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污染与排放控制 / 有毒废料 / 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

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

阅读:1020发布:2020-05-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嘧菌酯的合成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提高收率,实现清洁生产的嘧菌酯合成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甲 氧 基苯并呋喃 酮 的合成;2).4,6-二氯嘧啶的合成;3).嘧菌酯的合成;本发明将嘧菌酯的合成分割为三个大步骤,从甲氧基苯并呋喃酮出发,与4,6-二氯嘧啶反应制备嘧菌酯,在每步合成中均保证产物的纯度和收率,进而保证最终产物嘧菌酯的纯度和收率,在合成时,将催化剂和 溶剂 进行回收再利用,将副产进行销售,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生产过程中的 有毒废料 均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产物的收率在90%以上,含量95%以上,经济效益好,实用性和推广性强。,下面是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甲基苯并呋喃的合成:
S1.将计量好的原甲酸三甲酯、苯并呋喃酮和乙酸酐依次投入至合成釜中,缓慢升温至
90℃,开始接收醋酸甲酯,并用塔的回流比控制合成釜温度不超过100℃,当塔温升高,醋酸甲酯无采出时,反应结束,将物料降温至80℃后,转移至脱酸釜;
将采出的含有醋酸甲酯混合气通过冷凝器冷凝至20~50℃,将剩余的气体通入至中或氢氧化钠稀溶液中进行吸收,醋酸甲酯作为副产;
S2.将脱酸釜的真空抽至-0.09MPa以上,控制物料温度在80℃,开始脱醋酸,脱酸结束后将物料降温至40℃,转移至溶解釜,醋酸回收再利用;
S3.将计量好的甲苯放入溶解釜,和物料充分搅拌后,将有机层物料转移至洗釜,水层物料进行废料处理;
S4.将计量好的稀碱液放至碱洗釜,物料充分搅拌升温至40~50℃,静置分层,洗掉其中残留的酸和杂质,再将物料转移至水洗釜;
S5.将计量好的水放至水洗釜,和物料充分搅拌升温至40~50℃,静置分层,洗掉其中残留的碱液,有机层转移至脱溶釜;
S6.打开脱溶釜的真空系统,将脱溶釜物料温度控制在80℃,开始脱甲苯和水的共沸物,结束后脱甲苯,控制甲氧基苯并呋喃酮的浓度,结束脱溶,降温并将物料转移至甲氧基苯并呋喃酮的计量槽;
2).4,6-二氯嘧啶的合成:
S1.将步骤2得到的4,6-二羟基嘧啶投入氯化釜,并将计量好的供氯剂投入釜中,搅拌,开始滴加计量好的三乙胺,控制滴加温度不超过80℃,滴加结束后,保温2小时,将物料转移至水解釜;
S2.在氯化釜合成结束前在水解釜提前加入计量好的水,并降温至5℃,然后将合成好的氯化釜物料缓慢滴加至水解釜中,控制釜温不超过30℃,滴加完毕后搅拌保温2小时,后移至溶解釜;
S3.将计量的二氯乙烷加入溶解釜物料中,充分搅拌,开始过滤;滤饼为三乙胺盐酸盐,滤液转移至分层釜;
S4.将三乙胺盐酸盐碱洗釜,滴加计量好的液碱,温度控制在40~50℃,此过程为放热反应,滴加完毕测PH>8.5,滴加结束,静置分层,下层水至废水槽,上层料转移至蒸馏釜,将蒸馏釜中物料进行常压蒸馏,回水部分水和回收三乙胺;
S5.过滤后的物料在分层釜内保持釜温30℃,静置分层,下层水层至蒸馏釜蒸掉其中的水,釜底液为副产物溶液,上层物料转移至结晶釜;
S6.将计量的石油醚加入结晶釜中物料,降温至0~5℃,开始离心,离心得湿料再投入重结晶釜中,加入计量的石油醚,再降温至0~5℃,再次离心,得离心湿料,两次离心得母液转入精馏釜中,开始常压升温至85℃蒸馏二氯乙烷,后减压至-0.09MPa温度80℃蒸馏石油醚,蒸馏釜残留液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理;
S7.将离心得湿料投入干燥器中,减压至-0.097MPa,温度在70~80℃开始干燥物料,干燥结束后得到4,6-二氯嘧啶;
3).嘧菌酯的合成:
S1.将步骤3得到的4,6-二氯嘧啶、催化剂2、甲苯、甲氧基苯并呋喃酮投入合成釜中,搅拌,并降温至0~5℃时,开始滴加碱性试剂,滴加结束后保温12小时,将物料转移至酸解釜;
S2.将计量好的3%的盐酸水溶液滴加至酸解釜物料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10℃,启动搅拌,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将物料转移至碱解釜;
S3.将计量好的3%的液碱水溶液滴加至碱解釜物料中,控制反应温度在65~70℃,启动搅拌,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将物料转移至水洗釜;
S4.将计量好的水加入水洗釜中,控制物料温度在65~70℃,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移至薄膜蒸发器中,蒸出定量的甲苯后,将物料转移至转型釜内;
S5.将计量好的催化剂3投入转型釜,转型釜内物料抽真空至最大,升温至90~115℃脱反应出的醇溶剂,当醇溶剂脱除完毕后,降温反应结束,将物料转至嘧菌酯合成釜内;
S6.将计量好的甲苯、水杨腈、碱性助剂、催化剂4及上述物料投入嘧菌酯合成釜内,搅拌,控制釜内温度70~80℃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物料转至水洗釜;
S7.将计量好的水加入水解釜物料中,控制温度为70~80℃,搅拌后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至水洗釜中;
S8.将计量好的32%的液碱水溶液缓慢加入碱解釜物料中,控制釜温在70~80℃,搅拌,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移至水洗釜中;
S9.将计量好的水放入到水洗釜中,控制温度为50~60℃,搅拌,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移至脱溶釜中;
S10.将脱溶釜内的物料缓慢升温至80~90℃,开始脱甲苯和水的共沸物,脱完之后,继续升温至100~110℃,脱出定量的甲苯,结束后降温,将物料降温至50℃转移至结晶釜;
S11.将结晶釜物料降温至0~5℃后,开始离心,离心母液转移至精馏釜,湿料投入干燥器;精馏釜缓慢升温至70~80℃脱甲醇,甲醇脱完之后继续升温至90~110℃脱甲苯,精馏釜残留液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理;
S12.将湿成品投入干燥器内,干燥器内抽真空至最大,温度控制在70~80℃,开始干燥,干燥完毕后将将成品嘧菌酯包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1的S6中结束脱溶时的甲氧基苯并呋喃酮浓度控制在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2的S1中供氯剂为三氯氧磷、三氯氧磷与五氯化磷的混合物、草酰氯或二氯亚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2的S4中添加的液碱的浓度为32%,液碱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3的S1中碱性试剂为甲醇钠的甲醇溶液、乙醇钠的乙醇溶液或两者的混合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3的S6中碱性助剂为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或甲醇钠的甲醇溶液。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嘧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可抑制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控制菌丝体的生长。并且还可抑制病原孢子侵入,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全面有效控制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的各种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炭疽病、锈病、疫病、颖枯病、网斑病、稻瘟病等。特别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有特效。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提高收率,实现清洁生产的合成嘧菌酯的方法。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05] 1).甲基苯并呋喃的合成:
[0006] S1.将计量好的原甲酸三甲酯、苯并呋喃酮和乙酸酐依次投入至合成釜中,缓慢升温至90℃,开始接收醋酸甲酯,并用塔的回流比控制合成釜温度不超过100℃,当塔温升高,醋酸甲酯无采出时,反应结束,将物料降温至80℃后,转移至脱酸釜;
[0007] 将采出的含有醋酸甲酯混合气通过冷凝器冷凝至20~50℃,将剩余的气体通入至中或氢氧化钠稀溶液中进行吸收,醋酸甲酯作为副产;
[0008] S2.将脱酸釜的真空抽至-0.09MPa以上,控制物料温度在80℃,开始脱醋酸,脱酸结束后将物料降温至40℃,转移至溶解釜,醋酸回收再利用;
[0009] S3.将计量好的甲苯放入溶解釜,和物料充分搅拌后,将有机层物料转移至洗釜,水层物料进行废料处理;
[0010] S4.将计量好的稀碱液放至碱洗釜,物料充分搅拌升温至40~50℃,静置分层,洗掉其中残留的酸和杂质,再将物料转移至水洗釜;
[0011] S5.将计量好的水放至水洗釜,和物料充分搅拌升温至40~50℃,静置分层,洗掉其中残留的碱液,有机层转移至脱溶釜;
[0012] S6.打开脱溶釜的真空系统,将脱溶釜物料温度控制在80℃,开始脱甲苯和水的共沸物,结束后脱甲苯,控制甲氧基苯并呋喃酮的浓度,结束脱溶,降温并将物料转移至甲氧基苯并呋喃酮的计量槽;
[0013] 2).4,6-二氯嘧啶的合成:
[0014] S1.将步骤2得到的4,6-二羟基嘧啶投入氯化釜,并将计量好的供氯剂投入釜中,搅拌,开始滴加计量好的三乙胺,控制滴加温度不超过80℃,滴加结束后,保温2小时,将物料转移至水解釜;
[0015] S2.在氯化釜合成结束前在水解釜提前加入计量好的水,并降温至5℃,然后将合成好的氯化釜物料缓慢滴加至水解釜中,控制釜温不超过30℃,滴加完毕后搅拌保温2小时,后移至溶解釜;
[0016] S3.将计量的二氯乙烷加入溶解釜物料中,充分搅拌,开始过滤;滤饼为三乙胺盐酸盐,滤液转移至分层釜;
[0017] S4.将三乙胺盐酸盐碱洗釜,滴加计量好的液碱,温度控制在40~50℃,此过程为放热反应,滴加完毕测PH>8.5,滴加结束,静置分层,下层水至废水槽,上层料转移至蒸馏釜,将蒸馏釜中物料进行常压蒸馏,回水部分水和回收三乙胺;
[0018] S5.过滤后的物料在分层釜内保持釜温30℃,静置分层,下层水层至蒸馏釜蒸掉其中的水,釜底液为副产物溶液,上层物料转移至结晶釜;
[0019] S6.将计量的石油醚加入结晶釜中物料,降温至0~5℃,开始离心,离心得湿料再投入重结晶釜中,加入计量的石油醚,再降温至0~5℃,再次离心,得离心湿料,两次离心得母液转入精馏釜中,开始常压升温至85℃蒸馏二氯乙烷,后减压至-0.09MPa温度80℃蒸馏石油醚,蒸馏釜残留液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理;
[0020] S7.将离心得湿料投入干燥器中,减压至-0.097MPa,温度在70~80℃开始干燥物料,干燥结束后得到4,6-二氯嘧啶;
[0021] 3).嘧菌酯的合成:
[0022] S1.将步骤3得到的4,6-二氯嘧啶、催化剂2、甲苯、甲氧基苯并呋喃酮投入合成釜中,搅拌,并降温至0~5℃时,开始滴加碱性试剂,滴加结束后保温12小时,将物料转移至酸解釜;
[0023] S2.将计量好的3%的盐酸水溶液滴加至酸解釜物料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10℃,启动搅拌,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将物料转移至碱解釜;
[0024] S3.将计量好的3%的液碱水溶液滴加至碱解釜物料中,控制反应温度在65~70℃,启动搅拌,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将物料转移至水洗釜;
[0025] S4.将计量好的水加入水洗釜中,控制物料温度在65~70℃,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移至薄膜蒸发器中,蒸出定量的甲苯后,将物料转移至转型釜内;
[0026] S5.将计量好的催化剂3投入转型釜,转型釜内物料抽真空至最大,升温至90~115℃脱反应出的醇溶剂,当醇溶剂脱除完毕后,降温反应结束,将物料转至嘧菌酯合成釜内;
[0027] S6.将计量好的甲苯、水杨腈、碱性助剂、催化剂4及上述物料投入嘧菌酯合成釜内,搅拌,控制釜内温度70~80℃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物料转至水洗釜;
[0028] S7.将计量好的水加入水解釜物料中,控制温度为70~80℃,搅拌后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至水洗釜中;
[0029] S8.将计量好的32%的液碱水溶液缓慢加入碱解釜物料中,控制釜温在70~80℃,搅拌,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移至水洗釜中;
[0030] S9.将计量好的水放入到水洗釜中,控制温度为50~60℃,搅拌,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移至脱溶釜中;
[0031] S10.将脱溶釜内的物料缓慢升温至80~90℃,开始脱甲苯和水的共沸物,脱完之后,继续升温至100~110℃,脱出定量的甲苯,结束后降温,将物料降温至50℃转移至结晶釜;
[0032] S11.将结晶釜物料降温至0~5℃后,开始离心,离心母液转移至精馏釜,湿料投入干燥器;精馏釜缓慢升温至70~80℃脱甲醇,甲醇脱完之后继续升温至90~110℃脱甲苯,精馏釜残留液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理;
[0033] S12.将湿成品投入干燥器内,干燥器内抽真空至最大,温度控制在70~80℃,开始干燥,干燥完毕后将将成品嘧菌酯包装,入库。
[0034]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1的S6中结束脱溶时的甲氧基苯并呋喃酮浓度控制在55%。
[0035]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2的S1中供氯剂为三氯氧磷、三氯氧磷与五氯化磷的混合物、草酰氯或二氯亚砜。
[0036]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2的S4中添加的液碱的浓度为32%,液碱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0037]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3的S1中碱性试剂为甲醇钠的甲醇溶液、乙醇钠的乙醇溶液或两者的混合液
[0038]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嘧菌酯的方法步骤3的S6中碱性助剂为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或甲醇钠的甲醇溶液。
[003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嘧菌酯的合成分割为三个大步骤,在每步合成中均保证产物的纯度和收率,进而保证最终产物嘧菌酯的纯度和收率,在合成时,将催化剂和溶剂进行回收再利用,将副产进行销售,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生产过程中的有毒废料均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产物的收率在90%以上,含量95%以上,经济效益好,实用性和推广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1] 实施例1
[0042] 1).甲氧基苯并呋喃酮的合成:
[0043] S1.将计量好的原甲酸三甲酯、苯并呋喃酮和乙酸酐依次投入至合成釜中,缓慢升温至90℃,开始接收醋酸甲酯,并用塔的回流比控制合成釜温度不超过100℃,当塔温升高,醋酸甲酯无采出时,反应结束,将物料降温至80℃后,转移至脱酸釜;
[0044] 将采出的含有醋酸甲酯混合气通过冷凝器冷凝至50℃,将剩余的气体通入至水中或氢氧化钠稀溶液中进行吸收,醋酸甲酯作为副产;
[0045] S2.将脱酸釜的真空抽至-0.1MPa,控制物料温度在80℃,开始脱醋酸,脱酸结束后将物料降温至40℃,转移至溶解釜,醋酸回收再利用;
[0046] S3.将计量好的甲苯放入溶解釜,和物料充分搅拌后,将有机层物料转移至碱洗釜,水层物料进行废料处理;
[0047] S4.将计量好的稀碱液放至碱洗釜,物料充分搅拌升温至50℃,静置分层,洗掉其中残留的酸和杂质,再将物料转移至水洗釜;
[0048] S5.将计量好的水放至水洗釜,和物料充分搅拌升温至50℃,静置分层,洗掉其中残留的碱液,有机层转移至脱溶釜;
[0049] S6.打开脱溶釜的真空系统,将脱溶釜物料温度控制在80℃,开始脱甲苯和水的共沸物,结束后脱甲苯,控制甲氧基苯并呋喃酮的浓度控制在55%,结束脱溶,降温并将物料转移至甲氧基苯并呋喃酮的计量槽;
[0050] 2).4,6-二氯嘧啶的合成:
[0051] S1.将步骤2得到的4,6-二羟基嘧啶投入氯化釜,并将计量好的三氯氧磷、三氯氧磷与五氯化磷的混合物、草酰氯或二氯亚砜投入釜中,搅拌,开始滴加计量好的三乙胺,控制滴加温度不超过80℃,滴加结束后,保温2小时,将物料转移至水解釜;
[0052] S2.在氯化釜合成结束前在水解釜提前加入计量好的水,并降温至5℃,然后将合成好的氯化釜物料缓慢滴加至水解釜中,控制釜温不超过30℃,滴加完毕后搅拌保温2小时,后移至溶解釜;
[0053] S3.将计量的二氯乙烷加入溶解釜物料中,充分搅拌,开始过滤;滤饼为三乙胺盐酸盐,滤液转移至分层釜;
[0054] S4.将三乙胺盐酸盐碱洗釜,滴加计量好的浓度为32%的氢氧化钠溶液,温度控制在50℃,此过程为放热反应,滴加完毕测PH>8.5,滴加结束,静置分层,下层水至废水槽,上层料转移至蒸馏釜,将蒸馏釜中物料进行常压蒸馏,回水部分水和回收三乙胺;
[0055] S5.过滤后的物料在分层釜内保持釜温30℃,静置分层,下层水层至蒸馏釜蒸掉其中的水,釜底液为副产物溶液,上层物料转移至结晶釜;
[0056] S6.将计量的石油醚加入结晶釜中物料,降温至5℃,开始离心,离心得湿料再投入重结晶釜中,加入计量的石油醚,再降温至5℃,再次离心,得离心湿料,两次离心得母液转入精馏釜中,开始常压升温至85℃蒸馏二氯乙烷,后减压至-0.09MPa温度80℃蒸馏石油醚,蒸馏釜残留液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理;
[0057] S7.将离心得湿料投入干燥器中,减压至-0.097MPa,温度在80℃开始干燥物料,干燥结束后得到4,6-二氯嘧啶;
[0058] 3).嘧菌酯的合成:
[0059] S1.将步骤3得到的4,6-二氯嘧啶、催化剂2、甲苯、甲氧基苯并呋喃酮投入合成釜中,搅拌,并降温至5℃时,开始滴加甲醇钠的甲醇溶液与乙醇钠的乙醇溶液的混合液,滴加结束后保温12小时,将物料转移至酸解釜;
[0060] S2.将计量好的3%的盐酸水溶液滴加至酸解釜物料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10℃,启动搅拌,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将物料转移至碱解釜;
[0061] S3.将计量好的3%的液碱水溶液滴加至碱解釜物料中,控制反应温度在70℃,启动搅拌,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将物料转移至水洗釜;
[0062] S4.将计量好的水加入水洗釜中,控制物料温度在70℃,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移至薄膜蒸发器中,蒸出定量的甲苯后,将物料转移至转型釜内;
[0063] S5.将计量好的催化剂3投入转型釜,转型釜内物料抽真空至最大,升温至115℃脱反应出的醇溶剂,当醇溶剂脱除完毕后,降温反应结束,将物料转至嘧菌酯合成釜内;
[0064] S6.将计量好的甲苯、水杨腈、碳酸钾、催化剂4及上述物料投入嘧菌酯合成釜内,搅拌,控制釜内温度80℃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物料转至水洗釜;
[0065] S7.将计量好的水加入水解釜物料中,控制温度为80℃,搅拌后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至水洗釜中;
[0066] S8.将计量好的32%的液碱水溶液缓慢加入碱解釜物料中,控制釜温在80℃,搅拌,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移至水洗釜中;
[0067] S9.将计量好的水放入到水洗釜中,控制温度为60℃,搅拌,静置分层,上层物料转移至脱溶釜中;
[0068] S10.将脱溶釜内的物料缓慢升温至90℃,开始脱甲苯和水的共沸物,脱完之后,继续升温至110℃,脱出定量的甲苯,结束后降温,将物料降温至50℃转移至结晶釜;
[0069] S11.将结晶釜物料降温至5℃后,开始离心,离心母液转移至精馏釜,湿料投入干燥器;精馏釜缓慢升温至80℃脱甲醇,甲醇脱完之后继续升温至110℃脱甲苯,精馏釜残留液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理;
[0070] S12.将湿成品投入干燥器内,干燥器内抽真空至最大,温度控制在80℃,开始干燥,干燥完毕后将将成品嘧菌酯包装,入库。
[0071] HPLC检测分析3-(a-甲氧基)甲烯基苯并呋喃-2(3H)-酮的含量为97.7%,经换算3-(a-甲氧基)甲烯基苯并呋喃-2(3H)-酮的收率为95.3%;
[0072] HPLC检测分析4,6-二氯嘧啶的含量98.3%,经换算4,6-二氯嘧啶的收率96.3%;
[0073] HPLC检测分析嘧菌酯的含量98.9%,经换算嘧菌酯的收率97.1%。
[007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