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燃料种类 / 燃料 / / 煤饼 / 无粘结剂型煤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

无粘结剂型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

阅读:843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无粘结剂型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无粘结剂型 煤 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属于配煤 炼焦 技术领域。该装煤方法为选自夹心装煤法或交替装煤法中的一种,夹心装煤法为将 质量 百分比总量为80~90%的非型煤与型煤的混合物夹心填充在非型煤的中间,交替装煤法为将型煤与非型煤交替铺设在炭化室内部,且保证炭化室内部空间的最上层和最下层铺设的为非型煤。采用本发明的夹心装煤法或者交替装煤法能实现不同大小非型煤煤粒和 块 状型煤的均匀混合及紧密 接触 ,同时还能保证成熟焦饼表面的平整性,极大地增大了 焦炭 粒度,提高了焦炭强度。,下面是无粘结剂型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无粘结剂型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煤方法为选自夹心装煤法或交替装煤法中的一种;
所述夹心装煤法包括如下步骤:
1a)将质量百分比总量为80~90%的非型煤与型煤混合均匀得混合物,留下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非型煤;
1b)将所述步骤1a)中留下的非型煤质量的一半通过输送带运输到炭化室中,并均匀的平铺到炭化室内部空间的下部,得到非型煤底层;
1c)将所述步骤1a)中的混合物通过输送带运输到炭化室中,均匀的平铺到所述步骤
1b)的非型煤底层的上部,得到混合物中层;
1d)将余下的非型煤通过输送带运输到炭化室中,均匀的平铺到混合物中层的上表面,得到非型煤上层;
所述交替装煤法包括如下步骤:
2a)非型煤和型煤分别通过两条独立的输送带运输,首先传动装有非型煤的输送带,将部分非型煤均匀的平铺到炭化室内部空间的下部;
2b)传动装有型煤的输送带,使得部分型煤均匀的平铺到所述步骤2a)的非型煤的上表面;
2c)继续传动装有非型煤的输送带,将非型煤均匀的平铺到所述步骤2b)的型煤的上表面,并依次交替传动装有型煤的输送带和装有非型煤的输送带,使得型煤与非型煤交替轮流平铺,且最终保证非型煤平铺到炭化室内部空间的最上部;
其中,所述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15~35%,所述型煤各个方向的粒径大于1cm并小于5cm,所述型煤的形状无尖锐棱,且要求所述型煤完整结构外的煤量小于
2%;
所述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15~23%时,粒径小于2.5mm非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45~60%,余量为粒径大于2.5mm的非型煤;且粒径小于2.5mm非型煤中的粒径小于0.5mm的非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大于2%;
所述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23~35%,且不包括23%时,粒径小于2.5mm非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55~65%,余量为粒径大于2.5mm的非型煤;且粒径小于
2.5mm非型煤中的粒径小于0.5mm的非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大于4%。

说明书全文

无粘结剂型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配煤炼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粘结剂型煤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型煤炼焦是将部分原料煤进行混捏,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大小的型,再按一定比例和原料煤配合,装入焦炉炼焦。型煤炼焦有利于提高入炉煤的堆比重,改善焦炭质量,也可在稳定焦炭质量的基础上,增加弱粘结炼焦煤配量,降低企业配煤成本。型煤炼焦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日本生产应用后,我国也开始研究、采用该技术。焦化企业应用该技术,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处理焦化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二次利用,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常见的型煤炼焦为含粘结剂的型煤炼焦,在制备型煤时加入焦油渣等废弃物作为粘结剂,粘结剂的关键成分、比例等影响型煤强度及型煤配入量。而对于无粘结剂型煤的制备、使用,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与含粘结剂型煤不同,无粘结剂型煤的成分、压等影响着型煤强度及型煤配入量,因此,入炉煤的装煤方法也势必会影响之后的炼焦过程。
[0003]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煤粉与型煤直接混合后送入到炼焦炉系统进行炼焦,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不能实现完全的混合均匀。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无粘结剂型煤类的入炉煤混合不够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粘结剂型煤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粘结剂型煤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该装煤方法为选自夹心装煤法或交替装煤法中的一种;
[0006] 所述夹心装煤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a)将质量百分比总量为80~90%的非型煤与型煤混合均匀得混合物,留下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非型煤;
[0008] 1b)将所述步骤1a)中留下的非型煤质量的一半通过输送带运输到炭化室中,并均匀的平铺到炭化室内部空间的下部,得到非型煤底层;
[0009] 1c)将所述步骤1a)中的混合物通过输送带运输到炭化室中,均匀的平铺到所述步骤1b)的非型煤底层的上部,得到混合物中层;
[0010] 1d)将余下的非型煤通过输送带运输到炭化室中,并均匀的平铺到混合物中层的上表面,得到非型煤上层;
[0011] 所述交替装煤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 2a)非型煤和型煤分别通过两条独立的输送带运输,首先传动装有非型煤的输送带,将部分非型煤均匀的平铺到炭化室内部空间的下部;
[0013] 2b)传动装有型煤的输送带,使得部分型煤均匀的平铺到所述步骤2a)的非型煤的上表面;
[0014] 2c)继续传动装有非型煤的输送带,将非型煤均匀的平铺到所述步骤2b)的型煤的上表面,并依次交替传动装有型煤的输送带和装有非型煤的输送带,使得型煤与非型煤交替轮流平铺,且最终保证非型煤平铺到炭化室内部空间的最上部;
[0015] 其中,所述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15~35%,所述型煤各个方向的粒径大于1cm并小于5cm,所述型煤的形状无尖锐棱,且要求所述型煤完整结构外的煤量(质量百分比)小于2%。
[0016] 进一步地,本发明根据型煤的质量百分比不同,控制粒径小于2.5mm非型煤的含量及粒径小于0.5mm的非型煤的含量,具体描述如下:
[0017] 若所述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15~23%时,粒径小于2.5mm非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45~60%,余量为粒径大于2.5mm的非型煤。
[0018] 进一步地,粒径小于2.5mm非型煤中的粒径小于0.5mm的非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大于2%。
[0019] 若所述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23~35%,且不包括23%时,粒径小于2.5mm非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55~65%,余量为粒径大于2.5mm的非型煤。
[0020] 进一步地,粒径小于2.5mm非型煤中的粒径小于0.5mm的非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大于4%。
[0021] 装煤方法的技术原理:
[0022] 1、型煤多为块状,非型煤多为颗粒状,块状的型煤之间的空隙可由颗粒状的非型煤填充,本发明规定了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占入炉煤总量的15~35%,余量为非型煤,型煤各个方向的粒径大于1cm并小于5cm,型煤的形状无尖锐棱角,在型煤与非型煤相互填充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混合均匀;同时要求型煤完整结构外的煤量小于2%,这是因为型煤在压制过程中,各型煤结构产生的连接处或边缘容易发生接触碰撞,在装入炭化室之前较易产生粉尘,无法达到制备较好形状型煤的效果,当型煤完整结构外的煤量小于2%时,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上述结果。
[0023] 2、型煤的质量百分比不同时,对于粒径小于2.5mm非型煤和粒径小于0.5mm非型煤的用量也要求不同,这是因为型煤量越多,产生的空隙增加,需要的小于2.5mm和小于0.5mm小颗粒煤量越多,以加强煤粒间的紧密度;此外,非型煤始终要填充在炭化室的最上部和最下部,避免型煤单独的暴露于外表面,这样操作的目的都是为保证混合均匀,获得表面平整的成熟焦饼。
[0024] 有益效果:
[0025] 本发明采用夹心装煤法或者交替装煤法能实现不同大小非型煤煤粒和块状型煤的均匀混合及紧密接触,同时还能保证成熟焦饼表面的平整性,避免了成熟焦饼表面凹凸不平,尤其避免了型煤单独暴露于外表面,与周围煤粒无结合或结合力较差的状况,极大地均匀了焦炭粒度,提高了焦炭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主要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粘结剂型煤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首先选用夹心装煤法,即质量百分比为90%的非型煤与型煤的混合物被余下的质量百分比为10%的非型煤进行上下包覆,目的是保证减少型煤处于整个焦饼外表面的概率,其中,选用型煤的颗粒尺寸及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
[0028] 表1实施例1~实施例2的技术指标
[0029]
[0030] 此外,还可采用交替装煤法即非型煤和型煤分别通过两条独立的输送带运输,使得非型煤与型煤轮流交替的平铺到炭化室中,且保证炭化室内部空间的最下端和最上部均铺设的是非型煤,只要保证铺设均匀,对每次平铺的非型煤或型煤的量未有要求,其中,选用型煤的颗粒尺寸及型煤的质量百分比如表2所示;
[0031] 表2实施例3~实施例4的技术指标
[0032]
[0033] 以上实施例仅为最佳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