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专利权 / 发明人 /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ICT 技术支持设计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ICT 技术支持设计

阅读:879发布:2022-07-22

专利汇可以提供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ICT 技术支持设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ICT技术支持设计,是在建立全新的逻辑 基础 、数学基础和科学基础上,为了将“ 云 ”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多层级的价值链(GVC)为中心,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 进程 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 力 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以及博弈组织协同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而建立的新技术。本项 发明 为中请人李宗诚于2011年9月通过 电子 系统正式向困家 专利 局提交的600项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价值链系统工程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IIL(VC)]”中的第352项。,下面是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ICT 技术支持设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独立权利要求——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ICT 技术支持设计,是本申请人在建
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
定的“”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
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IIS)升级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学基
本模型和范式而提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A、对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机制的ICT 技术支持,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
辑、两极汇通逻辑、两极全息汇通逻辑;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两极汇通数学、系统变迁分析数学;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
论、博弈组织协同学、对冲均衡经济学、全息汇通物理学,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
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和智能集成科学;全新的技术基
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
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
B、对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机制的ICT 技术支持,“天地”计算本身是一个极其复
杂的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全息协同组织结构,在这里,一方面,各种计算机及其基础设施、附属设备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浏览器)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IMK、IMH、ECC、ECK、ECH、EDC、EDK、EDH、EMC、EMK、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另一方面,各种用户及其功效链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IMK、IMH、ECC、ECK、ECH、EDC、EDK、EDH、EMC、EMK、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这种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与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共同形成本发明
所指称的“天地”计算体系CS / HSN ( GII );
C、对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机制的ICT 技术支持,建立规划配置荷载设计的动力学基
础,进而建立规划配置荷载设计的技术原理;
D、对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机制的ICT 技术支持,引入适当的、用于分别反映一般复
杂适应系统基本动力、基本荷载、基本功效、基本消耗、内部合作和竞争及外部合作和竞争
的各种基本协同变量,建立规划配置荷载的工程理念和技术方案。
2.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 所述的本发明人建立规划
配置荷载的度量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由于价值链体系可分为产品价值链体系PVC、区域价值链体系EVC、产业价值链体系
IVC 以及国民经济价值链体系NVC 和全球经济价值链体系GVC 这五个层级,我们可将规
划配置系统中的各种广义荷载相应地分为五个层级,即:
P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系统荷载CSC ( PA / PVC );
E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系统荷载CSC ( PA / EVC );
I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系统荷载CSC ( PA / IVC ) ;
N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系统荷载CSC ( PA / NVC ) ;
G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系统荷载CSC ( PA / GVC );
对于一个PA / RVC 组织结点i ,由物质资源配置组织强度C Di, M ( t ) 与物质资源
配置数量Q i , M 之积、信息资源配置组织强度C Di, I ( t ) 与信息资源配置数量Q i , I 之积和精神资源配置组织强度C Di, S ( t ) 与精神资源配置数量Q i , S 之积,我们可以确定一种新的基本量:
, ( 1. 1. 55 )
这种新的基本量可称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组织荷载;
对于如下微分方程所描述的区域价值链资源强化荷载(力)
( 1. 4. 34 )
区域价值链资源强化荷载(力)的一般形式可写作:
( 1. 4.
34 )
其中,X SC [ OCT, HSS ] 和X EC [ OCT, HSS ] 分别为区域价值链系统资源强化荷载和
区域价值链环境资源强化荷载:
, ( 1. 4.
35 a )
( 1. 4.
35 b )
而X MR, OAH, X ER, OAH, X IR, OAH, X KR, OAH和X SR, OAH分别为物质资源投入、能量资源投入、信息资源投入、知识资源投入和精神资源投入。
3.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 所述的本发明人建立规划配
置荷载设计的基本动力学约束关系,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区域价值链用户规划配置主体的运行负载一定要与区域价值链用户规划配置主
体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M ( t ) – FUMM ( t ) | <ε M ( 2. 197 )
这可以当作区域价值链用户规划配置主体结构动力学的第一条原理;其中ε 为
任意小数;
进一步地,有如下几个要求:
规划配置主体的运作负载一定要与规划配置主体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D ( t ) – FUMD ( t ) | <ε MD
规划输运主体的运作负载一定要与规划输运主体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C ( t ) – FUMC ( t ) | <ε MC
规划加工主体的运作负载一定要与规划加工主体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E ( t ) – FUME ( t ) | <ε ME
规划创新主体的运作负载一定要与规划创新主体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B ( t ) – FUMB ( t ) | <ε MB
在区域价值链用户规划配置主体的运作与区域价值链用户规划配置主体的基础结构
之间,荷载主要由区域价值链用户规划配置主体的运作力和运行负载共同构成,记作M UM ( t ),即M UM ( MUMM ( t ),FUMM ( t ));承载力主要由周围环境承载力EUMM ( t ) 和集中协调承载力C UMM ( t ) 共同构成,记作BUMM ( t ),即B UMM ( EUMM ( t ),CUMM ( t ));
在给出基本动力效应制约条件及基本动力效应因子约束条件、环境动力效应制约条
件及环境动力效应因子约束条件、外部动力协同制约条件及外部动力协同因子约束条件和
内部动力协同制约条件及内部动力协同因子约束条件下,建立合理化生成及发展的基本方
程、典型方程和主导方程,并建立非合理化维持及退出的基本方程、典型方程和主导方程,
并对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组织及其相互替代进行分析。
4. 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的规划配置,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 所述的本
发明人建立规划配置荷载设计的核心内容和特征描述,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区域价值链配置荷载可看作是由
(A1)外部集中协同 / 内部集中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1 )
(A2)外部集中协同 / 内部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2 )
(A3)外部集中协同 / 内部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3 )
(A4)外部分散协同 / 内部集中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4 )
(A5)外部分散协同 / 内部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5 )
(A6)外部分散协同 / 内部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6 )
(A7)外部集散协同 / 内部集中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7 )
(A8)外部集散协同 / 内部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8 )
(A9)外部集散协同 / 内部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9 )
等共同构成的区域价值链荷载,可记作C M gen ;即:
C M C gen = < C M gen, ψ M C gen>
C M gen = { C UMB 1 , C UMB 2 , C UMB 3 , C UMB 4 , C UMB 5 , C UMB 6 , C UMB 7 , C UMB 8 , C UMB
9 }
其中,ψ M S gen 为一般协同组织结构函数。
5.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的规划配置,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 所述的本发明
人建立规划配置荷载的动力学模型,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设PA / RVC 系统由n种智能配置组织(结点)组成,其自由度为e,故取e 个广义二级
集成分析坐标为ξ 1 , ξ 2 , ···, ξe ;这时坐标转换关系应为
, , ; ( 1. 4.
106 )
对每个组织结点进行求和,则PA / RVC 系统环境的承载动能

( 1. 4. 107 )
其中V OAH = d h OAH / d t 为;
PA / RVC 系统环境的承载势能可看作是所有智能集成形式的个体在不同活动自由度
上数目改变量的函数,即
( 1.4.108 )
相应的广义承载力为

( 1. 4. 109 )
可给出如下函数关系:
( 1. 4. 110 )
函数K EC, OAH; n 可称为环境承载分析力学基本函数。
6.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 所述的本发明人建立规划
配置荷载设计的工程理念,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PA / RVC的配置理念
C1、体现对整个RVC功效链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思想;
C2、体现利益共同体安排、同步工程和相机抉择型运行的思想;
C3、体现事先规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C4、体现运载流程配置的思想,为提高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竞争优势、合作优
势和协调优势,必然带来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运载流程的改革,而区域价值链内部
和外部关联系统应用程序的使用也必须随运载流程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PA / RVC的核心配置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区域价值链的有效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C1、体现对整个区域价值链资源进行配置的思想   
C2、体现精益流程、同步工程和敏捷生成的思想   
C3、体现事先规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此外,规划、部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区域价值链的部门处理流程中实现,
要求在每个流程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参与者的能动性与潜能;实
现区域价值链配置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区域价值链对
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7.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 所述的本发明人建立规划
配置荷载设计的技术方案,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从内部协同组织关系来看,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可分为如下9 种子类型:
内部集中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C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中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C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中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C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D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D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D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M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M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M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从外部协同组织关系来看,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可分为如下9 种子类型:
外部集中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C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中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C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中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C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D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D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D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M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M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M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设某个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内有N 个要素(资源结点或配置结点)受评,选定m 个
基准要素(理想化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其中N >> m ;该系统组织含K 个基层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受评要素分别为n 1 , n 2 , …, ni, …, nk ,则有 ;
若记 ;则规划配置荷载体系的受评要素是
P 1 , P 2 ,…, PN1 ,…, PN1 + 1,…, PN2 ,…, PN2 + 1,…, PN i,…, PN i + 1,…, PN k– 1, PN k– 1 + 1, …, PN k 。

说明书全文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ICT 技术支持设计

技术领域

[0001] 本项发明申请人于2011年9月通过电子系统正式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的600项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 [ DCN / IIL ( VCSE ) ]”中的第 352 项。
[0002] 本项发明与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 [ DCN / IIL ( VCSE ) ]”中的第 341 项、第342项、第343项、第344项、第345项、第346项、第347项、第348项、第349项、第350项、第351项、第353项、第354项、第355项、第356项、第357项、第358项、第359项、第360项、一起,共同构成发明专利群“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ICT 技术支持体系(ICT-PAM / [ RVC ] )”。
[0003] 本申请人提出包括本项发明在内、由600项发明专利构成的“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 [ DCN / IIL ( VCSE ) ]”,其总体性目标在于,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核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GII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相对封闭、相对静止的“资源池”——计算网络注入灵魂、智能和生命,建造全球智能一体化协同网络计算机体系(CS / HSN ( GII )),将全球互联网打造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核心,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基于元系统(MS)科学全新理论的智能集成科学技术体系(IIS & IIT ),将赋予生命活的新型全球互联网与分散在世界各地各领域各部的物流网、能源网、金融网和知识网融为一体,大力推行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建立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全球智能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HII ( GVC )),从而建造智能集成网、生命互联网和生态运行网。通过实施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技术集群开发总体战略——本发明人称之为“开天辟地”计划,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
[0004] 本项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提供荷载的ICT 网络对接技术。
[0005] 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所有数学模型均为发明人独立建立,具有原始创新性。
[0006] 本项发明属于面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规划组织和规划管理 ( PA / RVC ) 的网络技术支持领域,是面向区域价值链、进而面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系统的智能集成一体化技术基础,是将人们、机构和组织从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引向汇通万物的“天地”(全新的计算体系)的关键。
[0007] PA / RVC乃是一种区域价值链系统工程的解决方案,借助于全新的信息科技和网络科技,将区域价值链的服务战略及运营模式导入整个以信息系统为主干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体系之中,它不只是科技上的改变,而是牵涉到区域价值链组织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所有关于人员、资金、物流、制造及区域价值链组织之跨地域或跨国际之流程的全面整合与配置。  PA / RVC是针对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物质资源配置(物流)、人力资
源配置(人流)、资金资源配置(财流)、信息资源配置(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区域价值链配置软件。通过面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规则设计商、系统集成商、模生成商的DIM分析和李宗诚提出面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最终消费者、社会调节机构、国内外相关者的SHF分析,描述下一代纵向关联部门、横向关联部门和价值资源规划(VRP)软件。它将包含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用户 / 服务系统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品质、过程运作配置、以及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调整报告等。特别是,PA / RVC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PA / RVC的关键在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背景技术

[0008] 近几年来,ICT产业三大网络的融合及云计算网络技术一直在国际国内大力向前推进。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资源的全面共享,包括信息资源、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和软件资源等。
[0009] 但是,在目前,ICT产业三大网络的融合正陷入夭折的危险境地,云计算技术的创新性严重不足,云计算的应用遭遇种种限制,云计算体系的开发遭遇业内热、业外冷的尴尬局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险的日益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区域价值链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二十世纪90年代主要面向区域价值链内部资源全面配置的思想,随之逐步发展成为怎样有效利用和配置整体资源的配置思想。在此形势下,李宗诚首先提出了PA / RVC的概念报告。
[0010] 在建立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属性测度空间的汇通集合、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规则度量矩阵的汇通算子、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因子变权综合的汇通关系和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重性代数系统的汇通函数的基础上,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以信息网络为平台而将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融为一体的全新网络体系——“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将云计算和网格计算囊括在内的全新计算体系——面向知识资源配置、实物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天地”计算模式;再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及互联网操作系统为关键而将各种认知操作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全新
操作体系——“全息协同操作系统”(OS / HSO)。
[0011] 本发明人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IIL ( VCSE ),是指以多层级多模式的价值链系统(VCS,从产品价值链PVC、区域价值链RVC,到产业价值链IVC、区域价值链RVC,以至国民价值链NVC、全球价值链GVC)为核心,以电信网 ( MCN )、计算机网 ( WWW ) 和广播电视网 ( BTN ) 三大网络融合为主要技术支持,将物流网 ( MN )、能流网 ( EN )、信息网 ( IN )、金融网 ( FN ) 和知识网 ( KN ) 五大网络融为一体,提供全领域、全系统、全过程综合集成业务服务的全球开放式网络体系。
[0012] 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的全球动态汇通网络及其天地计算和全息协同操作系统 ( 简称OS / HSO,Operating System of Holo-synergetic Oganization ),是一个完整的复杂体系。天地计算旨在通过信息网络支持下的物流、知识、金融全汇通网络,将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备智能集成系统,并借助信息网络内外部SaaS / HSO、PaaS / HSO、IaaS / HSO、MSP / HSO 等全新的商业模式,将这种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信息网络内外部终端用户手中。
[0013] 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计算概念可以看作是一种以信息网络为平台而将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汇集贯通起来的应用模式。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计算不仅面向计算机和信息网络,而且面向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它试图超越信息计算和信息网络计算,将信息计算和信息网络计算与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汇集贯通及运行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智能集成一体化。
[0014] 作为本项发明的基础,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辑、两极汇通逻辑、两极全息汇通逻辑;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两极汇通数学、系统变迁分析数学;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博弈组织协同学、对冲均衡经济学、全息汇通物理学,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和智能集成科学;全新的技术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

发明内容

[0015] (1)对于区域价值链,本发明人在其建立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坚持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核心,以认知系统(R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与实践系统(P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首先建立规划配置荷载设计的动力学基础。
[0016] 对于协同型经济体系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基本的目标和准则。按照这一目标和准则,我们必须重新研究“资源一经济”一体化核算问题,以便从实体构成上更合理地重组、重置和重构经济运行荷载。
[0017] 对于经济运行荷载及其实体构成的进一步研究,应以我们对于边际机会成本moc概念及其三个组成部分mpc,muc,mec的理解为基础。边际机会成本 ( moc ) 是根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观点,从经济学度对资源耗竭后果和/或从社会学角度对经济 活动后果的一种抽象及度量。按边际机会成本理论,moc由三部分组成:( a ) 边际生产(私人)成本mpc;( b ) 边际使用(耗竭)成本muc;( c ) 边际外部成本(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损害)mec,即
moc = mpc + muc + mec
在此,mpc是与资源生产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指资源生产过程中有关部门应直接承担
的 成本;muc与资源消耗/使用过程密切相关,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由于今天的使用而给未 来(后代)使用者因无法使用而造成的损失,或者说是不可再生资源未来的价值;mec是与外部性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主要指资源生产/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它既可能出现于生产阶段,也可能出现于消费阶段,或者在两个阶段同时出现。
[0018] 不可再生资源的muc不仅与资源本身的耗竭过程有关,而且与替代资源的边际成本和利率贴现率有关。其muc可由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中,muc t 第t 年使用一个增量单位的而放弃与未来净值等价的现值;P t 为与每单
位产量的煤相当的替代燃料经T 年的价格(该价格应以与煤相比的交货成本净变动进行调整);T为煤储采比(煤储量/年开采量)达到所允许的最大年开采量所处的年份;M t 为按每单位产量煤来计算的相应的替代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力及不同品质的煤等)第t年新增资本、处理和使用成本;G为所提供的煤的长期边际供给(生产)成本;γ 为真实利率。这里T 由下列方程决定:

其中G t 为第t年煤消费量;X为生产出全部地下煤的边际产量单位所需要的年数;R为
第t = 0 时全部煤的已知储量。
按边际机会成本理论,muc一般针对不可再生资源而言,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开发利
用合理,资源长消平衡或消耗量小于资源生长量,则muc = 0。然而,如果对可再生资源进行过度开采使用及非持续性利用,则也会出现耗竭趋势,muc也不再等于零。
[0019] ( 1. 1 ) 在一个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内,每一基本成员可以看作荷载“质量”(由荷载本身的组建强度与可直接运作的最大资源量之积得出)的集结点。在这种情况下,只需确定这些离散点的流动和速率即可。
[0020] 任一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系统可以看作由资源结点、配置结点和组织结点共同构成的分层次体系。在一个区域价值链配置系统中,各种各样具有不同数量、不同计量单位的资源可归结为l 个资源结点,而l 个资源结点可归结为m 个配置结点,m 个配置结点可归结为n 个组织结点。
[0021] 引入规划配置强度的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在计量上将各种不同性质的资源统一起来进行处理。通过规划配置强度,我们可以将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心理资源,或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精神资源,抽象为资源结点或配置结点,并在资源配置空间描述它们的运动及分布状态。而资源配置空间实际上是由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心理空间抽象而成的,是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心理空间的统一处理。
[0022] 对于区域价值链的一个资源结点k,由规划配置强度c d, k ( t ) 与资源数量q k 之积,我们可以确定一种新的基本量:, ( 1. 1. 32 )
这种新的基本量可称为资源荷载。
[0023] 显然,在一般情形下规划配置强度越高,资源要素的集结量就越小。如图1 所示。图中矩形0 c d, k1Aq k1、0 c d, k 2Bq k 2和0 c d, k 3Cq k 3分别所围之面积代表区域价值链资源结点的三个分布量。
[0024] 区域价值链资源结点分布量的计算式可按如下几种形式给出:(a) ( 1. 1. 33
a )
(b) ( 1. 1. 33 b )
(c) ( 1. 1. 33 c )
对于区域价值链的一个资源集成结点k ,由物质规划配置强度c dk, M ( t ) 与物质资
源数量q k , M 之积、信息规划配置强度c dk, I ( t ) 与信息资源数量q k , I 之积和精神规划配置强度c dk, S ( t ) 与精神资源数量q k , S 之积,我们可以确定一种新的基本量:
, ( 1. 1. 34 )
这种新的基本量可称为资源集成荷载。
[0025] 对于一个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结点j,由物质规划配置强度c dj, M ( t ) 与物质资源配置数量q j , M 之积、信息规划配置强度c dj, I ( t ) 与信息资源配置数量q j , I 之积和精神规划配置强度c dj, S ( t ) 与精神资源配置数量q j , S 之积,我们可以确定一种新的基本量:
, ( 1. 1. 43 )
这种新的基本量可称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
[0026] 对于一个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组织结点i ,由物质资源配置组织强度C Di, M ( t ) 与物质资源配置数量Q i , M 之积、信息资源配置组织强度C Di, I ( t ) 与信息资源配置数量Q i , I 之积和精神资源配置组织强度C Di, S ( t ) 与精神资源配置数量Q i , S 之积,我们可以确定一种新的基本量:, ( 1. 1. 55 )
这种新的基本量可称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组织荷载。
[0027] 对于如下微分方程所描述的区域价值链资源强化荷载(力)( 1. 4. 34 )
区域价值链资源强化荷载(力)的一般形式可写作:
(1.4.34 )
其 中,X SC [ OCT, HSS ] 和 X EC [ OCT, HSS ] 分 别 为 区
域 价 值 链 系 统 资 源 强 化 荷 载 和 区 域 价 值 链 环 境 资 源 强 化 荷 载:
,(1.4.35a )
(1.4.35b )
而X MR, OAH, X ER, OAH, X IR, OAH, X KR, OAH和X SR, OAH分别为物质资源投入、能量资源投入、信息资源投入、知识资源投入和精神资源投入。
[0028] ( 1. 2 )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中的集结点流动分量的数目,可称作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的动力自由度。例如,如果图2 所示的组织体系受约束,使得9 个集结点(即九个基本成员)仅在垂直方向流动,这个体系就称为九个自由度体系。另
一方面,如果这些集结点不仅在不同能级间作垂直流动,而且在不同能位间作水平流动,这时组织体系将具有18 个自由度。数定结构动力分析的首要目的是,计算承受给定随时间变化荷载的已知结构的变动一时间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应用包含有限个自由度的近似分析方法,就足够精确了。这样,问题就变为求出这些选定位移分量的时间过程。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动力学主要应当研究任何给定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
配置主体结构在承受任意动荷载时所产生的反应。一般地,计算动荷载下的结构反应有两种基本上不同的方法:数定的和非数定的。对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在动力荷载下的反应主要用主体结构的变动来表示。数定分析能导出相应于非随机荷载过程的结构变动一时间过程。
[0029]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动力学的问题可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运行负载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结构之间的
动力学问题;
二是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运行作用和负载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基础结
构之间的动力学问题。
[0030]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运行负载MUMM ( t ) 主要由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在一定的运行强度下实际运作的全部资源构成。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的承载力主要由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运作力FUMM ( t ) 构成。显然,当MUMM ( t ) << FUMM ( t ) 时,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不存在动力学问题;
当MUMM ( t ) < FUMM ( t ) 时,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略有反应;
当MUMM ( t ) = FUMM ( t ) 时,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保持动力平衡;
当MUMM ( t ) > FUMM ( t ) 时,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需进行适当调整;
当MUMM ( t ) >> FUMM ( t ) 时,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甚至受到破坏。
[0031] 因此,可以提出如下原则: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运行负载一定要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的
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M ( t ) – FUMM ( t ) | <ε M ( 2. 197 )
这可以当作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动力学的第一条原理;其中ε 为任意
小数。
[0032] 进一步地,有如下几个要求:规划配置主体的运作负载一定要与规划配置主体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D ( t ) – FUMD ( t ) | <ε MD
规划输运主体的运作负载一定要与规划输运主体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C ( t ) –FUMC ( t ) | <ε MC
规划加工主体的运作负载一定要与规划加工主体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E ( t ) – FUME ( t ) | <ε ME
规划创新主体的运作负载一定要与规划创新主体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MUMB ( t ) – FUMB ( t ) | <ε MB
在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运作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基础结构之间,荷载
主要由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运作力和运行负载共同构成,记作M UM ( t ),即M UM ( MUMM ( t ),FUMM ( t ))承载力主要由周围环境承载力EUMM ( t ) 和集中协调承载力C UMM ( t ) 共同构成,记作BUMM ( t ),即B UMM ( EUMM ( t ),CUMM ( t ))。
[0033] 设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基础结构的最大承载力为B*UMM ( t )。显然,*
当M UM ( t ) << BUMM ( t ) 时,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基础结构不存在动力学问
题;
*
当M UM ( t ) < BUMM ( t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基础结构略有反应;
*
当M UM ( t ) = BUMM ( t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基础结构保持动力平衡;
*
当M UM ( t ) > BUMM ( t ) 时,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基础结构需进行适当调整;
*
当M UM ( t ) >> BUMM ( t ) 时,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基础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甚至受到破坏。
[0034] 因此,可以提出如下原则: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的运作力和运行负载一定要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
体基础结构的承载力相适应,即
*
| M UM ( t ) –BUMM ( t ) | <ε UM ( 2. 299 )
这可以当作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主体结构动力学的第二条原理。
[0035] ( 1. 3 ) 现实世界中许多网络(如代谢网络、社会网络)具有显著的社区结构(模块结构),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确定性层次网络模型进行描述和解释。层次网络模型构造[44]如下 :首先生成一个具有M 个节点组成的完全图模块,定义其中一个节点为中心节点,其它M– 1 个节点为外围节点;然后制作4 个复制品,并将每个复制品的M– 1 个外围节
2
点连接与原来完全图的中心节点进行连接,这样就得到一个具有M 个节点的模块;接着将
2
刚获得的新模块复制 4 个,把每个复制品的 ( M– 1 ) 个外围节点连接到原模块的中心
3
节点上,于是形成一个M 个节点的模块;这一复制和连接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直到形成所需大小的网络规模为止。这样便得到了一类确定性层次模块网络。
[0036] 通过这种方法形成的层次网络的节点度服从指数 的幂律分布,节点的集聚系数与其度成反比,即度为k 的节点的集聚系数C ( k ) 符合下式: ,该
模型首次提出通过簇度相关性来表征网络的层次性,此后人们将具有这种关簇度关系的网络称为层次网络。层次网络模型为人们研究复杂网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确定性层次网络发表后不久,便引起了广泛关注:Noh 等对该网络的度分布、簇系数、直径和介数等性质进行了精确求解[104] ;日本的Nache r 等学者提出了扩展的层次网络模型[105] ,该扩展模型更符合现实。
[0037] 实际上,该确定性网络的先驱(原型)模型早在2001 年就发表,先驱模型为第一个确定性无标度网络模型,它是由Barabási 等通过迭代方法构造的[41] 。2005 年,Iguchi 和Yamada对先驱模型的谱性质进行了精确求解,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106] 。先驱模型发表后,许多学者从多个角度与层面提出了多种确定性无标度网络的构造方法。
[0038] 对于区域价值链,将集成配置荷载看作社会知识技术构成组合的函数,而社会知识技术构成可看作是主要由知识结构、技术结构、分工结构、产权结构、决策结构以及交易结构和信息结构组合而成。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可划分为16 种主要类型。
[0039] 在给出基本动力效应制约条件及基本动力效应因子约束条件、环境动力效应制约条件及环境动力效应因子约束条件、外部动力协同制约条件及外部动力协同因子约束条件和内部动力协同制约条件及内部动力协同因子约束条件下,建立合理化生成及发展的基本方程、典型方程和主导方程,并建立非合理化维持及退出的基本方程、典型方程和主导方程,并对RVC规划博弈组织及其相互替代进行分析。
[0040] 对于区域价值链,广义商品体系与多层级的价值链体系如图2 所示。
[0041] 按照本发明人建立的分析,商品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一般供求关系的社会必要功效。这里有如下不同层级的价值基础。
[0042] 简单商品的价值在于简单生产满足社会一般供求关系的社会必要功效:V simpl : , s. t. ;
复合商品的价值在于复合生产满足社会一般供求关系的社会必要功效:
V compl : , s. t.
简单系统商品的价值在于简单生产系统满足社会一般供求关系的社会必要功效:
V syst : , s. t.
复杂系统商品的价值在于复杂生产系统满足社会一般供求关系的社会必要功效:
V com-syst : , s. t.
本发明人建立的对冲均衡经济学价值分析的理论假设和逻辑结构,将以建立在基本商
品空间、复合商品空间、系统商品空间和元系统商品的价值度量体系为中心,而这一广义价值度量体系的基础在于广义商品的社会必要功效(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密切关系的函数)。
[0043] ( 1. 4 ) 由于价值链体系可分为产品价值链体系PVC、企业价值链体系EVC、产业价值链体系IVC 以及国民经济价值链体系NVC 和全球经济价值链体系GVC 这五个层级,我们可将规划配置系统中的各种广义荷载相应地分为五个层级,即:
P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基本荷载(狭义荷载)BC ( PA / PVC )、E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
基本荷载(狭义荷载)BC ( PA / EVC )、I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基本荷载(狭义荷载)BC ( PA / IVC ) 以及N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基本荷载(狭义荷载)BC ( PA / NVC ) 和G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基本荷载(狭义荷载)BC ( PA / GVC );
P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合荷载CC ( PA / PVC )、E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合荷载CC
( PA / EVC )、I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合荷载CC ( PA / IVC ) 以及NVC再生产规划配
置的复合荷载CC ( PA / NVC ) 和G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合荷载CC ( PA / GVC );
P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简单系统荷载SSC ( PA / PVC )、E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简单
系统荷载SSC ( PA / EVC )、I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简单系统荷载SSC ( PA / IVC ) 以
及N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简单系统荷载SSC ( PA / NVC ) 和G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简单
系统荷载SSC ( PA / GVC );
P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系统荷载CSC ( PA / PVC )、E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
系统荷载CSC ( PA / EVC )、I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系统荷载CSC ( PA / IVC ) 以
及N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系统荷载CSC ( PA / NVC ) 和G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
系统荷载CSC ( PA / GVC );
P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大系统荷载GSC ( PA / PVC )、E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
杂大系统荷载GSC ( PA / EVC )、I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大系统荷载GSC ( PA / IVC ) 以及NVC再生产规划配置的复杂大系统荷载GSC ( PA / NVC ) 和GVC再生产规划配置
的复杂大系统荷载GSC ( PA / GVC )。
[0044] (2)对于区域价值链,本发明人在其建立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坚持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核心,以认知系统(R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与实践系统(P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配置荷载设计的技术原理。
[0045] ( 2. 1 ) 一个广义合作实体对最终资源的荷载单元共有四种实体,即内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内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以及外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和外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集中组织合作和分散组织合作之间的对冲均衡配置模型分析——一般对冲均衡配置决定分析模型如图3 所示。
[0046] 按本发明人建立的广义合作荷载法统计SGCD的各个种类,可简单表示为:SGCD = SIDCC + SICCC + SEDCC + SECCC
+ ( SIDCX – SIDCM ) + ( SICCX – SICCM ) + ( SEDCX – SEDCM ) + ( SECCX –
SECCM )
其中,
SIDCC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荷载量;
SICCC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荷载量;
SEDCC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荷载量;
SECCC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荷载量;
SIDCX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流出量;
SICCX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流出量;
SEDCX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流出量;
SECCX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流出量;
SIDCM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流入量;
SICCM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流入量;
SEDCM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流入量;
SECCM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流入量。
[0047] 本发明人提出的广义合作配置法,是要求将所有的合作配置实体(内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内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以及外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和外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在一定时期内对最终资源的全部配置相加,得出SGCD。
[0048] 一个合作实体对最终资源的配置单元共有四种实体,即内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内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以及外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和外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
[0049] 按广义合作荷载法统计SGCD的各个种类,可简单表示为:SGCD = SIDCD + SICCD + SEDCD + SECCD
其中,
SIDCD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配置量;
SICCD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配置量;
SEDCD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配置量;
SECCD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配置量。
[0050] 本发明人提出的广义合作消耗法,是要求将所有的合作配置实体(内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内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以及外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和外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在一定时期内为配置最终资源所作出的全部消耗相加,得出SGCD。
[0051] 一个广义合作实体为配置最终资源所作出的消耗单元共有四种实体,即内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内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以及外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和外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
[0052] 按广义合作消耗法统计SGCD的各个种类,可简单表示为:SGCD = SIDCW + SICCW + SEDCW + SECCW
+ ( SIDCWX – SIDCWM ) + ( SICCWX – SICCWM )
+ ( SEDCWX – SEDCWM ) + ( SECCWX – SECCWM )
其中,
SIDCW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消耗量;
SICCW为归结于本体的内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消耗量;
SEDCW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消耗量;
SECCW为归结于本体的外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的最终消耗量;
SIDCWX为归结于本体的资源因内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消耗而流出的量;
SICCWX为归结于本体的资源因内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消耗而流出的量;
SEDCWX为归结于本体的资源因外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消耗而流出的量;
SECCWX为归结于本体的资源因外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消耗而流出的量;
SIDCWM为归结于本体的资源因内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消耗而流入的量;
SICCWM为归结于本体的资源因内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消耗而流入的量;
SEDCWM为归结于本体的资源因外部分散组织合作配置消耗而流入的量;
SECCWM为归结于本体的资源因外部集中组织合作配置消耗而流入的量。
[0053] ( 2. 2 )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可看作是由(A1)外部集中协同 / 内部集中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1 )
(A2)外部集中协同 / 内部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2 )
(A3)外部集中协同 / 内部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3 )
(A4)外部分散协同 / 内部集中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4 )
(A5)外部分散协同 / 内部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5 )
(A6)外部分散协同 / 内部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6 )
(A7)外部集散协同 / 内部集中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7 )
(A8)外部集散协同 / 内部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8 )
(A9)外部集散协同 / 内部集散协同类型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C UMB 9 )
等共同构成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可记作C M gen ;即:
C M C gen = < C M gen, ψ M C gen>
C M gen = { C UMB1 , C UMB2 , C UMB3 , C UMB4 , C UMB5 , C UMB6 , C UMB7 , C UMB8 , C UMB9 }其中,ψ M S gen 为一般协同组织结构函数。
[0054] I、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集中合作类型的资源配置荷载CDC [ ECC / ICC ]I B1)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集中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I B2)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集中合作类
型配置荷载

I B3)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
集中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0055] II、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分散合作类型的资源配置荷载CDC [ ECC / IDC ]II B1)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II B2)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分散合作类
型配置荷载

II B3)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
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0056] III、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的资源配置荷载CDC [ ECC / IMC ]III B1)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III B2)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外部集中合作 / 内部集散合作
类型配置荷载

III B3)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外部集中合作 / 内
部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0057] IV、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集中合作类型的资源配置荷载CDC [ EDC / ICC ]IV B1)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集中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IV B2)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集中合作类
型配置荷载

IV B3)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
集中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0058] V、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分散合作类型的资源配置荷载CDC [ EDC / IDC ]V B1)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V B2)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分散合作类
型配置荷载

V B3)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
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0059] VI、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的资源配置荷载CDC [ EDC / IMC ]VI B1)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VI B2)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集散合作类
型配置荷载

VI B3)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外部分散合作 / 内部
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0060] VII、外部集散合作 / 内部集中合作类型的资源配置荷载CDC [ EMC / ICC ]VII B1)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外部集散合作 / 内部集中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VII B2)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外部集散合作/ 内部集中合作类
型配置荷载

VII B3)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外部集散合作 / 内
部集中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0061] VIII、外部集散合作 / 内部分散合作类型的资源配置荷载CDC [ EMC / IDC ]VIII B1)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外部集散合作 / 内部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VIII B2)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外部集散合作 / 内部分散合作
类型配置荷载

VIII B3)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外部集散合作 / 内
部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0062] IX、外部集散合作 / 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的资源配置荷载CDC [ EMC / IMC ]IX B1)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外部集散合作 / 内部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IX B2)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外部集散合作 / 内部集散合作类
型配置荷载

IX B3)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外部集散合作 / 内部
集散合作类型配置荷载

[0063] ( 2. 2 ) 对于复杂经济大系统的各种类型协同博弈荷载(SGCE)模式,本发明人引入两个密切相关的结构类型——“技术经济基础结构”(ARKS [ TKS / EBS ])和“行政权力资本结构”(ARKS类型)。在本书提供的总的分析框架下,基于技术经济基础的行政权力资本结构成为经济协同博弈荷载的基本结构(ARKS [ TKS / EBS ])。
[0064] 一般地说,在一个复杂的经济大系统中,行政权力资本的博弈是由经济所有参与者的特征组成的,它也被称之为环境,记为e = ( e1 , e2 , ���, e n )。所有可能的环境形成了一个集合,记为E 。由第i个人传递出的信息可记为m i ,也称为语言 ( messages )。所有这些语言的集合记为M i 。n 个人在时间t 的一组语言记为m ( t ) = ( m1( t ), m2 ( t ), ���, m n ( t ))。
[0065] 如果经济信息响应函数可分为在基于技术经济基础的行政权力资本结构ARKS [ TKS / EBS ] 上反映经济集中荷载过程的信息响应函数f AR[ C, [ ARKS [ TKS / EBS ] ]]、在基于技术经济基础的行政权力资本结构ARKS [ TKS / EBS ] 上反映经济分散荷载过程的信息响应函数f AR[ D, [ ARKS [ TKS / EBS ] ]] 和在基于技术经济基础的行政权力资本结构ARKS [ TKS / EBS ] 上反映经济集散荷载过程的信息响应函数f AR[ M, [ ARKS [ TKS / EBS ] ]];经济博弈活动集合G AR可分为在基于技术经济基础的行政权力资本结构ARKS [ TKS / EBS ] 上竞争博弈活动的集合G AR [ K, [ ARKS [ TKS / EBS ] ]]、在基于技术经济基础的行政权力资本结构ARKS [ TKS / EBS ] 上合作博弈活动的集合G AR [ C, [ ARKS [ TKS / EBS ] ]] 和在基于技术经济基础的行政权力资本结构ARKS [ TKS / EBS ] 上协调博弈活动的集合G AR [ H, [ ARKS [ TKS / EBS ] ]],静态不完全信息经济博弈荷载的一般表达式为SGC ( G AR) = SGC ({ A}, { T}, { u}, [ ARKS [ TKS / EBS ] ] ),
其中A i 为行政权力资本博弈方i的行为空间(配置方式空间),T i 是行政权力资本博弈方i的类型空间,行政权力资本博弈方i的获益u i ( s 1 , a 2 , ���, a n ) 为配置方式组合S = ( s 1 , s 2 , ���, s n ) 和类型t i 的函数,则经济博弈协同荷载模式SGC ( SMG ) = SGC ( G AR , < M , f AR , h >, [ ARKS [ TKS / EBS ] ] ) 包含如下九种基本类型的子模式:
SGC ( SMG [ ARKS [ TKS / EBS ] ] )
= SGC ( SMG [ CK, CH, CC, MK, MH, MC, DK, DH, DC, [ ARKS [ TKS / EBS ] ]]
)
( 2. 3 ) PA / RVC 系统的环境可看作是各种与PA / RVC 系统有直接或间接作用和
影响的因素构成的体系。这种环境体系对于PA / RVC 系统的各种作用和影响实际上是对智能配置个体及组织生存、运动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扩而大之是对PA / RVC 系统内人类生命生存、运动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再扩而大之是对PA / RVC 系统内各种生命生存、运动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0066] 在这里需要分析两方面具有基础意义的作用,即:一方面是PA / RVC 系统的环境对于PA / RVC 系统内各种生命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是PA / RVC 系统内各种生命对于PA / RVC 系统的环境形成的荷载压力。我们可将这种环境承载和环境荷载之间的关系看作PA / RVC 系统的基础动力学关系。
[0067] 现在,就让我们将分析的目标由资源配置作用转向环境对于PA / RVC 系统的承载能力,进而转向对于PA / RVC 系统内各种生命群体的承载能力。这是对本书前面系统分析作出的拓展与深化。
[0068] 我们已知,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概念。比如,在工程领域有所谓的“工程承载能力”,在结构动力学中有“结构承载力”,在交通系统工程领域有所谓的“运输承载能力”,在生态学中有所谓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或“人口承载能力”,在环境科学中有所谓的“地球承载能力”和“资源承载能力”。现在,围绕着人类活动领域,进而围绕着PA / RVC 系统,我们可引入“环境承载力”或“环境承载能力”概念。
[0069] 对于PA / RVC 系统,环境承载可看作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或力学量,记作E C 。我们可考虑如下三个层次:B1)相对于PA / RVC 系统内所有各种智能集成形式的个体数目;
B2)相对于PA / RVC 系统内所有人类智能集成的个体数目;
B3)相对于PA / RVC 系统内智能配置组织的个体数目。
[0070] 对应于这三个层次,环境承载(力或能力)具有三层含义,即:B1)PA / RVC 系统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规划配置强度水平上,在没有失去
平衡的条件下,能够保持生存的各种智能集成形式的个体数目;
B2)PA / RVC 系统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规划配置强度水平上,在没有失去
平衡的条件下,能够保持生存的所有人类智能集成的个体数目;
B3)PA / RVC 系统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规划配置强度水平上,在没有失去
平衡的条件下,能够保持生存的智能配置组织的个体数目。
[0071] 通过规划配置强度,可将环境承载和PA / RVC 系统的配置活动联系起来。
[0072] 在一定的技术有机构成因素 [OCT] 和协同组织结构因素 [HSS] 所形成的系统条件下,设C d ( t ) 为规划配置强度,n为环境处于平衡态时能够保持生存的PA / RVC 系统内各种智能集成形式的个体数目,则环境承载量为
( 1. 4. 102 )
其中C d ( t ) q OAH 可看作每个智能集成个体生存所必需的资源平均配置量。
[0073] 如果可生存的智能集成个体数目的增长量为h = d n ,则环境承载力F EC, OAH 为( 1. 4. 103 )
在一个由l 个资源(集成)结点、m 个智能集成个体和n 种智能配置组织(或智能集成形式)组成的PA / RVC 系统中,在不涉及组织集团的情形下,基于广义二级集成分析坐标,我们可按照如下关系式确定PA / RVC 系统的环境对于某种智能集成形式i的承载力F EC, OAH; i :

( 1. 4. 104 )
式中E C, i为环境对于第i 种智能集成形式的承载量,C D, OAH; ijk为第i 种智能集成形式的第j个个体对于第k种资源的赋权(集成)配置强度,h i 为第i 种智能集成形式的个体增长数量,i = 1, 2, ···, n;j = 1, 2, ···, m ;k = 1, 2, ···, l 。
[0074] 在二级集成分析坐标 ( x, y, z ) 中,式 ( 1. 4. 104 ) 可按其智能集成活动的自由度x、y和z写成:,
,

。 ( 1. 4. 105 )
进一步地,设PA / RVC 系统由n 种智能配置组织(结点)组成,其自由度为e,故取e 个广义二级集成分析坐标为ξ 1 , ξ 2 , ···, ξe 。这时坐标转换关系应为
, , 。( 1. 4. 106 )
对每个组织结点进行求和,则PA / RVC 系统环境的承载动能

( 1. 4. 107 )
其中V OAH = d h OAH / d t 为。
[0075] PA / RVC 系统环境的承载势能可看作是所有智能集成形式的个体在不同活动自由度上数目改变量的函数,即( 1.4.108 )
相应的广义承载力为

( 1. 4. 109 )
可给出如下函数关系:
( 1. 4. 110 )
函数K EC, OAH; n 可称为环境承载分析力学基本函数。
[0076] (3)对于区域价值链,本发明人在其建立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坚持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核心,引入适当的、用于分别反映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基本动力、基本荷载、基本功效、基本消耗、内部合作和竞争及外部合作和竞争的各种基本协同变量,建立配置荷载的工程技术方案。
[0077] ( 3. 1 ) PA / RVC的配置理念C1、体现对整个功效链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思想。在推广应用全新的经济科学技术和
全新的管理科学技术下,在推广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并大力开发建立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的基础上,PA / RVC与MA / RVC 和NA / RVC相互连接,共同实现对整个区域价值链上内部和外部关联的人财物等所有资源及其流程的配置;
C2、体现利益共同体安排、同步工程和相机抉择型运行的思想。面对区域价值链规划
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激烈竞争(市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稳定合作(规划)和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互动协调(网络),区域价值链需要运用同步工程组织运行和相机抉择配置,保持高水平、多样化、灵活性。在推广应用全新的经济科学技术和全新的管理科学技术下,在推广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并大力开发建立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的基础上,PA / RVC与MA / RVC 和NA / RVC相互连接,共同实现相机抉择运行;
C3、体现事先规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在推广应用全新的经济科学技术和全新的管理
科学技术下,在推广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并大力开发建立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的基础上,PA / RVC与MA / RVC 和NA / RVC相互连接,共同建立PA / RVC 系统的规划体系,而PA / RVC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规划体系主要包括纵向关联规划,横向关联规划,协作关联规划、配套关联规划、能力需求规划等;
C4、体现运载流程配置的思想,为提高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竞争优势、合作优
势和协调优势,必然带来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运载流程的改革,而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系统应用程序的使用也必须随运载流程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0078] ( 3. 2 ) 从内部协同组织关系来看,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可分为如下9 种子类型:内部集中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C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中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C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中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C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D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D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D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M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M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内部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M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从外部协同组织关系来看,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可分为如下9 种子类型:
外部集中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C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中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C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中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C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D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D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D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MC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MK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外部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EMH ] ) 的规划配置
荷载
从内外部协同组织关系来看,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可分为81 种子类型。
[0079] ( 3. 3 ) 经济运行荷载及其对象化实体的社会性在于经济运行主体的社会性,而协同型经济运行荷载及其对象化实体的社会性在于大协同经济运行主体的社会性。
[0080] 我们可以将网络经济运行荷载分为实物型与价值型两类。对于这两类运行荷载,我们可以从信息上加以统一描述。进一步说,我们可以运用信息全组合排列法,将所有可能出现的关于经济运行荷载的信息组合情况进行描述。
[0081] 作为进一步拓展的准备,现给出如表2. 6. 1所示为一种三要素(信息)的全组合排列格式,其特点是描述确切、严密、规律性强并便于记忆应用,但描述信息数目有限,其码位容量较小。
[0082] 为了将经济运行荷载 (要素) 分类归组 (族),我们可以考虑制定特定的详细的[51]相似性标准,进而建立相应的分类系统 。按分类系统是否对信息进行编码可以分为两
种,既无编码分类系统与编码分类系统。
[0083]表2.6.1(作为后面进一步拓展的准备)
序号 信息种类
0 无特征要素
1 a
2 b
3 c
4 a + b
5 a + c
6 b + c
7 a + b + c
8 d
9 ( 1 ~ 7 ) + d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准备,例表2. 6. 2 给出一个分类系统的基本结构。该系统码位多,
运行客体代码由36位主码与20位辅码构成。我们可以考虑配备计算机辅助编码的软件包
借助其程序可自动进行检索、分类、统计、工艺设计、机床选择:负荷估算、成本计算等工作。
[0084] 在知识化、网络化和协同化经济中,各种资源一方面被划分为民有民营资源、民有公营资源、民有私营资源、公有民营资源、公有私营资源、公有公营资源、私有民营资源、私有公营资源、私有私营资源等部分,另方面又通过自组织竞争配置方式、集中组织竞争配置方式、基本协同配置方式、自组织合作配置方式、集中组织合作配置方式联结成一个体系。
[0085] 在这里,自组织运行期限和私有私营资源的限制是自组织竞争配置的主要约束;集中组织运行期限和私有公营资源的限制是集中组织竞争配置的主要约束;基本协同运行期限和民有民营资源的限制是基本协同配置的主要约束;自组织运行期限和公有私营资源的限制是自组织合作配置的主要约束;集中组织运行期限和公有公营资源的限制是集中组织合作配置的主要约束。
[0086] 表2.6.2(作为后面进一步改进的准备)码位 项 目
1 TPS 社会总产值 ( 亿元 )
2 TPI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3 NI 国民收入 ( 亿元 )
4 PC 生产消费 ( 亿元 )
5 NWPI 非工资个人所得 ( 亿元 )
6 NWPI 非工资个人所得 ( 亿元 )
7 WI 工资总额 ( 亿元 )
8 EI 企业所得 ( 亿元 )
9 S 储蓄 ( 亿元 )
10 RF 社会救灾救济 ( 亿元 )
11 RF 社会救灾救济 ( 亿元 )
12 GR 政府收入 ( 亿元 )
13 LPWF 劳保福利 ( 亿元 )
14 LPWF 劳保福利 ( 亿元 )
15 PRC 个人消费 ( 亿元 )
16 PRC 个人消费 ( 亿元 )
17 PRC 个人消费 ( 亿元 )
18 GE 政府支出 ( 亿元 )
19 GE 政府支出 ( 亿元 )
20 BACI 基建投资 ( 亿元 )
21 BACI 基建投资 ( 亿元 )
22 BACI 基建投资 ( 亿元 )
23 BACI 基建投资 ( 亿元 )
24 CF 流动资金 ( 亿元 )
25 NGFA 新增固定资产 ( 亿元 )
26 TPA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27 WS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8 WS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9 EX 出口 ( 亿元 )
30 EX 出口 ( 亿元 )
31 EX 出口 ( 亿元 )
32 IM 进口 ( 亿元 )
33 IM 进口 ( 亿元 )
34 IM 进口 ( 亿元 )
35 CC 社会消费 ( 亿元 )
36 CC 社会消费 ( 亿元 )
37 AI 农业投资 ( 亿元 )
38 LII 轻工业投资 ( 亿元 )
39 HII 重工业投资 ( 亿元 )
40 II 智力投资 ( 亿元 )
41 OI 其他投资 ( 亿元 )
42 OI 其他投资 ( 亿元 )
43 APC 煤产量 ( 万吨 )
44 APP 石油产量 ( 万吨 )
45 PG 发电量 ( 亿瓦 )
46 IEP 进出口政策 ( 变量 )
47 AR 路运输量 ( 万吨 )
48 AMT 公路运输量 ( 万吨 )
49 AWT 水运量 ( 万吨 )
50 AAT 空运量 ( 万吨 )
51 AP 农业政策变量 ( 变量 )
52 其他有关信息
如何在规定运行期限和各种资源条件下从总体上合理安排,是经济系统工程的组织和
总体的基本目标,也是经济重建组织者和设计者面临的难题。
[0087] 我们还可以用矩阵(表)表示经济运行荷载要素结构特征。每一个矩阵元素表示在该列上(即一个码位上)的相应的一个结构特征,如该特征为经济运行荷载要素所具有。
则此矩阵元素为1 ,否则为0 。因此可用计算机处理。表2. 6. 3为按某法则编码的客体要素结构特征矩阵表,可将其用于分析经济运行荷载。
[0088]表2.6.3 作为后面进一步拓展的准备(来源:文献 [51])
码位 主 码 辅 码
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0 0 1 1 0 1 0 0 1 0 1 0 0 1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2.6.4(本发明人对文献 [51] 成果的推广应用)
经济运行荷载主要构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O O O
B O O O O O O
C O O O O O
D O O O O
E O O O
F O O O
G O O O O O O
H O O O O O O
I O O O
J O O O O
K O O O O
L O O O O
M O O O
N O O O O
O O O O O P O O O
经济运行荷载总是通过相应的经济运行中介而与经济运行主体相互关联(智能集成
关联)。我们可以分别对运行客体和运行主体进行编号。进而,按任意顺序将运行客体要素号与运行中介要素号排列出初始(智能集成)工程矩阵(表),如表2. 6. 4 所示。
[0089] 经济运行荷载总是通过相应的经济运行中介而与经济运行主体相互关联(智能集成关联)。我们可以分别对运行客体和运行主体进行编号。进而,按任意顺序将运行客体要素号与运行中介要素号排列出初始(智能集成)工程矩阵(表),如表2. 6. 4 所示。
[0090] 再进而,可以按智能集成系统工程和运行中介相似性重新排出工程矩阵,如表2.6. 5 所示,此表给出按初始工程顺序归纳出的四个路线组。
网络协调技术为更合理协调资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随着网络协调技术的发展,资源
协调方法不断改进,已提出多种直观判断方法。但无论是早期的单资源逐一协调或是近期的多资源综合协调,都以网络计划中活动的时差(又称机动时间)作为主要判断决策依据。
这些方法对资源合理利用有一定作用,但有明显不足之处。单资源逐一协调,片面考虑一种资源,结果往往顾此失彼,使已协调的资源又产生矛盾,如此反复,费时费力。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多资源综合协调比单资源逐一协调有很大改进,但仍以时差为主要判断决策依据。网络计划中活动的时差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资源调整时一些活动推迟,网络结构和时差都可能变化,因而协调过程中要反复绘制网络计划图和计算时间参数,且调整结果也不理想。
[0091]表2.6.5 (本发明人对文献 [51] 成果的推广应用)
经济运行荷载主要构成
2 7 10 12 13 18 1 3 5 15 17 20 4 6 9 11 8 4 16 19
B O O O O O O
D O O O O
M O O O
O O O O O
A O O O
C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H O O O O O O
K O O O O
L O O O O
N O O O O
P O O O O O
E O O O
F O O O O
I O O O J O O O O
资源协调全过程就是在一系列时点作出分析判断和决策。因此,合理确定判断时间是
[51]
决定资源协调是否合理的一个环节 。资源协调的分析判断从网络计划的起始节点开始,第一次判断时点为零,即CT1 = 0。以后各次分析判断时间等于上次判断时间已分配到资源的诸活动中最早完成时间,即
C T m + 1 = min ( C T m + D′ ) = min F T
式中,C m + 1 为第m + 1次分析判断时间;C T m 为第m 次分析判断时间;D′为第m+ 1次判断时间发生资源冲突的各种活动实际尚需的延续时间,若活动在C T m + 1 时间才开始,则D′ = D(原估计活动延续时间);若活动C T m 时刻已经开始,则
D′ = D � ( C T m + 1 � C T m )
FT 为活动完成时间。
[0092] 按上述原则确定判断时刻能保证任何一个获得资源的活动完成后,立即进行资源重新协调分配,使资源充分利用。活动最迟完成时间 ( LFT) 是重要判断指标,其值取决于网络协调中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及延续时间。LFT是一个活动拖延对经济运行期限产生影响的极限时刻,因此在判断时点,应优先安排LFT值最小的活动,才能保证时间延长为最小。LFT指标的决策原则是由小至大,确定资源分配优先顺序。
[0093] ( 3. 4 ) 基于本发明人建立的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和博弈组织协同学原理,我们可以分别从实体与价值两方面对面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和个人的协同型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进行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系统如图6 :在实体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量度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合理化程度来分析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性。不过,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总是同该终端规划配置主体的能力相联系。要科学、合理地评定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状况,就必须科学、合理地评定该终端规划配置主体的能力状况,就需要对各种相关定性因素予以定量判定。
[0094]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状况评价指标较多,指标间可划分为不同层次,其递阶层次结构如图7 。一个被评对象(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在某种指标上相对该终端配置主体能力的评价(适中、偏高、偏低、过高、过低)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运用模糊集合论来研究。
[0095] 设U = { u 1 , u 2 , …, ui, …, um } 为评价因素集(即指标集);V = { v 1 , v2 , v 3 , v 4 , v 5 } = { 优, 良,中,差,劣 } 为评价集,即评价等级的集合;则模糊矩阵
为评价矩阵。
为相对于评价因素ui 的单因素模糊评价,它是评价语集V的模
糊子集。
[0096] γ i j 为相对于第i个评价因素ui 给予V j 评语的隶属度 ( j = 1 , 2 , 3 , 4 , 5 )。U 上的模糊子集 称为权重。其中ai 为第i 个评价因
素ui 对应的权值,且 , ai≥ 0。模糊综合评价 是V 上的模糊子集.即

[0097] 对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综合评价而言,因评价因素(指标)甚多,需建立多级模糊层次价模型,如图8 所示。设某个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内有N个要素(资源结点或配置结点)受评,选定m个基准要素(理想化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其中N >> m 。该系统组织含K个基层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受评要素分别为n 1 , n 2 , …, ni, …, nk ,则有 。
[0098] 若记 ;则规划配置荷载体系的受评要素是P 1 , P 2 ,…, PN1 ,…, PN1 + 1,…, PN2 ,…, PN2 + 1,…, PN i,…, PN i + 1,…, PN k– 1, PN k– 1 + 1, …, PN k。
[0099]4、附图说明
图1是资源配置强度机制简单示意图。
对于区域价值链的一个资源结点k,由规划配置强度c d, k ( t ) 与资源数量q k 之积,我们可以确定一种新的基本量: ,这种新的基本量可称为资源荷载。显
然,在一般情形下规划配置强度越高,资源要素的集结量就越小。如图1 所示。图中矩形0 c d, k1Aq k1、0 c d, k 2Bq k 2和
0 c d, k 3Cq k 3分别所围之面积代表区域价值链资源结点的三个分布量。
[0100] 图2 是基于广义商品体系的多层级的价值链体系图。按照本发明人建立的分析,商品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一般供求关系的社会必要功效。这里有如下不同层级的价值基础。
[0101] 复合商品的价值在于复合生产满足社会一般供求关系的社会必要功效:V compl : , s. t.
图3是集中组织合作和分散组织合作之间的对冲均衡配置模型分析——一般对冲均衡
配置决定分析模型图
一个广义合作实体对最终资源的荷载单元共有四种实体,即内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
内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以及外部集中组织合作实体和外部分散组织合作实体。集中组织合作和分散组织合作之间的对冲均衡配置模型分析——一般对冲均衡配置决定分析模型
如图3 所示。
[0102] 按本发明人建立的广义合作荷载法统计SGCD的各个种类,可简单表示为:SGCD = SIDCC + SICCC + SEDCC + SECCC
+ ( SIDCX – SIDCM ) + ( SICCX – SICCM ) + ( SEDCX – SEDCM ) + ( SECCX –
SECCM )
图4是自然资源配置链的内部DIM分析和外部GHW分析图
基于功效模块化,进而基于价值模块化,本发明人提出DSS分析,将围绕资源配置组织
进行。在此,一方面,从内部将系统功效链上及其网络中的各种配置组织分为三类:D——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的法则设置实体(或法则设置的智能体);I ——处于中间地位并发挥关键作用的系统集成实体(或系统集成的智能体);M——处于一般地位并发挥辅助作用的模块生成实体(或模块生成的智能体);另一方面,从外部将系统功效链上及其网络中的各种配置组织分为三类。将DIM分析和GHW分析与DSS分析结合起来,可形成DSS /
DO ( DIM ) 范式、DSS / DO ( GHW ) 范式和DSS / DO ( DG ) 范式。自然资源配置链的内部DIM分析和外部GHW分析如图4所示。
[0103] 图5是网络协同配置机制与现代社会经济权力体系的基本构成图总起来看,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互联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不可能在某种纯
粹的产权制度基础上和某种纯粹的经营方式下建立起来。网络协同配置机制与现代社会经济权力体系的基本构成如图5所示。为了在Nash均衡与Pareto最优之间不仅给当世当代
自然人带来收益,而且给后世后代自然人带来收益,我们必须转换互联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再造互联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要在当世当代自然人的最大收益与后世后代自然人的最大收益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necessary tension ),关键在于改造现有互联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结构和行为。
[0104] 图6是RVC 规划配置荷载综合评价体系示意图。基于本发明人建立的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和博弈组织协同学原理,我们
可以分别从实体与价值两方面对面向互联网资源配置组织和个人的协同型互联网区域价
值链规划配置荷载进行综合评价。
[0105] 这种综合评价系统如图6 。在实体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量度的互联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能力强化程度来分析互联网资源配置组织的性。不过,互联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的能力包含许多模糊的定性因素,如自主性、决策能力、风险承受力、协调性、责任感、自组织水平、工作效率等等。
[0106] 图7是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能力考核指标递阶层次结构图。由图可见,的互联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能力评价问题,涉及到决策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协调能力、资产关切度等多个因素。一个被评对象(互联网资源配置组织或个人)相对于这些指标的评价(优、良、中、差、劣)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运用模糊集合论来研究。
[0107] 图8是对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能力综合评价因素(指标)而建立的多级模糊层次价模型图8。设某个互联网资源配置组织内有N 个人受评,选定m 个基准人(理想化的互联网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荷载),其中N >> m 。该系统组织含K个基层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受评人数分别为n 1 , n 2 , …, ni, …, nk ,则有 。若记 ;则组织系统受评人是P 1 , P 2 ,…, PN1 ,…, PN1 + 1,…, PN2 ,…, PN2 + 1,…, PN i,…, PN i + 1,…, PN k– 1, PN k– 1 + 1, …, PN k。
[0108]5、具体实施方式
有待于开发建立的PA / RVC系统,无疑是一种先进的经济科学技术体系、一种先进
的管理科学技术体系以及一种先进的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它涉及面广,投人大,实施周期长,难度大,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
C 1 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项目实施规划
根据区域价值链组织实际,确定整个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主要实施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系统控制、销售配置、应
收配置、物流安排、应付配置、库存配置、存货核算、产品数据配置(含区域价值链结构配置、工艺配置)、费用预算配置(含费用配置)、金融项目核算、PDM数据整理及需求分析、硬件网络环境搭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周期为12个月左右。主要完成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规范、透明基础配置。
[0109] 第二个阶段,是集成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生产主规划、物料需求规划、能力平衡、车间项目配置、质量配置、设备计量配置、人力资源配置、解决分析、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周期为16个月左右。主要实现以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市场为需求、以纵向及横向带动的主规划为核心、以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投入产出为主要内容的全息协同性组织模式,有效地控制在制品,最大限度地压缩存货,提高交货期,快速地满足市场需要。
[0110] C 2 规划配置的总体目标a.以实施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项目为契机,促进区域价值链由传统的封闭、低效率、粗放式配置模式向透明、协同、规范、精益的配置模式的转变,支撑区域价值链战略目标的实现。
[0111] b.加强区域价值链基础配置。建立规范的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数据标准及编码体系,促进区域价值链基础整顿;加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产品设计、工艺文件标准化配置;细化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原材料消耗、工时、资金占用、设备台时定额配置;规范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区域价值链生产期标准;加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客户资源信息配置。
[0112] c.改进配置、决策方法。实现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信息资源规划、各子系统的数据集成和数据库全局共享;建立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区域价值链基础信息结构,包括集成的信息网络和全面统一的数据交互格式;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齐套库存配置及分析;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过程消耗成本核算;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赊销风险控制及客户资源配置;纵向及横向带动的主系统运行规划、物料需求规划、订单配置的集成应用;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分产品的实时成本核算;快速报价;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利润预算及盈亏平衡分析;在线多维数据分析,支持决策应用。
[0113] d.以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为规范,系统提升区域价值链配置,支撑区域价值链进行系统进化,形成透明、开放、协同、规范、精益的区域价值链文化。
[0114] C 3 规划配置的实施内容a.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物流安排。依托全新的信息系统支持,及时
传递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生产系统的需求,并通过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物流系统的信息集成,迅速对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生产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保证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生产物料的齐套性。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系统根据系统运行规划,提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生产的需求规划;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生产系统可以根据物料规划查询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齐套情况,提出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物流安排规划;将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供应商的交货期、物品质量等信息作为供应商评价的依据;把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供应商评价结果同物流安排份额分配、付款政策结合起来;建立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物流安排周期、经济批量、安全库存等基础配置的信息库,为及时保障材料供应提供依据。
[0115] b.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销售、库存和生产系统。系统运行规划是指导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为了保障系统运行规划的实施,同时会产生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物料物流安排规划、外协件规划、车间项目规划、设备使用规划、工装模具规划等一系列配套的规划。系统运行规划与这些规划是纲和目的关系,纲举才能目张。
[0116] c.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成本配置。对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生产成本进行规划、核算、控制和配置,建立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部门成本预算方法,并与事中成本分析相对比,使预算逐步部门学、准确,为区域价值链组织决策提供有用的资料。
[0117] d.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应付配置。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应付款子系统主要配置区域价值链在运行过程中与供应商发生的各种往来款项,有效地帮助区域价值链配置者掌握资金的流向,通过监控付款情况来控制区域价值链资金的流出,形成流动资金的良好循环。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应付款子系统基于物流安排活动的发生填写发票、税金和物流安排费用,也可以直接调用物流安排子系统生成的订单。发票金额与入库物料的分摊,可以确定入库物料付款情况。发票过账后生成应付款台账,付款单与应付款台账进行结算,确定已付款金额和未付款金额,同时可处理预付款。为了实时掌握未来的资金流出情况,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系统还提供丰富的查询统计功能,并与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物流安排子系统、账务子系统集成使用。
[0118] e.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应收配置。区域价值链组织通过对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系统的应用,实现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金融项目部门与销售部门间数据的共享,在网络上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流;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金融项目部的收入核算表款将以销售部门的销售发票为依据进行登记;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收入核算表款按往来户进行归集。区域价值链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收款、销售发票有据可依,明确流程来源。回款结算时可以指定到每一笔应收款,使收入核算表龄、预收账龄反映及时、准确,不但可以进行收入核算表龄、预收账龄分析,还可以进行回款账龄分析。
[0119]6、600项发明专利共同实施计划简介
经过三十年的自由探索,独立发明人于2011年9月通过电子申请系统正式向国家专利
局提交600项发明专利申请,并提交600份总计约3600万字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等材料。
[0120] 经过三十年的自由探索,独立发明人在通过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已发表八十多篇论文(不含合作完成的成果)的基础上,最近已独立写作完成八部与本次申报的600项技术发明有密切关系的学术巨著(共计3000万字),打算在2011年9月之后陆续处理正式出版事宜。
[0121] 本次申报的600项技术发明专利,是发明人经过三十年独立自由探索而建立的一个自成体系的全新技术集群,其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 DCN / HII ( GVC ) ]。
[0122] 基于一系列独立自由完成的重大开创性学术研究成果和600项最新技术发明,发明人提出一项可称之为“开天辟地”计划的战略——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技术集群开发总体战略。
[0123] 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的总体战略目标可归结为如下内容:1、在技术开发的基础方面(ICT产业链的前端),以多层级多模式的全球价值链体系
(GVC)为核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II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相对封闭、相对静止的“资源池”——云计算网络注入灵魂、智能和生命,建造全球智能一体化网络计算机系统(CS / HSN ( GII )),将全球互联网打造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的技术支持体系。
[0124] 2、在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ICT产业链的末端),以多层级多模式的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核心,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基于元系统(MS)科学全新理论的智能集成科学技术体系(IIS & IIT),将赋予生命活力的新型全球互联网与分散在世界各地各领域各部门的物流网、能源网、金融网和知识网融为一体(DCN),大力推行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建立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的全球智能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HII ( GVC )),从而建造智能集成网、生命互联网和生态运行网。
[0125] 通过实施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技术集群开发总体战略——本发明人称之为“开天辟地”计划,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基于云计算变革的天地计算革命,以多层级多模式的全球价值链系统为核心,以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持基础,将物流网络、能源网络、信息网络、金融网络和知识网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高效、集约、具有生命(或生态)自组织性质的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大系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