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能 / 水闸 / 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施

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施

阅读:265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施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在可调整 水 位的养殖区域(3)中,将贝类等被养殖 生物 (8)设置于养殖架(10),该养殖架(10)被设置成相对于底面具有规定的高度,调整养殖区域(3)的水位。由此,将水位控制成使养殖架(10)的被养殖生物(8)从水面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和使被养殖生物(8)淹没在水中的水中状态,设置成最适合于被养殖生物(8)的成活和生长的水位,能够缩短养殖期间和抑制高水温期的损耗。,下面是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施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可调整位的养殖区域中,将贝类被养殖生物设置于养殖板面,所述养殖板面被设置成相对于底面具有规定的高度,
通过堤坝将外海与养殖区域划分开,通过在所述堤坝的一部分处设置的水闸装置的开闭,利用自然的潮汐来控制水面高度,
根据所述外海的潮位变化并通过所述水闸装置的开闭,以提供最适合于被养殖生物的成活和生长的水位的方式调整所述养殖区域的水位,将水位控制成使所述养殖板面的被养殖生物从水面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和使所述被养殖生物淹没在水中的水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养殖板面设置成外海的满潮时的潮位与干潮时的潮位之间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养殖板面周围的水温为规定的温度以上时,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与水温比规定的温度低时相比,使所述干燥露出状态的时间变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板面为具有透水性的网,所述养殖板面的相对于养殖区域的底的高度为
500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养殖生物是牡蛎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被养殖生物的生长相对应地使培育面积变化,以使所述养殖板面的培育被养殖生物的培育密度保持为规定的个体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板面是使长条状的网板形成为架子状而成的养殖架的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板面是使网板形成为筒状而成的养殖箱的底面。
9.一种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其是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的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
该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具有:
水闸装置,其能够使外海与养殖区域连通或者切断;动作构件,其驱动所述水闸装置;
以及水闸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动作构件,
所述水闸控制部对所述水闸装置进行开闭控制,使得水位变化为使所述被养殖生物从水面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和使所述被养殖生物淹没在所述水中的水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中设置有检测所述养殖区域的水温的温度检测构件,所述水闸控制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构件的检测信号对所述水闸装置进行开闭控制,使得干燥露出状态的时间变得比设定时间长或者短。

说明书全文

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施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例如最适合于双壳贝等贝类的养殖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施。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关于太平洋牡蛎(牡蛎类)等双壳贝的养殖方法,广泛采用潮间带与非潮间带处的养殖方法。这里,潮间带是指海岸处的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带状的部分。
[0003] 作为利用潮间带的养殖方法,例如公知有如下的方法:将牡蛎类收纳在养殖箱或塑料制的袋中并安放在海岸(地面)上。并且,该养殖方法是利用通过自然的潮的涨落所形成的滩涂区域来养殖牡蛎类的方法。
[0004] 作为利用非潮间带的牡蛎养殖方法,公知有如下这样的垂下式养殖方法:在从筏或绳钩等养殖设施垂下的养殖缆绳上,隔开间隔地安装附着有牡蛎幼贝的采苗器。并且,还公知有如下的养殖方法:在沿岸的外海域中将由重式渔礁部及其上侧的浮体式养殖设施部构成的养殖设施沉入设置在海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 并且,作为沉在海中使用的贝类的养殖设施,还公知有如下的养殖设施:通过将包含有贝类养殖基底的养殖单元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在沉入设置型框体内,由此能够更换所述养殖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4-222650号】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4-166523号】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1] 在将牡蛎类收纳于所述袋中并安放于海岸上的、利用潮间带的养殖方法中,存在如下的问题:能够进行扫除等维护作业的时间的长度或时间带受自然的潮汐束缚。并且,利用潮间带的养殖方法受制于自然的潮汐,因此,现状是,如果在1年中的潮间带中进行培育,则壳的生长迟缓,至生长到一般的商品尺寸为止需要较长的时间。
[0012] 在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的利用非潮间带的养殖方法中,由于始终使牡蛎类淹没于中,因此海鞘类、藤壶类等附着生物易于附着在牡蛎类的壳上。
[0013] 并且,以夏季为主的高水温期的损耗成为问题。即,例如,存在因25℃以上的高水温而导致牡蛎类大量死亡的倾向。这尤其成为西日本的垂下式养殖的最大的课题。牡蛎类在海中垂下且在始终能够摄食的环境下培育。这样,必然地会迎来夏季的高水温期,但是,代谢量大幅地提高,与此相伴,要求大量的饵料,无法摄食到足够量的饵料的个体逐渐疲惫而死亡。
[0014] 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高水温期是海鞘类、藤壶类等其他生物的活性也升高的时期,因此该饵料竞争生物容易大量地附着于牡蛎类的壳上,对牡蛎类的生育带来不良影响。
[0015] 并且,牡蛎的身体有时以与壳分离的状态和带壳的状态流向消费者。特别是,带壳牡蛎的情况对于提高商品价值是最优的,因此优选养殖外观漂亮的带壳的牡蛎。
[0016]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施,其中,通过提供最适合于牡蛎类等贝类的成活和生长的水位,能够缩短养殖期间和抑制高水温期的损耗。
[0017]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8]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可调整水位的养殖区域中,将贝类等被养殖生物设置于养殖板面,所述养殖板面被设置成相对于底面具有规定的高度,通过调整所述养殖区域的水位,将水位控制成使所述养殖板面的被养殖生物从水面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和使所述被养殖生物淹没在水中的水中状态。
[0019] 该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通过调整养殖区域的水位而将水位控制成使所述养殖板面的被养殖生物从水面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和使所述被养殖生物淹没在水中的水中状态,因此能够与水温变动相对应地提供最适合于被养殖生物的成活和生长的水位。其结果为,能够缩短养殖区域的养殖期间和抑制高水温期的损耗。
[0020] 并且,由于能够控制使被养殖生物从水面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因此能够利用干燥露出状态使露出的被养殖生物进行干燥,从而能够抑制饵料竞争生物附着于被养殖生物。
[0021]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堤坝将外海与养殖区域划分开,通过在所述堤坝的一部分处设置的水闸装置的开闭,利用自然的潮汐来控制水面高度。
[0022]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养殖板面设置成外海的满潮时的潮位与干潮时的潮位之间的高度。
[0023]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养殖板面周围的水温为规定的温度以上时,控制成与水温比规定的温度低时相比使所述干燥露出状态的时间变长。
[0024]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养殖板面为具有透水性的网,所述养殖板面的相对于养殖区域的底的高度为500mm以上。
[0025]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养殖生物是牡蛎类。
[0026]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与被养殖生物的生长相对应地使培育面积变化,以使所述养殖板面的培育被养殖生物的培育密度保持为规定的个体密度。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控制使被养殖生物从水面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因此在干燥露出状态下,所述养殖板面的被养殖生物的密度控制作业被简化,能够人为地控制受外海的潮汐左右的作业时间。
[0027]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板面是使长条状的网板形成为架子状而成的养殖架的板面。
[0028]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板面是使网板形成为筒状而成的养殖箱的底面。
[0029] 一种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其用于实施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方法,该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的特征在于,该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具有:水闸装置,其能够使外海与养殖区域连通或者切断;动作构件,其驱动所述水闸装置;以及水闸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动作构件,所述水闸控制部对所述水闸装置进行开闭控制,使得水位变化为使所述被养殖生物从水面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和使所述被养殖生物淹没在所述水中的水中状态。
[0030] 该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例如能够实现利用了自然潮汐的牡蛎类的养殖的自动化。
[0031] 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养殖生物的养殖设施中设置有检测所述养殖区域的水温的温度检测构件,所述水闸控制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构件的检测信号对所述水闸装置进行开闭控制,使得干燥露出状态的时间变得比基本设定时间长或者短。
[0032] 发明效果
[0033] 本发明通过与水温变动相对应地提供最适合于贝类的被养殖生物的成活和生长的水位,能够缩短养殖期间和抑制高水温期的损耗。由于能够控制使被养殖生物从水面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因此能够使露出的被养殖生物干燥,从而能够抑制饵料竞争生物附着于被养殖生物,也能够提高商品价值。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养殖设施的概要的俯视图。
[0035] 图2是示出除去了上部覆盖网和养殖板的状态下的养殖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36] 图3是示出养殖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37] 图4是示出水闸控制装置的框图
[0038] 图5示出了水闸装置中的对涨落的控制,(a)是示出将水闸打开的状态的剖视概要图,(b)是示出在外海的潮位较高时将水闸关闭之后的状态的剖视概要图,(c)是示出在外海的潮位较低时将水闸关闭之后的状态的剖视概要图。
[0039] 图6是示出基于水位控制的牡蛎类培育方法的概念的图。
[0040] 图7是示出在养殖架的一部分上散布有养殖初期的牡蛎类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1] 图8是示出在养殖架的大致整个面上散布有牡蛎类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2] 图9示出了养殖时间与潮位之间的关系,(a)是示出进行使干燥露出时间比基本设定时间短这样的控制的情况的图,(b)是示出进行使干燥露出时间比基本设定时间长这样的控制的情况的图。
[0043] 图10是示出进行使干燥露出时间比基本设定时间短这样的控制的情况的流程图
[0044] 图11是示出进行使干燥露出时间比基本设定时间长这样的控制的情况的流程图。
[0045] 图12是利用本发明的养殖设施培育出的牡蛎类的立体图。
[0046] 图13是示出养殖箱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7] 图14是示出在养殖箱中所使用的箱部件的形状的图,(a)是展开图,(b)是立体图。
[0048] 图15的(a)~(c)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的养殖工序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实施方式1〕
[0050]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牡蛎类的养殖设施1。图1是示出养殖设施1的概要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除去了上部覆盖网19和养殖板16后的状态的养殖架1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养殖架1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5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养殖设施1具有:通过填充等而成的堤坝5,其与外海2划分开而形成堤坝池(养殖区域)3;水闸装置6,其设置于堤坝5的一部分上,能够使外海2与养殖区域3连通或者切断;多个养殖架10,其适当地配置在堤坝5内部的养殖区域3中;以及水闸控制装置20,其对水闸装置6的由体构成的水闸6a进行开闭控制。
[0052] 如图2和图3所示,养殖架10具有:竖立设置于地面(底面)的垂直支承支柱11、与水平方向平行的一对支承部件13、水平支承支柱14、支承缆绳15、以及养殖板16。
[0053] 垂直支承支柱11在养殖架10的左右方向(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竖立设置于地面。并且,垂直支承支柱11沿着养殖板16的长度方向具有规定的间隔地竖立设置于地面。在设置于养殖板16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垂直支承支柱11之间,经由连结部件18在水平方向上架设有水平支承支柱14。并且,在养殖架10的长度方向上的垂直支承支柱11之间,交叉地架设有一对支承缆绳15。通过支承部件13和支承缆绳15实现了针对养殖架10的加强,能够牢固地保持养殖板16。
[0054] 养殖板16由具有透水性的高密度聚乙烯制的网孔为2~8mm左右的长条状的网板形成,且铺设在支承部件13的上方。并且,养殖板16的周壁部16a向上方弯曲,养殖板16由用于散布牡蛎类8的养殖板面16b、和为了防止牡蛎类8意外落下而在养殖板面16b的周围向上形成的10cm左右的周壁部16a构成。另外,关于养殖板16,只要至少养殖板面16b具有透水性即可。
[0055] 养殖板16的上方被盖片(由挠性高的网孔为2mm以上的聚乙烯制的网坯料形成的上部覆盖网)19覆盖。该盖片19通过绳带等扎件(省略图示)将缘部的适当部分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养殖板16。这样,通过利用盖片19预先覆盖牡蛎类8,存在防止牡蛎类8散落、防效果、遮光效果、附着物的防除等效果。
[0056] 养殖板16的高度以如下的方式设定。设定成:在使养殖区域3的水位即潮位与外海2的潮位变化联动的情况下,养殖板16的养殖板面16b(养殖板面16b上的牡蛎类8)从海面露出的干燥露出时间成为基本设定时间。具体而言,以下述方式设定养殖板16的高度:关于干燥露出时间,从月平均值来说,使一日的干燥露出时间为7小时以上。例如,根据随着时间的经过记载了各地的潮汐的预计数值的潮汐表,设置养殖板16,使得养殖板面16b到达日干燥露出时间的平均值为7小时以上的潮位。并且,为了减轻因泥或砂的扬起所导致的压力,使养殖架10的相对于养殖区域3的底的高度为500mm以上。
[0057] 接着,对水闸控制装置20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水闸控制装置20的框图。水闸控制装置20具有:作为动作构件的达21,其对水闸装置6的水闸6a进行升降驱动;控制马达21的水闸控制部22;用于检测养殖区域3的水面(潮位)的声波传感器或水位传感器等养殖区域水面检测构件25;以及检测养殖区域3的水温的温度检测构件(温度传感器)26。水闸控制部22具有:存储部22a,其存储基于潮汐表的潮汐时间表;和计时部22b。
[0058] 对使水闸装置6进行开闭动作来控制养殖区域3的潮位的情况进行说明。
[0059] 如果在外海2的潮位比养殖区域3的潮位高的情况下将水闸装置6的水闸6a打开,则外海2的海水经由打开的水闸装置6流入到养殖区域3。并且,在外海2的潮位比养殖区域3的潮位低的情况下,养殖区域3的海水流出到外海2。因此,在水闸打开的状态下,能够成为养殖区域3内的潮位与外海2的潮汐联动地变动的潮位联动状态(参照图5的(a))。
[0060] 如果在外海2的潮位较高时(例如,满潮时)关闭水闸装置6,则养殖区域3能够与发生变动的外海2的潮汐无关地维持比养殖板面16b高的潮位(参照图5的(b))。此时,能够使散布到养殖板面16b上的牡蛎类8维持完全淹没在海水内的水中状态。
[0061] 如果在外海2的潮位较低时(例如,干潮时)关闭水闸装置6,则能够与发生变动的外海2的潮汐无关地维持比养殖板面16b低的潮位(参照图5的(c))。此时,由于养殖区域3的潮位下降到养殖板16的下方,因此能够使养殖板面16b上的牡蛎类8维持从海水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
[0062] 本实施方式1的养殖设施1由以上的结构构成,对使用该养殖设施1的牡蛎类8的养殖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基于水位控制的牡蛎类培育方法的概念的图,图7是示出在养殖架10的一部分上散布有养殖初期的牡蛎类8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在养殖架10的大致整个面上散布有牡蛎类8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的(a)和(b)是示出养殖时间与潮位的关系的图。
[0063] 对于牡蛎类8,预先通过其他的设施(例如,公知的陆上种苗生产(种苗生产工序)和中间培育(基于FLUPSY的中间培育工序))从卵培育到壳高为20mm左右的幼贝。这里,FLUPSY是指双壳贝种苗(幼贝)的海上中间培育设施(Floating Up-weller system:浮动上升流系统),并且是如下这样的的设施:其由浮筏和饲养器构成,能够一边高效地喂食天然植物等浮游生物一边能够高密度地饲养双壳贝种苗。
[0064]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1中,例如由于6月到9月左右为高水温期,因此延长了牡蛎类8的干燥露出状态。并且,由于从9月到6月左右为适当水温期,因此减少了牡蛎类8的干燥露出的时间和频率
[0065] 在牡蛎类8的养殖初期,使用各养殖架10的养殖板16的一部分。即,在养殖开始时,考虑将壳高为20mm左右的牡蛎类8散布在养殖板16的养殖板面16b的一部分上,使养殖最终密度为200~400个体/m2,保留规定的空间。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养殖板16的规定的部分上隔开间隔地散布牡蛎类8。
[0066] 如图9所示,可以通过潮汐表推测外海2在任意的时间的潮位。例如,根据潮汐表将一年的量的潮汐时间表的数据存储于存储部22a。养殖区域水面检测构件25检测养殖区域3的水面高度,其信号被发送给水闸控制部22。温度传感器26检测水温并且其信号被发送给水闸控制部22。
[0067] 通常,在6月~9月中,海水温度也与气温一同上升。因此,认为水温处于设定温度(例如25℃)以上。如果温度传感器26检测出水温在设定温度以上,则水闸控制装置20维持使水闸装置6打开的潮位变动状态。即,如果使水闸装置6为打开状态,则养殖区域3内的潮位也与外海2的潮汐联动地变动。在外海2的潮位比养殖区域3的潮位高的情况下,外海2的海水经由水闸装置6流入养殖区域3,因此养殖区域3的潮位比养殖板16的养殖板面16b高,牡蛎类8成为淹没在海水内的水中状态。
[0068] 此外,如果外海2的潮位伴随着干潮而变低,则养殖区域的海水经由水闸装置6向外海2流出,因此养殖区域3内的潮位降低,成为养殖板面16b上的牡蛎类8露出的干燥露出状态。此外,如果转移到满潮,则外海2的海水再次流入到养殖区域3内,因此养殖区域3的潮位上升,因此重复实现水中状态和干燥露出状态。
[0069] 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以使干燥露出时间平均在7小时以上的方式设定养殖架10的养殖板面16b的高度,因此能够使牡蛎类8平均露出7小时以上。其结果为,通过使牡蛎类8每天干燥露出规定的时间,能够使壳的表面干燥。
[0070] 接着,参照图9的(a)和图10,针对进行使干燥露出时间比基本设定时间短的这样的控制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控制例如在如下情况下进行:如9月到次年6月之间的期间的海水温度比较低的情况那样使海水温度为规定的温度以下。
[0071] 如图9的(a)所示,根据潮汐时间表推定出外海2的潮位比养殖板面16b低的第1时刻t1和外海2的潮位比养殖板面16b高的第2时刻t2。此外,将比第2时刻t2靠前且比第1时刻t1靠后的时刻设定为打开时刻t3。另外,第1时刻t1到第2时刻t2之间的时刻相当于基本设定时间。
[0072] 如图10所示,在水闸装置6的水闸打开状态下(S1),在外海2的潮位比养殖架10的养殖板面16b的潮位高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水闸关闭条件(S2),关闭水闸装置6的水闸6a(S3)。在该状态下,由于能够维持养殖区域3的高潮位(水中状态),因此能够培育养殖架10上的牡蛎类8。虽然外海2的潮位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逐渐变低,但由于使水闸装置6处于水闸关闭状态,因此能够与外海2的潮位无关地将养殖区域3内的潮位维持在规定高度。
[0073] 关于像这样关闭水闸装置6的时机,在比第1时刻t1早的关闭时刻(例如,满潮时)t4进行。然后,在打开时刻t3到来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水闸打开条件(S4),将水闸装置6打开。在打开时刻t3时,由于外海2的潮位比养殖板面16b的潮位低,因此养殖区域3内的海水向外海2流出。由此,在从第1时刻t1到打开时刻t3的期间能够处于水中状态,从而能够使干燥露出时间比基本设定时间缩短与从第1时刻t1到打开时刻t3之间的时刻对应的量。进而,由于水闸装置6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如果是满潮,则养殖区域3内的潮位也与外海2的潮位联动地上升。由此,将牡蛎类8再次维持在海水内。
[0074] 另外,水闸控制部22能够根据潮汐时间表控制水闸装置6,但水闸控制部22也可以根据养殖区域水面检测构件25的检测信号控制水闸装置6。辅助性地采用基于养殖区域水面检测构件25的检测,来确认养殖区域水面。
[0075] 接着,参照图9的(b)和图11,针对进行使干燥露出时间比基本设定时间长这样的控制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像这样要使干燥露出时间比基本设定时间长的情况下,在外海2的潮位较低时,将水闸装置6关闭规定的时间。如图9的(b)和图11所示,在水闸装置6的打开状态下(S10),在比作业时间带靠前的时间t5判断出外海2的潮位比养殖板面16b低的情况下(例如,干潮时),判断为满足水闸关闭条件(S11),关闭水闸装置6(S12)。这样,通过在潮位较低时关闭水闸装置6,能够防止外海2的海水流入养殖区域3内,因此能够将干燥露出状态确保期望的时间,能够使牡蛎类露出。优选将干燥露出时间控制在7小时~15小时的范围内。
[0076] 然后,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S13),将水闸装置6打开。例如,如果在t2之后的、外海2的潮位比养殖板16的高度高的时刻(例如,满潮时刻)t6将水闸打开,则潮位与外海2的潮汐联动地变动,因此海水适当地从外海2流入养殖区域3内。
[0077] 这样,在从第1时刻t1到满潮时刻t6的时间中能够设定干燥露出时间。通过采用上述养殖方法而使牡蛎类8生长。因此,利用该时间带,牡蛎类8随着生长而逐渐扩展到养殖板16的空出的空间。这样,与牡蛎类8的生长相对应地使培育面积变化,以将培育牡蛎类8的培育密度保持为规定的个体密度。
[0078] 如上所述,希望以规定的养殖密度培育牡蛎类8。由于在养殖开始时将牡蛎类8的种苗散布在养殖板的一部分上,考虑使养殖最终密度为200~400个体/m2而保留空间,因此牡蛎类8随着生长而扩展到空着的空间,从而能够在养殖现场简单地进行与生长阶段对应的密度控制。由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能够改善与牡蛎类8的生长阶段对应的密度控制作业的复杂性。
[0079] 本实施方式1能够实现养殖期间的缩短。即,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能够根据外海2的潮位变化并通过水闸装置6的开闭将堤坝池内部保持在一定的潮位,因此作业时间或作业环境受外海的潮汐的影响的情况大幅减少。并且,通过在外海2的潮位较高时关闭水闸装置6,由此能够使该养殖设施1始终在海中,因此促进了壳的生长。并且,由于死亡的险在水温为规定的温度(25℃)以下的期间降低,因此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置而能够将整个养殖期间缩短到8个月~1年半左右。
[0080] 利用本养殖设施1开始养殖牡蛎类8(被养殖生物)的时期不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牡蛎类8的种类适当设定。
[0081] 本实施方式1能够提高作业时间的可选择性。通过在外海2的潮位较低时关闭水闸装置6,由此能够使本养殖设施1保持干燥露出状态,因此不仅能够充分地确保作业时间,而且即使干潮时为夜间时也能够简单地确保白天的作业环境。在日本,由于通常在晩秋~早春的期间在夜间迎来干潮的天数大幅增加,因此是非常有效的使作业高效化的手段。
[0082] 本实施方式1能够抑制高水温期的损耗。在水温为25℃以上的期间,通过水闸装置6的开闭将日平均干燥露出时间设定为7小时以上来限制牡蛎类8的摄食,由此能够避免因过度的代谢所导致的疲惫,保持牡蛎类本来的生理状态。因此,能够降低高水温期的损耗。
在干燥露出时的气温超过30℃的时期,通过覆盖网孔为2mm左右的盖片19来提高遮光效果,因此能够降低壳表面的过度的高温化。
[0083] 而且,由于能够控制牡蛎类8的干燥露出状态,因此能够利用干燥露出状态使露出的牡蛎类8充分地干燥,如图12所示,能够抑制饵料竞争生物附着在牡蛎类8上这一情况。其结果为,图12所示的饵料竞争生物的附着非常少,能够养殖出规定尺寸的壳高(牡蛎类8的长度方向的尺寸H)的、且壳形状也漂亮的牡蛎类8,特别是在带壳的牡蛎的情况下,提高了商品价值。
[0084] 〔实施方式2〕
[0085]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2的养殖设施的特征在于,在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养殖设施1中使用养殖箱来取代养殖架10。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的养殖箱3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在养殖箱30中使用的箱部件34的形状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2中,养殖箱30以外的结构(堤坝5或水闸装置6)和养殖方法(水闸装置6的开闭控制等)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和方法省略说明,仅说明养殖箱30的具体的结构。
[0086] 如图13所示,养殖箱30具有竖立设置于地面(底面)的垂直支承支柱31、水平支承支柱32、悬吊用线33以及箱部件34。
[0087] 多个(这里为3根)垂直支承支柱31在养殖箱30的左右方向(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竖立设置于地面。并且,垂直支承支柱31沿着养殖箱30的长度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竖立设置于地面。在沿着养殖箱30的宽度方向竖立设置的垂直支承支柱31之间,经由连结部件18在水平方向上架设有水平支承支柱32。并且,在养殖箱30的长度方向上的水平支承支柱32之间,平行地架设有多个(这里为4根)悬吊用线33。并且,悬吊用线33的端部被锚柱35固定。
[0088] 箱部件34是用于在内部放入牡蛎类8进行养殖的部件,被悬吊用线33悬吊进行配置。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养殖箱30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2根水平支承支柱32之间,每根悬吊用线33上悬吊有4个箱部件34。
[0089] 箱部件34由具有透水性的高密度聚乙烯制的网孔为2~15mm左右的网板形成,且形成为截面是大致三形的筒状。作为具体例,将被裁断成图14的(a)所示的形状的网板进行弯折,并利用绳带或捆扎带等将其闭合,从而能够形成图14的(b)所示的箱部件34。关于牡蛎类8相对于箱部件34的出入,只要解开所述绳带或者捆扎带的至少一部分从所产生的间隙执行上述出入即可。
[0090] 另外,箱部件34的结构不限于上述例,例如也可以在框架部件上粘贴网板而形成为截面是大致三角形的筒状。在利用这样的框架部件形成的箱部件34中,只要通过将侧面的至少一方开闭而能够使牡蛎类8出入即可。
[0091] 并且,箱部件34利用缆绳36悬吊于悬吊用线33,且能够容易地从悬吊用线33卸下。在牡蛎类8相对于箱部件34出入时或进行箱部件34的清洗时,能够将箱部件34从悬吊用线
33卸下来进行,其作业变得容易。
[0092] 悬吊于悬吊用线33的状态下的箱部件34被配置成使构成三角形截面的3个面中的1个面为水平的底面,该底面为用于散布牡蛎类8的养殖板面34a。并且,作为剩余的2个面的面34b、34c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盖片19相同的作用。即,箱部件34的面34b、34c覆盖散布在养殖板面34a上的牡蛎类8,具有防止牡蛎类8散落、防鸟效果、遮光效果、附着物的防除等效果。
[0093] 养殖箱30中的箱部件34的高度以如下的方式设定。设定成:在使养殖区域3的水位即潮位与外海2的潮位变化联动的情况下,箱部件34的养殖板面34a(养殖板面34a上的牡蛎类8)从海面露出的干燥露出时间成为基本设定时间。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设定养殖箱30的高度:关于干燥露出时间,从月平均值来说,使一日的干燥露出时间为7小时以上。例如,根据随着时间的经过记载了各地的潮汐的预计数值的潮汐表,设置养殖箱30,使得养殖板面34a到达日干燥露出时间的平均值为7小时以上的潮位。并且,为了减轻因泥或砂的扬起所导致的压力,使养殖箱30的相对于养殖区域3的底的高度为500mm以上。
[0094] 关于散布在每个养殖箱30中的牡蛎类8的个体数,考虑使养殖板面34a上的养殖最2
终密度为200~400个体/m来设定养殖初期的固体数。
[0095]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1或者2。关于牡蛎类8,可以列举出太平洋牡蛎、熊本牡蛎、近江牡蛎、密鳞牡蛎以及欧洲食用牡蛎等多种。作为其他的贝类,可以列举出花蛤、文蛤、蛤蜊等。
[0096] 并且,如图1和图4中的假想线所示,也可以设置检测外海2的潮位的外海潮位检测构件27。在该情况下,除了潮汐时间表以外,能够始终检测外海2的潮位。并且,也可以根据潮汐时间表和外海潮位检测构件27双方求出外海2的潮位。
[0097] 并且,水闸装置的开闭作业也可以由作业者人为地进行。并且,实施方式1或2例示出了在水闸装置中控制涨落的养殖设施1,但也可以是在水槽中养殖牡蛎类8等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利用在水槽中贮留海水,对泵进行控制从而能够使该海水的水位上下变化。
[0098] 在上述实施方式1或2的养殖方法中,在种苗生产工序和基于FLUPSY的中间培育工序之后,设置有上述那样的进行潮位控制的滩涂抑制饲养工序(参照图14的(a))。由此,对应于水温变动提供最适合牡蛎类8的成活和生长的水位,从而能够缩短养殖期间和抑制高水温期的损耗。
[0099] 并且,在种苗生产工序和基于FLUPSY的中间培育工序之后采用垂下式养殖工序的以往的养殖工序的情况下,在垂下式养殖中,牡蛎类8的身体发育不良的情况较多。与此相对,也可以在经过了种苗生产工序、基于FLUPSY的中间培育工序、以及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养殖设施1的滩涂抑制饲养工序之后,转移到以往的垂下式养殖工序(参照图15的(b))。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够实现整体的培育期间的缩短,而且能够改善在以往的种苗生产工序、基于FLUPSY的中间培育工序以及垂下式养殖工序中出现的身体发育不良的问题。
[0100] 此外,也可以在图15的(b)所示的养殖工序的基础上进行滩涂饲养工序作为最终工序(参照图15的(c))。最终工序的滩涂饲养工序可以在人为调整潮位的人工滩涂进行,也可以在基于自然潮位的天然滩涂进行。在该情况下,通过在最终工序中进行可以牡蛎本来的生长潮位饲养的滩涂养殖,能够实现身体的进一步充实。并且,能够具有可经受作为带壳的牡蛎发货时的干燥露出或输送的抵抗力。
[0101]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者主要的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例在所有的方面上仅是例示,不应限定性地进行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说明书文本中没有任何拘束。此外,属于权利要求的均等范围的变形或变更全都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0102] 本申请要求在2014年2月28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037821和在2015年2月18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029804的优先权。通过在这里提及来将其所有的内容引入本申请。
[0103] 标号说明
[0104] 1:养殖设施;2:外海;3:养殖区域;5:堤坝;6:水闸装置;6a:水闸;8:牡蛎类(被养殖生物);10:养殖架;11:垂直支承支柱;12:连结部件;13:支承部件;14:水平支承支柱;15:支承缆绳;16:养殖板;16a:周壁部;16b:养殖板面;18:连结部件;19:盖片(上部覆盖网);
20:水闸控制装置;21:马达;22:水闸控制部;25:养殖区域水面检测构件;26: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构件);27:外海潮位检测构件;30:养殖箱;31:垂直支承支柱;32:水平支承支柱;
33:悬吊用线;34:箱部件;34a:养殖板面。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