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冷技术 / 制冷设备 / 一种助力把手及制冷设备

一种助把手及制冷设备

阅读:1019发布:2020-09-1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助把手及制冷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助 力 把手及 制冷设备 ,助力把手包括助力机构,用于撬动 门 封条向门体方向弯曲,所述门封条与 箱体 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将所述箱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仅仅使柔性的门封条发生较大的 变形 ,即可使得箱体内外压力差迅速弥补,保证门体或箱体不变形,实现助力开门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箱体的 密封性 能。,下面是一种助把手及制冷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助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机构,用于撬动封条向门体方向弯曲,所述门封条与箱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将所述箱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包括启动机构、执行机构及复位机构;
所述启动机构,安装于所述门体上,并提供动力作用于所述执行机构上;
所述执行机构,贯穿于所述门体,并与所述启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动力作用下抵顶所述门封条,所述门封条弯曲变形
所述复位机构,至少设置于所述执行机构中,为所述启动机构和所述执行机构提供复位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压杆组件及翘板组件,所述翘板组件的一端选择性抵接在所述门封条上,所述翘板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杆组件连接,所述压杆组件与所述启动机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力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预埋盒,以及盖合在所述预埋盒顶端、绕设置在所述预埋盒上的第二轴转动的翘板,所述翘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箱体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门封条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力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盒为顶端开口的空心盒子,所述预埋盒的顶端边缘设置一圈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且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具有连接斜面,所述翘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下方,所述翘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助力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机构包括手柄及手柄座,所述手柄座上设有第一轴,所述手柄穿设于所述第一轴上,并绕所述第一轴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力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翘板组件的下方,且与所述压杆组件位于同一轴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力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及所述手柄座连接;和/或
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压杆组件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力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座包括设置在其两端的固定以及位于两所述固定块之间的凹槽,所述手柄包括手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手柄连接部垂直连接的手柄转动部,所述手柄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固定块连接。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助力把手。

说明书全文

一种助把手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力把手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制冷设备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家用电器,比如箱或立式冷柜等,制冷设备的箱体与箱之间一般密封设置,以保证制冷效果。在制冷设备的箱门上通常固定有把手,从而方便用户手拉把手以打开箱门,市场上的把手设计一般只关注用户操作舒适体验,比如手感是否舒适。但由于制冷设备的箱体内部空间长期处于密封状态,内部空间形成相对低压,而外部空间的压力过大,使得在打开箱门时,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箱门不易打开。
[0003]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助力把手,包括助力机构,用于撬动门封条向门体方向弯曲,所述门封条与箱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将所述箱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0005] 可选地,所述助力机构包括启动机构、执行机构及复位机构;
[0006] 所述启动机构,安装于所述门体上,并提供动力作用于所述执行机构上;
[0007] 所述执行机构,贯穿于所述门体,并与所述启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动力作用下抵顶所述门封条,所述门封条弯曲变形
[0008] 所述复位机构,至少设置于所述执行机构中,为所述启动机构和所述执行机构提供复位力。
[0009] 可选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压杆组件及翘板组件,所述翘板组件的一端选择性抵接在所述门封条上,所述翘板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杆组件连接,所述压杆组件与所述启动机构连接。
[0010] 可选地,所述翘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预埋盒,以及盖合在所述预埋盒顶端、绕设置在所述预埋盒上的第二轴转动的翘板,所述翘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箱体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门封条抵接。
[0011] 可选地,所述预埋盒为顶端开口的空心盒子,所述预埋盒的顶端边缘设置一圈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且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具有连接斜面,所述翘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下方,所述翘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上方。
[0012] 可选地,所述启动机构包括手柄及手柄座,所述手柄座上设有第一轴,所述手柄穿设于所述第一轴上,并绕所述第一轴转动。
[0013] 可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翘板组件的下方,且与所述压杆组件位于同一轴线上。
[0014] 可选地,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
[0015] 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及所述手柄座连接;和/或
[0016] 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压杆组件上。
[0017] 可选地,所述手柄座包括设置在其两端的固定以及位于两所述固定块之间的凹槽,所述手柄包括手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手柄连接部垂直连接的手柄转动部,所述手柄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固定块连接。
[0018]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助力把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1)本发明提供的助力把手,通过设置助力机构撬动门体上的门封条弯曲变形,使得门封条与箱体之间形成间隙,箱体内外空气连通,使得箱体内外压力差平衡。与现有技术中在门体上设置顶杆或推杆,通过顶杆或推杆在箱体局部施加较大的力,硬顶箱体,利用反作用力顶开门体的方式相比,本发明仅仅使柔性的门封条发生较大的变形,即可使得箱体内外压力差迅速弥补,保证门体或箱体不变形,本发明能够利用较小的力实现助力开门,且能够保证箱体的密封性能。
[0020] (2)本发明提供的助力把手,通过在手柄座上设置L形手柄,并在手柄座上开设通孔放置压杆组件,通过转动L形手柄,将手柄的转动作用力通过压杆组件传递给翘板组件,促使翘板组件发生转动,整个过程仅需转动手柄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且手柄的转动度最大不超过30°,省时省力。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助力把手。
[0022]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具有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助力把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闭合状态下的结构图;
[0025] 图3是图2中助力把手沿A-A方向的截面图;
[0026] 图4是图2中助力把手沿B-B方向的截面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0028] 图6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打开状态下的结构图;
[0029] 图7是图6中助力把手沿C-C方向的截面图;
[0030] 图8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闭合状态时制冷设备的立体图;
[0031] 图9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闭合状态时制冷设备的侧视图;
[0032] 图10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闭合状态时制冷设备的正视图;
[0033] 图11是图10中制冷设备沿D-D方向的截面图;
[0034] 图12是图11中Ⅰ处放大图;
[0035] 图13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打开状态时制冷设备的立体图;
[0036] 图14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打开状态时制冷设备的侧视图;
[0037] 图15是本发明中助力把手打开状态时制冷设备的正视图;
[0038] 图16是图15中制冷设备沿E-E方向的截面图;
[0039] 图17是图11中Ⅱ处放大图;
[0040] 图18是图13中Ⅲ处放大图。
[0041] 附图标记说明:
[0042] 1-助力把手;
[0043] 11-手柄组件;111-手柄;112-手柄座;113-第一轴;114-第一弹性件;1111-手柄转动部;1112-手柄连接部;1113-U形槽;1114-第一侧板;1115-第二侧板;1121-座体;1122-座体连接部;1123-凹槽;1124-固定块;1125-第一轴孔;1126-通孔;1127-固定孔;1128-止挡块;1131-轴主体;1132-轴帽;1133-压紧弹簧
[0044] 12-压杆组件;121-压帽;1211-帽盖;1212-帽体;1213-斜面;1214-容纳孔;122-压杆;123-第二弹性件;124-套筒;
[0045] 13-翘板组件;131-翘板;132-第二轴;133-预埋盒;134-第三弹性件;135-第二轴孔;1311-翘板第一端;1312-翘板第二端;1331-突出部;1332-连接斜面;
[0046] 2-门体;21-门封条;
[0047] 3-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上、下、前、后、左、右,是指本发明的助力把手处于图1中所示方向。
[004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50] 实施例一
[0051]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力把手1,通过设置一用于撬动门封条向门体方向弯曲的助力机构,使得门体2上的门封条21变形,在门体2与箱体3之间形成间隙,箱体3内、外气流对流,箱体3内、外压力差迅速弥补,从而轻松将门体2打开。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箱体3内部气压过低导致门体2开合困难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仅使柔性门封条变形,还避免了门体2或箱体3长时间变形致损的情况。
[0052] 具体地,助力机构包括启动机构、执行机构及复位机构,启动机构用于提供动力并作用于执行机构上;本发明中实现启动机构开启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如转动手柄、推拉杆、按钮等,本发明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方案为启动机构包括手柄组件,手柄组件11包括手柄111、手柄座112及第一轴113,手柄111及第一轴113均设置在手柄座112上,手柄111绕第一轴113转动。手柄座112上设置通孔1126,执行机构穿过通孔1126与手柄111连接,通过转动手柄111,触动执行机构动作,触发方式简单、省力。
[0053] 执行机构与启动机构连接,并在动力作用下抵顶门封条21,使得门封条21弯曲变形;本发明中执行机构包括压杆组件12及翘板组件13,翘板组件13的一端选择性抵接在门封条21上,翘板组件13的另一端与压杆组件12连接,压杆组件12穿过通孔1126与手柄组件11连接。
[0054]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比如连杆机构,只要执行机构最终将启动机构提供的动力作用于门封条上,使得门封条发生形变,与箱体之间形成间隙即可。
[0055] 复位机构至少设置于执行机构中,用于为启动机构和执行机构提供复位力。本发明中复位机构包括第三弹性件,设置于翘板组件的下方,且与压杆组件位于同一轴线上。
[0056] 在助力把手的使用过程中,手柄111绕第一轴113向上转动,手柄111的底部与压杆组件12的顶部抵接,并推动压杆组件12向下运动,压杆组件12带动翘板组件13转动;松开手柄111时,手柄111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复位。
[0057] 现有技术中助力开门的方式一般是在门体2上设置推杆,推杆顶向箱体3,进而反向顶起门体2,在门体2被顶开的过程中,门体2会发生局部变形,进而在门体2与箱体3之间产生较小的间隙,实现箱体3内外部的压力平衡,达到助力开门的目的,而门体2的同一位置多次变形后会发生蠕性变形,进而降低箱体3的密封性。
[005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助力把手1,通过设置助力机构撬动门体上的柔性门封条弯曲变形,使得门封条与箱体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箱体内外空气连通,实现箱体内外压力差平衡,进而减小开门的压力,使得门体2轻松打开,避免箱门不易打开甚至导致箱体3倾倒的问题。
[0059] 本发明仅仅使柔性的门封条21发生较大的变形,避免箱体3或门体2受压变形,能够用较小的力打开门体,同时门体2或箱体3不变形,保证箱体3的密封性能。
[0060] 实施例二
[0061] 本实施例对翘板组件13的结构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翘板组件13包括翘板131、第二轴132及预埋盒133,预埋盒133是一个顶端开口的空心盒子,设置于箱体内部,翘板131平盖合在预埋盒133顶端,且预埋盒133及翘板131上均设置第二轴孔135,第二轴
132穿过第二轴孔135,将翘板131固定在预埋盒133上,且翘板131可以绕第二轴132转动。翘板131的其中一端为翘板第一端1311,翘板131的另一端为翘板第二端1312,且翘板第一端
1311和翘板第二端1312绕第二轴132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翘板第一端1311向箱体3方向运动时,翘板第二端1312与门封条21抵接。压杆组件12的底部抵顶在翘板第一端1311的上表面,复位机构包括第三弹性件134,第三弹性件134设置在翘板第一端1311的下方,并与压杆组件12位于同一轴线上,且第三弹性件134的上端抵顶在翘板第一端1311的下表面,第三弹性件134的下端抵顶在预埋盒133的底壁。第三弹性件134优选为压缩弹簧.
[0062] 当压杆组件12向下运动时,受到压杆组件12向下的压力,翘板第一端1311向下压,第三弹性件134受压收缩,根据杠杆原理,翘板第二端1312向上翘起,翘板第二端1312向上翘起的角度不大于25°,避免门封条21过度变形。当松开手柄111,压杆组件12向下压的作用力撤销,在第三弹性件134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翘板第一端1311向上运动,翘板第二端1312向下运动,使得翘板131恢复至初始平衡位置,而压杆组件12受到翘板第一端1311向上的作用力也向上运动恢复至压杆组件12的初始位置,手柄111的底部受到压杆组件12向上的作用力也恢复至手柄111的初始位置。
[0063] 本发明设置的翘板组件利用杠杆原理传递动力,不仅省力,且压杆组件12作用于翘板131上,避免将力直接作用于箱体上致使箱体变形。
[0064]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翘板第一端1311向上运动恢复初始位置时继续向上运动,导致翘板131不能处于平衡位置,本实施例中翘板第一端1311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翘板第二端1312,并在预埋盒133的顶端边缘设置一圈突出部1331,突出部1331包括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且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具有连接斜面1332,翘板第一端1311位于第一突出部的下方,翘板第二端1312位于第二突出部的上方,连接斜面1332的设置,使得预埋盒133上第二突出部低于第一突出部,如此,翘板第一端1311与翘板第二端1312水平高度相同,翘板131水平盖合在预埋盒133上。
[0065] 实施例三
[0066]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14和/或第二弹性件123,第一弹性件114、第二弹性件123优选为复位弹簧。其中,第一弹性件114套设于第一轴113上,且第一弹性件114的两端分别与手柄111及手柄座112连接;第二弹性件123套设于压杆组件12上。
[0067] 另外,本实施例还对手柄组件及压杆组件作进一步限定,具体的,手柄座112固定在门体2上,手柄111设置在手柄座112上。第一轴113的两端设置在手柄座112上,手柄111绕第一轴113转动,且第一轴113上套设第一弹性件114,第一弹性件114的一端与手柄111连接,第一弹性件114的另一端与手柄座112连接。
[0068] 如图3、7所示,手柄111包括设置在手柄111底部的手柄连接部1112,以及与手柄连接部1112垂直连接的手柄转动部1111,使得手柄111成L形,手柄连接部1112及第一轴113设置在手柄座112上,第一弹性件114固定在手柄连接部1112上。
[0069] 手柄座112包括座体1121及座体连接部1122,座体1121上开设有与门体2连接的螺丝孔,用于将手柄座112固定在门体2上。座体连接部1122垂直设置在座体1121上,且座体连接部1122上开设有容纳手柄连接部1112的凹槽1123,手柄转动部1111的宽度与凹槽1123的宽度一致,手柄连接部1112设置在凹槽1123内。未转动手柄转动部1111时,手柄转动部1111与座体1121平行,使得手柄转动部1111与座体连接部1122之间形成空心部,向远离门体2的方向拉动手柄转动部1111时,便于手放置在空心部内,提高使用便利性。
[0070] 如图1所示,座体连接部1122还包括设置在其两端的固定块1124,凹槽1123位于两固定块1124之间,手柄连接部1112与固定块1124连接,以将手柄111固定在手柄座112上。两固定块1124的相对侧面上设有第一轴孔1125,第一轴11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轴孔1125内。如图3、7所示,手柄连接部1112内开设有便于第一轴113通过的U形槽1113,且U形槽1113的开口朝向凹槽1123设置。由于U形槽1113的设置,使得手柄转动部1111具有位于U形槽1113左、右两侧的侧板,其中远离手柄转动部1111的为第一侧板1114,靠近手柄转动部1111的为第二侧板1115。向远离门体2的方向拉动手柄转动部1111时,如图3中所示方向为向上拉动手柄转动部1111,第一侧板1114和第二侧板1115均向左转动,第一侧板1114的底部具有与压杆组件12抵接的连接面。
[0071] 转动手柄转动部1111时,手柄连接部1112的连接面与压杆组件12抵接,使得压杆组件12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弹性件114产生扭矩,手柄转动部1111松开时,压杆组件12向下压的作用力撤销,在第三弹性件134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以及第一弹性件114的弹性作用下,手柄转动部1111快速复位。第一弹性件114的设置,提高了手柄111的复位效率。
[0072]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轴113包括轴主体1131,轴主体113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轴帽1132,轴帽1132固定在第一轴孔1125内,且轴主体1131与轴帽1132之间连接有压紧弹簧1133。如图4所示,轴帽1132包括短轴及套设在短轴一端的空心套,短轴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轴孔1125内,轴主体1131的两端分别连接压紧弹簧1133,并置于空心套内,压紧弹簧1133与短轴的端部抵接。如此设置,第一轴113可拆卸连接在手柄座112的座体连接部1122上,便于第一轴113的拆装及更换。拆卸时,将第一轴113向其中一端压紧,便可将第一轴113的另一端从空心套内取出,进而将第一轴113从手柄座112上轻松拆下。
[0073] 在本实施例中,压杆组件12的一端设置在手柄座112上,压杆组件12的另一端与翘板组件13连接。如图1、3、7所示,压杆组件12包括压帽121、压杆122,第二弹性件123套设于压杆122上。第二弹性件123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压杆组件12的复位效率。压杆122的上端与压帽121可拆卸连接,压帽121设置于手柄座112上,凹槽1123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1126,压帽121至少部分地嵌设于通孔1126内,手柄转动部1111转动时,压帽121与手柄连接部111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压杆组件12也可以为独立的传动杆,传动杆的上端穿过通过1126与手柄连接部1112选择性连接,所谓选择性连接,是在手柄转动部1111发生转动时,手柄连接部1112跟随转动,并与传动杆或压帽的上端抵接,当未触发手柄转动部1111转动时,手柄连接部1112与传动杆或压帽的上端不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将压杆组件12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压杆122和压帽121,压帽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在压帽的顶端加工与手柄连接部配合的连接面,使得手柄连接部更好的将动力传递至压杆组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压杆组件的拆装和更换。本实施例中,压帽121包括一体连接的帽盖1211和帽体1212,且帽盖1211的宽度大于帽体1212的宽度,使得压帽121的形状整体成T形。帽盖1211的宽度略大于通孔1126的宽度,在一定的作用力下帽盖1211能够卡入通孔1126内或者从通孔1126内向上移出。这里所指的宽度是指如图1中所示左右方向的尺寸。压帽121的T形底端开设有容纳孔1214,容纳孔1214开口于帽体1212的底端,压杆122的顶端嵌入容纳孔1214中,实现压帽121与压杆122的连接。
更好地,容纳孔1214的尺寸与压杆122的顶端面尺寸相适应,避免压杆122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在容纳孔1214中发生偏离。本发明中压杆122设置在门体2内部,而压帽121设置在手柄座112内,手柄座112设置在门体2表面上,使得压杆组件12部分地嵌设于门体2内。
[0074] 压帽121的T形顶端具有斜面1213,斜面1213与手柄连接部1112的连接面相配合。手柄转动部1111转动时,手柄连接部1112上的第一侧板1114和第二侧板1115向靠近手柄转动部1111的方向转动,第一侧板1114在转动过程中,与帽盖1211的顶端斜面1213接触,并首先与斜面1213的最低端接触,在手柄连接部1112向斜面1213最高端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侧板1114对压帽12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帽盖1211向下卡入通孔1126中,进而带动压杆122向下运动。进一步地,斜面1213为弧形面,使得手柄转动部1111与压帽121顶端抵接时能够平缓的推动压帽121及压杆122向下运动。
[0075] 为了防止手柄连接部1112转动时越过斜面1213的最高端,在凹槽1123的底壁上设置有止挡块1128,凹槽1123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止挡块1128的固定孔1127,止挡块1128的设置,用于限制手柄连接部1112的极限转动位置,本发明中手柄连接部1112的极限转动位置是当手柄转动部1111的转动角度为30°时手柄连接部1112所处的位置,止挡块
1128的设置,有利于避免手柄111打滑,而不能与压帽121抵接,进而妨碍助力开门。
[0076] 进一步地,止挡块1128与第一弹性件114的另一端连接,如此能够减小第一弹性件114与手柄座112之间的连接距离,提高第一弹性件114与手柄座1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77] 压杆组件12还包括套筒124,套筒124套设于压杆122及第二弹性件123的外周,且位于压杆122的中间部分,套筒124的设置,不仅对压杆122及第二弹性件123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压杆122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离。
[0078] 使用时,转动手柄转动部1111,此时第一弹性件114产生扭矩,压杆122向下运动,此时第二弹性件123受压,压杆122驱动翘板组件13转动,此时第三弹性件134受压;当松开手柄转动部1111时,翘板131在第三弹性件134的弹性作用下复位,并给压杆122向上的力,同时在第二弹性件123的弹性作用下,压杆122向上运动,手柄111在压杆122向上的力的作用以及第一弹性件114的扭力作用力复位。
[0079]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单独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的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有助于提高手柄组件的复位效率,第二弹性件有助于提高压杆组件的复位效率。
[0080] 实施例四
[0081] 请参阅图8-1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门体2、箱体3和助力把手1,门体2可转动的连接在箱体3上,门体2上还设有门封条21,助力把手1设置在门体2上,且部分地嵌设于箱体内。具体的,手柄组件11设置在门体2表面上,压杆组件12贯穿门体2,翘板组件13设置在箱体3内。
[0082] 本发明使用时,向上拉动手柄转动部1111,手柄连接部1112转动并与压帽121抵接,迫使压帽121向下运动,与压帽121连接的压杆122也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翘板第一端1311向下运动,翘板第二端1312向上运动,翘板第二端1312挤压门封条21,使得门封条21变形翘起。柔性的门封条21发生变形,箱体3与门体2间产生间隙,箱体3内部与外部形成连接通路,箱体3外部压强相对较高的空气进入到箱体3内部,使得箱体3内部与外部气压对流,迅速减少箱体3内外的压强差,进而减小开门的压力,使得门体2轻松打开,避免箱门不易打开甚至导致箱体3倾倒的问题。
[008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助力把手1,通过设置助力机构撬动门体上的门封条弯曲变形,使得门封条与箱体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箱体内外空气连通,使得箱体内外压力差平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箱体3内部气压过低导致门体2开合困难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将受力的翘板组件13设置在箱体3内,翘板组件13通过杠杆原理传递力,避免箱体3或门体2受压变形,而仅仅使柔性的门封条21发生较大的变形,本发明能够用较小的力保证门体2或箱体3不变形,实现助力开门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箱体3的密封性能。
[008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助力把手1不仅可以用于制冷设备上,也可以用于其他密闭箱体3上。本发明中,手柄转动部1111的转动角度不大于30°,拉动幅度小,可以轻松拉动手柄111,利用压杆122下压、翘板131起跳的原理,使得门体2上的门封条21变形,在门体2与箱体3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箱体3内外气流对流,将门体2打开。该结构安装便利、操作简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箱体3内部气压过低导致门体2开合困难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门体2或箱体3长时间变形致损的情况。
[008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风轮、风机及制冷设备 2020-05-12 402
一种改进型制冷设备 2020-05-12 206
一种制冷设备用膨胀阀 2020-05-12 756
一种新型制冷设备 2020-05-12 999
制冷及热泵设备 2020-05-11 514
节流阀及制冷设备 2020-05-13 716
动态冰蓄冷制冷设备 2020-05-13 294
动态冰蓄冷制冷设备 2020-05-13 285
制冷设备 2020-05-11 362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2020-05-12 48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