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保护 / 地震道 / 一种基于角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流体识别的方法

一种基于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流体识别的方法

阅读:1019发布:2020-10-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基于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流体识别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基于 角 度部分 叠加 地震 数据的 流体 识别的方法,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快速的估计阻抗反射系数的方法2)基于角道集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新流体识别属性提取;3)基于曲波变换和贝叶斯理论的流体识别方法:以步骤1)和步骤2)为 基础 ,用子波均衡法,对各个角度叠加道集数据进行均衡,以消除在不同角度上的差异,保留由流体引起的不同角度叠加道集上数据的差异;然后,利用曲波域的贝叶斯波场分离技术,得到目的层处的异常,命名为角度流体道集,再求取各种属性,以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其优点是:可以比较好的区别含气(油)和含 水 储层,特别是角度道集的三次幂所得到的属性剖面,可以较好地的区分含气(油)和含水储层。,下面是一种基于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流体识别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于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1)快速的估计阻抗反射系数的方法,具体运算为:
由Zoeppritz方程的Shuey简化式的假设条件可知,当入射角  大于0°小于30°时,Zoeppritz方程可以简化为两项的形式,即
                   (1)
其中第一项 为入射角 时的反射系数,称为AVO的截距;为与岩石纵、横波速度和密度有关的项,称为AVO的梯度;
在角度叠加道集中,任意选择两个道集数据,组成方程组,可以求出截距 和梯度
                   (2)
这里 和 为入射角, , 分别为相应的反射系数
或者:
       (3)
其中,Rp为纵波阻抗反射系数,Rs为横波阻抗反射系数
直接推导出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表达式:
角度一般小于30°,由 的泰勒展开式可以得到
和 可近似表示为:
                  (4a)
                (4b)
计算 , 时,采用三次计算取平均的算法,可同时利用三个角度的信息,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假设小、中、大三个角度道集的角度 、 和 满足 , ,则得到如下估算公式:
  (5a)
(5b)
令 的系数为1,上式可以用 和 的相对大小表示为如下形式:
                 (6a)
                    (6b)
公式(5a)和(5b)是分别用三次平均得到Rp和Rs的估算结果;其中公式(6b)中的系数α和β是随着小角度的入射角 变化的;
2)基于角道集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新流体识别属性提取;
具体运算为:流体因子为含油气情况下当入射角为流体因子角度 时的反射系数值,可以用流体因子角和截距P、梯度G的函数表示为:
流体因子                            (7)
上式显示储层含时,流体因子为零;上式显示储层含水时,流体因子为零;从公式(1)和(7)的对比可知,Smith和Gidlow在2003年,提出的以流体因子角表示的流体因子是Shuey近似的特殊情况;公式(7)将流体因子属性与入射角,即角道集剖面联系了起来;鉴于此,提出了直接应用常规角道集的各种组合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方法;比较发现,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直接相乘具有与上述流体因子相似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大不同流体储层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地预测储层;
步骤3)基于曲波变换和贝叶斯理论的流体识别方法:以步骤1)和步骤2)为基础,用子波均衡法,对各个角度叠加道集数据进行均衡,以消除在不同角度上的差异,保留由流体引起的不同角度叠加道集上数据的差异;然后,利用曲波域的贝叶斯波场分离技术,得到目的层处的异常,命名为角度流体道集,再求取各种属性, 以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
具体运算:
a)角度流体道集
将公式(2)中的两式相减得到下式:
                    (8)
命名为角度流体道集
b)角度部分叠加数据体预处理
首先从每个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中的非储层中开时窗提取出一个等效地震子波 ,计算每个等效地震子波的反子波 ,设原始地震数据为 ,反射系数为 ,
由 得:
令不同角度等效子波的平均子波为 ,可得预处理后的角度叠加道集 :

c)曲波域的贝叶斯波场分离技术
设地震记录数据S由下式给出:
是大角度地震道集,是角度流体道集,是均衡后的小角度道集,是白噪声地震信号 可以表示成为曲波的叠加,

其中 是曲波合成矩阵,为与 对应的曲波系数,与并获得系统方程,即:
其中x1是角度流体道集的曲波系数;x2是均衡后小角度数据体的曲波系数,和 是白噪声
由贝叶斯理论可以得到:
           (9)
得到所求曲波系数的迭代公式
       (10)
继而得到角度流体道集的估计值是
其中,是角度流体道集估计值, 是由迭代公式(10)求得的角度流体道集的曲波系数估计值;
基于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提取流体属性分为以下几步:
1)应用公式(5)和公式(6)估算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将得到的估算值应用到流体因子属性的计算中;
2)将不同的角道集进行相乘运算,得到反映储层流体特征的属性剖面,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
3)角度流体道集的提取以及流体识别
A)角度道集预处理,应用前面提出的角度子波互均衡法,以消除非储层在不同角度上的差异,保留由流体引起的不同角度道集上数据的差异;
B)分离算法构建,应用曲波域非线性匹配滤波;
C)流体属性的提取,对分离后的流体道集或者均衡后的角度部分叠加数据进行运算提取叠向地震属性以及反映流体特征的属性,Rp和Rs属性,G属性以及流体因子属性。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基于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流体识别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地震资料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地震数据识别流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勘探难度的加大,对储层预测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有效的预测储层的方法和技术。常规地震属性分析是建立在叠后地震数据基础上的,叠后地震资料经过多次叠加后,信噪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同时损失了大量的振幅信息。叠前地震数据较叠后地震数据包含着更加丰富的振幅和旅行时信息,能更灵敏的反映地下油气藏的变化,但是受噪音的影响较大,信噪比不高。角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对两种数据的优点进行了折中,既有相对较高的信噪比又保留了丰富的信息量。因此,从叠前角道集部分叠加地震数据出发研究识别流体和预测储层的技术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角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流体识别的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角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1)快速的估计阻抗反射系数的方法,具体运算为:
由Zoeppritz方程的Shuey简化式的假设条件可知,当入射角  大于0°小于30°时,Zoeppritz方程可以简化为两项的形式,即
                                                (1)
其中第一项 为入射角 时的反射系数,称为AVO的截距; 为与岩石纵、横波速度和密度有关的项,称为AVO的梯度;
在角度叠加道集中,任意选择两个道集数据,组成方程组,可以求出截距 和梯度
                   (2)
这里 和 为入射角, , 分别为相应的反射系数
或者:
       (3)
其中,Rp为纵波阻抗反射系数,Rs为横波阻抗反射系数
直接推导出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表达式:
角度一般小于30°,由 的泰勒展开式可以得到
和 可近似表示为:
                          (4a)
                    (4b)
计算 , 时,采用三次计算取平均的算法,可同时利用三个角度的信息,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假设小、中、大三个角度道集的角度 、 和 满足 , ,则得到如下估算公式:
(5a)
(5b)
令 的系数为1,上式可以用 和 的相对大小表示为如下形式:
   (6a)
                    (6b)
公式(5a)和(5b)是分别用三次平均得到Rp和Rs的估算结果;其中公式(6b)中的系数α和β是随着小角度的入射角 变化的;
2)基于角道集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新流体识别属性提取;
具体运算为:流体因子为含油气情况下当入射角为流体因子角度 时的反射系数值,可以用流体因子角和截距P、梯度G的函数表示为:
流体因子                             (7)
上式显示储层含时,流体因子为零;上式显示储层含水时,流体因子为零;从公式(1)和(7)的对比可知,Smith和Gidlow在2003年,提出的以流体因子角表示的流体因子是Shuey近似的特殊情况;公式(7)将流体因子属性与入射角,即角道集剖面联系了起来;鉴于此,提出了直接应用常规角道集的各种组合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方法;比较发现,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直接相乘具有与上述流体因子相似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大不同流体储层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地预测储层;
步骤3)基于曲波变换和贝叶斯理论的流体识别方法:以步骤1)和步骤2)为基础,用子波均衡法,对各个角度叠加道集数据进行均衡,以消除在不同角度上的差异,保留由流体引起的不同角度叠加道集上数据的差异;然后,利用曲波域的贝叶斯波场分离技术,得到目的层处的异常,命名为角度流体道集,再求取各种属性, 以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
具体运算:
a)角度流体道集
将公式(2)中的两式相减得到下式:
               (8)
命名为角度流体道集
b)角度部分叠加数据体预处理
首先从每个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中的非储层中开时窗提取出一个等效地震子波 ,计算每个等效地震子波的反子波 ,设原始地震数据为 ,反射系数为 ,
由 得:
令不同角度等效子波的平均子波为 ,可得预处理后的角度叠加道集 :

c)曲波域的贝叶斯波场分离技术
设地震记录数据S由下式给出:
是大角度地震道集,是角度流体道集,是均衡后的小角度道集,是白噪声
地震信号 可以表示成为曲波的叠加,

其中 是曲波合成矩阵, 为与 对应的曲波系数,与并获得系统方程,即:
其中x1是角度流体道集的曲波系数;x2是均衡后小角度数据体的曲波系数,和 是白噪声
由贝叶斯理论可以得到:
(9)
得到所求曲波系数的迭代公式
       (10)
继而得到角度流体道集的估计值是
其中,是角度流体道集估计值, 是由迭代公式(10)求得的角度流体道集的曲波系数估计值;
基于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提取流体属性分为以下几步:
1)应用公式(5)和公式(6)估算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将得到的估算值应用到流体因子属性的计算中;
2)将不同的角道集进行相乘运算,得到反映储层流体特征的属性剖面,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
3)角度流体道集的提取以及流体识别
A)角度道集预处理,应用前面提出的角度子波互均衡法,以消除非储层在不同角度上的差异,保留由流体引起的不同角度道集上数据的差异;
B)分离算法构建,应用曲波域非线性匹配滤波;
C)流体属性的提取,对分离后的流体道集或者均衡后的角度部分叠加数据进行运算提取叠向地震属性以及反映流体特征的属性,Rp和Rs属性,G属性以及流体因子属性。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照上面的方法原理,首先对Marmousi II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具体分析结果。为了能够说明问题而计算简单只选取了其中含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储层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储层分别为含气砂岩层与含油砂岩层。
[0006] 模型中共用到了三个角度的数据,分别为8度、16度、24度。
[0007] 1)快速估算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的方法及其应用图2是从Marmousi II模型中抽取的第356道数据,此道分别含有气层,油层,水层。模型的纵、横波速度,密度如图所示,油、气、水所在的位置也已经在图中标出。
[0008] 图3是应用不同方法估算的Rs和Rp值的比较图,图中圆圈是用上面提出的简单公式估算的结果,星号是应用两项Shuey近似式计算的结果,黑线是应用纵、横波阻抗差计算的精确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应用本发明的简单公式对Rp,Rs的估算是相当准确的,不论是在储层位置还是非储层位置,以及在气、水层位置和油层位置,都是十分准确的,能够满足生产的要求。
[0009] 图4是应用Marmousi II模型对本发明进行测试的结果。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能够比较准确的估算出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
[0010] 图5是利用三种方法计算的流体因子属性的对比。图5(a)是利用快速估计波阻抗反射系数法得到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然后将估算值代入流体因子属性计算公式(5)得到的属性剖面。图5(b)是应用角度子波均衡法将角道集进行预处理后,利用曲波域的贝叶斯分离技术将角道集进行分离,得到的角度流体道集剖面。图5(c)和(d)是应用角道集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各种组合计算得到的流体识别属性剖面。从图5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三种方法都能比较清楚地刻画储层的位置。从图5(a)中,可以看到含气(油)和含水储层的差值稍大,因此,第一种方法区别含气(油)和含水储层的能稍强;第二种方法不能够很好的区分含气(油)和含水储层,但是可以很好的压制不含流体地层的信息,特别是压制了含油储层下方的标志层,如图5(b)所示。而应用角道集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各种组合得到的属性可以比较好的区别含气(油)和含水储层,特别是角度道集的三次幂所得到的属性剖面,可以较好地的区分含气(油)和含水储层。综合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就可以预测储层的位置以及储层内所含流体的性质了。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角道集示意图;其中(a)为小角度道集;(b)为中角度道集;(c)为大角度道集。
[0012] 图2为Marmousi II模型数据。
[0013] 图3为本发明简单近似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其中(a)为不同方法估计的Rp比较;(b)为不同方法估计的Rs比较。
[0014] 图4为本发明的简单计算方法与精确结果的比较;其中(a)为阻抗差计算Rp;(b)为快速估计Rp;(c)为阻抗差计算Rs;(d)为快速估计Rs。
[0015] 图5为三种方法计算流体属性比较;其中(a)为快速估计波阻抗反射系数法得到的流体因子属性;(b)为基于曲波变换得到的流体因子属性;(c)为三个角度道集相乘(;d)为大角度道集的三次方。
[0016] 图6为Rp和Rs随着角度增大在角道集数据中的比重变化的示意图。
[0017] 图7为贝叶斯参数估计流程图
[0018] 图8为实施例1的叠前角度道集;其中(a)为某地区8°角道集;(b)为某地区16°角道集;(c)为某地区24°角道集。
[0019] 图9为实施例1的流体识别属性的比较;其中(a)为方法1计算的流体因子属性;(b)为方法2得到的流体属性(角道集相乘);(c)为角度流体道集。
[0020] 图10为实施例2的叠前角度道集;其中(a)为某地区8°角道集;(b)为某地区16°角道集;(c)为某地区24°角道集。
[0021] 图11为不同方法计算的角度流体因子属性的对比;其中(a)为方法一计算得到的流体因子属性;(b)为方法二计算得到的流体因子属性(角度道集相乘);(c)为基于曲波变换的角度流体因子属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一种基于角度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1)快速的估计阻抗反射系数的方法,具体运算为:
由Zoeppritz方程的Shuey简化式的假设条件可知,当入射角 大于0°小于30°时,Zoeppritz方程可以简化为两项的形式,即
           (1)
其中第一项 为入射角 时的反射系数,称为AVO的截距; 为与岩石纵、横波速度和密度有关的项,称为AVO的梯度;
在角度叠加道集中,任意选择两个道集数据,组成方程组,可以求出截距 和梯度
           (2)
这里 和 为入射角, , 分别为相应的反射系数
或者:
                               (3)
其中,Rp为纵波阻抗反射系数,Rs为横波阻抗反射系数
直接推导出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表达式:
角度一般小于30°,由 的泰勒展开式可以得到
和 可近似表示为:
            (4a)
           (4b)
计算 , 时,采用三次计算取平均的算法,可同时利用三个角度的信息,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假设小、中、大三个角度道集的角度 、 和 满足 , ,则得到如下估算公式:
       (5a)
       (5b)
令 的系数为1,上式可以用 和 的相对大小表示为如下形式:
              (6a)
                (6b)
公式(5a)和(5b)是分别用三次平均得到Rp和Rs的估算结果;其中公式(6b)中的系数α和β是随着小角度的入射角 变化的;其变化规律如表1所示
表1:公式(5a)中α和β随角度的变化
2)基于角道集部分叠加地震数据的新流体识别属性提取;
具体运算为:流体因子为含油气情况下当入射角为流体因子角度 时的反射系数值,可以用流体因子角和截距P、梯度G的函数表示为:
流体因子                             (7)
上式显示储层含水时,流体因子为零;上式显示储层含水时,流体因子为零;从公式(1)和(7)的对比可知,Smith和Gidlow在2003年,提出的以流体因子角表示的流体因子是Shuey近似的特殊情况;公式(7)将流体因子属性与入射角,即角道集剖面联系了起来;鉴于此,提出了直接应用常规角道集的各种组合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方法;比较发现,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直接相乘具有与上述流体因子相似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大不同流体储层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地预测储层;
步骤3)基于曲波变换和贝叶斯理论的流体识别方法:以步骤1)和步骤2)为基础,用子波均衡法,对各个角度叠加道集数据进行均衡,以消除在不同角度上的差异,保留由流体引起的不同角度叠加道集上数据的差异;然后,利用曲波域的贝叶斯波场分离技术,得到目的层处的异常,命名为角度流体道集,再求取各种属性, 以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
具体运算:
a)角度流体道集
将公式(2)中的两式相减得到下式:
               (8)
命名为角度流体道集
b)角度部分叠加数据体预处理
首先从每个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中的非储层中开时窗提取出一个等效地震子波 ,计算每个等效地震子波的反子波 ,设原始地震数据为 ,反射系数为 ,
由 得:
令不同角度等效子波的平均子波为 ,可得预处理后的角度叠加道集 :

c)曲波域的贝叶斯波场分离技术
设地震记录数据S由下式给出:
是大角度地震道集,是角度流体道集,是均衡后的小角度道集,是白噪声
地震信号 可以表示成为曲波的叠加,

其中 是曲波合成矩阵, 为与 对应的曲波系数,与并获得系统方程,即:
其中x1是角度流体道集的曲波系数;x2是均衡后小角度数据体的曲波系数,和 是白噪声
由贝叶斯理论可以得到:
         (9)
得到所求曲波系数的迭代公式
(10)
继而得到角度流体道集的估计值是
其中,是角度流体道集估计值, 是由迭代公式(10)求得的角度流体道集的曲波系数估计值;
基于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提取流体属性分为以下几步:
1)应用公式(5)和公式(6)估算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将得到的估算值应用到流体因子属性的计算中;
2)将不同的角道集进行相乘运算,得到反映储层流体特征的属性剖面,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
3)角度流体道集的提取以及流体识别
A)角度道集预处理,应用前面提出的角度子波互均衡法,以消除非储层在不同角度上的差异,保留由流体引起的不同角度道集上数据的差异;
B)分离算法构建,应用曲波域非线性匹配滤波;
C)流体属性的提取,对分离后的流体道集或者均衡后的角度部分叠加数据进行运算提取叠向地震属性以及反映流体特征的属性,Rp和Rs属性,G属性以及流体因子属性。
[0023] 4)将三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预测有利的储层发育带和储层所含流体性质。
[0024] 根据上述理论,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叠前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首先对角道集数据进行角度子波法预处理,然后从均衡后的角道集数据中提取流体因子。
[0025] 图8和图10为两个实例的三个角道集剖面。图9和图11为应用三种方法提取的叠前地震属性。从图9a和图11a中可以看出应用快速估算波阻抗反射系数的方法得到纵横波阻抗反射系数后,再应用于流体因子公式(7)得到的流体因子属性与原始的大角度道集有点相似,这与前面的分析是十分一致的,但是还是可以突出储层的位置。应用不同角道集相乘的方法得到的新流体因子属性能够比较的好的突出储层的位置,并且对骨架信息有比较好的压制(如图9b和图11b所示)。经过角度子波法预处理和曲波波场分离之后非目的层处的差异减小,因此利用曲波波场分离计算出的属性能更明显的突出储层(如图9c和图11c所示)。从结果中也可以看出曲波波场分离能够突出储层位置。
[0026] 从对以上模型与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中可以看出,从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中提取的地震属性在模型的分析中应用效果较好。从对实际地震数据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应用方法2和方法3从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中提取出的流体因子属性能够较清晰的刻画出油气储层的边界。
[0027] 角道集数据是由叠前CMP道集数据转换而来的,它们反应的是地下同一位置处的信息。只是由于入射波角度的不同而在不同的角道集部分叠加剖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不同角度的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之间的地震属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本发明从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出发,研究识别流体和预测储层的有效方法和技术。本发明的研究思路是直接将角道集部分叠加数据认为是流体属性(这可以由Smith和Gidlow(Smith,2003年)的流体因子公式得出),由其直接进行各种运算,以突出目的层处的异常,达到流体识别的目的。(也就是将角度流体道集代入本发明推导出的简单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各种反应流体的流体属性)。据此,可以准确地判定储层的位置及范围,为油藏精细描述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研究思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