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废物处理与管理 / 废物处理 / 厌氧消化 / 水解 / 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

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

阅读:591发布:2023-12-3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合成双戊烯‑4‑ 琥珀酸 甲酯;S2、合成异戊烯醇 甲酸 酯;S3、通过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和异戊烯醇甲酸酯合成 红没药醇 衍 生物 ;S4、合成防霉聚酯:将红没药醇衍生物与对苯二甲醇进行酯化缩聚,得到了防霉聚酯;S5、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将防霉聚酯、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加入到螺杆 挤出机 中进行熔融 挤压 ,接着经熔体过滤、液相增粘、喷丝孔挤出形成细流、侧吹 风 冷却、丝条上油、卷绕成型得到了防霉涤纶高强丝;该方法科学合理,制得的防霉涤纶面料防霉抑菌效果优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能, 皮肤 触感较好,手感柔软,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下面是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的合成
将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
S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
将异戊烯醇4和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0℃下搅拌反应5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
6;
S3、红没药醇生物的合成
将步骤S1制备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S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基磺酸,在60-65℃下搅拌,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缩合反应4-5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在80℃下继续搅拌1-2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
S4、合成防霉聚酯
将红没药醇衍生物8、对苯二甲醇9和催化剂乙二醇锑加入到不锈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保护,在0.2MPa的压力下,升温加热至245-255℃,直至酯化出水量为理论出水量的98-
100%时,二次升温至268-275℃,缓慢抽真空进行预缩聚,在25-30min内压力降为60Pa,继续缩聚反应1.5h,得到了防霉聚酯10;
S5、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
将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压,接着经熔体过滤、液相增粘、喷丝孔挤出形成细流、侧吹冷却、丝条上油、卷绕成型得到了防霉涤纶高强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的合成中,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的摩尔比为1:1.0-1.2:
0.001-0.0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升温为以15℃/min的速度升温至2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异戊烯醇甲酸酯的合成的中,异戊烯醇4和甲酸5的摩尔比为1: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中,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摩尔比为1:1.2-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中,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步骤S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体积的1/3-2/3;氨基磺酸的加入量为步骤S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质量的6.2-6.8;所述的加入少量水为加入二氯甲烷体积的2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合成防霉聚酯中,红没药醇衍生物、对苯二甲醇和催化剂乙二醇锑的摩尔比为1:2.3-3:0.001-
0.00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合成防霉聚酯中,防霉聚酯10的黏度为0.95-1.23dl/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合成防霉聚酯中,防霉聚酯10中的n为110-1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中,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的质量比为100:2-3:0.5-1:1-
2。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纺织品能吸收空气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寄居在纺织品上的生物可大量繁殖并传播,分解产生分泌物,带来等异味物质,或在织物上生成菌斑,造成纺织品霉腐的情况十分严重,大部分细菌会分泌各种色素,使纺织品污染上红、蓝、紫和黑等各种色斑,严重影响了后整理效果及成品质量。有害微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纺织品产生霉变后易脆化甚至老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平的提高,产生新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希望纺织品具有抗菌防霉的功能,以满足文明、清洁和舒适的环境生活需要。
[0003] 涤纶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子式HO-H2C-H2C-O[-OC-Ph-COOCH2CH2O-]n,因分子链上存在大量酯基故称聚酯纤维(PET),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H(OCH2CCOCO)NOCH2CH2OH,用于纤维的聚酯相对分子量一般在18000-25000左右,仿毛涤纶分子量较低,工业涤纶分子量较高。实际上,其中还有少量的单体和低聚物存在。这些低聚物的聚合度较低,又以环状形式存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取对苯二甲酸乙二酯9BHET)后缩聚而成。
[0004] 从涤纶分子组成来看,它是由短脂肪链、酯基、苯环、端醇羟基所构成。涤纶子中除存在两个端醇羟基外,并无其它极性基团,因而涤纶纤维亲水性极差。涤纶分子中约含有46%酯基,酯基在200℃以上时能发生水解、热裂解,遇强则皂解,使聚合度降低,100℃以下普通用量的洗涤剂洗衣粉对涤纶无任何影响;涤纶分子中还含有脂肪族烃链,它能使涤纶分子具有一定柔曲性,但由于涤纶分子中还有不能内旋转的苯环,故涤纶大分子基本为刚性分子,分子链易于保持线型。因此,涤纶大分子在这一条件下很容易形成结晶,故涤纶的结晶度和取向性较高。
[0005] 涤纶高强丝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弹性好等特点,是涤纶工业丝的一个特殊品种。由普通涤纶长丝织成的织物,其制衣用性能具有强度好,滑爽挺括、易洗快干等优点,但存在着手感硬、触感差、光泽不柔和、透气性、吸湿性差等缺点。
[0006] 有机抗菌剂主要有季铵盐类、双胍类、醇类、酚类、类、有机酸类、酯类、过化物类、卤素类、咪唑类、噻唑类、吡啶类等。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是季铵盐类有机杀菌剂,可以用共混方式将它们引入涤纶中,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含季铵盐的溶液对涤纶织物进行浸渍等后处理,赋予其抗菌性能,但是浸渍的季铵盐抗菌防霉剂耐洗性能差,在多次洗涤后,随着季铵盐抗菌防霉剂的流失,涤纶织物的防霉抗菌性能也逐渐变差,最后市区抗菌防霉性能。
[0007] 红没药醇(Bisabolol),又称甜红没药醇、防根醇,是自然界中存在较多的倍半萜化合物之一;红没药醇具有消炎、防霉灭菌、愈合溃疡、溶解胆石等药效,红没药醇香气清淡愉快,也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定香剂。
[0008] 红没药醇能够保护和治愈皮肤,使其免受日常张的影响,能够加速皮肤的治愈过程,尤其适用于作为敏感皮肤和身体,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皮肤和身体的护理液、须后水和晒后护理产品)的配方中,加上其抗炎、天然、安全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常用活性成分。国际上仅在个人护理产品上的应用年需求量达到400t以上。随着需求量的增加,纯天然提取的量俨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防霉涤纶高强丝防霉抑菌效果优良,制成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能,皮肤触感较好,手感柔软,减少了敏感肌肤的不适感,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0010]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0011] 1、如何增强涤纶面料的防霉抑菌性能,并且清洗后依旧具有良好的防霉抑菌效果;
[0012] 2、现有的涤纶面料透气性和吸湿性差;
[0013] 3、现有的涤纶面料手感硬、触感差、光泽不柔和。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5] 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 S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的合成
[0017]
[0018] 将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力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
[0019] 双戊烯和琥珀酸甲酯为原料,采用高压反应,在双戊烯上引入了琥珀酸甲酯,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映效率;
[0020] S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
[0021]
[0022] 将异戊烯醇4和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0℃下搅拌反应5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6;
[0023] 戊烯醇4和甲酸5的摩尔比为1:2-3,加大了甲酸的量,有助于异戊烯醇的反应完全,同时可增进异戊烯醇甲酸酯的生成速率;
[0024] S3、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
[0025]
[0026] 将步骤S1制备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S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氨基磺酸,在60-65℃下搅拌,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缩合反应4-5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水,在80℃下继续搅拌1-2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
[0027] 在氨基磺酸作为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与异戊烯醇甲酸酯缩合反应生成了中间体7,中间体7经水解即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红没药醇衍生物含有红没药醇活性防霉抑菌单元,是一种温和的防霉抑菌剂,防霉抑菌效果优良;
[0028] S4、合成防霉聚酯
[0029]
[0030] 将红没药醇衍生物8、对苯二甲醇9和催化剂乙二醇锑加入到不锈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保护,在0.2MPa的压力下,升温加热至245-255℃,直至酯化出水量为理论出水量的98-100%时,二次升温至268-275℃,缓慢抽真空进行预缩聚,在25-30min内压力降为60Pa,继续缩聚反应1.5h,得到了防霉聚酯10;
[0031] 红没药醇衍生物在红没药醇的基础上,引入了两个羧酸,与对苯二甲醇进行酯化缩聚形成聚酯,含有防霉抗菌的活性基团以化学键的方式连接在聚酯内部,制备的涤纶面料清洗时防霉抗菌的活性基团不易脱落,可长久的保存涤纶面料的防霉抑菌性能;
[0032] 由于传统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分子中除存在两个端醇羟基和极性很小的酯基-COO-外,并无其它极性基团,因而涤纶亲水性极差,涤纶分子虽含有内旋转能力较强的脂肪族烃链-OCH2CH2O-,使涤纶分子具有一定的柔曲性,但由于涤纶大分子还含有刚性基团-OC-Ar-CO-(Ar代表苯环),它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振动,故涤纶大分子基本为刚性分子,分子链易于保持线型,导致了涤纶面料手感硬、触感差、光泽不柔和、透气性、吸湿性差等缺点。防霉聚酯中引入的红没药醇防霉抗菌活性基团增加了涤纶的脂肪族烃链和-OH极性基团,增加了涤纶柔曲性和亲水性,从而增加了防霉涤纶面料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同时防霉聚酯中的-OCH2-Ar-CH2OH保留了涤纶的刚性,改性聚酯依旧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由于防霉聚酯内不含有对称结构,无法维持线型,降低了涤纶的刚性,增加了防霉聚酯的柔韧性,从而增加了防霉涤纶面料的手感、触感、光泽柔和性;
[0033] S5、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
[0034] 将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压,接着经熔体过滤、液相增粘、喷丝孔挤出形成细流、侧吹风冷却、丝条上油、卷绕成型得到了防霉涤纶高强丝。
[0035] 进一步,步骤S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的合成中,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的摩尔比为1:1.0-1.2:0.001-0.0015。
[0036] 进一步,步骤S1所述的升温为以15℃/min的速度升温至250℃。
[0037] 进一步,步骤S2异戊烯醇甲酸酯的合成的中,异戊烯醇4和甲酸5的摩尔比为1:4-5。
[0038] 进一步,步骤S3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中,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摩尔比为1:1.2-1.5。
[0039] 进一步,步骤S3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中,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步骤S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体积的1/3-2/3;氨基磺酸的加入量为步骤S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质量的6.2-6.8;所述的加入少量水为加入二氯甲烷体积的20-25%。
[0040] 进一步,步骤S4合成防霉聚酯中,红没药醇衍生物、对苯二甲醇和催化剂乙二醇锑的摩尔比为1:2.3-3:0.001-0.0015。
[0041] 进一步,步骤S4合成防霉聚酯中,防霉聚酯10的黏度为0.95-1.23dl/g。
[0042] 进一步,步骤S4合成防霉聚酯中,防霉聚酯10中的n为110-135。
[0043] 进一步,步骤S5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中,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的质量比为100:2-3:0.5-1:1-2。
[004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5] (1)在氨基磺酸作为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与异戊烯醇甲酸酯缩合反应生成了中间体7,中间体7经水解即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红没药醇衍生物含有红没药醇活性防霉抑菌单元,是一种温和的防霉抑菌剂,防霉抑菌效果优良;红没药醇衍生物在红没药醇的基础上,引入了两个羧酸,与对苯二甲醇进行酯化缩聚形成聚酯,含有防霉抗菌的活性基团以化学键的方式连接在聚酯内部,制备的涤纶面料清洗时防霉抗菌的活性基团不易脱落,可长久的保存涤纶面料的防霉抑菌性能;解决了现有的涤纶面料清洗后防霉抑菌效果差的问题;
[0046] (2)防霉聚酯中引入的红没药醇防霉抗菌活性基团增加了涤纶的脂肪族烃链和-OH极性基团,增加了涤纶柔曲性和亲水性,从而增加了防霉涤纶面料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解决了现有的涤纶面料透气性和吸湿性差的缺陷
[0047] (3)防霉聚酯中的-OCH2-Ar-CH2OH保留了涤纶的刚性,改性聚酯依旧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由于防霉聚酯内不含有对称结构,无法维持线型,降低了涤纶的刚性,增加了防霉聚酯的柔韧性,从而增加了防霉涤纶面料的手感、触感、光泽柔和性;解决了现有的涤纶面料手感硬、触感差、光泽不柔和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9] 实施例1
[0050] 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1] S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
[0052]
[0053] 将120mol双戊烯1、130mol琥珀酸甲酯2和0.15mol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力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以15℃/min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收率为98.7%;
[0054] S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
[0055]
[0056] 将150mol异戊烯醇4和600mol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5℃下搅拌反应4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6,收率为98.9%;
[0057] S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
[0058]
[0059] 将步骤S1制备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S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氨基磺酸,在60℃下搅拌,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缩合反应4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水,在80℃下继续搅拌1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收率为93.5%;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体积的2/3;氨基磺酸的加入量为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质量的6.5;所述的加入少量水为加入二氯甲烷体积的20%;
[0060] 所得目标产物8的质谱结果为:HRMS m/z(ESI+)calcd for C19H30O5([M]+),338.213,found 338.2161。
[0061] S4、合成防霉聚酯
[0062]
[0063] 将红没药醇衍生物8、300mol对苯二甲醇9和0.18mol催化剂乙二醇锑加入到不锈钢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保护,在0.2MPa的压力下,升温加热至250℃,直至酯化出水量为理论出水量的98%时,升温至275℃,缓慢抽真空进行预缩聚,在30min内压力降为60Pa,继续缩聚反应1.5h,得到了防霉聚酯10,防霉聚酯10的黏度为1.12dl/g,防霉聚酯10中的n为116;
[0064] S5、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
[0065] 将步骤S4制备的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压,接着经熔体过滤、液相增粘、喷丝孔挤出形成细流、侧吹风冷却、丝条上油、卷绕成型得到了防霉涤纶高强丝;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的质量比为100:2:0.6:1。
[0066] 实施例2
[0067] 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8] S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
[0069]
[0070] 将120mol双戊烯1、130mol琥珀酸甲酯2和0.16mol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力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以15℃/min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收率为98.9%;
[0071] S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
[0072]
[0073] 将150mol异戊烯醇4和650mol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5℃下搅拌反应4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6,收率为99.2%;;
[0074] S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
[0075]
[0076] 将步骤S1制备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S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氨基磺酸,在65℃下搅拌,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缩合反应5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水,在80℃下继续搅拌2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收率为94.1%;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体积的1/3;氨基磺酸的加入量为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质量的6.3;所述的加入少量水为加入二氯甲烷体积的25%;
[0077] 所得目标产物8的质谱结果为:HRMS m/z(ESI+)calcd for C19H30O5([M]+),338.213,found 338.2161。
[0078] S4、合成防霉聚酯
[0079]
[0080] 将红没药醇衍生物8、350mol对苯二甲醇9和0.17mol催化剂乙二醇锑加入到不锈钢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保护,在0.2MPa的压力下,升温加热至250℃,直至酯化出水量为理论出水量的100%时,升温至275℃,缓慢抽真空进行预缩聚,在30min内压力降为60Pa,继续缩聚反应1.5h,得到了防霉聚酯10,防霉聚酯10的黏度为1.21dl/g,防霉聚酯10中的n为120;
[0081] S5、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
[0082] 将步骤S4制备的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压,接着经熔体过滤、液相增粘、喷丝孔挤出形成细流、侧吹风冷却、丝条上油、卷绕成型得到了防霉涤纶高强丝;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的质量比为100:3:0.8:2。
[0083] 实施例3
[0084] 一种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85] S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
[0086]
[0087] 将120mol双戊烯1、140mol琥珀酸甲酯2和0.18mol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力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以15℃/min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收率为98.5%;
[0088] S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
[0089]
[0090] 将150mol异戊烯醇4和700mol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5℃下搅拌反应4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6,收率为99.0%;
[0091] S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
[0092]
[0093] 将步骤S1制备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S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氨基磺酸,在62℃下搅拌,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缩合反应4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水,在80℃下继续搅拌1.5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收率为93.3%;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体积的2/3;氨基磺酸的加入量为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质量的6.4;所述的加入少量水为加入二氯甲烷体积的22%;
[0094] 所得目标产物8的质谱结果为:HRMS m/z(ESI+)calcd for C19H30O5([M]+),338.213,found 338.2161。
[0095] S4、合成防霉聚酯
[0096]
[0097] 将红没药醇衍生物8、310mol对苯二甲醇9和0.16mol催化剂乙二醇锑加入到不锈钢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保护,在0.2MPa的压力下,升温加热至250℃,直至酯化出水量为理论出水量的99%时,升温至270℃,缓慢抽真空进行预缩聚,在30min内压力降为60Pa,继续缩聚反应1.5h,得到了防霉聚酯10,防霉聚酯10的黏度为0.98dl/g,防霉聚酯10中的n为112;
[0098] S5、防霉涤纶高强丝的制备
[0099] 将步骤S4制备的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压,接着经熔体过滤、液相增粘、喷丝孔挤出形成细流、侧吹风冷却、丝条上油、卷绕成型得到了防霉涤纶高强丝;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的质量比为100:2.5:1:1。
[0100] 对比实施例1
[0101]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平均聚合度为12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压,接着经熔体过滤、液相增粘、喷丝孔挤出形成细流、侧吹风冷却、丝条上油、卷绕成型得到了涤纶高强丝;防霉聚酯10、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的质量比为100:2.5:1:1。
[0102] 对比实施例2
[0103]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平均聚合度为120)、红没药醇、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压,接着经熔体过滤、液相增粘、喷丝孔挤出形成细流、侧吹风冷却、丝条上油、卷绕成型得到了防霉涤纶高强丝;防霉聚酯10、红没药醇、分散剂、消泡剂、柔软剂的质量比为100:10:2.5:1:1。
[0104] 将实施例1-3、对比实施例1-2制得的涤纶高强丝分别经纺织后制得涤纶面料,并对涤纶面料进行性能测试:
[0105] (1)防霉抗菌性能测试:采用国标GB/T24346-2009进行防霉测试和GB/T20944.3-2008进行抑菌测试,洗涤方法按照在耐洗牢度试验机上进行,洗涤条件:洗衣粉4g/L,浴比(面料和洗涤液的质量比为1:30),温度35℃,时间10min为一次洗涤;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0106] 表1涤纶面料的防霉性能
[0107]
[0108] 表2涤纶面料的抑菌率
[0109]
[0110] 由表1和表2可知,a、普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得的涤纶面料,防霉抑菌性能较差;b、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并额外添加红没药醇制得的涤纶面料,大大提高了涤纶面料的防霉抑菌性能,但是在洗涤后,随着红没药醇的脱离,其防霉抑菌性能大大降低;c、采用红没药醇衍生物在红没药醇的基础上,引入了两个羧酸,与对苯二甲醇进行酯化缩聚形成聚酯,含有防霉抗菌的活性基团以化学键的方式连接在聚酯内部,制备的涤纶面料清洗时防霉抗菌的活性基团不易脱落,可长久的保存涤纶面料的防霉抑菌性能。
[0111] (2)综合性能测试
[0112] 其中透气率按照国标GB/T5453进行测试;
[0113] 透湿量测试按照国标GB/T12704-1991进行测试;
[0114] 吸水率、蒸发速率测试按照国标GB/T21655.1-2008进行测试;
[0115] 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0116] 表3涤纶面料的综合性能
[0117]
[0118] 由表3可知,a、普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得的涤纶面料透湿量、吸水率、蒸发速率、断裂伸长率较差,导致制成的涤纶面料手感硬、触感差、光泽不柔和、透气性、吸湿性差等缺点;b、红没药醇衍生物与对苯二甲醇缩聚合成的防霉聚酯,增加了涤纶的脂肪族烃链和-OH极性基团,增加了涤纶柔曲性和亲水性,从而增加了防霉涤纶面料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同时防霉聚酯中的-OCH2-Ar-CH2OH保留了涤纶的刚性,改性聚酯依旧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由于防霉聚酯内不含有对称结构,无法维持线型,降低了涤纶的刚性,增加了防霉聚酯的柔韧性,从而增加了防霉涤纶面料的手感、触感、光泽柔和性。
[0119]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