能够在彼此啮合的状态下朝相同方向旋转。与上述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两根挤出机用螺杆31也设置有与上述螺杆31一体地旋转的螺杆主体11。在各挤出机用螺杆31彼此啮合的状态下,各螺杆主体11彼此间从上述螺杆主体11的基端向前端依次构成有移送部11a、熔融混合部11b和混炼部11c。
[0149] 移送部11a向熔融混合部11b将从供给口5供给到缸33内的多种材料6连续地搬运。移送部11a中的各螺杆主体11的外周面连续地形成有螺旋状的螺棱35。螺棱35构成为将从供给口5供给到缸33内的各材料6从移送部11a朝向熔融混合部11b连续地搬运。因而,螺棱
35朝与螺杆主体1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扭转。
[0150] 熔融混合部11b将从移送部11a搬运来的各材料6连续地熔融并混合。熔融混合部11b中的各螺杆主体11构成为包括沿轴向邻接的多个盘件36。多个盘件36以相邻的盘件36间存在相位差的状态配置。
[0151] 在混炼部11c中,与上述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各螺杆主体11上沿轴向交替地排列配置有搬运部22及屏障部23。另外,在料筒4中,缸33的内表面33s构成为能够将彼此啮合状态下的两根挤出机用螺杆31一并收容,并且使两根挤出机用螺杆31同时朝相同方向旋转的形状。关于其它的结构的说明,由于与上述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加以省略。
[0152] 根据这样的双轴挤出机34,在使两个挤出机用螺杆31以例如100rpm~300rpm的转速朝相同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从供给口5供给至缸33内的多种材料6被从移送部11a连续地搬运至熔融混合部11b。在熔融混合部11b中,各材料6被连续地熔融并混合。此时,熔融并混合后的材料6成为混炼用原料,并被从熔融混合部11b搬运至混炼部11c。接着,所搬运的原料经由上述导入部15导入混炼部11c后,成为混炼程度得到提高的混炼物,并从排出口7被连续地挤出。
[0153] 在此,在双轴挤出机34中,在将原料从熔融混合部11b送出至导入部15的搬运作用不足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在熔融混合部11b和导入部15之间设置原料送出机构。作为原料送出机构,例如只要准备形成有与设置于移送部11a的螺棱35相同的螺棱的筒体13,并将上述筒体13插入配置于熔融混合部11b和导入部15之间即可。藉此,能够将原料不致于过度不足地从熔融混合部11b送出至导入部15。
[015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使混炼程度提高的挤出技术)应用于对多种材料6进行混炼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在将一种材料熔融时防止产生微小的未熔融部分或是防止产生树脂温度稍有不均匀的部分的情况。
[0155] 符号说明
[0156] 2…挤出机用螺杆;10…轴线;11…螺杆主体;11a…移送部;
[0157] 11b…熔融混合部;11c…混炼部;12…螺棱;13…筒体;
[0158] 13p…导入用筒体;14…转轴;15…导入部;22…搬运部;23…屏障部;
[0159] 24…排出用搬运部;25、26…螺棱;27…间隙;28…屏障用圆环状体;
[0160] 29…搬运路径;37…通路;38…入口;39…通路主体;40…出口。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挤出机螺杆 2020-05-11 570
挤出机螺杆结构 2020-05-12 620
单螺杆挤出机 2020-05-12 855
双螺杆挤出机 2020-05-11 185
挤出机的螺杆 2020-05-13 238
新型挤出机螺杆 2020-05-12 897
螺杆挤出机 2020-05-11 868
一种螺杆挤出机 2020-05-11 812
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 2020-05-13 391
用于挤出机的挤出螺杆 2020-05-13 12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