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翅片式换热器 / 矿用制冷装置

矿用制冷装置

阅读:613发布:2020-05-19

专利汇可以提供矿用制冷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制冷装置,涉及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解决了矿用制冷装置体积大、重量大的技术问题。该矿用制冷装置包括撬装底座、配电控制箱、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冷却剂闭式循环的半封闭式 压缩机 、 冷凝器 和空气冷却器,撬装底座底部设置有滑履结构,空气冷却器和冷凝器并排设置在撬装底座上,半封闭式压缩机设置在空气冷却器上方,配电控制箱设置在空气冷却器上方且与半封闭式压缩机并排设置;冷凝器和空气冷却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防爆电磁 阀 、 热 力 膨胀阀 和分液器;空气冷却器中的换热器为 铜 管 铝 翅片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可靠、可移动、方便维修的特点。,下面是矿用制冷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撬装底座、配电控制箱、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冷却剂闭式循环的半封闭式压缩机冷凝器和空气冷却器,所述撬装底座底部设置有滑履结构,所述空气冷却器和所述冷凝器并排设置在所述撬装底座上,所述半封闭式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空气冷却器上方,所述配电控制箱设置在所述空气冷却器上方且与所述半封闭式压缩机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空气冷却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防爆电磁膨胀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膨胀阀和所述空气冷却器之间还设置有分液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膨胀阀与空气冷却器的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壳管式换热器,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的直径为200-400mm,长度为1-3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封闭式压缩机为双螺杆式压缩机,所述双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量为100-500kW。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螺旋翅片式换热器,所述螺旋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内管和散热翅片,所述内管为管制成,所述散热翅片为制螺旋散热翅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的循环制冷剂为氟利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有的所述空气冷却器与所述冷凝器并联连接,且每个所述空气冷却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均设置有防爆电磁阀、热力膨胀阀和分液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矿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其顶侧、底侧和靠近所述冷凝器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均设置有壳板,并且朝向所述冷凝器的一侧和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的所述壳板与所述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说明书全文

矿用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用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矿井热害是指矿井内环境气温超过人体正常热平衡所能忍受的温度,导致劳动效率降低,事故频率增加,健康受损,甚至中暑休克。影响矿井下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有:1、矿井进温度;2、井下风流的压缩和膨胀;3、机电设备散热;4、化放热;5、人体散热、散湿;6、地下热散热。7、围岩与井下空气的热交换。为了防止矿井热害的产生,目前常采用对矿井进行降温的方式有改善矿井通风和制冷装置降温;且制冷装置降温是防治矿井高温的有效措施。
[0003]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 现有的矿用制冷装置包括分体设置的开式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配电控制箱、节流、空气冷却器和循环水系统等,现场使用时,需要将各设备部件运到矿井下使用现场,经组装后使用,当随着作业位置的改变,需要不断地将矿用制冷装置拆装移动,由于为分体设置,拆装繁琐,费时费,增加了井下安装的难度,需要配备专用的调试设备和工具;而且由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冷却介质为水,每次移动制冷装置时需要将设备内的水放空,然后移动到位后再次灌入冷却水,增加了制冷装置的操作步骤,更加费时费力;而且分体式的安装结构,也使矿用制冷装置体积庞大、重量大;分体式设备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管路距离较长,冷量损耗大,整体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制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矿用制冷装置体积大、重量大的技术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用制冷装置,包括撬装底座、配电控制箱、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冷却剂闭式循环的半封闭式压缩机、冷凝器和空气冷却器,所述撬装底座底部设置有滑履结构,所述空气冷却器和所述冷凝器并排设置在所述撬装底座上,所述半封闭式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空气冷却器上方,所述配电控制箱设置在所述空气冷却器上方且与所述半封闭式压缩机并排设置。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空气冷却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防爆电磁阀热力膨胀阀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力膨胀阀和所述空气冷却器之间还设置有分液器。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力膨胀阀与空气冷却器的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0mm。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器为壳管式换热器,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的直径为200-400mm,长度为1-3m。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封闭式压缩机为双螺杆式压缩机,所述双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量为100-500kW。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螺旋翅片式换热器,所述螺旋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内管和散热翅片,所述内管为管制成,所述散热翅片为制螺旋散热翅片。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内的循环制冷剂为氟利昂。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冷却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有的所述空气冷却器与所述冷凝器并联连接,且每个所述空气冷却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均设置有防爆电磁阀、热力膨胀阀和分液器。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其顶侧、底侧和靠近所述冷凝器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均设置有壳板,并且朝向所述冷凝器的一侧和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的所述壳板与所述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001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制冷装置设置成整体撬装式,能够整体移动,无需在现场对各部件进行反复拆装,提高工作效率,简化转运流程,并且通过在撬装底座下面设置滑履结构,使得制冷装置方便拖动转移;通过采用半封闭式的压缩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通过将空气冷却器采用铜内管、铝翅片的结构形式,不仅保证了空气冷却器的换热效果,而且大大减轻空气冷却器的重量,减少铜材消耗,降低产品成本;通过设置多组模式的空气冷却器,可互换使用或者互为备用,提高产品使用灵活性和适用范围;通过在空气冷却器的壳体两侧布置可拆卸壳板,便于维修清理。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矿用制冷装置的主视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矿用制冷装置的左视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矿用制冷装置的流程图
[0023] 图中1、撬装底座;2、配电控制箱;3、半封闭式压缩机;4、冷凝器;5、空气冷却器;6、防爆电磁阀;7、热力膨胀阀;8、分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2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制冷装置,该矿用制冷装置(矿山井下空调)是矿山高温热害治理的专用产品;利用机械制冷原理,用于矿井下风流的降温与除湿,改善工作面的作业环境。矿用制冷装置包括撬装底座1、配电控制箱2、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冷却剂闭式循环的半封闭式压缩机3、冷凝器4和空气冷却器5,撬装底座1底部设置有滑履结构,该滑履结构只要能方便矿用制冷装置的移位即可,本实用新型中滑履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经外部市场购得,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在详细赘述其结构;空气冷却器5和冷凝器4并排设置在撬装底座1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4和空气冷却器5一前一后位于撬装底座1上方,半封闭式压缩机3设置在空气冷却器5上方,并且位于撬装底座1左侧,配电控制箱2设置在空气冷却器5上方且与半封闭式压缩机3并排设置,配电控制箱2位于撬装底座1的前部右侧,半封闭式压缩机3位于撬装底座1的前部左侧,其他配件全部在上述部件相对之间位置。底部设计滑履结构,利于拖动转移配单控制箱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经编程实现其控制,通过重新输入设计工况点,解决了制冷装置放置的相对位置调整后的控制系统问题。在本使用新型中,配电控制箱2是选用了矿山行业具备隔爆要求的箱体,完善的内部电气配件和控制程序,设计有外部操作按钮和可视显示屏;实现不开盖操作运行。内部电器配件均为防爆型产品。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制冷装置通过整体设计的专用撬装底座,实现了所有部件在一个外形尺寸内,在便于运输和移动安装的情况下,免于调试步骤,就位后就可以使用,并采用半封闭式压缩机,撬装底座设置滑履结构,使得制冷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可靠、可移动、方便维修的特点。
[002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冷凝器4和空气冷却器5之间还依次设置有防爆电磁阀6和热力膨胀阀7。防爆电磁阀6为隔爆型电磁线圈控制,在热力膨胀阀7之前,自动控制其关停。
[0028] 由于空气冷却器5中的换热管为多排多列结构,为了保证进入到每列换热管中的制冷剂流量均匀,热力膨胀阀7和空气冷却器5之间还设置有分液器8。
[0029]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分液器8为一路流入七路流出型的分液器8。
[0030] 具体的,热力膨胀阀7与空气冷却器5的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0mm。
[003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冷凝器4为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的直径为200-400mm,长度为1-3m。具体的,壳管式换热器的直径分别为200mm、250mm、300mm、350mm或
400mm;长度为1m、2m或3m,实际规格可根据现场需要选择使用。
[003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半封闭式压缩机3为双螺杆式压缩机,双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量为100-500kW。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半封闭式压缩机是选用了制冷行业产品,经外部市场购得,电气部分进行了优化,将电气部分均选用防爆产品以满足矿山井下要求,解决了能量调节、油路润滑、接线盒防爆等问题。具体的,双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量为100kW、200kW、300kW、400kW或500kW;双螺杆式压缩机购买时选择内部自带能量调节和油路润滑和冷却保护功能的产品。
[0033]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空气冷却器5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螺旋翅片式换热器,螺旋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内管和散热翅片,内管为铜管制成,散热翅片为铝制螺旋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外侧通过需冷却的风流。更进一步的,内管内的循环制冷剂为氟利昂。本实用新型中,螺旋翅片式换热器选用铜管铝制翅片的方式,尺寸小、重量轻,与撬装底座1整体设计,既缩短了制冷剂循环管路距离,又保证结构强度。
[0034]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空气冷却器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有的空气冷却器5与冷凝器4并联连接,且每个空气冷却器5与冷凝器4之间均设置有防爆电磁阀6、热力膨胀阀7和分液器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冷却器5的数量为三个,分
3组模块化设计。每个空气冷却器5的壳体内设置的螺旋翅片式换热器均包括126个,126个螺旋翅片式换热器分为7列18行设置,相邻两列的螺旋翅片式换热器错位设置,每个空气冷却器5还包括进液分管、出液主管和出液分管,进液分管和出液分管均为竖直设置,且数量均为7根,每列的螺旋翅片式换热器两端分别与一根进液分管和出液分管连通,所有的进液分管和所有的出液分管底部为封口结构,所有的进液分管顶部与分液器8的七路出口连通,所有的出液分管顶部均与出液总管连通。
[0035]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其顶侧、底侧和靠近冷凝器4的一侧以及远离冷凝器4的一侧均设置有壳板,并且朝向冷凝器4的一侧和远离冷凝器4的一侧的壳板与壳体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卡柱卡槽连接、卡扣连接、螺钉等,只要能够使壳板从壳体上拆下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均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003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撬装底座1根据用于要求设计,选用构采用方管焊接成型,表面防腐处理,
[0037] 本矿用制冷装置还辅助配套了水、阀、管路、风机、电机等测试设备,实现制冷量的工业测试。这些部分是为了实现本矿用制冷装置的功能验证的,未在本专利中赘述。
[0038]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制冷装置设置成整体撬装式,能够整体移动,无需在现场对各部件进行反复拆装,提高工作效率,简化转运流程,并且通过在撬装底座下面设置滑履结构,使得制冷装置方便拖动转移;通过采用半封闭式的压缩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通过将空气冷却器采用铜内管、铝翅片的结构形式,不仅保证了空气冷却器的换热效果,而且大大减轻空气冷却器的重量,减少铜材消耗,降低产品成本;通过设置多组模块式的空气冷却器,可互换使用或者互为备用,提高产品使用灵活性和适用范围;通过在空气冷却器的壳体两侧布置可拆卸壳板,便于维修清理。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