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

阅读:618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烘干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烘干机 ,该烘干机具有预加热吸入的空气的预加热单元。烘干机包括 机身 、可旋转地安装以接收待干燥的物品的干燥桶以及将热空气供应到干燥桶的热 风 管。热风管包括加热吸入的空气的加热单元以及热空气供应单元,该热空气供应单元将加热单元与干燥桶连接,从而形成加热的空气的通道。加热单元包括具有产生热量的加热器部件的第一加热单元以及第二加热单元,该第二加热单元围绕第一加热单元的入口和外壁,从而形成使空气流到第一加热单元的通道。第二加热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该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形成在第一加热单元上以 接触 在第二加热单元中流动的空气。,下面是烘干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烘干机,包括:
机身
干燥桶,可旋转地安装以接收待干燥的物品;
管,将热空气供应到干燥桶;
其中,热风管包括加热单元和热空气供应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吸入的空气,所述热空气供应单元将加热单元与干燥桶连接,从而形成用于加热的空气的通道,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第一加热单元,具有加热器部件,所述加热器部件布置在第一加热单元中以产生热量;第二加热单元,围绕第一加热单元的入口和外壁,从而形成通道,以使空气流动到第一加热单元,
其中,第二加热单元包括预加热翅片,预加热翅片形成在第一加热单元的至少一个外壁上,以接触在第二加热单元中流动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中,所述预加热翅片包括多个预加热翅片,其中,这些预加热翅片沿第一加热单元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中,所述预加热翅片包括多个预加热翅片,其中,这些预加热翅片相对于第一加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机,其中,所述多个预加热翅片中的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相对于第一加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倾斜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中,第二加热单元包括主体和流动损失减小部分,以减小在空气吸入过程中的流动损失,
流动损失减小部分包括空气吸入部分,所述空气吸入部分具有比第二加热单元的机身的直径大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中,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电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中,所述预加热翅片包括电镀钢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中,所述预加热翅片以恒定的间距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板,跨越第一加热单元的内部形成;镍铬合金丝,通过被供电而释放热量;陶瓷构件,将镍铬铁合金丝固定到加热器板。

说明书全文

烘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预加热功能的烘干机。

背景技术

[0002] 烘干机是一种将热空气送入干燥桶并因此烘干被容纳在干燥桶中的待干燥的物品的设备。
[0003] 烘干机主要分成:排气式烘干机,将通过干燥桶的湿热空气排放到烘干机的外部;冷凝式烘干机,对湿热空气除湿并将除湿后的空气再循环到干燥桶。
[0004] 一般来说,烘干机在为气流通道的热管中具有加热装置,以便通过加热热风管内的空气来产生热空气。
[0005] 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烘干机,当空气接触或经过释放热量的加热装置时,产生流经热风管的热空气。热空气被供应到干燥桶内以烘干待干燥的物品。
[0006] 然而,因为只有当空气靠近加热装置流动时才被加热,因此加热装置释放的大部分热量被浪费。此外,为了产生具有期望温度的热空气,加热装置需要维持在相当高的温度。因此,能源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7] 因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预加热单元以提高能源效率的烘干机。
[0008] 其他方面一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清楚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了解。
[0009] 前述和/或其他方面通过提供一种烘干机实现,该烘干机包括:机身;干燥桶,可旋转地安装以接收待干燥物品;热风管,将热空气供应到干燥桶。其中,热风管包括:加热单元,加热供应到其中的空气;热空气供应单元,将加热单元与干燥桶连接,从而形成用于加热的空气的通道。加热单元包括:第一加热单元,具有设置在其中的加热器部件,用于产生热量;第二加热单元,围绕第一加热单元的入口和外壁,从而形成通道,以使空气流到第一加热单元。
[0010] 第二加热单元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该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形成在第一加热单元的至少一个外壁上,以接触在第二加热单元中流动的空气。该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沿第一加热单元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布置。该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可相对于第一加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倾斜。该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可相对于第一加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倾斜大约3°-7°。
[0011] 第二加热单元可包括主体和流动损失减小部分,以减小在空气吸入过程中的流动损失,流动损失减小部分可通过增加第二加热单元的空气吸入部分的直径使其大于第二加热单元的主体的直径来形成。
[0012] 加热单元可包括电片。
[0013] 预加热翅片可包括电镀钢片、中的至少一种。
[0014] 该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可以以恒定的间距布置。
[0015] 加热单元可包括:加热器板,跨越第一加热单元的内部而形成;镍铬合金丝,通过被供电而释放热量;陶瓷构件,将镍铬铁合金丝固定到加热器板。
[0016] 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可通过提供一种烘干机来实现,该烘干机包括:机身;干燥桶,可旋转地安装以接收待干燥的物品;热风管,将热空气供应到干燥桶。其中,热风管包括:加热单元,具有加热器部件以加热被吸入其中的空气来提供热空气;热空气供应单元,将热空气引导到干燥桶。加热单元包括:主加热单元,利用加热器部件的热量来加热吸入的空气;预加热单元,形成通道并利用主加热单元的热量来加热空气,通道用于使空气流动到主加热单元。
[0017] 预加热单元可包括预加热翅片,预加热翅片形成在主加热单元的外部,以使主加热单元的热量被有效地传递到预加热单元。
[0018] 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供应热空气的热风管的烘干机来实现,其中,热风管可包括加热供应到其中的空气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可包括:第一加热单元,直接加热在其中流动的空气;第二加热单元,靠近第一加热单元布置,从而形成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沿着与在第一加热单元中流动的空气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引导空气。第二加热单元利用第一加热单元的热量间接地加热流到第一加热单元中的空气。
[0019] 第二加热单元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所述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形成在第一加热单元的外壁上以接触在第二加热单元中流动的空气。
[0020] 前述和/或其他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烘干机实现,该烘干机包括:机身;加热单元,加热吸入的空气;热空气供应单元,连接到加热单元的端部,从而形成热空气的通道;干燥桶,连接到热空气供应单元并被构造成接收待干燥的物品;通风装置,使空气循环;排气管,将从干燥桶排出的空气引导到机身外部。其中,加热单元包括:第一加热单元,连接到热空气供应单元,并装备有在第一加热单元中产生热量的加热器部件;第二加热单元,形成空气通道并将空气引导至第一加热单元,在该空气通道中,气流与第一加热单元的外壁接触。
[0021] 第二加热单元可包括形成在第一加热单元的外壁上的预加热翅片,以增加对在第二加热单元中流动的空气的加热。
[0022]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预加热吸入的空气的预加热单元,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机能提高热空气生成的效率。
[0023] 通过使用预加热翅片,还可提高热空气产生效率。另外,因为烘干机加热单元的空气循环结构得到改善,所以可节省能源。附图说明
[0024]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并更加易于理解,其中:
[0025]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的透视图;
[0026] 图2是图1的烘干机的纵剖视图;
[0027] 图3是透视图,详细示出了图1的烘干机的加热单元;
[0028] 图4是沿着图3中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0029] 图5是沿着图3中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0030] 图6是沿着图3中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0031] 图7是概念性视图,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烘干机的操作过程;
[0032] 图8是纵剖视图,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烘干机的加热单元;
[0033] 图9是上部剖视图,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烘干机的加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现在将详细说明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
[0035]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烘干机的纵剖视图。
[0036] 参考图1和图2,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1包括机身10、可旋转地安装在机身10内的干燥桶20、使干燥桶20转动的驱动装置30以及将热空气供应到干燥桶20内的热风管100。
[0037] 机身10包括机壳11、覆盖机壳11顶部的顶盖12、布置在机壳11的前部的前面板13以及控制面板14,控制面板14装备有用于控制烘干机1的各种操作按钮和显示屏。
[0038] 干燥桶20具有在前侧和后侧开口的圆筒形,并包括多个升降件21,升降件21从干燥筒20的内表面以具有三形截面形状的山脊的形式突出且适合于将待干燥的物品提起或落下。另外,前支撑板22和后支撑板24分别固定到机身10的内侧前部和内侧后部,以覆盖干燥桶20的前开口侧和后开口侧并旋转地支撑前开口侧和后开口侧。
[0039] 进入开口19a穿透机身10的前侧和前支撑板22形成。待干燥的物品通过进入开口19a被放入干燥桶20中和从干燥桶20中取出。打开进入开口19a和关闭进入开口19a的19连接到机身10的前部。
[0040] 驱动装置30包括安装在机壳11内下部的驱动电机31,以及将驱动电机31的动传递到干燥桶20的滑轮32和旋转带33。旋转带33缠绕在干燥桶20的外表面和滑轮32(连接到驱动电机31的轴)上。
[0041] 热风管100包括加热单元200和热空气供应单元40,加热单元200加热供应到其的空气,热空气供应单元40将加热单元200连接到干燥桶20。
[0042] 加热单元200布置在干燥桶20的下方以引导外部空气进入并加热空气。为此,加热单元200包括加热单元200中释放热量的加热器部件280。稍后将更具体地描述加热单元200。
[0043] 热空气供应单元40将加热单元200与干燥桶吸入部分24a连接,从而形成空气通道,干燥桶吸入部分24a形成在后支撑板24的上部。此外,热空气供应单元40朝向干燥桶20引导加热的空气。
[0044] 排气管50连接到干燥桶20的前下部,以引导被引入干燥桶20中的空气的排放。排气管50分为:前排气管51,将布置在前支撑板22的下部的排气口22b与布置在干燥桶
20下方的通风装置60的入口连接;后排气管53,形成在机壳11的下部,以使通风装置60的出口流畅地与机壳11的外后部连通。
[0045] 过滤构件55安装到前排气管51以滤除异物,例如从干燥桶20排出的热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和绒。
[0046] 通风装置60使空气循环,并包括通风扇61和通风箱63。通风扇61安装在干燥桶20的前下部。通风箱63被形成为围绕通风扇61并连接到前排气管51和后排气管53。
[0047] 图3是烘干机的加热单元的详细透视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3中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3中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0048] 如图3至图6中所示,加热单元200包括:第一加热单元210,在第一加热单元210中布置有加热器部件280;第二加热单元230,具有主体,第二加热单元230围绕第一加热单元210的入口212a以及上外壁211a和下外壁211b。
[0049] 第一加热单元210基本上具有矩形截面形状并被构造为使得空气在其中流动。
[0050] 第一加热单元210包括加热器部件280,加热器部件280在第一加热单元210中用于释放热量。第二加热单元230包括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250,该一个或多个预加热翅片250形成在上外壁211a和下外壁211b上,以通过与在第二加热单元230中流动的空气接触来传递热量。
[0051] 加热器部件280包括:加热器板282,跨越第一加热单元210的内部形成;镍铬铁合金丝284,通过被供给电功率而释放热量;陶瓷构件286,将镍铬铁合金丝284固定到加热器板282。
[0052] 镍铬铁合金丝284通过能够承受高温的陶瓷构件286为媒介被固定到加热器板282。在这种情况下,可防止加热器板282被镍铬铁合金丝284的高温损坏。
[0053]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加热器板282与第一加热单元210由同种材料制成。
[0054] 预加热翅片250将第一加热单元210的热量传递到在第二加热单元230中流动的空气。为此目的,可在第一加热单元210的上外壁211a和下外壁211b上形成多个预加热翅片250。
[0055] 预加热翅片250以恒定的间距布置成沿第一加热单元21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这样的结构意在提高进入第二加热单元230中的热传递效率并减小空气阻力。另外,可形成靠近干燥桶20布置的预加热翅片250a且由于与干燥桶20的位置关系,预加热翅片250a比其他预加热翅片250小。
[0056] 第二加热单元230具有比第一加热单元210大的外观,以便围绕第一加热单元210的入口212a和外壁211a和211b。因此,形成作为第一加热单元210和第二加热单元230之间的空气通道的空间S。
[0057] 也就是说,第二加热单元230靠近第一加热单元210布置,因此形成空气通道,空气在该空气通道中朝着空气流过第一加热单元210的方向的反方向流动。
[0058] 根据上述结构,从机身10的外部吸入的空气被引导通过第二加热单元230的入口231a,通过第二加热单元230的内部空间S,引导至第一加热单元210的入口212a,然后通过第一加热单元210,从而被加热成热空气。
[0059] 加热单元200的具有加热器部件280的第一加热单元210作为直接加热空气的主加热单元。另一方面,具有预加热翅片250的第二加热单元230作为加热还没有被主加热单元加热的空气的预加热单元。
[0060] 加热单元200包括电镀钢片,这是因为电镀钢片不昂贵、容易加工且持久耐用。
[0061] 预加热单元250可包括电镀钢片、铝和铜中的至少一种。
[0062] 尽管由于成本低的原因电镀钢片通常用作预加热翅片250的材料,但是与电镀钢片相比,铝具有更高的热传导率,然而铝更昂贵。与铝相比,铜具有更高的热传导率,而铜更昂贵。
[0063]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烘干机1的操作。
[0064] 图7是概念性视图,示出了烘干机1的操作过程。
[0065] 参考图7,当用户将待干燥的物品C放入干燥桶20中并操作控制面板14的按钮时,通风装置60的通风扇61旋转且加热器部件280释放热量。
[0066] 随着通风扇61的旋转,干燥桶20中的压力减小。因此,机身10外部的空气通过形成在机壳11后表面上的孔11a被吸入到加热单元200的第二加热单元230中。
[0067] 空气通过第二加热单元230的入口231a并流入第二加热单元230的内部空间。在此,由于第一加热单元210已经被加热器部件280的热量所加热,所以第一加热单元210的外壁211a和211b的热量加热在第二加热单元230中的空气。
[0068] 另外,第一加热单元210的热量也被传递到预加热翅片250,从而加热第二加热单元230中的空气。预加热翅片250可具有板状形式以有效地释放热量,并可布置在气流的中途以有效地加热空气。
[0069] 也就是说,第二加热单元230及其预加热翅片250间接地加热空气。
[0070] 预加热的空气通过第一加热单元210的入口212a并流入第一加热单元210中。此时,加热器部件280直接加热在第一加热单元210中流动的空气。
[0071] 因为空气已经被充分地预加热,所以加热器部件280直接进行加热的时间将大大减少。因此,在短时间内可产生具有期望的温度的热空气。
[0072] 此外,提供给加热器部件280的功率的消耗减少,因此节省能源。
[0073] 通过加热单元200产生的热空气经过热空气供应单元40并被供应到干燥桶20。当驱动电机31使干燥桶20旋转时,干燥桶20中的待干燥物品C反复升降,因此通过接触供应的热空气而被烘干。
[0074] 干燥桶20中的潮湿空气通过前排气管51和后排气管53而被排放到机身10之外。因为在此操作过程中连续操作通风装置60,所以外部空气重新被吸入并重复上述过程,因此持续烘干操作。
[0075]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另一个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将不再描述。
[0076] 图8是纵剖视图,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的加热单元。
[0077] 如图8中所示,加热单元300与前述实施例的加热单元200大体上具有相同的结构,但是加热单元300还包括气流损失减小单元335,气流损失减小单元335适于减小被吸入到第二加热单元330中的空气的损失。
[0078] 气流损失减小单元335通过扩大第二加热单元330的空气吸入部分而被构造出来,以便在空气吸入过程中减小流动损失。具体来说,随着空气吸入部分的扩大,在第二加热单元330的空气吸入部分与第一加热单元310之间形成预定的间距,以便空气能被自然地吸入到第二加热单元330中,而不会造成流动损失。
[0079] 本实施例的其他特征与前述实施例一样。
[0080] 下文将描述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加热单元,省略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
[0081] 图9是上部剖视图,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加热单元。
[0082] 参考图9,除了预加热翅片450的构造以外,加热单元400与前述实施例的加热单元200大体上具有相同的结构。
[0083] 预加热翅片450相对于第一加热单元410的长度方向倾斜预定的角度x°。
[0084] 根据该构造,在第二加热单元430中流动的空气的气流通道被延长,因此增加了预加热翅片450和第一加热单元410之间的接触时间。结果,提高了预加热效率。
[0085] 示例显示,预加热翅片450相对于第一加热单元410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x°是3°-7°,这是因为当角度x°过大时,气流阻力增加,因此空气流动效率降低。
[0086] 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实施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烘干机 2020-05-11 235
烘干机 2020-05-11 520
烘干机 2020-05-11 514
烘干机 2020-05-12 129
烘干机 2020-05-12 956
粮食花生烘干机 2020-05-11 611
直热管束式烘干机 2020-05-11 100
烘干机 2020-05-13 1031
烘干机 2020-05-13 164
烘干机 2020-05-11 66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