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

阅读:961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注塑模具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出一种 注塑模具 ,其包括公模板、公模仁、至少一个成型入子、母模仁及顶压机构,顶压机构设置于公模板内,公模板开设有收容腔,收容腔的底面上开设有收容槽,公模仁收容于收容腔内,公模仁包括本体、第一成型面及至少一个穿设孔,每个成型入子具有第二成型面,至少一个成型入子对应穿设于至少一个穿设孔内,至少一个成型入子的第二成型面与第一成型面共同构成成型面,母模仁具有成型槽及浇注流道,成型槽扣合于成型面上以共同组成型腔,浇注流道与型腔相连通,顶压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及顶板,至少一个驱动件驱动顶板移动从而带动每个成型入子移动以使第二成型面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成型面。上述注塑模具能够提高 工件 的致 密度 及良率。,下面是注塑模具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制备工件,该注塑模具包括公模板、公模仁、至少一个成型入子、母模仁及顶压机构,该公模仁设置于该公模板内,该至少一个成型入子活动穿设于该公模仁内,该母模仁盖设于该公模仁上,该顶压机构设置于该公模板内,其特征在于:该公模板开设有收容腔,该收容腔的底面上开设有收容槽,该公模仁收容于该收容腔内,该公模仁包括本体、第一成型面及至少一个穿设孔,该第一成型面设置于该本体朝向该母模仁的一侧,该至少一个穿设孔贯穿开设于该第一成型面上,每个成型入子具有第二成型面,该至少一个成型入子对应滑动穿设于该至少一个穿设孔内,该至少一个成型入子的第二成型面与该第一成型面共同构成成型面,该母模仁具有成型槽及浇注流道,该成型槽开设于母模仁的一侧,该母模仁扣合于该公模仁时,该成型槽与该成型面共同组成型腔以成型该工件,该浇注流道贯穿开设于该母模仁上且与该型腔相连通,该顶压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及顶板,该至少一个驱动件设置于该收容槽内,该顶板设置于该至少一个驱动件上且收容于该收容槽内,该至少一个成型入子设置于该顶板上,该顶板与该公模仁之间的距离和每个成型入子的第二成型面与该第一成型面之间的距离相同,该至少一个驱动件驱动该顶板移动,该顶板带动每个成型入子移动以使每个成型入子的第二成型面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成型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收容槽的底面上开设有收容孔,每个驱动件对应收容于每个收容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公模仁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凸台,该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至少一个定位凸台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该母模仁具有该成型槽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每个定位槽对应收容该定位凸台以对该母模仁进行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公模仁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孔,该至少一个固定孔开设于该第二表面上,该顶压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每个弹性件对应收容于该公模仁的每个固定孔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成型面设置于该第一表面的中央位置且凸出于该第一表面,该至少一个穿设孔开设于该第一成型面上且贯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顶压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杆,该至少一个导杆滑动穿设于该顶板内且与该公模仁相连接以使该顶板能够相对该公模仁移动且对该顶板的移动进行导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注塑模具还包括至少一个顶针,该至少一个顶针穿设于该公模板及该公模仁内以将成型后的工件脱模时顶离该公模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注塑模具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件,该至少一个定位件穿设于该公模板及该公模仁内,且每个定位件的一端凸出于该公模仁的第一成型面以对成型后的工件进行定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成型入子与该顶板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弹性件为弹簧

说明书全文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塑胶产品常常利用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然而,在制备具有薄壁的产品时,由于产品较薄易造成成型时流动料填充不充分而使产品良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充填充分的注塑模具。
[0004] 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制备工件,该注塑模具包括公模板、公模仁、至少一个成型入子、母模仁及顶压机构,该公模仁设置于该公模板内,该至少一个成型入子活动穿设于该公模仁内,该母模仁盖设于该公模仁上,该顶压机构设置于该公模板内,该公模板开设有收容腔,该收容腔的底面上开设有收容槽,该公模仁收容于该收容腔内,该公模仁包括本体、第一成型面及至少一个穿设孔,该第一成型面设置于该本体朝向该母模仁的一侧,该至少一个穿设孔贯穿开设于该第一成型面上,每个成型入子具有第二成型面,该至少一个成型入子对应滑动穿设于该至少一个穿设孔内,该至少一个成型入子的第二成型面与该第一成型面共同构成成型面,该母模仁具有成型槽及浇注流道,该成型槽开设于母模仁的一侧,该母模仁扣合于该公模仁时,该成型槽与该成型面共同组成型腔以成型该工件,该浇注流道贯穿开设于该母模仁上且与该型腔相连通,该顶压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及顶板,该至少一个驱动件设置于该收容槽内,该顶板设置于该至少一个驱动件上且收容于该收容槽内,该至少一个成型入子设置于该顶板上,该顶板与该公模仁之间的距离和每个成型入子的第二成型面与该第一成型面之间的距离相同,该至少一个驱动件驱动该顶板移动,该顶板带动每个成型入子移动以使每个成型入子的第二成型面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成型面。
[0005] 上述注塑模具通过公模板内设置顶压机构及在公模仁内活动穿设成型入子,顶压机构的至少一个驱动件驱动顶板移动,从而带动成型入子移动以对型腔内浆料进行挤压,进而提高了制备工件的致密度及良率。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0007] 图2是图1所示的注塑模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08] 图3是图2所示的注塑模具的公模板的立体示意图。
[0009] 图4是图2所示的注塑模具的公模仁的立体示意图。
[0010] 图5是图4所示的注塑模具的公模仁另一视的立体示意图。
[0011] 图6是图2所示的注塑模具的母模仁的立体示意图。
[0012] 图7是图1所示的注塑模具的沿VII-VII的剖视图。
[001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注塑模具 100
公模板 10
收容腔 11
底面 111,121
收容槽 12
收容孔 13
公模仁 20
本体 21
第一表面 211
第二表面 212
第一成型面 22
穿设孔 23
定位凸台 24
固定孔 25
成型入子 30
第二成型面 31
母模仁 40
成型槽 41
浇注流道 42
定位槽 43
顶针 50
定位件 60
顶压机构 70
驱动件 71
顶板 72
导杆 73
弹性件 74
成型面 80
工件 2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使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使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0016]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7]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100。注塑模具100用于对工件200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模具100包括公模板10、公模仁20、至少一个成型入子30、母模仁40、至少一个顶针50、至少一个定位件60、及顶压机构70。公模仁20设置于公模板10内。至少一个成型入子30设置于公模仁20内。母模仁40设置于公模仁20上。顶压机构70设置于公模板
10内以驱动至少一个成型入子30移动。至少一个顶针50及至少一个定位件60穿设于公模板
10及公模仁20内。至少一个顶针50用于将成型后的工件200脱模时顶离公模仁20。至少一个定位件60用于对成型后的工件200进行定位以防止脱模时工件200偏离公模仁20而损坏工件200。本实施例中,成型入子30的数量为一个,顶针50的数量为五个,定位件60的数量为两个,但不限于此。
[0018] 请参阅图3,公模板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开设有收容腔11。收容腔11开设于公模板10的一侧面上。收容腔11大致呈矩形,其具有底面111。收容腔11的底面111上开设有收容槽12。收容槽12的底面12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收容孔13。至少一个收容孔13均匀分布于底面121上。本实施例中,收容孔13的数量为四个,但不限于此。
[0019] 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5,公模仁20大致呈矩形体,其收容于公模板10的收容腔11内。公模仁20包括本体21、第一成型面22、至少一个穿设孔23、至少一个定位凸台24及至少一个固定孔25。本体21包括第一表面211及与第一表面211相对的第二表面212。第一成型面22设置于第一表面211的大致中央位置且凸出于第一表面211。至少一个穿设孔23开设于第一成型面22上且贯穿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2。至少一个定位凸台24设置于第一表面
211上且沿本体21的四周均匀分布。至少一个固定孔25开设于第二表面212上。本实施例中,穿设孔23的数量为一个,定位凸台24及固定孔25的数量都为四个,但不限于此。
[0020] 请再次参阅图2,每个成型入子30大致为矩形块体,其具有第二成型面31。每个成型入子30对应滑动设置于每个穿设孔23内。每个成型入子30的第二成型面31与第一成型面22共同构成成型面80。
[0021] 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6,母模仁40大致呈矩形,其具有成型槽41及浇注流道42。成型槽41开设于母模仁40一侧的大致中央位置。母模仁40扣合于公模仁20时,成型槽41与成型面80共同组成型腔(未标示)以成型工件200。浇注流道42贯穿开设于母模仁40上且位于成型槽41的底面(未标示)大致中央位置。浇注流道42与型腔相连通以将流动的浆料注入型腔(未标示)内。母模仁40具有成型槽41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43。每个定位槽43对应收容定位凸台24以对母模仁40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定位槽43与定位凸台24的数量相同为四个,但不限于此。
[0022] 顶压机构70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71、顶板72、至少一个导杆73及至少一个弹性件74。每个驱动件71对应收容于收容槽12底面121上的收容孔13内。顶板72与收容槽12的形状相似。顶板72对应收容于收容槽12内且设置于至少一个驱动件71上。至少一个导杆73滑动穿设于顶板72内且与公模仁20相连接以使顶板72能够相对公模仁20移动且对顶板72的移动进行导向。顶板72与成型入子30相连接以带动成型入子30。每个弹性件74对应收容于公模仁20的每个固定孔25内。每个弹性件74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公模仁20与顶板72。本实施例中,驱动件71及弹性件74的数量都为四个,导杆73的数量为两个,但不限于此;每个驱动件71为高压油缸,每个弹性件74为弹簧,但不限于此;每个成型入子30通过螺栓(未标示)与顶板72固定连接,但不限于此,每个成型入子30也可以与顶板72一体成型。
[0023]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7,组装时,将至少一个成型入子30设置于顶板72上,并将至少一个弹性件74分别对应收容于公模仁20的至少一个固定孔25内。将顶板72通过至少一个导杆73与公模仁20相连接且顶板72与公模仁20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并将至少一个成型入子30对应滑动穿设于公模仁20的至少一个穿设孔23内且每个弹性件74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公模仁20及顶板72。将每个驱动件71对应收容于收容槽12底面121上的收容孔13内,并将顶板72设置于驱动件71上且收容于收容槽12内及公模仁20收容于收容腔11内。将至少一个顶针
50滑动穿设于公模板10及公模仁20内,且每个顶针50的一端与公模仁20的第一成型面22平齐。将至少一个定位件60穿设于公模板10及公模仁20内,且每个定位件60的一端凸出于公模仁20的第一成型面22。将母模仁40盖设于公模仁20上,完成了对整个注塑模具100的组装。
[0024] 使用时,将顶板72与公模仁20之间设定一定间隙,每个成型入子30的第二成型面31低于公模仁20的第一成型面22,且第二成型面31与第一成型面22的距离和顶板72与公模仁20之间的预设间隙相同。将流动的浆料(图未示)通过母模仁40的浇注流道进入成型槽41与成型面80共同组成的型腔(未标示)。至少一个驱动件71驱动顶板72沿导杆73靠近公模仁
20移动,顶板72带动至少一个成型入子30靠近母模仁40移动以使每个成型入子30的第二成型面31与公模仁20的第一成型面22平齐。工件200冷却成型后,解除至少一个驱动件71对顶板72的驱动,由于至少一个弹性件74的弹性回复使顶板72沿导杆73远离公模仁20移动,从而带动至少一个成型入子30脱离工件200。将母模仁40脱离公模仁20,并利用至少一个顶针50将工件200顶离公模仁20的第一成型面22,完成了对工件200的制备。
[0025] 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塑模具100包括公模板10、公模仁20、至少一个成型入子30、母模仁40、至少一个顶针50、至少一个定位件60及顶压机构70,但不限于此,至少一个顶针50及至少一个定位件60可以去除,并不影响注塑模具100对工件200进行制备。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槽12的底面12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收容孔13,但不限于此,收容孔13可以去除,顶压机构70的至少一个驱动件71直接设置于该收容槽12的底面121上,并不影响至少一个驱动件71驱动顶板72移动。
[0027] 在本实施方式中,公模仁20包括本体21、第一成型面22、至少一个穿设孔23、至少一个定位凸台24及至少一个固定孔25,母模仁40具有成型槽41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43,但不限于此,至少一个定位凸台24及至少一个定位槽43可以去除,母模仁40直接盖设于公模仁20上,并不影响母模仁40与公模仁20共同组成型腔。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公模仁20包括本体21、第一成型面22、至少一个穿设孔23、至少一个定位凸台24及至少一个固定孔25,但不限于此,至少一个固定孔25可以去除,至少一个弹性件74直接设置于公模仁20与顶板72之间,并不影响至少一个弹性件74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公模仁20与顶板72。
[0029]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压机构70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71、顶板72、至少一个导杆73及至少一个弹性件74,但不限于此,至少一个导杆73及至少一个弹性件74可以去除,至少一个驱动件71直接驱动顶板72靠近或者远离公模仁20移动,并不影响顶板72及带动至少一个成型入子30移动。
[0030] 上述注塑模具100通过公模板10内设置顶压机构70及在公模仁20内活动穿设成型入子30,顶压机构70的至少一个驱动件71驱动顶板72移动,从而带动成型入子30移动以对型腔内浆料进行挤压,进而提高了制备工件200的致密度及良率。
[0031]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注塑模具 2020-05-11 281
注塑模具 2020-05-11 469
注塑模具 2020-05-12 919
注塑模具 2020-05-12 112
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 2020-05-11 392
注塑模具 2020-05-13 192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更换活镶芯块装置 2020-05-11 151
注塑模具 2020-05-13 884
注塑模具 2020-05-11 257
注塑模具 2020-05-12 45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