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蓄热器 / 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

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

阅读:313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帘式 太阳能 衣物烘干系统,若干个集热帘的顶端安装设有集 热管 道,集热管道的右侧管端通过弯 管接头 与 套管 式 蓄热器 的内长套管一端相连接,套管式蓄热器是由内、外长套管组合 焊接 成带有空腔的罐体,套管式蓄热器的罐体内腔中填充有 相变 蓄热材料,套管式蓄热器的外壁包裹设有 石墨 烯电热膜, 石墨烯 电热膜与辅热 控制器 之间相电性连接,套管式蓄热器的内长套管的另一端与管道 风 机的引风口端相连接,管道风机的出风口端与保温出风管的一端相连接,保温出风管的另一端与衣物 烘干机 的进风口相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得集热管道内通过管道风机将热风输送至衣物烘干机内用较短时间烘干衣物,烘干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能,节能且环保。(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包括若干个均布排列的集热帘(1),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的集热帘(1)的顶端安装设有集热管道(2),所述集热管道(2)的右侧管端通过弯管接头(3)与套管蓄热器(5)的内长套管一端相连接,所述套管式蓄热器(5)是由内、外长套管组合焊接成带有空腔的罐体,所述套管式蓄热器(5)的罐体内腔(50)中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所述套管式蓄热器(5)的外壁包裹设有石墨烯电热膜(12),所述石墨烯电热膜(12)与辅热控制器(6)之间相电性连接,所述套管式蓄热器(5)的内长套管的另一端与管道机(7)的引风口端相连接,所述管道风机(7)的出风口端与保温出风管(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保温出风管(8)的另一端与衣物烘干机(9)的进风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帘(1)是由金属吸热膜、储热夹层、外保温层组成,所述集热帘(1)的储热夹层的腔体与集热管道(2)之间通过开设的孔洞相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道(2)的左侧管端与进风管(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进风管(11)的尾端通过除湿器(10)与衣物烘干机(9)的排风口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接头(3)上安装设有控制风流量的控制(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道(2)的外壁上包覆套设安装有保温层(13)。

说明书全文

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高层住宅、公寓住户衣物晾晒受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安装室外晾衣架晒干衣物,高层住宅居民衣服晾晒不能再室外晾晒,阳台内晾晒衣物占用空间较大且用时较长,使得在高层住宅、公寓住户的阳台上晾干衣物效率较差,往往高层住宅、公寓住户的采光性能较好,应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能源应用在衣物烘干系统中,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使得集热管道内通过管道机将热风输送至衣物烘干机内用较短时间烘干衣物,烘干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能,节能且环保。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包括若干个均布排列的集热帘,若干个所述的集热帘的顶端安装设有集热管道,所述集热管道的右侧管端通过弯管接头套管蓄热器的内长套管一端相连接,所述套管式蓄热器是由内、外长套管组合焊接成带有空腔的罐体,所述套管式蓄热器的罐体内腔中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所述套管式蓄热器的外壁包裹设有石墨烯电热膜,所述石墨烯电热膜与辅热控制器之间相电性连接,所述套管式蓄热器的内长套管的另一端与管道风机的引风口端相连接,所述管道风机的出风口端与保温出风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保温出风管的另一端与衣物烘干机的进风口相连接。
[0005] 优选的,所述集热帘是由金属吸热膜、储热夹层、外保温层组成,所述集热帘的储热夹层的腔体与集热管道之间通过开设的孔洞相连通设置。
[0006] 优选的,所述集热管道的左侧管端与进风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进风管的尾端通过除湿器与衣物烘干机的排风口端相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弯管接头上安装设有控制风流量的控制
[0008] 优选的,所述集热管道的外壁上包覆套设安装有保温层。
[0009]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有效利用住宅阳台空间,集热帘在夏季起到遮阳作用,有一定装饰作用,并可以收集太阳能有效利用。
[0011] 2、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烘干衣物,改善高层住宅衣物晾晒条件与空间环境。
[0012] 3、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石墨烯电辅热的组合保障高层住户一年四季均可高效的烘干衣物,而且节能、节约费用
[0013] 4、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保温出风管、进风管的管口与其他进、排风装置相连,可净化室内空气或更换新风。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的截面示意图。
[0016] 其中,1-集热帘;2-集热管道;3-弯管接头;4-控制阀;5-套管式蓄热器;50-罐体内腔;6-辅热控制器;7-管道风机;8-保温出风管;9-衣物烘干机;10-除湿器;11-进风管;12-石墨烯电热膜;13-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窗帘式太阳能衣物烘干系统,包括若干个均布排列的集热帘1,若干个所述的集热帘1的顶端安装设有集热管道2,所述集热管道2的右侧管端通过弯管接头3与套管式蓄热器5的内长套管一端相连接,所述套管式蓄热器5是由内、外长套管组合焊接成带有空腔的罐体,所述套管式蓄热器5的罐体内腔50中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所述套管式蓄热器5的外壁包裹设有石墨烯电热膜12,所述石墨烯电热膜12与辅热控制器6之间相电性连接,所述套管式蓄热器5的内长套管的另一端与管道风机7的引风口端相连接,所述管道风机7的出风口端与保温出风管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保温出风管8的另一端与衣物烘干机9的进风口相连接。
[0019] 所述集热帘1是由金属吸热膜、储热夹层、外保温层组成,具体是金属吸热膜包裹在储热夹层的外壁上,最后包裹套设安装外保温层组合形成集热帘1,所述集热帘1的储热夹层的腔体与集热管道2之间通过开设的孔洞相连通设置。
[0020] 所述集热管道2的左侧管端与进风管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进风管11的尾端通过除湿器10与衣物烘干机9的排风口端相连接,使得衣物烘干机9内排出的冷风经除湿器10除去掉汽后输送至进风管11内,并由进风管11把冷风输送至集热管道2内,使得集热管道2内的冷风与集热帘1进行热交换成热风输出。
[0021] 所述弯管接头3上安装设有控制风流量的控制阀4,设置的控制阀4用于控制进入套管式蓄热器5内的热风流量。
[0022] 所述集热管道2的外壁上包覆套设安装有保温层13,设置的保温层13起到对集热管道2内的热风流保温的作用,避免收集的热风流快速散出。
[0023]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集热帘1上的金属吸热膜吸收太阳能,吸收的太阳能储存在储热夹层内,在太阳能的作用下热气体上升,上升的热气体通过集热帘1的储热夹层腔体上的孔洞进入至集热管道2内,使得集热管道2内的热气体通过控制阀4输送至套管式蓄能器5内,进入套管式蓄能器5的内长套管的热风通过管道风机7引入保温出风管8至衣物烘干机9,使得衣物烘干机9内通入的热风对衣物进行烘干作业,而衣物烘干机9内排出的冷风经除湿器10除去掉水汽后输送至进风管11内,并由进风管11把冷风输送至集热管道2内,使得集热管道2内的冷风与集热帘1进行热交换成热风输出,可以实现循环密封的供热使用;当套管式蓄能器5的内长套管中热风温度较高时,可与罐体内腔50内填充的相变蓄热材料进行热交换,将多余热量储存起来,待后续使用;尤其在冬季时节,当太阳能量不能满足集热帘1的集热要求时,可通过辅热控制器6对套管式蓄能器5外壁包裹的石墨烯电热膜12通电加热相变蓄热材料,从而降低空气流动的速度,使通过的空气能够得到加热,从而进行加热的热空气经保温出风管8输送至衣物烘干机9使用。采用本技术方案,集热管道内通过管道风机将热风输送至衣物烘干机内用较短时间烘干衣物,烘干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能,节能且环保;且本衣物烘干系统采用太阳能和石墨烯电辅热最大限度的节约了能源,节省了运行费用,满足全年不间断提供热风。
[0024]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