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加工 / 行星球磨机 / 一种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合金—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阅读:931发布:2022-07-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合金—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钛 合金 —羟基 磷灰石 盐 生物 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特点是应用3D打印技术,通过动态调节各熔覆层羟基磷灰石盐粉末与钛合金基体粉末配比值,制备出以钛合金为中心层,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过渡层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本发明因充分发挥了各材料的性能优势又减少了其内部应 力 ,呈现出优良的力学和生物学性能,因此适合于骨组织替代或种植体修复领域。,下面是一种合金—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合金—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3D打印技术,通过动态调节各熔覆层羟基磷灰石盐粉末与钛合金基体粉末配比值,用激光熔覆的方式,层层堆积,随着梯度层数的增多,相邻层间组分含量的差异减小,形成高结合度的功能梯度生物材料制备出低钛弹性模量且有利于新骨形成,实现材料与生物骨组织间产生紧密的骨性结合,提高其生物学相容性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多孔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钛合金粉末的制备:烧结选用配比为96%Ti+1.5%Zn +2.0%Mg+0.5%Ag(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21.2μm的Ti,50μm的Zn,75-120μm的Mg、Ag混合纳米粉在烘干箱里以145℃烘干 10小时,将上述粉末在QM-3SP4J行星式球磨机里进行机械混粉24小时,粉末混合均匀后对其以80℃烘干1h,得到金属粉末
(2)羟基磷灰石盐粉末的制备:按原子比1.67称取生物质酸钙、磷酸铵盐,将生物质碳酸钙按固液比例1:7与去离子混合,导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将磷酸铵盐与加水配制成饱和溶液;采用晶体自然生长的方法,能使、钙和磷酸铵盐与加水配制成饱和溶液基体充分反应融合;将反应器连接好冷凝器真空,所述反应器的温度升高至80℃时通过滴加系统将溶液加入反应器内,滴加时间为40min,滴加完成后继续加热至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80℃-100℃;反应结束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通过恒温干燥箱在110℃下干燥制得羟基磷灰石盐粉末;
(3)3D打印模型构建:通过CAD建模,生成3维支架(20mm长,直径20mm),同时生成孔径在
200-700μm的孔洞的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将CAD模型分层,获得模型每一层的截面信息;
(4)钛合金基体部分打印:将麦芽糊精粉末溶解于蒸馏水中,比重为1:5(麦芽糊精:
水), 每100ml溶解粘结剂中加入10mg的叠氮化钠(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粘结剂小液滴由喷头喷 出并与金属粉末基结合,对100μm的层厚度,保持粉末的饱和度在60%(无论是构件表层或是核心)进行打印;
(5)激光熔覆制备的梯度层数为7层,将钛合金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盐粉末按重量百分比分别按88:12、76:24、64:36、1:1、36:64、24:76、12:88的比例配制,然后采用机械混合法使钛合金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盐粉末均匀混合,激光参数选择在:激光光斑直径为1mm,送料速率25ml/min,激光功率为500-800W、激光扫描速率为 7-11mm/s,得厚度为50μm~105μm,空隙率为 0.51%~0.86%的中间过渡层;
(6)更进一步地,激光3D打印成型,激光功率为500W,激光光束扫描速度为10mm/s,离焦量为+25mm,保护气Ar气流量为133ml/s,得到羟基磷灰石盐层;
(7)熔覆结束,将三维熔覆件放在白织灯加热的特定热氛围中保持50min,未熔化的粉末通过高压气流吹离支架,从而获得复杂的结构件,形成具有高度开放的多孔结构的材料,去除未熔粉末后,支架被放在氩气保护电子炉中烧结,第一阶加热(10℃/min)温度限制在
400℃,然后保持50min以去除粘结剂,第二阶加热温度起始速率为20℃/min,达到最终烧结温度1400℃后保温110min,最后随炉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的高强度结合,应用3D打印技术,通过动态调节各熔覆层羟基磷灰石盐粉末与钛合金基体粉末配比值,用激光熔覆的方式,层层堆积,充分发挥了各材料的性能优势又克服了结合部位的性能不匹配,各组分间产生牢固的机械结合和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复合材料具有低弹性模量且其高生物力学相容性和表面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有利于成骨细胞沉积,引导新骨形成,实现材料与生物骨组织间产生紧密的骨性结合,且无毒副作用,无致癌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材支架上的特设的孔洞可以提高细胞与金属的结合以及骨骼的内生长,多孔性设计对避免由应力遮蔽效应引起的失效,通过控制孔的结构与分布,可以定制特殊力学性能的专用植入物,植入物的多孔性设计提高了细胞的附着、增殖以及新血管的产生,从而得到更好的骨结合,实现了骨骼的可再生,钛的存在使骨骼强度及韧性也得到提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了具有抗菌性能的生物相容性银、铜合金颗粒,可通过表面电荷效应或释放杀菌金属离子,具有明显广谱抗菌效果,有效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杆菌和MRSA等细菌在植入体表面的粘附;并通过可控释放抗菌金属离子,有效抵制其周围细菌引起的感染。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合金—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骨骼损伤的不断涌现及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趋势,骨替代材料的需求随着骨损伤病例的增加而大量增长。因此研制具有良好结构性与生物相容性的仿生人骨替代骨修复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0003] 近年来,钛及钛合金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惰性化钛膜在生理环境下可以稳定存在等优点,在临床医学界广泛应用。但钛合金等现有金属骨骼植入材料,存在着与生物骨的学相容性差的问题钛。合金等材料的抗拉强度比天然骨骼高5.3倍以上,弹性模量更是高11倍以上。其骨骼植入物对人体局部骨组织产生很大的“应力遮挡”效应,可诱发遮挡性骨质缺失。导致人体骨骼植入物与周围的原有生物骨脆弱化、人体骨骼植入物周围的新生骨生长不良以及人体骨骼植入物与生物骨之间因应力集中引发炎症。且其生物活性较差,其不能与人体硬组织形成化学骨性结合。因此研究开发低钛弹性模量且提高其生物力学相容性的研究和钛表面以提高其生物活性的植入物具有重要意义。
[0004]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且有极好的骨传导性和与骨结合的能力,且无毒副作用,无致癌作用,被广泛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
[0005] 专利号为CN200810045066.7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悬浮等离子喷涂设备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的结构均匀性好,节约能量能源,但该方法存在着工艺重现性差、结合强度低、生物活性差,以及具有降解性、膜层中含有微孔、裂纹等缺点,难以满足对其寿命、安全、可靠的临床应用需要。
[0006]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开发一种以钛合金为基底通过建立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过渡层实现羟基磷灰石与钛合金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材料的性能优势又克服了结合部位的性能不匹配,各组分间产生牢固的机械结合和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通过动态调节各熔覆层羟基磷灰石盐粉末与钛合金基体粉末配比值,用激光熔覆的方式,层层堆积,随着梯度层数的增多,相邻层间组分含量的差异减小,形成具有梯度原料配比熔覆过渡层的功能梯度生物材料。实现结合强度高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多孔材料。因此,本方法可实现制备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抗菌抗氧化且密度、弹性模量接近人骨的植入物。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使得所得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000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3D打印技术,通过动态调节各熔覆层羟基磷灰石盐粉末与钛合金基体粉末配比值,用激光熔覆的方式,层层堆积,随着梯度层数的增多,相邻层间组分含量的差异减小,形成高结合度的功能梯度生物材料。制备出低钛弹性模量且有利于新骨形成,实现材料与生物骨组织间产生紧密的骨性结合,提高其生物力学相容性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多孔材料。
[0009] 方案所需材料按如下具体步骤制备:(1)钛合金粉末的制备:烧结选用配比为96%Ti+1.5%Zn +2.0%Mg+0.5%Ag(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21.2μm的Ti,50μm的Zn,75-120μm的Mg、Ag混合纳米粉在烘干箱里以145℃烘干 10小时,将上述粉末在QM-3SP4J行星式球磨机里进行机械混粉24小时,粉末混合均匀后对其以80℃烘干1h,得到金属粉末
(2)羟基磷灰石盐粉末的制备:按原子比1.67称取生物质酸钙、磷酸铵盐,将生物质碳酸钙按固液比例1:7与去离子混合,导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将磷酸铵盐与加水配制成饱和溶液;采用晶体自然生长的方法,能使、钙和磷酸铵盐与加水配制成饱和溶液基体充分反应融合;将反应器连接好冷凝器真空,所述反应器的温度升高至80℃时通过滴加系统将溶液加入反应器内,滴加时间为40min,滴加完成后继续加热至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80℃-100℃;反应结束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通过恒温干燥箱在110℃下干燥制得羟基磷灰石盐粉末;
(3)3D打印模型构建:通过CAD建模,生成3维支架(20mm长,直径20mm),同时生成孔径在
200-700μm的孔洞的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将CAD模型分层,获得模型每一层的截面信息;
(4)钛合金基体部分打印:将麦芽糊精粉末溶解于蒸馏水中,比重为1:5(麦芽糊精:
水), 每100ml溶解粘结剂中加入10mg的叠氮化钠(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粘结剂小液滴由喷头喷 出并与金属粉末基结合,对100μm的层厚度,保持粉末的饱和度在60%(无论是构件表层或是核心)进行打印;
(5)激光熔覆制备的梯度层数为7层,将钛合金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盐粉末按重量百分比分别按88:12、76:24、64:36、1:1、36:64、24:76、12:88的比例配制。然后采用机械混合法使钛合金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盐粉末均匀混合。激光参数选择在:激光光斑直径为1mm,送料速率25ml/min,激光功率为500-800W、激光扫描速率为 7-11mm/s。得厚度为50μm~105μm,空隙率为 0.51%~0.86%的中间过渡层;
(6)更进一步地,激光3D打印成型,激光功率为500W,激光光束扫描速度为10mm/s,离焦量为+25mm,保护气Ar气流量为133ml/s,得到羟基磷灰石盐层;
(7)熔覆结束,将三维熔覆件放在白织灯加热的特定热氛围中保持50min,未熔化的粉末通过高压气流吹离支架,从而获得复杂的结构件。形成具有高度开放的多孔结构的材料。
去除未熔粉末后,支架被放在氩气保护电子炉中烧结。第一阶加热(10℃/min)温度限制在
400℃,然后保持50min以去除粘结剂。第二阶加热温度起始速率为20℃/min,达到最终烧结温度1400℃后保温110min,最后随炉冷却。
[0010] 本发明中复合材料元素的作用分别如下:Ti钛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钛的加入增强了材料的强度、韧性。钛具有特殊的电流特性,对人体会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且其化学性安定,不会发生经时行的变化或变质;
Zn是对细胞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的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Zn 的加入可提高合金的强度,同时有效促进室温下钛合金非基面滑移的发生,提高钛合金的加工能力;
Mg是一种高强度的轻量金属,可在生物环境中降解,镁的加入,使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Ag并没有细胞毒性,加入少量的银,会改善金属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金属的腐蚀和力学性能,并且银在化学状态下的抗菌活性使合金具有了良好抗感染能力。
[0011] 与现有铸造医用钛合金技术相比,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的制备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的高强度结合。本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通过动态调节各熔覆层羟基磷灰石盐粉末与钛合金基体粉末配比值,用激光熔覆的方式,层层堆积,充分发挥了各材料的性能优势又克服了结合部位的性能不匹配,各组分间产生牢固的机械结合和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
(2)本多孔复合材料具有低弹性模量且其高生物力学相容性和表面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有利于成骨细胞沉积,引导新骨形成,实现材料与生物骨组织间产生紧密的骨性结合,且无毒副作用,无致癌作用;
(3)本发明基材支架上的特设的孔洞可以提高细胞与金属的结合以及骨骼的内生长,多孔性设计对避免由应力遮蔽效应引起的失效,通过控制孔的结构与分布,可以定制特殊力学性能的专用植入物,植入物的多孔性设计提高了细胞的附着、增殖以及新血管的产生,从而得到更好的骨结合,实现了骨骼的可再生,钛的存在使骨骼强度及韧性也得到提高;
(4)因添加了具有抗菌性能的生物相容性银、铜合金颗粒,可通过表面电荷效应或释放杀菌金属离子,具有明显广谱抗菌效果,有效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杆菌和MRSA等细菌在植入体表面的粘附;并通过可控释放抗菌金属离子,有效抵制其周围细菌引起的感染。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盐生物陶瓷多孔材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钛合金粉末的制备:烧结选用配比为96%Ti+1.5%Zn +2.0%Mg+0.5%Ag(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21.2μm的Ti,50μm的Zn,75-120μm的Mg、Ag混合纳米粉在烘干箱里以145℃烘干 10小时,将上述粉末在QM-3SP4J行星式球磨机里进行机械混粉24小时,粉末混合均匀后对其以80℃烘干1h,得到金属粉末;
(2)羟基磷灰石盐粉末的制备:按钙磷原子比1.67称取生物质碳酸钙、磷酸铵盐,将生物质碳酸钙按固液比例1:7与去离子水混合,导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将磷酸铵盐与加水配制成饱和溶液;采用晶体自然生长的方法,能使银、铜、钙和磷酸铵盐与加水配制成饱和溶液基体充分反应融合;将反应器连接好冷凝器和真空泵,所述反应器的温度升高至80℃时通过滴加系统将溶液加入反应器内,滴加时间为40min,滴加完成后继续加热至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80℃-100℃;反应结束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通过恒温干燥箱在110℃下干燥制得羟基磷灰石盐粉末;
(3)3D打印模型构建:通过CAD建模,生成3维支架(20mm长,直径20mm),同时生成孔径在
200-700μm的孔洞的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将CAD模型分层,获得模型每一层的截面信息;
(4)钛合金基体部分打印:将麦芽糊精粉末溶解于蒸馏水中,比重为1:5(麦芽糊精:
水), 每100ml溶解粘结剂中加入10mg的叠氮化钠(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粘结剂小液滴由喷头喷 出并与金属粉末基结合,对100μm的层厚度,保持粉末的饱和度在60%(无论是构件表层或是核心)进行打印;
(5)激光熔覆制备的梯度层数为7层,将钛合金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盐粉末按重量百分比分别按88:12、76:24、64:36、1:1、36:64、24:76、12:88的比例配制。然后采用机械混合法使钛合金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盐粉末均匀混合。激光参数选择在:激光光斑直径为1mm,送料速率25ml/min,激光功率为500-800W、激光扫描速率为 7-11mm/s。得厚度为50μm~105μm,空隙率为 0.51%~0.86%的中间过渡层;
(6)更进一步地,激光3D打印成型,激光功率为500W,激光光束扫描速度为10mm/s,离焦量为+25mm,保护气Ar气流量为133ml/s,得到羟基磷灰石盐层;
(7)熔覆结束,将三维熔覆件放在白织灯加热的特定热氛围中保持50min,未熔化的粉末通过高压气流吹离支架,从而获得复杂的结构件。形成具有高度开放的多孔结构的材料。
去除未熔粉末后,支架被放在氩气保护电子炉中烧结。第一阶加热(10℃/min)温度限制在
400℃,然后保持50min以去除粘结剂。第二阶加热温度起始速率为20℃/min,达到最终烧结温度1400℃后保温110min,最后随炉冷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自分选式行星球磨机 2020-05-11 328
一种循环自冷行星式球磨机 2020-05-13 92
一种行星球磨机 2020-05-11 130
一种工用行星式球磨机 2020-05-12 387
一种用于球磨机的行星磨筒 2020-05-14 701
一种全方位行星式球磨机 2020-05-14 318
一种超声破碎行星球磨机 2020-05-14 1034
一种行星式球磨机 2020-05-12 806
行星球磨机 2020-05-11 863
行星球磨机 2020-05-13 61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