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低温流体 / 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

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

阅读:474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500kV充油海底 电缆 有限元建模及导体 温度 仿真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首先,对海底电缆和光缆进行几何建模;其次,设置 几何模型 的材料与材料参数,并 指定 材料相对 介电常数 的 实部 和 虚部 。然后,设置 电流 场、固体 传热 场的约束条件,设置 环境温度 ;再次,对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并进行计算,获得外置光缆中光单元的温度;最后,将仿真的光单元温度与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测量的光单元温度进行对比,两者误差在1%以内时仿真对应的导体温度即所求海底电缆导体温度。本发明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所得到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与导体温度更加准确,对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监测500kV充油海底电缆导体温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面是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500kV充油海底电缆绑特殊海底光缆的结构,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三维几何模型
2)基于步骤1)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根据电缆和光缆的各结构材料和材料物理参数为各结构设置材料和材料参数,并指定材料相对介电常数实部虚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3)基于步骤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三维有限元模型电流物理场的约束条件进行设置,在电流物理场中,给电缆导体添加电流激励,设置铅合金护套接地,给导体添加电压激励;
4)根据空气裸露段、登陆段、潮间带和深区四种不同环境设置固体传热物理场中的边界传热条件;
5)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测试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T0,设置环境温度范围T0-20℃~T0,建立添加环境温度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
6)基于步骤5)的仿真模型,对海底电缆和光缆截面进行自由三形网格剖分后扫掠,建立网格剖分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
7)基于6)的仿真模型,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得到在特定环境温度下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与导体温度;
8)基于步骤7)计算得到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将仿真计算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与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测得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进行误差计算;
9)基于步骤8)的对比结果,若误差小于1%,则步骤7)所得导体温度即为所求;
基于步骤8)的对比结果,若误差大于1%,则在步骤5)所述温度范围内以二分法设置新的环境温度仿真参数,重新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重复步骤7)~10),直至误差小于1%,最终获得准确的导体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立海底电缆的三维几何模型,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油道、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第一编织带、铅合金护套、第二铜编织带、加强层、第一衬层、防腐层、防蛀层、第二衬层、铠装和外护层,和外置光缆中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光单元、光缆内护层、丝铠装和光缆外护层,模型长度为1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海底电缆的材料包括绝缘油、铜、炭黑纸、浸渍纸带、铅合金、青铜带、聚乙烯、聚丙烯纱和沥青;光缆的组成材料包括、聚乙烯,镀锌钢丝、沥青和聚丙烯;海底电缆的材料参数包括电导率、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恒压热容、相对介电常数、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以及光缆中各层结构的半径、折射率、光波长、传播系数和一阶贝塞尔函数值物理参数值,并指定材料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行电流、固体传热等物理场的约束条件设施时,设置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流经导体,由导体产生的热会在海底电缆中传导,导致海底电缆不同结构的温度不同,焦耳热通过导体的热量与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到,由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可知:
其中J是电流密度,σ是电导率,E是电场强度,ω是角频率,D是电感应强度,∈0是真空介电常数,ε′是相对介电常数实部,ε″是相对介电常数虚部;
为了将电热耦合,先找出焦耳热Q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焦耳热由(2)式给出:
Q=J·E   (2)
其中,Q是焦耳热,J是电流密度,E为电场强度;
焦耳热是由于电流引起的功率损耗,表示电能转化为热能能量损失,焦耳热是由热源,即有电流持续通过的导体传递的功率损耗;
根据定义,传热过程中海底电缆各部分热量和电流传递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守恒定义如(3)所示:
其中ρ是密度,Cp是比热容,T是绝对温度,q是导热通量;在连续介质中,傅里叶热传导定律表明传导热通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故得(4)式:
q=-k▽T   (4)
其中比例系数k是热导率,取正值,表示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流动;热量的流动使得电流产生的热量影响了海底电缆各结构的温度,包括使得外置光缆中光单元中光纤的温度发生了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传热学中,常见边界条件为3类:
规定了边界的温度值,即边界温度保持不变,称为第1类边界条件,其数学描述公式为:
规定边界的热流密度值,即保持边界热流密度保持不变,称为第2类边界条件,其描述公式为:
T|τ=f(x,y,t)   (6)
规定了边界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及周围流体的温度,称为第3类边界条件,其描述公式为:
式中, 表示已知温度的求解域对应的温度函数;τ表示单元边界,f(x,y,t)是已知温度的边界求解域对应的温度函数;g(x,y,t)=h(T-Tf)是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向量函数;
从现有研究成果可查,认为电缆发热对距离其2m以外的土壤影响就已十分微弱,在有限元建模过程中,设定下方距离电缆2m处为求解域的下边界,左右距离电缆2m处为求解域左右边界,求解域上边界依据四种外界环境情况而定;
空气裸露段中电缆直接与空气接触,设置二者之间的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
登陆段中电缆直接与土壤接触,土壤上方1m为空气,传热方式为空气对流传热,设置距离电缆仿真模型左右2m处的土壤边界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保持边界热流密度值不变;距离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几乎不受电缆传热的影响,所以设置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的温度保持不变;
潮间带中电缆直接与海水中土壤接触,土壤上方1m为海水,传热方式为海水对流传热,设置距离电缆仿真模型左右2m处的土壤边界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保持边界热流密度值不变;距离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几乎不受电缆传热的影响,所以设置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的温度保持不变;
深水区中电缆直接与海水中土壤接触,土壤上方2m为海水,传热方式为海水对流传热,设置距离电缆仿真模型左右2m处的土壤边界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保持边界热流密度值不变;距离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几乎不受电缆传热的影响,所以设置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的温度保持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设置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测量光缆的温度值为T0,以此为基准,设置环境温度范围为T0-20℃~T0;采用二分法进行仿真计算环境温度对光缆温度的影响,首次设置仿真模型中的环境温度为T0-10℃。

说明书全文

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压充油海底电缆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500kV充油海底电缆正常运行时,确定其导体温度对于监测海底电缆的运行状况意义重大。如果海底电缆导体工作温度超过最高允许温度,将导致绝缘材料老化加速,海缆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重大故障。
[0003] 目前,500kV充油海底电缆导体温度的监测方式主要是将光缆与海底电缆绑在一起,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和海底电缆热路模型来推导海底电缆导体的温度。由于传统的热路模型在计算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维等效,将光缆保护结构对热传导的影响等效为环境的影响,使得测量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作为环境温度进行计算,导致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考虑到海底电缆结构复杂,敷设环境多变,需要更精确的温度计算方法。有限元仿真可以针对电缆结构及其所处环境精确建模,模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与导体温度的变化关系,结合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测得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精确逼近环境温度,得到更加准确的电缆导体温度,更适用于海底电缆等复杂环境下电缆的温度监测和计算。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500kV充油海底电缆捆绑光缆的特殊结构仿真模型。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根据500kV充油海底电缆捆绑特殊海底光缆的结构,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三维几何模型
[0008] 2)基于步骤1)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根据电缆和光缆的各结构材料和材料物理参数为各结构设置材料和材料参数,并指定材料相对介电常数实部虚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0009] 3)基于步骤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三维有限元模型电流物理场的约束条件进行设置,在电流物理场中,给电缆导体添加电流激励,设置铅合金护套接地,给导体添加电压激励;
[0010] 4)根据空气裸露段、登陆段、潮间带和深区四种不同环境设置固体传热物理场中的边界传热条件;
[0011] 5)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测试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T0,设置环境温度范围T0-20℃~T0,建立添加环境温度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
[0012] 6)基于步骤5)的仿真模型,对海底电缆和光缆截面进行自由三形网格剖分后扫掠,建立网格剖分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
[0013] 7)基于6)的仿真模型,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得到在特定环境温度下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与导体温度;
[0014] 8)基于步骤7)计算得到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将仿真计算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与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测得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进行误差计算;
[0015] 9)基于步骤8)的对比结果,若误差小于1%,则步骤7)所得导体温度即为所求;
[0016] 基于步骤8)的对比结果,若误差大于1%,则在步骤5)所述温度范围内以二分法设置新的环境温度仿真参数,重新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重复步骤7)~10),直至误差小于1%,最终获得准确的导体温度。
[0017]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建立海底电缆的三维几何模型,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油道、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第一编织带、铅合金护套、第二铜编织带、加强层、第一衬层、防腐层、防蛀层、第二衬层、铠装和外护层,和外置光缆中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光单元、光缆内护层、丝铠装和光缆外护层,模型长度为1000mm。
[0018]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海底电缆的材料包括绝缘油、铜、炭黑纸、浸渍纸带、铅合金、青铜带、聚乙烯、聚丙烯纱和沥青;光缆的组成材料包括、聚乙烯,镀锌钢丝、沥青和聚丙烯;海底电缆的材料参数包括电导率、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恒压热容、相对介电常数、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以及光缆中各层结构的半径、折射率、光波长、传播系数和一阶贝塞尔函数值物理参数值,并指定材料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
[0019]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中,进行电流、固体传热等物理场的约束条件设施时,设置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流经导体,由导体产生的热会在海底电缆中传导,导致海底电缆不同结构的温度不同,焦耳热通过导体的热量与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到,由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可知:
[0020]
[0021] 其中J是电流密度,σ是电导率,E是电场强度,ω是角频率,D是电感应强度,∈0是真空介电常数,ε′是相对介电常数实部,ε″是相对介电常数虚部;
[0022] 为了将电热耦合,先找出焦耳热Q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焦耳热由(2)式给出:
[0023] Q=J·E                                    (2)
[0024] 其中,Q是焦耳热,J是电流密度,E为电场强度;
[0025] 焦耳热是由于电流引起的功率损耗,表示电能转化为热能能量损失,焦耳热是由热源,即有电流持续通过的导体传递的功率损耗;
[0026] 根据定义,传热过程中海底电缆各部分热量和电流传递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守恒定义如(3)所示:
[0027]
[0028] 其中ρ是密度,Cp是比热容,T是绝对温度,q是导热通量;在连续介质中,傅里叶热传导定律表明传导热通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故得(4)式:
[0029]
[0030] 其中比例系数k是热导率,取正值,表示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流动;热量的流动使得电流产生的热量影响了海底电缆各结构的温度,包括使得外置光缆中光单元中光纤的温度发生了变化。
[0031]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4)中,在传热学中,常见边界条件为3类:
[0032] 规定了边界的温度值,即边界温度保持不变,称为第1类边界条件,其数学描述公式为:
[0033]
[0034] 规定边界的热流密度值,即保持边界热流密度保持不变,称为第2类边界条件,其描述公式为:
[0035] T|τ=f(x,y,t)   (6)
[0036] 规定了边界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及周围流体的温度,称为第3类边界条件,其描述公式为:
[0037]
[0038] 式中, 表示已知温度的求解域对应的温度函数;τ表示单元边界,f(x,y,t)是已知温度的边界求解域对应的温度函数;g(x,y,t)=h(T-Tf)是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向量函数;从现有研究成果可查,认为电缆发热对距离其2m以外的土壤影响就已十分微弱,在有限元建模过程中,设定下方距离电缆2m处为求解域的下边界,左右距离电缆2m处为求解域左右边界,求解域上边界依据四种外界环境情况而定;
[0039] 空气裸露段中电缆直接与空气接触,设置二者之间的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
[0040] 登陆段中电缆直接与土壤接触,土壤上方1m为空气,传热方式为空气对流传热,设置距离电缆仿真模型左右2m处的土壤边界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保持边界热流密度值不变;距离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几乎不受电缆传热的影响,所以设置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的温度保持不变;
[0041] 潮间带中电缆直接与海水中土壤接触,土壤上方1m为海水,传热方式为海水对流传热,设置距离电缆仿真模型左右2m处的土壤边界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保持边界热流密度值不变;距离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几乎不受电缆传热的影响,所以设置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的温度保持不变;
[0042] 深水区中电缆直接与海水中土壤接触,土壤上方2m为海水,传热方式为海水对流传热,设置距离电缆仿真模型左右2m处的土壤边界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保持边界热流密度值不变;距离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几乎不受电缆传热的影响,所以设置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的温度保持不变。
[0043]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5)中,设置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测量光缆的温度值为T0,以此为基准,设置环境温度范围为T0-20℃~T0;采用二分法进行仿真计算环境温度对光缆温度的影响,首次设置仿真模型中的环境温度为T0-10℃。
[0044]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4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包括建立海底电缆三维几何模型,设置海底电缆和光缆的结构参数,设置电流和固体传热物理场的约束条件,加入相对介电常数参数的实部和虚部,预估环境温度之后进行耦合计算。将仿真的外置光缆光单元的温度与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测量的光单元温度进行对比,若误差小于1%,则仿真得到的导体温度即为所求。本发明建立的三维仿真模型能精确地模拟实际情况海缆捆绑光缆的结构,比传统的海缆导体温度的测量方式获得的结果更精确,本发明创造精确计算海底电缆导体温度,应用于500kV充油海底电缆的温度在线监测,可辅助精确快速定位故障发生位置,提高运行人员工作效率,节约大量人物力,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0046] 进一步,由于海缆的实际结构比较复杂,海洋环境多变,传统的充油海底电缆导体温度测量方式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而本发明建立的三维仿真模型计算结果精确,考虑了介质损耗的影响以及电流和电压激励的影响,实现了500kV充油海底电缆电缆捆绑光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电流下外置光缆光单元的温度测量,为海缆实际监测载流量的进行模型构建提供思路和修正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海底电缆运行过程中的事故率,为实际海缆捆绑光缆结构提供了监测的思路和方法,对未来海底电缆温度监测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附图说明
[0047]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0048] 图2是海底电缆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3是光缆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4是海底电缆和光缆的捆绑模型示意图
[0051] 图5是海底电缆和光缆的仿真模型拉伸图
[0052] 图6是空气裸露段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0053] 图7是登陆段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0054] 图8是潮间带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0055] 图9是深水区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0056] 附图标记说明:
[0057] 1为电缆,11为油道,12为导体,13为导体屏蔽层,14为绝缘层,15为绝缘屏蔽层,16为第一铜编织带,17为铅合金护套,18为第二铜编织带,19为加强层,110为第一衬层,111为防腐层,112为防蛀层,113为第二衬层,114为铠装,115为外护层;2为光缆,216为光单元,217为光缆内护套,218为镀锌钢丝铠装,219为光缆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5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500kV充油海底电缆有限元建模及导体温度仿真分析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60] 1)根据500kV充油海底电缆捆绑特殊海底光缆的结构,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三维几何模型;
[0061] 2)基于步骤1)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根据电缆和光缆的各结构材料和材料物理参数为各结构设置材料和材料参数,并指定材料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0062] 3)基于步骤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三维有限元模型电流物理场的约束条件进行设置,在电流物理场中,给电缆导体添加电流激励,设置铅合金护套接地,给导体添加电压激励;
[0063] 4)根据空气裸露段、登陆段、潮间带和深水区四种不同环境设置固体传热物理场中的边界传热条件;
[0064] 5)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测试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T0,设置环境温度范围T0-20℃~T0,建立添加环境温度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
[0065] 6)基于步骤5)的仿真模型,对海底电缆和光缆截面进行自由三角形网格剖分后扫掠,建立网格剖分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
[0066] 7)基于6)的仿真模型,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得到在特定环境温度下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与导体温度;
[0067] 8)基于步骤7)计算得到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将仿真计算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与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测得的外置光缆中光单元温度进行误差计算;
[0068] 9)基于步骤8)的对比结果,若误差小于1%,则步骤7)所得导体温度即为所求;
[0069] 基于步骤8)的对比结果,若误差大于1%,则在步骤5)所述温度范围内以二分法设置新的环境温度仿真参数,重新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重复步骤7)~10),直至误差小于1%,最终获得准确的导体温度。
[0070] 步骤1)根据海底电缆中的设计参数和各材料的物理参数,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建立基于有限元的海底电缆的正常仿真模型。以海底电缆和光缆为研究对象,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进行参数化几何建模,模型包括油道11、导体12、导体屏蔽层13、绝缘层14、绝缘屏蔽层15、第一铜编织带16、铅合金护套17、第二铜编织海带18、加强层19、第一衬层110、防腐层111、防蛀层112、第二衬层113、1铠装14和1外护层15。其中光缆包括光单元216、光缆内护套217、镀锌钢丝铠装218和光缆外护层219;并将仿真模型拉伸1000mm。海底电缆模型结构示意图如图2,光缆结构如图3所示,海底电缆捆绑光缆模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1为电缆,2为光缆,海底电缆和光缆仿真模型拉伸图如图5所示。
[0071] 步骤2)根据电缆和光缆的各结构材料和材料物理参数为各结构设置材料和材料参数,并指定材料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海底电缆的耦合仿真材料参数包括电导率、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以及光纤的泊松比、杨氏模量、折射率、光波长、传播系数等物理参数值。海底电缆的材料参数、光纤相关参数值分别如表1、表2所示。
[0072] 表1 海底电缆技术参数
[0073]
[0074]
[0075] 表2 光缆技术参数
[0076]
[0077] 表3 海底电缆中光纤参数
[0078]
[0079] 步骤3)基于步骤1)和2)的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电流物理场的约束条件进行设置,在电流物理场中,给电缆导体添加电流激励。设置铅合金护套接地,给导体添加电压激励。
[0080] 进行电流、固体传热等物理场的约束条件设施时,设置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流经导体,由导体产生的焦耳热会在海底电缆中传导,导致海底电缆不同结构的温度不同,焦耳热通过导体的热量与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到,由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可知:
[0081]
[0082] 其中J是电流密度,σ是电导率,E是电场强度,ω是角频率,D是电感应强度,∈_0是真空介电常数,ε′是相对介电常数实部,ε″是相对介电常数虚部。
[0083] 为了将电热耦合,先找出焦耳热Q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焦耳热由(2)式给出:
[0084] Q=J·E                                    (2)
[0085] 其中,Q是焦耳热,J是电流密度,E为电场强度。
[0086] 焦耳热是由于电流引起的功率损耗,表示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能量损失,焦耳热是由热源,即有电流持续通过的导体传递的功率损耗。
[0087] 根据定义,传热过程中海底电缆各部分热量和电流传递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守恒定义如(3)所示:
[0088]
[0089] 其中ρ是密度,Cp是比热容,T是绝对温度,q是导热通量;在连续介质中,傅里叶热传导定律表明传导热通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故得(4)式:
[0090]
[0091] 其中比例系数k是热导率,取正值,表示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流动;热量的流动使得电流产生的热量影响了海底电缆各结构的温度,包括使得外置光缆中光单元中光纤的温度发生了变化。
[0092] 步骤4)根据空气裸露段、登陆段、潮间带和深水区四种不同环境设置固体传热物理场中的边界传热条件。
[0093] 空气裸露段中电缆直接与空气接触,设置二者之间的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传热方式设置如图6所示。
[0094] 登陆段中电缆直接与土壤接触,土壤上方1m为空气,传热方式为空气对流传热,设置距离电缆仿真模型左右2m处的土壤边界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保持边界热流密度值不变;距离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几乎不受电缆传热的影响,所以设置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的温度保持不变。传热方式设置如图7所示。
[0095] 潮间带中电缆直接与海水中土壤接触,土壤上方1m为海水,传热方式为海水对流传热,设置距离电缆仿真模型左右2m处的土壤边界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保持边界热流密度值不变;距离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几乎不受电缆传热的影响,所以设置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的温度保持不变。传热方式设置如图8所示。
[0096] 深水区中电缆直接与海水中土壤接触,土壤上方2m为海水,传热方式为海水对流传热,设置距离电缆仿真模型左右2m处的土壤边界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保持边界热流密度值不变;距离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几乎不受电缆传热的影响,所以设置电缆模型下方2m的土壤边界的温度保持不变。传热方式设置如图9所示。
[0097] 步骤5)设置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测量光缆的温度值为T0,以此为基准,设置环境温度范围为T0-20℃~T0。采用二分法进行仿真计算环境温度对光缆温度的影响,首次设置仿真模型中的环境温度为T0-1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