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处理 / 水质软化系统 / 一种餐饮净水系统

一种餐饮净系统

阅读:360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餐饮净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餐饮净 水 系统,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PP 棉 过滤装置、炭 纤维 过滤装置和水质转化装置;所述PP棉过滤装置包括有PP棉滤桶以及与所述PP棉滤桶配合连接的PP棉滤桶盖,所述PP棉滤桶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旋转卡接的第一转动塞;所述水质转化装置包括有水质转化滤桶以及与所述水质转化滤桶配合连接的水质转化滤桶盖,所述水质转化滤桶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旋转卡接的第二转动塞。上述餐饮净水系可过滤 铁 锈、泥沙、胶体、粘稠物等大颗粒杂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 颜色 、异味,以及对 净化 后的水进行 软化 或矿化处理,具备多功能净化能 力 且 滤芯 更换方便。,下面是一种餐饮净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餐饮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饮净水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PP过滤装置、炭纤维过滤装置和水质转化装置;所述PP棉过滤装置包括有PP棉滤桶以及与所述PP棉滤桶配合连接的PP棉滤桶盖,所述PP棉滤桶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旋转卡接的第一转动塞;所述水质转化装置包括有水质转化滤桶以及与所述水质转化滤桶配合连接的水质转化滤桶盖,所述水质转化滤桶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旋转卡接的第二转动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纤维过滤装置和水质转化装置之间连接有一四通转接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转化滤桶内填充有磷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转化滤桶内填充有矿物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饮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为含或含镁的矿物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纤维过滤装置包括有N个并联的炭纤维滤芯总成,N≥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饮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纤维滤芯总成包括有双通道滤盖和炭纤维滤芯,所述双通道滤盖包括有一与炭纤维滤芯连接的滤瓶接口和左右对称设置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双通道滤盖内部形成有一外水腔、一内水腔、一与所述外水腔连通的外层水路和一与所述内水腔连通的内层水路;所述炭纤维过滤装置还包括有一进水接头、N-1个转接接头和一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首个双通道滤盖的进水接口连接,该进水接头包括有进水接头本体和直径小于所述进水接头本体直径的进水连接部,所述进水接头本体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所述进水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远离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一端设置有一隔板,所述进水连接部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二进水通道连通的开口,该开口位于所述隔板与第一进水通道之间;
所述转接接头用于连接第M个双通道滤盖的进水接口与第M-1个双通道滤盖的出水接口,2≤M≤N,所述转接接头包括有第一筒状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筒状体内的第二筒状体,所述第一筒状体通过筋条与第二筒状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状体内部形成有过滤水通道,所述第一筒状体内壁与第二筒状体外壁之间形成有原水通道;所述出水接头与末个双通道滤盖的出水接口连接,该出水接头包括有出水接头本体和直径小于所述出水接头本体直径的出水连接部,所述出水接头本体设置有第一出水通道,所述出水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餐饮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本体靠近进水连接部的一端的外周上设置有一密封圈安装槽,所述第一筒状体的外周设置有两个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出水接头本体靠近出水连接部的一端的外周上设置有一密封圈安装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餐饮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本体远离所述进水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出水接头本体远离所述出水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餐饮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滤盖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均设置有可供固定卡环插接的卡环插接位;所述进水接头本体上的密封圈安装槽与外螺纹之间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筒状体上的两个密封圈安装槽之间设置有两环形凹槽,所述出水接头本体上的密封圈安装槽与外螺纹之间设置有一环形凹槽。

说明书全文

一种餐饮净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饮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消费者对餐饮店的水质有严格要求,而市政自来水需要经过专业净化设备滤除水中杂质、异色、异味、余氯、重金属等,才能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然而,目前市场上用于餐饮店的净水设备,通常存在净化功能不全、滤芯更换不方便、净水设备水通量过大或过小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多功能净化能、滤芯或滤料更换方便的餐饮净水系统。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餐饮净水系统,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PP过滤装置、炭纤维过滤装置和水质转化装置;所述PP棉过滤装置包括有PP棉滤桶以及与所述PP棉滤桶配合连接的PP棉滤桶盖,所述PP棉滤桶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旋转卡接的第一转动塞;所述水质转化装置包括有水质转化滤桶以及与所述水质转化滤桶配合连接的水质转化滤桶盖,所述水质转化滤桶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旋转卡接的第二转动塞。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上述餐饮净水系统,所述PP棉过滤装置可过滤锈、泥沙、胶体、粘稠物等大颗粒杂质;所述炭纤维过滤装置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并具有脱色、去除异味的功能;所述水质转化装置可用于对净化后的水进行软化或矿化处理,因此,本发明具备多功能净化能力。所述PP棉过滤装置包括有PP棉滤桶以及PP棉滤桶盖,所述PP棉滤桶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旋转卡接的第一转动塞,更换PP棉时,只需旋转取下第一转动塞即可更换PP棉滤桶内的PP棉,整个更换过程不需要打开PP棉滤桶盖即可完成PP棉的更换,更换十分方便;所述水质转化装置包括有水质转化滤桶以及水质转化滤桶盖,所述水质转化滤桶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旋转卡接的第二转动塞,更换水质转化滤桶内的滤料时,只需旋转取下第二转动塞即可更换水质转化滤桶内的滤料,整个更换过程不需要打开水质转化滤桶盖即可完成水质转化滤桶内的滤料的更换,更换十分方便。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的餐饮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发明的PP棉过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为本发明的水质转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0] 图4为本发明的炭纤维过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1] 图5为本发明的双通道滤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6为本发明的双通道滤盖的剖视图;
[0013] 图7为本发明的进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8为本发明的进水接头的剖视图;
[0015] 图9为本发明的转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10为本发明的转接接头的剖视图;
[0017] 图11为本发明的出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2为本发明的出水接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0020]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餐饮净水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PP棉过滤装置100、炭纤维过滤装置200和水质转化装置300。在实际使用时,自来水先经过PP棉过滤装置100,所述PP棉过滤装置100可过滤铁锈、泥沙、胶体、粘稠物等大颗粒杂质;然后经过炭纤维过滤装置200,所述炭纤维过滤装置200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并有脱色、去除异味的功效;最后通过水质转化装置300,所述水质转化装置300内填充有磷晶或矿物质。当水质转化装置300内填充硅磷晶时,所述水质转化装置300可用于对经过PP棉过滤装置100、炭纤维过滤装置200净化后的水进行软化处理,具有软化水质、改善口感的功能;当水质转化装置300内填充矿物质时,所述水质转化装置300可用于对经过PP棉过滤装置100、炭纤维过滤装置200净化后的水进行矿化处理,可分配调节水中的矿物质成分,可以补充正常饮食中缺少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营养素,以达到改善人体营养状况,比如,可填充含或含镁的矿物质,以补充钙元素或镁元素。
[0021] 如图2所示,所述PP棉过滤装置100包括有PP棉滤桶110以及PP棉滤桶盖120,所述PP棉滤桶110与PP棉滤桶盖120螺纹连接。所述PP棉滤桶盖120上设置有进水口121、出水口122和第一通孔130,该第一通孔130中设置有第一转动塞140,所述第一转动塞140上设置有卡141,所述第一通孔130的侧壁设置滑槽131,卡块141置入所述滑槽131,使所述第一转动塞140与第一通孔130旋转卡接。当PP棉过滤装置100中的PP棉使用寿命到期后,只需要旋转所述第一转动塞140,所述第一转动塞140与第一通孔130卡扣脱离,即可方便快捷的抽出污染PP棉,更换新的PP棉后再将第一转动塞140旋回到位即可,整个更换过程不需要打开PP棉滤桶盖120即可完成PP棉的更换,更换十分方便,而且外壳(PP棉滤桶110+PP棉滤桶盖
120)可以反复使用,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
[0022] 如图3所示,所述水质转化装置300包括有水质转化滤桶310以及水质转化滤桶盖320,所述水质转化滤桶310与水质转化滤桶盖320螺纹连接。所述水质转化滤桶盖320上设置有进水口321、出水口322和第二通孔330,该第二通孔330中设置有第二转动塞340,所述第二转动塞340上设置有卡块341,所述第二通孔330的侧壁设置滑槽331,卡块341置入所述滑槽331,使所述第二转动塞340与第二通孔330旋转卡接。当需要更换水质转化装置300中的硅磷晶或矿物质时,只需要旋转所述第二转动塞340,所述第二转动塞340与第二通孔330卡扣脱离,用新的硅磷晶或矿物质替换旧硅磷晶或矿物质时后,再将第二转动塞340旋回到位即可,整个更换过程不需要打开水质转化滤桶盖320即可完成硅磷晶或矿物质的更换,更换十分方便,而且外壳(水质转化滤桶310+水质转化滤桶盖320)可以反复使用,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
[0023] 优选地,所述炭纤维过滤装置200包括有N个并联的炭纤维滤芯总成,N≥2,可以通过并联的炭纤维滤芯总成的数量来灵活调整水通量大小。每一炭纤维滤芯总成包括有双通道滤盖和与所述双通道滤盖旋转卡接的炭纤维滤芯,所述炭纤维过滤装置200还包括有一进水接头、N-1个转接接头和一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首个双通道滤盖的进水接口连接,所述转接接头用于连接第M个双通道滤盖的进水接口和第M-1个双通道滤盖的出水接口,2≤M≤N,所述出水接头与末个双通道滤盖的出水接口连接,采用所述的进水接头240、转接接头250、和出水接头260可以实现N个炭纤维滤芯总成的并联连接。通过并联的炭纤维滤芯总成的数量来灵活调整净水通量大小,需要净水通量较大时增加炭纤维滤芯总成的数量,而需要净水通量较小时减少炭纤维滤芯总成的数量。
[0024]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炭纤维过滤装置200包括有3个炭纤维滤芯总成、一进水接头240、2个转接接头250和一出水接头260,每一炭纤维滤芯总成包括有双通道滤盖210和与所述双通道滤盖210旋转卡接的炭纤维滤芯220。
[0025] 如图5-6所示,所述双通道滤盖210包括有一与炭纤维滤芯220连接的滤瓶接口213和左右对称设置的进水接口211和出水接口212,所述双通道滤盖210内部形成有一外水腔215、一内水腔214、一与所述外水腔215连通的外层水路217和一与所述内水腔214连通的内层水路216。
[0026] 如图7-8所示,所述进水接头240包括有进水接头本体241和直径小于所述进水接头本体241直径的进水连接部242,所述进水接头本体241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243,所述进水连接部24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243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244,所述第二进水通道244远离所述第一进水通道243的一端设置有一隔板245,所述进水连接部242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二进水通道244连通的开口246,该开口246位于所述隔板245与第一进水通道243之间。
[0027] 如图9-10所示,所述转接接头250包括有第一筒状体25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筒状体251内的第二筒状体252,所述第一筒状体251通过筋条253与第二筒状体2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状体252内部形成有过滤水通道254,所述第一筒状体251内壁与第二筒状体252外壁之间形成有原水通道255。
[0028] 如图11-12所示,所述出水接头260包括有出水接头本体261和直径小于所述出水接头本体261直径的出水连接部262,所述出水接头本体261设置有第一出水通道263,所述出水连接部26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263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264。
[0029] 进水接头240安装于第1个双通道滤盖210的进水接口211上,所述进水连接部242插接于所述双通道滤盖210的内层水路216,隔板245将所述第二进水通道244与内层水路216隔断,使进水无法流入所述内层水路216;进水自进水接头240的第一进水通道243、第二进水通道244、开口246流入所述双通道滤盖210的外层水路217,最终进入到炭纤维滤芯
220。第1个双通道滤盖210的出水接口212与第2个双通道滤盖210的进水接口211通过转接接头250连接,经第1个炭纤维滤芯220过滤后的过滤水流出至第1个双通道滤盖210的内层水路216,再经过转接接头250的过滤水通道254通道到达第2个炭纤维滤芯220的内层水路
216;未经第1个炭纤维滤芯220过滤的水,通过转接接头250的原水通道255自第1个炭纤维滤芯220的外层水路217到达第2个炭纤维滤芯220的外层水路217。同理,第2个双通道滤盖
210的出水接口212与第3个双通道滤盖210的进水接口211通过转接接头250连接,过滤水通过过滤水通道254到达第3个炭纤维滤芯220的内层水路216;未过滤的水通过原水通道255到达第3个炭纤维滤芯220的外层水路217。出水接头260安装于第3个双通道滤盖210的出水接口212上,所述出水连接部262插接于所述双通道滤盖210的内层水路216,过滤后的水自所述双通道滤盖210的内层水路216,经过出水接头260的第二出水通道264、第一出水通道
263后流出。如此,实现3个炭纤维滤芯总成的并联连接。
[0030] 优选地,如图7-8所示,所述进水接头本体241靠近进水连接部242的一端的外周上设置有一密封圈安装槽248,该密封圈安装槽248内设置有密封圈,用以实现进水接头240与双通道滤盖210的密封连接。所述进水接头本体241远离所述进水连接部24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47,用以实现进水接头240与所述PP棉过滤装置100螺纹连接。
[0031] 优选地,如图9-10所示,所述转接接头250的第一筒状体251的外周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256和密封圈安装槽257,密封圈安装槽256和密封圈安装槽257内设置有密封圈,用以实现转接接头250与双通道滤盖210的密封连接。
[0032] 优选地,如图11-12所示,所述出水接头本体261靠近出水连接部262的一端的外周上设置有一密封圈安装槽265,该密封圈安装槽265内设置有密封圈,用以实现出水接头260与双通道滤盖210的密封连接。所述出水接头本体261远离所述出水连接部26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67,用以实现出水接头260与下一级过滤装置的螺纹连接。
[0033] 优选地,所述双通道滤盖210的进水接口211设置有可供固定卡环230插接的卡环插接位2111,所述双通道滤盖210的出水接口212设置有可供固定卡环230插接的卡环插接位2121。所述进水接头240的进水接头本体241上的密封圈安装槽248与外螺纹247之间设置有一环形凹槽249,所述固定卡环230穿过卡环插接位2111插入到该环形凹槽249内,将所述进水接头240卡紧固定于双通道滤盖210的进水接口211上。所述转接接头250的第一筒状体251上的密封圈安装槽256和密封圈安装槽257之间设置有环形凹槽258和环形凹槽259,固定卡环230穿过卡环插接位2111插入到环形凹槽258内,固定卡环230穿过卡环插接位2121插入到环形凹槽259内,从而将转接接头250卡紧固定于相邻两个双通道滤盖210之间。所述出水接头260的出水接头本体261上的密封圈安装槽265与外螺纹267之间设置有一环形凹槽266,所述固定卡环230穿过卡环插接位2121插入到该环形凹槽266内,将所述出水接头
260卡紧固定于双通道滤盖210的出水接口212上。
[0034] 优选地,所述双通道滤盖210还包括有一与所述内层水路216连通的第一压力测试口218和一与所述外层水路217连通的第二压力测试口219,于所述第一压力测试口218连接一压力表270,可测量炭纤维过滤装置200的进水压力;于所述第二压力测试口219连接一压力表270,可测量炭纤维过滤装置200的出水压力。
[0035] 优选地,所述炭纤维过滤装置200和水质转化装置300之间连接有一四通转接头400,所述四通转接头400左端连接炭纤维过滤装置200,右端连接水质转化装置300,下端出水402连接一个带水龙头403,可以在所述水龙头403处取水,用于检测水质的状况,上端出水口401作为不需要软化水时或不需要矿化水时的出水口,直接取用未软化或未矿化的水,如泡咖啡等需要水中矿物质改善口感时,直接取用未软化的水。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