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专利权 / 申请 / 国际申请 / 附图 / 一种生产二苯乙烯衍生物的方法

一种生产二苯乙烯衍生物的方法

阅读:732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生产二苯乙烯衍生物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可以用于抑制血液凝集作用的新的二苯甲烷衍 生物 ,其中包括二苯乙烯衍生物和二苯甲 酮 肟醚衍生物:其结构式如 附图 。,下面是一种生产二苯乙烯衍生物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生产二苯乙烯衍生物(Ⅰ)及其可药用盐的方法
(Ⅰ)
式中R1和R2各为氢,羟基或C1-C6烷基,
X是氰基,Y是-R10-COOR3(R3是氢或C1-C6烷氧基,R10是有1-3个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其特征在于在大约-70-150℃的某一温度下,在某种溶剂中,在适宜的催化剂存在下,使通式(Ⅵ)的(其中R1和R2定义同上)(Ⅵ)
与通式(Ⅶ)的卤化物(其中Hal代表卤原子,R10和R3定义同上)
(Ⅶ)
按常规方法反应(Reformatsky氏反应)得到式(Ⅷ)的羟基化合物
(Ⅷ)
可按常规方法使如此得到的羟基化合物(Ⅷ)脱生成本发明的目的化合物。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二苯甲烷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具体说,是关于二苯乙烯衍生物和二苯甲肟醚衍生物。

目前,人类的最严重疾病包括急性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大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形成、栓子、深处静脉血栓形成和末梢动脉血栓形成等。

最近,抗血小板剂吸引了公众注意,而且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这些疾病。然而它们的用途仅仅在最近才被认识,因此人们希望将来研制出更好的药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ⅩⅩ)的二苯甲烷衍生物及其药理上可接受的盐:

(ⅩⅩ)

其中,R1和R2各为氢、羟基或低级烷基,U是=CXY或=N-O-W;

X是氢、氰基或-COR6(R6是羟基或基);Y是-R10-COOR3(R3是氢或低级烷氧基;R10是有1-3个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CO-NR4R5(R4和R5各为氢、低级烷基或低级芳烷基)、-CH2-NHSO2-C6H5或-C(R8)=NR7(R7是低级烷氧基或芳基,R8是-VR9,V是氧、硫或氮、R9是烷基或芳基);

W是-CH2-CO-CH2-COOR13(R13是氢或低级烷基)、-CH2-C(=NOR14)-CH2-COOR15(R15是氢或低级烷基,R14是低级烷基)、-CH(CN)-(CH2)q-COOR16(R16是氢或低级烷基,q是1-3的整数)或-(CH2)p-Z(Z是-SH、-SCN或由五元或六元环衍生出来的一价基团,所说的环可以被具有一个或多个硫原子的环所取代,p为1或2)。

在式(ⅩⅩ)中,R10可以定义为-(CH2)n-,其中n为1、2或3。

按上面定义的二苯甲烷衍生物包括两类物质。一类是其中U为=CXY的二苯甲烷衍生物(ⅩⅩ),也叫作二苯乙烯衍生物;另一类是其中U是=N-O-W的二苯甲烷衍生物(ⅩⅩ),也叫作二苯甲酮肟醚衍生物。以下参照这两类化合物详细说明本发明。

此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些制备上面定义的二苯甲烷衍生物的方法。每种方法下面将作详细说明。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如上定义的药理上有效量的二苯甲烷衍生物或其药理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理上可接受的载体。

在这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以如上定义的二苯甲烷衍生物或其药理上可接受的盐这类药以治疗由血流障碍得所引起的疾病的方法。

按照上面说明的两类物质来更详细说明本发明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化合物是通式(Ⅰ)的取代的二苯乙烯衍生物或其药物适用的盐:

(Ⅰ)

其中,R1和R2可以互相相同或不同,各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氧基;X代表氢原子或氰基;Y代表-(CH2)n-COOR3基团(式中R3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氧基,n为1-3的整数)、 基团 (其中R4和R5可以互相相同或不同,各代表氢原子、低级烷基或芳烷基)或-CH2-CH-SO2 基团(其中R6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基),Y还可以是-C(R8)=NR7。

在上面的定义中,就R3、R4和R5所提到的低级烷基包括有1-6个碳原子的真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丙基、异丁基、1-甲基丙基、叔丁基、正戊基、1-乙基丙基、异戊基和正己基。就R1和R2所提到的烷氧基包括由按上面引证的烷基派生出的任何低级烷氧基。在这些基团中,甲基和乙基是最合乎需要的低级烷基,而甲氧基是最合乎需要的低级烷氧基。

就R4和R5所提到的芳烷基包括苄基、2-氯苄基、3-氯苄基、4-氯苄基、2-甲基苄基、3-甲基苄基、4-甲基苄基、2-甲氧苄基、3-甲氧苄基、4-甲氧苄基和苯乙基,以及例如2-吡啶甲基、3-吡啶甲基和4-吡啶甲基等杂芳基。

其中R3是氢原子的目的化合物之药物适用盐包括例如Na、K、Ca和Mg盐等金属盐。

制备方法

可以有各种制备本发明化合物(Ⅰ)的方法,其典型实例如下。

(1)其中Y是 (式中R4和R5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而且各代表氢原子、低级烷基或芳烷基)基团的目的化合物(Ⅰ)。

通式(Ⅱ)的羧酸(其中R1、R2和X的定义如上)或其反应性的酸衍生物与胺(Ⅲ)(其中R4和R5定义同上)

反应转化为酰胺,得到本发明目的化合物之一的(Ⅰ′)(其中R1、R2、X、R4和R5定义如上):

化合物(Ⅱ)的反应性酸衍生物,例如包括化合物(Ⅱ)的卤化物、酸酐或酸酐的混合物。必要时,此反应可以在例如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N,N′-二乙基碳化二亚胺、三烷基磷酸酯、聚磷酸酯或甲苯磺酰氯等一种或多种脱剂存在下进行。

使用卤化物作为反应性衍生物时,为化合反应期间形成的卤化氢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以此来加速反应。所说的碱例如是如氢氧化、氢氧化钠、碳酸钾和碳酸钠等无机盐,以及吡啶和三乙胺等叔胺。

此反应通常可以在溶剂中进行。那些对所说反应不表现出不利影响的任何溶剂都可以使用。这种溶剂的实例有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二    烷、乙醇及其混合物。

如果没有具体限制,此反应通常在-50-200℃之间温度下进行。反应完全后,可以按传统方法分离这种目的化合物。

(2)其中Y是-CH2-NHSO2- 基团的目的化合物(Ⅰ)

使胺(Ⅳ)(其中R1、R2和X定义如上)与磺酰卤(Ⅴ)(其中的Nal为卤原子)按传统方法反应使可容易地得到磺酰胺型的目的化合物(Ⅰ″)

此反应通常可以在溶剂中进行。只要对此反应不表现不利影响的任何溶剂都可以使用,这种溶剂例如是氯仿、1,2-二氯乙烷、乙醚、吡啶、四氢呋喃、二    烷、乙二醇二甲醚、苯、甲苯及其混合物。

此反应进行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优选-50-150℃间某温度。反应完全后,可以按传统方式分离目的化合物。

(3)其中Y是式-(CH2)n-COOR3(其中n和R3定义同上)的目的化合物(Ⅰ)

使酮(Ⅵ)(其中R1和R2定义同上)与卤化物(Ⅶ)(其中Nal代表卤原子,n和R3的定义同上),例如 在锌存在下于四氢呋喃中按传统方式反应(Reformatsky′s反应)而可得到羟基化合物(Ⅷ)

适于上述反应的溶剂实例是四氢呋喃、苯和乙醚。此外,也可以使用如包含酸三甲酯或硼酸三乙酯与四氢呋喃的溶剂混合物。

此反应通常可以在大约-70-150℃某温度下进行。

可以按照传统方法使如此得到的羟基化合物(Ⅷ)脱水生成本发明目的化合物之一的化合物(Ⅰ″′):

适于此反应的溶剂实例是苯、甲苯、四氢呋喃、乙醚和二    烷,其催化剂实例是对甲苯磺酸、亚硫酰氯、五氧化二磷、碘和盐酸。此反应可以在大约-70-150℃温度下进行。

定义的此发明化合物包括这样一些化合物(Ⅰ),其中Y是-C(R8)=NR7,即-C(VR9)=NR7,R9是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或芳基,这种化合物属于所说的第一类物质的范围。

按下述方法制备此化合物。

(7)在苯、甲苯和氯仿等溶剂中,利用磷酰氯、五氧化磷和亚硫酰氯等卤代剂,使其中Y为-CONHR7的化合物(Ⅰ)和式HVR9化合物反应,生成其中Y为-C(VR9)=NR7的化合物(Ⅰ)。在有机碱(如二甲基苯胺、三乙胺和吡啶)或无机碱(如磷酸钾和碳酸钠)存在下,可以进行此反应。

(8)在苯和甲苯之类溶剂中,使在(7)中使用的相同起始化合物与例如五硫化二磷等硫化剂反应得到其中Y为-C(=S)-NH-R7的化合物(Ⅰ)的相应硫代酰胺。然后使此硫代酰胺与式R9-hal卤化物反应,以制成其中Y为-C(SR9)=NR7的化合物(Ⅰ)。制备(7)中所述的那些溶剂和碱同样可以使用。

(9)其中Y是-C(VR9)=NR7(R9是烷基或取代的烷基,而且R7是低级烷氧基)的化合物(Ⅰ)制备如下。使其中Y是-CO-VR9的化合物(Ⅰ)与H2N-R7反应,以得到上面要制备的化合物。

上面说明的操作方法图解说明如下: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以下将列出本发明化合物的一些典型实例,每种化合物均以游离形态给出。

N-苄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氯苄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3-氯苄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4-氯苄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甲基苄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3-甲基苄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4-甲氧苄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甲氧苯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3-甲氧苄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4-甲氧苯苄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吡啶甲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3-吡啶甲基)-3,3-二(4-甲氧 苯基)丙烯酰胺,

N(4-吡啶甲基)-3,3-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3,3-双(4-甲氧苯基)烯丙基〕苯磺酰胺,

N〔3,3-双(4-甲氧苯基)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

4-氰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氰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

5-氰基-6,6-双(4-甲氧苯基)-5-己烯酸甲酯,

3-氰基-4,4-双(4-甲氧苯基)-3-丁烯酸乙酯,

4-氰基-5,5-双(4-乙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氰基-5,5-双(4-乙氧苯基)-4-戊烯酸甲酯,

4-氰基-5,5-双(4-乙氧苯基)-4-戊烯酸,

5-氰基-6,6-双(4-乙氧苯基)-5-己烯酸,和

3-氰基-4,4-双(4-乙氧苯基)-3-丁烯酸。

除了这些化合物品种以及有关本发明第一类物质的制备实例中得到的化合物之外,下列化合物也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其中的苯基在2、3或4位上可以被氯取代的N-苯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3-或4-吡啶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3-或4-吡啶基)甲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苯基-N-甲基-或异丙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3-或4-吡啶基)-N-甲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3-或4-吡啶基)-N-异丙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N,N-二烷基胺基)乙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其中的烷基是甲基或乙基。

N-〔3-(N,N-二烷基胺基)丙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其中的烷基或甲基或乙基。

N,N-双(2-(N,N-二甲胺基)乙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2-(N,N-二甲胺基)乙基〕-N-苄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N-苯基-3,3双(4-乙氧苯基)丙烯酰胺,其中的苯基可以被2-氯苯基、3-吡啶基、苯基、2-氯苄基或(3-吡啶基)甲基置换。

N-苯基-N-甲基-3,3双(4-乙氧苯基)丙烯酰胺,其中的苯基可以被3-吡啶基或苄基置换。

N-苄基-N-异丙基-3,3双(4-乙氧苯基)丙烯酰胺,

N-〔2-(N,N-二甲胺基)乙基〕-3,3双(4-乙氧苯基)丙烯酰胺,

N〔2-(N,N-二甲胺基)乙基〕-N-〔2-(3,4-二甲氧苯基)乙基〕-3,3双(4-乙氧苯基)丙烯酰胺

N-苄基-3,3-双(4-羟苯基)丙烯酰胺,

N-苄基-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丙烯酰胺,

N-苄基-N-甲基-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丙烯酰胺,

N-〔2-(N,N-二甲胺基)乙基〕-N-〔2-(3,4-二甲氧苯基)乙基〕-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丙烯酰胺,

3,3-双(4-甲氧、4-乙氧或4-羟苯基)-N-苯基丙烯亚氨基酸乙酯,

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N-苯基丙烯亚氨基酸乙酯,

3,3-双(4-甲氧苯基)-N-苄基丙烯亚氨基酸乙酯,

3,3-双(4-甲氧苯基)-N-(3-吡啶基)丙烯亚氨基酸甲酯,

3,3-双(4-甲氧、4-乙氧-或4-羟-苯基)N,N′-二苯基丙烯酰脒,

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N,N′-二苯基丙烯酰脒,

3,3-双(4-甲氧-或4-乙氧-苯基)- N,N′-二苯基丙烯酰脒,

3,3-双(4-甲氧苯基)-N-苯基-N′-苄基丙烯酰脒,

3,3-双(4-甲氧、4-乙氧-或4-羟-苯基)-N-苯基-丙烯硫代亚氨基酸烯丙酯,

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N-苯基丙烯硫代亚氨基酸烯丙酯,

3,3-双(4-甲氧苯基)-N-苄基-丙烯硫代亚氨基酸烯丙酯,

3,3-双(4-甲氧苯基)-N-(3-吡啶基)-丙烯硫代亚氨基酸乙酯,

3-甲氧亚氨基-5,5-双(4-乙氧苯基)-4-戊烯酸甲酯,

3-甲氧亚氨基-5,5-双(4-甲氧-或4-乙氧-苯基)-4-戊烯酸,

3-甲氧亚苯基-5-(4-甲氧苯基)-5-(4-乙氧苯基)-4-戊烯酸,

N-〔3,3-双(4-乙氧-或4-羟基-苯基)烯丙基〕甲磺酰胺,

N-〔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烯丙基〕甲磺酰胺,

N-〔3,3-双(4-乙氧-或4-羟基-苯基)烯丙基〕苯磺酰胺,

N-〔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烯丙基〕苯磺酰胺,

N-〔3,3-双(4-乙氧-或4-羟基-苯基)烯丙基〕β甲苯磺酰胺,

N-〔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烯丙基〕β甲苯磺酰胺,

N-〔3,3-双(4-乙氧-或4-羟基-苯基)烯丙基〕-4-羧苯磺酰胺,

N-〔3-(4-甲氧苯基)-3-(4-乙氧苯基)烯丙基〕-4-羧苯磺酰胺,

3-氰基-4,4-双(4-乙氧-或4-羟-苯基)-3-丁烯酸乙酯,

3-氰基-4,-(4-甲氧苯基)-4-(4-乙氧苯基)-3-丁烯酸乙酯,

3-氰基-4,4-双(4-甲氧苯基)-3-丁烯酸,

3-氰基-4,4-双(4-羟苯基)-3-丁烯酸,

3-氰基-4-(4-甲氧苯基)-4-(4-乙氧苯基)-3-丁烯酸,

4-氰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氰基-5,5-双(4-羟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氰基-5-(4-甲氧苯基)-5-(4-乙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氰基-5-(4-羟苯基)-(Z)-或-(E)-5-(4-甲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氰基-5-(4-羟苯基)-(Z)-或-(E)-5-(4-乙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氰基-5-(4-甲氧苯基)-5-(4-乙氧苯基)-4-戊烯酸,

4-氰基-2-甲基-5,5-双(4-甲氧-、4-乙氧-或4-羟-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氰基-2-甲基-5-(4-甲氧苯基)-5-(4-乙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氰基-2-甲基-5,5-双(4-乙氧-或4-羟-苯基)-4-丙烯酸

4-氰基-2-甲基-5-(4-甲氧苯基)-5-(4-乙氧苯基)-4-戊烯酸,

5-氰基-6,6-双(4-乙氧-或4-羟-苯基)-5-己烯酸甲酯,

5-氰基-6-(4-甲氧苯基)-6-(4-乙氧苯基)-5-己烯酸甲酯,

5-氰基-6,6-双(4-甲氧-或4-羟-苯基)-4-己烯酸,

5-氰基-6-(4-甲氧苯基)-6-(4-乙氧苯基)-5-己烯酸,

4-乙氧羰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4-羧基-5,5-双(4-乙氧-或4-羟-苯基)-4-戊烯酸,

4-羧基-5-(4-甲氧苯基)-5-(4-乙氧苯基)-4-戊烯酰,

4-氨基甲酰-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4-氨基甲酰-5,5-双(4-乙氧-或4-羟-苯基)-4-戊烯酸,

4-氨基甲酰-5-(4-甲氧苯基)-5-(4-乙氧苯基)-4-戊烯酸,

本发明的目的化合物是取代的二苯甲酮肟醚衍 生物(Ⅰ)或其药物适用的盐:

(Ⅰ)

其中R1和R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而且各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氧基;W代表-CH2-C-CH2-COOR13(其中R13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基)、 (其中R15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基,而且R14是低级烷基)基团、

(式中R16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基),q是1-3的整数)基团或-(CH2)p-Z(式中Z代表-SH基团、-SCN基团或由具有为一个或多个环硫原子的环取代或未取代的五元或六元环衍生出来的一价基团p为整数1或2)基团。

在上面的定义中,关于R13、R14、R15和R16提到的低级烷基包括带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丙基、异丁基、1-甲基丙基、叔丁基、正戊基、1-乙基丙基、异戊基和正己基。关于就R1和R2提到的烷氧基包括由上面所引的低级烷基所衍生出来的任何低级烷氧基。在这些基团中,甲基和乙基是最合乎需要的低级烷基,而甲氧基是最合乎需要的低级烷氧基。

关于本发明化合物(Ⅺ)中的Z所提到的由含有一个或多个环硫原子的环取代或未取代的五元或六元环衍生出来的所说一价基团包括例如1-吡咯基、1-(1,2,3,4-四唑基)、1-吡咯烷基、1,3-二噻烷基和3-烯丙巯基-1,2,4-三唑基等基团。

其中R13、R15和/或R16是氢原子的目的化合物(Ⅺ)的药物适用盐包括例如Na、K、Ca和Mg盐等金属盐。

通过与药物适用的无机酸有机酸反应,可以把另外一些目的化合物转变成酸加成盐。这种无机酸实例是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这种有机酸实例是来酸、富马酸、丁二酸、乙酸、丙二酸柠檬酸、苯甲酸草酸和甲磺酸。

制备方法

制备本发明化合物(Ⅺ)可以有各种方法,其典型实例如下。

制备方法4

式中,R1、R2和W定义同上,而且Nal代表卤素原子。也就是说,使二苯甲酮化合物(Ⅻ)与羟胺反应,生成二苯甲酮肟(Ⅻ)(步骤1),然后使此化合物(ⅩⅢ)与卤化物(ⅩⅣ)缩合,生成目的化合物(ⅩⅤ)(步骤2)。必要时,可以按传统方式把得到的此产物转变为药物适用的盐。

步骤1通常可以在使用溶剂(例如甲醇、乙醇、丙醇、苯、甲苯或水)的条件及于大约0-200℃内某温度下,优选在室温至100℃温度下进行。

步骤2通常可以在使用溶剂(例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甲醇、乙醇、丙醇、苯或甲苯)的条件和在约0-100℃之内某温度下进行。为了获得理想的结果,此反应可以在碱存在下进行,例如在氢化钠(NaH)三乙胺、二甲基苯胺、氢氧化钾、甲氧基钠(NaOMe)、乙氧基钠(NaOEt)或叔丁氧基钾存在下进行。

制备方法5、式中W中R13、R15和R16是氢原子的目的化合物(Ⅺ)

按照传统方法,例如使用苛性钠等碱,使式(ⅩⅤ)的酯水解,生成所说的目的化合物:

(ⅩⅤ)

式中W′与通式(Ⅺ)中W的含意相同,但是R13、R15和R16是氢原子,即低级烷基。

制备方法6

其中W代表 (R14代表低级烷基而且R15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基)目的化合物(Ⅰ)

式中R1、R2、R14和R15定义同上。

即,使化合物(ⅩⅥ)与胺(ⅩⅦ)反应,生成作为目的化合物之一的化合物(ⅩⅧ)。可以优先在例如甲醇、乙醇、丙醇、苯、甲苯或水等溶剂中,在约-20-200℃之内某温度下进行反应。

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以下将列出本发明目的化合物的一些典型例,每种化合物均以游离形式给出。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甲氧羰基-2-氧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氧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甲氧羰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羧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3-甲氧羰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3-乙氧羰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3-羧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4-甲氧羰丁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4-羧丁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2-〔3-烯丙巯基-(1,2,4-三唑基)〕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2-〔1-(1,2,3,4-四唑基)〕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2-〔2-(1,3-二噻烷基)〕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2-(1-吡咯烷基)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2-氰硫基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2-巯乙基)肟,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2-(1-吡咯基)乙基〕肟,

4-4′-二乙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氧丙基)肟,

4-4′-二乙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

4-4′-二乙氧二苯甲酮O-(3-羧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

4-4′-二乙氧二苯甲酮O-(1-氰基-3-乙氧羰丙基)肟,

4-4′-二乙氧二苯甲酮O-(1-氰基-3-羧基丙基)肟,

4-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氧丙基)肟,

4-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

4-甲氧二苯甲酮O-(3-羧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

4-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3-乙氧羰基丙基)肟,和

4-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3-羧丙基)肟。

从药理学的观点看,本发明的二苯甲烷衍生物,无论二亚苯基衍生物或者二苯甲酮肟醚衍生物均显示出极好的效果。它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因此最终可以用作抗血小板药和抗血栓形成剂。它尤其可以用来治疗和(或)防止血管疾病,例如短暂局部缺血发作(TIA)、脑梗塞(血栓和栓子)和脑动脉血栓;手术后血栓、栓子及伴随血管手术和体外循环的血液紊乱;慢性动脉阻塞,例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阻塞性动脉硬化、末梢动脉硬化、全身性红斑狼疮和雷诺病;以及局部缺血心脏病,例如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另外,它还可用于防止这些病复发并改善其预后性。

本发明产品的疗效将由下列的药理试验,首先是关于二苯乙烯衍生物的试验所支持。

试验例

1.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效果(活体外试验)

自人前臂静脉内以这样一种方式取血,使其中含有血液体积1.10倍的3.8%柠檬酸钠溶液,然后按照Rackham等人所报导的方法(参见Packham.M.A.,等“J.Mxp.Med.,”126,171-189页,1967年)由其制备PRP(富血小板血浆)。在得到的0.2mlPRP中,加入各种浓度的本发明每种化合物(A-E),在37℃下培养3分钟。然后用二十碳二烯酸、胶原、二磷酸腺苷(ADP)和(PAF)诱导血小板凝集。按照Mustard等报导的方法(参见Mustard,J.F.等人,“J.Lab.Chin.Med.,”64,548-559页,1964年),利用从Schenko或Niko生物科学公司买到的聚集度计评定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换句话说,做此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对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于活体外)。

表1列出了试验结果。(见表1)

2.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效果(活体内)

给豚鼠口服化合物A-E,它们是本发明化合物的典型实例。2小时后,在醚麻醉下从其腹主动脉中取出每支鼠的血液。然后测定每一化合物对由胶原蛋白3μg/ml和二十碳四烯酸(50μM)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表2给出的是由溶剂投药比测定的半有效剂量。换言之,做此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对于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活体内)。

表2

试验化合物    抑制胶原凝集    抑制二十碳四烯

作用    酸凝集作用

ED50(mg/kg) ED50(mg/kg)

化合物A    100    100

(例1)

化合物B    20    20

(例2)

化合物C    0.05    0.03

(例3)

化合物D    0.05    0.03

(例4)

化合物E    1    0.3

(例5)

Ticlopidine    ≤200    150

3.急性毒性

利用给体重为300-400克雄性Wistar大鼠投药(本发明化合物)的方法以测定作为本发明典型化合物实例的化合物的A-E的急性毒性。结果,每种化合物的LD50值均高于500mg/kg。

鉴于二苯甲酮肟醚衍生物,通过以下给出的实验数据也支持本发明的效果。

试验化合物L-R分别相当于实施例11-17的产物。

按照前面关于二苯基乙烯衍生物所说的同样方法进行这些试验。表3和表4分别列出了活体外和活体内抑制凝集的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与用二苯基乙烯衍生物得到的相同。(见表3、4)

当使用本发明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剂和抗血栓形成剂时,可以经口或非肠道投药,例如肌内、皮下或静脉投药。其剂量可以如按照疾病、条件和每个病人的年令而变。除非特别限制,否则成人每天投药剂量0.1-300mg,优选0.1-60mg,特别优选0.3-30mg,最优选0.6-10mg。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按本领域中传统方式制成例如片剂、粒剂、粉剂、胶囊剂、注射剂或栓剂。

若欲制成口服的固体剂形,则可以在此碱中加入赋形剂,以及必要时加入其它添加剂,例如粘结剂、崩解剂、润滑剂着色剂和矫味药,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按传统方法制成例如片剂、包衣片剂、粒剂、粉剂或胶囊。

所说的赋形剂,例如有乳糖、玉米淀粉、白糖、葡萄糖、山梨糖醇和结晶纤维素、粘结剂的实例是聚乙烯醇、聚乙烯醚、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阿拉伯胶、黄蓍胶、明胶、虫胶、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崩解剂的实例是淀粉、琼脂、粉末明胶、结晶纤维素、碳酸碳酸氢钙、柠檬酸钙、糊精和果胶。润滑剂的实例是硬脂酸镁、滑石、聚乙二醇、二氧化和硬化植物油。着色剂实例是审定作为药物添加剂的物质。矫味剂实例是可可粉、(methol)、芳族酸、薄菏油、片和桂皮粉。需要时,这些片剂和粒剂当然可以用例蔗糖或明胶包衣。

制备注射剂时,在此碱中加入各种添加剂,例如pH调节剂、缓冲剂、稳定剂和防腐剂,并且将 得到的混合物制成用于皮下、静脉或肌肉注射的针剂。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限制本发明,给出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N-苄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在10ml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2.84克(0.01M)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酸,冰冷却下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2克(0.012M)三乙胺和1.2克氯甲酸乙酯。冷却1小时后,在其中加入1.2克苄胺,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小时。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混合物溶解在50ml乙酸乙酯中,先后用10%盐酸、NaH2CO3饱和水溶液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然后用硅胶柱色谱法提纯。如此得到的3.3克标题化合物具有下列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99-100℃。

核磁共振(CDCl3)δ:6.7-7.3(13H),6.3(1H),5.5(1H),4.3(2H)和3.8(6H)。

实施例2

N-〔3,3-双(4-甲氧苯基)烯丙基〕苯磺酰胺

将2.6克3,3-双(4-甲氧苯基)烯丙胺溶解在5ml吡啶中,冰冷却下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9克苯磺酰氯,搅拌混合物5小时。反应完全后,将此反应混合物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先后用5%盐酸和饱和盐水洗涤。按传统方式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如此制得的粗产物。得到的3.6克无色油状标题化合物。

核磁共振(CDCl3)δ:7.8(2H),7.5(3H),6.7-7.1(8H),5.8(1H),4.4(1H),3.8(6H),3.7(2H)

实施例3

4-氰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将2.42克(0.01M)4,4′-二甲氧二苯甲酮、1克锌和2.1克硼酸三甲酯悬浮在15ml四氢呋喃中,在得到的悬浮液里加入2.2克4-溴-4-氰基丁酸乙酯和催化量的碘,使此混合物于室温下反应5小时。反应完全后,在其中加入10ml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搅拌1小时。滤出锌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滤液。用硅胶柱色谱法提纯得到的粗产物,得到1.5克晶体物质。将其溶解在10ml苯中并加入1ml亚硫酰氯,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真空浓缩此反应混合物,将其分散在冰水中,然后用苯萃取,水洗并浓缩。如此得到的1.3克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产物。

核磁共振(CDCl3)δ:6.7-7.3(8H),4.1(2H),3.8(6H),2.7(4H)和1.3(3H)。

实施例4

4-氰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

将3.6克4-氰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溶解在10ml二噁烷中,加入3ml5NNaOH水溶液。60℃下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5小时,反应完全后,酸化此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这样制得的3.2克标题化合物具有下列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用在乙酸乙酯-正己烷中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纯化此产物。

熔点:124-125℃。

核磁共振(CDCl3)δ:9.5(1H),6.8-7.4(8H),3.8(6H),2.7(4H)。

实施例5

5-氰基-6,6-双(4-甲氧苯基)-5-己烯酸甲酯

除用2.2克5-溴-5-氰基戊酸甲酯代替4-溴-4-氰基丁酸乙酯之外,按实施例3的步骤操作,这样制得的标题化合物具有下列物理化学性质。

核磁共振(CDCl3)δ:6.7-7.3(8H),3.8(6H),3.6(3H)和1.8-2.6(6H)。

实施例6-13

6.N-苯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7.N-(3-吡啶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8.N-(4-吡啶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9.N-(2-氯苄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10.N-(3-吡啶基)甲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11.N-苄基-N-甲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12.N-苄基-N-异丙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13.N-〔2-(N,N-二甲胺基)乙基〕 N-〔2-(3,4-二甲氧苯基)乙基〕-3,3-双(4-甲氧苯基)丙烯酰胺

上面列出的每一个化合物,均是按实施例1中所示的同样方法制得的,但是苄胺分别用下列的化合物取代:

6.苯胺,

7.3-氨基吡啶,

8.4-氨基吡啶,

9.2-氯苄胺

10.3-胺甲基吡啶

11.N-甲基苄胺

12.N-异丙基苄胺,和

13.N,N-二甲基-N′-〔2-(3,4-二甲氧苯基)乙基〕乙二胺。

实施例14

乙基3,3-双(4-甲氧苯基)-N-苯基丙烯酰亚胺

使1克(2.8mmol)在实施例6中制得的酰胺与10ml磷酰氯在60℃下反应2小时,冷凝此反应混合物并且与50ml氯仿、5ml乙醇和5mlN,N-二甲基苯胺混合,然后在60℃下进一步反应2小时,得到0.2克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15

3,3-双(4-甲氧苯基)-N,N′-二苯基丙烯脒

在回流下,于20ml甲苯中,通过1克实施例6中制得的酰胺和0.3ml苯胺与0.3ml磷酰氯之间的反应3小时,制得此物质,制取量为80mg。

实施例16

烯丙基3,3-双(4-甲氧苯基)-N-苯基丙烯酰硫代酰亚胺

使1克在实施例6中得到的酰胺与1.2克五硫化二磷在50ml苯中50℃下反应1小时。冷凝此反应混合物,使其溶于氯仿中,然后用水洗涤。用硅胶色谱法从产品混合物中得到0.6克硫代酰胺。在0.5克碳酸钾存在下,使0.6克(1.6mmol)硫代酰胺与2.0克(16mmol)烯丙基溴于50ml四氢呋喃中室温下反应过夜。冷凝此反应产物混合物,并将其溶于氯仿中,然后用水洗涤。用硅胶色谱法制得0.45克上述欲要的化合物。

实施例17

3-甲氧亚氨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

使4.0克(11.3mmol)3-氧-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乙酯与2.0克(24.0mmol)甲氧基胺盐酸盐在50ml吡啶中60℃下反应2小时。得到3.2克上述欲要的化合物。

实施例18

3-甲氧亚氨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

以实施例17得到的酯作原料,按照实施例4中说明的同样反应,制得2.0克上述欲要的化合物。

实施例19

N-〔3,3-双(4-甲氧苯基)烯丙基〕甲磺酰胺

实施例20

N-〔3,3-双(4-甲氧苯基)烯丙基〕-4-羧苯磺酰胺

除了分别使用甲磺酰氯和4-(氯磺酰基)苯甲酸代替苯磺酰氯之外,按照实施2中所示的同样反应制得这两种物质。

实施例21

4-氰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

除了使用4,4′-二乙氧二苯甲酮和作为溶剂的四氢呋喃之外,其余按实施例3操作。用亚磺酰氯使产品混合物脱水而且按实施例4所示的同样方法水解。

实施例22

4-氰基-5-(4-羟苯基)-(Z)-5-(4-甲氧苯基)-4-戊烯酸及其(E)化合物

除了使用4-甲氧基-4′-甲氧甲氧二苯甲酮之外,其余按实施例3操作。产品混合物用盐酸处理并且以与实施例4所示的同样方法水解。在硅胶色谱法纯化过程中,用甲醇和氯仿之混合物(5∶95)洗脱产品混合物,得到(Z)化合物。用10∶90的上述混合液洗脱此混合物,得到(E)化合物。

实施例23

4-氰基-5-(4-羟苯基)-(Z)-5-(4-乙氧苯基)-4-戊烯酸及其(E)化合物

除了使用4-乙氧基-4′-甲氧甲氧二苯甲酮之外,其余按实施例22操作。

实施例24

4-氰基-5,5-双(4-羟苯基)-4- 戊烯酸

实施例25

4-氰基-2-甲基-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

除了使用4,4′-二甲氧甲氧苯二苯甲酮和4,4′-二甲氧二苯甲酮之外,其余按实施例22操作。此水解的产物是上述欲要的化合物。

实施例26

4-羧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

除了使用2-溴戊二酸二乙酯代替4-溴-4-氰基丁酸乙酯之外,其余按实施例3操作,并且按照与实施例4中所示的同样方式进行水解。

实施例27

4-氨基甲酰基-5,5-双(4-甲氧苯基)-4-戊烯酸

把在实施例4中得到的2克酸与10ml5N    NaOH水溶液一起,在50ml1,2-亚乙基二醇中150℃下加热12小时。产品混合物用盐酸酸化并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硅胶色谱法提纯此萃取物,得到0.5克上述欲要的化合物。

实施例28

5-氰基-6,6-双(4-甲氧苯基)-5-己烯酸

按照与在实施例4中所示的同样方式,处理在实施例5中获得的260mg酯,得到250mg上述欲要的化合物。

以下列出的是实施例6-28中获得的化合物的桃磁共振分析数据,此分析是在使用CDCl3,条件下进行的,δ:

实施例    分析结果

6    6.8-7.4(14H),6.4(1H),3.9(6H)

7    7.9-8.4(3H),6.8-7.4(10H),

6.4(1H),3.8(6H)

8    8.3(3H),6.7-7.3(10H),6.3(1H),

3.8(6H)

9    7.0-7.3(8H),6.7-6.9(4H),6.3(1H),

5.7(1H),4.4(2H),3.8(6H)

10    8.5(1H),8.3(1H),7.0-7.5(6H),

6.8(4H),6.3(1H),5.6(1H),

4.3(2H),3.8(H)

11    6.7-7.4(13H),6.3(1H),4.5(2H),

3.8(6H),2.7(3H)

12    6.6-7.5(13H),6.4(1H),4.8(1H),

4.5(2H),3.8(6H),1.0(6H)

13    6.6-7.4(11H),6.2(1H),3.8(12H)

3.2-3.7(4H),2.1-2.8(10H)

14    6.5-7.6(13H),5.9(1H),4.0(2H),

3.8(6H),0.9(3H)

15    6.6-7.4(19H),6.1(1H),3.8(6H)

16    6.5-7.3(13H),6.2(1H),5.8(1H),

5.1(2H),3.5-3.8(8H)

17    6.7-7.3(8H),6.6(1H),4.0(2H),

3.9(3H),3.8(6H),2.9(2H),1.2(3H)

18    10.0(1H),6.7-7.3(9H),3.9(3H),

3.8(6H),2.9(2H)

19    6.6-7.4(8H),5.9(1H),4.4(1H),

3.8(8H),2.9(3H)

20    10.0(1H),7.6-8.2(4H),6.5-7.1(8H),

5.7(1H),4.4(1H),3.4-3.9(8H)

21    9.5(1H),6.6-7.2(8H),4.0(4H),

2.6(4H),1.4(6H)

22    8.0-9.5(2H),7.1-7.5(2H),

6.7-7.0(6H),3.8(3H),2.7(4H)

23    7.5-9.5(2H),7.0-7.3(2H),

6.6-6.9(6H),4.0(2H),2.6(4H),

1.4(3H)

24    8.5-10.0(3H),6.7-7.4(8H),2.6(4H)

25    9.0(1H),7.1-7.3(2H),6.6-7.0(6H),

3.8(6H),2.3-3.1(3H),1.2(3H)

26    8.0-9.5(2H),6.7-7.4(8H),

3.8(6H),2.7(4H)

27    8.2(1H),6.6-7.2(10H),3.7(6H),

2.3(4H)

28    8.0-9.0(1H),7.1-7.3(2H),

6.7-7.0(6H),3.8(6H),

2.2-2.5(4H),1.8-2.2(2H)

上面所示的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类化合物有关,以下将详细说明第二类化合物。

实施例29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氧丙基)肟

(1)4,4′-二甲氧二苯甲酮肟的合成

将242克(1mole)4,4′-二甲氧二苯甲酮肟 悬浮在2000ml乙醇中,并且在其中加入210克(3mole)盐酸羟胺和300ml(3mole)10N    NaOH水溶液;然后回流下加热得到的此混合物,2小时或3小时后真空蒸除乙醇,然后在其中加入盐水,接着用氯仿萃取。氯仿相水洗后,硫酸镁干燥。蒸除氯仿后,残余物用乙醇重结晶。这样制得的240克标题化合物呈无色针状。

熔点:131-132℃。

核磁共振(CDCl3)δ:9.60(b-s,1H),7.50(m,8H),3.83(s,3H),3.80(s,3H)。

(2)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氧丙基)肟的合成

将2.57克(0.01mole)(1)中得到的4,4′-二甲氧二苯甲酮肟溶液在5ml二甲基甲酰胺中,冰冷却下在其中加入1.2克叔丁醇钾,搅拌形成的混合物10分钟,然后加入1.8克4-氯乙酰乙酸乙酯,并且把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加入搅拌。2小时后,把反应混合物倒入稀盐酸中,用乙醇萃取。这样得到的粗产物用硅胶色谱法提纯,生成3.1克标题化合物。

核磁共振(CDCl3)δ:6.70-7.4(8H),4.6(2H),3.9-4.2(2H),3.8(6H),3.5(2H),1.2(3H)。

实施例30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

将3.85克如在实例1中得到的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氧丙基)肟溶解在5ml吡啶中,在其中加入1克盐酸甲氧基胺。然后在室温下将得到的混合物加以搅拌,2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乙酸乙酯中,先后用烯盐酸和饱和盐水洗涤,用硅胶色谱法纯化。这样制得的4克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产物。

核磁共振(CDCl3)δ:6.7-7.4(8H),5.0,4.7(2H),3.8-4.2(2H),3.8(9H),3.3,3.4(2H),1.0-1.2(3H)。

实施例31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

将在实施例30中得到的4.14克4,4′-二甲氧二苯甲酮-O-(3-乙氧羰基-2-甲氧亚氨基丙基)肟溶解在20ml甲醇中,在其中加入3ml5N苛性苏打溶液。室温下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5小时,反应完全后,反应混合物用烯盐酸酸化,乙酸乙酯萃取。这样制得的3.8克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产物。

核磁共振(CDCl3)δ:9.50(1H),6.8-7.5(8H),5.0,6.8(2H),3.8-3.9(9H),3.5,3.3(2H)。

实施例32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3-乙氧羰基丙基)肟

除了用2.2克4-溴-4-氰基丁酸乙酯代替4-氯乙酰乙酸乙酯外,按照实施例29的步骤操作。这样制得的3.6克标题化合物具有下列性质。

核磁共振(CDCl3)δ:6.8-7.5(8H),5.0(1H),4.0-4.3(2H),3.8(6H),2.2-2.6(4H),1.2(3H)。

实施例33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3-羧丙基)肟

将3.96克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3-乙氧羰基丙基)肟溶解在20ml二噁烷中,在其中加入3ml5N苛性苏打水溶液。然后使此混合物在60℃下反应5小时。反应完全后,酸化反应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萃取。这样制得的3.6克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产物。

核磁共振(CDCl3)δ:6.7-7.5(8H),5.0(1H),3.8(6H),2.1-2.7(4H)。

实施例34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4-甲氧羰丁基)肟

除了用2.2克5-溴-5-氰基酸代替4-氯乙酰乙酸乙酯之外,其余按实施例29中步骤操作。这样制得了具有下列性质的3.7克标题化合物。

核磁共振(CDCl3)δ:6.8-7.6(8H),4.9(1H),3.8(6H),3.6(3H),2.4(2H),1.6-2.2(4H)。

实施例35

4,4′-二甲氧二苯甲酮-O-(1-氰基-4-羧丁基)肟

按照实施例33的步骤制得了具有下列性质标题化合物。

核磁共振(CDCl3)δ:6.7-7.5(8H),4.9(1H),3.8(6H),2.4(2H),1.6-2.2(4H)。

表1

试验    抑制胶原    抑制二十碳    抑制ADP    抑制PAF

化合物    凝集的效果    四烯酸凝的    凝集的效果    凝集的效果

IC50(μM) 集效果 IC50(μM) IC50(μM)

IC50(μM)

化合物A    20    5    5    15

(例1)

化合物B    1.4    0.9    2.0    2.5

(例2)

化合物C    0.2    0.07    0.2    1.8

(例3)

化合物D    1.7    0.8    1.9    2.8

(例4)

化合物E    0.15    0.06    0.1    1.3

(例5)

注:上面列出的化合物A-E,分别相当于实施例1-5中得到的目的化合物。

表3

试验    抑制胶原蛋白    抑制二十碳    抑制ADP    抑制PAF

化合物    凝集的作用    四烯酸凝集    凝集的作用    凝集的作用

IC50(μM) 的作用 IC50(μM) IC50(μM)

IC50(μM)

化合物L    0.5    0.1    0.8    1.2

(例11)

化合物M    1.40    12.5    13.2    20.0

(例12)

化合物N    2.8    0.7    5.0    4.1

(例13)

化合物O    14.0    0.4    2.7    1.5

(例14)

化合物P    1.1    0.4    2.7    1.5

(例15)

化合物Q    36.0    12.0    35.0    37.0

(例16)

化合物R    80.0    50.0    85.0    79.0

(例17)

表4

试验化合物    抑制胶原凝集的    抑制二十碳四烯

作用    酸凝集作用

ED50(mg/kg) ED50(mg/kg)

化合物L    30    30

(例11)

化合物M    55    55

(例12)

化合物N    1.3    0.3

(例13)

化合物O    1.0    0.3

(例14)

化合物P    1.1    0.3

(例15)

化合物Q    88    50

(例16)

化合物R    ≤100    ≤100

(例17)

Ticlopidine    ≤200    15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