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保护 / 地震道 / 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和装置

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和装置

阅读:1034发布:2020-11-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和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给定的第一时深和第二时深,其中,第二时深大于第一时深,第一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二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二界面;以第一界面将 叠加 剖面分为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根据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 地震 道 的 能量 ,根据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并计算得到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根据归一化的相关剖面和第二部分数据,计算得到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本发明上述 实施例 达到了有效提高预测准确性和预测效率的技术效果。,下面是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和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叠加剖面和与所述叠加剖面对应的叠加速度场;
获取给定的第一时深和第二时深,其中,第二时深大于第一时深,第一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二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二界面;
以所述第一界面将所述叠加剖面分为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上部分的数据,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下部分的数据;
从所述叠加速度场中查找出所述第一时深对应的第一叠加速度和所述第二时深对应的第二叠加速度;
根据所述第一时深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深度,根据所述第二时深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第二深度;
根据所述第一深度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一界面,得到第一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一波场从所述第一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根据所述第二深度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二界面,得到第二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二波场从所述第二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互相关剖面,计算得到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根据所述归一化的相关剖面和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深度和第二深度:
Z1(x,y)=T1(x,y)V1(x,y)
Z2(x,y)=T2(x,y)V2(x,y)
其中,V1(x,y)=V(x,y,T1(x,y)),V2(x,y)=V(x,y,T2(x,y)),Z1表示第一深度,Z2表示第二深度,T1表示第一时深,T2表示第二时深,V1表示第一叠加速度,V2表示第二叠加速度,V表示所述叠加剖面的叠加速度场,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其中,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E1(x,y)表示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E2(x,y)表示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t表示时间坐标,tm表示叠加剖面的最大记录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其中,R(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表示互相关运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其中,Rn(x,y,t)表示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M3(x,y,t)=Rn(x,y,t)*D2(x,y,t)
其中,M3(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D2(x,y,t)表示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表示褶积运算。
7.一种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叠加剖面和叠加速度场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叠加剖面和与所述叠加剖面对应的叠加速度场;
时深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给定的第一时深和第二时深,其中,第二时深大于第一时深,第一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二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二界面;
叠加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一界面将所述叠加剖面分为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上部分的数据,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下部分的数据;
查找单元,用于从所述叠加速度场中查找出所述第一时深对应的第一叠加速度和所述第二时深对应的第二叠加速度;
深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深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深度,根据所述第二时深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第二深度;
第一延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深度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一界面,得到第一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一波场从所述第一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第二延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深度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二界面,得到第二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二波场从所述第二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地震道的能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互相关剖面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归一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互相关剖面,计算得到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层间多次波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归一化的相关剖面和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深度和第二深度:
Z1(x,y)=T1(x,y)V1(x,y)
Z2(x,y)=T2(x,y)V2(x,y)
其中,V1(x,y)=V(x,y,T1(x,y)),V2(x,y)=V(x,y,T2(x,y)),Z1表示第一深度,Z2表示第二深度,T1表示第一时深,T2表示第二时深,V1表示第一叠加速度,V2表示第二叠加速度,V表示所述叠加剖面的叠加速度场,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道的能量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其中,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E1(x,y)表示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E2(x,y)表示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坐标,t表示时间坐标,tm表示叠加剖面的最大记录时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相关剖面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其中,R(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表示互相关运算。

说明书全文

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一些特殊的岩体与围岩之间的界面往往会产生较强的多次波或层间多次波,例如:酸盐岩、火成岩层等发育的探区就很容易产生较强的多次波或层间多次波,这会对地震资料的速度分析、成像和反演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0003] 为了减少这种影响,一般需要对多次波进行压制,目前对于信噪比较高的地震资料,压制多次波一般采用叠前方法,而对于信噪比低的地震资料,压制多次波一般采用叠后方法。进一步的,考虑到海上地震资料信噪比较高,陆上低信噪比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因此压制海上地震资料的多次波一般采用叠前方法,压制陆上地震资料多次波一般采用叠后方法,下面对叠后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0004] 叠后压制多次波的方法主要采用波场延拓的方法,即给定地下一个或多个产生多次波的界面及对应的叠加速度,然后通过一次下行波波场延拓和一次上行波波场延拓来预测与该界面有关的全程多次波和微屈多次波。对于两个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预测,理论上可以通过六次波场延拓来实现,然而,这种实现方式的缺点是需要两个界面之间的层速度,而由叠加速度转化为层速度的过程会使得层速度的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且,较多次的波场延拓会使得计算效率较低。
[0005] 针对如何高效准确地预测两个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界面的层间多次波的预测的准确性不高,预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0007] 获取叠加剖面和与所述叠加剖面对应的叠加速度场;
[0008] 获取给定的第一时深和第二时深,其中,第二时深大于第一时深,第一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二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二界面;
[0009] 以所述第一界面将所述叠加剖面分为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上部分的数据,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下部分的数据;
[0010] 从所述叠加速度场中查找出所述第一时深对应的第一叠加速度和所述第二时深对应的第二叠加速度;
[0011] 根据所述第一时深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深度,根据所述第二时深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第二深度;
[0012] 根据所述第一深度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一界面,得到第一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一波场从所述第一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0013] 根据所述第二深度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二界面,得到第二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二波场从所述第二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0014]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能量,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0015]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0016]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互相关剖面,计算得到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0017] 根据所述归一化的相关剖面和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00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深度和第二深度:
[0019] Z1(x,y)=T1(x,y) V1(x,y)
[0020] Z2(x,y)=T2(x,y) V2(x,y)
[0021] 其中,V1(x,y)=V(x,y,T1(x,y)),V2(x,y)=V(x,y,T2(x,y)),Z1表示第一深度,Z2表示第二深度,T1表示第一时深,T2表示第二时深,V1表示第一叠加速度,V2表示第二叠加速度,V表示所述叠加剖面的叠加速度场,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
[002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0023]
[0024]
[0025] 其中,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E1(x,y)表示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E2(x,y)表示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t表示时间坐标,tm表示叠加剖面的最大记录时间。
[002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0027]
[0028] 其中,R(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表示互相关运算。
[002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0030]
[0031] 其中,Rn(x,y,t)表示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003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0033] M3(x,y,t)=Rn(x,y,t)*D2(x,y,t)
[0034] 其中,M3(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D2(x,y,t)表示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表示褶积运算。
[003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界面的层间多次波的预测的准确性不高,预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
[0036] 叠加剖面和叠加速度场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叠加剖面和与所述叠加剖面对应的叠加速度场;
[0037] 时深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给定的第一时深和第二时深,其中,第二时深大于第一时深,第一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二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二界面;
[0038] 叠加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一界面将所述叠加剖面分为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上部分的数据,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下部分的数据;
[0039] 查找单元,用于从所述叠加速度场中查找出所述第一时深对应的第一叠加速度和所述第二时深对应的第二叠加速度;
[0040] 深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深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深度,根据所述第二时深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第二深度;
[0041] 第一延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深度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一界面,得到第一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一波场从所述第一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0042] 第二延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深度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二界面,得到第二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二波场从所述第二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0043] 地震道的能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0044] 互相关剖面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0045] 归一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互相关剖面,计算得到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0046] 层间多次波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归一化的相关剖面和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004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深度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深度和第二深度:
[0048] Z1(x,y)=T1(x,y) V1(x,y)
[0049] Z2(x,y)=T2(x,y) V2(x,y)
[0050] 其中,V1(x,y)=V(x,y,T1(x,y)),V2(x,y)=V(x,y,T2(x,y)),Z1表示第一深度,Z2表示第二深度,T1表示第一时深,T2表示第二时深,V1表示第一叠加速度,V2表示第二叠加速度,V表示所述叠加剖面的叠加速度场,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
[005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震道的能量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0052]
[0053]
[0054] 其中,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E1(x,y)表示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E2(x,y)表示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坐标,t表示时间坐标,tm表示叠加剖面的最大记录时间。
[005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互相关剖面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0056]
[0057] 其中,R(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表示互相关运算。
[005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需要通过两个界面间层速度和六次波场延拓才能实现的两界面的层间多次波的预测,简化为仅需要叠加速度和四次波场延拓就可以实现的两界面的层间多次波的预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界面的层间多次波的预测的准确性不高,预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提高预测准确性和预测效率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
[0059]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0060]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0061]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luto合成数据的叠加剖面及用户给出的两个地下界面示意图;
[0062]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分割后的第二时深以下的地震数据;
[0063]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某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射线路径示意图;
[0064]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波场延拓预测的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示意图;
[0065]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波场延拓预测的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示意图;
[0066]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剖面示意图;
[0067]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测的第一界面与第二个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示意图;
[0068]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多次波自适应相减,压制第一和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以及第一和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后的叠加剖面示意图;
[0069]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71]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在预测两界面的多次波的时候,之所以存在结果误差比较大、效率比较低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预测过程中需要计算层速度,且波场延拓次数比较多。为此,发明人提出了一种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基于反散射理论,将需要两个界面间层速度和六次波场延拓来预测两个界面间的层间多次波方法简化为只需要利用预测的两个地下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就可以预测两个界面间的层间多次波的方式,减少了运算成本,也提高了计算精度
[0072] 如图1所示,该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3] 步骤101:获取叠加剖面和与所述叠加剖面对应的叠加速度场,如图2所示是获取的pluto合成数据的叠加剖面示意图;
[0074] 步骤102:获取给定的第一时深和第二时深,其中,第二时深大于第一时深,第一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二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二界面;
[0075] 具体的,该时深可以是用户给定的,如图2所示的两条白色虚线即为用户给定的第一时深T1和第二时深T2;
[0076] 步骤103:以所述第一界面将所述叠加剖面分为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上部分的数据,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下部分的数据;如图3所示为进行数据分割后得到的第二部分数据D2(x,y,t)示意图。
[0077] 步骤104:从所述叠加速度场中查找出所述第一时深对应的第一叠加速度和所述第二时深对应的第二叠加速度;
[0078] 步骤105:根据所述第一时深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深度,根据所述第二时深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第二深度;
[0079] 例如:在通过上述步骤获取到时深和叠加速度后,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第一深度和第二深度:
[0080] Z1(x,y)=T1(x,y) V1(x,y)
[0081] Z2(x,y)=T2(x,y) V2(x,y)
[0082] 其中,V1(x,y)=V(x,y,T1(x,y)),V2(x,y)=V(x,y,T2(x,y)),Z1表示第一深度,Z2表示第二深度,T1表示第一时深,T2表示第二时深,V1表示第一叠加速度,V2表示第二叠加速度,V表示所述叠加剖面的叠加速度场,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
[0083] 步骤106:根据所述第一深度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一界面,得到第一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一波场从所述第一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同样地,根据所述第二深度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二界面,得到第二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二波场从所述第二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0084] 即,基于深度和叠加速度数据进行基于基准面的延拓处理,如图4所示,是地下某多次波产生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射线路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按照步骤106中的方式进行延拓后预测得到的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1(x,y,t)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按照步骤106中的方式进行延拓后预测得到的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示意图。
[0085] 步骤107: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0086] 在实际执行时,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地震道的能量:
[0087]
[0088]
[0089] 其中,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E1(x,y)表示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E2(x,y)表示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t表示时间坐标,tm表示叠加剖面的最大记录时间。
[0090] 步骤108: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0091] 具体实现时,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互相关剖面:
[0092]
[0093] 其中,R(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表示互相关运算。
[0094] 步骤109:根据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互相关剖面,计算得到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0095] 具体的,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0096]
[0097] 其中,Rn(x,y,t)表示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如图7所示,为第一界面与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和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示意图。
[0098] 步骤110:根据所述归一化的相关剖面和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0099] 具体的,基于上述步骤中得到归一化的相关剖面和第二部分数据,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0100] M3(x,y,t)=Rn(x,y,t)*D2(x,y,t)
[0101] 其中,M3(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D2(x,y,t)表示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表示褶积运算,如图8所示为预测的第一界面与第二个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示意图,图9为采用多次波自适应相减后压制与两个界面有关的多次波后的叠加剖面示意图。
[0102]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相似,因此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两界面之间的多次波的叠后预测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包括:叠加剖面和叠加速度场获取单元1001、时深获取单元1002、叠加剖面划分单元1003、查找单元1004、深度计算单元1005、第一延拓单元1006、第二延拓单元1007、地震道的能量计算单元1008、互相关剖面计算单元1009、归一化单元1010和层间多次波计算单元1011,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0103] 叠加剖面和叠加速度场获取单元1001,用于获取叠加剖面和与所述叠加剖面对应的叠加速度场;
[0104] 时深获取单元1002,用于获取给定的第一时深和第二时深,其中,第二时深大于第一时深,第一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二时深对应的地下反射界面为第二界面;
[0105] 叠加剖面划分单元1003,用于以所述第一界面将所述叠加剖面分为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上部分的数据,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所述第一界面以下部分的数据;
[0106] 查找单元1004,用于从所述叠加速度场中查找出所述第一时深对应的第一叠加速度和所述第二时深对应的第二叠加速度;
[0107] 深度计算单元10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深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深度,根据所述第二时深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第二深度;
[0108] 第一延拓单元100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深度和所述第一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一界面,得到第一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一波场从所述第一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0109] 第二延拓单元1007,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深度和所述第二叠加速度,采用下行波方程将所述叠加剖面从基准面延拓到所述第二界面,得到第二波场,再采用上行波方程,将所述第二波场从所述第二界面延拓到所述基准面,得到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
[0110] 地震道的能量计算单元100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0111] 互相关剖面计算单元1009,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0112] 归一化单元10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互相关剖面,计算得到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0113] 层间多次波计算单元1011,用于根据所述归一化的相关剖面和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011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深度计算单元1005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深度和第二深度:
[0115] Z1(x,y)=T1(x,y) V1(x,y)
[0116] Z2(x,y)=T2(x,y) V2(x,y)
[0117] 其中,V1(x,y)=V(x,y,T1(x,y)),V2(x,y)=V(x,y,T2(x,y)),Z1表示第一深度,Z2表示第二深度,T1表示第一时深,T2表示第二时深,V1表示第一叠加速度,V2表示第二叠加速度,V表示所述叠加剖面的叠加速度场,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
[01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震道的能量计算单元1008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和所述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
[0119]
[0120]
[0121] 其中,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E1(x,y)表示第一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E2(x,y)表示第二界面多次波的地震道的能量,x表示叠加剖面的纵测线方向坐标,y表示叠加剖面的横测线方向坐标,t表示时间坐标,tm表示叠加剖面的最大记录时间。
[012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互相关剖面计算单元1009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
[0123]
[0124] 其中,R(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多次波之间的互相关剖面,M1(x,y,t)表示第一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M2(x,y,t)表示第二界面的全程和微屈多次波,表示互相关运算。
[01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归一化单元1010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0126]
[0127] 其中,Rn(x,y,t)表示归一化的互相关剖面。
[012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层间多次波计算单元1011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
[0129] M3(x,y,t)=Rn(x,y,t)*D2(x,y,t)
[0130] 其中,M3(x,y,t)表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层间多次波,D2(x,y,t)表示所述第二部分数据,*表示褶积运算。
[0131]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0132]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0133]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将需要通过两个界面间层速度和六次波场延拓才能实现的两界面的层间多次波的预测,简化为仅需要叠加速度和四次波场延拓就可以实现的两界面的层间多次波的预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界面的层间多次波的预测的准确性不高,预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提高预测准确性和预测效率的技术效果。
[0134]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01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