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

阅读:541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熨斗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包括一个 外壳 、一个 底板 和一根电源线的电 熨斗 ,该电源线设有与布置在熨斗上的第二电触头进行电连接的第一电触头,该熨头还有一个使电源线去拉 力 负荷的固定机构。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熨斗,在该熨斗中,电源线的去拉力负荷被轻松地简化并且上述电源线与熨斗进行电连接。为此,电源线的第一电触头被可靠地固定在固定机构上以保证电源线去拉力负荷。上述熨斗的装配包括较少的步骤并消耗较少的时间,从而使得它的制造更经济。本发明也涉及相应的装配方法。,下面是熨斗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带有一个外壳(1)、一个底板(2)、一根具有第一电触头(4) 的电源线(3)和一个使电源线(3)去拉负荷的固定机构(7)的电 熨斗,所述第一电触头与熨斗上的第二电触头(5)导电连接,其特征 在于,第一电触头(4)刚性固定在固定机构(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触头(4) 通过一个成形在固定机构(7)上的第一插件(8)相互间隔刚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第二电触头(5) 被装在与第一插件(8)互补的第二插件(9)上,尤其是在底板(2) 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第二插件(9)可 以从一个为建立与第一插件(8)的电连接而可进入的第一位置旋转到 一个使固定机构(7)去拉力负荷地固定在熨斗上的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第二插件(9)可 以绕着一根平行于底板平面(6)的旋转轴线从第一位置向上旋转到第 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第二插件(9) 在第二位置大体上垂直布置并且第二电触头(5)指向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第二 插件(9)可以从第一位置旋转一个大约30到60度之间的度到第二 位置。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第二插 件(9)支承在一个固定于底板(2)上的支座(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支座(10)带有两 个嵌入到第二插件(9)的对置凹槽(12)中的轴颈(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第二插件(9) 有至少一个固定凸缘(13),该固定凸缘在一个可够及第二插件(9) 以建立与第一插件(8)电连接的第一位置作用于支座(10)上,并使 第二插件(9)保持在该第一位置。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在固 定机构(7)上安装一个工作指示器(15)并且/或者设计一个用于工 作指示器(15)的电接头(17)。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固定 机构(7)固定在外壳(1)上或固定在底板(2)上。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外壳 (1)或底板(2)带有一个夹持部分(17),而固定机构(7)带有一 个对应于夹持部分(17)的导向部件(16)。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夹持部分(17) 有一个用于接受螺钉(19)的座(18),该座用于盖子(20)在外壳 (1)或底板(2)上的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盖子(20)带有 一个用于将固定机构(7)固定在外壳(1)的一个预紧位置上的止动 机构(21)。
16.熨斗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一根电源线(3) 上的第一电触头(4)与熨斗上的第二电触头(5)电连接,在第二步 中,第二电触头(5)可摆动地固定在底板(2)上,而在第三步中, 第一电触头(4)向着底板(2)或向着外壳(1)旋转。
17.熨斗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熨斗上的第二 电触头(5)可摆动地固定在底板(2)上,在第二步中,一根电源线 (3)上的第一电触头(4)与第二电触头(5)进行电连接,而在第三 步中,第一电触头(4)向着底板(2)或向着外壳(1)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四步 中,用于使第一电触头(4)固定在一确定位置上的一个盖子(20)固 定到外壳(1)或底板(2)上。
19.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支 座(10)是一个伸长的第一固定夹,该固定夹作为固定机构并且同时 作为隔热器在熨斗的后部一方面与底板(2)而另一方面与外壳(1) 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8至15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 于,支座(10)为一个带有大热辐射表面的扁平模制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8至15或19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 征在于,固定夹(10)由一种具有较小热导率的金属制成,特别是金 属板模制件,或者由一种高质量耐热塑料制成,特别是注塑零件。
22.根据权利要求8至15或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 征在于,在俯视图中固定夹(10)基本上具有梯形的形状,而且带有 一个中央的用于引导电线的凹进处。
23.根据权利要求8至15或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 征在于,在纵向剖视图中固定夹(10)基本上具有一个拉长的S-形状, 并且它用于连接塑料外壳(19)的端部在横向和垂向上远离底板(2)。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个第二固定夹(27)用作另一个固定机构并且同时用作隔热器, 该固定夹在熨斗前端附近与塑料外壳(25)相连。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夹(27) 通过一个高质量耐热塑料特别是聚乙烯(PE)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制成的隔距器(29)与塑料外壳(25)相连。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 第一固定夹(11)和/或第二固定夹带有对中孔(23),并且塑料外壳 (19)或隔距器带有对中凸缘(21)与对中孔相嵌接,以通过这个或 每个固定夹使塑料外壳相对于金属底板(1)精确定位。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塑料 外壳可以由一种中等耐热、成本经济的塑料制成,特别是聚丙烯或一 种类似的塑料。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熨斗。本发 明也涉及了一种装配熨斗的方法。

现有技术JP 03-193098A公开了一种带有一个外壳的熨斗,在该 熨斗上去拉负荷地安装着一根电源线。一个方形保持元件被夹在电 源线上。处于装配状态时,方形保持元件靠置在外壳上伸出的两个板 条上。电源线的电接头被设计成环形套钩,该套钩依靠螺钉与熨斗底 板上的接触舌进行电连接。根据现有技术,为了在一个熨斗中去拉力 负荷地安装电源线和电接头导电连接,首先方形固定件的两个半壳必 须夹在电源线上。接下来,首先第一个环形接触式套钩,然后第二个 环形接触式套钩可以分别依靠一个螺钉拧到熨斗底板上相应的接触舌 上。最后,方形固定件可以插入外壳上伸出的两个固定板条的后面。 这种已知的电源线的去拉力负荷连接和电源线与熨斗底板的电连接在 装配时并不是十分容易的。电源线与熨斗底板去拉力负荷连接和电连 接有许多必要的困难装配步骤。

对于电熨斗,本发明的任务是使电源线与熨斗进行简单的去拉力 负荷连接和电连接。

这个任务在开头所述类型的电熨斗上通过将电源线上的第一电触 头刚性固定在用于使电源线去拉力负荷的固定机构上来解决。

由于电源线的电触头为了去拉力负荷而刚性刚性固定在固定机构 上,第一电触头相互间隔一段固定距离并且离开固定机构一段固定距 离地定位。电源线上的第一电触头尤其可以同时与熨斗上的第二电触 头导电连接。装配过程的简化在于在一步装配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电 触头的电连接以及固定机构与熨斗的连接。装配过程仅仅经很少几个 步骤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设计方案中,第一电触头依靠一个设计在固定机 构上的第一插件相互间隔距离刚性固定。通过使用由不导电的材料最 好是塑料制成的一个插件,第一电触头不但相互之间电绝缘,而且相 互间以确定的距离刚性固定。当插件直接设计在固定机构上时,电触 头的位置相对于固定机构也是固定的。这样的优势是,通过固定机构 被夹紧并且插件被分别插入或安放于熨斗上的电触头上,就可安装上 电触头。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二电触头被装在与第一插 件互补的第二插件上,尤其是在底板的后部。如果比方说固定的接触 舌相互间隔距离地布置在熨斗的底板上,就不必要在第二电触头上配 备一个插件。由于第二电触头在熨斗的底板上刚性固定,它们就被明 确定位而使得带有第一电触头的第一插件可以直接插放。然而,如果 熨斗的底板上不设有固定的接触舌,但是那里有柔性的电线,那么第 二电触头可以依靠它们自己的插件相互间隔确定距离地定位。此时, 可以配备一个与第一插件互补的第二插件,该插件带有第二电触头。 第二插件最好安装在底板的后部。通过使第二插件位于后部,与电源 线连接的第一插件可以简单插到第二插件上。

第二插件可以从一个为建立与第一插件电连接而可到达的第一位 置旋转到使固定机构去拉力负荷地固定在熨斗上的第二位置。通常, 电熨斗的电源线在熨斗的后部大体上垂直向上地伸出外壳。作为使电 源线去拉力负荷的固定机构必须固定在熨斗上,最好是在熨斗的外壳 上,以实现去拉力负荷。电触头在这个嵌入位置通常很难接近。为了 提高可接近性,尤其是熨斗底板上的第二电触头,带有第二电触头的 第二插件可以旋转到第一位置,在该位置可到达以建立与第一插件的 电连接。

第二插件可以绕着一根平行于底板平面的旋转轴线从第一位置向 上旋转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二插件可够及以建立与第一插件 的电连接。如果第二插件布置在底板的后部,当第二插件上的第二电 触头可以分别从后面或从上面接近,那么将特别容易接近。在固定机 构去拉力负荷地连接在熨斗上的第二位置,第二插件上的第二电触头 最好指向垂直向上。在第二插件的这个第二位置,第一插件在垂直方 向位于第二插件上方。用于使电源线去拉力负荷的固定机构与第一插 件垂直连接。电源线在熨斗的顶端从外壳中引出。在电源线从外壳中 的引出口处可以设有一个球窝接头或回转铰链。通过第二、第一插件 和固定机构的上下布置,电源线被无较大弯折地引导出熨斗。由于电 源线只有很小的弯折,因此电源线只承受很小的机械负荷,其使用寿 命延长了。

第二插件最好以一个30到60度之间的度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 二位置。在一个30度至60度之间的旋转角情况下,第二插件在第一 位置的定向应位于一个处于平和垂直位置之间的角度。由于处于这 样的位置,用于装配的第二插件特别容易接近。第一插件由于导向运 动可以既快又容易地插入到第二插件上。

在一个特别好的变型方案中,第二插件被支承在一个固定在底板 上的支座上。如果第二插件支承在一个支座上,则第二插件所要求的 旋转运动可以保证特别可靠和安全。

如果支座带有两个嵌入到第二插件的对置凹槽中的轴颈就特别有 利。第二插件可以绕着轴颈的轴线旋转。第二插件不一定必须要配备 与支座上的轴颈相嵌接的凹槽。如果第二插件在相对的两侧有可以嵌 入支座上的两个轴颈的孔就足够了。但是在第二插件上设有对置的凹 槽是有利的,因为凹槽具有一定的纵向延伸,由此第二插件不但可以 在支座上的轴颈上旋转,而且可以在纵向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移动。其 中的优势是,与第一和第二插件的位置和大小有关的或者与固定机构 的位置和大小有关的制造公差可以被补偿。

第二插件可以有至少一个固定凸缘,该固定凸缘在一个可够及第 二插件以建立与第一插件电连接的第一位置作用于支座上,并使第二 插件保持在该第一位置。固定凸缘用来使第二插件固定在支座上。依 靠固定凸缘,第二插件被可靠地保持在与第一插件进行电连接的那个 位置。固定凸缘的设计便于与支座一起产生一个保持力,该保持力防 止第二插件由于自重而掉落。另一方面,保持力应该仅仅便于第二插 件以适中的能量消耗就能从第一位置旋转到固定机构去拉力负荷地连 接在熨斗上的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更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固定机构上安装一个工 作指示器并且/或者设计一个用于工作指示器的电接头。例如,一个用 于电灯的夹持器可以设计在固定机构上。在一个变型方案中,工作指 示器可以安装在固定机构上。在另一个变型方案中,工作指示器可以 安装在熨斗的外壳上,由此工作指示器的电接头可以与固定机构上的 电触头进行连接。在两个变型方案中,优点都是工作指示器不需要任 何独立的导电连接线。通过去拉力负荷的电源线的装配,不但接通了 到熨斗底板的电连接,而且同时连接上了到工作指示器的电连接。这 进一步简化了熨斗的装配。

根据电熨斗的设计方案,固定机构可以要么固定在外壳上,要么 固定在底板上。固定机构最好固定在外壳的一部分上。然而,也可以 使熨斗的底板配备一个特殊的支座,固定机构可以固定在该支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外壳或底板带有一个夹持部 分,而固定机构带有一个对应于夹持部分的导向部件。该固定机构的 导向部件被置于例如外壳上的夹持部分上。

通过导向部件安置在夹持部分上,固定机构就分别与外壳或底板 相连。这种设计使固定机构能够与外壳或底板可靠地并去拉力负荷地 接连上。

夹持部分可以有一个用于接受螺钉的座,该座用于盖子在外壳或 底板上的可拆卸连接。这个座可以设计成一个内壁,或至少是带有一 个孔,可以拧进一个自攻螺钉。盖子最好带有用于固定固定机构的止 动机构。固定机构被止动机构固定在外壳上的一个预紧位置。因而固 定机构不是单独固定到外壳上,而是与盖子一起固定到外壳上。

通过本发明的止动机构,不但可以省去一个用于固定机构固定到 外壳上的单独的螺钉,而且一步额外的装配过程也不需要了。

本发明的熨斗的装配方法中规定,在第一步中,一根电源线上的 第一电触头与熨斗上的第二电触头电连接,在第二步中,第二电触头 可摆动地固定在底板上,而在第三步中,第一电触头向着底板或向着 外壳旋转。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电触头固定在第一插 件上并且第二电触头固定在第二插件上。根据这个优选实施例为了熨 斗装配,与电源线相连的第一插件插入到与底板电连接的第二插件 中,就是说,一个插件插入另一个互补的插件中。然后,第二插件铰 接在一个固定在底板上的支座上。在第三步中,第一插件连同第二插 件一起向着熨斗的外壳旋转并固定在那里。用于使电源线去拉力负荷 的固定机构与第二插件相连。通过在第三步程序中向着外壳旋转第一 和第二插件,用于使电源线去拉力负荷的固定机构也被向着外壳旋 转。随后固定机构可以与外壳连接。这最好发生在第四步程序中,在 这一步中用于使第一电触头固定在外壳或底板的一确定位置上的一个 盖子被固定。不但盖子通过这个第四步程序固定在外壳上,而且固定 机构也可以通过这个第四步程序固定在外壳上。

另一可选择的装配过程中规定,在第一步中,熨斗上的第二电触 头可以铰接在底板上,在第二步中,电源线上的第一电触头可以与第 二电触头电连接,而在第三步中,第一电触头向着底板或向着外壳旋 转。在本发明的优选设计方案中,第一电触头由第一插件固定位置, 而第二电触头在互补的第二插件内相互固定位置。第二插件最好铰接 在一个固定在熨斗或底板上的支座上。在第二步程序中,最好与固定 机构相连以去拉力负荷的第一插件被插入第一插件,从而在第一和第 二电触头之间建立了电连接。在第三步程序中,第二插件与第一插件 分别向底板或外壳旋转。如果第一插件与固定机构相连,第二和第一 插件都可以通过旋转固定机构来旋转。在旋转行程的终点,带有一个 导向部件的固定机构靠在外壳上的一个夹持部分上。在第三步程序的 结束,固定机构位于固定在外壳上的一个位置。在可选择的第四步程 序中,用于分别使第一电触头或使第一插件固定的盖子可以连接在外 壳或底板上的一个确定的位置。通过将盖子固定在外壳上不但电触头 被覆盖外壳被封闭,而且固定机构可以由此盖子固定在外壳上。

本发明的熨斗的装配方法使熨斗的电源线能够通过几个简单的装 配步骤实现电连接和去拉力负荷。这不但缩短了装配时间,而且减少 了零件的数目。这样的优势是,本发明的熨斗的制造更节省成本。

本发明包括更重要的构思,该构思是,在通常布置热电阻器和导 入用来使金属底板加热的热量的熨斗后部,位于金属底板和对热敏感 的塑料外壳之间设有一个专用间隔装置。这个间隔装置可以同时用来 支承熨斗两个主要组件之间的连接器。详细地说,为了这个目的,它 一方面被拧进金属底板,另一方面被拧进塑料外壳。间隔装置由于其 相对大的伸长产生大量的热辐射,并且/或者由于它有限的热导率,充 当金属底板和塑料外壳间的隔热器。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固定夹要么由一种具有较小(即对于金 属来说)热导率的金属制成,要么由一种高质量耐热塑料制成,最好 是一个注塑零件。

在一个优选设计方案中,从俯视图上看,固定夹基本上具有梯形 的形状,例如一端与金属底板的连接处近似于一个矩形平板,而另一 端与塑料外壳的连接处是一条宽的金属板。用于引导电线的凹进处最 好设在中间。

分别地在侧视图中或在纵向剖视图中(相对于使用位置),底板 一侧的平板连接和外壳一侧的板条连接都是水平定位的,而它们是通 过从底板斜向上升至后部的连接件互相连接的,大体上形成了近似于 一个伸长的“S”的基本形状。从热量的角度来看,与塑料外壳的连接 点在水平方向(横向)和垂向上远离热的金属底板。

作为本发明构思的延续,设置一个第二固定夹用作另一个固定机 构并且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用作隔热器,该固定夹在熨斗前端附 近与金属底板和塑料外壳相连。由于熨斗通常的结构,后者不能被设 计成伸展得非常长并且它的散热不如第一固定夹有效,所以它在塑料 外壳的拧螺纹处与高质量耐热塑料制成的隔距器的结合是最佳的。

所提议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塑料外壳可以由仅仅是中 等耐热因而成本经济的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塑料外壳对于金属底 板有效的隔热,特别是在它的后部,使得其使用寿命变长了。对塑料 外壳提供较长的金属夹片作为固定机构的结果是,由于固定夹的弹 性,熨斗的舒适性有所增加,另外整个熨斗的耐冲击性提高了,这在 例如美国和加拿大所需要通过的震裂试验中是一个好的特点。

在另一个优选设计中,第一和/或第二固定夹在邻近螺钉孔处带有 对中孔,并且塑料外壳或插入的隔距器也带有用于与这些对中孔相嵌 接对中凸缘。通过各个固定夹,这保证了塑料外壳相对于金属底板的 精确定位。

本发明的熨斗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下面的图解作更详细 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使电源线去拉力负荷的固定机构的一个示意 图,

图2是本发明的熨斗底板的一个示意图,它带有为旋转部件的第 二插件,并位于用于与第一插件进行电连接的第一位置,

图3是图2所示的熨斗底板的一个示意图,它带有位于第二位置 的第一插件,在该位置固定机构去拉力负荷地固定在熨斗上,

图4是本发明的带有图2所示的熨斗底板的熨斗的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带有图3所示的熨斗底板的熨斗的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熨斗底板的一个局部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熨斗前部的一个纵向剖视图。

图1图解了本发明的固定机构7。一根电源线3机械地连接在固定 机构7的后部。电源线3的电线通向第一电触头4。该第一电触头4相 互间隔一段距离定位并且彼此电绝缘。这三根第一电触头4按规定的 位置相对定位在一个第一插件8上。该第一插件8由电绝缘材料制成。 第一电触头4的每一根都被第一插件的一个套筒状的部分所包围。由 此形成的插头由第一插件的一基板来承载。该第一插件8的基板通 过许多肋板与固定机构7相连。固定机构7和第一插件8都最好用塑 料来制造。更节省成本的方式是将第一插件8直接制造在固定机构7 上,尤其是通过注塑制模工序。固定机构7具有一个正方形的基本外 形。在固定机构7的正方形基本外形上集成一个导向部件16。该导向 部件16被设计成固定机构7上的一个管道状的缺口。固定机构7的一 个侧面上设有用于工作指示器的一个接头。该接头14主要由布置成盆 形的两个电触点组成。接头14的盆形外表起固定装置的作用,尤其是 用于工作指示器15的安装,该工作指示器最好是一个电灯。

图2图解了一个具有底板平面6的底板2,该平面在被熨衣物上移 动以实现熨烫。所有必需的第二电触头5起始于熨斗的底板2。该第二 电触头5连接于第二插件9。该第二插件9上所带的第二电触头5相互 间隔一段确定的距离并且彼此电绝缘。第二插件9与一个支座10铰 接。该支座10由一块冲了孔的板制成并且形成了一个悬臂,它在熨 斗的后部向后上方伸出。支座10依靠螺钉或铆钉与底板2特别牢固地 相连。支座10被设计成一个框架结构,并且至少是部分包围第二插件 9。在第二插件9相对的两侧,支座10有两个对置的轴颈11。轴颈11 分别嵌入第二插件9上的一个凹槽12中。第二插件9依靠与凹槽12 嵌接的轴颈11铰接在支座10上。图2展示了处于一个位置的第二插 件9,它在该位置可接近以与插件8(图中未示)进行电连接。为了将 第二插件9保持在图2所示的位置,在第二插件9相对的两侧设有固 定凸缘13。该固定凸缘13最好是成形在第二插件9上。固定凸缘13 作用于支座10使第二插件9固定保持在它的位置上。

图3展示了处于它的第二位置上的第二插件9,在该位置固定机构 7去拉力负荷地连接在熨斗上。第二电触头5依靠第二插件9相互间隔 确定的距离并且彼此电绝缘。在图示的第二插件9的第二位置,第二 电触头5向上伸出。在图示的第二位置,第二插件9可以依靠它的凹 槽12顺着支座10上的轴颈11垂直移动。位置和形状公差可以通过第 二插件9依靠凹槽12在支座10的轴颈11上沿着凹槽12的可移动性 来补偿。

类似图2,图4展示了本发明的带有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二插件9的 熨斗。在熨斗的后部,第二插件9从外壳1中向后上方伸出。带有第 一电触头4的第一插件8被插入带有第二电触头5的第二插件9。上面 成形了第一插件8的固定机构7与第二插件9一起可摆动地支承在支 座10上。在外壳1上成形一个由塑料制成的夹持部分17。固定机构7 可以依靠导向部件16在突出的销子形夹持部分17上移动。夹持部分 17有一个座18,一个螺钉19可以拧进这个座中。一个盖子20带有一 个用于电源线3的防弯折套管22。在盖子20内表面上成形一个止动机 构21。

本发明的装配方法最好按下列步骤进行。从支座10上的第二插件 9的旋转点开始,第一插件8被插入互补的第二插件9。电源线3已经 预先与固定机构7机械地连接,并且电源线3的第一电触头4电连接 在第一插件8上。一个配备好的工作指示器15被置于固定机构7上的 接头14中。上面成形了第一插件8的装配好的固定机构7被插入处于 图4所示位置的第二插件9。在第二步中,固定机构7被夹紧并朝着外 壳1上的夹持部分17向上旋转。通过固定机构7向着夹持部分17的 旋转,除了固定机构7之外,第一插件8和第二插件9也被旋转。图5 展示了固定机构7在夹持部分17上旋转终止的位置。固定机构7的导 向部件16被完全地安放到或推上夹持部分17。第二插件9上的第二电 触头5在这个位置(图5)指向垂直向上。第一插件8上的第一电触头 4也类似于第二插件9和第二电触头5而垂直排列。固定机构7处于完 全安装位置。一个机械式夹具23将电源线3固定在固定机构7上。固 定机构7依靠导向部件16置于夹持部分17上。这种布置使得电源线3 的第一电触头4可靠地去拉力负荷。用于接头14的或工作指示器15 的电触点也在第一插件8上。所描述的固定机构7在外壳1上的固定 装置不但使得电源线3可靠地去拉力负荷,而且避免了第一插件8从 第二插件9中滑脱。因此也在第一插件8和第二插件9之间建立了一 种可靠的插接。在随后的一个装配步骤中,盖子20朝着外壳1的方向 沿电源线3推进。止动机构21靠到了固定机构7的表面上。螺钉19 放置于盖子20之中并拧进夹持部分17的座18中。当螺钉19拧进座 18时,固定机构7被止动机构21可靠地保持在夹持部分17上。另外, 盖子20封闭了熨斗的外壳1,所以此时带电端被覆盖了。

图6展示了熨斗的金属底板2的后端,它带有插入到成形的发热 装置25中的热电阻器27和一个覆盖了中部的熨斗底板罩29。伸出金 属底板的后缘很远并且向上伸出的支座10用两个固定螺钉拧在一个同 样在金属底板上形成的装配凸台21上。支座10被设计成一个固定夹。

固定夹10包括一个矩形的底板夹持部分33,两个对称地向外展开 并向斜上方延伸的侧板条35,一块与侧板条在悬空端相连的外壳装配 板37。在外壳装配板处,固定夹用螺钉(未专表示)与一个外壳部 分39拧在一起。在该外壳部分39上设有用于嵌入固定夹10上对应布 置的对中孔43中的对中凸缘41,确保了两部分之间的精确定位从而也 确保了塑料外壳和金属底板之间的精确定位。由于它的结构,固定夹 适合于将外壳弹性支撑在金属底板上;这另外也提高了固定夹舒适 性。

图7以简化的局部剖视图展示了带有金属底板2和另一个外壳部 分45的熨斗的前端,它们通过一个双L形的第二固定夹47、一个由聚 乙烯或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制成的隔距器49以及一个螺钉51 连接在一起。在此,固定夹47首先优选在热的金属底板和真正的固定 机构(螺钉51)之间形成了一定间隔,而隔距器49在这里充当用于对 热敏感的聚丙烯塑料外壳的热去耦附加隔热器。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蒸汽电熨斗 2020-05-11 211
熨斗 2020-05-13 350
熨斗 2020-05-13 710
熨斗 2020-05-14 431
熨斗 2020-05-15 116
熨斗 2020-05-15 705
熨斗 2020-05-12 431
熨斗 2020-05-13 961
电熨斗 2020-05-11 639
蒸汽电熨斗 2020-05-15 78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