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生物修复 / 植物修复 / 植物提取 / 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

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

阅读:61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植物 提取 的导电 石墨 烯的电磁屏,生产工艺具体如下:(1).对秸秆、林木或玉米芯进行提取,获得天然高分子材料;(2).在无 氧 环境下,将获得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置于400-1400℃的环境中,并进行保温,获得 石墨烯 前体— 活性炭 ;(3).对活性炭进行清洗,获得最终产物石墨烯;(4).将石墨烯制作成可印刷 溶剂 ;(5).利用石墨烯印刷在PET 薄膜 上形成石墨烯电磁膜;(6).将石墨烯电磁膜附着在屏上形成电磁屏;通过提供了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石墨烯的方法并用于应用于电磁膜的技术,降低了石墨烯的获取难度,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降低石墨烯获取的难度、提高石墨烯的生产能 力 和降低石墨烯的生成成本的目的。,下面是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具体如下:
(1).对秸秆、林木或玉米芯进行提取,获得天然高分子材料;
(2).在无环境下,将获得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置于400-1400℃的环境中,并进行保温,获得石墨烯前体—活性炭
(3).对活性炭进行清洗,获得最终产物石墨烯;
(4).将石墨烯制作成可印刷溶剂
(5).利用石墨烯印刷在PET薄膜上形成石墨烯电磁膜;
(6).将石墨烯电磁膜附着在屏上形成电磁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提取步骤具体如下:
(1-1).将秸秆、林木和玉米芯放置在锅炉中进行初级蒸煮,蒸煮温度控制在30-40℃,并在次过程中通入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100min,
(1-2),在保持通入惰性气体的同时升温至80℃,同时通入常温型α-淀粉酶,进行酶解
100min;
(1-3).持续升温至90-100℃,并保温30min,灭活酶的活性;
(1-4).将步骤(1-3)中获得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滤液和残渣;
(1-5).将获得的滤液进行蒸发浓缩;
(1-6).用处理剂在110-130℃处理该天然高分子材料;
(1-7).用选自氯化等催化剂处理多孔天然高分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蛋白酶由具备内肽酶活性的性蛋白酶和具备端肽酶活性的蛋白酶K组成;所述常温型α-淀粉酶由微波诱导所得变异地衣芽孢杆菌分泌所得α-淀粉酶,所述常温型α-淀粉酶的适宜温度为22-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如下:
(2-1).将步骤(1-7)获得多孔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按照1:1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并置于充分搅拌;
(2-2).将充分混合的混合物放置在无氧环境中,并置于微波发生器中进行反应;
(2-3).向经过微波处理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肼至肼的质量浓度达到50-800ppm,在50-
150℃下回流反应60小时,得到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如下:
(3-1).将石墨烯前体与酸洗溶液混合进行第一次清洗,清洗后排出酸性废液;
(3-2).将经过酸洗的石墨烯前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经过旋转式清洗器进行清洗;
(3-3).将清洗之后的石墨烯前体再与碱洗溶液混合进行二次清洗,清洗后排出废液;
(3-4).将经过酸洗的石墨烯前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经过旋转式清洗器进行清洗;
(3-2).将获得的石墨烯采用声波进行三次清洗。

说明书全文

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应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各国对环境、环保方面的认识越来越重视,以绿色节能环保为主。提倡资源可再生循环利用,无论各行各业要求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材质。
[0003] 石墨烯是一种由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0004]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素有新材料之王之称。
[0005] 传统的石墨烯提取方法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传统方法存在生产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能力有限、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石墨烯的生产和发展。
[0006]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以达到降低石墨烯获取的难度、提高石墨烯的生产能力和降低石墨烯的生成成本的目的。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生产工艺具体如下:
[0010] (1).对秸秆、林木或玉米芯进行提取,获得天然高分子材料;
[0011] (2).在无环境下,将获得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置于400-1400℃的环境中,并进行保温,获得石墨烯前体—活性炭
[0012] (3).对活性炭进行清洗,获得最终产物石墨烯;
[0013] (4).将石墨烯制作成可印刷溶剂
[0014] (5).利用石墨烯印刷在PET薄膜上形成石墨烯电磁膜;
[0015] (6).将石墨烯电磁膜附着在屏上形成电磁屏。
[0016] 作为优选的,步骤(1)中的提取步骤具体如下:
[0017] (1-1).将秸秆、林木和玉米芯放置在锅炉中进行初级蒸煮,蒸煮温度控制在30-40℃,并在次过程中通入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100min,
[0018] (1-2),在保持通入惰性气体的同时升温至80℃,同时通入常温型α-淀粉酶,进行酶解100min;
[0019] (1-3).持续升温至90-100℃,并保温30min,灭活酶的活性;
[0020] (1-4).将步骤(1-3)中获得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滤液和残渣;
[0021] (1-5).将获得的滤液进行蒸发浓缩;
[0022] (1-6).用处理剂在110-130℃处理该天然高分子材料;
[0023] (1-7).用选自氯化等催化剂处理多孔天然高分子材料。
[0024] 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蛋白酶由具备内肽酶活性的性蛋白酶和具备端肽酶活性的蛋白酶K组成;所述常温型α-淀粉酶由微波诱导所得变异地衣芽孢杆菌分泌所得α-淀粉酶,所述常温型α-淀粉酶的适宜温度为22-35℃。
[0025] 作为优选的,步骤(2)具体如下:
[0026] (2-1).将步骤(1-7)获得多孔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按照1:1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并置于充分搅拌;
[0027] (2-2).将充分混合的混合物放置在无氧环境中,并置于微波发生器中进行反应;
[0028] (2-3).向经过微波处理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肼至肼的质量浓度达到50-800ppm,在50-150℃下回流反应60小时,得到石墨烯。
[0029] 作为优选的,步骤(3)具体如下:
[0030] (3-1).将石墨烯前体与酸洗溶液混合进行第一次清洗,清洗后排出酸性废液;
[0031] (3-2).将经过酸洗的石墨烯前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经过旋转式清洗器进行清洗;
[0032] (3-3).将清洗之后的石墨烯前体再与碱洗溶液混合进行二次清洗,清洗后排出废液;
[0033] (3-4).将经过酸洗的石墨烯前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经过旋转式清洗器进行清洗;
[0034] (3-2).将获得的石墨烯采用声波进行三次清洗。
[0035]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3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石墨烯的方法并用于应用于电磁膜的技术,降低了石墨烯的获取难度,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降低石墨烯获取的难度、提高石墨烯的生产能力和降低石墨烯的生成成本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8] 本发明通过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石墨烯的方法并用于应用于电磁膜的技术,降低了石墨烯的获取难度,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降低石墨烯获取的难度、提高石墨烯的生产能力和降低石墨烯的生成成本的目的。
[0039]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0] 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生产工艺具体如下:
[0041] (1).对秸秆、林木或玉米芯进行提取,获得天然高分子材料。
[0042] (1-1).将秸秆、林木和玉米芯放置在锅炉中进行初级蒸煮,蒸煮温度控制在30-40℃,并在次过程中通入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100min,
[0043] (1-2),在保持通入惰性气体的同时升温至80℃,同时通入常温型α-淀粉酶,进行酶解100min;(所述复合蛋白酶由具备内肽酶活性的碱性蛋白酶和具备端肽酶活性的蛋白酶K组成;所述常温型α-淀粉酶由微波诱导所得变异地衣芽孢杆菌分泌所得α-淀粉酶,所述常温型α-淀粉酶的适宜温度为22-35℃)
[0044] (1-3).持续升温至90-100℃,并保温30min,灭活酶的活性;
[0045] (1-4).将步骤(1-3)中获得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滤液和残渣;
[0046] (1-5).将获得的滤液进行蒸发浓缩;
[0047] (1-6).用处理剂在110-130℃处理该天然高分子材料;
[0048] (1-7).用选自氯化铁等催化剂处理多孔天然高分子材料。
[0049] (2).在无氧环境下,将获得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置于400-1400℃的环境中,并进行保温,获得石墨烯前体—活性炭。
[0050] (2-1).将步骤(1-7)获得多孔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水按照1:1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并置于充分搅拌;
[0051] (2-2).将充分混合的混合物放置在无氧环境中,并置于微波发生器中进行反应;
[0052] (2-3).向经过微波处理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肼至肼的质量浓度达到50-800ppm,在50-150℃下回流反应60小时,得到石墨烯。
[0053] (3).对活性炭进行清洗,获得最终产物石墨烯;
[0054] (3-1).将石墨烯前体与酸洗溶液混合进行第一次清洗,清洗后排出酸性废液;
[0055] (3-2).将经过酸洗的石墨烯前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经过旋转式清洗器进行清洗;
[0056] (3-3).将清洗之后的石墨烯前体再与碱洗溶液混合进行二次清洗,清洗后排出废液;
[0057] (3-4).将经过酸洗的石墨烯前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经过旋转式清洗器进行清洗;
[0058] (3-2).将获得的石墨烯采用超声波进行三次清洗。
[0059] (4).将石墨烯制作成可印刷溶剂;
[0060] (4-1).将石墨烯和聚酰亚胺溶液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
[0061] (4-2)将混合溶液加热,并保持在恒温下。
[0062] (5).利用石墨烯印刷在PET薄膜上形成石墨烯电磁膜;
[0063] (5-1)将石墨烯混合溶液涂抹在基板上,并进行试压和冷却
[0064] (6).将石墨烯电磁膜附着在屏上形成电磁屏。
[0065]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主要是从非使用植物资源(如秸秆、玉米芯)等中获取石墨烯,降低了原材的需求,降低了石墨烯的获取难度,也降低了环境的污染,将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对推广石墨烯的推广和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006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植物提取的导电石墨烯的电磁屏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