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成型和铸造 / 中空吹塑成型 / 一种自浮式叶轮增氧机

一种自浮式叶轮

阅读:704发布:2021-02-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自浮式叶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浮式 叶轮 增 氧 机,包括浮体叶轮(1),浮体叶轮(1)通过连接 支撑 板(2)设置有动 力 装置(3),所述浮体叶轮(1)包括密封浮体(11)、 叶片 (12),所述的动力装置(3)包括立式 电机 (31)、减速机构(32)以及旋转 法兰 (33)构成,所述叶片(12)整体呈“L”型,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分 水 孔(6)、分水槽(7),叶片(12)通过叶片 底板 (13)与密封浮体(11)固定可调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但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叶轮增氧机需要借助浮球等承载装置来承载增氧机动力装置,导致增氧设备体积大,不便于生产、运输、装配以及使用的问题,而且有效解决了传统叶片形式单一,无法同时实现增氧、耕水、涌浪的功能的问题。,下面是一种自浮式叶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自浮式叶轮机,包括浮体叶轮(1),浮体叶轮(1)通过连接支撑板(2)设置有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体叶轮(1)包括密封浮体(11)、叶片(12),密封浮体(11)为一体式中空圆环体,密封浮体(11)外缘、内缘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11),密封浮体(11)底部沿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凹槽(112),密封浮体(11)通过内缘设置的安装孔(111)设置有连接支撑板(2),密封浮体(11)通过外缘设置的安装孔(111)以及限位凹槽(112)内设置的调节孔(113)与叶片底板(13)固定可调连接,叶片底板(13)通过固件(4)固定有叶片(12);
所述的动力装置(3)包括立式电机(31)、减速机构(32)以及旋转法兰(33)构成,减速机构(32)包括动力输入部分、减速部分以及动力输出部分,输入部分包括输入轴(321)、双偏心套(322),减速部分包括摆线轮(323)、针齿壳(324)以及针齿销(325),输出部分由输出轴(326)构成,立式电机(31)与减速机构(32)的输入部分驱动连接,减速机构(32)的动力输出部分通过旋转法兰(33)与浮体叶轮(1)的连接支撑板(2)驱动连接;
所述减速机构(32)的壳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凸板(34),减速机构(32)通过凸板(34)连接有定位拉杆(5),定位拉杆(5)包括与凸板(34)固定连接的方形板(51)、拉杆(52)以及圆形圈(53),拉杆(52)一端与方形板(51)固定,相对端与圆形圈(53)固定;
所述叶片(12)整体呈“L”型,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分孔(6)、分水槽(7),叶片(12)通过叶片底板(13)与密封浮体(11)固定可调连接,叶片底板(13)的内侧端通过限位凹槽(112)内设置的调节孔(113)与密封浮体(11)内侧端固定,叶片底板(13)的外侧端通过密封浮体(11)外缘设置的安装孔(111)固定连接,浮体叶轮(1)的半径通过叶片底板(13)插入限位凹槽(112)的长短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式叶轮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2)顶部设置有扬水倾部(121),扬水倾角部(121)上设置有分水槽(7),分水槽(7)呈长椭圆形,叶片(12)背部设置有加强筋(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浮式叶轮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浮体
(11)采用整体吹塑成型工艺制成,连接支撑板(2)、叶片底板(13)以及叶片(12)均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浮式叶轮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上包覆设置有防雨罩(8),防雨罩(8)包括冒顶(81)、罩壳(82),冒顶(81)设置于罩壳(82)上部,冒顶(81)、罩壳(82)均呈圆锥型,冒顶(81)、罩壳(82)之间设置有通气孔(83),冒顶(81)通过安装脚(84)与罩壳(82)卡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浮式叶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养殖增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浮式叶轮增氧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对鱼类食品购买不断提高,供求矛盾不断增加,这时便需要在原有固定的面积的池塘内养殖更多的育苗,为了解决育苗密度大从而产生的缺氧问题,增氧成为现有水产养殖不可或缺的增氧设备,现有的叶轮增氧机主要由电机齿轮减速箱、连接法兰、叶轮、浮球、支撑杆和罩壳组成,由于结构简单、增氧能力强,是各种增氧机中使用量最多的品种。但是近年来,生产企业一直沿用原有技术进行生产,技术突破难度较大,特别是增氧机还是通过浮球、牵引等设备来承载增氧机。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浮式叶轮增氧机,本实用新型不但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叶轮增氧机需要借助浮球等承载装置来承载增氧机动力装置,导致增氧设备体积大,不便于生产、运输、装配以及使用的问题,而且有效解决了传统叶片形式单一,无法同时实现增氧、耕水、涌浪的功能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自浮式叶轮增氧机,包括浮体叶轮(1),浮体叶轮(1)通过连接支撑板(2)设置有动力装置(3),其特征在于:
[0006] 所述浮体叶轮(1)包括密封浮体(11)、叶片(12),密封浮体(11)为一体式中空圆环体,密封浮体(11)外缘、内缘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11),密封浮体(11)底部沿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凹槽(112),密封浮体(11)通过内缘设置的安装孔(111)设置有连接支撑板(2),密封浮体(11)通过外缘设置的安装孔(111)以及限位凹槽(112)内设置的调节孔(113)与叶片底板(13)固定可调连接,叶片底板(13)通过固件(4)固定有叶片(12)。
[0007] 所述的动力装置(3)包括立式电机(31)、减速机构(32)以及旋转法兰(33)构成,减速机构(32)包括动力输入部分、减速部分以及动力输出部分,输入部分包括输入轴(321)、双偏心套(322),减速部分包括摆线轮(323)、针齿壳(324)以及针齿销(325),输出部分由输出轴(326)构成,立式电机(31)与减速机构(32)的输入部分驱动连接,减速机构(32)的动力输出部分通过旋转法兰(33)与浮体叶轮(1)的连接支撑板(2)驱动连接。
[0008] 所述减速机构(32)的壳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凸板(34),减速机构(32)通过凸板(34)连接有定位拉杆(5),定位拉杆(5)包括与凸板(34)固定连接的方形板(51)、拉杆(52)以及圆形圈(53),拉杆(52)一端与方形板(51)固定,相对端与圆形圈(53)固定。
[0009] 所述叶片(12)整体呈“L”型,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水孔(6)、分水槽(7),叶片(12)通过叶片底板(13)与密封浮体(11)固定可调连接,叶片底板(13)的内侧端通过限位凹槽(112)内设置的调节孔(113)与密封浮体(11)内侧端固定,叶片底板(13)的外侧端通过密封浮体(11)外缘设置的安装孔(111)固定连接,浮体叶轮(1)的半径通过叶片底板(13)插入限位凹槽(112)的长短控制。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0011] 所述叶片(12)顶部设置有扬水倾部(121),扬水倾角部(121)上设置有分水槽(7),分水槽(7)呈长椭圆形,叶片(12)背部设置有加强筋(122)。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0013] 所述密封浮体(11)采用整体吹塑成型工艺制成,连接支撑板(2)、叶片底板(13)以及叶片(12)均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成。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0015] 所述叶片(3)顶部设置有扬水倾角部(34),扬水倾角部(34)上设置有分水槽(33),分水槽(33)呈长椭圆形,叶片(3)背部设置有加强筋(35)。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0017] 所述动力装置(3)上包覆设置有防雨罩(8),防雨罩(8)包括冒顶(81)、罩壳(82),冒顶(81)设置于罩壳(82)上部,冒顶(81)、罩壳(82)均呈圆锥型,冒顶(81)、罩壳(82)之间设置有通气孔(83),冒顶(81)通过安装脚(84)与罩壳(82)卡接。
[0018]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0019]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的密封固体作为动力装置的承载浮体,无需体积较大的浮球作为承载,大大减小了增氧机的工作体积,同时还可以通过叶片底板的长短调节来调整叶轮的工作直径,用自浮叶轮支撑起整个增氧机,自浮叶轮直径大、浮力强,无需调节吃水深度,简化了产品的结构。
[0020] 2、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对减速机构的优化设计,使整机重量更轻,动力更强劲。
[0021] 3、本实用新型叶轮本体包括密封浮体、叶片、连接支撑板三部分构成,均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成,大大减轻了整机重量。
[0022] 4、本实用新型叶片上分别设置有分水孔、分水槽,不但浮力强、耐腐蚀,使该机同时具有增氧、耕水、涌浪等多种改善水质的功效。
[0023] 5、本实用新型叶片的上部外沿有仰角,便于破水和起水,增加增氧机叶轮的增氧、耕水和浪涌效果。
[0024]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但便于生产、运输,而且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便于增氧机的安装和移动,由于传统的整体式的增氧机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需要借助大型的退拽设备进行安装和移动,需要耗费用于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浮体叶轮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浮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叶片底板与叶片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拉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雨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如图1、2、3、4、5、6、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浮体叶轮1,浮体叶轮1通过连接支撑板2设置有动力装置3,所述浮体叶轮1包括密封浮体(11)、叶片12,密封浮体11为一体式中空圆环体,密封浮体11外缘、内缘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11,密封浮体11底部沿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凹槽112,密封浮体11通过内缘设置的安装孔111设置有连接支撑板2,密封浮体11通过外缘设置的安装孔111以及限位凹槽112内设置的调节孔113与叶片底板13固定可调连接,叶片底板13通过紧固件4固定有叶片12;
[0033] 所述的动力装置3包括立式电机31、减速机构32以及旋转法兰33构成,减速机构32包括动力输入部分、减速部分以及动力输出部分,输入部分、减速部分、输出部分,输入部分包括输入轴(321)、双偏心套(322),减速部分包括摆线轮(323)、针齿壳(324)以及针齿销(325),输出部分由输出轴(326)构成,在输入轴(321)上装有一个错位180度双偏心套(322),在双偏心套(322)上装有两个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323)的中心孔即为双偏心套(322)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323)与针齿壳(324)上一组环行排列的针齿销(325)相啮哈,组成少齿差内啮合减速机构,减速机构(32)输出轴(326)上安装旋转法兰(33)并用键销紧固,立式电机31与减速机构32的输入部分驱动连接,减速机构32的动力输出部分通过旋转法兰33与浮体叶轮1的连接支撑板2驱动连接;
[0034] 减速机构32的壳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凸板34,减速机构32通过凸板34连接有定位拉杆5,定位拉杆5包括与凸板34固定连接的方形板51、拉杆52以及圆形圈53,拉杆52一端与方形板51固定,相对端与圆形圈53固定;
[0035] 叶片12整体呈“L”型,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水孔6、分水槽7,叶片12通过叶片底板13与密封浮体11固定可调连接,叶片底板13的内侧端通过限位凹槽112内设置的调节孔113与密封浮体11内侧端固定,叶片底板13的外侧端通过密封浮体11外缘设置的安装孔111固定连接,浮体叶轮1的半径通过叶片底板13插入限位凹槽112的长短控制;
[0036] 叶片12顶部设置有扬水倾角部121,扬水倾角部121上设置有分水槽7,分水槽7呈长椭圆形,叶片12背部设置有加强筋122;密封浮体11采用整体吹塑成型工艺制成,连接支撑板2、叶片底板13以及叶片12均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成;
[0037] 动力装置3上包覆设置有防雨罩8,防雨罩8包括冒顶81、罩壳82,冒顶81设置于罩壳82上部,冒顶81、罩壳82均呈圆锥型,冒顶81、罩壳82之间设置有通气孔83,冒顶81通过安装脚84与罩壳82卡接。
[0038]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