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 一种基于微生物沉淀技术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一种基于生物沉淀技术的体污染治理方法

阅读:0发布:2024-02-2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沉淀技术的体污染治理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基于 微 生物 沉淀技术的 水 体 污染治理方法,涉及水体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 废水 收集池收集待处理的河道废水或其它污染水体; 抽取 适量废水收集池的废水原液,制成A、B、C,三瓶试验原液,向A、B、C瓶三瓶原液中加入等量的含有多种菌种的微生物富集培养基,并在30℃条件下进行曝气培养,3d后,用无菌吸管抽取20mlA瓶中的原液。本发明将物理法、生物过滤法、活性 污泥 处理法和 微生物处理 法结合为一体,一方面通过微生物处理法的结合,能够解决传统污 水处理 方法所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在水体处理时,还能够针对不同水体提取针对性的最优势处理菌,进而做到水体的针对性最优处理。,下面是一种基于生物沉淀技术的体污染治理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于生物沉淀技术的体污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S001:通过废水收集池收集待处理的河道废水或其它污染水体;
SS002:抽取适量废水收集池的废水原液,制成A、B、C,三瓶试验原液,向A、B、C瓶三瓶原液中加入等量的含有多种菌种的微生物富集培养基,并在30℃条件下进行曝气培养,3d后,用无菌吸管抽取20mlA瓶中的原液,移入B瓶中,并在30℃下进行曝气培养,曝气量为20~
40ml/s,如此连续转移至少3次,最后得到富集培养目的菌占绝对优势的微生物混合培养物,取此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经10升、100升、1000升培养罐进行三级培养,得到复合菌液;
SS003:选择载体,通过载体吸附或包埋培养SS002步骤中得到的复合菌液最终制得微生物固体菌剂;
SS004:将废水收集池中的废水抽入一级物理过滤池,经一级物理过滤池中的多级滤料过滤,去除粒径大于1mm的微粒;
SS005:将一级沉淀池中的水抽入二级生物滤池以去除水中粒径大于100um的微粒,截留水中的悬浮物质,并吸附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同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SS006:将步骤SS005中二级过滤后的废水排入曝气池,曝气池中铺设有曝气管,在废水排入曝气池的过程中,向其增添适量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构成的活性污泥,每6小时使用增设备为曝气管供气,对滤出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以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并使污水和活性污泥构成的混合液剧烈搅动,以形成悬浮状态,其中,曝气处理时,每次曝气的持续时间为1.5-2.5h,曝气时通过相关辅助组件维持水体中的温度为25-35℃;
SS007:将SS006步骤中曝气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沉淀池,沉淀时间大于20小时,以将SS006步骤的混合液中的悬浮活性污泥和其它固定物质沉淀并与水分离;
SS008:将SS007步骤中沉淀池沉淀后的上清液抽入微生物培养池,上清液抽入微生物培养池后,向培养池中投放SS003步骤中制得的微生物固体菌剂,每天投放两次、连续投放
1-2周,培养时保持池中水温为29-33℃;
SS009:将SS008步骤中处理后的上清液抽入三级过滤池,三级过滤池将上清液中的絮凝杂质分离,并吸附上清液中凝结后的胶体粒子,经三级过滤池排出的液体即为净化水,三级过滤池中设置有与二级过滤池材质相同的滤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沉淀技术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生物滤池中设置有多层滤料,上层滤料为活性滤料,中层滤料为微生物过滤膜,下层为由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惰性载体组成的生物滤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沉淀技术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过滤池中设置有多层滤料,上层滤料为微生物过滤膜,下层为由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惰性载体组成的生物滤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沉淀技术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S008步骤中微生物固体菌剂的投放比例为污水池中污水体积的1~1.5%。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基于生物沉淀技术的体污染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体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沉淀技术 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 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 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地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滞 后的城市还不能拿出很多资金用于污水治理,在污水处理方面,一些地方还采 用一级或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技术,出水达不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对除去有机污 染物的要求。
[0003]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 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 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 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0004] 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 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经处理而排 放的工业废水;⑵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 剂的农田污水;⑷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矿山 污水。
[0005]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方法和技术用于处理污水,但各有利弊,单纯的生物 化法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难降解有机物,COD值偏高,不能完全达到排放标准; 吸附法虽能较好地除去COD,但存在吸附剂的再生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催化氧化 法虽能降解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但实际的工业应用中存在运行费用高等问 题;尤其现在的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往往用一种工艺是不能将 废水中所有的污染物去除殆尽的。用物化工艺将工业废水处理到排放标准难度 很大,而且运行成本较高,因而市场上亟需一种改进型的水污染治理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沉淀技术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通 过采用于微生物沉淀技术对水体进行治理,解决了现有的基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存在副作用和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微生物沉淀技术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SS001:通过废水收集池收集待处理的河道废水或其它污染水体;
[0010] SS002:抽取适量废水收集池的废水原液,制成A、B、C,三瓶试验原液, 向A、B、C瓶三瓶原液中加入等量的含有多种菌种的微生物富集培养基,并在 30℃条件下进行曝气培养,3d后,用无菌吸管抽取20mlA瓶中的原液,移入B 瓶中,并在30℃下进行曝气培养,曝气量为20~40ml/s,如此连续转移至少3 次,最后得到富集培养目的菌占绝对优势的微生物混合培养物,取此微生物混 合培养物,经10升、100升、1000升培养罐进行三级培养,得到复合菌液;
[0011] SS003:选择载体,通过载体吸附或包埋培养SS002步骤中得到的复合菌液 最终制得微生物固体菌剂;
[0012] SS004:将废水收集池中的废水抽入一级物理过滤池,经一级物理过滤池中 的多级滤料过滤,去除粒径大于1mm的微粒;
[0013] SS005:将一级沉淀池中的水抽入二级生物滤池以去除水中粒径大于100um 的微粒,截留水中的悬浮物质,并吸附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同时使微生物大量 繁殖;
[0014] SS006:将步骤SS005中二级过滤后的废水排入曝气池,曝气池中铺设有曝 气管,在废水排入曝气池的过程中,向其增添适量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构成的活性污泥,每6小时使用增氧设备为曝气管供气, 对滤出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以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并使污水和活性污 泥构成的混合液剧烈搅动,以形成悬浮状态,其中,曝气处理时,每次曝气的 持续时间为1.5-2.5h,曝气时通过相关辅助组件维持水体中的温度为25-35℃;
[0015] SS007:将SS006步骤中曝气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沉淀池,沉淀时间大于20 小时,以将SS006步骤的混合液中的悬浮活性污泥和其它固定物质沉淀并与水 分离;
[0016] SS008:将SS007步骤中沉淀池沉淀后的上清液抽入微生物培养池,上清液 抽入微生物培养池后,向培养池中投放SS003步骤中制得的微生物固体菌剂, 每天投放两次、连续投放1-2周,培养时保持池中水温为29-33℃;
[0017] SS009:将SS008步骤中处理后的上清液抽入三级过滤池,三级过滤池将上 清液中的絮凝杂质分离,并吸附上清液中凝结后的胶体粒子,经三级过滤池排 出的液体即为净化水,三级过滤池中设置有与二级过滤池材质相同的滤料。
[0018]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生物滤池中设置有多层滤料,上层滤料为活性滤料, 中层滤料为微生物过滤膜,下层为由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 物和惰性载体组成的生物滤料。
[0019] 进一步地,所述三级过滤池中设置有多层滤料,上层滤料为微生物过滤膜, 下层为由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惰性载体组成的生物滤 料。
[0020] 进一步地,所述SS008步骤中微生物固体菌剂的投放比例为污水池中污水 体积的1~1.5%。
[002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 本发明将物理法、生物过滤法、活性污泥处理法、曝气处理法和微生物处 理法结合为一体,一方面通过微生物处理法的结合,能够解决传统污水处理方 法所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且在水体处理时,能够使水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悬 浮颗粒、菌体细胞及胶体粒子等快速凝集、沉淀,另一方面在水体处理时,还 能够针对不同水体提取针对性的最优势处理菌,进而做到水体的针对性最优处 理,且通过处理时的多次过滤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絮凝杂质,并对水体中的微 粒进行有效吸附,进而达到水体杂质无残留的目的。
[0023]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0025]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微生物沉淀技术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 SS001:通过废水收集池收集待处理的河道废水或其它污染水体;
[0027] SS002:抽取适量废水收集池的废水原液,制成A、B、C,三瓶试验原液, 向A、B、C瓶三瓶原液中加入等量的含有多种菌种的微生物富集培养基,并在 30℃条件下进行曝气培养,3d后,用无菌吸管抽取20mlA瓶中的原液,移入B 瓶中,并在30℃下进行曝气培养,曝气量为30ml/s,如此连续转移至少3次, 最后得到富集培养目的菌占绝对优势的微生物混合培养物,取此微生物混合培 养物,经10升、100升、1000升培养罐进行三级培养,得到复合菌液;
[0028] SS003:选择载体,通过载体吸附或包埋培养SS002步骤中得到的复合菌液 最终制得微生物固体菌剂;
[0029] SS004:将废水收集池中的废水抽入一级物理过滤池,经一级物理过滤池中 的多级滤料过滤,去除粒径大于1mm的微粒;
[0030] SS005:将一级沉淀池中的水抽入二级生物滤池以去除水中粒径大于100um 的微粒,截留水中的悬浮物质,并吸附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同时使微生物大量 繁殖;
[0031] SS006:将步骤SS005中二级过滤后的废水排入曝气池,曝气池中铺设有曝 气管,在废水排入曝气池的过程中,向其增添适量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构成的活性污泥,每6小时使用增氧设备为曝气管供气, 对滤出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以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并使污水和活性污 泥构成的混合液剧烈搅动,以形成悬浮状态,其中,曝气处理时,每次曝气的 持续时间为2h,曝气时通过相关辅助组件维持水体中的温度为32℃;
[0032] SS007:将SS006步骤中曝气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沉淀池,沉淀时间大于20 小时,以将SS006步骤的混合液中的悬浮活性污泥和其它固定物质沉淀并与水 分离;
[0033] SS008:将SS007步骤中沉淀池沉淀后的上清液抽入微生物培养池,上清液 抽入微生物培养池后,向培养池中投放SS003步骤中制得的微生物固体菌剂, 每天投放两次、连续投放1-2周,培养时保持池中水温为30℃;
[0034] SS009:将SS008步骤中处理后的上清液抽入三级过滤池,三级过滤池将上 清液中的絮凝杂质分离,并吸附上清液中凝结后的胶体粒子,经三级过滤池排 出的液体即为净化水,三级过滤池中设置有与二级过滤池材质相同的滤料。
[0035] 其中,二级生物滤池中设置有多层滤料,上层滤料为活性碳滤料,中层滤 料为微生物过滤膜,下层为由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惰 性载体组成的生物滤料。
[0036] 其中,三级过滤池中设置有多层滤料,上层滤料为微生物过滤膜,下层为 由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惰性载体组成的生物滤料。
[0037] 其中,SS008步骤中微生物固体菌剂的投放比例为污水池中污水体积的 1.2%。
[003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 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 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 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9]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 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 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 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 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 物的限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