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林业机械与工程 / 木头堆 / 茯苓的种植方法

茯苓的种植方法

阅读:618发布:2020-05-25

专利汇可以提供茯苓的种植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把新伐又无虫蛀、无脱皮的松树根挖出来,斩去横根, 剥皮 留筋,剥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树根将树皮相间纵削,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然后放在通 风 、干燥处堆叠晒干;2)选择并耕整培育地;同时把松树头锯成平截面,选择晴天种植;3)开窖摆料、接种;4)种植管理。本发明茯苓的种植方法采用用松树头栽培茯苓,可节省大量木材,种植成本降低,且比常用的松树身栽植结茯苓期长、还可以增产40%左右, 质量 也比用树身育出的好。,下面是茯苓的种植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把新伐又无虫蛀、无脱皮的松树根挖出来,斩去横根,剥皮留筋,剥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树根将树皮相间纵削,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然后放在通、干燥处堆叠晒干;
2)选择并耕整培育地
选择面向东、南、西、以及气温在10~25°的沙土坡地作为培育地,对培育地设置排设施,控制土壤含水量在水量22~27%,并调节土壤pH值在5~6,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彻底除净杂物,每亩用白蚁药4~5千克撒于地面,预防白蚁,同时把松树头锯成平截面,选择晴天种植;
3)开窖摆料、接种
窖底坡度以20~30度为宜,摆好木料后从下至上覆土并压紧木料,将选好的茯苓种用削利的竹片切成小块,贴在木头和木尾交接的新口处,每10千克木料用种0.1~0.15千克,培土压实,贴种后覆土,畦与畦之间开一条宽750px的排水沟;
4)种植管理
茯苓种植45~60天,菌丝已基本传遍木头,这时应进行第一次松土,第二次松土在结苓后进行,把苓块周围的泥土挖松再培上,茯苓膨大时若出现表土爆裂,要及时培土,以免日晒爆裂影响长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菌种是用小松木段片装瓶消毒,加适量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后,在瓶内长出白色旺盛的菌丝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茯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质由小松木块
55%,松木屑20%,米糠20%,蔗糖4%,石膏粉1%组成;所述培养基质的配制方法:先将松木屑、米糠、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人松木块煮沸30分钟,待松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松本屑、米糖、石膏粉倒入液中,拌匀;然后加入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然后分装于500毫升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即可接茯苓原种。

说明书全文

茯苓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材种植及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别名苓、松茯苓。茯苓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600-1000m山区的干燥、向阳山坡上的尾松、黄山松、赤松、云南松、黑松等树种的根际,偶见于其他针叶树及阔叶树的根部,其土质为砂质适宜,孢子22-28℃萌发,菌丝18-35℃生长,于25-30℃生长迅速,子实体18-26℃分化生长并能产生孢子。
[0003] 茯苓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神农本草经》,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可治小便不利、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
[0004] 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茯苓年销售量在1000万公斤以上,市场需求量极大,但是传统的茯苓种植方法产量较低,成品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该茯苓的种植方法采用用松树头栽培茯苓,可节省大量木材,种植成本降低,且比常用的松树身栽植结茯苓期长、还可以增产40%左右,质量也比用树身育出的好。
[0006] 本发明茯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备料,把新伐又无虫蛀、无脱皮的松树根挖出来,斩去横根,剥皮留筋,剥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树根将树皮相间纵削,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然后放在通、干燥处堆叠晒干;
[0008] 2)选择并耕整培育地
[0009] 选择面向东、南、西、以及气温在10~25°的沙土坡地作为培育地,对培育地设置排水设施,控制土壤含水量在水量22~27%,并调节土壤pH值在5~6,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彻底除净杂物,每亩用白蚁药4~5千克撒于地面,预防白蚁,同时把松树头锯成平截面,选择晴天种植;
[0010] 3)开窖摆料、接种
[0011] 窖底坡度以20~30度为宜,摆好木料后从下至上覆土并压紧木料,将选好的茯苓种用削利的竹片切成小块,贴在木头和木尾交接的新口处,每10千克木料用种0.1~0.15千克,培土压实,贴种后覆土,畦与畦之间开一条宽750px的排水沟;
[0012] 4)种植管理
[0013] 茯苓种植45~60天,菌丝已基本传遍木头,这时应进行第一次松土,第二次松土在结苓后进行,把苓块周围的泥土挖松再培上,茯苓膨大时若出现表土爆裂,要及时培土,以免日晒爆裂影响长大。
[0014] 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菌种是用小松木段片装瓶消毒,加适量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后,在瓶内长出白色旺盛的菌丝体。
[0015] 进一步,所述培养基质由小松木块55%,松木屑20%,米糠20%,蔗糖4%,石膏粉1%组成;所述培养基质的配制方法:先将松木屑、米糠、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人松木块煮沸30分钟,待松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松本屑、米糖、石膏粉倒入液中,拌匀;然后加入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然后分装于500毫升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即可接茯苓原种。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茯苓的种植方法采用用松树头栽培茯苓,可节省大量木材,种植成本降低,且比常用的松树身栽植结茯苓期长、还可以增产40%左右,质量也比用树身育出的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9] 本发明茯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 1)备料,把新伐又无虫蛀、无脱皮的松树根挖出来,斩去横根,剥皮留筋,剥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树根将树皮相间纵削,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然后放在通风、干燥处堆叠晒干;
[0021] 2)选择并耕整培育地
[0022] 选择面向东、南、西、以及气温在10~25°的沙土坡地作为培育地,对培育地设置排水设施,控制土壤含水量在水量22~27%,并调节土壤pH值在5~6,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块,彻底除净杂物,每亩用白蚁药4~5千克撒于地面,预防白蚁,同时把松树头锯成平截面,选择晴天种植;
[0023] 3)开窖摆料、接种
[0024] 窖底坡度以20~30度为宜,摆好木料后从下至上覆土并压紧木料,将选好的茯苓种用削利的竹片切成小块,贴在木头和木尾交接的新口处,每10千克木料用种0.1~0.15千克,培土压实,贴种后覆土,畦与畦之间开一条宽750px的排水沟;
[0025] 4)种植管理
[0026] 茯苓种植45~60天,菌丝已基本传遍木头,这时应进行第一次松土,第二次松土在结苓后进行,把苓块周围的泥土挖松再培上,茯苓膨大时若出现表土爆裂,要及时培土,以免日晒爆裂影响长大。
[0027] 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菌种是用小松木段片装瓶消毒,加适量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后,在瓶内长出白色旺盛的菌丝体。
[0028] 进一步,所述培养基质由小松木块55%,松木屑20%,米糠20%,蔗糖4%,石膏粉1%组成;所述培养基质的配制方法:先将松木屑、米糠、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人松木块煮沸30分钟,待松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松本屑、米糖、石膏粉倒入液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