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涡轮机 / 涡轮 / 一种无线充电器

一种无线充电器

阅读:466发布:2021-06-0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无线充电模组,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 温度 的 风 扇,所述无线充电模组与风扇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风扇供电的温差发电片,通过温差发电片吸收无线充电模组发出的热量,并将热量转换为 电能 供给风扇,风扇对无线充电模组进行 散热 ,达到在控制无线充电器温度的同时,节约 能源 的目的。,下面是一种无线充电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温度扇,所述无线充电模组与风扇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风扇供电的温差发电片;
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线圈模组,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片上;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风扇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连通设置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底部贴合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风扇之间通过第二导热管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管连通设置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背部设置有适配所述风扇的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贴合设置在电路板上,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贴合设置在散热板上,所述散热板为散热板或散热板,所述温差发电片两侧均设置有石墨热层或导热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所述风扇采用涡轮式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壳体外侧的电源开关以及电源输入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壳体外侧的电源输出接口以及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一底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承托移动电子设备的承托板,所述底座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壳的盖体,所述底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承托板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下端,所述承托板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拓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卡槽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背面且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槽的支撑件。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电子设备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和娱乐工具,而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技术也正在高速发展,特别是无线充电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逐渐普及。
[0003] 在无线充电过程中,手机和无线充电器之间会产生热量,热量的长期积累会造成手机温度升高,对手机的使用流畅度和寿命产生影响。而当无线充电器的温度高于某一阈值时,为了保证手机安全充电,无线充电器会降低充电电流,导致充电时间增加。
[0004]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旨在解决无线充电器工作时温度过高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无线充电模组,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温度的扇,所述无线充电模组与风扇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风扇供电的温差发电片;
[0008] 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线圈模组,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片上;
[0009]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风扇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连通设置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
[0010]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底部贴合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风扇之间通过第二导热管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管连通设置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
[0011]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贴合设置在电路板上,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贴合设置在散热板上,所述散热板为散热板或散热板,所述温差发电片两侧均设置有石墨热层或导热胶。
[0012]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风扇采用涡轮式风扇。
[0013]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壳体的背部设置有适配所述风扇的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
[0014]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壳体外侧的电源开关以及电源输入接口
[0015]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壳体外侧的电源输出接口以及电池
[0016]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壳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一底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承托移动电子设备的承托板,所述底座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
[0017]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壳的盖体,所述底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承托板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下端,所述承托板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拓展板。
[0018]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卡槽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背面且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槽的支撑件。
[0019]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温差发电片吸收无线充电模组发出的热量,并将热量转换为电能供给风扇,风扇对无线充电模组进行散热,达到在控制无线充电器温度的同时,节约能源的目的。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实施例一中无线充电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实施例一中无线充电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实施例一中无线充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实施例二中无线充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壳体;11、底壳;12、盖体;121、承托板;122、拓展板;123、防滑垫;13、电源指示灯;2、无线充电模组;21、电路板;22、线圈模组;3、风扇;31、第一导热管;32、第二导热管;33、进风口;34、出风口;4、温差发电片;41、散热板;5、主控板;51、电源开关;52、电源输入接口;53、电源输出接口;54、电池;6、底座;61、转轴;62、卡槽;63、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7] 实施例一:一种无线充电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无线充电模组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2温度的风扇3,所述无线充电模组2与风扇3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风扇3供电的温差发电片4。
[0028] 所述温差发电片4,即温差半导体发电片,是利用塞贝克效应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元器件。上述半导体元器件包括P型和N型半导体元件,其中一侧维持在低温,另一侧维持在高温,这样半导体元器件的高温侧就会向低温侧传导热能并产生热流,热流从高温侧流入半导体元器件内,通过半导体元器件将热能从低温侧排出时,流入半导体元器件的一部分热能不放热,并在半导体元器件内转变成电能,输出直流电压和电流。通过连接指定个数的半导体元器件便可获得所需电压,从而构成温差发电片4。温差发电片4具有无噪音,寿命长、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体积小且重量轻。
[0029] 本申请通过温差发电片4吸收无线充电模组2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将吸收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作为风扇3的电源,同时,风扇3对无线充电模组2进行散热,形成动态平衡。装配时,可根据实际温度控制需要,设计具有合适输出电压的温差发电片4以及适合功率的风扇3,从而达到温度的动态平衡,使得无线充电器始终维持在设计温度范围内。
[0030] 所述无线充电模组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电路板21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21的线圈模组22,所述电路板21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片4上。
[0031] 移动电子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模组2的表面上,线圈模组22对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并产生热量,热量经由线圈模组22传导至电路板21,其中,电路板21贴合设置在温差发电片4上,从而将温度传递给温差发电片4。
[0032] 所述电路板21与所述风扇3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管31,所述第一导热管31连通设置在所述风扇3的出风口34处。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底部贴合设置有散热板41,所述散热板41与所述风扇3之间通过第二导热管32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管32连通设置在所述风扇3的出风口34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热端贴合设置在电路板21上,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冷端贴合设置在散热板41上,所述散热板41为散热铜板或散热铝板,所述温差发电片
4两侧均设置有石墨导热层或导热硅胶。
[0033] 具体的,所述风扇3采用涡轮式风扇3,风扇3的进风口33设置在壳体1的背部,风扇3的出风口34设置在壳体1的侧面,风扇3与发热元件之间通过导热铜管连接,导热铜管的一端连接于发热元件,用于吸收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导热铜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在风扇3的出风口34处。涡轮式风扇3将气流从进风口33处吸入,然后通过扇叶将气流经由内部设定的风道从出风口34吹出,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吹过导热铜管时,将导热铜管的热量快速的带出。
[0034]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用风扇3直吹元器件的方式进行散热,通过风扇3向壳体1内吹入冷风,在元器件上设置均热板,依靠空气导热,将均热板上的热量带走。由于无线充电器内部结构紧凑,采用直吹式风扇3容易造成热量局部淤积,因此涡轮式风扇3相比直吹式风扇3,散热效果更好。
[0035] 所述壳体1的背部设置有适配所述风扇3的进风口33,所述出风口34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通过将风扇3的进风口33设置在壳体1的背部,将出风口34设置在壳体1的侧面,从而在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0036] 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主控板5,所述主控板5上设置有电源开关51以及电源输入接口52,所述电源开关51以及电源输入接口52连通于壳体1外侧,电源输入接口52电性连接于无线充电模组2且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对无线充电模组2供电。具体的,所述电源开关51以及电源输入接口52设置在相对于风扇3的出风口34的另一侧。
[0037] 所述主控板5上还设置有电源输出接口53以及电池54,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54,电源输出接口53以及电池54均连通于壳体1外侧。所述电源输出接口53、电源输入接口52以及无线充电模组2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54,电源输入接口52用于给电池54充电,电池54通过电源输出接口53向外供电,输出5V或10V直流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入接口52及电源输出接口53均采用USB接口。
[0038] 从而,在用户的移动电子设备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时,也能通过电池54进行充电(相当于移动充电宝的功能)。并且,用户在户外活动时,电池54还能给无线充电模组2供电,从而将无线充电器作为移动充电宝使用。
[0039] 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一底座6,所述底座6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且所述壳体1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承托移动电子设备的承托板121。
[0040] 具体的,所述壳体1包括底壳11以及盖体12,所述盖体12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于所述底壳11且盖设于底壳11的开口处,所述底壳11用于容纳无线充电模组2、风扇3以及主控板5等功能元件。所述底座6通过转轴6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壳11,所述承托板121设置在所述盖体12的下端,所述承托板121与所述盖体12一体成型且垂直于所述盖体12设置。
[0041] 从而,所述壳体1与底座6形成一夹,用户可将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放置在承托板121上,从而在对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同时,充当移动电子设备的支架
[0042] 优选的,所述承托板121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拓展板122,所述拓展板122通过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承托板121的侧面,通过所述拓展板122在承托板121的长度方向实现伸缩功能,从而适配不同尺寸的移动电子设备。所述承托板121及拓展板122上均设置有防滑垫123,以防止移动电子设备滑落,所述盖体12上设置有电源指示灯13。
[0043]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卡槽62以及支撑件63,所述卡槽62设置在所述底座6朝向壳体1的一面,所述支撑件63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且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槽62。优选的,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三个平行设置的卡槽62,以实现壳体1与底座6之间的角度多级调整,所述支撑件63为支撑板或支撑杆。
[0044]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槽62还可替换为凸台以实现相同功能,或在底座6朝向壳体1的一面设置为摩擦较大的防滑层,在牺牲部分支撑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壳体1与底座6之间角度的无极调节。
[0045]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管31连接于主控板5与风扇3之间,从而在牺牲部分无线充电模组2散热效果的同时,对主控板5进行散热,从而将电池5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保证有线充电时的充电效率。
[0046]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温差发电片吸收无线充电模组发出的热量,并将热量转换为电能供给风扇,风扇对无线充电模组进行散热,达到在控制无线充电器温度的同时,节约能源的目的;通过内置电池,实现无线充电器的可移动充电功能;通过设置可旋转底座,实现支架功能,为用户提供便利。
[0047]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